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VS蔡徐坤,一場圈層社區與流量粉絲的文化之戰


B站VS蔡徐坤,一場圈層社區與流量粉絲的文化之戰


作者:樑嘉烈

“雞你太美”近幾日已經在各大網站刷屏,從虎撲到B站,從微博到鬥魚,這句話似乎正在成為一句流行語。

要說這句話為何流行,還是得從蔡徐坤在2019年年初成為NBA大使說起。NBA大使官宣後,不少虎撲用戶心碎之下,群體吐槽蔡徐坤籃球球技緩解“悲痛”,這也是如今“你打球像蔡徐坤”、“你XX像蔡徐坤”等吐槽的起源。

與此同時,蔡徐坤在《偶像練習生》中錄製的一段自我介紹視頻也被扒了出來,其中便有打籃球的橋段。


B站VS蔡徐坤,一場圈層社區與流量粉絲的文化之戰



懟蔡徐坤的熱潮從虎撲蔓延到B站後,這段視頻也成為了B站“鬼畜蔡徐坤”的素材來源。此外,“雞你太美”也是出自於這段視頻中蔡徐坤演唱的《只因你太美》。

B站VS蔡徐坤,一場圈層社區與流量粉絲的文化之戰


不少明星曾在B站被鬼畜過,但蔡徐坤是第一個往B站寄律師函的人,不寄則好,一寄B站反抗蔡徐坤的勢頭反而又猛烈了幾分。在B站以#蔡徐坤 鬼畜#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相關視頻高達1000多條,可見在B站颳起的這股“以坤為樂”的風潮有多猛烈。

4月17日,#B站被爆低俗內容氾濫#登上微博熱搜後,4月18日#央視力挺B站#也登上了熱搜,“一正一負”,這恐怕也是兩方之間在微博上的“暗鬥”。

B站VS蔡徐坤,一場圈層社區與流量粉絲的文化之戰


自家愛豆被“黑”,蔡徐坤的粉絲IKUN自然也沒有坐以待斃。但是無論是此前的吳亦凡粉絲大戰虎撲,還是如今的蔡徐坤粉絲試圖爆破B站,似乎都未討得上風,畢竟圈層社區的戰鬥力也是不容小覷的。

不過,不管蔡徐坤狀告B站能否勝訴,這場爭議中的雙方都很難互相認同和理解。對蔡徐坤而言,即便沒有種種劣跡,“新時代流量代名詞”已經足以構成他在大眾眼中的“原罪”。而對不少被流量侵擾的大眾來說,他們或許並不瞭解蔡徐坤,他們也不想去了解,所謂蔡徐坤,只不過是他們反抗“流量為王”時代的介質而已。

B站VS蔡徐坤,一場圈層社區與流量粉絲的文化之戰


從虎撲到B站

圈層社區的戰鬥力為何如此強勁?


吳亦凡粉絲與虎撲交手、蔡徐坤粉絲與B站交手均沒討到上風並非沒有原因。

飯圈粉絲“交戰”較多並非虎撲這種體育社區以及B站這種二次元社區,我們日常看到的大多都是明星之間的“內部鬥爭”,比如前段時間的王源粉絲大戰楊超越粉絲、楊洋粉絲大戰劉亦菲粉絲等。明星粉絲之間的對戰往往更傾向於“口水戰”,但是走出飯圈外就並非如此了。

虎撲和B站能在對戰明星粉絲中取得優勢,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 平臺用戶數量更勝一籌

在吳亦凡粉絲與虎撲的大戰結束後,有網友在知乎發帖討論:“為什麼吳亦凡3300萬大軍,輸給了66萬虎撲JRS?”這個說法是按照吳亦凡和虎撲微博的粉絲數量來進行對比的,顯然有失公允。畢竟明星粉絲絕大多數都會關注自家愛豆的微博賬號,但是玩社區的卻並非每個人都會在意平臺的官方微博賬號。

不如來看另一組數據。截至2017年,虎撲APP的裝機量為6300萬,虎撲全平臺月活用戶為5500萬,為國內活躍用戶數量最大的體育平臺之一。B站的月均活躍用戶數在2018年第四季度達到9280萬,其中移動端月活用戶為7950萬。目前,吳亦凡和蔡徐坤微博粉絲數量分別為4585萬和2355萬,吳亦凡尚且不知,但是蔡徐坤曾被曝光無效聲量達到了70%。如此看來,這兩家粉絲對戰虎撲和B站,首先在人數上就不具備壓倒性優勢。

2. 圈層文化的“高門檻”勸退

吳亦凡粉絲大戰虎撲和蔡徐坤粉絲大戰B站過程中,都有一段相似的經歷。兩家粉絲都試圖爆破虎撲或B站,但因註冊會員時大多答題失敗,以至無法達到敵軍“主戰場”。粉絲們大多答題不利,其實也並非像外界所傳一般“年齡過小”、“智商欠佳”等,而是虎撲、B站這種圈層社區所出的大多數題目都比較有自己的社區特色,有著天然的“高門檻”。

B站VS蔡徐坤,一場圈層社區與流量粉絲的文化之戰


不過,這倒是為不少虎撲和B站用戶帶來了“發家致富”的機會,一些虎撲、B站用戶在“大戰”期間嚮明星粉絲賣號、出售邀請碼,不過此舉更像是對粉絲們的嘲諷。無法“深入敵後”的粉絲們,則選擇了“曲線救國”。有吳亦凡的粉絲逼男友卸載虎撲,給虎撲APP狂刷差評;而蔡徐坤粉絲團則表示卸載B站,永不更新。

B站VS蔡徐坤,一場圈層社區與流量粉絲的文化之戰


3. 飯圈邏輯在外界缺乏戰鬥力

明星粉絲之間的Battle,流程其實很簡單。粉絲們可以比愛豆微博粉絲數量、專輯銷量、時尚資源、廣告資源、影視資源,比粉絲的應援能力,還可以祭出做公益的大旗,實在無法理論還可以用扒黑料、屠超話等暴力方式解決。但是這些“招數”在虎撲和B站用戶面前是無用的,他們的反駁也很簡單,流量可以刷、銷量可以刷、資源可以靠粉絲捧、公益就是在作秀。所以,粉絲們的邏輯在飯圈外大多是缺乏戰鬥力的。

4. 就怕對手有技術

前有虎撲用戶開各種技術貼分析吳亦凡說唱能力,後有B站UP主製作鬼畜視頻分析蔡徐坤籃球實力,可謂不怕對手人數多,就怕對手有技術。在B站關於蔡徐坤的鬼畜視頻中,有PS國外網友看到蔡徐坤打球反應的、有給蔡徐坤AI換頭的、有手繪700幀還原蔡徐坤打籃球的、有用《美人魚》惡搞蔡徐坤律師函的、還有PS蔡徐坤參加李雲龍獨立團選秀的。

B站VS蔡徐坤,一場圈層社區與流量粉絲的文化之戰


這些視頻基本都擁有十萬以上的播放量,有的甚至達到了百萬,多數在鬼畜區視頻熱度中排名前列。因為鬼畜視頻趣味性較高,相關視頻在其它平臺上流傳度也很廣。

5. 圈層社區集中精力一致對外

虎撲和B站最大的特徵之一無疑就是由相同興趣愛好的用戶組成的群體極容易形成共同的價值觀,要不然虎撲步行街怎麼會被稱為“直男一條街”。雖然圈層之間並非沒有隔閡,就如虎撲上詹姆斯粉絲和科比粉絲、梅西粉絲和C羅粉絲等長年也處於混戰之中,但群體都是排除異己的,當遇上非球迷時,就會展現出一致對外的精神,在虎撲大戰吳亦凡粉絲時,虎撲微博官方賬號虎撲步行街更是擔任了作戰領頭人的角色。

相比於虎撲,B站官方的姿態沒有如此激進,甚至B站的一些知名UP主如力元君、豐兄來了等在蔡徐坤發佈律師函後均刪除了視頻,當然,這也是從保護B站的角度出發的。不過大多數的B站UP主和用戶並未收手,不少UP主“頂風作案”,近日,B站上關於鬼畜蔡徐坤的視頻數量有增無減,不少新視頻的彈幕中也滿是“加大力度”的呼籲。

B站VS蔡徐坤,一場圈層社區與流量粉絲的文化之戰


蔡徐坤只是一個符號

大眾反抗的是“娛樂至死”的流量時代


有網友指出,吳亦凡大戰虎撲、蔡徐坤大戰B站,都不能排除聯合炒作的可能。如果從聯合炒作的立場來看,B站和蔡徐坤此次對戰不管誰輸誰贏,雙方都不虧。

以虎撲和吳亦凡粉絲對戰為例,虎撲步行街官方微博在短短几天內漲粉20萬,虎撲APP在蘋果商店的免費APP排行榜中也從此前400多名的位置,最高衝入了前60名。而對吳亦凡方來說,吳亦凡在《中國新說唱》中提出的Skr徹底出圈,新歌也藉機推廣了一把。對蔡徐坤和B站來說,此次一個提高了出圈率,一個也藉機收割了一波流量。

但是如果排除炒作的可能,此次對戰事件則值得令人深思。蔡徐坤並非第一個在B站上被鬼畜的明星,成龍、張學友、局座召忠、唐國強、雷軍、甚至黃子韜、鹿晗、吳亦凡等流量明星都曾被B站鬼畜過。但是這些明星的鬼畜視頻很少帶有較強的攻擊性,蔡徐坤則不同,此次,B站上有一小部分視頻已經上升到了對蔡徐坤的人身攻擊,在蔡徐坤律師函發佈後,這些惡搞顯然更加不留情面。

B站VS蔡徐坤,一場圈層社區與流量粉絲的文化之戰


雖然如今B站上很多人還在嘲諷蔡徐坤的律師函,但是從蔡徐坤的立場來說,維權並沒有什麼值得嘲諷的,至於有沒有告錯,其實也並非重點。不難發現,在兩場對戰中不光是虎撲、B站的用戶群體對吳亦凡、蔡徐坤這種流量明星存在鄙視,虎撲和B站的官方態度也帶著鄙視和暗諷的意味。

B站VS蔡徐坤,一場圈層社區與流量粉絲的文化之戰


蔡徐坤被惡搞的來源,無疑是成為了NBA形象大使後,激發了和虎撲用戶之間的矛盾,雖說B站用戶和蔡徐坤之間並沒有如虎撲用戶這種“侮辱所愛”的深仇大恨,但不少B站UP主還是沒有“放過”蔡徐坤,除了追逐熱點的原因外,也有對流量的“仇視”因素所在。

這並不難理解,畢竟天下皆苦流量久矣。當下的大環境已經發生了改變,大眾對流量明星的縱容度越來越低,流量明星本身的號召力也正在衰退。也是因此,群起攻擊“德不配位”的流量明星已經成為了一種正義。試想蔡徐坤這種鬼畜視頻如果放在有實力、有威望的明星身上,勢必會被群起攻擊,但是放在蔡徐坤身上,大眾也就只是樂呵一下,順口再吐槽一句而已。

雖說流量即原罪,但這並不代表蔡徐坤本人就“有罪”。如今的娛樂市場流行快餐式造星和消費,蔡徐坤也不過是被包裝後推向舞臺的產品,不是蔡徐坤,也會是另外一個人。雖然蔡徐坤的音樂鮮有出圈作品、籃球球技欠佳,但是在現有的扒皮和資料中,他是沒有顯著黑點的,沒有涉毒、家暴、出軌等劣跡行為,因為長相、因為籃球被群起攻擊,或許也是他始料未及的。

B站VS蔡徐坤,一場圈層社區與流量粉絲的文化之戰


古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眾》中提到:“群體中的個體,宛若沙漠中的一粒沙,揚起的風向,決定了他的意願。”這對牴觸蔡徐坤的大眾來說同樣適用,人民群眾都在喊打流量明星的時代,沒有人會去了解蔡徐坤,或者也沒有人想了解,他在大眾眼中只是“新生代的流量”的代名詞,是一個標籤,這是蔡徐坤無奈和尷尬所在。

蔡徐坤有委屈,反抗蔡徐坤的人未必沒有,而他們大多數都被簡單粗暴的打上了直男、排斥異己、不接受多元審美的標籤。但是這些人不接受蔡徐坤,未必只是因為他長相陰柔、妝容妖豔。虎撲70%多的男性用戶討厭吳亦凡或是蔡徐坤,或許說明了直男們對“精緻男”的排斥,但B站用戶群起攻擊蔡徐坤,無疑說明了大眾本質上討厭的只是流量明星而已。

B站VS蔡徐坤,一場圈層社區與流量粉絲的文化之戰


有知乎網友曾匿名分享過自己的感受:“今天的中國文娛界,流量當道,審美綁架,價值單一,起初人們都是馬丁尼莫拉,只要尚未被危機,便抱著瓜作壁上觀,如今,隨著流量的進一步滲透,年度金曲榜單已經跟我每天刷的歌沒什麼關係了,滿屏的尷尬演技和娘娘腔也已經避不開了,從前那幫打著審美多元化的人現在已經佔領了審美高地,在廣告裡、手機裡、電視劇中、我即無奈又噁心。”

之前被“歸國四子”霸屏的流量時代,大多數人選擇了用忽視來對抗流量的“入侵”,就如這位知乎網友所想一般,他們試圖逃避,但是NBA選擇了蔡徐坤,這就令很多吃瓜群眾惶恐了。正如知乎網友所言,NBA選中蔡徐坤,從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廣大人民群眾“不聽不看不關心”反抗資本的方式迎來了崩塌式的慘敗。流量明星沒有動誰的奶酪,只是在整個市場都在推崇流量的環境下,不喜歡流量的人,已經避無可避了。


B站VS蔡徐坤,一場圈層社區與流量粉絲的文化之戰



大眾並非不知道蔡徐坤是資本的產物,是快餐式的消費品,但是大眾一般不會去吐槽資本,因為他們知道資本不會輕易被觀眾的吐槽聲所動搖,娛樂市場環境的改善最終依賴的也不是罵聲。所以,不少人的矛頭才會對準某個特定的人,歸根結底,大家討厭的是這個“實力在流量面前被弱化,甚至一文不值”的時代。

所以,不管是吳亦凡和虎撲的對戰、還是蔡徐坤和B站的對戰,最終即便有勝負,雙方的矛盾都是不可調節的,除非蔡徐坤在短期內能進化為德藝雙馨的實力派,否則即便B站敗訴,大眾也不會服蔡徐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