'上海愛樂樂團18-19年度樂季將落幕 要讓交響樂成為中國文化最佳“翻譯”'

"


"


上海愛樂樂團18-19年度樂季將落幕 要讓交響樂成為中國文化最佳“翻譯”


圖說:閉幕音樂會海報 官方圖

上海愛樂樂團2018-2019年度音樂季將於7月21日落下帷幕。閉幕音樂會由藝術總監張藝執棒上海愛樂樂團,特邀青年鋼琴家宋思衡,帶來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二鋼琴協奏曲》《D小調第五交響曲》、電影音樂《牛虻》組曲等。

在即將落下帷幕的上海愛樂樂團本樂季中,最惹眼的便是“中國原創”“世界首演”兩大關鍵詞。據悉,即將落幕的音樂季共推出了12部原創作品並進行世界首演。其中包括作曲家於京君創作的《青少年管絃樂指南中國版》、趙季平的《“蘆葦蕩”詠歎——電影〈大話西遊〉隨想》以及中國音協主席、作曲家葉小綱創作的管絃樂《消失的銀杏》。而僅青年作曲家龔天鵬“貢獻”的就有《調色板》《世界民歌六首》、以“一帶一路”為題材的《第八交響曲》以及被列入“2018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重點扶持作品”的《啟航》的“升級版”等多部作品。

在今天舉行的樂季閉幕演出發佈會上,談到“如何用世界交響語彙講述中國故事”,團長孫紅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今年年初,上海愛樂樂團和美國費城交響樂團聯合委約的龔天鵬創作的《第十交響曲——“京劇幻想”》登上美國費城首個新年音樂會的舞臺。很多費城交響樂團的樂手是首度接觸帶有中國傳統京劇元素的交響作品,雖然他們並不瞭解京劇生旦淨末醜行當,但龔天鵬在創作時刻意留下的“臉譜符號”還是迅速精準地傳遞了人物的個性特色和情感。


"


上海愛樂樂團18-19年度樂季將落幕 要讓交響樂成為中國文化最佳“翻譯”


圖說:閉幕音樂會海報 官方圖

上海愛樂樂團2018-2019年度音樂季將於7月21日落下帷幕。閉幕音樂會由藝術總監張藝執棒上海愛樂樂團,特邀青年鋼琴家宋思衡,帶來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二鋼琴協奏曲》《D小調第五交響曲》、電影音樂《牛虻》組曲等。

在即將落下帷幕的上海愛樂樂團本樂季中,最惹眼的便是“中國原創”“世界首演”兩大關鍵詞。據悉,即將落幕的音樂季共推出了12部原創作品並進行世界首演。其中包括作曲家於京君創作的《青少年管絃樂指南中國版》、趙季平的《“蘆葦蕩”詠歎——電影〈大話西遊〉隨想》以及中國音協主席、作曲家葉小綱創作的管絃樂《消失的銀杏》。而僅青年作曲家龔天鵬“貢獻”的就有《調色板》《世界民歌六首》、以“一帶一路”為題材的《第八交響曲》以及被列入“2018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重點扶持作品”的《啟航》的“升級版”等多部作品。

在今天舉行的樂季閉幕演出發佈會上,談到“如何用世界交響語彙講述中國故事”,團長孫紅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今年年初,上海愛樂樂團和美國費城交響樂團聯合委約的龔天鵬創作的《第十交響曲——“京劇幻想”》登上美國費城首個新年音樂會的舞臺。很多費城交響樂團的樂手是首度接觸帶有中國傳統京劇元素的交響作品,雖然他們並不瞭解京劇生旦淨末醜行當,但龔天鵬在創作時刻意留下的“臉譜符號”還是迅速精準地傳遞了人物的個性特色和情感。


上海愛樂樂團18-19年度樂季將落幕 要讓交響樂成為中國文化最佳“翻譯”


圖說: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和駐團指揮龔天鵬在《京劇幻想》音樂會現場 主辦方供圖

“或許外國人不識曹操,但我們會把花臉的個性特徵融入在圓號中;或許很多樂手沒有看過《貴妃醉酒》,但我們會把貴妃的醉姿化入撥絃或是揉弦中。”在龔天鵬看來,很多時候要讓世界瞭解中國文化,就要找到語言上的共通、情感上的共鳴。這種潛移默化的傳遞,可能是面對面的演奏和傾聽,也可能就是一同創作和排練時的互相交流和影響。《第十交響曲——“京劇幻想”》在費城演出成功的關鍵,在於“中國符號”被巧妙“隱藏”於交響作品中,也在於樂手在傳遞這部烙印中國元素的交響作品前,早已對其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無獨有偶,葉小綱的管絃樂《消失的銀杏》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上演時,同樣也驚豔了當地觀眾。作品中蘊含的江南音樂風情,讓人沉醉,現場就有曾到遊歷過中國蘇杭的觀眾這樣形容樂曲帶來的感受:“這旋律彷彿又將我帶回了他們說的那個叫’人間天堂’的地方,讓我彷彿又看到的蘇州博物館的建築,太美了。”在愛樂藝術總監張藝看來,無論是中國作曲家、指揮家或者演奏家,都肩負著將中國傳統文化運用世界級的交響語言傳遞出去的責任,讓人欣喜的是,“我們現在不但能看到這種傳遞,也能在這些同樣帶有中國基因的原創交響作品中看到作曲家們各自不同的音樂個性和特色,多元化的展現他們對中國文化的理解,這是最棒的。”


"


上海愛樂樂團18-19年度樂季將落幕 要讓交響樂成為中國文化最佳“翻譯”


圖說:閉幕音樂會海報 官方圖

上海愛樂樂團2018-2019年度音樂季將於7月21日落下帷幕。閉幕音樂會由藝術總監張藝執棒上海愛樂樂團,特邀青年鋼琴家宋思衡,帶來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二鋼琴協奏曲》《D小調第五交響曲》、電影音樂《牛虻》組曲等。

在即將落下帷幕的上海愛樂樂團本樂季中,最惹眼的便是“中國原創”“世界首演”兩大關鍵詞。據悉,即將落幕的音樂季共推出了12部原創作品並進行世界首演。其中包括作曲家於京君創作的《青少年管絃樂指南中國版》、趙季平的《“蘆葦蕩”詠歎——電影〈大話西遊〉隨想》以及中國音協主席、作曲家葉小綱創作的管絃樂《消失的銀杏》。而僅青年作曲家龔天鵬“貢獻”的就有《調色板》《世界民歌六首》、以“一帶一路”為題材的《第八交響曲》以及被列入“2018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重點扶持作品”的《啟航》的“升級版”等多部作品。

在今天舉行的樂季閉幕演出發佈會上,談到“如何用世界交響語彙講述中國故事”,團長孫紅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今年年初,上海愛樂樂團和美國費城交響樂團聯合委約的龔天鵬創作的《第十交響曲——“京劇幻想”》登上美國費城首個新年音樂會的舞臺。很多費城交響樂團的樂手是首度接觸帶有中國傳統京劇元素的交響作品,雖然他們並不瞭解京劇生旦淨末醜行當,但龔天鵬在創作時刻意留下的“臉譜符號”還是迅速精準地傳遞了人物的個性特色和情感。


上海愛樂樂團18-19年度樂季將落幕 要讓交響樂成為中國文化最佳“翻譯”


圖說: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和駐團指揮龔天鵬在《京劇幻想》音樂會現場 主辦方供圖

“或許外國人不識曹操,但我們會把花臉的個性特徵融入在圓號中;或許很多樂手沒有看過《貴妃醉酒》,但我們會把貴妃的醉姿化入撥絃或是揉弦中。”在龔天鵬看來,很多時候要讓世界瞭解中國文化,就要找到語言上的共通、情感上的共鳴。這種潛移默化的傳遞,可能是面對面的演奏和傾聽,也可能就是一同創作和排練時的互相交流和影響。《第十交響曲——“京劇幻想”》在費城演出成功的關鍵,在於“中國符號”被巧妙“隱藏”於交響作品中,也在於樂手在傳遞這部烙印中國元素的交響作品前,早已對其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無獨有偶,葉小綱的管絃樂《消失的銀杏》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上演時,同樣也驚豔了當地觀眾。作品中蘊含的江南音樂風情,讓人沉醉,現場就有曾到遊歷過中國蘇杭的觀眾這樣形容樂曲帶來的感受:“這旋律彷彿又將我帶回了他們說的那個叫’人間天堂’的地方,讓我彷彿又看到的蘇州博物館的建築,太美了。”在愛樂藝術總監張藝看來,無論是中國作曲家、指揮家或者演奏家,都肩負著將中國傳統文化運用世界級的交響語言傳遞出去的責任,讓人欣喜的是,“我們現在不但能看到這種傳遞,也能在這些同樣帶有中國基因的原創交響作品中看到作曲家們各自不同的音樂個性和特色,多元化的展現他們對中國文化的理解,這是最棒的。”


上海愛樂樂團18-19年度樂季將落幕 要讓交響樂成為中國文化最佳“翻譯”


圖說:《消失的銀杏》演出現場 主辦方供圖

從《啟航》到《京劇幻想》,從《調色板》到《第八交響曲》,龔天鵬是如今中國樂壇最高產也最善於用交響樂演繹中國故事的青年作曲家之一。在他看來,當代青年作曲家有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運用自己所掌握的交響樂知識,做好中國文化的“翻譯”。現如今,龔天鵬正著手創作計劃於明年“上海之春”亮相的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獻禮之作《百年頌》,在他看來:“無論是紅色題材、革命故事、傳統京劇,都是用某個時代語言勾起當代觀眾共鳴。”(新民晚報記者 朱淵)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