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技術 GPU 設計 HDMI 3DMark 戰地 中號硬核玩家 2019-09-15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核心供電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載電流比公版稍弱,顯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沒具體拍),這個是承載45A電流,黑狼版一致。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核心供電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載電流比公版稍弱,顯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沒具體拍),這個是承載45A電流,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器整體,光看左邊部分,散熱規格面積看上去也和黑狼版差不多,右邊部分可能會多出一小塊鰭片。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核心供電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載電流比公版稍弱,顯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沒具體拍),這個是承載45A電流,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器整體,光看左邊部分,散熱規格面積看上去也和黑狼版差不多,右邊部分可能會多出一小塊鰭片。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4根6mm熱管,鍍鎳處理器,散熱能力上,個人估計也是差不多,雖然海外版面積大一些,但是它實際Boost頻率也高不少。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核心供電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載電流比公版稍弱,顯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沒具體拍),這個是承載45A電流,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器整體,光看左邊部分,散熱規格面積看上去也和黑狼版差不多,右邊部分可能會多出一小塊鰭片。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4根6mm熱管,鍍鎳處理器,散熱能力上,個人估計也是差不多,雖然海外版面積大一些,但是它實際Boost頻率也高不少。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底座也是一致,顯存和供電對應導熱硅脂墊,銅底對應的核心部分。

測試平臺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核心供電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載電流比公版稍弱,顯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沒具體拍),這個是承載45A電流,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器整體,光看左邊部分,散熱規格面積看上去也和黑狼版差不多,右邊部分可能會多出一小塊鰭片。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4根6mm熱管,鍍鎳處理器,散熱能力上,個人估計也是差不多,雖然海外版面積大一些,但是它實際Boost頻率也高不少。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底座也是一致,顯存和供電對應導熱硅脂墊,銅底對應的核心部分。

測試平臺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機箱還是那個追風者P400 Air,前部頂部和後部均有安裝風扇,可以形成一定的風道。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核心供電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載電流比公版稍弱,顯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沒具體拍),這個是承載45A電流,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器整體,光看左邊部分,散熱規格面積看上去也和黑狼版差不多,右邊部分可能會多出一小塊鰭片。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4根6mm熱管,鍍鎳處理器,散熱能力上,個人估計也是差不多,雖然海外版面積大一些,但是它實際Boost頻率也高不少。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底座也是一致,顯存和供電對應導熱硅脂墊,銅底對應的核心部分。

測試平臺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機箱還是那個追風者P400 Air,前部頂部和後部均有安裝風扇,可以形成一定的風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上機以後RX 5700XT海外版肩部真的是太簡潔了,你不說是XFX的都認不出來了。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核心供電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載電流比公版稍弱,顯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沒具體拍),這個是承載45A電流,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器整體,光看左邊部分,散熱規格面積看上去也和黑狼版差不多,右邊部分可能會多出一小塊鰭片。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4根6mm熱管,鍍鎳處理器,散熱能力上,個人估計也是差不多,雖然海外版面積大一些,但是它實際Boost頻率也高不少。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底座也是一致,顯存和供電對應導熱硅脂墊,銅底對應的核心部分。

測試平臺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機箱還是那個追風者P400 Air,前部頂部和後部均有安裝風扇,可以形成一定的風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上機以後RX 5700XT海外版肩部真的是太簡潔了,你不說是XFX的都認不出來了。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搭上黑狼版拍個照,實際上雙路CrossFire已經不能使用。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核心供電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載電流比公版稍弱,顯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沒具體拍),這個是承載45A電流,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器整體,光看左邊部分,散熱規格面積看上去也和黑狼版差不多,右邊部分可能會多出一小塊鰭片。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4根6mm熱管,鍍鎳處理器,散熱能力上,個人估計也是差不多,雖然海外版面積大一些,但是它實際Boost頻率也高不少。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底座也是一致,顯存和供電對應導熱硅脂墊,銅底對應的核心部分。

測試平臺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機箱還是那個追風者P400 Air,前部頂部和後部均有安裝風扇,可以形成一定的風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上機以後RX 5700XT海外版肩部真的是太簡潔了,你不說是XFX的都認不出來了。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搭上黑狼版拍個照,實際上雙路CrossFire已經不能使用。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置方面,當然還是信仰的銳龍3代AMD Yes平臺,R7 3700X在華擎X470太極終極版中開啟Auto PBO,跑分和遊戲可以睿頻到全核4.2Ghz以上,芝奇內存開啟X.M.P至DDR4 3600 8GBx2雙通道(17-18-18-39,考慮到大眾選擇所以這次不超頻),搭載最新AMD Adrenalin 2019 Edition 19.9.1驅動、最新Windows 10 1903系統,最新AMD AGESA Combo-AM4 1.0.0.3 BIOS和X470芯片組驅動。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核心供電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載電流比公版稍弱,顯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沒具體拍),這個是承載45A電流,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器整體,光看左邊部分,散熱規格面積看上去也和黑狼版差不多,右邊部分可能會多出一小塊鰭片。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4根6mm熱管,鍍鎳處理器,散熱能力上,個人估計也是差不多,雖然海外版面積大一些,但是它實際Boost頻率也高不少。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底座也是一致,顯存和供電對應導熱硅脂墊,銅底對應的核心部分。

測試平臺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機箱還是那個追風者P400 Air,前部頂部和後部均有安裝風扇,可以形成一定的風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上機以後RX 5700XT海外版肩部真的是太簡潔了,你不說是XFX的都認不出來了。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搭上黑狼版拍個照,實際上雙路CrossFire已經不能使用。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置方面,當然還是信仰的銳龍3代AMD Yes平臺,R7 3700X在華擎X470太極終極版中開啟Auto PBO,跑分和遊戲可以睿頻到全核4.2Ghz以上,芝奇內存開啟X.M.P至DDR4 3600 8GBx2雙通道(17-18-18-39,考慮到大眾選擇所以這次不超頻),搭載最新AMD Adrenalin 2019 Edition 19.9.1驅動、最新Windows 10 1903系統,最新AMD AGESA Combo-AM4 1.0.0.3 BIOS和X470芯片組驅動。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的GPU-Z截圖,和黑狼版其實是一樣的,標註的Boost頻率並不等於實際頻率,實際頻率和和官方所說的性能、普通模式相近,但也是一個範圍之內波動的,功耗上下限和大部分非公版相同,都可以往上拉50%或者下調50%。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核心供電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載電流比公版稍弱,顯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沒具體拍),這個是承載45A電流,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器整體,光看左邊部分,散熱規格面積看上去也和黑狼版差不多,右邊部分可能會多出一小塊鰭片。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4根6mm熱管,鍍鎳處理器,散熱能力上,個人估計也是差不多,雖然海外版面積大一些,但是它實際Boost頻率也高不少。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底座也是一致,顯存和供電對應導熱硅脂墊,銅底對應的核心部分。

測試平臺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機箱還是那個追風者P400 Air,前部頂部和後部均有安裝風扇,可以形成一定的風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上機以後RX 5700XT海外版肩部真的是太簡潔了,你不說是XFX的都認不出來了。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搭上黑狼版拍個照,實際上雙路CrossFire已經不能使用。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置方面,當然還是信仰的銳龍3代AMD Yes平臺,R7 3700X在華擎X470太極終極版中開啟Auto PBO,跑分和遊戲可以睿頻到全核4.2Ghz以上,芝奇內存開啟X.M.P至DDR4 3600 8GBx2雙通道(17-18-18-39,考慮到大眾選擇所以這次不超頻),搭載最新AMD Adrenalin 2019 Edition 19.9.1驅動、最新Windows 10 1903系統,最新AMD AGESA Combo-AM4 1.0.0.3 BIOS和X470芯片組驅動。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的GPU-Z截圖,和黑狼版其實是一樣的,標註的Boost頻率並不等於實際頻率,實際頻率和和官方所說的性能、普通模式相近,但也是一個範圍之內波動的,功耗上下限和大部分非公版相同,都可以往上拉50%或者下調5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仔細發現,左邊的黑狼版比海外版標註還要更高,實際它們Boost頻率是海外版更高,不知道其他非公版是否這樣,過幾天看看另一款5700XT。

超頻、散熱和功耗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核心供電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載電流比公版稍弱,顯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沒具體拍),這個是承載45A電流,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器整體,光看左邊部分,散熱規格面積看上去也和黑狼版差不多,右邊部分可能會多出一小塊鰭片。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4根6mm熱管,鍍鎳處理器,散熱能力上,個人估計也是差不多,雖然海外版面積大一些,但是它實際Boost頻率也高不少。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底座也是一致,顯存和供電對應導熱硅脂墊,銅底對應的核心部分。

測試平臺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機箱還是那個追風者P400 Air,前部頂部和後部均有安裝風扇,可以形成一定的風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上機以後RX 5700XT海外版肩部真的是太簡潔了,你不說是XFX的都認不出來了。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搭上黑狼版拍個照,實際上雙路CrossFire已經不能使用。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置方面,當然還是信仰的銳龍3代AMD Yes平臺,R7 3700X在華擎X470太極終極版中開啟Auto PBO,跑分和遊戲可以睿頻到全核4.2Ghz以上,芝奇內存開啟X.M.P至DDR4 3600 8GBx2雙通道(17-18-18-39,考慮到大眾選擇所以這次不超頻),搭載最新AMD Adrenalin 2019 Edition 19.9.1驅動、最新Windows 10 1903系統,最新AMD AGESA Combo-AM4 1.0.0.3 BIOS和X470芯片組驅動。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的GPU-Z截圖,和黑狼版其實是一樣的,標註的Boost頻率並不等於實際頻率,實際頻率和和官方所說的性能、普通模式相近,但也是一個範圍之內波動的,功耗上下限和大部分非公版相同,都可以往上拉50%或者下調5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仔細發現,左邊的黑狼版比海外版標註還要更高,實際它們Boost頻率是海外版更高,不知道其他非公版是否這樣,過幾天看看另一款5700XT。

超頻、散熱和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最新的AMD驅動裡面,你可以選擇自動超頻,適合懶人玩家,一鍵就能提升頻率,除此之外還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直接拉高功耗,經硬核實測只要拉+10%功耗上限,Boost頻率就可以更穩定,性能自然更高。第二種方法就是拉功耗+50%以及拉到2150Mhz頻率(前者可以適量降低,後者可能還可以更高,這裡只用這個標準值測試,也沒有使用註冊表破解),黑狼版同理,只不過上限沒有海外版高而已。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核心供電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載電流比公版稍弱,顯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沒具體拍),這個是承載45A電流,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器整體,光看左邊部分,散熱規格面積看上去也和黑狼版差不多,右邊部分可能會多出一小塊鰭片。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4根6mm熱管,鍍鎳處理器,散熱能力上,個人估計也是差不多,雖然海外版面積大一些,但是它實際Boost頻率也高不少。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底座也是一致,顯存和供電對應導熱硅脂墊,銅底對應的核心部分。

測試平臺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機箱還是那個追風者P400 Air,前部頂部和後部均有安裝風扇,可以形成一定的風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上機以後RX 5700XT海外版肩部真的是太簡潔了,你不說是XFX的都認不出來了。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搭上黑狼版拍個照,實際上雙路CrossFire已經不能使用。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置方面,當然還是信仰的銳龍3代AMD Yes平臺,R7 3700X在華擎X470太極終極版中開啟Auto PBO,跑分和遊戲可以睿頻到全核4.2Ghz以上,芝奇內存開啟X.M.P至DDR4 3600 8GBx2雙通道(17-18-18-39,考慮到大眾選擇所以這次不超頻),搭載最新AMD Adrenalin 2019 Edition 19.9.1驅動、最新Windows 10 1903系統,最新AMD AGESA Combo-AM4 1.0.0.3 BIOS和X470芯片組驅動。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的GPU-Z截圖,和黑狼版其實是一樣的,標註的Boost頻率並不等於實際頻率,實際頻率和和官方所說的性能、普通模式相近,但也是一個範圍之內波動的,功耗上下限和大部分非公版相同,都可以往上拉50%或者下調5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仔細發現,左邊的黑狼版比海外版標註還要更高,實際它們Boost頻率是海外版更高,不知道其他非公版是否這樣,過幾天看看另一款5700XT。

超頻、散熱和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最新的AMD驅動裡面,你可以選擇自動超頻,適合懶人玩家,一鍵就能提升頻率,除此之外還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直接拉高功耗,經硬核實測只要拉+10%功耗上限,Boost頻率就可以更穩定,性能自然更高。第二種方法就是拉功耗+50%以及拉到2150Mhz頻率(前者可以適量降低,後者可能還可以更高,這裡只用這個標準值測試,也沒有使用註冊表破解),黑狼版同理,只不過上限沒有海外版高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拉昇至2150Mhz時,實際頻率大部分穩定在2050Mhz以上,最高可以達到2090MHz,這裡硬核還調整了一下風扇轉速策略,看到最高溫度才72℃。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核心供電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載電流比公版稍弱,顯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沒具體拍),這個是承載45A電流,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器整體,光看左邊部分,散熱規格面積看上去也和黑狼版差不多,右邊部分可能會多出一小塊鰭片。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4根6mm熱管,鍍鎳處理器,散熱能力上,個人估計也是差不多,雖然海外版面積大一些,但是它實際Boost頻率也高不少。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底座也是一致,顯存和供電對應導熱硅脂墊,銅底對應的核心部分。

測試平臺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機箱還是那個追風者P400 Air,前部頂部和後部均有安裝風扇,可以形成一定的風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上機以後RX 5700XT海外版肩部真的是太簡潔了,你不說是XFX的都認不出來了。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搭上黑狼版拍個照,實際上雙路CrossFire已經不能使用。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置方面,當然還是信仰的銳龍3代AMD Yes平臺,R7 3700X在華擎X470太極終極版中開啟Auto PBO,跑分和遊戲可以睿頻到全核4.2Ghz以上,芝奇內存開啟X.M.P至DDR4 3600 8GBx2雙通道(17-18-18-39,考慮到大眾選擇所以這次不超頻),搭載最新AMD Adrenalin 2019 Edition 19.9.1驅動、最新Windows 10 1903系統,最新AMD AGESA Combo-AM4 1.0.0.3 BIOS和X470芯片組驅動。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的GPU-Z截圖,和黑狼版其實是一樣的,標註的Boost頻率並不等於實際頻率,實際頻率和和官方所說的性能、普通模式相近,但也是一個範圍之內波動的,功耗上下限和大部分非公版相同,都可以往上拉50%或者下調5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仔細發現,左邊的黑狼版比海外版標註還要更高,實際它們Boost頻率是海外版更高,不知道其他非公版是否這樣,過幾天看看另一款5700XT。

超頻、散熱和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最新的AMD驅動裡面,你可以選擇自動超頻,適合懶人玩家,一鍵就能提升頻率,除此之外還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直接拉高功耗,經硬核實測只要拉+10%功耗上限,Boost頻率就可以更穩定,性能自然更高。第二種方法就是拉功耗+50%以及拉到2150Mhz頻率(前者可以適量降低,後者可能還可以更高,這裡只用這個標準值測試,也沒有使用註冊表破解),黑狼版同理,只不過上限沒有海外版高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拉昇至2150Mhz時,實際頻率大部分穩定在2050Mhz以上,最高可以達到2090MHz,這裡硬核還調整了一下風扇轉速策略,看到最高溫度才72℃。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默認狀態,XFX RX 5700XT海外版可以99.6%穩定度通過Fire Strike壓力測試,浮動頻率範圍大致在1850Mhz到1945Mhz(最高值),這裡忘記用折線圖給大家記錄顯示了,下次再弄了,空調26℃封箱環境下(當然是非恆溫的),最高溫度達到74℃,轉速最大是2677RPM會有一定的噪聲,封箱之後基本聽不到,或者裸機可以用普通模式、自行調節風扇轉速策略。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核心供電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載電流比公版稍弱,顯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沒具體拍),這個是承載45A電流,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器整體,光看左邊部分,散熱規格面積看上去也和黑狼版差不多,右邊部分可能會多出一小塊鰭片。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4根6mm熱管,鍍鎳處理器,散熱能力上,個人估計也是差不多,雖然海外版面積大一些,但是它實際Boost頻率也高不少。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底座也是一致,顯存和供電對應導熱硅脂墊,銅底對應的核心部分。

測試平臺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機箱還是那個追風者P400 Air,前部頂部和後部均有安裝風扇,可以形成一定的風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上機以後RX 5700XT海外版肩部真的是太簡潔了,你不說是XFX的都認不出來了。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搭上黑狼版拍個照,實際上雙路CrossFire已經不能使用。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置方面,當然還是信仰的銳龍3代AMD Yes平臺,R7 3700X在華擎X470太極終極版中開啟Auto PBO,跑分和遊戲可以睿頻到全核4.2Ghz以上,芝奇內存開啟X.M.P至DDR4 3600 8GBx2雙通道(17-18-18-39,考慮到大眾選擇所以這次不超頻),搭載最新AMD Adrenalin 2019 Edition 19.9.1驅動、最新Windows 10 1903系統,最新AMD AGESA Combo-AM4 1.0.0.3 BIOS和X470芯片組驅動。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的GPU-Z截圖,和黑狼版其實是一樣的,標註的Boost頻率並不等於實際頻率,實際頻率和和官方所說的性能、普通模式相近,但也是一個範圍之內波動的,功耗上下限和大部分非公版相同,都可以往上拉50%或者下調5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仔細發現,左邊的黑狼版比海外版標註還要更高,實際它們Boost頻率是海外版更高,不知道其他非公版是否這樣,過幾天看看另一款5700XT。

超頻、散熱和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最新的AMD驅動裡面,你可以選擇自動超頻,適合懶人玩家,一鍵就能提升頻率,除此之外還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直接拉高功耗,經硬核實測只要拉+10%功耗上限,Boost頻率就可以更穩定,性能自然更高。第二種方法就是拉功耗+50%以及拉到2150Mhz頻率(前者可以適量降低,後者可能還可以更高,這裡只用這個標準值測試,也沒有使用註冊表破解),黑狼版同理,只不過上限沒有海外版高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拉昇至2150Mhz時,實際頻率大部分穩定在2050Mhz以上,最高可以達到2090MHz,這裡硬核還調整了一下風扇轉速策略,看到最高溫度才72℃。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默認狀態,XFX RX 5700XT海外版可以99.6%穩定度通過Fire Strike壓力測試,浮動頻率範圍大致在1850Mhz到1945Mhz(最高值),這裡忘記用折線圖給大家記錄顯示了,下次再弄了,空調26℃封箱環境下(當然是非恆溫的),最高溫度達到74℃,轉速最大是2677RPM會有一定的噪聲,封箱之後基本聽不到,或者裸機可以用普通模式、自行調節風扇轉速策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900Mhz+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核心供電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載電流比公版稍弱,顯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沒具體拍),這個是承載45A電流,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器整體,光看左邊部分,散熱規格面積看上去也和黑狼版差不多,右邊部分可能會多出一小塊鰭片。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4根6mm熱管,鍍鎳處理器,散熱能力上,個人估計也是差不多,雖然海外版面積大一些,但是它實際Boost頻率也高不少。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底座也是一致,顯存和供電對應導熱硅脂墊,銅底對應的核心部分。

測試平臺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機箱還是那個追風者P400 Air,前部頂部和後部均有安裝風扇,可以形成一定的風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上機以後RX 5700XT海外版肩部真的是太簡潔了,你不說是XFX的都認不出來了。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搭上黑狼版拍個照,實際上雙路CrossFire已經不能使用。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置方面,當然還是信仰的銳龍3代AMD Yes平臺,R7 3700X在華擎X470太極終極版中開啟Auto PBO,跑分和遊戲可以睿頻到全核4.2Ghz以上,芝奇內存開啟X.M.P至DDR4 3600 8GBx2雙通道(17-18-18-39,考慮到大眾選擇所以這次不超頻),搭載最新AMD Adrenalin 2019 Edition 19.9.1驅動、最新Windows 10 1903系統,最新AMD AGESA Combo-AM4 1.0.0.3 BIOS和X470芯片組驅動。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的GPU-Z截圖,和黑狼版其實是一樣的,標註的Boost頻率並不等於實際頻率,實際頻率和和官方所說的性能、普通模式相近,但也是一個範圍之內波動的,功耗上下限和大部分非公版相同,都可以往上拉50%或者下調5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仔細發現,左邊的黑狼版比海外版標註還要更高,實際它們Boost頻率是海外版更高,不知道其他非公版是否這樣,過幾天看看另一款5700XT。

超頻、散熱和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最新的AMD驅動裡面,你可以選擇自動超頻,適合懶人玩家,一鍵就能提升頻率,除此之外還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直接拉高功耗,經硬核實測只要拉+10%功耗上限,Boost頻率就可以更穩定,性能自然更高。第二種方法就是拉功耗+50%以及拉到2150Mhz頻率(前者可以適量降低,後者可能還可以更高,這裡只用這個標準值測試,也沒有使用註冊表破解),黑狼版同理,只不過上限沒有海外版高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拉昇至2150Mhz時,實際頻率大部分穩定在2050Mhz以上,最高可以達到2090MHz,這裡硬核還調整了一下風扇轉速策略,看到最高溫度才72℃。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默認狀態,XFX RX 5700XT海外版可以99.6%穩定度通過Fire Strike壓力測試,浮動頻率範圍大致在1850Mhz到1945Mhz(最高值),這裡忘記用折線圖給大家記錄顯示了,下次再弄了,空調26℃封箱環境下(當然是非恆溫的),最高溫度達到74℃,轉速最大是2677RPM會有一定的噪聲,封箱之後基本聽不到,或者裸機可以用普通模式、自行調節風扇轉速策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900Mhz+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是黑狼版的成績,穩定度其實還要比海外版好一丁點,最高溫度達到71℃,轉速最大2134RPM。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核心供電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載電流比公版稍弱,顯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沒具體拍),這個是承載45A電流,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器整體,光看左邊部分,散熱規格面積看上去也和黑狼版差不多,右邊部分可能會多出一小塊鰭片。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4根6mm熱管,鍍鎳處理器,散熱能力上,個人估計也是差不多,雖然海外版面積大一些,但是它實際Boost頻率也高不少。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底座也是一致,顯存和供電對應導熱硅脂墊,銅底對應的核心部分。

測試平臺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機箱還是那個追風者P400 Air,前部頂部和後部均有安裝風扇,可以形成一定的風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上機以後RX 5700XT海外版肩部真的是太簡潔了,你不說是XFX的都認不出來了。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搭上黑狼版拍個照,實際上雙路CrossFire已經不能使用。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置方面,當然還是信仰的銳龍3代AMD Yes平臺,R7 3700X在華擎X470太極終極版中開啟Auto PBO,跑分和遊戲可以睿頻到全核4.2Ghz以上,芝奇內存開啟X.M.P至DDR4 3600 8GBx2雙通道(17-18-18-39,考慮到大眾選擇所以這次不超頻),搭載最新AMD Adrenalin 2019 Edition 19.9.1驅動、最新Windows 10 1903系統,最新AMD AGESA Combo-AM4 1.0.0.3 BIOS和X470芯片組驅動。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的GPU-Z截圖,和黑狼版其實是一樣的,標註的Boost頻率並不等於實際頻率,實際頻率和和官方所說的性能、普通模式相近,但也是一個範圍之內波動的,功耗上下限和大部分非公版相同,都可以往上拉50%或者下調5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仔細發現,左邊的黑狼版比海外版標註還要更高,實際它們Boost頻率是海外版更高,不知道其他非公版是否這樣,過幾天看看另一款5700XT。

超頻、散熱和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最新的AMD驅動裡面,你可以選擇自動超頻,適合懶人玩家,一鍵就能提升頻率,除此之外還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直接拉高功耗,經硬核實測只要拉+10%功耗上限,Boost頻率就可以更穩定,性能自然更高。第二種方法就是拉功耗+50%以及拉到2150Mhz頻率(前者可以適量降低,後者可能還可以更高,這裡只用這個標準值測試,也沒有使用註冊表破解),黑狼版同理,只不過上限沒有海外版高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拉昇至2150Mhz時,實際頻率大部分穩定在2050Mhz以上,最高可以達到2090MHz,這裡硬核還調整了一下風扇轉速策略,看到最高溫度才72℃。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默認狀態,XFX RX 5700XT海外版可以99.6%穩定度通過Fire Strike壓力測試,浮動頻率範圍大致在1850Mhz到1945Mhz(最高值),這裡忘記用折線圖給大家記錄顯示了,下次再弄了,空調26℃封箱環境下(當然是非恆溫的),最高溫度達到74℃,轉速最大是2677RPM會有一定的噪聲,封箱之後基本聽不到,或者裸機可以用普通模式、自行調節風扇轉速策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900Mhz+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是黑狼版的成績,穩定度其實還要比海外版好一丁點,最高溫度達到71℃,轉速最大2134RPM。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X 5700XT黑狼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800Mhz+,因為體質和功耗牆等緣故,實際Boost頻率浮動是1700Mhz到1800Mhz之間,這個是引用上次測試黑狼的數據,使用環境是不同的,只是為了參考頻率而已。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核心供電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載電流比公版稍弱,顯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沒具體拍),這個是承載45A電流,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器整體,光看左邊部分,散熱規格面積看上去也和黑狼版差不多,右邊部分可能會多出一小塊鰭片。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4根6mm熱管,鍍鎳處理器,散熱能力上,個人估計也是差不多,雖然海外版面積大一些,但是它實際Boost頻率也高不少。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底座也是一致,顯存和供電對應導熱硅脂墊,銅底對應的核心部分。

測試平臺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機箱還是那個追風者P400 Air,前部頂部和後部均有安裝風扇,可以形成一定的風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上機以後RX 5700XT海外版肩部真的是太簡潔了,你不說是XFX的都認不出來了。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搭上黑狼版拍個照,實際上雙路CrossFire已經不能使用。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置方面,當然還是信仰的銳龍3代AMD Yes平臺,R7 3700X在華擎X470太極終極版中開啟Auto PBO,跑分和遊戲可以睿頻到全核4.2Ghz以上,芝奇內存開啟X.M.P至DDR4 3600 8GBx2雙通道(17-18-18-39,考慮到大眾選擇所以這次不超頻),搭載最新AMD Adrenalin 2019 Edition 19.9.1驅動、最新Windows 10 1903系統,最新AMD AGESA Combo-AM4 1.0.0.3 BIOS和X470芯片組驅動。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的GPU-Z截圖,和黑狼版其實是一樣的,標註的Boost頻率並不等於實際頻率,實際頻率和和官方所說的性能、普通模式相近,但也是一個範圍之內波動的,功耗上下限和大部分非公版相同,都可以往上拉50%或者下調5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仔細發現,左邊的黑狼版比海外版標註還要更高,實際它們Boost頻率是海外版更高,不知道其他非公版是否這樣,過幾天看看另一款5700XT。

超頻、散熱和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最新的AMD驅動裡面,你可以選擇自動超頻,適合懶人玩家,一鍵就能提升頻率,除此之外還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直接拉高功耗,經硬核實測只要拉+10%功耗上限,Boost頻率就可以更穩定,性能自然更高。第二種方法就是拉功耗+50%以及拉到2150Mhz頻率(前者可以適量降低,後者可能還可以更高,這裡只用這個標準值測試,也沒有使用註冊表破解),黑狼版同理,只不過上限沒有海外版高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拉昇至2150Mhz時,實際頻率大部分穩定在2050Mhz以上,最高可以達到2090MHz,這裡硬核還調整了一下風扇轉速策略,看到最高溫度才72℃。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默認狀態,XFX RX 5700XT海外版可以99.6%穩定度通過Fire Strike壓力測試,浮動頻率範圍大致在1850Mhz到1945Mhz(最高值),這裡忘記用折線圖給大家記錄顯示了,下次再弄了,空調26℃封箱環境下(當然是非恆溫的),最高溫度達到74℃,轉速最大是2677RPM會有一定的噪聲,封箱之後基本聽不到,或者裸機可以用普通模式、自行調節風扇轉速策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900Mhz+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是黑狼版的成績,穩定度其實還要比海外版好一丁點,最高溫度達到71℃,轉速最大2134RPM。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X 5700XT黑狼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800Mhz+,因為體質和功耗牆等緣故,實際Boost頻率浮動是1700Mhz到1800Mhz之間,這個是引用上次測試黑狼的數據,使用環境是不同的,只是為了參考頻率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黑狼版,壓力測試功耗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核心供電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載電流比公版稍弱,顯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沒具體拍),這個是承載45A電流,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器整體,光看左邊部分,散熱規格面積看上去也和黑狼版差不多,右邊部分可能會多出一小塊鰭片。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4根6mm熱管,鍍鎳處理器,散熱能力上,個人估計也是差不多,雖然海外版面積大一些,但是它實際Boost頻率也高不少。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底座也是一致,顯存和供電對應導熱硅脂墊,銅底對應的核心部分。

測試平臺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機箱還是那個追風者P400 Air,前部頂部和後部均有安裝風扇,可以形成一定的風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上機以後RX 5700XT海外版肩部真的是太簡潔了,你不說是XFX的都認不出來了。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搭上黑狼版拍個照,實際上雙路CrossFire已經不能使用。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置方面,當然還是信仰的銳龍3代AMD Yes平臺,R7 3700X在華擎X470太極終極版中開啟Auto PBO,跑分和遊戲可以睿頻到全核4.2Ghz以上,芝奇內存開啟X.M.P至DDR4 3600 8GBx2雙通道(17-18-18-39,考慮到大眾選擇所以這次不超頻),搭載最新AMD Adrenalin 2019 Edition 19.9.1驅動、最新Windows 10 1903系統,最新AMD AGESA Combo-AM4 1.0.0.3 BIOS和X470芯片組驅動。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的GPU-Z截圖,和黑狼版其實是一樣的,標註的Boost頻率並不等於實際頻率,實際頻率和和官方所說的性能、普通模式相近,但也是一個範圍之內波動的,功耗上下限和大部分非公版相同,都可以往上拉50%或者下調5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仔細發現,左邊的黑狼版比海外版標註還要更高,實際它們Boost頻率是海外版更高,不知道其他非公版是否這樣,過幾天看看另一款5700XT。

超頻、散熱和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最新的AMD驅動裡面,你可以選擇自動超頻,適合懶人玩家,一鍵就能提升頻率,除此之外還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直接拉高功耗,經硬核實測只要拉+10%功耗上限,Boost頻率就可以更穩定,性能自然更高。第二種方法就是拉功耗+50%以及拉到2150Mhz頻率(前者可以適量降低,後者可能還可以更高,這裡只用這個標準值測試,也沒有使用註冊表破解),黑狼版同理,只不過上限沒有海外版高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拉昇至2150Mhz時,實際頻率大部分穩定在2050Mhz以上,最高可以達到2090MHz,這裡硬核還調整了一下風扇轉速策略,看到最高溫度才72℃。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默認狀態,XFX RX 5700XT海外版可以99.6%穩定度通過Fire Strike壓力測試,浮動頻率範圍大致在1850Mhz到1945Mhz(最高值),這裡忘記用折線圖給大家記錄顯示了,下次再弄了,空調26℃封箱環境下(當然是非恆溫的),最高溫度達到74℃,轉速最大是2677RPM會有一定的噪聲,封箱之後基本聽不到,或者裸機可以用普通模式、自行調節風扇轉速策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900Mhz+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是黑狼版的成績,穩定度其實還要比海外版好一丁點,最高溫度達到71℃,轉速最大2134RPM。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X 5700XT黑狼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800Mhz+,因為體質和功耗牆等緣故,實際Boost頻率浮動是1700Mhz到1800Mhz之間,這個是引用上次測試黑狼的數據,使用環境是不同的,只是為了參考頻率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黑狼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壓力測試功耗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核心供電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載電流比公版稍弱,顯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沒具體拍),這個是承載45A電流,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器整體,光看左邊部分,散熱規格面積看上去也和黑狼版差不多,右邊部分可能會多出一小塊鰭片。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4根6mm熱管,鍍鎳處理器,散熱能力上,個人估計也是差不多,雖然海外版面積大一些,但是它實際Boost頻率也高不少。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底座也是一致,顯存和供電對應導熱硅脂墊,銅底對應的核心部分。

測試平臺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機箱還是那個追風者P400 Air,前部頂部和後部均有安裝風扇,可以形成一定的風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上機以後RX 5700XT海外版肩部真的是太簡潔了,你不說是XFX的都認不出來了。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搭上黑狼版拍個照,實際上雙路CrossFire已經不能使用。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置方面,當然還是信仰的銳龍3代AMD Yes平臺,R7 3700X在華擎X470太極終極版中開啟Auto PBO,跑分和遊戲可以睿頻到全核4.2Ghz以上,芝奇內存開啟X.M.P至DDR4 3600 8GBx2雙通道(17-18-18-39,考慮到大眾選擇所以這次不超頻),搭載最新AMD Adrenalin 2019 Edition 19.9.1驅動、最新Windows 10 1903系統,最新AMD AGESA Combo-AM4 1.0.0.3 BIOS和X470芯片組驅動。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的GPU-Z截圖,和黑狼版其實是一樣的,標註的Boost頻率並不等於實際頻率,實際頻率和和官方所說的性能、普通模式相近,但也是一個範圍之內波動的,功耗上下限和大部分非公版相同,都可以往上拉50%或者下調5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仔細發現,左邊的黑狼版比海外版標註還要更高,實際它們Boost頻率是海外版更高,不知道其他非公版是否這樣,過幾天看看另一款5700XT。

超頻、散熱和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最新的AMD驅動裡面,你可以選擇自動超頻,適合懶人玩家,一鍵就能提升頻率,除此之外還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直接拉高功耗,經硬核實測只要拉+10%功耗上限,Boost頻率就可以更穩定,性能自然更高。第二種方法就是拉功耗+50%以及拉到2150Mhz頻率(前者可以適量降低,後者可能還可以更高,這裡只用這個標準值測試,也沒有使用註冊表破解),黑狼版同理,只不過上限沒有海外版高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拉昇至2150Mhz時,實際頻率大部分穩定在2050Mhz以上,最高可以達到2090MHz,這裡硬核還調整了一下風扇轉速策略,看到最高溫度才72℃。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默認狀態,XFX RX 5700XT海外版可以99.6%穩定度通過Fire Strike壓力測試,浮動頻率範圍大致在1850Mhz到1945Mhz(最高值),這裡忘記用折線圖給大家記錄顯示了,下次再弄了,空調26℃封箱環境下(當然是非恆溫的),最高溫度達到74℃,轉速最大是2677RPM會有一定的噪聲,封箱之後基本聽不到,或者裸機可以用普通模式、自行調節風扇轉速策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900Mhz+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是黑狼版的成績,穩定度其實還要比海外版好一丁點,最高溫度達到71℃,轉速最大2134RPM。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X 5700XT黑狼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800Mhz+,因為體質和功耗牆等緣故,實際Boost頻率浮動是1700Mhz到1800Mhz之間,這個是引用上次測試黑狼的數據,使用環境是不同的,只是為了參考頻率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黑狼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10%功耗上限,壓力測試功耗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核心供電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載電流比公版稍弱,顯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沒具體拍),這個是承載45A電流,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器整體,光看左邊部分,散熱規格面積看上去也和黑狼版差不多,右邊部分可能會多出一小塊鰭片。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4根6mm熱管,鍍鎳處理器,散熱能力上,個人估計也是差不多,雖然海外版面積大一些,但是它實際Boost頻率也高不少。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底座也是一致,顯存和供電對應導熱硅脂墊,銅底對應的核心部分。

測試平臺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機箱還是那個追風者P400 Air,前部頂部和後部均有安裝風扇,可以形成一定的風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上機以後RX 5700XT海外版肩部真的是太簡潔了,你不說是XFX的都認不出來了。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搭上黑狼版拍個照,實際上雙路CrossFire已經不能使用。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置方面,當然還是信仰的銳龍3代AMD Yes平臺,R7 3700X在華擎X470太極終極版中開啟Auto PBO,跑分和遊戲可以睿頻到全核4.2Ghz以上,芝奇內存開啟X.M.P至DDR4 3600 8GBx2雙通道(17-18-18-39,考慮到大眾選擇所以這次不超頻),搭載最新AMD Adrenalin 2019 Edition 19.9.1驅動、最新Windows 10 1903系統,最新AMD AGESA Combo-AM4 1.0.0.3 BIOS和X470芯片組驅動。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的GPU-Z截圖,和黑狼版其實是一樣的,標註的Boost頻率並不等於實際頻率,實際頻率和和官方所說的性能、普通模式相近,但也是一個範圍之內波動的,功耗上下限和大部分非公版相同,都可以往上拉50%或者下調5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仔細發現,左邊的黑狼版比海外版標註還要更高,實際它們Boost頻率是海外版更高,不知道其他非公版是否這樣,過幾天看看另一款5700XT。

超頻、散熱和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最新的AMD驅動裡面,你可以選擇自動超頻,適合懶人玩家,一鍵就能提升頻率,除此之外還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直接拉高功耗,經硬核實測只要拉+10%功耗上限,Boost頻率就可以更穩定,性能自然更高。第二種方法就是拉功耗+50%以及拉到2150Mhz頻率(前者可以適量降低,後者可能還可以更高,這裡只用這個標準值測試,也沒有使用註冊表破解),黑狼版同理,只不過上限沒有海外版高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拉昇至2150Mhz時,實際頻率大部分穩定在2050Mhz以上,最高可以達到2090MHz,這裡硬核還調整了一下風扇轉速策略,看到最高溫度才72℃。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默認狀態,XFX RX 5700XT海外版可以99.6%穩定度通過Fire Strike壓力測試,浮動頻率範圍大致在1850Mhz到1945Mhz(最高值),這裡忘記用折線圖給大家記錄顯示了,下次再弄了,空調26℃封箱環境下(當然是非恆溫的),最高溫度達到74℃,轉速最大是2677RPM會有一定的噪聲,封箱之後基本聽不到,或者裸機可以用普通模式、自行調節風扇轉速策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900Mhz+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是黑狼版的成績,穩定度其實還要比海外版好一丁點,最高溫度達到71℃,轉速最大2134RPM。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X 5700XT黑狼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800Mhz+,因為體質和功耗牆等緣故,實際Boost頻率浮動是1700Mhz到1800Mhz之間,這個是引用上次測試黑狼的數據,使用環境是不同的,只是為了參考頻率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黑狼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10%功耗上限,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50%功耗上限超頻,壓力測試功耗

沒有記錄單卡功耗,因為軟件測試檢測的話,存在誤差性可能較大,以上全部都是整機功耗,Navi 10核心的功耗控制確實還行,海外版比黑狼版功耗高60W左右,畢竟前者Boost頻率更高更穩定,講性價比的話,可能+50%功耗上限比較好,但是+10%已經可以獲得一定的性能提升,至於提升多少,請看下面的跑分。

理論跑分和遊戲測試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核心供電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載電流比公版稍弱,顯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沒具體拍),這個是承載45A電流,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器整體,光看左邊部分,散熱規格面積看上去也和黑狼版差不多,右邊部分可能會多出一小塊鰭片。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4根6mm熱管,鍍鎳處理器,散熱能力上,個人估計也是差不多,雖然海外版面積大一些,但是它實際Boost頻率也高不少。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底座也是一致,顯存和供電對應導熱硅脂墊,銅底對應的核心部分。

測試平臺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機箱還是那個追風者P400 Air,前部頂部和後部均有安裝風扇,可以形成一定的風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上機以後RX 5700XT海外版肩部真的是太簡潔了,你不說是XFX的都認不出來了。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搭上黑狼版拍個照,實際上雙路CrossFire已經不能使用。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置方面,當然還是信仰的銳龍3代AMD Yes平臺,R7 3700X在華擎X470太極終極版中開啟Auto PBO,跑分和遊戲可以睿頻到全核4.2Ghz以上,芝奇內存開啟X.M.P至DDR4 3600 8GBx2雙通道(17-18-18-39,考慮到大眾選擇所以這次不超頻),搭載最新AMD Adrenalin 2019 Edition 19.9.1驅動、最新Windows 10 1903系統,最新AMD AGESA Combo-AM4 1.0.0.3 BIOS和X470芯片組驅動。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的GPU-Z截圖,和黑狼版其實是一樣的,標註的Boost頻率並不等於實際頻率,實際頻率和和官方所說的性能、普通模式相近,但也是一個範圍之內波動的,功耗上下限和大部分非公版相同,都可以往上拉50%或者下調5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仔細發現,左邊的黑狼版比海外版標註還要更高,實際它們Boost頻率是海外版更高,不知道其他非公版是否這樣,過幾天看看另一款5700XT。

超頻、散熱和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最新的AMD驅動裡面,你可以選擇自動超頻,適合懶人玩家,一鍵就能提升頻率,除此之外還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直接拉高功耗,經硬核實測只要拉+10%功耗上限,Boost頻率就可以更穩定,性能自然更高。第二種方法就是拉功耗+50%以及拉到2150Mhz頻率(前者可以適量降低,後者可能還可以更高,這裡只用這個標準值測試,也沒有使用註冊表破解),黑狼版同理,只不過上限沒有海外版高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拉昇至2150Mhz時,實際頻率大部分穩定在2050Mhz以上,最高可以達到2090MHz,這裡硬核還調整了一下風扇轉速策略,看到最高溫度才72℃。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默認狀態,XFX RX 5700XT海外版可以99.6%穩定度通過Fire Strike壓力測試,浮動頻率範圍大致在1850Mhz到1945Mhz(最高值),這裡忘記用折線圖給大家記錄顯示了,下次再弄了,空調26℃封箱環境下(當然是非恆溫的),最高溫度達到74℃,轉速最大是2677RPM會有一定的噪聲,封箱之後基本聽不到,或者裸機可以用普通模式、自行調節風扇轉速策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900Mhz+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是黑狼版的成績,穩定度其實還要比海外版好一丁點,最高溫度達到71℃,轉速最大2134RPM。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X 5700XT黑狼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800Mhz+,因為體質和功耗牆等緣故,實際Boost頻率浮動是1700Mhz到1800Mhz之間,這個是引用上次測試黑狼的數據,使用環境是不同的,只是為了參考頻率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黑狼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10%功耗上限,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50%功耗上限超頻,壓力測試功耗

沒有記錄單卡功耗,因為軟件測試檢測的話,存在誤差性可能較大,以上全部都是整機功耗,Navi 10核心的功耗控制確實還行,海外版比黑狼版功耗高60W左右,畢竟前者Boost頻率更高更穩定,講性價比的話,可能+50%功耗上限比較好,但是+10%已經可以獲得一定的性能提升,至於提升多少,請看下面的跑分。

理論跑分和遊戲測試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核心供電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載電流比公版稍弱,顯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沒具體拍),這個是承載45A電流,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器整體,光看左邊部分,散熱規格面積看上去也和黑狼版差不多,右邊部分可能會多出一小塊鰭片。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4根6mm熱管,鍍鎳處理器,散熱能力上,個人估計也是差不多,雖然海外版面積大一些,但是它實際Boost頻率也高不少。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底座也是一致,顯存和供電對應導熱硅脂墊,銅底對應的核心部分。

測試平臺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機箱還是那個追風者P400 Air,前部頂部和後部均有安裝風扇,可以形成一定的風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上機以後RX 5700XT海外版肩部真的是太簡潔了,你不說是XFX的都認不出來了。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搭上黑狼版拍個照,實際上雙路CrossFire已經不能使用。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置方面,當然還是信仰的銳龍3代AMD Yes平臺,R7 3700X在華擎X470太極終極版中開啟Auto PBO,跑分和遊戲可以睿頻到全核4.2Ghz以上,芝奇內存開啟X.M.P至DDR4 3600 8GBx2雙通道(17-18-18-39,考慮到大眾選擇所以這次不超頻),搭載最新AMD Adrenalin 2019 Edition 19.9.1驅動、最新Windows 10 1903系統,最新AMD AGESA Combo-AM4 1.0.0.3 BIOS和X470芯片組驅動。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的GPU-Z截圖,和黑狼版其實是一樣的,標註的Boost頻率並不等於實際頻率,實際頻率和和官方所說的性能、普通模式相近,但也是一個範圍之內波動的,功耗上下限和大部分非公版相同,都可以往上拉50%或者下調5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仔細發現,左邊的黑狼版比海外版標註還要更高,實際它們Boost頻率是海外版更高,不知道其他非公版是否這樣,過幾天看看另一款5700XT。

超頻、散熱和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最新的AMD驅動裡面,你可以選擇自動超頻,適合懶人玩家,一鍵就能提升頻率,除此之外還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直接拉高功耗,經硬核實測只要拉+10%功耗上限,Boost頻率就可以更穩定,性能自然更高。第二種方法就是拉功耗+50%以及拉到2150Mhz頻率(前者可以適量降低,後者可能還可以更高,這裡只用這個標準值測試,也沒有使用註冊表破解),黑狼版同理,只不過上限沒有海外版高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拉昇至2150Mhz時,實際頻率大部分穩定在2050Mhz以上,最高可以達到2090MHz,這裡硬核還調整了一下風扇轉速策略,看到最高溫度才72℃。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默認狀態,XFX RX 5700XT海外版可以99.6%穩定度通過Fire Strike壓力測試,浮動頻率範圍大致在1850Mhz到1945Mhz(最高值),這裡忘記用折線圖給大家記錄顯示了,下次再弄了,空調26℃封箱環境下(當然是非恆溫的),最高溫度達到74℃,轉速最大是2677RPM會有一定的噪聲,封箱之後基本聽不到,或者裸機可以用普通模式、自行調節風扇轉速策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900Mhz+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是黑狼版的成績,穩定度其實還要比海外版好一丁點,最高溫度達到71℃,轉速最大2134RPM。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X 5700XT黑狼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800Mhz+,因為體質和功耗牆等緣故,實際Boost頻率浮動是1700Mhz到1800Mhz之間,這個是引用上次測試黑狼的數據,使用環境是不同的,只是為了參考頻率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黑狼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10%功耗上限,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50%功耗上限超頻,壓力測試功耗

沒有記錄單卡功耗,因為軟件測試檢測的話,存在誤差性可能較大,以上全部都是整機功耗,Navi 10核心的功耗控制確實還行,海外版比黑狼版功耗高60W左右,畢竟前者Boost頻率更高更穩定,講性價比的話,可能+50%功耗上限比較好,但是+10%已經可以獲得一定的性能提升,至於提升多少,請看下面的跑分。

理論跑分和遊戲測試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核心供電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載電流比公版稍弱,顯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沒具體拍),這個是承載45A電流,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器整體,光看左邊部分,散熱規格面積看上去也和黑狼版差不多,右邊部分可能會多出一小塊鰭片。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4根6mm熱管,鍍鎳處理器,散熱能力上,個人估計也是差不多,雖然海外版面積大一些,但是它實際Boost頻率也高不少。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底座也是一致,顯存和供電對應導熱硅脂墊,銅底對應的核心部分。

測試平臺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機箱還是那個追風者P400 Air,前部頂部和後部均有安裝風扇,可以形成一定的風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上機以後RX 5700XT海外版肩部真的是太簡潔了,你不說是XFX的都認不出來了。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搭上黑狼版拍個照,實際上雙路CrossFire已經不能使用。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置方面,當然還是信仰的銳龍3代AMD Yes平臺,R7 3700X在華擎X470太極終極版中開啟Auto PBO,跑分和遊戲可以睿頻到全核4.2Ghz以上,芝奇內存開啟X.M.P至DDR4 3600 8GBx2雙通道(17-18-18-39,考慮到大眾選擇所以這次不超頻),搭載最新AMD Adrenalin 2019 Edition 19.9.1驅動、最新Windows 10 1903系統,最新AMD AGESA Combo-AM4 1.0.0.3 BIOS和X470芯片組驅動。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的GPU-Z截圖,和黑狼版其實是一樣的,標註的Boost頻率並不等於實際頻率,實際頻率和和官方所說的性能、普通模式相近,但也是一個範圍之內波動的,功耗上下限和大部分非公版相同,都可以往上拉50%或者下調5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仔細發現,左邊的黑狼版比海外版標註還要更高,實際它們Boost頻率是海外版更高,不知道其他非公版是否這樣,過幾天看看另一款5700XT。

超頻、散熱和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最新的AMD驅動裡面,你可以選擇自動超頻,適合懶人玩家,一鍵就能提升頻率,除此之外還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直接拉高功耗,經硬核實測只要拉+10%功耗上限,Boost頻率就可以更穩定,性能自然更高。第二種方法就是拉功耗+50%以及拉到2150Mhz頻率(前者可以適量降低,後者可能還可以更高,這裡只用這個標準值測試,也沒有使用註冊表破解),黑狼版同理,只不過上限沒有海外版高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拉昇至2150Mhz時,實際頻率大部分穩定在2050Mhz以上,最高可以達到2090MHz,這裡硬核還調整了一下風扇轉速策略,看到最高溫度才72℃。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默認狀態,XFX RX 5700XT海外版可以99.6%穩定度通過Fire Strike壓力測試,浮動頻率範圍大致在1850Mhz到1945Mhz(最高值),這裡忘記用折線圖給大家記錄顯示了,下次再弄了,空調26℃封箱環境下(當然是非恆溫的),最高溫度達到74℃,轉速最大是2677RPM會有一定的噪聲,封箱之後基本聽不到,或者裸機可以用普通模式、自行調節風扇轉速策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900Mhz+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是黑狼版的成績,穩定度其實還要比海外版好一丁點,最高溫度達到71℃,轉速最大2134RPM。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X 5700XT黑狼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800Mhz+,因為體質和功耗牆等緣故,實際Boost頻率浮動是1700Mhz到1800Mhz之間,這個是引用上次測試黑狼的數據,使用環境是不同的,只是為了參考頻率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黑狼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10%功耗上限,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50%功耗上限超頻,壓力測試功耗

沒有記錄單卡功耗,因為軟件測試檢測的話,存在誤差性可能較大,以上全部都是整機功耗,Navi 10核心的功耗控制確實還行,海外版比黑狼版功耗高60W左右,畢竟前者Boost頻率更高更穩定,講性價比的話,可能+50%功耗上限比較好,但是+10%已經可以獲得一定的性能提升,至於提升多少,請看下面的跑分。

理論跑分和遊戲測試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核心供電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載電流比公版稍弱,顯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沒具體拍),這個是承載45A電流,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器整體,光看左邊部分,散熱規格面積看上去也和黑狼版差不多,右邊部分可能會多出一小塊鰭片。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4根6mm熱管,鍍鎳處理器,散熱能力上,個人估計也是差不多,雖然海外版面積大一些,但是它實際Boost頻率也高不少。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底座也是一致,顯存和供電對應導熱硅脂墊,銅底對應的核心部分。

測試平臺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機箱還是那個追風者P400 Air,前部頂部和後部均有安裝風扇,可以形成一定的風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上機以後RX 5700XT海外版肩部真的是太簡潔了,你不說是XFX的都認不出來了。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搭上黑狼版拍個照,實際上雙路CrossFire已經不能使用。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置方面,當然還是信仰的銳龍3代AMD Yes平臺,R7 3700X在華擎X470太極終極版中開啟Auto PBO,跑分和遊戲可以睿頻到全核4.2Ghz以上,芝奇內存開啟X.M.P至DDR4 3600 8GBx2雙通道(17-18-18-39,考慮到大眾選擇所以這次不超頻),搭載最新AMD Adrenalin 2019 Edition 19.9.1驅動、最新Windows 10 1903系統,最新AMD AGESA Combo-AM4 1.0.0.3 BIOS和X470芯片組驅動。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的GPU-Z截圖,和黑狼版其實是一樣的,標註的Boost頻率並不等於實際頻率,實際頻率和和官方所說的性能、普通模式相近,但也是一個範圍之內波動的,功耗上下限和大部分非公版相同,都可以往上拉50%或者下調5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仔細發現,左邊的黑狼版比海外版標註還要更高,實際它們Boost頻率是海外版更高,不知道其他非公版是否這樣,過幾天看看另一款5700XT。

超頻、散熱和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最新的AMD驅動裡面,你可以選擇自動超頻,適合懶人玩家,一鍵就能提升頻率,除此之外還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直接拉高功耗,經硬核實測只要拉+10%功耗上限,Boost頻率就可以更穩定,性能自然更高。第二種方法就是拉功耗+50%以及拉到2150Mhz頻率(前者可以適量降低,後者可能還可以更高,這裡只用這個標準值測試,也沒有使用註冊表破解),黑狼版同理,只不過上限沒有海外版高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拉昇至2150Mhz時,實際頻率大部分穩定在2050Mhz以上,最高可以達到2090MHz,這裡硬核還調整了一下風扇轉速策略,看到最高溫度才72℃。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默認狀態,XFX RX 5700XT海外版可以99.6%穩定度通過Fire Strike壓力測試,浮動頻率範圍大致在1850Mhz到1945Mhz(最高值),這裡忘記用折線圖給大家記錄顯示了,下次再弄了,空調26℃封箱環境下(當然是非恆溫的),最高溫度達到74℃,轉速最大是2677RPM會有一定的噪聲,封箱之後基本聽不到,或者裸機可以用普通模式、自行調節風扇轉速策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900Mhz+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是黑狼版的成績,穩定度其實還要比海外版好一丁點,最高溫度達到71℃,轉速最大2134RPM。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X 5700XT黑狼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800Mhz+,因為體質和功耗牆等緣故,實際Boost頻率浮動是1700Mhz到1800Mhz之間,這個是引用上次測試黑狼的數據,使用環境是不同的,只是為了參考頻率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黑狼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10%功耗上限,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50%功耗上限超頻,壓力測試功耗

沒有記錄單卡功耗,因為軟件測試檢測的話,存在誤差性可能較大,以上全部都是整機功耗,Navi 10核心的功耗控制確實還行,海外版比黑狼版功耗高60W左右,畢竟前者Boost頻率更高更穩定,講性價比的話,可能+50%功耗上限比較好,但是+10%已經可以獲得一定的性能提升,至於提升多少,請看下面的跑分。

理論跑分和遊戲測試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核心供電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載電流比公版稍弱,顯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沒具體拍),這個是承載45A電流,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器整體,光看左邊部分,散熱規格面積看上去也和黑狼版差不多,右邊部分可能會多出一小塊鰭片。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4根6mm熱管,鍍鎳處理器,散熱能力上,個人估計也是差不多,雖然海外版面積大一些,但是它實際Boost頻率也高不少。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底座也是一致,顯存和供電對應導熱硅脂墊,銅底對應的核心部分。

測試平臺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機箱還是那個追風者P400 Air,前部頂部和後部均有安裝風扇,可以形成一定的風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上機以後RX 5700XT海外版肩部真的是太簡潔了,你不說是XFX的都認不出來了。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搭上黑狼版拍個照,實際上雙路CrossFire已經不能使用。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置方面,當然還是信仰的銳龍3代AMD Yes平臺,R7 3700X在華擎X470太極終極版中開啟Auto PBO,跑分和遊戲可以睿頻到全核4.2Ghz以上,芝奇內存開啟X.M.P至DDR4 3600 8GBx2雙通道(17-18-18-39,考慮到大眾選擇所以這次不超頻),搭載最新AMD Adrenalin 2019 Edition 19.9.1驅動、最新Windows 10 1903系統,最新AMD AGESA Combo-AM4 1.0.0.3 BIOS和X470芯片組驅動。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的GPU-Z截圖,和黑狼版其實是一樣的,標註的Boost頻率並不等於實際頻率,實際頻率和和官方所說的性能、普通模式相近,但也是一個範圍之內波動的,功耗上下限和大部分非公版相同,都可以往上拉50%或者下調5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仔細發現,左邊的黑狼版比海外版標註還要更高,實際它們Boost頻率是海外版更高,不知道其他非公版是否這樣,過幾天看看另一款5700XT。

超頻、散熱和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最新的AMD驅動裡面,你可以選擇自動超頻,適合懶人玩家,一鍵就能提升頻率,除此之外還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直接拉高功耗,經硬核實測只要拉+10%功耗上限,Boost頻率就可以更穩定,性能自然更高。第二種方法就是拉功耗+50%以及拉到2150Mhz頻率(前者可以適量降低,後者可能還可以更高,這裡只用這個標準值測試,也沒有使用註冊表破解),黑狼版同理,只不過上限沒有海外版高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拉昇至2150Mhz時,實際頻率大部分穩定在2050Mhz以上,最高可以達到2090MHz,這裡硬核還調整了一下風扇轉速策略,看到最高溫度才72℃。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默認狀態,XFX RX 5700XT海外版可以99.6%穩定度通過Fire Strike壓力測試,浮動頻率範圍大致在1850Mhz到1945Mhz(最高值),這裡忘記用折線圖給大家記錄顯示了,下次再弄了,空調26℃封箱環境下(當然是非恆溫的),最高溫度達到74℃,轉速最大是2677RPM會有一定的噪聲,封箱之後基本聽不到,或者裸機可以用普通模式、自行調節風扇轉速策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900Mhz+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是黑狼版的成績,穩定度其實還要比海外版好一丁點,最高溫度達到71℃,轉速最大2134RPM。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X 5700XT黑狼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800Mhz+,因為體質和功耗牆等緣故,實際Boost頻率浮動是1700Mhz到1800Mhz之間,這個是引用上次測試黑狼的數據,使用環境是不同的,只是為了參考頻率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黑狼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10%功耗上限,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50%功耗上限超頻,壓力測試功耗

沒有記錄單卡功耗,因為軟件測試檢測的話,存在誤差性可能較大,以上全部都是整機功耗,Navi 10核心的功耗控制確實還行,海外版比黑狼版功耗高60W左右,畢竟前者Boost頻率更高更穩定,講性價比的話,可能+50%功耗上限比較好,但是+10%已經可以獲得一定的性能提升,至於提升多少,請看下面的跑分。

理論跑分和遊戲測試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可以看到,確實RX 5700XT海外版跑分要比黑狼版高不少,按照這5個跑分項目的平均提升百分比(顯卡分數),大概就是5%左右,而根據相關數據來看(並沒有公版5700XT),RX 5700XT公版的性能是和黑狼版一致或者略高,而海外版則是比它們高5%左右。

而+10%這種簡單操作在默頻的基礎上可提升1.6%,提升很微小硬核只是告訴大家可以這樣做,加多少上限可以提升多少可以自己去嘗試。超頻2150Mhz的話,相對默頻提升5.28%左右,那麼就是說海外版最高上限相對公版可以提升10%。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核心供電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載電流比公版稍弱,顯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沒具體拍),這個是承載45A電流,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器整體,光看左邊部分,散熱規格面積看上去也和黑狼版差不多,右邊部分可能會多出一小塊鰭片。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4根6mm熱管,鍍鎳處理器,散熱能力上,個人估計也是差不多,雖然海外版面積大一些,但是它實際Boost頻率也高不少。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底座也是一致,顯存和供電對應導熱硅脂墊,銅底對應的核心部分。

測試平臺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機箱還是那個追風者P400 Air,前部頂部和後部均有安裝風扇,可以形成一定的風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上機以後RX 5700XT海外版肩部真的是太簡潔了,你不說是XFX的都認不出來了。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搭上黑狼版拍個照,實際上雙路CrossFire已經不能使用。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置方面,當然還是信仰的銳龍3代AMD Yes平臺,R7 3700X在華擎X470太極終極版中開啟Auto PBO,跑分和遊戲可以睿頻到全核4.2Ghz以上,芝奇內存開啟X.M.P至DDR4 3600 8GBx2雙通道(17-18-18-39,考慮到大眾選擇所以這次不超頻),搭載最新AMD Adrenalin 2019 Edition 19.9.1驅動、最新Windows 10 1903系統,最新AMD AGESA Combo-AM4 1.0.0.3 BIOS和X470芯片組驅動。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的GPU-Z截圖,和黑狼版其實是一樣的,標註的Boost頻率並不等於實際頻率,實際頻率和和官方所說的性能、普通模式相近,但也是一個範圍之內波動的,功耗上下限和大部分非公版相同,都可以往上拉50%或者下調5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仔細發現,左邊的黑狼版比海外版標註還要更高,實際它們Boost頻率是海外版更高,不知道其他非公版是否這樣,過幾天看看另一款5700XT。

超頻、散熱和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最新的AMD驅動裡面,你可以選擇自動超頻,適合懶人玩家,一鍵就能提升頻率,除此之外還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直接拉高功耗,經硬核實測只要拉+10%功耗上限,Boost頻率就可以更穩定,性能自然更高。第二種方法就是拉功耗+50%以及拉到2150Mhz頻率(前者可以適量降低,後者可能還可以更高,這裡只用這個標準值測試,也沒有使用註冊表破解),黑狼版同理,只不過上限沒有海外版高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拉昇至2150Mhz時,實際頻率大部分穩定在2050Mhz以上,最高可以達到2090MHz,這裡硬核還調整了一下風扇轉速策略,看到最高溫度才72℃。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默認狀態,XFX RX 5700XT海外版可以99.6%穩定度通過Fire Strike壓力測試,浮動頻率範圍大致在1850Mhz到1945Mhz(最高值),這裡忘記用折線圖給大家記錄顯示了,下次再弄了,空調26℃封箱環境下(當然是非恆溫的),最高溫度達到74℃,轉速最大是2677RPM會有一定的噪聲,封箱之後基本聽不到,或者裸機可以用普通模式、自行調節風扇轉速策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900Mhz+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是黑狼版的成績,穩定度其實還要比海外版好一丁點,最高溫度達到71℃,轉速最大2134RPM。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X 5700XT黑狼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800Mhz+,因為體質和功耗牆等緣故,實際Boost頻率浮動是1700Mhz到1800Mhz之間,這個是引用上次測試黑狼的數據,使用環境是不同的,只是為了參考頻率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黑狼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10%功耗上限,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50%功耗上限超頻,壓力測試功耗

沒有記錄單卡功耗,因為軟件測試檢測的話,存在誤差性可能較大,以上全部都是整機功耗,Navi 10核心的功耗控制確實還行,海外版比黑狼版功耗高60W左右,畢竟前者Boost頻率更高更穩定,講性價比的話,可能+50%功耗上限比較好,但是+10%已經可以獲得一定的性能提升,至於提升多少,請看下面的跑分。

理論跑分和遊戲測試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可以看到,確實RX 5700XT海外版跑分要比黑狼版高不少,按照這5個跑分項目的平均提升百分比(顯卡分數),大概就是5%左右,而根據相關數據來看(並沒有公版5700XT),RX 5700XT公版的性能是和黑狼版一致或者略高,而海外版則是比它們高5%左右。

而+10%這種簡單操作在默頻的基礎上可提升1.6%,提升很微小硬核只是告訴大家可以這樣做,加多少上限可以提升多少可以自己去嘗試。超頻2150Mhz的話,相對默頻提升5.28%左右,那麼就是說海外版最高上限相對公版可以提升1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核心供電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載電流比公版稍弱,顯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沒具體拍),這個是承載45A電流,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器整體,光看左邊部分,散熱規格面積看上去也和黑狼版差不多,右邊部分可能會多出一小塊鰭片。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4根6mm熱管,鍍鎳處理器,散熱能力上,個人估計也是差不多,雖然海外版面積大一些,但是它實際Boost頻率也高不少。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底座也是一致,顯存和供電對應導熱硅脂墊,銅底對應的核心部分。

測試平臺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機箱還是那個追風者P400 Air,前部頂部和後部均有安裝風扇,可以形成一定的風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上機以後RX 5700XT海外版肩部真的是太簡潔了,你不說是XFX的都認不出來了。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搭上黑狼版拍個照,實際上雙路CrossFire已經不能使用。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置方面,當然還是信仰的銳龍3代AMD Yes平臺,R7 3700X在華擎X470太極終極版中開啟Auto PBO,跑分和遊戲可以睿頻到全核4.2Ghz以上,芝奇內存開啟X.M.P至DDR4 3600 8GBx2雙通道(17-18-18-39,考慮到大眾選擇所以這次不超頻),搭載最新AMD Adrenalin 2019 Edition 19.9.1驅動、最新Windows 10 1903系統,最新AMD AGESA Combo-AM4 1.0.0.3 BIOS和X470芯片組驅動。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的GPU-Z截圖,和黑狼版其實是一樣的,標註的Boost頻率並不等於實際頻率,實際頻率和和官方所說的性能、普通模式相近,但也是一個範圍之內波動的,功耗上下限和大部分非公版相同,都可以往上拉50%或者下調5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仔細發現,左邊的黑狼版比海外版標註還要更高,實際它們Boost頻率是海外版更高,不知道其他非公版是否這樣,過幾天看看另一款5700XT。

超頻、散熱和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最新的AMD驅動裡面,你可以選擇自動超頻,適合懶人玩家,一鍵就能提升頻率,除此之外還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直接拉高功耗,經硬核實測只要拉+10%功耗上限,Boost頻率就可以更穩定,性能自然更高。第二種方法就是拉功耗+50%以及拉到2150Mhz頻率(前者可以適量降低,後者可能還可以更高,這裡只用這個標準值測試,也沒有使用註冊表破解),黑狼版同理,只不過上限沒有海外版高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拉昇至2150Mhz時,實際頻率大部分穩定在2050Mhz以上,最高可以達到2090MHz,這裡硬核還調整了一下風扇轉速策略,看到最高溫度才72℃。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默認狀態,XFX RX 5700XT海外版可以99.6%穩定度通過Fire Strike壓力測試,浮動頻率範圍大致在1850Mhz到1945Mhz(最高值),這裡忘記用折線圖給大家記錄顯示了,下次再弄了,空調26℃封箱環境下(當然是非恆溫的),最高溫度達到74℃,轉速最大是2677RPM會有一定的噪聲,封箱之後基本聽不到,或者裸機可以用普通模式、自行調節風扇轉速策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900Mhz+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是黑狼版的成績,穩定度其實還要比海外版好一丁點,最高溫度達到71℃,轉速最大2134RPM。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X 5700XT黑狼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800Mhz+,因為體質和功耗牆等緣故,實際Boost頻率浮動是1700Mhz到1800Mhz之間,這個是引用上次測試黑狼的數據,使用環境是不同的,只是為了參考頻率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黑狼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10%功耗上限,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50%功耗上限超頻,壓力測試功耗

沒有記錄單卡功耗,因為軟件測試檢測的話,存在誤差性可能較大,以上全部都是整機功耗,Navi 10核心的功耗控制確實還行,海外版比黑狼版功耗高60W左右,畢竟前者Boost頻率更高更穩定,講性價比的話,可能+50%功耗上限比較好,但是+10%已經可以獲得一定的性能提升,至於提升多少,請看下面的跑分。

理論跑分和遊戲測試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可以看到,確實RX 5700XT海外版跑分要比黑狼版高不少,按照這5個跑分項目的平均提升百分比(顯卡分數),大概就是5%左右,而根據相關數據來看(並沒有公版5700XT),RX 5700XT公版的性能是和黑狼版一致或者略高,而海外版則是比它們高5%左右。

而+10%這種簡單操作在默頻的基礎上可提升1.6%,提升很微小硬核只是告訴大家可以這樣做,加多少上限可以提升多少可以自己去嘗試。超頻2150Mhz的話,相對默頻提升5.28%左右,那麼就是說海外版最高上限相對公版可以提升1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遊戲庫一覽,還有一些零散的沒有截圖,全部都是購買正版授權的,不存在任何學習版,測試分辨率是1920x1080和2560x1440兩種,除了《戰爭機器5》是沒有以5% LOW方式記錄掉幀情況,其他4款遊戲都是以最低幀數值體現性能,以下所有百分比提升按照平均幀數來算。

《德軍總部:新血脈》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核心供電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載電流比公版稍弱,顯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沒具體拍),這個是承載45A電流,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器整體,光看左邊部分,散熱規格面積看上去也和黑狼版差不多,右邊部分可能會多出一小塊鰭片。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4根6mm熱管,鍍鎳處理器,散熱能力上,個人估計也是差不多,雖然海外版面積大一些,但是它實際Boost頻率也高不少。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底座也是一致,顯存和供電對應導熱硅脂墊,銅底對應的核心部分。

測試平臺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機箱還是那個追風者P400 Air,前部頂部和後部均有安裝風扇,可以形成一定的風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上機以後RX 5700XT海外版肩部真的是太簡潔了,你不說是XFX的都認不出來了。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搭上黑狼版拍個照,實際上雙路CrossFire已經不能使用。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置方面,當然還是信仰的銳龍3代AMD Yes平臺,R7 3700X在華擎X470太極終極版中開啟Auto PBO,跑分和遊戲可以睿頻到全核4.2Ghz以上,芝奇內存開啟X.M.P至DDR4 3600 8GBx2雙通道(17-18-18-39,考慮到大眾選擇所以這次不超頻),搭載最新AMD Adrenalin 2019 Edition 19.9.1驅動、最新Windows 10 1903系統,最新AMD AGESA Combo-AM4 1.0.0.3 BIOS和X470芯片組驅動。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的GPU-Z截圖,和黑狼版其實是一樣的,標註的Boost頻率並不等於實際頻率,實際頻率和和官方所說的性能、普通模式相近,但也是一個範圍之內波動的,功耗上下限和大部分非公版相同,都可以往上拉50%或者下調5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仔細發現,左邊的黑狼版比海外版標註還要更高,實際它們Boost頻率是海外版更高,不知道其他非公版是否這樣,過幾天看看另一款5700XT。

超頻、散熱和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最新的AMD驅動裡面,你可以選擇自動超頻,適合懶人玩家,一鍵就能提升頻率,除此之外還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直接拉高功耗,經硬核實測只要拉+10%功耗上限,Boost頻率就可以更穩定,性能自然更高。第二種方法就是拉功耗+50%以及拉到2150Mhz頻率(前者可以適量降低,後者可能還可以更高,這裡只用這個標準值測試,也沒有使用註冊表破解),黑狼版同理,只不過上限沒有海外版高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拉昇至2150Mhz時,實際頻率大部分穩定在2050Mhz以上,最高可以達到2090MHz,這裡硬核還調整了一下風扇轉速策略,看到最高溫度才72℃。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默認狀態,XFX RX 5700XT海外版可以99.6%穩定度通過Fire Strike壓力測試,浮動頻率範圍大致在1850Mhz到1945Mhz(最高值),這裡忘記用折線圖給大家記錄顯示了,下次再弄了,空調26℃封箱環境下(當然是非恆溫的),最高溫度達到74℃,轉速最大是2677RPM會有一定的噪聲,封箱之後基本聽不到,或者裸機可以用普通模式、自行調節風扇轉速策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900Mhz+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是黑狼版的成績,穩定度其實還要比海外版好一丁點,最高溫度達到71℃,轉速最大2134RPM。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X 5700XT黑狼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800Mhz+,因為體質和功耗牆等緣故,實際Boost頻率浮動是1700Mhz到1800Mhz之間,這個是引用上次測試黑狼的數據,使用環境是不同的,只是為了參考頻率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黑狼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10%功耗上限,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50%功耗上限超頻,壓力測試功耗

沒有記錄單卡功耗,因為軟件測試檢測的話,存在誤差性可能較大,以上全部都是整機功耗,Navi 10核心的功耗控制確實還行,海外版比黑狼版功耗高60W左右,畢竟前者Boost頻率更高更穩定,講性價比的話,可能+50%功耗上限比較好,但是+10%已經可以獲得一定的性能提升,至於提升多少,請看下面的跑分。

理論跑分和遊戲測試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可以看到,確實RX 5700XT海外版跑分要比黑狼版高不少,按照這5個跑分項目的平均提升百分比(顯卡分數),大概就是5%左右,而根據相關數據來看(並沒有公版5700XT),RX 5700XT公版的性能是和黑狼版一致或者略高,而海外版則是比它們高5%左右。

而+10%這種簡單操作在默頻的基礎上可提升1.6%,提升很微小硬核只是告訴大家可以這樣做,加多少上限可以提升多少可以自己去嘗試。超頻2150Mhz的話,相對默頻提升5.28%左右,那麼就是說海外版最高上限相對公版可以提升1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遊戲庫一覽,還有一些零散的沒有截圖,全部都是購買正版授權的,不存在任何學習版,測試分辨率是1920x1080和2560x1440兩種,除了《戰爭機器5》是沒有以5% LOW方式記錄掉幀情況,其他4款遊戲都是以最低幀數值體現性能,以下所有百分比提升按照平均幀數來算。

《德軍總部:新血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核心供電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載電流比公版稍弱,顯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沒具體拍),這個是承載45A電流,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器整體,光看左邊部分,散熱規格面積看上去也和黑狼版差不多,右邊部分可能會多出一小塊鰭片。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4根6mm熱管,鍍鎳處理器,散熱能力上,個人估計也是差不多,雖然海外版面積大一些,但是它實際Boost頻率也高不少。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底座也是一致,顯存和供電對應導熱硅脂墊,銅底對應的核心部分。

測試平臺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機箱還是那個追風者P400 Air,前部頂部和後部均有安裝風扇,可以形成一定的風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上機以後RX 5700XT海外版肩部真的是太簡潔了,你不說是XFX的都認不出來了。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搭上黑狼版拍個照,實際上雙路CrossFire已經不能使用。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置方面,當然還是信仰的銳龍3代AMD Yes平臺,R7 3700X在華擎X470太極終極版中開啟Auto PBO,跑分和遊戲可以睿頻到全核4.2Ghz以上,芝奇內存開啟X.M.P至DDR4 3600 8GBx2雙通道(17-18-18-39,考慮到大眾選擇所以這次不超頻),搭載最新AMD Adrenalin 2019 Edition 19.9.1驅動、最新Windows 10 1903系統,最新AMD AGESA Combo-AM4 1.0.0.3 BIOS和X470芯片組驅動。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的GPU-Z截圖,和黑狼版其實是一樣的,標註的Boost頻率並不等於實際頻率,實際頻率和和官方所說的性能、普通模式相近,但也是一個範圍之內波動的,功耗上下限和大部分非公版相同,都可以往上拉50%或者下調5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仔細發現,左邊的黑狼版比海外版標註還要更高,實際它們Boost頻率是海外版更高,不知道其他非公版是否這樣,過幾天看看另一款5700XT。

超頻、散熱和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最新的AMD驅動裡面,你可以選擇自動超頻,適合懶人玩家,一鍵就能提升頻率,除此之外還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直接拉高功耗,經硬核實測只要拉+10%功耗上限,Boost頻率就可以更穩定,性能自然更高。第二種方法就是拉功耗+50%以及拉到2150Mhz頻率(前者可以適量降低,後者可能還可以更高,這裡只用這個標準值測試,也沒有使用註冊表破解),黑狼版同理,只不過上限沒有海外版高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拉昇至2150Mhz時,實際頻率大部分穩定在2050Mhz以上,最高可以達到2090MHz,這裡硬核還調整了一下風扇轉速策略,看到最高溫度才72℃。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默認狀態,XFX RX 5700XT海外版可以99.6%穩定度通過Fire Strike壓力測試,浮動頻率範圍大致在1850Mhz到1945Mhz(最高值),這裡忘記用折線圖給大家記錄顯示了,下次再弄了,空調26℃封箱環境下(當然是非恆溫的),最高溫度達到74℃,轉速最大是2677RPM會有一定的噪聲,封箱之後基本聽不到,或者裸機可以用普通模式、自行調節風扇轉速策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900Mhz+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是黑狼版的成績,穩定度其實還要比海外版好一丁點,最高溫度達到71℃,轉速最大2134RPM。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X 5700XT黑狼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800Mhz+,因為體質和功耗牆等緣故,實際Boost頻率浮動是1700Mhz到1800Mhz之間,這個是引用上次測試黑狼的數據,使用環境是不同的,只是為了參考頻率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黑狼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10%功耗上限,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50%功耗上限超頻,壓力測試功耗

沒有記錄單卡功耗,因為軟件測試檢測的話,存在誤差性可能較大,以上全部都是整機功耗,Navi 10核心的功耗控制確實還行,海外版比黑狼版功耗高60W左右,畢竟前者Boost頻率更高更穩定,講性價比的話,可能+50%功耗上限比較好,但是+10%已經可以獲得一定的性能提升,至於提升多少,請看下面的跑分。

理論跑分和遊戲測試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可以看到,確實RX 5700XT海外版跑分要比黑狼版高不少,按照這5個跑分項目的平均提升百分比(顯卡分數),大概就是5%左右,而根據相關數據來看(並沒有公版5700XT),RX 5700XT公版的性能是和黑狼版一致或者略高,而海外版則是比它們高5%左右。

而+10%這種簡單操作在默頻的基礎上可提升1.6%,提升很微小硬核只是告訴大家可以這樣做,加多少上限可以提升多少可以自己去嘗試。超頻2150Mhz的話,相對默頻提升5.28%左右,那麼就是說海外版最高上限相對公版可以提升1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遊戲庫一覽,還有一些零散的沒有截圖,全部都是購買正版授權的,不存在任何學習版,測試分辨率是1920x1080和2560x1440兩種,除了《戰爭機器5》是沒有以5% LOW方式記錄掉幀情況,其他4款遊戲都是以最低幀數值體現性能,以下所有百分比提升按照平均幀數來算。

《德軍總部:新血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Vulkan API結構的遊戲,通常會對AMD顯卡具有良好的優化性,這款遊戲當中海外版性能比黑狼版高9%左右,2K分辨率提升幅度還要高一點,果然是強力優化的遊戲,而且畫質還不賴。

《古墓麗影:暗影》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核心供電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載電流比公版稍弱,顯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沒具體拍),這個是承載45A電流,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器整體,光看左邊部分,散熱規格面積看上去也和黑狼版差不多,右邊部分可能會多出一小塊鰭片。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4根6mm熱管,鍍鎳處理器,散熱能力上,個人估計也是差不多,雖然海外版面積大一些,但是它實際Boost頻率也高不少。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底座也是一致,顯存和供電對應導熱硅脂墊,銅底對應的核心部分。

測試平臺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機箱還是那個追風者P400 Air,前部頂部和後部均有安裝風扇,可以形成一定的風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上機以後RX 5700XT海外版肩部真的是太簡潔了,你不說是XFX的都認不出來了。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搭上黑狼版拍個照,實際上雙路CrossFire已經不能使用。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置方面,當然還是信仰的銳龍3代AMD Yes平臺,R7 3700X在華擎X470太極終極版中開啟Auto PBO,跑分和遊戲可以睿頻到全核4.2Ghz以上,芝奇內存開啟X.M.P至DDR4 3600 8GBx2雙通道(17-18-18-39,考慮到大眾選擇所以這次不超頻),搭載最新AMD Adrenalin 2019 Edition 19.9.1驅動、最新Windows 10 1903系統,最新AMD AGESA Combo-AM4 1.0.0.3 BIOS和X470芯片組驅動。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的GPU-Z截圖,和黑狼版其實是一樣的,標註的Boost頻率並不等於實際頻率,實際頻率和和官方所說的性能、普通模式相近,但也是一個範圍之內波動的,功耗上下限和大部分非公版相同,都可以往上拉50%或者下調5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仔細發現,左邊的黑狼版比海外版標註還要更高,實際它們Boost頻率是海外版更高,不知道其他非公版是否這樣,過幾天看看另一款5700XT。

超頻、散熱和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最新的AMD驅動裡面,你可以選擇自動超頻,適合懶人玩家,一鍵就能提升頻率,除此之外還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直接拉高功耗,經硬核實測只要拉+10%功耗上限,Boost頻率就可以更穩定,性能自然更高。第二種方法就是拉功耗+50%以及拉到2150Mhz頻率(前者可以適量降低,後者可能還可以更高,這裡只用這個標準值測試,也沒有使用註冊表破解),黑狼版同理,只不過上限沒有海外版高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拉昇至2150Mhz時,實際頻率大部分穩定在2050Mhz以上,最高可以達到2090MHz,這裡硬核還調整了一下風扇轉速策略,看到最高溫度才72℃。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默認狀態,XFX RX 5700XT海外版可以99.6%穩定度通過Fire Strike壓力測試,浮動頻率範圍大致在1850Mhz到1945Mhz(最高值),這裡忘記用折線圖給大家記錄顯示了,下次再弄了,空調26℃封箱環境下(當然是非恆溫的),最高溫度達到74℃,轉速最大是2677RPM會有一定的噪聲,封箱之後基本聽不到,或者裸機可以用普通模式、自行調節風扇轉速策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900Mhz+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是黑狼版的成績,穩定度其實還要比海外版好一丁點,最高溫度達到71℃,轉速最大2134RPM。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X 5700XT黑狼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800Mhz+,因為體質和功耗牆等緣故,實際Boost頻率浮動是1700Mhz到1800Mhz之間,這個是引用上次測試黑狼的數據,使用環境是不同的,只是為了參考頻率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黑狼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10%功耗上限,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50%功耗上限超頻,壓力測試功耗

沒有記錄單卡功耗,因為軟件測試檢測的話,存在誤差性可能較大,以上全部都是整機功耗,Navi 10核心的功耗控制確實還行,海外版比黑狼版功耗高60W左右,畢竟前者Boost頻率更高更穩定,講性價比的話,可能+50%功耗上限比較好,但是+10%已經可以獲得一定的性能提升,至於提升多少,請看下面的跑分。

理論跑分和遊戲測試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可以看到,確實RX 5700XT海外版跑分要比黑狼版高不少,按照這5個跑分項目的平均提升百分比(顯卡分數),大概就是5%左右,而根據相關數據來看(並沒有公版5700XT),RX 5700XT公版的性能是和黑狼版一致或者略高,而海外版則是比它們高5%左右。

而+10%這種簡單操作在默頻的基礎上可提升1.6%,提升很微小硬核只是告訴大家可以這樣做,加多少上限可以提升多少可以自己去嘗試。超頻2150Mhz的話,相對默頻提升5.28%左右,那麼就是說海外版最高上限相對公版可以提升1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遊戲庫一覽,還有一些零散的沒有截圖,全部都是購買正版授權的,不存在任何學習版,測試分辨率是1920x1080和2560x1440兩種,除了《戰爭機器5》是沒有以5% LOW方式記錄掉幀情況,其他4款遊戲都是以最低幀數值體現性能,以下所有百分比提升按照平均幀數來算。

《德軍總部:新血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Vulkan API結構的遊戲,通常會對AMD顯卡具有良好的優化性,這款遊戲當中海外版性能比黑狼版高9%左右,2K分辨率提升幅度還要高一點,果然是強力優化的遊戲,而且畫質還不賴。

《古墓麗影:暗影》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核心供電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載電流比公版稍弱,顯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沒具體拍),這個是承載45A電流,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器整體,光看左邊部分,散熱規格面積看上去也和黑狼版差不多,右邊部分可能會多出一小塊鰭片。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4根6mm熱管,鍍鎳處理器,散熱能力上,個人估計也是差不多,雖然海外版面積大一些,但是它實際Boost頻率也高不少。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底座也是一致,顯存和供電對應導熱硅脂墊,銅底對應的核心部分。

測試平臺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機箱還是那個追風者P400 Air,前部頂部和後部均有安裝風扇,可以形成一定的風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上機以後RX 5700XT海外版肩部真的是太簡潔了,你不說是XFX的都認不出來了。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搭上黑狼版拍個照,實際上雙路CrossFire已經不能使用。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置方面,當然還是信仰的銳龍3代AMD Yes平臺,R7 3700X在華擎X470太極終極版中開啟Auto PBO,跑分和遊戲可以睿頻到全核4.2Ghz以上,芝奇內存開啟X.M.P至DDR4 3600 8GBx2雙通道(17-18-18-39,考慮到大眾選擇所以這次不超頻),搭載最新AMD Adrenalin 2019 Edition 19.9.1驅動、最新Windows 10 1903系統,最新AMD AGESA Combo-AM4 1.0.0.3 BIOS和X470芯片組驅動。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的GPU-Z截圖,和黑狼版其實是一樣的,標註的Boost頻率並不等於實際頻率,實際頻率和和官方所說的性能、普通模式相近,但也是一個範圍之內波動的,功耗上下限和大部分非公版相同,都可以往上拉50%或者下調5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仔細發現,左邊的黑狼版比海外版標註還要更高,實際它們Boost頻率是海外版更高,不知道其他非公版是否這樣,過幾天看看另一款5700XT。

超頻、散熱和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最新的AMD驅動裡面,你可以選擇自動超頻,適合懶人玩家,一鍵就能提升頻率,除此之外還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直接拉高功耗,經硬核實測只要拉+10%功耗上限,Boost頻率就可以更穩定,性能自然更高。第二種方法就是拉功耗+50%以及拉到2150Mhz頻率(前者可以適量降低,後者可能還可以更高,這裡只用這個標準值測試,也沒有使用註冊表破解),黑狼版同理,只不過上限沒有海外版高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拉昇至2150Mhz時,實際頻率大部分穩定在2050Mhz以上,最高可以達到2090MHz,這裡硬核還調整了一下風扇轉速策略,看到最高溫度才72℃。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默認狀態,XFX RX 5700XT海外版可以99.6%穩定度通過Fire Strike壓力測試,浮動頻率範圍大致在1850Mhz到1945Mhz(最高值),這裡忘記用折線圖給大家記錄顯示了,下次再弄了,空調26℃封箱環境下(當然是非恆溫的),最高溫度達到74℃,轉速最大是2677RPM會有一定的噪聲,封箱之後基本聽不到,或者裸機可以用普通模式、自行調節風扇轉速策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900Mhz+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是黑狼版的成績,穩定度其實還要比海外版好一丁點,最高溫度達到71℃,轉速最大2134RPM。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X 5700XT黑狼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800Mhz+,因為體質和功耗牆等緣故,實際Boost頻率浮動是1700Mhz到1800Mhz之間,這個是引用上次測試黑狼的數據,使用環境是不同的,只是為了參考頻率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黑狼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10%功耗上限,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50%功耗上限超頻,壓力測試功耗

沒有記錄單卡功耗,因為軟件測試檢測的話,存在誤差性可能較大,以上全部都是整機功耗,Navi 10核心的功耗控制確實還行,海外版比黑狼版功耗高60W左右,畢竟前者Boost頻率更高更穩定,講性價比的話,可能+50%功耗上限比較好,但是+10%已經可以獲得一定的性能提升,至於提升多少,請看下面的跑分。

理論跑分和遊戲測試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可以看到,確實RX 5700XT海外版跑分要比黑狼版高不少,按照這5個跑分項目的平均提升百分比(顯卡分數),大概就是5%左右,而根據相關數據來看(並沒有公版5700XT),RX 5700XT公版的性能是和黑狼版一致或者略高,而海外版則是比它們高5%左右。

而+10%這種簡單操作在默頻的基礎上可提升1.6%,提升很微小硬核只是告訴大家可以這樣做,加多少上限可以提升多少可以自己去嘗試。超頻2150Mhz的話,相對默頻提升5.28%左右,那麼就是說海外版最高上限相對公版可以提升1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遊戲庫一覽,還有一些零散的沒有截圖,全部都是購買正版授權的,不存在任何學習版,測試分辨率是1920x1080和2560x1440兩種,除了《戰爭機器5》是沒有以5% LOW方式記錄掉幀情況,其他4款遊戲都是以最低幀數值體現性能,以下所有百分比提升按照平均幀數來算。

《德軍總部:新血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Vulkan API結構的遊戲,通常會對AMD顯卡具有良好的優化性,這款遊戲當中海外版性能比黑狼版高9%左右,2K分辨率提升幅度還要高一點,果然是強力優化的遊戲,而且畫質還不賴。

《古墓麗影:暗影》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DX12模式,屬於去年的3A大作,海外版性能比黑狼版高3%左右,相對上一款提升幅度正常不少,而且1080P分辨率提升極小,幾乎可以說是忽略不計。

《殭屍世界大戰》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核心供電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載電流比公版稍弱,顯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沒具體拍),這個是承載45A電流,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器整體,光看左邊部分,散熱規格面積看上去也和黑狼版差不多,右邊部分可能會多出一小塊鰭片。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4根6mm熱管,鍍鎳處理器,散熱能力上,個人估計也是差不多,雖然海外版面積大一些,但是它實際Boost頻率也高不少。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底座也是一致,顯存和供電對應導熱硅脂墊,銅底對應的核心部分。

測試平臺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機箱還是那個追風者P400 Air,前部頂部和後部均有安裝風扇,可以形成一定的風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上機以後RX 5700XT海外版肩部真的是太簡潔了,你不說是XFX的都認不出來了。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搭上黑狼版拍個照,實際上雙路CrossFire已經不能使用。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置方面,當然還是信仰的銳龍3代AMD Yes平臺,R7 3700X在華擎X470太極終極版中開啟Auto PBO,跑分和遊戲可以睿頻到全核4.2Ghz以上,芝奇內存開啟X.M.P至DDR4 3600 8GBx2雙通道(17-18-18-39,考慮到大眾選擇所以這次不超頻),搭載最新AMD Adrenalin 2019 Edition 19.9.1驅動、最新Windows 10 1903系統,最新AMD AGESA Combo-AM4 1.0.0.3 BIOS和X470芯片組驅動。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的GPU-Z截圖,和黑狼版其實是一樣的,標註的Boost頻率並不等於實際頻率,實際頻率和和官方所說的性能、普通模式相近,但也是一個範圍之內波動的,功耗上下限和大部分非公版相同,都可以往上拉50%或者下調5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仔細發現,左邊的黑狼版比海外版標註還要更高,實際它們Boost頻率是海外版更高,不知道其他非公版是否這樣,過幾天看看另一款5700XT。

超頻、散熱和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最新的AMD驅動裡面,你可以選擇自動超頻,適合懶人玩家,一鍵就能提升頻率,除此之外還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直接拉高功耗,經硬核實測只要拉+10%功耗上限,Boost頻率就可以更穩定,性能自然更高。第二種方法就是拉功耗+50%以及拉到2150Mhz頻率(前者可以適量降低,後者可能還可以更高,這裡只用這個標準值測試,也沒有使用註冊表破解),黑狼版同理,只不過上限沒有海外版高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拉昇至2150Mhz時,實際頻率大部分穩定在2050Mhz以上,最高可以達到2090MHz,這裡硬核還調整了一下風扇轉速策略,看到最高溫度才72℃。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默認狀態,XFX RX 5700XT海外版可以99.6%穩定度通過Fire Strike壓力測試,浮動頻率範圍大致在1850Mhz到1945Mhz(最高值),這裡忘記用折線圖給大家記錄顯示了,下次再弄了,空調26℃封箱環境下(當然是非恆溫的),最高溫度達到74℃,轉速最大是2677RPM會有一定的噪聲,封箱之後基本聽不到,或者裸機可以用普通模式、自行調節風扇轉速策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900Mhz+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是黑狼版的成績,穩定度其實還要比海外版好一丁點,最高溫度達到71℃,轉速最大2134RPM。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X 5700XT黑狼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800Mhz+,因為體質和功耗牆等緣故,實際Boost頻率浮動是1700Mhz到1800Mhz之間,這個是引用上次測試黑狼的數據,使用環境是不同的,只是為了參考頻率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黑狼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10%功耗上限,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50%功耗上限超頻,壓力測試功耗

沒有記錄單卡功耗,因為軟件測試檢測的話,存在誤差性可能較大,以上全部都是整機功耗,Navi 10核心的功耗控制確實還行,海外版比黑狼版功耗高60W左右,畢竟前者Boost頻率更高更穩定,講性價比的話,可能+50%功耗上限比較好,但是+10%已經可以獲得一定的性能提升,至於提升多少,請看下面的跑分。

理論跑分和遊戲測試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可以看到,確實RX 5700XT海外版跑分要比黑狼版高不少,按照這5個跑分項目的平均提升百分比(顯卡分數),大概就是5%左右,而根據相關數據來看(並沒有公版5700XT),RX 5700XT公版的性能是和黑狼版一致或者略高,而海外版則是比它們高5%左右。

而+10%這種簡單操作在默頻的基礎上可提升1.6%,提升很微小硬核只是告訴大家可以這樣做,加多少上限可以提升多少可以自己去嘗試。超頻2150Mhz的話,相對默頻提升5.28%左右,那麼就是說海外版最高上限相對公版可以提升1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遊戲庫一覽,還有一些零散的沒有截圖,全部都是購買正版授權的,不存在任何學習版,測試分辨率是1920x1080和2560x1440兩種,除了《戰爭機器5》是沒有以5% LOW方式記錄掉幀情況,其他4款遊戲都是以最低幀數值體現性能,以下所有百分比提升按照平均幀數來算。

《德軍總部:新血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Vulkan API結構的遊戲,通常會對AMD顯卡具有良好的優化性,這款遊戲當中海外版性能比黑狼版高9%左右,2K分辨率提升幅度還要高一點,果然是強力優化的遊戲,而且畫質還不賴。

《古墓麗影:暗影》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DX12模式,屬於去年的3A大作,海外版性能比黑狼版高3%左右,相對上一款提升幅度正常不少,而且1080P分辨率提升極小,幾乎可以說是忽略不計。

《殭屍世界大戰》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核心供電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載電流比公版稍弱,顯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沒具體拍),這個是承載45A電流,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器整體,光看左邊部分,散熱規格面積看上去也和黑狼版差不多,右邊部分可能會多出一小塊鰭片。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4根6mm熱管,鍍鎳處理器,散熱能力上,個人估計也是差不多,雖然海外版面積大一些,但是它實際Boost頻率也高不少。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底座也是一致,顯存和供電對應導熱硅脂墊,銅底對應的核心部分。

測試平臺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機箱還是那個追風者P400 Air,前部頂部和後部均有安裝風扇,可以形成一定的風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上機以後RX 5700XT海外版肩部真的是太簡潔了,你不說是XFX的都認不出來了。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搭上黑狼版拍個照,實際上雙路CrossFire已經不能使用。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置方面,當然還是信仰的銳龍3代AMD Yes平臺,R7 3700X在華擎X470太極終極版中開啟Auto PBO,跑分和遊戲可以睿頻到全核4.2Ghz以上,芝奇內存開啟X.M.P至DDR4 3600 8GBx2雙通道(17-18-18-39,考慮到大眾選擇所以這次不超頻),搭載最新AMD Adrenalin 2019 Edition 19.9.1驅動、最新Windows 10 1903系統,最新AMD AGESA Combo-AM4 1.0.0.3 BIOS和X470芯片組驅動。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的GPU-Z截圖,和黑狼版其實是一樣的,標註的Boost頻率並不等於實際頻率,實際頻率和和官方所說的性能、普通模式相近,但也是一個範圍之內波動的,功耗上下限和大部分非公版相同,都可以往上拉50%或者下調5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仔細發現,左邊的黑狼版比海外版標註還要更高,實際它們Boost頻率是海外版更高,不知道其他非公版是否這樣,過幾天看看另一款5700XT。

超頻、散熱和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最新的AMD驅動裡面,你可以選擇自動超頻,適合懶人玩家,一鍵就能提升頻率,除此之外還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直接拉高功耗,經硬核實測只要拉+10%功耗上限,Boost頻率就可以更穩定,性能自然更高。第二種方法就是拉功耗+50%以及拉到2150Mhz頻率(前者可以適量降低,後者可能還可以更高,這裡只用這個標準值測試,也沒有使用註冊表破解),黑狼版同理,只不過上限沒有海外版高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拉昇至2150Mhz時,實際頻率大部分穩定在2050Mhz以上,最高可以達到2090MHz,這裡硬核還調整了一下風扇轉速策略,看到最高溫度才72℃。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默認狀態,XFX RX 5700XT海外版可以99.6%穩定度通過Fire Strike壓力測試,浮動頻率範圍大致在1850Mhz到1945Mhz(最高值),這裡忘記用折線圖給大家記錄顯示了,下次再弄了,空調26℃封箱環境下(當然是非恆溫的),最高溫度達到74℃,轉速最大是2677RPM會有一定的噪聲,封箱之後基本聽不到,或者裸機可以用普通模式、自行調節風扇轉速策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900Mhz+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是黑狼版的成績,穩定度其實還要比海外版好一丁點,最高溫度達到71℃,轉速最大2134RPM。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X 5700XT黑狼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800Mhz+,因為體質和功耗牆等緣故,實際Boost頻率浮動是1700Mhz到1800Mhz之間,這個是引用上次測試黑狼的數據,使用環境是不同的,只是為了參考頻率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黑狼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10%功耗上限,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50%功耗上限超頻,壓力測試功耗

沒有記錄單卡功耗,因為軟件測試檢測的話,存在誤差性可能較大,以上全部都是整機功耗,Navi 10核心的功耗控制確實還行,海外版比黑狼版功耗高60W左右,畢竟前者Boost頻率更高更穩定,講性價比的話,可能+50%功耗上限比較好,但是+10%已經可以獲得一定的性能提升,至於提升多少,請看下面的跑分。

理論跑分和遊戲測試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可以看到,確實RX 5700XT海外版跑分要比黑狼版高不少,按照這5個跑分項目的平均提升百分比(顯卡分數),大概就是5%左右,而根據相關數據來看(並沒有公版5700XT),RX 5700XT公版的性能是和黑狼版一致或者略高,而海外版則是比它們高5%左右。

而+10%這種簡單操作在默頻的基礎上可提升1.6%,提升很微小硬核只是告訴大家可以這樣做,加多少上限可以提升多少可以自己去嘗試。超頻2150Mhz的話,相對默頻提升5.28%左右,那麼就是說海外版最高上限相對公版可以提升1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遊戲庫一覽,還有一些零散的沒有截圖,全部都是購買正版授權的,不存在任何學習版,測試分辨率是1920x1080和2560x1440兩種,除了《戰爭機器5》是沒有以5% LOW方式記錄掉幀情況,其他4款遊戲都是以最低幀數值體現性能,以下所有百分比提升按照平均幀數來算。

《德軍總部:新血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Vulkan API結構的遊戲,通常會對AMD顯卡具有良好的優化性,這款遊戲當中海外版性能比黑狼版高9%左右,2K分辨率提升幅度還要高一點,果然是強力優化的遊戲,而且畫質還不賴。

《古墓麗影:暗影》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DX12模式,屬於去年的3A大作,海外版性能比黑狼版高3%左右,相對上一款提升幅度正常不少,而且1080P分辨率提升極小,幾乎可以說是忽略不計。

《殭屍世界大戰》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今年的一款不溫不熱的遊戲,同名電影IP,類似於第三人稱的L4D2,同樣是AMD顯卡敏感的Vulkan API。海外版相比黑狼版高3%,這次表現是反過來了,1080P分辨率下增幅較大,2K分辨率減少增幅,並且迴歸實際幀數來看,1080P和2K差距並不大,看遊戲內顯卡佔用率在1080P中是極低的。

《全面戰爭:三國》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核心供電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載電流比公版稍弱,顯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沒具體拍),這個是承載45A電流,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器整體,光看左邊部分,散熱規格面積看上去也和黑狼版差不多,右邊部分可能會多出一小塊鰭片。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4根6mm熱管,鍍鎳處理器,散熱能力上,個人估計也是差不多,雖然海外版面積大一些,但是它實際Boost頻率也高不少。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底座也是一致,顯存和供電對應導熱硅脂墊,銅底對應的核心部分。

測試平臺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機箱還是那個追風者P400 Air,前部頂部和後部均有安裝風扇,可以形成一定的風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上機以後RX 5700XT海外版肩部真的是太簡潔了,你不說是XFX的都認不出來了。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搭上黑狼版拍個照,實際上雙路CrossFire已經不能使用。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置方面,當然還是信仰的銳龍3代AMD Yes平臺,R7 3700X在華擎X470太極終極版中開啟Auto PBO,跑分和遊戲可以睿頻到全核4.2Ghz以上,芝奇內存開啟X.M.P至DDR4 3600 8GBx2雙通道(17-18-18-39,考慮到大眾選擇所以這次不超頻),搭載最新AMD Adrenalin 2019 Edition 19.9.1驅動、最新Windows 10 1903系統,最新AMD AGESA Combo-AM4 1.0.0.3 BIOS和X470芯片組驅動。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的GPU-Z截圖,和黑狼版其實是一樣的,標註的Boost頻率並不等於實際頻率,實際頻率和和官方所說的性能、普通模式相近,但也是一個範圍之內波動的,功耗上下限和大部分非公版相同,都可以往上拉50%或者下調5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仔細發現,左邊的黑狼版比海外版標註還要更高,實際它們Boost頻率是海外版更高,不知道其他非公版是否這樣,過幾天看看另一款5700XT。

超頻、散熱和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最新的AMD驅動裡面,你可以選擇自動超頻,適合懶人玩家,一鍵就能提升頻率,除此之外還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直接拉高功耗,經硬核實測只要拉+10%功耗上限,Boost頻率就可以更穩定,性能自然更高。第二種方法就是拉功耗+50%以及拉到2150Mhz頻率(前者可以適量降低,後者可能還可以更高,這裡只用這個標準值測試,也沒有使用註冊表破解),黑狼版同理,只不過上限沒有海外版高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拉昇至2150Mhz時,實際頻率大部分穩定在2050Mhz以上,最高可以達到2090MHz,這裡硬核還調整了一下風扇轉速策略,看到最高溫度才72℃。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默認狀態,XFX RX 5700XT海外版可以99.6%穩定度通過Fire Strike壓力測試,浮動頻率範圍大致在1850Mhz到1945Mhz(最高值),這裡忘記用折線圖給大家記錄顯示了,下次再弄了,空調26℃封箱環境下(當然是非恆溫的),最高溫度達到74℃,轉速最大是2677RPM會有一定的噪聲,封箱之後基本聽不到,或者裸機可以用普通模式、自行調節風扇轉速策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900Mhz+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是黑狼版的成績,穩定度其實還要比海外版好一丁點,最高溫度達到71℃,轉速最大2134RPM。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X 5700XT黑狼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800Mhz+,因為體質和功耗牆等緣故,實際Boost頻率浮動是1700Mhz到1800Mhz之間,這個是引用上次測試黑狼的數據,使用環境是不同的,只是為了參考頻率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黑狼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10%功耗上限,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50%功耗上限超頻,壓力測試功耗

沒有記錄單卡功耗,因為軟件測試檢測的話,存在誤差性可能較大,以上全部都是整機功耗,Navi 10核心的功耗控制確實還行,海外版比黑狼版功耗高60W左右,畢竟前者Boost頻率更高更穩定,講性價比的話,可能+50%功耗上限比較好,但是+10%已經可以獲得一定的性能提升,至於提升多少,請看下面的跑分。

理論跑分和遊戲測試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可以看到,確實RX 5700XT海外版跑分要比黑狼版高不少,按照這5個跑分項目的平均提升百分比(顯卡分數),大概就是5%左右,而根據相關數據來看(並沒有公版5700XT),RX 5700XT公版的性能是和黑狼版一致或者略高,而海外版則是比它們高5%左右。

而+10%這種簡單操作在默頻的基礎上可提升1.6%,提升很微小硬核只是告訴大家可以這樣做,加多少上限可以提升多少可以自己去嘗試。超頻2150Mhz的話,相對默頻提升5.28%左右,那麼就是說海外版最高上限相對公版可以提升1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遊戲庫一覽,還有一些零散的沒有截圖,全部都是購買正版授權的,不存在任何學習版,測試分辨率是1920x1080和2560x1440兩種,除了《戰爭機器5》是沒有以5% LOW方式記錄掉幀情況,其他4款遊戲都是以最低幀數值體現性能,以下所有百分比提升按照平均幀數來算。

《德軍總部:新血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Vulkan API結構的遊戲,通常會對AMD顯卡具有良好的優化性,這款遊戲當中海外版性能比黑狼版高9%左右,2K分辨率提升幅度還要高一點,果然是強力優化的遊戲,而且畫質還不賴。

《古墓麗影:暗影》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DX12模式,屬於去年的3A大作,海外版性能比黑狼版高3%左右,相對上一款提升幅度正常不少,而且1080P分辨率提升極小,幾乎可以說是忽略不計。

《殭屍世界大戰》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今年的一款不溫不熱的遊戲,同名電影IP,類似於第三人稱的L4D2,同樣是AMD顯卡敏感的Vulkan API。海外版相比黑狼版高3%,這次表現是反過來了,1080P分辨率下增幅較大,2K分辨率減少增幅,並且迴歸實際幀數來看,1080P和2K差距並不大,看遊戲內顯卡佔用率在1080P中是極低的。

《全面戰爭:三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核心供電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載電流比公版稍弱,顯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沒具體拍),這個是承載45A電流,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器整體,光看左邊部分,散熱規格面積看上去也和黑狼版差不多,右邊部分可能會多出一小塊鰭片。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4根6mm熱管,鍍鎳處理器,散熱能力上,個人估計也是差不多,雖然海外版面積大一些,但是它實際Boost頻率也高不少。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底座也是一致,顯存和供電對應導熱硅脂墊,銅底對應的核心部分。

測試平臺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機箱還是那個追風者P400 Air,前部頂部和後部均有安裝風扇,可以形成一定的風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上機以後RX 5700XT海外版肩部真的是太簡潔了,你不說是XFX的都認不出來了。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搭上黑狼版拍個照,實際上雙路CrossFire已經不能使用。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置方面,當然還是信仰的銳龍3代AMD Yes平臺,R7 3700X在華擎X470太極終極版中開啟Auto PBO,跑分和遊戲可以睿頻到全核4.2Ghz以上,芝奇內存開啟X.M.P至DDR4 3600 8GBx2雙通道(17-18-18-39,考慮到大眾選擇所以這次不超頻),搭載最新AMD Adrenalin 2019 Edition 19.9.1驅動、最新Windows 10 1903系統,最新AMD AGESA Combo-AM4 1.0.0.3 BIOS和X470芯片組驅動。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的GPU-Z截圖,和黑狼版其實是一樣的,標註的Boost頻率並不等於實際頻率,實際頻率和和官方所說的性能、普通模式相近,但也是一個範圍之內波動的,功耗上下限和大部分非公版相同,都可以往上拉50%或者下調5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仔細發現,左邊的黑狼版比海外版標註還要更高,實際它們Boost頻率是海外版更高,不知道其他非公版是否這樣,過幾天看看另一款5700XT。

超頻、散熱和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最新的AMD驅動裡面,你可以選擇自動超頻,適合懶人玩家,一鍵就能提升頻率,除此之外還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直接拉高功耗,經硬核實測只要拉+10%功耗上限,Boost頻率就可以更穩定,性能自然更高。第二種方法就是拉功耗+50%以及拉到2150Mhz頻率(前者可以適量降低,後者可能還可以更高,這裡只用這個標準值測試,也沒有使用註冊表破解),黑狼版同理,只不過上限沒有海外版高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拉昇至2150Mhz時,實際頻率大部分穩定在2050Mhz以上,最高可以達到2090MHz,這裡硬核還調整了一下風扇轉速策略,看到最高溫度才72℃。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默認狀態,XFX RX 5700XT海外版可以99.6%穩定度通過Fire Strike壓力測試,浮動頻率範圍大致在1850Mhz到1945Mhz(最高值),這裡忘記用折線圖給大家記錄顯示了,下次再弄了,空調26℃封箱環境下(當然是非恆溫的),最高溫度達到74℃,轉速最大是2677RPM會有一定的噪聲,封箱之後基本聽不到,或者裸機可以用普通模式、自行調節風扇轉速策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900Mhz+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是黑狼版的成績,穩定度其實還要比海外版好一丁點,最高溫度達到71℃,轉速最大2134RPM。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X 5700XT黑狼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800Mhz+,因為體質和功耗牆等緣故,實際Boost頻率浮動是1700Mhz到1800Mhz之間,這個是引用上次測試黑狼的數據,使用環境是不同的,只是為了參考頻率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黑狼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10%功耗上限,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50%功耗上限超頻,壓力測試功耗

沒有記錄單卡功耗,因為軟件測試檢測的話,存在誤差性可能較大,以上全部都是整機功耗,Navi 10核心的功耗控制確實還行,海外版比黑狼版功耗高60W左右,畢竟前者Boost頻率更高更穩定,講性價比的話,可能+50%功耗上限比較好,但是+10%已經可以獲得一定的性能提升,至於提升多少,請看下面的跑分。

理論跑分和遊戲測試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可以看到,確實RX 5700XT海外版跑分要比黑狼版高不少,按照這5個跑分項目的平均提升百分比(顯卡分數),大概就是5%左右,而根據相關數據來看(並沒有公版5700XT),RX 5700XT公版的性能是和黑狼版一致或者略高,而海外版則是比它們高5%左右。

而+10%這種簡單操作在默頻的基礎上可提升1.6%,提升很微小硬核只是告訴大家可以這樣做,加多少上限可以提升多少可以自己去嘗試。超頻2150Mhz的話,相對默頻提升5.28%左右,那麼就是說海外版最高上限相對公版可以提升1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遊戲庫一覽,還有一些零散的沒有截圖,全部都是購買正版授權的,不存在任何學習版,測試分辨率是1920x1080和2560x1440兩種,除了《戰爭機器5》是沒有以5% LOW方式記錄掉幀情況,其他4款遊戲都是以最低幀數值體現性能,以下所有百分比提升按照平均幀數來算。

《德軍總部:新血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Vulkan API結構的遊戲,通常會對AMD顯卡具有良好的優化性,這款遊戲當中海外版性能比黑狼版高9%左右,2K分辨率提升幅度還要高一點,果然是強力優化的遊戲,而且畫質還不賴。

《古墓麗影:暗影》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DX12模式,屬於去年的3A大作,海外版性能比黑狼版高3%左右,相對上一款提升幅度正常不少,而且1080P分辨率提升極小,幾乎可以說是忽略不計。

《殭屍世界大戰》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今年的一款不溫不熱的遊戲,同名電影IP,類似於第三人稱的L4D2,同樣是AMD顯卡敏感的Vulkan API。海外版相比黑狼版高3%,這次表現是反過來了,1080P分辨率下增幅較大,2K分辨率減少增幅,並且迴歸實際幀數來看,1080P和2K差距並不大,看遊戲內顯卡佔用率在1080P中是極低的。

《全面戰爭:三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今年很火的3A遊戲,主要還是這個三國題材了!DX11傳統模式,海外版相比黑狼版高4.5%左右,兩種分辨率提升基本一致,果然是硬件殺手眾生平等啊。

《戰爭機器5》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核心供電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載電流比公版稍弱,顯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沒具體拍),這個是承載45A電流,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器整體,光看左邊部分,散熱規格面積看上去也和黑狼版差不多,右邊部分可能會多出一小塊鰭片。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4根6mm熱管,鍍鎳處理器,散熱能力上,個人估計也是差不多,雖然海外版面積大一些,但是它實際Boost頻率也高不少。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底座也是一致,顯存和供電對應導熱硅脂墊,銅底對應的核心部分。

測試平臺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機箱還是那個追風者P400 Air,前部頂部和後部均有安裝風扇,可以形成一定的風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上機以後RX 5700XT海外版肩部真的是太簡潔了,你不說是XFX的都認不出來了。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搭上黑狼版拍個照,實際上雙路CrossFire已經不能使用。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置方面,當然還是信仰的銳龍3代AMD Yes平臺,R7 3700X在華擎X470太極終極版中開啟Auto PBO,跑分和遊戲可以睿頻到全核4.2Ghz以上,芝奇內存開啟X.M.P至DDR4 3600 8GBx2雙通道(17-18-18-39,考慮到大眾選擇所以這次不超頻),搭載最新AMD Adrenalin 2019 Edition 19.9.1驅動、最新Windows 10 1903系統,最新AMD AGESA Combo-AM4 1.0.0.3 BIOS和X470芯片組驅動。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的GPU-Z截圖,和黑狼版其實是一樣的,標註的Boost頻率並不等於實際頻率,實際頻率和和官方所說的性能、普通模式相近,但也是一個範圍之內波動的,功耗上下限和大部分非公版相同,都可以往上拉50%或者下調5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仔細發現,左邊的黑狼版比海外版標註還要更高,實際它們Boost頻率是海外版更高,不知道其他非公版是否這樣,過幾天看看另一款5700XT。

超頻、散熱和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最新的AMD驅動裡面,你可以選擇自動超頻,適合懶人玩家,一鍵就能提升頻率,除此之外還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直接拉高功耗,經硬核實測只要拉+10%功耗上限,Boost頻率就可以更穩定,性能自然更高。第二種方法就是拉功耗+50%以及拉到2150Mhz頻率(前者可以適量降低,後者可能還可以更高,這裡只用這個標準值測試,也沒有使用註冊表破解),黑狼版同理,只不過上限沒有海外版高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拉昇至2150Mhz時,實際頻率大部分穩定在2050Mhz以上,最高可以達到2090MHz,這裡硬核還調整了一下風扇轉速策略,看到最高溫度才72℃。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默認狀態,XFX RX 5700XT海外版可以99.6%穩定度通過Fire Strike壓力測試,浮動頻率範圍大致在1850Mhz到1945Mhz(最高值),這裡忘記用折線圖給大家記錄顯示了,下次再弄了,空調26℃封箱環境下(當然是非恆溫的),最高溫度達到74℃,轉速最大是2677RPM會有一定的噪聲,封箱之後基本聽不到,或者裸機可以用普通模式、自行調節風扇轉速策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900Mhz+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是黑狼版的成績,穩定度其實還要比海外版好一丁點,最高溫度達到71℃,轉速最大2134RPM。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X 5700XT黑狼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800Mhz+,因為體質和功耗牆等緣故,實際Boost頻率浮動是1700Mhz到1800Mhz之間,這個是引用上次測試黑狼的數據,使用環境是不同的,只是為了參考頻率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黑狼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10%功耗上限,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50%功耗上限超頻,壓力測試功耗

沒有記錄單卡功耗,因為軟件測試檢測的話,存在誤差性可能較大,以上全部都是整機功耗,Navi 10核心的功耗控制確實還行,海外版比黑狼版功耗高60W左右,畢竟前者Boost頻率更高更穩定,講性價比的話,可能+50%功耗上限比較好,但是+10%已經可以獲得一定的性能提升,至於提升多少,請看下面的跑分。

理論跑分和遊戲測試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可以看到,確實RX 5700XT海外版跑分要比黑狼版高不少,按照這5個跑分項目的平均提升百分比(顯卡分數),大概就是5%左右,而根據相關數據來看(並沒有公版5700XT),RX 5700XT公版的性能是和黑狼版一致或者略高,而海外版則是比它們高5%左右。

而+10%這種簡單操作在默頻的基礎上可提升1.6%,提升很微小硬核只是告訴大家可以這樣做,加多少上限可以提升多少可以自己去嘗試。超頻2150Mhz的話,相對默頻提升5.28%左右,那麼就是說海外版最高上限相對公版可以提升1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遊戲庫一覽,還有一些零散的沒有截圖,全部都是購買正版授權的,不存在任何學習版,測試分辨率是1920x1080和2560x1440兩種,除了《戰爭機器5》是沒有以5% LOW方式記錄掉幀情況,其他4款遊戲都是以最低幀數值體現性能,以下所有百分比提升按照平均幀數來算。

《德軍總部:新血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Vulkan API結構的遊戲,通常會對AMD顯卡具有良好的優化性,這款遊戲當中海外版性能比黑狼版高9%左右,2K分辨率提升幅度還要高一點,果然是強力優化的遊戲,而且畫質還不賴。

《古墓麗影:暗影》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DX12模式,屬於去年的3A大作,海外版性能比黑狼版高3%左右,相對上一款提升幅度正常不少,而且1080P分辨率提升極小,幾乎可以說是忽略不計。

《殭屍世界大戰》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今年的一款不溫不熱的遊戲,同名電影IP,類似於第三人稱的L4D2,同樣是AMD顯卡敏感的Vulkan API。海外版相比黑狼版高3%,這次表現是反過來了,1080P分辨率下增幅較大,2K分辨率減少增幅,並且迴歸實際幀數來看,1080P和2K差距並不大,看遊戲內顯卡佔用率在1080P中是極低的。

《全面戰爭:三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今年很火的3A遊戲,主要還是這個三國題材了!DX11傳統模式,海外版相比黑狼版高4.5%左右,兩種分辨率提升基本一致,果然是硬件殺手眾生平等啊。

《戰爭機器5》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核心供電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載電流比公版稍弱,顯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沒具體拍),這個是承載45A電流,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器整體,光看左邊部分,散熱規格面積看上去也和黑狼版差不多,右邊部分可能會多出一小塊鰭片。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4根6mm熱管,鍍鎳處理器,散熱能力上,個人估計也是差不多,雖然海外版面積大一些,但是它實際Boost頻率也高不少。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底座也是一致,顯存和供電對應導熱硅脂墊,銅底對應的核心部分。

測試平臺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機箱還是那個追風者P400 Air,前部頂部和後部均有安裝風扇,可以形成一定的風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上機以後RX 5700XT海外版肩部真的是太簡潔了,你不說是XFX的都認不出來了。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搭上黑狼版拍個照,實際上雙路CrossFire已經不能使用。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置方面,當然還是信仰的銳龍3代AMD Yes平臺,R7 3700X在華擎X470太極終極版中開啟Auto PBO,跑分和遊戲可以睿頻到全核4.2Ghz以上,芝奇內存開啟X.M.P至DDR4 3600 8GBx2雙通道(17-18-18-39,考慮到大眾選擇所以這次不超頻),搭載最新AMD Adrenalin 2019 Edition 19.9.1驅動、最新Windows 10 1903系統,最新AMD AGESA Combo-AM4 1.0.0.3 BIOS和X470芯片組驅動。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的GPU-Z截圖,和黑狼版其實是一樣的,標註的Boost頻率並不等於實際頻率,實際頻率和和官方所說的性能、普通模式相近,但也是一個範圍之內波動的,功耗上下限和大部分非公版相同,都可以往上拉50%或者下調5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仔細發現,左邊的黑狼版比海外版標註還要更高,實際它們Boost頻率是海外版更高,不知道其他非公版是否這樣,過幾天看看另一款5700XT。

超頻、散熱和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最新的AMD驅動裡面,你可以選擇自動超頻,適合懶人玩家,一鍵就能提升頻率,除此之外還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直接拉高功耗,經硬核實測只要拉+10%功耗上限,Boost頻率就可以更穩定,性能自然更高。第二種方法就是拉功耗+50%以及拉到2150Mhz頻率(前者可以適量降低,後者可能還可以更高,這裡只用這個標準值測試,也沒有使用註冊表破解),黑狼版同理,只不過上限沒有海外版高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拉昇至2150Mhz時,實際頻率大部分穩定在2050Mhz以上,最高可以達到2090MHz,這裡硬核還調整了一下風扇轉速策略,看到最高溫度才72℃。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默認狀態,XFX RX 5700XT海外版可以99.6%穩定度通過Fire Strike壓力測試,浮動頻率範圍大致在1850Mhz到1945Mhz(最高值),這裡忘記用折線圖給大家記錄顯示了,下次再弄了,空調26℃封箱環境下(當然是非恆溫的),最高溫度達到74℃,轉速最大是2677RPM會有一定的噪聲,封箱之後基本聽不到,或者裸機可以用普通模式、自行調節風扇轉速策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900Mhz+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是黑狼版的成績,穩定度其實還要比海外版好一丁點,最高溫度達到71℃,轉速最大2134RPM。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X 5700XT黑狼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800Mhz+,因為體質和功耗牆等緣故,實際Boost頻率浮動是1700Mhz到1800Mhz之間,這個是引用上次測試黑狼的數據,使用環境是不同的,只是為了參考頻率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黑狼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10%功耗上限,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50%功耗上限超頻,壓力測試功耗

沒有記錄單卡功耗,因為軟件測試檢測的話,存在誤差性可能較大,以上全部都是整機功耗,Navi 10核心的功耗控制確實還行,海外版比黑狼版功耗高60W左右,畢竟前者Boost頻率更高更穩定,講性價比的話,可能+50%功耗上限比較好,但是+10%已經可以獲得一定的性能提升,至於提升多少,請看下面的跑分。

理論跑分和遊戲測試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可以看到,確實RX 5700XT海外版跑分要比黑狼版高不少,按照這5個跑分項目的平均提升百分比(顯卡分數),大概就是5%左右,而根據相關數據來看(並沒有公版5700XT),RX 5700XT公版的性能是和黑狼版一致或者略高,而海外版則是比它們高5%左右。

而+10%這種簡單操作在默頻的基礎上可提升1.6%,提升很微小硬核只是告訴大家可以這樣做,加多少上限可以提升多少可以自己去嘗試。超頻2150Mhz的話,相對默頻提升5.28%左右,那麼就是說海外版最高上限相對公版可以提升1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遊戲庫一覽,還有一些零散的沒有截圖,全部都是購買正版授權的,不存在任何學習版,測試分辨率是1920x1080和2560x1440兩種,除了《戰爭機器5》是沒有以5% LOW方式記錄掉幀情況,其他4款遊戲都是以最低幀數值體現性能,以下所有百分比提升按照平均幀數來算。

《德軍總部:新血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Vulkan API結構的遊戲,通常會對AMD顯卡具有良好的優化性,這款遊戲當中海外版性能比黑狼版高9%左右,2K分辨率提升幅度還要高一點,果然是強力優化的遊戲,而且畫質還不賴。

《古墓麗影:暗影》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DX12模式,屬於去年的3A大作,海外版性能比黑狼版高3%左右,相對上一款提升幅度正常不少,而且1080P分辨率提升極小,幾乎可以說是忽略不計。

《殭屍世界大戰》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今年的一款不溫不熱的遊戲,同名電影IP,類似於第三人稱的L4D2,同樣是AMD顯卡敏感的Vulkan API。海外版相比黑狼版高3%,這次表現是反過來了,1080P分辨率下增幅較大,2K分辨率減少增幅,並且迴歸實際幀數來看,1080P和2K差距並不大,看遊戲內顯卡佔用率在1080P中是極低的。

《全面戰爭:三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今年很火的3A遊戲,主要還是這個三國題材了!DX11傳統模式,海外版相比黑狼版高4.5%左右,兩種分辨率提升基本一致,果然是硬件殺手眾生平等啊。

《戰爭機器5》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前幾天剛上市的《戰爭機器5》,堪稱是3A平臺優化的遊戲,因為針對銳龍3代CPU和RDNA架構顯卡均有優化,海外版相比黑狼版高4.5%左右,2K分辨率提升比1080P更大一些。

簡評:遊戲方面,如果不算《德軍總部:新血脈》那個“非人類”可為的優化能力(卡馬克瞭解一下,id Tech引擎瞭解一下),正常遊戲下海外版比黑狼版提升在3%到4.5%左右(也就是說比公版提升這麼多幅度,但是公版用料確實更好,改水超頻可能會很強),也是略低於理論成績的,超頻可以進一步提升,而+功耗上限估計要提升較多才有一點效果。

總結

"

開箱

既XFX RX 5700XT黑狼版第一款非公版上市以來,後面陸續一大堆非公版緊接而來,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一批非公版一般是性能稍微高於或者等於公版(這裡不特指規格用料之類,A/N情況又會不同),而第二批通常是性能更佳的非公版,提升幅度會拉開,還有第三批的話,那基本是無可挑剔的貨色。這款RX 5700XT海外版就是屬於第二批上市的非公版,它和黑狼對比起來,是各有優缺點。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不要被首圖騙了 ,雖然前段時間流傳RX 5700系列還可以雙路CrossFire,其實在最近的驅動中已經完全失效,表面上在全局設置中能夠打開,實際GPU-Z顯示還是Disabled,並且3DMark跑分和遊戲都沒法進行,這方面先聲明在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包裝盒和黑狼版差別大了,海外版屬於比較簡潔單純的紅黑,可能這樣比較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吧,至於黑狼版就是那種有點霓虹燈的感覺,可是顯卡外觀上同樣是屬於偏硬朗一些的,話說這個海外版並不是真正的海外版,因為它是國內外都有正常渠道銷售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後是一些相關技術和RDNA架構的簡介,FreeSync2 HDR還需要顯示器(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支持,其餘三個是FidelityFX、Image Sharpening和Anti-Lag,都是隨著RX5700系列才推出的技術,前兩個相關畫質相關的,最後一個降低輸入延遲,在《戰地5》當中早有相關的選項,效果怎麼樣?還是具體遊戲具體分析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件一覽,和黑狼版一模一樣,唯一用得上可能還是那兩條供電轉換線。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外觀,是更還原“燃氣灶”的造型,是有點致敬R9 200系那個年代的意思,熟悉的電鍍描邊營造一些金屬感,然後整個外殼都是黑色的導流罩覆蓋,總得來說會比較像一臺肌肉車,因為邊框比以前類似款式是經過加厚了,重點在於尾端處,請往下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正面導流罩,兩顆100mm&11葉的風扇,可以完全觀察到裡面的螺絲孔位,意味著不用拆導流罩也能清理灰塵,這麼一看很乾勁利落,旁邊的XFX也只是亮面處理,並沒有RGB燈光。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看肩部特寫,很舒服沒有任何LED燈,這種風格加一點點燈光就很殺馬特了,除非是那種細長條形的導光條。中間留有開槽的位置,給裡面的鰭片提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8+6pin的外接供電(同樣通電會有藍色的負載燈),按照現有資料來看,一些非公版已經上到雙8pin,這款海外版應該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狀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開槽位有個BIOS切換開關拔鍵,黑狼版也是在同樣的位置,硬核一開始還意外地錯過了,確實沒有完全裸露,默認就是性能模式,但不需要看標稱的頻率,實際上運行的時候是有出入的,只要知道性能模式頻率稍高,普通模式頻率低一些,風扇噪聲小一點點,測試當然用性能模式,另一個模式可以自己去嘗試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另一側面是完全對稱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最為特別的外觀設計是尾端部分,類似於進氣柵欄的造型,如果要做成RGB效果,黑狼版包裝上那種類似霓虹燈的效果應該會不錯,只不過這種柵欄最好設計在側面或者正面。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換個角度來看,似乎更有肌肉車的感覺,這部分完全是為了配合整體風格而做的,XFX這次比較大膽誇張。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海外版的金屬背板和黑狼版無異,上面都留有不少風格一致的散熱孔,只不過海外版整塊是傳統四四方方的。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裡有一個海外Ultra2的標籤,代表著不是普通版本(國外此前曝光的貌似是這個版本),而是天貓描述的是超頻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整卡長度達到了305mm,這可是雙風扇版本呢!就算把進風柵欄那部分拆掉,也只是短一點點而已。卡槽厚度和黑狼版同樣是2.5槽,至於為什麼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視頻輸出方面,3個DisplayPort 1.4及1個HDMI接口,下方部分基本很多廠商都是一個套路,鏤空出來顯露品牌。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再來簡單看下黑狼版和海外版的外觀吧,其實黑狼版各方面設計都很硬朗的,唯一比較難堪的是導流罩正面,而海外版相對各個角度比較簡潔,見仁見智吧。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背面部分也是黑狼版更為突出,海外版的就是比較務實派一點,看後面拆解便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黑狼版的尾端不知道怎麼具體描敘,有少許裝甲的味道,而海外版就是肌肉車無疑了,另外因為柵欄擋住了,比黑狼版要少一個4pin PWM的擴展接口。

拆解部分

之前國外已經曝光海外版的拆解圖和黑狼版是一模一樣的,硬核手上這塊應該也是如此。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果然,PCB上的元件位置,,電容、電感、Mosfet都是一致的,只不過你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框架更多,除了整體風格營造以外,應該能更好保護顯卡PCB,比如說意外跌落就可以減緩衝擊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7+1相供電,其中7相是核心供電,1相是顯存供電,核心和顯存的PWM沒有看,因為肯定和黑狼版相同,請看下方的描述。還有這顆Navi 10核心的體質,雖然PCB用料一致,但總體上肯定會黑狼版的要好一些,畢竟Boost穩定工作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和公版不一樣,海外版也是鎂光的GDDR6顯存顆粒,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核心供電部分的Mosfet是安森NCP302155,55A承載電流比公版稍弱,顯存部分是安森美NCP302045(左下方,沒具體拍),這個是承載45A電流,黑狼版一致。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器整體,光看左邊部分,散熱規格面積看上去也和黑狼版差不多,右邊部分可能會多出一小塊鰭片。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4根6mm熱管,鍍鎳處理器,散熱能力上,個人估計也是差不多,雖然海外版面積大一些,但是它實際Boost頻率也高不少。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散熱底座也是一致,顯存和供電對應導熱硅脂墊,銅底對應的核心部分。

測試平臺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機箱還是那個追風者P400 Air,前部頂部和後部均有安裝風扇,可以形成一定的風道。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上機以後RX 5700XT海外版肩部真的是太簡潔了,你不說是XFX的都認不出來了。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搭上黑狼版拍個照,實際上雙路CrossFire已經不能使用。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配置方面,當然還是信仰的銳龍3代AMD Yes平臺,R7 3700X在華擎X470太極終極版中開啟Auto PBO,跑分和遊戲可以睿頻到全核4.2Ghz以上,芝奇內存開啟X.M.P至DDR4 3600 8GBx2雙通道(17-18-18-39,考慮到大眾選擇所以這次不超頻),搭載最新AMD Adrenalin 2019 Edition 19.9.1驅動、最新Windows 10 1903系統,最新AMD AGESA Combo-AM4 1.0.0.3 BIOS和X470芯片組驅動。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的GPU-Z截圖,和黑狼版其實是一樣的,標註的Boost頻率並不等於實際頻率,實際頻率和和官方所說的性能、普通模式相近,但也是一個範圍之內波動的,功耗上下限和大部分非公版相同,都可以往上拉50%或者下調5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仔細發現,左邊的黑狼版比海外版標註還要更高,實際它們Boost頻率是海外版更高,不知道其他非公版是否這樣,過幾天看看另一款5700XT。

超頻、散熱和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最新的AMD驅動裡面,你可以選擇自動超頻,適合懶人玩家,一鍵就能提升頻率,除此之外還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直接拉高功耗,經硬核實測只要拉+10%功耗上限,Boost頻率就可以更穩定,性能自然更高。第二種方法就是拉功耗+50%以及拉到2150Mhz頻率(前者可以適量降低,後者可能還可以更高,這裡只用這個標準值測試,也沒有使用註冊表破解),黑狼版同理,只不過上限沒有海外版高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拉昇至2150Mhz時,實際頻率大部分穩定在2050Mhz以上,最高可以達到2090MHz,這裡硬核還調整了一下風扇轉速策略,看到最高溫度才72℃。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默認狀態,XFX RX 5700XT海外版可以99.6%穩定度通過Fire Strike壓力測試,浮動頻率範圍大致在1850Mhz到1945Mhz(最高值),這裡忘記用折線圖給大家記錄顯示了,下次再弄了,空調26℃封箱環境下(當然是非恆溫的),最高溫度達到74℃,轉速最大是2677RPM會有一定的噪聲,封箱之後基本聽不到,或者裸機可以用普通模式、自行調節風扇轉速策略。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 RX 5700XT海外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900Mhz+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個是黑狼版的成績,穩定度其實還要比海外版好一丁點,最高溫度達到71℃,轉速最大2134RPM。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X 5700XT黑狼版跑壓力測試可以達到1800Mhz+,因為體質和功耗牆等緣故,實際Boost頻率浮動是1700Mhz到1800Mhz之間,這個是引用上次測試黑狼的數據,使用環境是不同的,只是為了參考頻率而已。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黑狼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10%功耗上限,壓力測試功耗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R7 3700X PBO+XFX RX 5700XT海外版+50%功耗上限超頻,壓力測試功耗

沒有記錄單卡功耗,因為軟件測試檢測的話,存在誤差性可能較大,以上全部都是整機功耗,Navi 10核心的功耗控制確實還行,海外版比黑狼版功耗高60W左右,畢竟前者Boost頻率更高更穩定,講性價比的話,可能+50%功耗上限比較好,但是+10%已經可以獲得一定的性能提升,至於提升多少,請看下面的跑分。

理論跑分和遊戲測試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可以看到,確實RX 5700XT海外版跑分要比黑狼版高不少,按照這5個跑分項目的平均提升百分比(顯卡分數),大概就是5%左右,而根據相關數據來看(並沒有公版5700XT),RX 5700XT公版的性能是和黑狼版一致或者略高,而海外版則是比它們高5%左右。

而+10%這種簡單操作在默頻的基礎上可提升1.6%,提升很微小硬核只是告訴大家可以這樣做,加多少上限可以提升多少可以自己去嘗試。超頻2150Mhz的話,相對默頻提升5.28%左右,那麼就是說海外版最高上限相對公版可以提升10%。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遊戲庫一覽,還有一些零散的沒有截圖,全部都是購買正版授權的,不存在任何學習版,測試分辨率是1920x1080和2560x1440兩種,除了《戰爭機器5》是沒有以5% LOW方式記錄掉幀情況,其他4款遊戲都是以最低幀數值體現性能,以下所有百分比提升按照平均幀數來算。

《德軍總部:新血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Vulkan API結構的遊戲,通常會對AMD顯卡具有良好的優化性,這款遊戲當中海外版性能比黑狼版高9%左右,2K分辨率提升幅度還要高一點,果然是強力優化的遊戲,而且畫質還不賴。

《古墓麗影:暗影》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DX12模式,屬於去年的3A大作,海外版性能比黑狼版高3%左右,相對上一款提升幅度正常不少,而且1080P分辨率提升極小,幾乎可以說是忽略不計。

《殭屍世界大戰》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今年的一款不溫不熱的遊戲,同名電影IP,類似於第三人稱的L4D2,同樣是AMD顯卡敏感的Vulkan API。海外版相比黑狼版高3%,這次表現是反過來了,1080P分辨率下增幅較大,2K分辨率減少增幅,並且迴歸實際幀數來看,1080P和2K差距並不大,看遊戲內顯卡佔用率在1080P中是極低的。

《全面戰爭:三國》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今年很火的3A遊戲,主要還是這個三國題材了!DX11傳統模式,海外版相比黑狼版高4.5%左右,兩種分辨率提升基本一致,果然是硬件殺手眾生平等啊。

《戰爭機器5》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前幾天剛上市的《戰爭機器5》,堪稱是3A平臺優化的遊戲,因為針對銳龍3代CPU和RDNA架構顯卡均有優化,海外版相比黑狼版高4.5%左右,2K分辨率提升比1080P更大一些。

簡評:遊戲方面,如果不算《德軍總部:新血脈》那個“非人類”可為的優化能力(卡馬克瞭解一下,id Tech引擎瞭解一下),正常遊戲下海外版比黑狼版提升在3%到4.5%左右(也就是說比公版提升這麼多幅度,但是公版用料確實更好,改水超頻可能會很強),也是略低於理論成績的,超頻可以進一步提升,而+功耗上限估計要提升較多才有一點效果。

總結

XFX訊景 Radeon RX 5700XT海外版深度評測,第二階梯的非公版

這次XFX RX 5700XT海外版最大的驚喜還是外觀方面的設計,在這個RGB燈橫行的年代,還有這樣一款“肌肉車”風格的無光顯卡面世真是難得,性能方面它會比公版RX 5700XT、黑狼版都要好一些,而它和黑狼版規格用料上是基本沒區別的,最高溫度也沒差多少,功耗方面RX 5700XT海外版會高几十W,主要取決於性能、外觀和功耗以及價格(它們差價也是100元左右)。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