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手工的油布傘”兒時的記憶,遠銷日韓,如今卻後繼無人!

“純手工的油布傘”兒時的記憶,遠銷日韓,如今卻後繼無人!

“純手工的油布傘”兒時的記憶,遠銷日韓,如今卻後繼無人!

油布傘當今看來,其實很有風格的。本色、樸素、環保、簡約、豪放、粗獷、剛強、原生態、返璞歸真。與現代形形色色、各式各樣、奶油小生模樣的傘相比,油布傘顯得特別有個性。猶如“學士詞,須關西大漢,抱銅琵琶,執鐵綽板,唱大江東去”,多大的風也吹不翻!

“純手工的油布傘”兒時的記憶,遠銷日韓,如今卻後繼無人!

油布傘在中國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北宋畫家張擇端那著名的風俗畫長卷《清明上河圖》中就已經有了油布傘的蹤影。

涇縣生產的油布傘就是其中之一。早在宋元時期就有制油布傘的記載,發展至明清時已形成一定規模,與宣紙、宣筆、茶葉並稱“涇縣四大名優特產”。

如今,在涇縣昌橋鄉孤峰村,臨著馬路有幢不起眼的小樓,車來人往中,如果不是二樓走廊幾把橘紅色的大傘,很難會引人注意。進去一瞧,這裡原來是一家生產油布傘的小作坊,叫做“國民油布傘廠”,懷舊的名字,恍惚一下子回到上個世紀。

“純手工的油布傘”兒時的記憶,遠銷日韓,如今卻後繼無人!

說是工廠,其實就是民房改建,老屋的一個個房間算是車間,裡面牆皮脫落,陳設簡單,角落裡堆放著制傘面料,幾臺老舊的縫紉機看著也都上了年頭。

“純手工的油布傘”兒時的記憶,遠銷日韓,如今卻後繼無人!

已經年屆七旬的齊大爺,是廠裡的制傘師傅,熟練的在竹竿上鑽孔打眼。不過隨著時代發展,油布傘產銷量逐年遞減,有的傘廠連工人工資都發不出,傘廠倒閉的倒閉、轉產的轉產,如今在涇縣,傳統工藝製作的油布傘,只有“國民油布傘廠”一家碩果僅存。齊大爺雖是位老手藝人,一個月工資也就2000多塊錢。

“純手工的油布傘”兒時的記憶,遠銷日韓,如今卻後繼無人!

這家作坊祖祖輩輩都以制傘為生,現在仍然堅持由手工製作。油布傘選用當地山區的老毛竹、優質檀樹以及棉布等原材料,經過十幾道工序精製而成。手工製作的油布傘,外形古樸美觀,傘面寬大,結實耐用。

“純手工的油布傘”兒時的記憶,遠銷日韓,如今卻後繼無人!

油布傘製作分傘骨、傘蘆盤、傘柄、傘衣、傘架、裝傘衣、熬油、油傘等八大道工序、幾十道小工序,製作工具主要有銼刀、錘子、鋸子、鑽子、縫紉機、剪刀、量尺等,選材嚴格,工序複雜,純手工製作,操作要領全憑多年的實踐經驗,一把油布傘從選材到成品一般需一週左右時間。

“純手工的油布傘”兒時的記憶,遠銷日韓,如今卻後繼無人!

其中,熬油是油布傘生產中的核心技術,它的好壞關係整把傘的成敗,油熬嫩了,傘晒不幹;油熬老了,容易糊鍋報廢。熬熟時的溫度大約在240度左右,所以在熬製時工人師傅十分小心。在油傘時,則要求工人摻色要攪均;油頭坯時,要把傘布油透,不能有遺漏;復油時要均勻,傘面才有光澤。

“純手工的油布傘”兒時的記憶,遠銷日韓,如今卻後繼無人!

油布傘雖沒有西湖絹紙傘的浪漫,也沒有現代雨傘的輕盈,但堅固、廉價、實用,凝結著皖南手工藝人獨有的技藝。

由於一直堅持使用傳統工藝制傘,這家油布傘作坊的當家人不僅被評為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還是全國制傘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油布傘行業標準制定專家組成員、國家油布傘行業標準主要起草人之一。

“純手工的油布傘”兒時的記憶,遠銷日韓,如今卻後繼無人!

寂寥斑駁的馬頭牆

煙雨空濛的青石巷

一把橙黃的油布傘

是誰家姑娘姍姍而行

把這潑墨山水畫般的韻味

搖曳在涇川的記憶中

油布傘,穿越時空的美。

(來源:印象安徽IMPAH微信公眾號)

“純手工的油布傘”兒時的記憶,遠銷日韓,如今卻後繼無人!

“純手工的油布傘”兒時的記憶,遠銷日韓,如今卻後繼無人!

“純手工的油布傘”兒時的記憶,遠銷日韓,如今卻後繼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