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的“怯”懦與黃偉文的“勇”敢

林夕的“怯”懦與黃偉文的“勇”敢林夕的“怯”

《怯》是林夕寫給容祖兒的一首歌。歌裡寫了一個女生戀愛之前的種種小情緒。在這首歌裡,林夕將小兒女戀愛的心思寫的絲絲入扣。在戀愛之前的輾轉反側寫的入木三分。讓人生出同感。

事實上,林夕也非常擅長細微感情的刻畫。同樣是寫暗戀,可以是:“頭一次顧慮我沒動人條件”(《怯》)的輾轉反側;也可以是:“祈求天父做十分鐘好人,賜我他的吻如憐憫罪人”時候的惶恐不安(《少女的祈禱》);還可以是“甜言蜜語沒有,卻有我這個好友”的自我嘲弄(《七友》)。雖然林夕寫起政治類歌詞辛酸毒辣,在寫社會熱點的時候也毫不手軟,刀刀見血,但是寫起情歌卻活脫脫是仿似少女。聽他的情歌,經常會找到他藏在歌裡面的細微心思。林夕的歌充滿了冷靜與剋制。但究其根源無非“委屈求全”四字。這四字也幾乎貫穿於他所有的成名作:《再見二丁目》“原來我非不快樂,只我一人未發覺”是對自己的冷靜與剋制;《約定》裡的“兩鬢斑白仍可認得你”是對已故感情的自我安慰;《人來人往》裡“我也開心飲過酒”亦是自我勸解。

這種,用來自己排解的情緒在林夕感情裡隨處可見,因此才會有“害怕悲劇重演,我的命中命中”的宿命之感。這種宿命感給他的情歌帶來了諸多聽眾。愛情裡的倒黴蛋大抵都相似,從林夕的歌裡自然會找到心有慼慼之感。同時林夕對於感情的細膩描繪放眼整個華語樂壇的詞人也是無人能比出其右。也正是這樣,一首《怯》才會把戀愛未滿時候的猶疑與欲語還休寫的淋漓盡致。

林夕的“怯”懦與黃偉文的“勇”敢林夕的“怯”

《怯》是林夕寫給容祖兒的一首歌。歌裡寫了一個女生戀愛之前的種種小情緒。在這首歌裡,林夕將小兒女戀愛的心思寫的絲絲入扣。在戀愛之前的輾轉反側寫的入木三分。讓人生出同感。

事實上,林夕也非常擅長細微感情的刻畫。同樣是寫暗戀,可以是:“頭一次顧慮我沒動人條件”(《怯》)的輾轉反側;也可以是:“祈求天父做十分鐘好人,賜我他的吻如憐憫罪人”時候的惶恐不安(《少女的祈禱》);還可以是“甜言蜜語沒有,卻有我這個好友”的自我嘲弄(《七友》)。雖然林夕寫起政治類歌詞辛酸毒辣,在寫社會熱點的時候也毫不手軟,刀刀見血,但是寫起情歌卻活脫脫是仿似少女。聽他的情歌,經常會找到他藏在歌裡面的細微心思。林夕的歌充滿了冷靜與剋制。但究其根源無非“委屈求全”四字。這四字也幾乎貫穿於他所有的成名作:《再見二丁目》“原來我非不快樂,只我一人未發覺”是對自己的冷靜與剋制;《約定》裡的“兩鬢斑白仍可認得你”是對已故感情的自我安慰;《人來人往》裡“我也開心飲過酒”亦是自我勸解。

這種,用來自己排解的情緒在林夕感情裡隨處可見,因此才會有“害怕悲劇重演,我的命中命中”的宿命之感。這種宿命感給他的情歌帶來了諸多聽眾。愛情裡的倒黴蛋大抵都相似,從林夕的歌裡自然會找到心有慼慼之感。同時林夕對於感情的細膩描繪放眼整個華語樂壇的詞人也是無人能比出其右。也正是這樣,一首《怯》才會把戀愛未滿時候的猶疑與欲語還休寫的淋漓盡致。

林夕的“怯”懦與黃偉文的“勇”敢

現在的林夕鑽研佛理,對感情的執念遠無當初強烈。看他的詞反而有種捱到新天地的感覺。寫起歌來無論何樣感情都是信手拈來。在《the key》裡可以寫講述人生哲理,平穩感人的《任我行》,筆鋒一轉卻又是虐與被虐的《斯德哥爾摩情人》。而選材上則更是或大開大合,或劍走偏鋒,不再拘於形。

可是,聽到這樣的林夕,依然還會想起那個在暴風雨夜裡害怕的睡不著的人,依然會銘記那個抱著病也不敢痛的委曲求全。青春時候的卑微總會過去,當初甘願犧牲的自己也總會成長。就像終於看開的夕爺大徹大悟後的一句喟嘆:證明感情總是善良,殘忍的是人會成長。

林夕的“怯”懦與黃偉文的“勇”敢林夕的“怯”

《怯》是林夕寫給容祖兒的一首歌。歌裡寫了一個女生戀愛之前的種種小情緒。在這首歌裡,林夕將小兒女戀愛的心思寫的絲絲入扣。在戀愛之前的輾轉反側寫的入木三分。讓人生出同感。

事實上,林夕也非常擅長細微感情的刻畫。同樣是寫暗戀,可以是:“頭一次顧慮我沒動人條件”(《怯》)的輾轉反側;也可以是:“祈求天父做十分鐘好人,賜我他的吻如憐憫罪人”時候的惶恐不安(《少女的祈禱》);還可以是“甜言蜜語沒有,卻有我這個好友”的自我嘲弄(《七友》)。雖然林夕寫起政治類歌詞辛酸毒辣,在寫社會熱點的時候也毫不手軟,刀刀見血,但是寫起情歌卻活脫脫是仿似少女。聽他的情歌,經常會找到他藏在歌裡面的細微心思。林夕的歌充滿了冷靜與剋制。但究其根源無非“委屈求全”四字。這四字也幾乎貫穿於他所有的成名作:《再見二丁目》“原來我非不快樂,只我一人未發覺”是對自己的冷靜與剋制;《約定》裡的“兩鬢斑白仍可認得你”是對已故感情的自我安慰;《人來人往》裡“我也開心飲過酒”亦是自我勸解。

這種,用來自己排解的情緒在林夕感情裡隨處可見,因此才會有“害怕悲劇重演,我的命中命中”的宿命之感。這種宿命感給他的情歌帶來了諸多聽眾。愛情裡的倒黴蛋大抵都相似,從林夕的歌裡自然會找到心有慼慼之感。同時林夕對於感情的細膩描繪放眼整個華語樂壇的詞人也是無人能比出其右。也正是這樣,一首《怯》才會把戀愛未滿時候的猶疑與欲語還休寫的淋漓盡致。

林夕的“怯”懦與黃偉文的“勇”敢

現在的林夕鑽研佛理,對感情的執念遠無當初強烈。看他的詞反而有種捱到新天地的感覺。寫起歌來無論何樣感情都是信手拈來。在《the key》裡可以寫講述人生哲理,平穩感人的《任我行》,筆鋒一轉卻又是虐與被虐的《斯德哥爾摩情人》。而選材上則更是或大開大合,或劍走偏鋒,不再拘於形。

可是,聽到這樣的林夕,依然還會想起那個在暴風雨夜裡害怕的睡不著的人,依然會銘記那個抱著病也不敢痛的委曲求全。青春時候的卑微總會過去,當初甘願犧牲的自己也總會成長。就像終於看開的夕爺大徹大悟後的一句喟嘆:證明感情總是善良,殘忍的是人會成長。

林夕的“怯”懦與黃偉文的“勇”敢

黃偉文的“勇”

與林夕的委曲求全不同,黃偉文對待感情的態度則要直接和坦蕩許多,一言以蔽之就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撞了南牆也不回頭,看見棺材也不落淚。這一股子一往無前的態度,正是黃偉文寫情歌的感情核心。

黃偉文寫過“垃圾四部曲”,寫過“病態三部曲”,寫過“你沒有好結果”,類似的折墮歌詞寫了許許多多。聽起來是很心灰意冷,是消極的態度,但是仔細剖析卻不然。在折墮歌曲的表面下,細細體味無非三個字——“不甘心”。

就像他在《最佳位置》裡寫的那樣:“無論你喜歡誰,請你記住給我留下這位置”;在《痛愛》裡寫“和諧甜美永沒有天意弄人,有什麼的吸引?”;在《勇》裡寫:“沿途紅燈再哄,無人可當我路,望著是萬馬千軍都直衝,我沒有溫柔,唯獨有這點英勇”。黃偉文的歌雖然折墮,卻有著一種“雖萬千人吾往矣”的氣勢。因此,就算真的寫到絕望也是“從此與未老願同存亡地老天荒”《絕》。

類似的歌曲在黃偉文所有的歌曲中如果細細體味並不難發現。也因此,他給女性寫的歌裡大多數表現出女性對愛情堅強,執著的“烈女”一面。與他合作過女歌手如:楊千樺,何韻詩,盧巧音等等在性格上或生活上都會有這樣執著的一面。

也因此,黃偉文在選擇歌手這方面非常挑人。他比較在意自己的歌是不是由合適的人演唱,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在聽《野孩子》,在聽《痛愛》,在聽《三角志》的時候會覺得這首歌與歌手的本身氣質特別符合的原因。

黃偉文在歌詞中嘗試講述各式各樣不同種類愛情。他說異國戀(《目黑》);說乞丐的愛情(《紙箱國》,有意思的是《紙箱國》的演唱者是麥浚龍,不折不扣的富二代);說人和怪物的愛情(《打回原形》);說偷情(《無人之境》);說在旅行中偶遇的婚外情(《吻別的位置》)。

無一例外,在這些感情中,我們都能感受到在歌詞背後黃偉文的想法:每一段感情,無論它的對象是誰,無論它發生的是否合適,都值得被尊重。

其實不光是寫男女之情,黃偉文作為香港同性戀者的一份子,也時常為同性戀群體發聲。他不僅對同性戀這個團體不避諱,更是盡其所能地為他們爭取更多的權利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歌詞。在《勞斯萊斯》裡他借用歌詞寫出了這樣一句話:明明最合襯,犯眾憎,便放開。

相信他在寫下這句詞的時候是頗有怨氣的:不僅是同性戀團體,很多時候,在尋常情侶中也是這樣:明明合適的一對,卻因為眾人和家人不喜歡不得不分手。而愛情本身就是需要一份勇氣,這份勇氣既是百折不撓,也是一往無前。愛情本身和性別,家庭,國籍與出身都毫無關係,它只和愛情有關。

但是在塵世中,做到這樣自然需要一份勇氣。擴展開來看,不只是情歌,黃偉文在其他類型的歌詞中也隨處可見他的價值觀。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三觀正。黃偉文的詞雖然選材邪,角度鑽。但論中心思想可是不折不扣的正能量。

他寫《燕尾蝶》說的是環保,寫《曼谷瑪利亞》是藉由性工作者的描寫呼籲人們對弱勢群體的關注;寫《喜帖街》是告誡他人要懂得珍惜與放棄;寫《苦瓜》是說了苦盡甘來的道理;《陀飛輪》與《沙龍》則是討論了時間與人生的聯繫。

所以相較於林夕的冷,黃偉文更“熱”一些。在他最新的歌《壞與更壞》裡也寫到:凡是都很壞,仍能愉快,才是崇高境界。這份豁達與樂觀,在黃偉文的歌詞中俯拾皆是。不難尋覓。

懷念“讓我做個垃圾”的卑微垃圾,懷念“我會繼續發奮”的失戀王,懷念“連有沒有幸福都不介意”的野孩子;懷念“爛泥亦能盛放繁花”的落地開花,懷念“仍可同生,共死”的1874年。經過漫長歲月之後的黃偉文終於與自己達成了和解:驚心動魄,不死不休的愛情終歸不是生活的常態,他開始在歌詞中用愛去原諒愛,用寬恕去化解執念。

林夕的“怯”懦與黃偉文的“勇”敢林夕的“怯”

《怯》是林夕寫給容祖兒的一首歌。歌裡寫了一個女生戀愛之前的種種小情緒。在這首歌裡,林夕將小兒女戀愛的心思寫的絲絲入扣。在戀愛之前的輾轉反側寫的入木三分。讓人生出同感。

事實上,林夕也非常擅長細微感情的刻畫。同樣是寫暗戀,可以是:“頭一次顧慮我沒動人條件”(《怯》)的輾轉反側;也可以是:“祈求天父做十分鐘好人,賜我他的吻如憐憫罪人”時候的惶恐不安(《少女的祈禱》);還可以是“甜言蜜語沒有,卻有我這個好友”的自我嘲弄(《七友》)。雖然林夕寫起政治類歌詞辛酸毒辣,在寫社會熱點的時候也毫不手軟,刀刀見血,但是寫起情歌卻活脫脫是仿似少女。聽他的情歌,經常會找到他藏在歌裡面的細微心思。林夕的歌充滿了冷靜與剋制。但究其根源無非“委屈求全”四字。這四字也幾乎貫穿於他所有的成名作:《再見二丁目》“原來我非不快樂,只我一人未發覺”是對自己的冷靜與剋制;《約定》裡的“兩鬢斑白仍可認得你”是對已故感情的自我安慰;《人來人往》裡“我也開心飲過酒”亦是自我勸解。

這種,用來自己排解的情緒在林夕感情裡隨處可見,因此才會有“害怕悲劇重演,我的命中命中”的宿命之感。這種宿命感給他的情歌帶來了諸多聽眾。愛情裡的倒黴蛋大抵都相似,從林夕的歌裡自然會找到心有慼慼之感。同時林夕對於感情的細膩描繪放眼整個華語樂壇的詞人也是無人能比出其右。也正是這樣,一首《怯》才會把戀愛未滿時候的猶疑與欲語還休寫的淋漓盡致。

林夕的“怯”懦與黃偉文的“勇”敢

現在的林夕鑽研佛理,對感情的執念遠無當初強烈。看他的詞反而有種捱到新天地的感覺。寫起歌來無論何樣感情都是信手拈來。在《the key》裡可以寫講述人生哲理,平穩感人的《任我行》,筆鋒一轉卻又是虐與被虐的《斯德哥爾摩情人》。而選材上則更是或大開大合,或劍走偏鋒,不再拘於形。

可是,聽到這樣的林夕,依然還會想起那個在暴風雨夜裡害怕的睡不著的人,依然會銘記那個抱著病也不敢痛的委曲求全。青春時候的卑微總會過去,當初甘願犧牲的自己也總會成長。就像終於看開的夕爺大徹大悟後的一句喟嘆:證明感情總是善良,殘忍的是人會成長。

林夕的“怯”懦與黃偉文的“勇”敢

黃偉文的“勇”

與林夕的委曲求全不同,黃偉文對待感情的態度則要直接和坦蕩許多,一言以蔽之就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撞了南牆也不回頭,看見棺材也不落淚。這一股子一往無前的態度,正是黃偉文寫情歌的感情核心。

黃偉文寫過“垃圾四部曲”,寫過“病態三部曲”,寫過“你沒有好結果”,類似的折墮歌詞寫了許許多多。聽起來是很心灰意冷,是消極的態度,但是仔細剖析卻不然。在折墮歌曲的表面下,細細體味無非三個字——“不甘心”。

就像他在《最佳位置》裡寫的那樣:“無論你喜歡誰,請你記住給我留下這位置”;在《痛愛》裡寫“和諧甜美永沒有天意弄人,有什麼的吸引?”;在《勇》裡寫:“沿途紅燈再哄,無人可當我路,望著是萬馬千軍都直衝,我沒有溫柔,唯獨有這點英勇”。黃偉文的歌雖然折墮,卻有著一種“雖萬千人吾往矣”的氣勢。因此,就算真的寫到絕望也是“從此與未老願同存亡地老天荒”《絕》。

類似的歌曲在黃偉文所有的歌曲中如果細細體味並不難發現。也因此,他給女性寫的歌裡大多數表現出女性對愛情堅強,執著的“烈女”一面。與他合作過女歌手如:楊千樺,何韻詩,盧巧音等等在性格上或生活上都會有這樣執著的一面。

也因此,黃偉文在選擇歌手這方面非常挑人。他比較在意自己的歌是不是由合適的人演唱,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在聽《野孩子》,在聽《痛愛》,在聽《三角志》的時候會覺得這首歌與歌手的本身氣質特別符合的原因。

黃偉文在歌詞中嘗試講述各式各樣不同種類愛情。他說異國戀(《目黑》);說乞丐的愛情(《紙箱國》,有意思的是《紙箱國》的演唱者是麥浚龍,不折不扣的富二代);說人和怪物的愛情(《打回原形》);說偷情(《無人之境》);說在旅行中偶遇的婚外情(《吻別的位置》)。

無一例外,在這些感情中,我們都能感受到在歌詞背後黃偉文的想法:每一段感情,無論它的對象是誰,無論它發生的是否合適,都值得被尊重。

其實不光是寫男女之情,黃偉文作為香港同性戀者的一份子,也時常為同性戀群體發聲。他不僅對同性戀這個團體不避諱,更是盡其所能地為他們爭取更多的權利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歌詞。在《勞斯萊斯》裡他借用歌詞寫出了這樣一句話:明明最合襯,犯眾憎,便放開。

相信他在寫下這句詞的時候是頗有怨氣的:不僅是同性戀團體,很多時候,在尋常情侶中也是這樣:明明合適的一對,卻因為眾人和家人不喜歡不得不分手。而愛情本身就是需要一份勇氣,這份勇氣既是百折不撓,也是一往無前。愛情本身和性別,家庭,國籍與出身都毫無關係,它只和愛情有關。

但是在塵世中,做到這樣自然需要一份勇氣。擴展開來看,不只是情歌,黃偉文在其他類型的歌詞中也隨處可見他的價值觀。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三觀正。黃偉文的詞雖然選材邪,角度鑽。但論中心思想可是不折不扣的正能量。

他寫《燕尾蝶》說的是環保,寫《曼谷瑪利亞》是藉由性工作者的描寫呼籲人們對弱勢群體的關注;寫《喜帖街》是告誡他人要懂得珍惜與放棄;寫《苦瓜》是說了苦盡甘來的道理;《陀飛輪》與《沙龍》則是討論了時間與人生的聯繫。

所以相較於林夕的冷,黃偉文更“熱”一些。在他最新的歌《壞與更壞》裡也寫到:凡是都很壞,仍能愉快,才是崇高境界。這份豁達與樂觀,在黃偉文的歌詞中俯拾皆是。不難尋覓。

懷念“讓我做個垃圾”的卑微垃圾,懷念“我會繼續發奮”的失戀王,懷念“連有沒有幸福都不介意”的野孩子;懷念“爛泥亦能盛放繁花”的落地開花,懷念“仍可同生,共死”的1874年。經過漫長歲月之後的黃偉文終於與自己達成了和解:驚心動魄,不死不休的愛情終歸不是生活的常態,他開始在歌詞中用愛去原諒愛,用寬恕去化解執念。

林夕的“怯”懦與黃偉文的“勇”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