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世界性醫學難題 給86歲老軍醫點個贊

301醫院 解放軍報融媒體 2017-06-11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作者:郭晨、羅國金 責任編輯:康哲

解放軍總醫院專家組成員盧世璧在10多年時間裡,做了上千次實驗,反覆摸索,不斷改進。2008年,他親自主刀,首次利用組織工程技術修復軟骨缺損,手術取得圓滿成功。從此,中國的軟骨修復技術躋身世界前列。如今,86歲的盧世璧仍在堅守,他把畢生的精力都奉獻給了國家,給了患者。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詳細報道——

攻克世界性醫學難題 給86歲老軍醫點個贊

帶領團隊攻克軟骨再生技術等一系列世界性難題

盧世璧:一路攀峰只為追求更好

■解放軍報記者 郭 晨 特約記者 羅國金

【專家小傳】盧世璧,中國工程院院士,解放軍總醫院專家組成員。從醫60餘年,先後在人工關節研究、周圍神經損傷修復、骨組織工程前沿研究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被中央軍委授予“模範醫學專家”榮譽稱號,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和軍隊首屆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等。

“導師,咱們的組織工程軟骨支架技術成功轉化了!”前不久,博士研究生袁雪凌迫不及待地跑到盧世璧的辦公室報告好消息。

盧世璧長舒一口氣,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這一天,他領銜的我國最新一代軟骨修復技術,正式實現了從基礎研究向臨床應用的推廣,無數骨傷患者從中看到康復的希望。

談起盧世璧,不能不提人工關節。“人工關節置換術”被譽為20世紀骨科三大進展之一,是治療嚴重關節疾病、關節損傷的重要措施。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國外人工關節研究已經興起,但受限於當時的客觀條件,我國相關領域的研究水平與國外還存在很大差距。

當時,剛剛調入解放軍總醫院骨科的盧世璧,在陳景雲教授的指導下,開始了我國人工關節的研究。由於國外的技術封鎖,他們僅能從影印的外文雜誌上看到幾張人工關節的照片。

人工關節既要能承受巨大的壓力,確保在長期活動中不出現折斷或鬆動,同時還必須具備耐磨損、耐腐蝕、無毒害等特性。開展這一研究,需要吃透醫學、生物力學、金屬材料學等多學科知識,這對年輕的盧世璧來說是一個巨大挑戰。

為了繪製人工關節工程圖紙,盧世璧與技術人員吃住在一起,從零開始,摸索設計。為了搞清楚有關金屬的生物力學原理,他一有空就往科研部門跑,虛心向專家請教。就這樣,盧世璧帶領同事歷經9年的艱苦攻關,在國內率先完成了人工關節的自主設計與加工。

攻克世界性醫學難題 給86歲老軍醫點個贊

然而,盧世璧並沒有躺在功勞簿上享受,他很快把目光投向了另一個未曾涉足的領域。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關節軟骨損傷不可修復,只能任由關節軟骨繼續磨損,最後患者不得不置換人工關節。隨著再生醫學的發展,關節軟骨損傷的早期治療成為可能。1994年,花甲之年的盧世璧又開始探索如何利用組織工程技術修復軟骨缺損。

“如果軟骨缺損能治好,你研製的人工關節還有用武之地嗎?”很多人對盧世璧的做法不理解。

“醫生治的不僅是病,更是病人,早期介入治療,減輕病人的痛苦,那才是最大的成果。”在盧世璧眼中,病人的利益高於一切。

解決免疫排斥反應是第一道難關,需要把同種異體軟骨上的細胞全部清除,然而軟骨是由一層層緻密的組織組成,清除細胞難度極大,盧世璧用了整整兩年時間才攻克。

舊問題解決,新問題接踵而至。他在實驗中發現健康軟骨內的細胞不能進入補進去的軟骨,這意味著補入的軟骨失去活性。

為解決這一問題,盧世璧在接下來的10多年裡,做了上千次實驗,反覆摸索,不斷改進。2008年,盧世璧親自主刀,首次利用組織工程技術修復軟骨缺損,手術取得圓滿成功。從此,中國的軟骨修復技術躋身世界前列。

從人工關節到軟骨修復,一路追趕,最終超越。當初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如今已是耄耋老者,但那顆執著的心始終未曾改變。

“探索永無止境。所有的治療,所有的科研,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去年,86歲的盧世璧又指導學生開展軟骨和軟骨下骨同時損傷的治療研究,目前該項研究取得的成果已處於世界先進水平。

“我的第一個軟骨專業研究生現在都退休了。科研就是這樣,一做就是幾十年。”盧世璧說。

如今,盧世璧還在堅守。因為患者需要他、祖國需要他。他把畢生的精力都奉獻給了國家,給了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