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管理中,當KPI遇上OKR

KPI 文化 工作這一年 設計 雜文錄 2019-04-06


目標管理中,當KPI遇上OKR


一、為什麼要實施OKR

1、OKR與KPI

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全稱為“目標和主要成果”,是企業進行目標管理的一個簡單有效的系統,OKR是一套定義和跟蹤目標及其完成情況的管理工具和方法,能夠將目標管理自上而下貫穿到基層。

目標管理中,當KPI遇上OKR


OKR解決了KPI的種種缺陷:

首先它和績效考核分離,把績效考核交給peerreview(相當於公司的360度評價)來做。然後它強調最終的關鍵結果必須服從目標,所以如果你在目標上寫了要讓用戶喜歡我們的產品,但你實際執行關鍵結果的手段違反了這一點的話,誰都能看得出來,自然你做了也只有壞處沒有好處。既然關鍵結果只是用來服務於目標的,那就沒必要像KPI那樣一早制訂好然後強制執行了。

你可以在做的過程中隨意更改關鍵結果,只要它們還是服務於原本的目標就行。其實OKR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幫助你保持專注,保持專注又能幫助你有影響(當然有人沒專注都能有所影響,或者有專注度都做不出影響力)。

目標管理中,當KPI遇上OKR


2、OKR的基本方法與原則

(1)方法:

首先,要設定一個目標(Objective),這個目標不必是確切的、可衡量的,例如“我想讓我的網站更好”;然後,設定若干可以量化的“關鍵結果”(Key Results),用來幫助自己實現目標,例如“讓網站速度加快30%”或者“融入度提升15%”之類的具體目標。

(2)原則:

①OKRs要是可量化的(時間&數量)。

②目標要是有野心的,有一些挑戰的,有些讓你不舒服的。一般來說,1為總分的評分,達到0.6-0.7是較好的了,這樣你才會不斷為你的目標而奮鬥,而不會出現期限不到就完成目標的情況。

③每個人的OKRs在全公司都是公開透明的。比如每個人的介紹頁裡面就放著他們的OKRs的記錄,包括內容和評分。

3、OKR的管理邏輯

OKR應用的思路來源於彼得·德魯克的目標管理學說,該學說提出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是發揮個人優勢、實現團隊協作並獲得共同福祉的最佳管理原則。OKR的體系設計從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兩大原則出發,激勵員工取得優秀的績效,從而保證企業發展目標的實現。

標準OKR採用“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結合的設定方式以達成公司至個人目標的一致性,並通過定期評估來保證KRs始終服務於O,以此實現目標管理。

目標管理中,當KPI遇上OKR


OKR的評估結果雖不與績效直接掛鉤,但會作為績效評估的一種參考,結合KPI、BSC、360°評價等其他考核方法完成績效考核,以此實現員工的自我控制。

二、如何實施OKR

1、OKR落地的影響因素

鑑於OKR具備“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兩大特性,是否適用於企業主要受四大因素影響:市場環境、企業文化、組織架構和員工規模。

目標管理中,當KPI遇上OKR


(1)市場環境是判斷企業是否適合應用OKR的決定因素。在可預測性較低、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裡,企業不得不因勢而變,OKR在這樣的環境中無疑會釋放巨大的能量。這正是互聯網、IT等知識密集型企業對OKR的響應最為熱烈的原因。同時,謀求轉型的傳統企業為了實現從存量市場到增量市場的突破,同樣需要以OKR引導公司上下整體配合,共同尋找業務的突破點和創新點。此外,OKR並不限於整個企業,也可以僅在部分部門施行,對於研發、廣告、公關等創新程度要求較高、緊貼市場需求的部門來說,OKR同樣是追逐目標的一把利器。

(2)企業文化是深刻影響OKR實施效果的關鍵因素。對於鼓勵創新、冒險,追求企業和個人共同成長的企業而言,其培育的文化氛圍為OKR的應用提供了適宜的土壤,更易激發員工的創新活力。反之,受控制導向、科層命令及按部就班完成指標的管理慣性長期影響的企業轉向OKR的難度頗大,易造成水土不服。

(3)組織架構是影響OKR能否順利落地的重要因素。組織偏向扁平化、層級距離較短的企業,溝通渠道比較順暢,因此使用OKR更加如魚得水。但對於層級較多、職位分明的一些傳統企業,上下級溝通較少、決策響應速度慢,OKR不一定是解決問題的良藥。

(4)員工規模也是嘗試應用OKR的企業需要考慮的因素。對於處於初級發展階段、員工規模較小的企業來說,只要領導者對企業的戰略決策把控能力強,剩下的員工對企業的目標足夠了解,那麼對OKR需求便不大。而那些員工規模中等及以上的企業,為了避免行動與目標相背離,使眾多員工與領導者共謀所求,OKR將是最適宜的解決之道。

2、OKR的實施關鍵流程

(1)從上至下,目標的設立順序應該是公司到部門到組到個人。

個人想做什麼,和管理者想他做什麼一般來說是不會完全相同的。那他可以通過先查閱上層的目標,在自己想做的事情範圍內找到能對公司目標有利的部分,將他拿出來和自己的管理者進行討論,做權衡取捨。某種情況下,很有可能這個自己想做的東西,會變成公司今後改變的發展方向。

(2)溝通的問題分兩種方式:

①一對一的交流,即個人和他的管理者溝通。尤其是在一季度結束,另一季度開始時,要協商好關鍵結果是什麼。因為不僅個人能說明自己想做什麼,也是上面表達他想要你做什麼,最好的情況是兩者得到結合。

②全公司的會議,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各小組的負責人蔘加並介紹自己組的OKRs,最終大家一起打分評估。

(3)基本要求

①最多5個O,每個O最多4個KRs;

②60%的O最初來源於底層。下面的人的聲音應該被聽到,這樣大家工作會更有動力;

③所有人都必須協同,不能出現任何命令形式;

④一頁寫完最好,兩頁是最大限值了;

⑤OKRs並不是績效評估的工具,對個人來說,它起到很好的回顧作用,能快速明瞭地讓自己看到我做了什麼,成績是怎麼樣;

⑥分數0.6-0.7是不錯的表現,因此0.6-0.7將是你的目標。如果分數低於0.4,你就該思考,那個項目究竟是不是應該繼續進行下去。要注意,0.4以下並不意味著失敗,而是明確什麼東西不重要及發現問題的方式。分數永遠不是最重要的,除了是作為一個直接的引導作用;

⑦只有在KRs仍然很重要的情況下,才持續為它而努力;

⑧有個聯合會組織來保證每個人都朝同樣的目標行進。(事實上OKRs實施過程中,你能夠獲得大家的認可和幫助,這是很有趣的事情)。

(4)OKR的關鍵

①每個季度和年度都有OKRs,並保持這樣一個節奏的。年度的OKRs不是一下就敲定了的。比如你在12月設了下季度和年度的OKRs,往後集中精力在實施季度OKRs上,畢竟這是眼前的目標。而過了一段時間,你可以驗證年度OKRs是不是正確的,並不斷修訂它。年度的OKRs是指導性的,並不是約束。

②可量化的。

③個人、組、公司層面上均有。

④全公司公開。

⑤每個季度都打分。

三、總結:OKR落地的應用法則

目前國內的大多數企業仍處於觀望態度,在追求新的績效管理的方式時必須全方位地考量以上四個因素,其中市場環境是企業通常無法改變的外部因素,其他三個則是可以調整的內部因素。

匹配這四大要素的企業毫無疑問是應用OKR的最佳模板。如果企業的員工規模在中等以上,可借鑑谷歌式的OKR,按照嚴格、完善的OKR體系改善績效管理方式,帶領全體員工走向康莊之道;如果企業的員工規模中等,上下級的OKR傳導機制不需太過複雜,可先採用知乎式OKR體系,待企業整體適應或發展壯大後向谷歌式OKR進行轉變。

對於處於追求創新與競爭的市場環境,還不具備其他重要要素的企業而言,要想試水全新的管理方式,就必須先在企業文化、組織架構進行調整,例如培育競爭、創新、進取的企業文化,縮短層級距離,使組織內部的溝通和決策響應更加順暢和敏捷,隨後再循序漸進地引入OKR。

總之,OKR的管理理念針對的是適宜的公司、部門、個人,而並非特定的行業。無論是紅海廝殺還是藍海揚帆,企業都需要根據自身情況,審慎地衡量OKR應用的價值,並在借鑑範例的基礎上探索最適宜的實踐方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