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氏家族,投之家,詐騙?

P2P理財 風投 投資 基金 眾籌 新風暴財經 2018-12-10

原創: DK大神 DK大神


盧氏家族,投之家,詐騙?


沒有人的志願是想做一名罪犯。

哪怕現在看起來窮凶極惡的大毒梟或者恐怖分子,小時候的志願有可能也只是想當個警察也不一定,而他們之所以走上不一樣的道路,僅僅是這條路看起來是當下最好的選擇。

P2P的詐騙犯,非法集資犯很多,而才落網的“盧立健,盧志健”等人,就是近期網貸圈風頭最盛的“詐騙犯”。

我粗略地翻查過他們兩位的起家史,發現他們的最早發家起點是源於在11年做了一個湖南衡陽的房地產項目。

潘多拉的盒子是在那個時候打開的,掙得了第一桶金的他們如果繼續在房地產行業穩紮穩打,也不至於落成如今人人喊打的“詐騙犯”下場。

網上沒有相關更細緻的消息解釋為什麼盧氏集團會急轉型,但我按照正常邏輯掂量。

邏輯如下:房地產行業是個高風險行業,而且從長遠發展來看,他們跟其他當地的競爭對手沒有更大的競爭優勢,他們會認為他們掙到這桶金的運氣成分大於實力成分,純粹是發國運財。

而恰好在此時,他們在掙得第一桶金的過程中,也在當地認識了某些政府背景的高人,經高人指點,鼓譟他們在當地落實“光通信項目”,而這個項目也是國家當時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而戲謔的是,他在做這個項目過程中發現之前那個“高人”是個騙子,投進去的錢先不說,支付給“高人”團伙的合作定金2000W也被卷跑了。是咬咬牙繼續堅持投錢還是選擇功虧一簣重頭再來?特朗普說,這是個問題。

盧老闆當時的決定是繼續咬咬牙堅持住,而“高人”之所以會被他視為高人,在整個項目操作流程中肯定是為他組織安排了不少在當地有權有勢的朋友,不然聰明如盧總的人怎麼可能會這麼容易上套?

最後,盧老闆找到了有政府背景的擔保機構往“光通信項目”注入了6000萬元,不負有心人,這個項目不僅符合國家戰略,也能有效地匹配市場需求,每年營收增長達200%。

“光通信項目”是12年發起的,巔峰期是啥時候,16年9月,以股票代碼“ZKP”為標誌,上市地在澳大利亞NSX交易所,項目名叫中科廣電。

這個交易所雖說不是那麼好,但並不那麼壞,至少,能把企業搞上市了,名頭啊,身份地位啊,都不得了咯。

當然,最重要的是,有了上市過程的感覺!這種感覺你是萬不可以從書中體會到的,這也為後面的神操作埋下了伏筆。

盧老闆開始把注意力放在網貸圈的年份是在2015年,最開始,他們的操作方式是找到“國資背景”的公司給P2P公司進行包裝增信,同時,他們給P2P公司配資產端。

這是盧氏集團在網貸圈最開始的玩法,一開始,還只是小打小鬧,誰知道,一進網貸深似海,從此節操是路人。

錢這麼好融!投入產出比這麼高!機靈的溫州商人彷彿找到了事業的第三春!給你們感受下他們染手過的部分盤子數據。


盧氏家族,投之家,詐騙?


有朋友推測,他們實際上染指過的平臺,應該遠超20家,但至少沒有賬面證據,這種推測也沒有了意義。畢竟,平臺的數量也不能跟影響力成正比。

當然,我知道的某家深圳車貸平臺也是他們染指過的平臺,目前該平臺已發生資產逾期,兌付不是那麼準時。能不能自救成功,得看天意咯。

各位兄DEI,整個轉型邏輯鏈下來你們感覺到有啥唐突之處麼?沒有吧,你覺得盧老闆的初心是詐騙麼?我覺得不是,他的初心只是想通過資本運作撈錢。

“資本運作”四個字,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前有德隆唐萬里,今有樂視賈躍亭,在金融圈呆過的人都知道,只有買賣公司股權是財富增值最快的方式!

當今福布斯排行榜的首富們,財富的體現形式都是他們持有XX公司高流通性的股票。

資本運作,我估計沒有一個在網貸領域呆過的人不想玩的,屌絲起家現在能上岸成功的平臺創始人,都是靠這個本領實現鯉魚躍龍門的。

上岸失敗的著名案例,就是我們的投之家董事長徐紅偉(下面簡稱老徐)和投之家總經理黃詩樵了。

老徐在15年中下旬的時候,已經把他一手撫養大的網貸之家融到了B輪,領投方是赫赫有名的跟“雷士照明”撕逼奪權的賽富亞洲,基金實控人是金句“資本到最後都是要掙錢的!”所有人閻焱,跟投方則是A輪投資人創東方。

投之家啥時候上線的?14年下旬。投之家幾時賣身的?17年下旬。而賣身前的投資方有眾投邦領銜的眾籌股東,創東方,賽富亞洲以及鼎暉投資。(唏噓的是,眾投邦上已經找不到那個投之家的眾籌界面了。)

所以老徐在這種背景壓力下,不可能沒有套現的壓力!你想象下開股東大會的時候,老徐拿著一份不怎麼盈利,業績有增長但故事講起來不怎麼動人的年報,那種被投資人蔑視的目光,多少心酸都要打碎了往肚子裡吞。

掙錢掙錢掙錢!要掙錢!怎麼掙?!找水魚!沒猜錯的話,盧老闆就是老徐眼中的水魚,一開始,老徐只是給盧老闆們介紹可收購可入股的臺子,並從中抽傭。

一開始撈得還挺歡快,畢竟這算是個無本生利的好買賣呀。而那個時候,16年監管下來後,投之家的原有模式受到了巨大沖擊,老徐跟老黃等創始股東們估計已經產生了平臺賣身的想法。

但那時候在轉型期就賣,價格就很低了啊,對不起一幫拼死拼活的兄弟不說,關鍵還對不起自己!套現也不能急著這一時半會...

所以投之家在那個時間節點轉型成為P2P平臺,他們的算盤中應該是早有準備在後面的好時機中將其出手賣掉。

老實說,我無法確證老徐跟盧老闆們在啥時候認識的,所以也就無法判斷投之家是早在轉型之初就跟盧老闆們私下協議收購或者其他。

我估計當時就算私下協議收購,老徐應該也是猜想著由盧老闆牽頭搭線幫他找上市公司買家,萬不會考慮會跟老盧玩這麼一把大的。

但合作久了,難免生情,特別是P2P的行情每況愈下,再不賣個好價錢,就沒機會啦。

膽大如虎的盧老闆就想出了一個辦法“找A股上市公司的窮鬼找他借錢,想要借錢就必須要答應幫他代持收購投之家的條件。”

說時遲,那時快,說幹就幹。於是乎,今天的我們看到了《P2P投之家東窗事發珈偉股份股東上演“無間道”》、《“不可能”跑路的P2P平臺跑路!百萬用戶傻眼,誰來認領投之家?》、《世間應再無網貸之家》、《遠望獨家 | 建國以來最大詐騙案件浮出水面》等文章。

老徐老黃跟盧老闆沒想過後果麼?我事後分析,忒麼地這種大事肯定想過啊,那為什麼還願意幹呢?我發現這個時候可以拿這句話裝逼了,來自漢娜·阿倫特的“平庸之惡”。

在當時那種網貸環境下,投資人投的不是比誰更好的平臺,投資人投的是比誰更不爛的平臺。

在網貸這個大環境下,你能想象到的最為陰險無道德的融資理由,想都不用想,那肯定不是最沒下限的,網貸的下限融資理由永遠都是比較級。

在網貸圈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徐怎麼可能不知道其中的凶險程度?銅都貸一案都差點讓網貸之家整體崩盤了,那為什麼還這麼做?

我們先看看平庸之惡的解釋:“憑藉體制來給自己的他者化的冷漠行為提供非關道德問題的辯護,從而解除個人道德上的過錯。這就是現代社會中、體制化之中個人平庸的惡的基本表現。”

所以,只要老徐老黃盧老闆等人把道德標準建立在網貸環境之上,默認假標自融期限錯配是合理的,那麼只要老徐老黃籤幾個字,億萬富豪不用多久就會成為自己的標籤,還有什麼理由要拒絕?

羅馬非一日建成,不管最後投之家案最後怎麼判定,盧老闆們是不是成為了詐騙犯,我覺得,監管層都要藉此思考一個問題,為何這一幫昨日的社會之棟樑,今日會成為國家的階下囚?

是慾望驅動的問題還是深層體制的問題?

魯迅說,EM,這是一個問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