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金所比平安銀行貴多了!C輪融資後估值近400億美元

P2P理財 陸金所 投資 銀行 金融 21世紀經濟報道 2018-12-07

21世紀經濟報道 包慧 上海報道

12月3日,路透社消息稱,陸金所在最新一輪融資中融得13億美元。對此,陸金所相關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回應稱不予置評。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此次陸金所C輪融資的領投方包括在全球排名前十的主權財富基金卡塔爾投資局(Qatar Investment Authority),國內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春華資本,以及摩根大通、瑞銀、高盛等的私人股權投資部門,另有一批中資和外資的機構跟投,預計此次融資額在13億美元左右,投後陸金所的估值接近400億美金。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C輪融資的完成也預示著陸金所的上市步伐再次加快,此前陸金所已多次傳出IPO的消息,但因外部市場環境和監管因素等各方面不確定性,一再延後。

國內金融科技企業估值排名第一的螞蟻金服,其上市進程也是一再推遲。而螞蟻金服對此一直表示,上市“沒有時間表”。

400億美金估值貴不貴?

400億美元估值是什麼概念?多位金融科技業內人士表示,在今年這個資本寒冬的形勢下,陸金所的這輪融資估值已是非常不錯的水平。一位陸金所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公司內部也對這個估值頗為滿意。

對比來看,今年6月,螞蟻金服宣佈完成新一輪融資,融資金額高達140億美元。投後螞蟻金服的估值達1500億美元,成為國內估值最高的“獨角獸”。

與螞蟻金服相比,陸金所400億美金的估值似乎不貴,但如果與平安集團旗下的另外一個子公司平安銀行相比,陸金所現在的估值已遠遠超過平安銀行。截至12月3日收市,平安銀行市值為1818億人民幣,按照最新匯率計算約263億美元。

一位國內資深金融科技投資人12月3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這個估值偏高,尤其是在目前的局勢下,“如果陸金所的商業模式是官方介紹的消費金融+財富管理+機構業務三駕馬車齊頭並進的佈局,即使完全做到不也就是一個平安銀行嗎,為什麼它的估值能遠超平安銀行?”

他表示,國內所有的P2P業務幾乎都是“偽P2P”,因為實際上都是PtoB,再toP,沒有哪個個人給別人借款時是完全獨立決策的,主要還是看平臺的背景。

2018年平安集團的半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6月,陸金所平臺註冊用戶數3684萬,同比增長18%;累計貸款金額7925億元,管理貸款餘額3137.47億元,較年初增長8.8%。資產管理規模為3852.12億元,較年初下降16.6%。

平安集團半年報解釋稱,2018年上半年陸金所資產管理規模下降主要受資產管理結構調整、產品主動清理影響。

平安集團去年年報顯示,2017年陸金所的管理貸款餘額2884.34億元,較年初增長96.7%,並首次實現全年整體盈利。

P2P業務佔比減至10%

在C輪融資之前,陸金所還有兩次融資。第一次A輪融資在2014年,平安創新基金投資2.92美元。

第二次是2016年1月,陸金所完成B輪融資12.16億美元。其中包括B輪投資者的9.24億美元、A輪投資者行使認購期權投資(追加投資)的2.92億美元,融資完成後,陸金所估值達到185億美元。

也就是說近三年來,陸金所的估值翻了一倍。

B輪增新股比例是6%-7%,所有股東股份都被稀釋。B輪融資前,平安集團擁有47%的股份,融資完成後佔股降至43%-44%。不過,平安集團並非陸金所的控股角色,只是最大股東,員工控股在20%左右。

由於C輪融資還未完全完成,部分跟投方還沒有進來,因此具體股權比例稀釋情況尚未有更多細節披露。

2016年1月初,陸金所完成12.16億美元融資(其中包括B輪投資者9.24億美元投資和A輪投資者行使認購期權投資的2.92億美元)時,估值達到185億美元。兩年間估值翻了一倍。

為了規避政策風險,陸金所在2016年完成業務重組,相繼納入重慶金融資產交易所、前海金融資產交易所以及平安普惠,業務覆蓋了財富管理、機構間交易以及消費金融領域,P2P業務交易量則縮減,佔比不到10%。

(編輯:馬春園,郵箱[email protected]

21世紀經濟報道及其客戶端所刊載內容的知識產權均屬廣東二十一世紀環球經濟報社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詳情或獲取授權信息請點擊此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