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見者”憶阿炳

阿炳演奏的《二泉映月》家喻戶曉,但許多人對阿炳的生平未見得很瞭解。


“親見者”憶阿炳


阿炳(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原名華彥鈞,三歲喪母,由嬸母撫養,八歲起在私塾讀了三年書,後從父學習鼓、笛、二胡、琵琶等樂器,十二歲已能演奏多種樂器。後來,阿炳成為無錫街頭流浪藝人,由於貧病交加,三十多歲時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阿炳長期生活在舊社會底層,特殊的人生遭際使他更為深刻地嚐盡人生滋味。他刻苦鑽研,廣泛吸取民間音樂曲調,共創作270多首民間樂曲。

近讀《二泉映月——十六位親見者憶阿炳》一書,不勝感慨。作者數年尋訪,對十六位親眼見證過阿炳生活的知情者作了深入訪談。受訪者中有阿炳撫養過的非嫡親孫女鍾球娣,阿炳的鄰居許憶和,常替阿炳買酒讀報的華寅生,與阿炳有著深厚交情的錫劇前輩藝人鄒鵬,上世紀50年代無錫《曉報》記者華鈺麟,無錫文物專家錢宗奎,無錫民間藝人尤茂盛、周仁娣夫婦等。通過對他們的口述實錄,再現了阿炳人生中的重要片段——

阿炳為了拉好一曲《梅花三弄》,先後共拜過十八位知名琴師,並三次向第一代無錫灘簧藝人袁仁儀學琴。阿炳生前最受歡迎的並不是拉二胡,而是獨創一格的“說新聞”,他在街頭連說帶唱,為勞動大眾打抱不平,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晚上,人們從不同的琴聲中可以判斷出當日阿炳生意的好壞。如果一路琴聲輕快,表明阿炳這天生意不錯,如果拉琴時間很長,胡琴緩慢憂傷,那就是生意清淡,來日衣食無著。

阿炳不僅會二胡、琵琶,還會擊鼓。1947年一個夏日,無錫道教樂壇高手集會,一些人讓他司鼓《十番鑼鼓十八拍》。雙目失明的阿炳伸出雙手逐一摸定五種樂器方位(這次演奏需兼擊鼓、板鼓、磬、木魚和小鏜鑼),奏響樂曲。優美的擊鼓身姿,明快強烈的節奏令人讚歎。

每逢節日,有很多孩子簇擁著阿炳在街頭行走,成為一個歡樂的友誼隊伍,走到空曠處,孩子們就讓阿炳停下來,圍著他形成一個圓形,讓阿炳在中間奏唱。他奏唱一回,孩子們就代他向周圍的人收錢。

書中《我親歷了 〈二泉映月〉 的最初錄音》值得特別留意。講述者黎鬆壽是南京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教授,兒時在街頭聆聽過阿炳拉二胡。那是1950年9月2日晚上,錄音結束後,揚聲器響起《二泉映月》。坐在錄音機旁的阿炳激動不已,沿著桌子摸索,雙手抱好鋼絲錄音機大聲說道:“一點沒錯,這是我拉的!”又說,這東西像有仙氣似的,不然哪能馬上放出來……放完錄音,阿炳問:“還能不能重放?”當身邊的人告訴他,照說明書上說,能放十萬次也不失真,阿炳很是驚奇,說:“這臺機器貴不貴?我也想買一臺玩玩呢。”那天還錄製了二胡曲《聽鬆》和《寒春風曲》。次日,又錄製了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龍船》。當年12月4日阿炳病逝。這六首珍貴的錄音成為絕響。

十六位“親見者”的感性回憶,為我們摹繪出一幅逼近於真實的盲人音樂家肖像。

賀綠汀曾說:“《二泉映月》這個風雅的名字,其實與音樂是矛盾的。與其說音樂描寫了二泉映月的風景,不如說深刻地抒發了阿炳自己的痛苦身世。”

音樂學家喬建中認為:阿炳藝術成就的萃成,有他豐富的人生閱歷,有深入民間的體會體察,更有傳統藝術的深厚浸潤,所以研究阿炳“苦難”的成功才顯得特別有意義,對現在的藝術界人士會有啟發。(朱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