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的菩薩行,“無我”的真正含義

無相,與原始般若的“無受三昧”,是三昧不可以相上得,唐譯五分本稱之為“離相門”。般若與空,本沒有必然的關係,空是在般若發展中重要起來的。 《金剛般若》說無相而沒有說空,可說保持了原始般若。在習慣於大乘我法二空、小乘我空的學者,對於菩薩行而注重無我,可能會感到相當的難解。《中論》的觀法品,由無我我所,悟入“寂滅無戲論”,如說:滅我我所著故,得一切法空無我慧,名為入 。

《金剛般若》的菩薩行,注重在“無我”,如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無相,與原始般若的“無受三昧”,是三昧不可以相上得,唐譯五分本稱之為“離相門”。般若與空,本沒有必然的關係,空是在般若發展中重要起來的。 《金剛般若》說無相而沒有說空,可說保持了原始般若。在習慣於大乘我法二空、小乘我空的學者,對於菩薩行而注重無我,可能會感到相當的難解。《中論》的觀法品,由無我我所,悟入“寂滅無戲論”,如說:滅我我所著故,得一切法空無我慧,名為入 。

《金剛般若》的菩薩行,注重在“無我”,如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金剛經》的菩薩行,“無我”的真正含義

古傳的般若法門,是以“無我”悟入實相的。原始般若並舉菩薩與般若,闡明菩薩與般若的不可得。菩薩“我”與般若“法”的不可得“空”,應該是一樣的。《金剛般若》注重無我,也說“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不是隻說“無我”的。般若淵源於傳統佛教的深觀,《金剛般若》保持了原始般若。不過依其他方面來考察,《金剛般若》與“中品般若”的成立,大約是同一時期。所以《金剛般若》的特重“無我”,可能是為了適應誘導多說無我的傳統佛教。

無相,與原始般若的“無受三昧”,是三昧不可以相上得,唐譯五分本稱之為“離相門”。般若與空,本沒有必然的關係,空是在般若發展中重要起來的。 《金剛般若》說無相而沒有說空,可說保持了原始般若。在習慣於大乘我法二空、小乘我空的學者,對於菩薩行而注重無我,可能會感到相當的難解。《中論》的觀法品,由無我我所,悟入“寂滅無戲論”,如說:滅我我所著故,得一切法空無我慧,名為入 。

《金剛般若》的菩薩行,注重在“無我”,如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金剛經》的菩薩行,“無我”的真正含義

古傳的般若法門,是以“無我”悟入實相的。原始般若並舉菩薩與般若,闡明菩薩與般若的不可得。菩薩“我”與般若“法”的不可得“空”,應該是一樣的。《金剛般若》注重無我,也說“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不是隻說“無我”的。般若淵源於傳統佛教的深觀,《金剛般若》保持了原始般若。不過依其他方面來考察,《金剛般若》與“中品般若”的成立,大約是同一時期。所以《金剛般若》的特重“無我”,可能是為了適應誘導多說無我的傳統佛教。

《金剛經》的菩薩行,“無我”的真正含義

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譬如人身長大。《金剛般若》的大身與菩薩的受記、莊嚴國土,及受記、度眾生、莊嚴國土為一類,應該是菩薩的大身。一般所說的法身大士,有證得法性所起的大身。大身,出於中品般若的序分:“於三千大千國土中,其德特尊,光明色像,威德巍巍......譬如須彌山王,光色殊特,眾山無能及者。下品般若所說的不退菩薩相貌,是人間身,得心清淨、身清淨,沒有凡夫身中八萬屍蟲, 是無漏身。中品般若的不退菩薩,得報得波羅蜜、報得五神通,成就眾生,莊嚴國土,重於利他行。

平常說般若有三種: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與所說的修慧次第配合起來:聞所成慧是文字般若,進而修觀照般若即是思所成慧與修所成慧。實相般若即無漏慧。從聞、思、修到現證慧,在修學過程中,雖可以展轉引生,就大體說,有次第的前後。

無相,與原始般若的“無受三昧”,是三昧不可以相上得,唐譯五分本稱之為“離相門”。般若與空,本沒有必然的關係,空是在般若發展中重要起來的。 《金剛般若》說無相而沒有說空,可說保持了原始般若。在習慣於大乘我法二空、小乘我空的學者,對於菩薩行而注重無我,可能會感到相當的難解。《中論》的觀法品,由無我我所,悟入“寂滅無戲論”,如說:滅我我所著故,得一切法空無我慧,名為入 。

《金剛般若》的菩薩行,注重在“無我”,如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金剛經》的菩薩行,“無我”的真正含義

古傳的般若法門,是以“無我”悟入實相的。原始般若並舉菩薩與般若,闡明菩薩與般若的不可得。菩薩“我”與般若“法”的不可得“空”,應該是一樣的。《金剛般若》注重無我,也說“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不是隻說“無我”的。般若淵源於傳統佛教的深觀,《金剛般若》保持了原始般若。不過依其他方面來考察,《金剛般若》與“中品般若”的成立,大約是同一時期。所以《金剛般若》的特重“無我”,可能是為了適應誘導多說無我的傳統佛教。

《金剛經》的菩薩行,“無我”的真正含義

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譬如人身長大。《金剛般若》的大身與菩薩的受記、莊嚴國土,及受記、度眾生、莊嚴國土為一類,應該是菩薩的大身。一般所說的法身大士,有證得法性所起的大身。大身,出於中品般若的序分:“於三千大千國土中,其德特尊,光明色像,威德巍巍......譬如須彌山王,光色殊特,眾山無能及者。下品般若所說的不退菩薩相貌,是人間身,得心清淨、身清淨,沒有凡夫身中八萬屍蟲, 是無漏身。中品般若的不退菩薩,得報得波羅蜜、報得五神通,成就眾生,莊嚴國土,重於利他行。

平常說般若有三種: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與所說的修慧次第配合起來:聞所成慧是文字般若,進而修觀照般若即是思所成慧與修所成慧。實相般若即無漏慧。從聞、思、修到現證慧,在修學過程中,雖可以展轉引生,就大體說,有次第的前後。

《金剛經》的菩薩行,“無我”的真正含義

於般若特有深究的龍樹,在《大智度論》諸法實相,即是般若波羅蜜。知諸法實相慧,是般若波羅蜜。因語言經卷,能得此般若波羅蜜,是故以名字經卷名為般若波羅蜜。對般若的分別解說,就是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文字般若,三般若的根據。《智度論》般若波羅蜜有二分,有小有大。……欲得大智慧,實相般若,當學十八空"觀照般若"。住是小智慧方便門,能得十八空。何等是方便門?所謂般若波羅蜜經"文字",讀誦(聞),正憶念(思),如說修行。雖然聖道般若與緣起寂滅,阿毗達磨者重於差別的說明,而《般若經》重於現證,如智不二的實相般若。

無相,與原始般若的“無受三昧”,是三昧不可以相上得,唐譯五分本稱之為“離相門”。般若與空,本沒有必然的關係,空是在般若發展中重要起來的。 《金剛般若》說無相而沒有說空,可說保持了原始般若。在習慣於大乘我法二空、小乘我空的學者,對於菩薩行而注重無我,可能會感到相當的難解。《中論》的觀法品,由無我我所,悟入“寂滅無戲論”,如說:滅我我所著故,得一切法空無我慧,名為入 。

《金剛般若》的菩薩行,注重在“無我”,如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金剛經》的菩薩行,“無我”的真正含義

古傳的般若法門,是以“無我”悟入實相的。原始般若並舉菩薩與般若,闡明菩薩與般若的不可得。菩薩“我”與般若“法”的不可得“空”,應該是一樣的。《金剛般若》注重無我,也說“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不是隻說“無我”的。般若淵源於傳統佛教的深觀,《金剛般若》保持了原始般若。不過依其他方面來考察,《金剛般若》與“中品般若”的成立,大約是同一時期。所以《金剛般若》的特重“無我”,可能是為了適應誘導多說無我的傳統佛教。

《金剛經》的菩薩行,“無我”的真正含義

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譬如人身長大。《金剛般若》的大身與菩薩的受記、莊嚴國土,及受記、度眾生、莊嚴國土為一類,應該是菩薩的大身。一般所說的法身大士,有證得法性所起的大身。大身,出於中品般若的序分:“於三千大千國土中,其德特尊,光明色像,威德巍巍......譬如須彌山王,光色殊特,眾山無能及者。下品般若所說的不退菩薩相貌,是人間身,得心清淨、身清淨,沒有凡夫身中八萬屍蟲, 是無漏身。中品般若的不退菩薩,得報得波羅蜜、報得五神通,成就眾生,莊嚴國土,重於利他行。

平常說般若有三種: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與所說的修慧次第配合起來:聞所成慧是文字般若,進而修觀照般若即是思所成慧與修所成慧。實相般若即無漏慧。從聞、思、修到現證慧,在修學過程中,雖可以展轉引生,就大體說,有次第的前後。

《金剛經》的菩薩行,“無我”的真正含義

於般若特有深究的龍樹,在《大智度論》諸法實相,即是般若波羅蜜。知諸法實相慧,是般若波羅蜜。因語言經卷,能得此般若波羅蜜,是故以名字經卷名為般若波羅蜜。對般若的分別解說,就是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文字般若,三般若的根據。《智度論》般若波羅蜜有二分,有小有大。……欲得大智慧,實相般若,當學十八空"觀照般若"。住是小智慧方便門,能得十八空。何等是方便門?所謂般若波羅蜜經"文字",讀誦(聞),正憶念(思),如說修行。雖然聖道般若與緣起寂滅,阿毗達磨者重於差別的說明,而《般若經》重於現證,如智不二的實相般若。

《金剛經》的菩薩行,“無我”的真正含義

解說性空的言教,這是隨順勝義的言教;有漏的觀慧,學觀空性,這是隨順勝義的觀慧。前者是文字般若,後者是觀照般若。這二種,雖是世俗的,卻隨順般若勝義,才能趣入真的實相般若,真勝義諦。如沒有隨順勝義的文字般若,趣向勝義的觀照般若,實相與世俗就脫節了。所以本文說,依世俗得勝義,依勝義得涅槃。因為如此,實相不二,而佛陀卻以二諦開宗。

四種清淨,就是三種般若:生此境清淨是文字般若,得此道清淨是觀照般若,自性離垢清淨是實相般若。龍樹菩薩說:三般若中,實相般若是真般若;觀照般若在它能顯發般若方面;文字般若在能釋義顯般若方面,說它是般若。無漏妙智契證實相無相的空性,境智不二,為超越能所,融合自然一味的實相般若。離垢清淨,是一般人心中的寂滅性。

無相,與原始般若的“無受三昧”,是三昧不可以相上得,唐譯五分本稱之為“離相門”。般若與空,本沒有必然的關係,空是在般若發展中重要起來的。 《金剛般若》說無相而沒有說空,可說保持了原始般若。在習慣於大乘我法二空、小乘我空的學者,對於菩薩行而注重無我,可能會感到相當的難解。《中論》的觀法品,由無我我所,悟入“寂滅無戲論”,如說:滅我我所著故,得一切法空無我慧,名為入 。

《金剛般若》的菩薩行,注重在“無我”,如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金剛經》的菩薩行,“無我”的真正含義

古傳的般若法門,是以“無我”悟入實相的。原始般若並舉菩薩與般若,闡明菩薩與般若的不可得。菩薩“我”與般若“法”的不可得“空”,應該是一樣的。《金剛般若》注重無我,也說“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不是隻說“無我”的。般若淵源於傳統佛教的深觀,《金剛般若》保持了原始般若。不過依其他方面來考察,《金剛般若》與“中品般若”的成立,大約是同一時期。所以《金剛般若》的特重“無我”,可能是為了適應誘導多說無我的傳統佛教。

《金剛經》的菩薩行,“無我”的真正含義

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譬如人身長大。《金剛般若》的大身與菩薩的受記、莊嚴國土,及受記、度眾生、莊嚴國土為一類,應該是菩薩的大身。一般所說的法身大士,有證得法性所起的大身。大身,出於中品般若的序分:“於三千大千國土中,其德特尊,光明色像,威德巍巍......譬如須彌山王,光色殊特,眾山無能及者。下品般若所說的不退菩薩相貌,是人間身,得心清淨、身清淨,沒有凡夫身中八萬屍蟲, 是無漏身。中品般若的不退菩薩,得報得波羅蜜、報得五神通,成就眾生,莊嚴國土,重於利他行。

平常說般若有三種: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與所說的修慧次第配合起來:聞所成慧是文字般若,進而修觀照般若即是思所成慧與修所成慧。實相般若即無漏慧。從聞、思、修到現證慧,在修學過程中,雖可以展轉引生,就大體說,有次第的前後。

《金剛經》的菩薩行,“無我”的真正含義

於般若特有深究的龍樹,在《大智度論》諸法實相,即是般若波羅蜜。知諸法實相慧,是般若波羅蜜。因語言經卷,能得此般若波羅蜜,是故以名字經卷名為般若波羅蜜。對般若的分別解說,就是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文字般若,三般若的根據。《智度論》般若波羅蜜有二分,有小有大。……欲得大智慧,實相般若,當學十八空"觀照般若"。住是小智慧方便門,能得十八空。何等是方便門?所謂般若波羅蜜經"文字",讀誦(聞),正憶念(思),如說修行。雖然聖道般若與緣起寂滅,阿毗達磨者重於差別的說明,而《般若經》重於現證,如智不二的實相般若。

《金剛經》的菩薩行,“無我”的真正含義

解說性空的言教,這是隨順勝義的言教;有漏的觀慧,學觀空性,這是隨順勝義的觀慧。前者是文字般若,後者是觀照般若。這二種,雖是世俗的,卻隨順般若勝義,才能趣入真的實相般若,真勝義諦。如沒有隨順勝義的文字般若,趣向勝義的觀照般若,實相與世俗就脫節了。所以本文說,依世俗得勝義,依勝義得涅槃。因為如此,實相不二,而佛陀卻以二諦開宗。

四種清淨,就是三種般若:生此境清淨是文字般若,得此道清淨是觀照般若,自性離垢清淨是實相般若。龍樹菩薩說:三般若中,實相般若是真般若;觀照般若在它能顯發般若方面;文字般若在能釋義顯般若方面,說它是般若。無漏妙智契證實相無相的空性,境智不二,為超越能所,融合自然一味的實相般若。離垢清淨,是一般人心中的寂滅性。

《金剛經》的菩薩行,“無我”的真正含義

佛法都要依佛菩薩的開示而修習,也就是三慧的修學過程;特別是般若,必須從聞、思、修入手。綜合起來,這就是平常所說的三種般若:現證慧是實相般若,是勝義般若。修、思慧是觀照般若。思、聞慧是文字般若(思慧是依文的,也可不依文的)。聞、思、修是世俗般若,因為可為勝義般若的因緣,因中說果,也就假名為般若了。修學般若,所以般若經論,為聞、思對象,也是必要的資糧了。修學般若的初方便,是聞、思,所以親近善友,及多聞熏習,是必要而不可缺的,實為修學'慧所依止"的。

無相,與原始般若的“無受三昧”,是三昧不可以相上得,唐譯五分本稱之為“離相門”。般若與空,本沒有必然的關係,空是在般若發展中重要起來的。 《金剛般若》說無相而沒有說空,可說保持了原始般若。在習慣於大乘我法二空、小乘我空的學者,對於菩薩行而注重無我,可能會感到相當的難解。《中論》的觀法品,由無我我所,悟入“寂滅無戲論”,如說:滅我我所著故,得一切法空無我慧,名為入 。

《金剛般若》的菩薩行,注重在“無我”,如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金剛經》的菩薩行,“無我”的真正含義

古傳的般若法門,是以“無我”悟入實相的。原始般若並舉菩薩與般若,闡明菩薩與般若的不可得。菩薩“我”與般若“法”的不可得“空”,應該是一樣的。《金剛般若》注重無我,也說“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不是隻說“無我”的。般若淵源於傳統佛教的深觀,《金剛般若》保持了原始般若。不過依其他方面來考察,《金剛般若》與“中品般若”的成立,大約是同一時期。所以《金剛般若》的特重“無我”,可能是為了適應誘導多說無我的傳統佛教。

《金剛經》的菩薩行,“無我”的真正含義

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譬如人身長大。《金剛般若》的大身與菩薩的受記、莊嚴國土,及受記、度眾生、莊嚴國土為一類,應該是菩薩的大身。一般所說的法身大士,有證得法性所起的大身。大身,出於中品般若的序分:“於三千大千國土中,其德特尊,光明色像,威德巍巍......譬如須彌山王,光色殊特,眾山無能及者。下品般若所說的不退菩薩相貌,是人間身,得心清淨、身清淨,沒有凡夫身中八萬屍蟲, 是無漏身。中品般若的不退菩薩,得報得波羅蜜、報得五神通,成就眾生,莊嚴國土,重於利他行。

平常說般若有三種: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與所說的修慧次第配合起來:聞所成慧是文字般若,進而修觀照般若即是思所成慧與修所成慧。實相般若即無漏慧。從聞、思、修到現證慧,在修學過程中,雖可以展轉引生,就大體說,有次第的前後。

《金剛經》的菩薩行,“無我”的真正含義

於般若特有深究的龍樹,在《大智度論》諸法實相,即是般若波羅蜜。知諸法實相慧,是般若波羅蜜。因語言經卷,能得此般若波羅蜜,是故以名字經卷名為般若波羅蜜。對般若的分別解說,就是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文字般若,三般若的根據。《智度論》般若波羅蜜有二分,有小有大。……欲得大智慧,實相般若,當學十八空"觀照般若"。住是小智慧方便門,能得十八空。何等是方便門?所謂般若波羅蜜經"文字",讀誦(聞),正憶念(思),如說修行。雖然聖道般若與緣起寂滅,阿毗達磨者重於差別的說明,而《般若經》重於現證,如智不二的實相般若。

《金剛經》的菩薩行,“無我”的真正含義

解說性空的言教,這是隨順勝義的言教;有漏的觀慧,學觀空性,這是隨順勝義的觀慧。前者是文字般若,後者是觀照般若。這二種,雖是世俗的,卻隨順般若勝義,才能趣入真的實相般若,真勝義諦。如沒有隨順勝義的文字般若,趣向勝義的觀照般若,實相與世俗就脫節了。所以本文說,依世俗得勝義,依勝義得涅槃。因為如此,實相不二,而佛陀卻以二諦開宗。

四種清淨,就是三種般若:生此境清淨是文字般若,得此道清淨是觀照般若,自性離垢清淨是實相般若。龍樹菩薩說:三般若中,實相般若是真般若;觀照般若在它能顯發般若方面;文字般若在能釋義顯般若方面,說它是般若。無漏妙智契證實相無相的空性,境智不二,為超越能所,融合自然一味的實相般若。離垢清淨,是一般人心中的寂滅性。

《金剛經》的菩薩行,“無我”的真正含義

佛法都要依佛菩薩的開示而修習,也就是三慧的修學過程;特別是般若,必須從聞、思、修入手。綜合起來,這就是平常所說的三種般若:現證慧是實相般若,是勝義般若。修、思慧是觀照般若。思、聞慧是文字般若(思慧是依文的,也可不依文的)。聞、思、修是世俗般若,因為可為勝義般若的因緣,因中說果,也就假名為般若了。修學般若,所以般若經論,為聞、思對象,也是必要的資糧了。修學般若的初方便,是聞、思,所以親近善友,及多聞熏習,是必要而不可缺的,實為修學'慧所依止"的。

《金剛經》的菩薩行,“無我”的真正含義

實相無我,即諸法如實相,不可以"有"、"無"、等去敘述他,也不可以彼此、大小等絕對去想像他,實相是離一切相的,言語相、文字相、心緣相,而無可取著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