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敗奈飛?'

"

那些羨慕奈飛國際增長的傳統媒體公司,正在試圖通過合併拖延傳統業務的衰退。

大家都慢慢將自己的新內容從奈飛平臺上下架,希望獨立的內容能夠吸引用戶到自家的電視臺或者自家的DTC(Direct To Consumer)平臺上來註冊付費。

傳統媒體並沒有完全認識到奈飛的內容只是整個流媒體體驗流程的一部分。

絕大部分的內容商還沒有真正區分開什麼是“流媒體內容”什麼是“電視機頂盒內容”。

內容之戰還是渠道之戰

幾乎所有美國媒體這兩年的收購和併購都是圍繞兩個主題展開:內容和渠道

像AT&T鯨吞華納,屬於一個有強大渠道的電信公司去買內容填充自己的內容庫。

迪士尼收購福克斯則是為了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以及福克斯旗下的內容。

這些公司都會把旗下的內容從奈飛手裡抽走,使得自身的平臺的獨立性提高。

AT&T和迪士尼也擁有自家的流媒體平臺,試圖和奈飛分庭抗禮。

"

那些羨慕奈飛國際增長的傳統媒體公司,正在試圖通過合併拖延傳統業務的衰退。

大家都慢慢將自己的新內容從奈飛平臺上下架,希望獨立的內容能夠吸引用戶到自家的電視臺或者自家的DTC(Direct To Consumer)平臺上來註冊付費。

傳統媒體並沒有完全認識到奈飛的內容只是整個流媒體體驗流程的一部分。

絕大部分的內容商還沒有真正區分開什麼是“流媒體內容”什麼是“電視機頂盒內容”。

內容之戰還是渠道之戰

幾乎所有美國媒體這兩年的收購和併購都是圍繞兩個主題展開:內容和渠道

像AT&T鯨吞華納,屬於一個有強大渠道的電信公司去買內容填充自己的內容庫。

迪士尼收購福克斯則是為了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以及福克斯旗下的內容。

這些公司都會把旗下的內容從奈飛手裡抽走,使得自身的平臺的獨立性提高。

AT&T和迪士尼也擁有自家的流媒體平臺,試圖和奈飛分庭抗禮。

如何打敗奈飛?

問題來了,到底是奈飛被孤立了?還是這些平臺黔驢技窮,實在是沒有別的招了?

實際上,並不是奈飛的崛起吸引了這些媒體發生變化,而是逐年萎縮的機頂盒業務讓這些公司吃到了苦頭。

那些強烈依賴於機頂盒渠道業務的內容商,多年來為內容商服務,收入保持穩定增長(實際上更多的增長來自於機頂盒訂閱增長的大背景)。說白了,在一個水量上升的游泳池裡,鴨子們並不會覺得是水池的水多了,他們或多或少都覺得自己幹得不錯。

傳統渠道商和傳統內容商之間越發感覺難受,前者感覺註冊用戶越來越少,後者感覺從渠道商拿到的收入和廣告收入越來越少。傳統內容商一開始並不清楚具體發生了什麼,內容到期後和傳統渠道商續約要求加價,減少業績下滑。傳統渠道商就成了整個產業鏈裡最受氣的一個,用戶減少了,內容供應商還要加價。

"

那些羨慕奈飛國際增長的傳統媒體公司,正在試圖通過合併拖延傳統業務的衰退。

大家都慢慢將自己的新內容從奈飛平臺上下架,希望獨立的內容能夠吸引用戶到自家的電視臺或者自家的DTC(Direct To Consumer)平臺上來註冊付費。

傳統媒體並沒有完全認識到奈飛的內容只是整個流媒體體驗流程的一部分。

絕大部分的內容商還沒有真正區分開什麼是“流媒體內容”什麼是“電視機頂盒內容”。

內容之戰還是渠道之戰

幾乎所有美國媒體這兩年的收購和併購都是圍繞兩個主題展開:內容和渠道

像AT&T鯨吞華納,屬於一個有強大渠道的電信公司去買內容填充自己的內容庫。

迪士尼收購福克斯則是為了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以及福克斯旗下的內容。

這些公司都會把旗下的內容從奈飛手裡抽走,使得自身的平臺的獨立性提高。

AT&T和迪士尼也擁有自家的流媒體平臺,試圖和奈飛分庭抗禮。

如何打敗奈飛?

問題來了,到底是奈飛被孤立了?還是這些平臺黔驢技窮,實在是沒有別的招了?

實際上,並不是奈飛的崛起吸引了這些媒體發生變化,而是逐年萎縮的機頂盒業務讓這些公司吃到了苦頭。

那些強烈依賴於機頂盒渠道業務的內容商,多年來為內容商服務,收入保持穩定增長(實際上更多的增長來自於機頂盒訂閱增長的大背景)。說白了,在一個水量上升的游泳池裡,鴨子們並不會覺得是水池的水多了,他們或多或少都覺得自己幹得不錯。

傳統渠道商和傳統內容商之間越發感覺難受,前者感覺註冊用戶越來越少,後者感覺從渠道商拿到的收入和廣告收入越來越少。傳統內容商一開始並不清楚具體發生了什麼,內容到期後和傳統渠道商續約要求加價,減少業績下滑。傳統渠道商就成了整個產業鏈裡最受氣的一個,用戶減少了,內容供應商還要加價。

如何打敗奈飛?

因此傳統的內容商和傳統的渠道商合併的願望就越發強烈,將會有更多的併購不斷催生,以減少行業下滑帶來的衝擊。合併之後的公司就會試圖從別的平臺減少投放內容,這樣就能增加媒體集團整體的內容獨立性。

這麼做在短期內效果很明顯,很多公司也推出了“折中版本”的流媒體,你可以在網上看直播的內容,也可以看點播的內容,不同的內容單價更低,訂閱更靈活,不再使用以前的強制綁定模式。對消費者來說,這確實是個很大的進步了,所以像Dish旗下的SlingTV確實也獲得了一定的用戶基礎,但內容方面並沒有發生太大改變。

實際的情況是:絕大部分從奈飛撤回內容的這些媒體公司,事實上依然不清楚為什麼奈飛把他們打得滿地找牙。

問題在於其實這並非是簡單的內容問題,也不是簡單的渠道問題。

內容來說,“流媒體內容”並不是簡單的將原本的內容搬到網上就會自動變成“流媒體內容”。

區別在哪兒?如果不從數據上來解釋,僅從結構上來看的話,以最近的《LOVE X DEATH X ROBOT》來看,也能看出端倪。

"

那些羨慕奈飛國際增長的傳統媒體公司,正在試圖通過合併拖延傳統業務的衰退。

大家都慢慢將自己的新內容從奈飛平臺上下架,希望獨立的內容能夠吸引用戶到自家的電視臺或者自家的DTC(Direct To Consumer)平臺上來註冊付費。

傳統媒體並沒有完全認識到奈飛的內容只是整個流媒體體驗流程的一部分。

絕大部分的內容商還沒有真正區分開什麼是“流媒體內容”什麼是“電視機頂盒內容”。

內容之戰還是渠道之戰

幾乎所有美國媒體這兩年的收購和併購都是圍繞兩個主題展開:內容和渠道

像AT&T鯨吞華納,屬於一個有強大渠道的電信公司去買內容填充自己的內容庫。

迪士尼收購福克斯則是為了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以及福克斯旗下的內容。

這些公司都會把旗下的內容從奈飛手裡抽走,使得自身的平臺的獨立性提高。

AT&T和迪士尼也擁有自家的流媒體平臺,試圖和奈飛分庭抗禮。

如何打敗奈飛?

問題來了,到底是奈飛被孤立了?還是這些平臺黔驢技窮,實在是沒有別的招了?

實際上,並不是奈飛的崛起吸引了這些媒體發生變化,而是逐年萎縮的機頂盒業務讓這些公司吃到了苦頭。

那些強烈依賴於機頂盒渠道業務的內容商,多年來為內容商服務,收入保持穩定增長(實際上更多的增長來自於機頂盒訂閱增長的大背景)。說白了,在一個水量上升的游泳池裡,鴨子們並不會覺得是水池的水多了,他們或多或少都覺得自己幹得不錯。

傳統渠道商和傳統內容商之間越發感覺難受,前者感覺註冊用戶越來越少,後者感覺從渠道商拿到的收入和廣告收入越來越少。傳統內容商一開始並不清楚具體發生了什麼,內容到期後和傳統渠道商續約要求加價,減少業績下滑。傳統渠道商就成了整個產業鏈裡最受氣的一個,用戶減少了,內容供應商還要加價。

如何打敗奈飛?

因此傳統的內容商和傳統的渠道商合併的願望就越發強烈,將會有更多的併購不斷催生,以減少行業下滑帶來的衝擊。合併之後的公司就會試圖從別的平臺減少投放內容,這樣就能增加媒體集團整體的內容獨立性。

這麼做在短期內效果很明顯,很多公司也推出了“折中版本”的流媒體,你可以在網上看直播的內容,也可以看點播的內容,不同的內容單價更低,訂閱更靈活,不再使用以前的強制綁定模式。對消費者來說,這確實是個很大的進步了,所以像Dish旗下的SlingTV確實也獲得了一定的用戶基礎,但內容方面並沒有發生太大改變。

實際的情況是:絕大部分從奈飛撤回內容的這些媒體公司,事實上依然不清楚為什麼奈飛把他們打得滿地找牙。

問題在於其實這並非是簡單的內容問題,也不是簡單的渠道問題。

內容來說,“流媒體內容”並不是簡單的將原本的內容搬到網上就會自動變成“流媒體內容”。

區別在哪兒?如果不從數據上來解釋,僅從結構上來看的話,以最近的《LOVE X DEATH X ROBOT》來看,也能看出端倪。

如何打敗奈飛?

這一部大火的系列動畫短片,幾乎每一部都帶著Netflix典型的風格:刺激、新奇的binge watch(一次看完)。

奈飛Netflix的原創很多都不在於創造內容有多前衛和深度的內容,而是在於在現有的內容中找到那種能讓你不斷觀看下去的模式和內容。

這種感受在任何一部Netflix原創劇上都有。不論是奈飛的電影原創劇《鳥籠》、《惡魔城》、還是《性愛教室》,實際上都遵循了上述的套路模式,讓觀眾沉溺其中(但其實絕大部分內容又沒什麼太多營養)。

"

那些羨慕奈飛國際增長的傳統媒體公司,正在試圖通過合併拖延傳統業務的衰退。

大家都慢慢將自己的新內容從奈飛平臺上下架,希望獨立的內容能夠吸引用戶到自家的電視臺或者自家的DTC(Direct To Consumer)平臺上來註冊付費。

傳統媒體並沒有完全認識到奈飛的內容只是整個流媒體體驗流程的一部分。

絕大部分的內容商還沒有真正區分開什麼是“流媒體內容”什麼是“電視機頂盒內容”。

內容之戰還是渠道之戰

幾乎所有美國媒體這兩年的收購和併購都是圍繞兩個主題展開:內容和渠道

像AT&T鯨吞華納,屬於一個有強大渠道的電信公司去買內容填充自己的內容庫。

迪士尼收購福克斯則是為了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以及福克斯旗下的內容。

這些公司都會把旗下的內容從奈飛手裡抽走,使得自身的平臺的獨立性提高。

AT&T和迪士尼也擁有自家的流媒體平臺,試圖和奈飛分庭抗禮。

如何打敗奈飛?

問題來了,到底是奈飛被孤立了?還是這些平臺黔驢技窮,實在是沒有別的招了?

實際上,並不是奈飛的崛起吸引了這些媒體發生變化,而是逐年萎縮的機頂盒業務讓這些公司吃到了苦頭。

那些強烈依賴於機頂盒渠道業務的內容商,多年來為內容商服務,收入保持穩定增長(實際上更多的增長來自於機頂盒訂閱增長的大背景)。說白了,在一個水量上升的游泳池裡,鴨子們並不會覺得是水池的水多了,他們或多或少都覺得自己幹得不錯。

傳統渠道商和傳統內容商之間越發感覺難受,前者感覺註冊用戶越來越少,後者感覺從渠道商拿到的收入和廣告收入越來越少。傳統內容商一開始並不清楚具體發生了什麼,內容到期後和傳統渠道商續約要求加價,減少業績下滑。傳統渠道商就成了整個產業鏈裡最受氣的一個,用戶減少了,內容供應商還要加價。

如何打敗奈飛?

因此傳統的內容商和傳統的渠道商合併的願望就越發強烈,將會有更多的併購不斷催生,以減少行業下滑帶來的衝擊。合併之後的公司就會試圖從別的平臺減少投放內容,這樣就能增加媒體集團整體的內容獨立性。

這麼做在短期內效果很明顯,很多公司也推出了“折中版本”的流媒體,你可以在網上看直播的內容,也可以看點播的內容,不同的內容單價更低,訂閱更靈活,不再使用以前的強制綁定模式。對消費者來說,這確實是個很大的進步了,所以像Dish旗下的SlingTV確實也獲得了一定的用戶基礎,但內容方面並沒有發生太大改變。

實際的情況是:絕大部分從奈飛撤回內容的這些媒體公司,事實上依然不清楚為什麼奈飛把他們打得滿地找牙。

問題在於其實這並非是簡單的內容問題,也不是簡單的渠道問題。

內容來說,“流媒體內容”並不是簡單的將原本的內容搬到網上就會自動變成“流媒體內容”。

區別在哪兒?如果不從數據上來解釋,僅從結構上來看的話,以最近的《LOVE X DEATH X ROBOT》來看,也能看出端倪。

如何打敗奈飛?

這一部大火的系列動畫短片,幾乎每一部都帶著Netflix典型的風格:刺激、新奇的binge watch(一次看完)。

奈飛Netflix的原創很多都不在於創造內容有多前衛和深度的內容,而是在於在現有的內容中找到那種能讓你不斷觀看下去的模式和內容。

這種感受在任何一部Netflix原創劇上都有。不論是奈飛的電影原創劇《鳥籠》、《惡魔城》、還是《性愛教室》,實際上都遵循了上述的套路模式,讓觀眾沉溺其中(但其實絕大部分內容又沒什麼太多營養)。

如何打敗奈飛?

而其他相對更傳統的媒體公司對內容的態度顯然不完全一樣。

絕大部分的傳統媒體都會按照周播劇的模式或者傳統院線電影的模式去思考內容。因此一部劇好看不好看,挖坑是不是逐步填,是不是能滿足絕大部分用戶的需求?這些考量會困擾著傳統的媒體公司,因為他們的渠道模式和受眾接受方式都和奈飛不同。

在渠道方面,奈飛的做法更加顛覆傳統一些。

奈飛的數據採集方式和傳統模式不同,並不採集用戶具體的傳統隱私數據(姓名、性別、年齡、常住地等)。因為這些數據並不能反映出真實的觀影喜好。將觀影喜好和這些傳統的隱私掛鉤的做法被奈飛證實最終會失真,因為奈飛面對的是一個全球市場,如果將地域和文化的因素考慮進去,這個渠道的分發就會顯得異常複雜。

"

那些羨慕奈飛國際增長的傳統媒體公司,正在試圖通過合併拖延傳統業務的衰退。

大家都慢慢將自己的新內容從奈飛平臺上下架,希望獨立的內容能夠吸引用戶到自家的電視臺或者自家的DTC(Direct To Consumer)平臺上來註冊付費。

傳統媒體並沒有完全認識到奈飛的內容只是整個流媒體體驗流程的一部分。

絕大部分的內容商還沒有真正區分開什麼是“流媒體內容”什麼是“電視機頂盒內容”。

內容之戰還是渠道之戰

幾乎所有美國媒體這兩年的收購和併購都是圍繞兩個主題展開:內容和渠道

像AT&T鯨吞華納,屬於一個有強大渠道的電信公司去買內容填充自己的內容庫。

迪士尼收購福克斯則是為了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以及福克斯旗下的內容。

這些公司都會把旗下的內容從奈飛手裡抽走,使得自身的平臺的獨立性提高。

AT&T和迪士尼也擁有自家的流媒體平臺,試圖和奈飛分庭抗禮。

如何打敗奈飛?

問題來了,到底是奈飛被孤立了?還是這些平臺黔驢技窮,實在是沒有別的招了?

實際上,並不是奈飛的崛起吸引了這些媒體發生變化,而是逐年萎縮的機頂盒業務讓這些公司吃到了苦頭。

那些強烈依賴於機頂盒渠道業務的內容商,多年來為內容商服務,收入保持穩定增長(實際上更多的增長來自於機頂盒訂閱增長的大背景)。說白了,在一個水量上升的游泳池裡,鴨子們並不會覺得是水池的水多了,他們或多或少都覺得自己幹得不錯。

傳統渠道商和傳統內容商之間越發感覺難受,前者感覺註冊用戶越來越少,後者感覺從渠道商拿到的收入和廣告收入越來越少。傳統內容商一開始並不清楚具體發生了什麼,內容到期後和傳統渠道商續約要求加價,減少業績下滑。傳統渠道商就成了整個產業鏈裡最受氣的一個,用戶減少了,內容供應商還要加價。

如何打敗奈飛?

因此傳統的內容商和傳統的渠道商合併的願望就越發強烈,將會有更多的併購不斷催生,以減少行業下滑帶來的衝擊。合併之後的公司就會試圖從別的平臺減少投放內容,這樣就能增加媒體集團整體的內容獨立性。

這麼做在短期內效果很明顯,很多公司也推出了“折中版本”的流媒體,你可以在網上看直播的內容,也可以看點播的內容,不同的內容單價更低,訂閱更靈活,不再使用以前的強制綁定模式。對消費者來說,這確實是個很大的進步了,所以像Dish旗下的SlingTV確實也獲得了一定的用戶基礎,但內容方面並沒有發生太大改變。

實際的情況是:絕大部分從奈飛撤回內容的這些媒體公司,事實上依然不清楚為什麼奈飛把他們打得滿地找牙。

問題在於其實這並非是簡單的內容問題,也不是簡單的渠道問題。

內容來說,“流媒體內容”並不是簡單的將原本的內容搬到網上就會自動變成“流媒體內容”。

區別在哪兒?如果不從數據上來解釋,僅從結構上來看的話,以最近的《LOVE X DEATH X ROBOT》來看,也能看出端倪。

如何打敗奈飛?

這一部大火的系列動畫短片,幾乎每一部都帶著Netflix典型的風格:刺激、新奇的binge watch(一次看完)。

奈飛Netflix的原創很多都不在於創造內容有多前衛和深度的內容,而是在於在現有的內容中找到那種能讓你不斷觀看下去的模式和內容。

這種感受在任何一部Netflix原創劇上都有。不論是奈飛的電影原創劇《鳥籠》、《惡魔城》、還是《性愛教室》,實際上都遵循了上述的套路模式,讓觀眾沉溺其中(但其實絕大部分內容又沒什麼太多營養)。

如何打敗奈飛?

而其他相對更傳統的媒體公司對內容的態度顯然不完全一樣。

絕大部分的傳統媒體都會按照周播劇的模式或者傳統院線電影的模式去思考內容。因此一部劇好看不好看,挖坑是不是逐步填,是不是能滿足絕大部分用戶的需求?這些考量會困擾著傳統的媒體公司,因為他們的渠道模式和受眾接受方式都和奈飛不同。

在渠道方面,奈飛的做法更加顛覆傳統一些。

奈飛的數據採集方式和傳統模式不同,並不採集用戶具體的傳統隱私數據(姓名、性別、年齡、常住地等)。因為這些數據並不能反映出真實的觀影喜好。將觀影喜好和這些傳統的隱私掛鉤的做法被奈飛證實最終會失真,因為奈飛面對的是一個全球市場,如果將地域和文化的因素考慮進去,這個渠道的分發就會顯得異常複雜。

如何打敗奈飛?

奈飛的分發實際上是需要根據用戶的觀影歷史來進行推薦的,同時也能知道哪些內容用戶更感興趣,和今日頭條使用的推薦邏輯是類似的,絕大部分的用戶選擇都是最終推薦下的結果,而不是用戶主動選擇的結果。

在這樣的推薦算法下倒推回去製作的內容,就不完全是製作人中心制的產物了。因此,整個奈飛的模式,從內容製作到分發,每一個環節都和傳統的媒體公司有所不同,並不是單純內容的問題。

如何打敗奈飛?

就不要妄想能靠一己之力扳倒奈飛了吧!

應該考慮一下在不同的模式下的共存問題。對很多傳統媒體來說,自己搭建一個DTC的流媒體平臺成本很高,因為他們往往都是內容方,沒有渠道優勢,從頭開始搭建一個渠道平臺意味著將會有好長時間的營銷投入,在面對國際市場的時候也沒有那麼容易立刻就找準定位。

作為一個僅靠會員費作為唯一收入來源的公司,奈飛可以說就是媒體界的好市多,一切都為了“有效區域內的規模效率最大化”。因此分發的技術也是重中之重。

更遠的說,傳統媒體在分發的時候如果沒有像奈飛的算法模式和數據考量,效果就未必能達到奈飛那樣,最終只會帶來更大的資本損耗。

在這一點上,迪士尼的自有平臺Disney+可能會採用截然不同的生存模式,也許會被當做一個傳統媒體如何轉型流媒體的生存典範。

"

那些羨慕奈飛國際增長的傳統媒體公司,正在試圖通過合併拖延傳統業務的衰退。

大家都慢慢將自己的新內容從奈飛平臺上下架,希望獨立的內容能夠吸引用戶到自家的電視臺或者自家的DTC(Direct To Consumer)平臺上來註冊付費。

傳統媒體並沒有完全認識到奈飛的內容只是整個流媒體體驗流程的一部分。

絕大部分的內容商還沒有真正區分開什麼是“流媒體內容”什麼是“電視機頂盒內容”。

內容之戰還是渠道之戰

幾乎所有美國媒體這兩年的收購和併購都是圍繞兩個主題展開:內容和渠道

像AT&T鯨吞華納,屬於一個有強大渠道的電信公司去買內容填充自己的內容庫。

迪士尼收購福克斯則是為了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以及福克斯旗下的內容。

這些公司都會把旗下的內容從奈飛手裡抽走,使得自身的平臺的獨立性提高。

AT&T和迪士尼也擁有自家的流媒體平臺,試圖和奈飛分庭抗禮。

如何打敗奈飛?

問題來了,到底是奈飛被孤立了?還是這些平臺黔驢技窮,實在是沒有別的招了?

實際上,並不是奈飛的崛起吸引了這些媒體發生變化,而是逐年萎縮的機頂盒業務讓這些公司吃到了苦頭。

那些強烈依賴於機頂盒渠道業務的內容商,多年來為內容商服務,收入保持穩定增長(實際上更多的增長來自於機頂盒訂閱增長的大背景)。說白了,在一個水量上升的游泳池裡,鴨子們並不會覺得是水池的水多了,他們或多或少都覺得自己幹得不錯。

傳統渠道商和傳統內容商之間越發感覺難受,前者感覺註冊用戶越來越少,後者感覺從渠道商拿到的收入和廣告收入越來越少。傳統內容商一開始並不清楚具體發生了什麼,內容到期後和傳統渠道商續約要求加價,減少業績下滑。傳統渠道商就成了整個產業鏈裡最受氣的一個,用戶減少了,內容供應商還要加價。

如何打敗奈飛?

因此傳統的內容商和傳統的渠道商合併的願望就越發強烈,將會有更多的併購不斷催生,以減少行業下滑帶來的衝擊。合併之後的公司就會試圖從別的平臺減少投放內容,這樣就能增加媒體集團整體的內容獨立性。

這麼做在短期內效果很明顯,很多公司也推出了“折中版本”的流媒體,你可以在網上看直播的內容,也可以看點播的內容,不同的內容單價更低,訂閱更靈活,不再使用以前的強制綁定模式。對消費者來說,這確實是個很大的進步了,所以像Dish旗下的SlingTV確實也獲得了一定的用戶基礎,但內容方面並沒有發生太大改變。

實際的情況是:絕大部分從奈飛撤回內容的這些媒體公司,事實上依然不清楚為什麼奈飛把他們打得滿地找牙。

問題在於其實這並非是簡單的內容問題,也不是簡單的渠道問題。

內容來說,“流媒體內容”並不是簡單的將原本的內容搬到網上就會自動變成“流媒體內容”。

區別在哪兒?如果不從數據上來解釋,僅從結構上來看的話,以最近的《LOVE X DEATH X ROBOT》來看,也能看出端倪。

如何打敗奈飛?

這一部大火的系列動畫短片,幾乎每一部都帶著Netflix典型的風格:刺激、新奇的binge watch(一次看完)。

奈飛Netflix的原創很多都不在於創造內容有多前衛和深度的內容,而是在於在現有的內容中找到那種能讓你不斷觀看下去的模式和內容。

這種感受在任何一部Netflix原創劇上都有。不論是奈飛的電影原創劇《鳥籠》、《惡魔城》、還是《性愛教室》,實際上都遵循了上述的套路模式,讓觀眾沉溺其中(但其實絕大部分內容又沒什麼太多營養)。

如何打敗奈飛?

而其他相對更傳統的媒體公司對內容的態度顯然不完全一樣。

絕大部分的傳統媒體都會按照周播劇的模式或者傳統院線電影的模式去思考內容。因此一部劇好看不好看,挖坑是不是逐步填,是不是能滿足絕大部分用戶的需求?這些考量會困擾著傳統的媒體公司,因為他們的渠道模式和受眾接受方式都和奈飛不同。

在渠道方面,奈飛的做法更加顛覆傳統一些。

奈飛的數據採集方式和傳統模式不同,並不採集用戶具體的傳統隱私數據(姓名、性別、年齡、常住地等)。因為這些數據並不能反映出真實的觀影喜好。將觀影喜好和這些傳統的隱私掛鉤的做法被奈飛證實最終會失真,因為奈飛面對的是一個全球市場,如果將地域和文化的因素考慮進去,這個渠道的分發就會顯得異常複雜。

如何打敗奈飛?

奈飛的分發實際上是需要根據用戶的觀影歷史來進行推薦的,同時也能知道哪些內容用戶更感興趣,和今日頭條使用的推薦邏輯是類似的,絕大部分的用戶選擇都是最終推薦下的結果,而不是用戶主動選擇的結果。

在這樣的推薦算法下倒推回去製作的內容,就不完全是製作人中心制的產物了。因此,整個奈飛的模式,從內容製作到分發,每一個環節都和傳統的媒體公司有所不同,並不是單純內容的問題。

如何打敗奈飛?

就不要妄想能靠一己之力扳倒奈飛了吧!

應該考慮一下在不同的模式下的共存問題。對很多傳統媒體來說,自己搭建一個DTC的流媒體平臺成本很高,因為他們往往都是內容方,沒有渠道優勢,從頭開始搭建一個渠道平臺意味著將會有好長時間的營銷投入,在面對國際市場的時候也沒有那麼容易立刻就找準定位。

作為一個僅靠會員費作為唯一收入來源的公司,奈飛可以說就是媒體界的好市多,一切都為了“有效區域內的規模效率最大化”。因此分發的技術也是重中之重。

更遠的說,傳統媒體在分發的時候如果沒有像奈飛的算法模式和數據考量,效果就未必能達到奈飛那樣,最終只會帶來更大的資本損耗。

在這一點上,迪士尼的自有平臺Disney+可能會採用截然不同的生存模式,也許會被當做一個傳統媒體如何轉型流媒體的生存典範。

如何打敗奈飛?

從一開始迪士尼就沒有考慮要模仿奈飛的模式。迪士尼的內容庫會比奈飛小很多,這是獨立平臺的代價,所以收費相應地也將會低很多。但同時,迪士尼將會利用旗下IP的網絡效應去做分發,內容也全都是旗下著名IP的衍生劇和獨佔內容。

"

那些羨慕奈飛國際增長的傳統媒體公司,正在試圖通過合併拖延傳統業務的衰退。

大家都慢慢將自己的新內容從奈飛平臺上下架,希望獨立的內容能夠吸引用戶到自家的電視臺或者自家的DTC(Direct To Consumer)平臺上來註冊付費。

傳統媒體並沒有完全認識到奈飛的內容只是整個流媒體體驗流程的一部分。

絕大部分的內容商還沒有真正區分開什麼是“流媒體內容”什麼是“電視機頂盒內容”。

內容之戰還是渠道之戰

幾乎所有美國媒體這兩年的收購和併購都是圍繞兩個主題展開:內容和渠道

像AT&T鯨吞華納,屬於一個有強大渠道的電信公司去買內容填充自己的內容庫。

迪士尼收購福克斯則是為了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以及福克斯旗下的內容。

這些公司都會把旗下的內容從奈飛手裡抽走,使得自身的平臺的獨立性提高。

AT&T和迪士尼也擁有自家的流媒體平臺,試圖和奈飛分庭抗禮。

如何打敗奈飛?

問題來了,到底是奈飛被孤立了?還是這些平臺黔驢技窮,實在是沒有別的招了?

實際上,並不是奈飛的崛起吸引了這些媒體發生變化,而是逐年萎縮的機頂盒業務讓這些公司吃到了苦頭。

那些強烈依賴於機頂盒渠道業務的內容商,多年來為內容商服務,收入保持穩定增長(實際上更多的增長來自於機頂盒訂閱增長的大背景)。說白了,在一個水量上升的游泳池裡,鴨子們並不會覺得是水池的水多了,他們或多或少都覺得自己幹得不錯。

傳統渠道商和傳統內容商之間越發感覺難受,前者感覺註冊用戶越來越少,後者感覺從渠道商拿到的收入和廣告收入越來越少。傳統內容商一開始並不清楚具體發生了什麼,內容到期後和傳統渠道商續約要求加價,減少業績下滑。傳統渠道商就成了整個產業鏈裡最受氣的一個,用戶減少了,內容供應商還要加價。

如何打敗奈飛?

因此傳統的內容商和傳統的渠道商合併的願望就越發強烈,將會有更多的併購不斷催生,以減少行業下滑帶來的衝擊。合併之後的公司就會試圖從別的平臺減少投放內容,這樣就能增加媒體集團整體的內容獨立性。

這麼做在短期內效果很明顯,很多公司也推出了“折中版本”的流媒體,你可以在網上看直播的內容,也可以看點播的內容,不同的內容單價更低,訂閱更靈活,不再使用以前的強制綁定模式。對消費者來說,這確實是個很大的進步了,所以像Dish旗下的SlingTV確實也獲得了一定的用戶基礎,但內容方面並沒有發生太大改變。

實際的情況是:絕大部分從奈飛撤回內容的這些媒體公司,事實上依然不清楚為什麼奈飛把他們打得滿地找牙。

問題在於其實這並非是簡單的內容問題,也不是簡單的渠道問題。

內容來說,“流媒體內容”並不是簡單的將原本的內容搬到網上就會自動變成“流媒體內容”。

區別在哪兒?如果不從數據上來解釋,僅從結構上來看的話,以最近的《LOVE X DEATH X ROBOT》來看,也能看出端倪。

如何打敗奈飛?

這一部大火的系列動畫短片,幾乎每一部都帶著Netflix典型的風格:刺激、新奇的binge watch(一次看完)。

奈飛Netflix的原創很多都不在於創造內容有多前衛和深度的內容,而是在於在現有的內容中找到那種能讓你不斷觀看下去的模式和內容。

這種感受在任何一部Netflix原創劇上都有。不論是奈飛的電影原創劇《鳥籠》、《惡魔城》、還是《性愛教室》,實際上都遵循了上述的套路模式,讓觀眾沉溺其中(但其實絕大部分內容又沒什麼太多營養)。

如何打敗奈飛?

而其他相對更傳統的媒體公司對內容的態度顯然不完全一樣。

絕大部分的傳統媒體都會按照周播劇的模式或者傳統院線電影的模式去思考內容。因此一部劇好看不好看,挖坑是不是逐步填,是不是能滿足絕大部分用戶的需求?這些考量會困擾著傳統的媒體公司,因為他們的渠道模式和受眾接受方式都和奈飛不同。

在渠道方面,奈飛的做法更加顛覆傳統一些。

奈飛的數據採集方式和傳統模式不同,並不採集用戶具體的傳統隱私數據(姓名、性別、年齡、常住地等)。因為這些數據並不能反映出真實的觀影喜好。將觀影喜好和這些傳統的隱私掛鉤的做法被奈飛證實最終會失真,因為奈飛面對的是一個全球市場,如果將地域和文化的因素考慮進去,這個渠道的分發就會顯得異常複雜。

如何打敗奈飛?

奈飛的分發實際上是需要根據用戶的觀影歷史來進行推薦的,同時也能知道哪些內容用戶更感興趣,和今日頭條使用的推薦邏輯是類似的,絕大部分的用戶選擇都是最終推薦下的結果,而不是用戶主動選擇的結果。

在這樣的推薦算法下倒推回去製作的內容,就不完全是製作人中心制的產物了。因此,整個奈飛的模式,從內容製作到分發,每一個環節都和傳統的媒體公司有所不同,並不是單純內容的問題。

如何打敗奈飛?

就不要妄想能靠一己之力扳倒奈飛了吧!

應該考慮一下在不同的模式下的共存問題。對很多傳統媒體來說,自己搭建一個DTC的流媒體平臺成本很高,因為他們往往都是內容方,沒有渠道優勢,從頭開始搭建一個渠道平臺意味著將會有好長時間的營銷投入,在面對國際市場的時候也沒有那麼容易立刻就找準定位。

作為一個僅靠會員費作為唯一收入來源的公司,奈飛可以說就是媒體界的好市多,一切都為了“有效區域內的規模效率最大化”。因此分發的技術也是重中之重。

更遠的說,傳統媒體在分發的時候如果沒有像奈飛的算法模式和數據考量,效果就未必能達到奈飛那樣,最終只會帶來更大的資本損耗。

在這一點上,迪士尼的自有平臺Disney+可能會採用截然不同的生存模式,也許會被當做一個傳統媒體如何轉型流媒體的生存典範。

如何打敗奈飛?

從一開始迪士尼就沒有考慮要模仿奈飛的模式。迪士尼的內容庫會比奈飛小很多,這是獨立平臺的代價,所以收費相應地也將會低很多。但同時,迪士尼將會利用旗下IP的網絡效應去做分發,內容也全都是旗下著名IP的衍生劇和獨佔內容。

如何打敗奈飛?

和奈飛不同,迪士尼的絕大部分內容都是天然自帶光環的IP,或者說成名已久的IP。這些內容在分發給消費者的時候並不需要像奈飛那樣進行精確的觀眾喜好定位,因為迪士尼的內容庫沒那麼大。

"

那些羨慕奈飛國際增長的傳統媒體公司,正在試圖通過合併拖延傳統業務的衰退。

大家都慢慢將自己的新內容從奈飛平臺上下架,希望獨立的內容能夠吸引用戶到自家的電視臺或者自家的DTC(Direct To Consumer)平臺上來註冊付費。

傳統媒體並沒有完全認識到奈飛的內容只是整個流媒體體驗流程的一部分。

絕大部分的內容商還沒有真正區分開什麼是“流媒體內容”什麼是“電視機頂盒內容”。

內容之戰還是渠道之戰

幾乎所有美國媒體這兩年的收購和併購都是圍繞兩個主題展開:內容和渠道

像AT&T鯨吞華納,屬於一個有強大渠道的電信公司去買內容填充自己的內容庫。

迪士尼收購福克斯則是為了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以及福克斯旗下的內容。

這些公司都會把旗下的內容從奈飛手裡抽走,使得自身的平臺的獨立性提高。

AT&T和迪士尼也擁有自家的流媒體平臺,試圖和奈飛分庭抗禮。

如何打敗奈飛?

問題來了,到底是奈飛被孤立了?還是這些平臺黔驢技窮,實在是沒有別的招了?

實際上,並不是奈飛的崛起吸引了這些媒體發生變化,而是逐年萎縮的機頂盒業務讓這些公司吃到了苦頭。

那些強烈依賴於機頂盒渠道業務的內容商,多年來為內容商服務,收入保持穩定增長(實際上更多的增長來自於機頂盒訂閱增長的大背景)。說白了,在一個水量上升的游泳池裡,鴨子們並不會覺得是水池的水多了,他們或多或少都覺得自己幹得不錯。

傳統渠道商和傳統內容商之間越發感覺難受,前者感覺註冊用戶越來越少,後者感覺從渠道商拿到的收入和廣告收入越來越少。傳統內容商一開始並不清楚具體發生了什麼,內容到期後和傳統渠道商續約要求加價,減少業績下滑。傳統渠道商就成了整個產業鏈裡最受氣的一個,用戶減少了,內容供應商還要加價。

如何打敗奈飛?

因此傳統的內容商和傳統的渠道商合併的願望就越發強烈,將會有更多的併購不斷催生,以減少行業下滑帶來的衝擊。合併之後的公司就會試圖從別的平臺減少投放內容,這樣就能增加媒體集團整體的內容獨立性。

這麼做在短期內效果很明顯,很多公司也推出了“折中版本”的流媒體,你可以在網上看直播的內容,也可以看點播的內容,不同的內容單價更低,訂閱更靈活,不再使用以前的強制綁定模式。對消費者來說,這確實是個很大的進步了,所以像Dish旗下的SlingTV確實也獲得了一定的用戶基礎,但內容方面並沒有發生太大改變。

實際的情況是:絕大部分從奈飛撤回內容的這些媒體公司,事實上依然不清楚為什麼奈飛把他們打得滿地找牙。

問題在於其實這並非是簡單的內容問題,也不是簡單的渠道問題。

內容來說,“流媒體內容”並不是簡單的將原本的內容搬到網上就會自動變成“流媒體內容”。

區別在哪兒?如果不從數據上來解釋,僅從結構上來看的話,以最近的《LOVE X DEATH X ROBOT》來看,也能看出端倪。

如何打敗奈飛?

這一部大火的系列動畫短片,幾乎每一部都帶著Netflix典型的風格:刺激、新奇的binge watch(一次看完)。

奈飛Netflix的原創很多都不在於創造內容有多前衛和深度的內容,而是在於在現有的內容中找到那種能讓你不斷觀看下去的模式和內容。

這種感受在任何一部Netflix原創劇上都有。不論是奈飛的電影原創劇《鳥籠》、《惡魔城》、還是《性愛教室》,實際上都遵循了上述的套路模式,讓觀眾沉溺其中(但其實絕大部分內容又沒什麼太多營養)。

如何打敗奈飛?

而其他相對更傳統的媒體公司對內容的態度顯然不完全一樣。

絕大部分的傳統媒體都會按照周播劇的模式或者傳統院線電影的模式去思考內容。因此一部劇好看不好看,挖坑是不是逐步填,是不是能滿足絕大部分用戶的需求?這些考量會困擾著傳統的媒體公司,因為他們的渠道模式和受眾接受方式都和奈飛不同。

在渠道方面,奈飛的做法更加顛覆傳統一些。

奈飛的數據採集方式和傳統模式不同,並不採集用戶具體的傳統隱私數據(姓名、性別、年齡、常住地等)。因為這些數據並不能反映出真實的觀影喜好。將觀影喜好和這些傳統的隱私掛鉤的做法被奈飛證實最終會失真,因為奈飛面對的是一個全球市場,如果將地域和文化的因素考慮進去,這個渠道的分發就會顯得異常複雜。

如何打敗奈飛?

奈飛的分發實際上是需要根據用戶的觀影歷史來進行推薦的,同時也能知道哪些內容用戶更感興趣,和今日頭條使用的推薦邏輯是類似的,絕大部分的用戶選擇都是最終推薦下的結果,而不是用戶主動選擇的結果。

在這樣的推薦算法下倒推回去製作的內容,就不完全是製作人中心制的產物了。因此,整個奈飛的模式,從內容製作到分發,每一個環節都和傳統的媒體公司有所不同,並不是單純內容的問題。

如何打敗奈飛?

就不要妄想能靠一己之力扳倒奈飛了吧!

應該考慮一下在不同的模式下的共存問題。對很多傳統媒體來說,自己搭建一個DTC的流媒體平臺成本很高,因為他們往往都是內容方,沒有渠道優勢,從頭開始搭建一個渠道平臺意味著將會有好長時間的營銷投入,在面對國際市場的時候也沒有那麼容易立刻就找準定位。

作為一個僅靠會員費作為唯一收入來源的公司,奈飛可以說就是媒體界的好市多,一切都為了“有效區域內的規模效率最大化”。因此分發的技術也是重中之重。

更遠的說,傳統媒體在分發的時候如果沒有像奈飛的算法模式和數據考量,效果就未必能達到奈飛那樣,最終只會帶來更大的資本損耗。

在這一點上,迪士尼的自有平臺Disney+可能會採用截然不同的生存模式,也許會被當做一個傳統媒體如何轉型流媒體的生存典範。

如何打敗奈飛?

從一開始迪士尼就沒有考慮要模仿奈飛的模式。迪士尼的內容庫會比奈飛小很多,這是獨立平臺的代價,所以收費相應地也將會低很多。但同時,迪士尼將會利用旗下IP的網絡效應去做分發,內容也全都是旗下著名IP的衍生劇和獨佔內容。

如何打敗奈飛?

和奈飛不同,迪士尼的絕大部分內容都是天然自帶光環的IP,或者說成名已久的IP。這些內容在分發給消費者的時候並不需要像奈飛那樣進行精確的觀眾喜好定位,因為迪士尼的內容庫沒那麼大。

如何打敗奈飛?

換句話說,這是兩個不同的邏輯生存方式。Disney+的用戶絕大部分都會是主動選擇的觀影體驗過程,因為內容庫並不會大到需要去做分類精準推送,來看的人已經大概明確了觀看的內容。

而奈飛則不同,大部分內容不像迪士尼的內容一樣有全球知名度,奈飛的很多內容都是新創造的IP,打上Netflix的標籤可能是這部劇更能吸引人的因素,而不是劇集本身。

未來,這兩種模式必然會共存下去,只要迪士尼的內容足夠強,依然保持水準,就不需要害怕被奈飛搶走份額。

奈飛也不恐懼迪士尼這樣的強大IP創造者和運營者,因為奈飛走的是截然不同的另一條“算法驅動”道路,只要這個核心不變,奈飛也有可能通過堅持打造屬於自己的頭牌IP。

對於其他內容商來說,內容不夠多的情況下是沒有開一個自有平臺的必要的,內容不夠強的情況下也沒有必要開一個自有流媒體平臺。再強調一次:不是說你把內容搬上網,它就成了“流媒體內容”。這句話也有助於投資者辨別哪些公司可能會從流媒體大戰中跑出來。

技術是唯一出路

“流媒體內容”並不好定義,但它絕對不是單純的內容的模式變更,更多的改變應該是技術驅動帶來的。

奈飛並不是用錢砸就能砸出內容以及砸出一堆用戶訂閱的,它的核心還是機器學習為基礎的內容推薦算法。

"

那些羨慕奈飛國際增長的傳統媒體公司,正在試圖通過合併拖延傳統業務的衰退。

大家都慢慢將自己的新內容從奈飛平臺上下架,希望獨立的內容能夠吸引用戶到自家的電視臺或者自家的DTC(Direct To Consumer)平臺上來註冊付費。

傳統媒體並沒有完全認識到奈飛的內容只是整個流媒體體驗流程的一部分。

絕大部分的內容商還沒有真正區分開什麼是“流媒體內容”什麼是“電視機頂盒內容”。

內容之戰還是渠道之戰

幾乎所有美國媒體這兩年的收購和併購都是圍繞兩個主題展開:內容和渠道

像AT&T鯨吞華納,屬於一個有強大渠道的電信公司去買內容填充自己的內容庫。

迪士尼收購福克斯則是為了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以及福克斯旗下的內容。

這些公司都會把旗下的內容從奈飛手裡抽走,使得自身的平臺的獨立性提高。

AT&T和迪士尼也擁有自家的流媒體平臺,試圖和奈飛分庭抗禮。

如何打敗奈飛?

問題來了,到底是奈飛被孤立了?還是這些平臺黔驢技窮,實在是沒有別的招了?

實際上,並不是奈飛的崛起吸引了這些媒體發生變化,而是逐年萎縮的機頂盒業務讓這些公司吃到了苦頭。

那些強烈依賴於機頂盒渠道業務的內容商,多年來為內容商服務,收入保持穩定增長(實際上更多的增長來自於機頂盒訂閱增長的大背景)。說白了,在一個水量上升的游泳池裡,鴨子們並不會覺得是水池的水多了,他們或多或少都覺得自己幹得不錯。

傳統渠道商和傳統內容商之間越發感覺難受,前者感覺註冊用戶越來越少,後者感覺從渠道商拿到的收入和廣告收入越來越少。傳統內容商一開始並不清楚具體發生了什麼,內容到期後和傳統渠道商續約要求加價,減少業績下滑。傳統渠道商就成了整個產業鏈裡最受氣的一個,用戶減少了,內容供應商還要加價。

如何打敗奈飛?

因此傳統的內容商和傳統的渠道商合併的願望就越發強烈,將會有更多的併購不斷催生,以減少行業下滑帶來的衝擊。合併之後的公司就會試圖從別的平臺減少投放內容,這樣就能增加媒體集團整體的內容獨立性。

這麼做在短期內效果很明顯,很多公司也推出了“折中版本”的流媒體,你可以在網上看直播的內容,也可以看點播的內容,不同的內容單價更低,訂閱更靈活,不再使用以前的強制綁定模式。對消費者來說,這確實是個很大的進步了,所以像Dish旗下的SlingTV確實也獲得了一定的用戶基礎,但內容方面並沒有發生太大改變。

實際的情況是:絕大部分從奈飛撤回內容的這些媒體公司,事實上依然不清楚為什麼奈飛把他們打得滿地找牙。

問題在於其實這並非是簡單的內容問題,也不是簡單的渠道問題。

內容來說,“流媒體內容”並不是簡單的將原本的內容搬到網上就會自動變成“流媒體內容”。

區別在哪兒?如果不從數據上來解釋,僅從結構上來看的話,以最近的《LOVE X DEATH X ROBOT》來看,也能看出端倪。

如何打敗奈飛?

這一部大火的系列動畫短片,幾乎每一部都帶著Netflix典型的風格:刺激、新奇的binge watch(一次看完)。

奈飛Netflix的原創很多都不在於創造內容有多前衛和深度的內容,而是在於在現有的內容中找到那種能讓你不斷觀看下去的模式和內容。

這種感受在任何一部Netflix原創劇上都有。不論是奈飛的電影原創劇《鳥籠》、《惡魔城》、還是《性愛教室》,實際上都遵循了上述的套路模式,讓觀眾沉溺其中(但其實絕大部分內容又沒什麼太多營養)。

如何打敗奈飛?

而其他相對更傳統的媒體公司對內容的態度顯然不完全一樣。

絕大部分的傳統媒體都會按照周播劇的模式或者傳統院線電影的模式去思考內容。因此一部劇好看不好看,挖坑是不是逐步填,是不是能滿足絕大部分用戶的需求?這些考量會困擾著傳統的媒體公司,因為他們的渠道模式和受眾接受方式都和奈飛不同。

在渠道方面,奈飛的做法更加顛覆傳統一些。

奈飛的數據採集方式和傳統模式不同,並不採集用戶具體的傳統隱私數據(姓名、性別、年齡、常住地等)。因為這些數據並不能反映出真實的觀影喜好。將觀影喜好和這些傳統的隱私掛鉤的做法被奈飛證實最終會失真,因為奈飛面對的是一個全球市場,如果將地域和文化的因素考慮進去,這個渠道的分發就會顯得異常複雜。

如何打敗奈飛?

奈飛的分發實際上是需要根據用戶的觀影歷史來進行推薦的,同時也能知道哪些內容用戶更感興趣,和今日頭條使用的推薦邏輯是類似的,絕大部分的用戶選擇都是最終推薦下的結果,而不是用戶主動選擇的結果。

在這樣的推薦算法下倒推回去製作的內容,就不完全是製作人中心制的產物了。因此,整個奈飛的模式,從內容製作到分發,每一個環節都和傳統的媒體公司有所不同,並不是單純內容的問題。

如何打敗奈飛?

就不要妄想能靠一己之力扳倒奈飛了吧!

應該考慮一下在不同的模式下的共存問題。對很多傳統媒體來說,自己搭建一個DTC的流媒體平臺成本很高,因為他們往往都是內容方,沒有渠道優勢,從頭開始搭建一個渠道平臺意味著將會有好長時間的營銷投入,在面對國際市場的時候也沒有那麼容易立刻就找準定位。

作為一個僅靠會員費作為唯一收入來源的公司,奈飛可以說就是媒體界的好市多,一切都為了“有效區域內的規模效率最大化”。因此分發的技術也是重中之重。

更遠的說,傳統媒體在分發的時候如果沒有像奈飛的算法模式和數據考量,效果就未必能達到奈飛那樣,最終只會帶來更大的資本損耗。

在這一點上,迪士尼的自有平臺Disney+可能會採用截然不同的生存模式,也許會被當做一個傳統媒體如何轉型流媒體的生存典範。

如何打敗奈飛?

從一開始迪士尼就沒有考慮要模仿奈飛的模式。迪士尼的內容庫會比奈飛小很多,這是獨立平臺的代價,所以收費相應地也將會低很多。但同時,迪士尼將會利用旗下IP的網絡效應去做分發,內容也全都是旗下著名IP的衍生劇和獨佔內容。

如何打敗奈飛?

和奈飛不同,迪士尼的絕大部分內容都是天然自帶光環的IP,或者說成名已久的IP。這些內容在分發給消費者的時候並不需要像奈飛那樣進行精確的觀眾喜好定位,因為迪士尼的內容庫沒那麼大。

如何打敗奈飛?

換句話說,這是兩個不同的邏輯生存方式。Disney+的用戶絕大部分都會是主動選擇的觀影體驗過程,因為內容庫並不會大到需要去做分類精準推送,來看的人已經大概明確了觀看的內容。

而奈飛則不同,大部分內容不像迪士尼的內容一樣有全球知名度,奈飛的很多內容都是新創造的IP,打上Netflix的標籤可能是這部劇更能吸引人的因素,而不是劇集本身。

未來,這兩種模式必然會共存下去,只要迪士尼的內容足夠強,依然保持水準,就不需要害怕被奈飛搶走份額。

奈飛也不恐懼迪士尼這樣的強大IP創造者和運營者,因為奈飛走的是截然不同的另一條“算法驅動”道路,只要這個核心不變,奈飛也有可能通過堅持打造屬於自己的頭牌IP。

對於其他內容商來說,內容不夠多的情況下是沒有開一個自有平臺的必要的,內容不夠強的情況下也沒有必要開一個自有流媒體平臺。再強調一次:不是說你把內容搬上網,它就成了“流媒體內容”。這句話也有助於投資者辨別哪些公司可能會從流媒體大戰中跑出來。

技術是唯一出路

“流媒體內容”並不好定義,但它絕對不是單純的內容的模式變更,更多的改變應該是技術驅動帶來的。

奈飛並不是用錢砸就能砸出內容以及砸出一堆用戶訂閱的,它的核心還是機器學習為基礎的內容推薦算法。

如何打敗奈飛?

迪士尼也不是光砸錢買內容的公司,它也砸錢買下了原來MLB旗下專門從事流媒體直播技術的BAMtech,這家公司為很多最新的流媒體直播技術做支持(例如我們在騰訊體育可以看到不同視角的轉播,未來可能還會有可控視角的直播技術等等)

未來的內容,尤其是互聯網內容,一定不可能是單純依靠內容驅動的,它一定需要更新的直播技術,更新的播放技術來驅動改變。

就好像AR技術的發展一樣,以往足球直播只能靠嘴說,現在已經可以使用AR技術在足球比賽直播中直接給出球員的可視化數據、球的軌跡、以及進球不同畫面和角度的播放和回看。

未來,這些技術的自由度將會更加提高,我們有希望在流媒體內容上看到這些內容的增加,這些技術也會給內容製作商提供新的思路,催生新的內容誕生。

因此,我們要關注那些願意在技術上砸錢的企業。想要扳倒奈飛,你必須捨得花錢在技術上。亞馬遜、蘋果、谷歌這些技術型的公司更有可能成為奈飛的威脅,同時,遊戲公司如暴雪、EA、騰訊也有可能在未來威脅奈飛,因為本質上來說,他們都是技術驅動的公司,並且搶奪大家時間資源。

原文作者:Neo Xin He

轉載合作

[email protected]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