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病=精神病?

最近,接連有兩個朋友介紹他們自己患病的朋友找我看病。這兩個朋友都是我童年、少年時代的玩伴或同學,聽說我是“精神科專家”、教授,於是把在當地醫院確診但療效不佳的兩位神經科病人給我看。在經過了解病史和簡單的神經系統體格檢查之後,結合他們帶來的病歷和影像學資料,我認同他們此前在神經科就診的疾病診斷,並告訴他們:這不是我擅長醫治的疾病,建議他們繼續堅持在神經科就診、治療。面對他們不解的眼神,我簡單地說明了“神經病”和“精神病”的區別,他們才知道,原來我是治療精神病而不是神經病的專家。

說起神經病和精神病的區別,在若干年前,絕大多數非醫學專業的人是不知道兩者的區別的。甚至至今,還有不少人會認為兩者大概是一碼事兒。我想在本文中梳理一下這兩者的異同與關聯,算是關於這兩類疾病概念的科普文章吧。

最近,接連有兩個朋友介紹他們自己患病的朋友找我看病。這兩個朋友都是我童年、少年時代的玩伴或同學,聽說我是“精神科專家”、教授,於是把在當地醫院確診但療效不佳的兩位神經科病人給我看。在經過了解病史和簡單的神經系統體格檢查之後,結合他們帶來的病歷和影像學資料,我認同他們此前在神經科就診的疾病診斷,並告訴他們:這不是我擅長醫治的疾病,建議他們繼續堅持在神經科就診、治療。面對他們不解的眼神,我簡單地說明了“神經病”和“精神病”的區別,他們才知道,原來我是治療精神病而不是神經病的專家。

說起神經病和精神病的區別,在若干年前,絕大多數非醫學專業的人是不知道兩者的區別的。甚至至今,還有不少人會認為兩者大概是一碼事兒。我想在本文中梳理一下這兩者的異同與關聯,算是關於這兩類疾病概念的科普文章吧。

神經病=精神病?

從臨床醫學的疾病分類體系來看,與神經系統有直接關係的疾病有兩大類,一類是神經科疾病,另一類是精神科疾病,這兩類疾病彼此之間既有本質性的區別,又有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繫。打一個較為形象的比喻,如果把人的機體看作是有許多重要外圍設備的複雜的電腦系統,神經系統就是包括輸入、輸出設備以及電腦內外的連接導線在內的硬件部分,而中樞神經系統相當於這臺電腦的主機,精神活動就是這臺複雜的電腦系統主機中包括操作系統和各種應用程序在內的軟件部分。這個電腦系統既可能發生硬件損壞,也可能出現軟件功能異常。如果這個系統無論是主機的硬盤、中央處理器、顯示器或內存發生損害,還是外圍的鍵盤、鼠標甚至導線發生故障,都屬於神經科的疾病。如腦出血、腦炎、周圍神經炎等,就是神經科疾病。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神經科疾病主要涉及表現為人的感覺(感覺缺失)或運動功能(肢體癱瘓)方面損害為主的結構性或所謂“器質性”異常,或者說是“硬件”故障。當然,承擔執行某些軟件功能的特定的硬件損害,也會伴隨著相應的軟件功能缺陷,如腦炎的大腦瀰漫性損害必然會伴有大腦的精神功能的異常。反之,若是系統的硬件完好,只是其操作系統或應用程度啟動或運行方面出了問題,不能正常完成相應的功能或任務,就屬於精神科疾病。如抑鬱、焦慮和有幻覺妄想的精神病性障礙,這些都是精神科疾病。同樣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僅有精神活動異常而無神經系統結構方面的損害,就是精神科疾病,屬於“軟件”故障。

儘管理論上神經科疾病是硬件故障,精神科疾病是軟件故障,但彼此之間還是存在著互相聯繫與影響。即神經科疾病特別是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尤其是顱腦疾病,往往會伴隨相應的精神科疾病的表現。如大腦皮層的創傷或損害就可能出現明確的精神異常表現,典型案例就是大腦雙側額葉貫通傷後的精神異常和人格改變、患腦梅毒的患者的智能損害和其他精神異常表現。反之,軟件問題也可能會帶來硬件變化,如很多病程較長且病情持續無緩解的精神障礙患者,腦影像學檢查發現其大腦某些結構體積縮小。

從疾病的預後來看,兩類疾病的治癒概率還是有重要區別的。還是以電腦來做類比:對於電腦系統而言,硬件故障若不能更換相匹配的配件,就會有相應的功能喪失或損害。由於人體這樣複雜的生物體不可能有“原裝”的配件可更換,神經科疾病中那些發生不可逆損害病變的組織、結構乃至細胞(神經元或膠質細胞)所執行的功能就會發生喪失或缺損。即便通過某些修復和代償機制,這些疾病在急性期之後,受損組織、結構所執行的功能會有改善或恢復,但幾乎不可能完全恢復到病前的水平或狀態。相反,若是電腦發生軟件故障,如軟件有“bug”(電腦程序的錯誤或漏洞),是可以通過修改軟件而完全修復“bug”的。對於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出現的軟件故障甚至是操作系統崩潰,即發生精神疾病,如果能夠找到最合適的的治療策略和治療方案,理論上是有可能完全治癒的。甚至,某些反覆發作的精神疾病,經過系統規範的治療後,也都有可能每次達到治癒的療效。只是,由於精神醫學發展水平的限制,我們尚未找到治癒每種精神科疾病的方法,但我們確實可以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