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區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的一個市轄區,位於銀川市西部,地理座標東經105°49′~106°18′,北緯38°08′~38°52′。西夏區東起包蘭鐵路,西至賀蘭山口軸線(寧蒙界),南臨永寧縣,北接賀蘭縣,總面積1129.3平方公里,是銀川市三個市轄區中面積最大的。西夏區轄2個鎮、7個街道。截至2013年,西夏區共有24萬人。2013年,西夏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1.08億元。西夏區境內分佈有拜寺口雙塔、滾鐘口、賀蘭山岩畫景區、西夏王陵等景點景區。

  • 中文名稱

  • 西夏區

  • 外文名稱

  • Xixia district

  • 別 名

  • 新市區、新城區

  • 行政區類別

  • 市轄區

  • 所屬地區

  •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

  • 下轄地區

  • 7個街道、2個鎮

  • 政府駐地

  • 懷遠東路285號

  • 電話區號

  • 0951

  • 郵政區碼

  • 750001

  • 地理位置

  • 銀川市西部

  • 面 積

  • 1129.3平方公里

  • 人 口

  • 24萬人

  • 方 言

  • 銀川話

  • 氣候條件

  • 中溫帶乾旱氣候區

  • 著名景點

  • 西夏王陵,賀蘭山岩畫,賀蘭山滾鐘口,拜寺口雙塔

  • 機 場

  • 銀川河東國際機場

  • 火車站

  • 銀川火車站

  • 車牌代碼

  • 寧A

  • 行政代碼

  • 640105

建制沿革

夏、商、週三代,今銀川西夏區

市西夏區屬雍州地域,戎、狄諸古代少數民族部落在此遊牧繁息。

先秦時期今銀川市西夏區為匈奴部落遊牧之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統一中國,全國分為36郡,但今銀川市西夏區仍屬匈奴部落遊牧地區。

西漢元朔二年(前127年),今銀川市西夏區屬北地郡廉縣轄地,屬朔方郡。孺子初始元年(8年)今銀川市西夏區形式上屬新莽政權。東漢建立後,北地郡治由馬嶺(今甘肅慶陽西北)移至富平縣,今銀川市西夏區屬其管轄,屬北地郡所轄廉縣。

東漢延康元年(219年),曹丕廢漢獻帝,建魏國,東漢滅亡,今銀川市西夏區為少數民族鮮卑、匈奴、羌族部眾駐牧之地。

東晉義熙三年(407年),赫連勃勃建大夏政權。大夏真興八年(424年)將飲汗城(今銀川市東)改建為麗子園,今銀川市西夏區屬大夏政權控制。

北魏始光三年(426年),拓跋燾進攻大夏,立懷遠縣(治麗子園),今銀川市西夏區屬之。北魏太延二年(436年),設置薄骨律鎮,今銀川市西夏區為薄骨律鎮轄地。北魏孝昌三年(527年),改薄骨律鎮為靈州,今銀川市西夏區改屬靈州。北周建德三年(574年),以大夏時的麗子園設置懷遠郡、懷遠縣,郡縣同治,隸屬靈州。今銀川市西夏區隸屬懷遠縣。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郡存州,遂廢懷遠郡,今銀川市西夏區屬靈州。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幷州為郡,逐設置靈武郡,仍為靈州,今銀川市西夏區歸靈武郡懷遠縣。

唐初改郡為州,遂改靈武郡為靈州,今銀川市西夏區境屬靈州懷遠縣。武則天永昌元年(689年),在懷遠縣西北20公里處設置新堡(原名為千金堡),堡址疑在今西夏地區南樑農場附近。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今銀川地區形式上屬北宋所轄,實則為党項族等部眾牧獵地區。北宋鹹平四年(1001年),党項族首領李繼遷攻佔懷遠等黃河河外5鎮,今銀川市西夏區為拓跋党項族部眾佔據。

元至元八年(1271年)三月,元廷置西夏中興等路行尚書省,今銀川市西夏區屬之。次年又改中興行尚書省為行中書省。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三月,元廷改中興路為寧夏路總管府,是“寧夏”地名之始。今銀川市西夏區歸寧夏路總管府中興州懷遠縣管轄。

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廷改寧夏府路為寧夏府,今銀川市西夏區歸其管轄。明洪武五年(1372年),因蒙古貴族韃靼、瓦剌擾掠,明廷廢寧夏府,徙軍民於關陝地區,包括今銀川市西夏區在內的寧夏北部大部地區成為空地。明洪武九年(1376年),明廷置寧夏衛,今銀川市西夏區屬之。明建文四年(1402年),復置寧夏左屯衛、寧夏右屯衛。寧夏右屯衛,轄屯堡18個,部分屯堡分佈於今銀川市西夏區。明永樂元年(1403年)一月,復置寧夏衛。

清順治二年(1645年),陝西三邊總督李化熙降清,今銀川地區歸清朝管轄。清雍正二年(1724年)十月,清廷改寧夏衛為寧夏府,設寧夏、寧朔2縣,今銀川市西夏區隸屬寧朔縣管轄。

民國18年(1929年)1月,寧夏正式建省,今銀川市西夏區歸寧夏省所轄。同年4月13日,馬仲英率部過賀蘭山攻佔寧朔縣城。民國23年(1934年)2月25日,孫殿英部攻佔寧朔縣大部地區。民國33年(1944年)4月11日,寧夏省政府在寧夏省城設置銀川市。民國34年(1945年)1月9日,寧夏省城正式定名為銀川市。

1949年9月24日,新城解放。1949年9月28日,永寧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新城地區為永寧縣第七區。1951年6月1日永寧縣第四區、第五區劃歸銀川市管轄,改為銀川市第五區、第六區,新城為第五區第一鄉,時稱銀川市第五區、第六區為“兩郊區”。1954年1月,銀川市委、政府決定,將銀川4個區合併為2個區,將第五區改為第三區,亦稱新城區(西夏區),五區新城鄉稱為三區新城鄉。1961年1月,銀川市人民政府決定,正式成立新城區(銀川市屬縣級區),[1]

2002年10月19日,國務院(國函〔2002〕95號)批覆同意調整銀川市市轄區行政區劃:撤銷銀川市城區、新城區和郊區,設立銀川市西夏區、金鳳區和興慶區。將原新城區的朔方路、文昌路、北京西路、西花園路、寧華路5個街道辦事處劃歸新設立的西夏區管轄;將原新城區的鐵東、新城東街2個街道辦事處劃給新設立的金鳳區管轄。

地方風俗

婚嫁

按伊斯蘭教規定,男婚女嫁有4個條件:男女雙方同意;雙方父母同意;證婚人到場;有一定的聘金。婚禮中要寫“依扎布”(婚書),念“尼卡哈”。按照回族的傳統習俗,娶親之前,男方除了送一般的聘禮(麥海勒)衣物外,還要送上幾十個用彩紙包裹的禮品包,主要是一些茶、糖、核桃、葡萄乾、棗子等飲茶物品,稱為“封子”,同時要送上羯羊1~2只。結婚時,男女兩家都要設宴待客,親友送禮示賀。鬧洞房時,只耍公婆不耍新人,以各色顏料塗抹公婆以圖吉利。

衛生

穆斯林在禮拜前必須沐浴。沐浴分為“大淨”“小淨”,以保證身體潔淨。洗手、臉慣用“湯瓶”,而極少用臉盆,認為盆裡的水是“死水”,不乾淨。“湯瓶”最早由阿拉伯傳人。

服飾

回族服飾與漢族基本相同,其主要區別在於男子多戴白帽或黑帽,宗教人士和虔誠的信教者在禮拜或參加宗教活動時,則穿上長袍、長衫,婦女按教義要戴蓋頭,一般老年人為黑或白色,中年人多青色,姑娘多綠色。蓋頭顏色不同,但樣式一致。

方言俚語

西夏區方言屬北方語系,既具備了北方語言的基本特徵,又具有其地方和民族特色。西夏區回族群眾使用寧夏方言,在語音上和漢族相比,有捲舌韻母的“兒化”韻。部分音素髮音部位靠前,有些後鼻韻母併入前鼻韻母。

風景名勝

拜寺口雙塔

西夏區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的一個市轄區,位於銀川市西部,地理座標東經105°49′~106°18′,北緯38°08′~38°52′。西夏區東起包蘭鐵路,西至賀蘭山口軸線(寧蒙界),南臨永寧縣,北接賀蘭縣,總面積1129.3平方公里,是銀川市三個市轄區中面積最大的。西夏區轄2個鎮、7個街道。截至2013年,西夏區共有24萬人。2013年,西夏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1.08億元。西夏區境內分佈有拜寺口雙塔、滾鐘口、賀蘭山岩畫景區、西夏王陵等景點景區。

  • 中文名稱

  • 西夏區

  • 外文名稱

  • Xixia district

  • 別 名

  • 新市區、新城區

  • 行政區類別

  • 市轄區

  • 所屬地區

  •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

  • 下轄地區

  • 7個街道、2個鎮

  • 政府駐地

  • 懷遠東路285號

  • 電話區號

  • 0951

  • 郵政區碼

  • 750001

  • 地理位置

  • 銀川市西部

  • 面 積

  • 1129.3平方公里

  • 人 口

  • 24萬人

  • 方 言

  • 銀川話

  • 氣候條件

  • 中溫帶乾旱氣候區

  • 著名景點

  • 西夏王陵,賀蘭山岩畫,賀蘭山滾鐘口,拜寺口雙塔

  • 機 場

  • 銀川河東國際機場

  • 火車站

  • 銀川火車站

  • 車牌代碼

  • 寧A

  • 行政代碼

  • 640105

建制沿革

夏、商、週三代,今銀川西夏區

市西夏區屬雍州地域,戎、狄諸古代少數民族部落在此遊牧繁息。

先秦時期今銀川市西夏區為匈奴部落遊牧之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統一中國,全國分為36郡,但今銀川市西夏區仍屬匈奴部落遊牧地區。

西漢元朔二年(前127年),今銀川市西夏區屬北地郡廉縣轄地,屬朔方郡。孺子初始元年(8年)今銀川市西夏區形式上屬新莽政權。東漢建立後,北地郡治由馬嶺(今甘肅慶陽西北)移至富平縣,今銀川市西夏區屬其管轄,屬北地郡所轄廉縣。

東漢延康元年(219年),曹丕廢漢獻帝,建魏國,東漢滅亡,今銀川市西夏區為少數民族鮮卑、匈奴、羌族部眾駐牧之地。

東晉義熙三年(407年),赫連勃勃建大夏政權。大夏真興八年(424年)將飲汗城(今銀川市東)改建為麗子園,今銀川市西夏區屬大夏政權控制。

北魏始光三年(426年),拓跋燾進攻大夏,立懷遠縣(治麗子園),今銀川市西夏區屬之。北魏太延二年(436年),設置薄骨律鎮,今銀川市西夏區為薄骨律鎮轄地。北魏孝昌三年(527年),改薄骨律鎮為靈州,今銀川市西夏區改屬靈州。北周建德三年(574年),以大夏時的麗子園設置懷遠郡、懷遠縣,郡縣同治,隸屬靈州。今銀川市西夏區隸屬懷遠縣。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郡存州,遂廢懷遠郡,今銀川市西夏區屬靈州。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幷州為郡,逐設置靈武郡,仍為靈州,今銀川市西夏區歸靈武郡懷遠縣。

唐初改郡為州,遂改靈武郡為靈州,今銀川市西夏區境屬靈州懷遠縣。武則天永昌元年(689年),在懷遠縣西北20公里處設置新堡(原名為千金堡),堡址疑在今西夏地區南樑農場附近。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今銀川地區形式上屬北宋所轄,實則為党項族等部眾牧獵地區。北宋鹹平四年(1001年),党項族首領李繼遷攻佔懷遠等黃河河外5鎮,今銀川市西夏區為拓跋党項族部眾佔據。

元至元八年(1271年)三月,元廷置西夏中興等路行尚書省,今銀川市西夏區屬之。次年又改中興行尚書省為行中書省。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三月,元廷改中興路為寧夏路總管府,是“寧夏”地名之始。今銀川市西夏區歸寧夏路總管府中興州懷遠縣管轄。

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廷改寧夏府路為寧夏府,今銀川市西夏區歸其管轄。明洪武五年(1372年),因蒙古貴族韃靼、瓦剌擾掠,明廷廢寧夏府,徙軍民於關陝地區,包括今銀川市西夏區在內的寧夏北部大部地區成為空地。明洪武九年(1376年),明廷置寧夏衛,今銀川市西夏區屬之。明建文四年(1402年),復置寧夏左屯衛、寧夏右屯衛。寧夏右屯衛,轄屯堡18個,部分屯堡分佈於今銀川市西夏區。明永樂元年(1403年)一月,復置寧夏衛。

清順治二年(1645年),陝西三邊總督李化熙降清,今銀川地區歸清朝管轄。清雍正二年(1724年)十月,清廷改寧夏衛為寧夏府,設寧夏、寧朔2縣,今銀川市西夏區隸屬寧朔縣管轄。

民國18年(1929年)1月,寧夏正式建省,今銀川市西夏區歸寧夏省所轄。同年4月13日,馬仲英率部過賀蘭山攻佔寧朔縣城。民國23年(1934年)2月25日,孫殿英部攻佔寧朔縣大部地區。民國33年(1944年)4月11日,寧夏省政府在寧夏省城設置銀川市。民國34年(1945年)1月9日,寧夏省城正式定名為銀川市。

1949年9月24日,新城解放。1949年9月28日,永寧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新城地區為永寧縣第七區。1951年6月1日永寧縣第四區、第五區劃歸銀川市管轄,改為銀川市第五區、第六區,新城為第五區第一鄉,時稱銀川市第五區、第六區為“兩郊區”。1954年1月,銀川市委、政府決定,將銀川4個區合併為2個區,將第五區改為第三區,亦稱新城區(西夏區),五區新城鄉稱為三區新城鄉。1961年1月,銀川市人民政府決定,正式成立新城區(銀川市屬縣級區),[1]

2002年10月19日,國務院(國函〔2002〕95號)批覆同意調整銀川市市轄區行政區劃:撤銷銀川市城區、新城區和郊區,設立銀川市西夏區、金鳳區和興慶區。將原新城區的朔方路、文昌路、北京西路、西花園路、寧華路5個街道辦事處劃歸新設立的西夏區管轄;將原新城區的鐵東、新城東街2個街道辦事處劃給新設立的金鳳區管轄。

地方風俗

婚嫁

按伊斯蘭教規定,男婚女嫁有4個條件:男女雙方同意;雙方父母同意;證婚人到場;有一定的聘金。婚禮中要寫“依扎布”(婚書),念“尼卡哈”。按照回族的傳統習俗,娶親之前,男方除了送一般的聘禮(麥海勒)衣物外,還要送上幾十個用彩紙包裹的禮品包,主要是一些茶、糖、核桃、葡萄乾、棗子等飲茶物品,稱為“封子”,同時要送上羯羊1~2只。結婚時,男女兩家都要設宴待客,親友送禮示賀。鬧洞房時,只耍公婆不耍新人,以各色顏料塗抹公婆以圖吉利。

衛生

穆斯林在禮拜前必須沐浴。沐浴分為“大淨”“小淨”,以保證身體潔淨。洗手、臉慣用“湯瓶”,而極少用臉盆,認為盆裡的水是“死水”,不乾淨。“湯瓶”最早由阿拉伯傳人。

服飾

回族服飾與漢族基本相同,其主要區別在於男子多戴白帽或黑帽,宗教人士和虔誠的信教者在禮拜或參加宗教活動時,則穿上長袍、長衫,婦女按教義要戴蓋頭,一般老年人為黑或白色,中年人多青色,姑娘多綠色。蓋頭顏色不同,但樣式一致。

方言俚語

西夏區方言屬北方語系,既具備了北方語言的基本特徵,又具有其地方和民族特色。西夏區回族群眾使用寧夏方言,在語音上和漢族相比,有捲舌韻母的“兒化”韻。部分音素髮音部位靠前,有些後鼻韻母併入前鼻韻母。

風景名勝

拜寺口雙塔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夏區

拜寺口雙塔

拜寺口雙塔是一對磚砌佛塔山口東側的塔稱為東塔是一座正八角形建築,高13層,每層塔簷下,各面都有各種獸頭的浮雕,西塔也是13層高,較東塔粗壯外形呈拋物線狀,曾發現梵文、西夏文題記和元代銀幣等。

滾鐘口

西夏區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的一個市轄區,位於銀川市西部,地理座標東經105°49′~106°18′,北緯38°08′~38°52′。西夏區東起包蘭鐵路,西至賀蘭山口軸線(寧蒙界),南臨永寧縣,北接賀蘭縣,總面積1129.3平方公里,是銀川市三個市轄區中面積最大的。西夏區轄2個鎮、7個街道。截至2013年,西夏區共有24萬人。2013年,西夏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1.08億元。西夏區境內分佈有拜寺口雙塔、滾鐘口、賀蘭山岩畫景區、西夏王陵等景點景區。

  • 中文名稱

  • 西夏區

  • 外文名稱

  • Xixia district

  • 別 名

  • 新市區、新城區

  • 行政區類別

  • 市轄區

  • 所屬地區

  •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

  • 下轄地區

  • 7個街道、2個鎮

  • 政府駐地

  • 懷遠東路285號

  • 電話區號

  • 0951

  • 郵政區碼

  • 750001

  • 地理位置

  • 銀川市西部

  • 面 積

  • 1129.3平方公里

  • 人 口

  • 24萬人

  • 方 言

  • 銀川話

  • 氣候條件

  • 中溫帶乾旱氣候區

  • 著名景點

  • 西夏王陵,賀蘭山岩畫,賀蘭山滾鐘口,拜寺口雙塔

  • 機 場

  • 銀川河東國際機場

  • 火車站

  • 銀川火車站

  • 車牌代碼

  • 寧A

  • 行政代碼

  • 640105

建制沿革

夏、商、週三代,今銀川西夏區

市西夏區屬雍州地域,戎、狄諸古代少數民族部落在此遊牧繁息。

先秦時期今銀川市西夏區為匈奴部落遊牧之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統一中國,全國分為36郡,但今銀川市西夏區仍屬匈奴部落遊牧地區。

西漢元朔二年(前127年),今銀川市西夏區屬北地郡廉縣轄地,屬朔方郡。孺子初始元年(8年)今銀川市西夏區形式上屬新莽政權。東漢建立後,北地郡治由馬嶺(今甘肅慶陽西北)移至富平縣,今銀川市西夏區屬其管轄,屬北地郡所轄廉縣。

東漢延康元年(219年),曹丕廢漢獻帝,建魏國,東漢滅亡,今銀川市西夏區為少數民族鮮卑、匈奴、羌族部眾駐牧之地。

東晉義熙三年(407年),赫連勃勃建大夏政權。大夏真興八年(424年)將飲汗城(今銀川市東)改建為麗子園,今銀川市西夏區屬大夏政權控制。

北魏始光三年(426年),拓跋燾進攻大夏,立懷遠縣(治麗子園),今銀川市西夏區屬之。北魏太延二年(436年),設置薄骨律鎮,今銀川市西夏區為薄骨律鎮轄地。北魏孝昌三年(527年),改薄骨律鎮為靈州,今銀川市西夏區改屬靈州。北周建德三年(574年),以大夏時的麗子園設置懷遠郡、懷遠縣,郡縣同治,隸屬靈州。今銀川市西夏區隸屬懷遠縣。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郡存州,遂廢懷遠郡,今銀川市西夏區屬靈州。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幷州為郡,逐設置靈武郡,仍為靈州,今銀川市西夏區歸靈武郡懷遠縣。

唐初改郡為州,遂改靈武郡為靈州,今銀川市西夏區境屬靈州懷遠縣。武則天永昌元年(689年),在懷遠縣西北20公里處設置新堡(原名為千金堡),堡址疑在今西夏地區南樑農場附近。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今銀川地區形式上屬北宋所轄,實則為党項族等部眾牧獵地區。北宋鹹平四年(1001年),党項族首領李繼遷攻佔懷遠等黃河河外5鎮,今銀川市西夏區為拓跋党項族部眾佔據。

元至元八年(1271年)三月,元廷置西夏中興等路行尚書省,今銀川市西夏區屬之。次年又改中興行尚書省為行中書省。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三月,元廷改中興路為寧夏路總管府,是“寧夏”地名之始。今銀川市西夏區歸寧夏路總管府中興州懷遠縣管轄。

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廷改寧夏府路為寧夏府,今銀川市西夏區歸其管轄。明洪武五年(1372年),因蒙古貴族韃靼、瓦剌擾掠,明廷廢寧夏府,徙軍民於關陝地區,包括今銀川市西夏區在內的寧夏北部大部地區成為空地。明洪武九年(1376年),明廷置寧夏衛,今銀川市西夏區屬之。明建文四年(1402年),復置寧夏左屯衛、寧夏右屯衛。寧夏右屯衛,轄屯堡18個,部分屯堡分佈於今銀川市西夏區。明永樂元年(1403年)一月,復置寧夏衛。

清順治二年(1645年),陝西三邊總督李化熙降清,今銀川地區歸清朝管轄。清雍正二年(1724年)十月,清廷改寧夏衛為寧夏府,設寧夏、寧朔2縣,今銀川市西夏區隸屬寧朔縣管轄。

民國18年(1929年)1月,寧夏正式建省,今銀川市西夏區歸寧夏省所轄。同年4月13日,馬仲英率部過賀蘭山攻佔寧朔縣城。民國23年(1934年)2月25日,孫殿英部攻佔寧朔縣大部地區。民國33年(1944年)4月11日,寧夏省政府在寧夏省城設置銀川市。民國34年(1945年)1月9日,寧夏省城正式定名為銀川市。

1949年9月24日,新城解放。1949年9月28日,永寧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新城地區為永寧縣第七區。1951年6月1日永寧縣第四區、第五區劃歸銀川市管轄,改為銀川市第五區、第六區,新城為第五區第一鄉,時稱銀川市第五區、第六區為“兩郊區”。1954年1月,銀川市委、政府決定,將銀川4個區合併為2個區,將第五區改為第三區,亦稱新城區(西夏區),五區新城鄉稱為三區新城鄉。1961年1月,銀川市人民政府決定,正式成立新城區(銀川市屬縣級區),[1]

2002年10月19日,國務院(國函〔2002〕95號)批覆同意調整銀川市市轄區行政區劃:撤銷銀川市城區、新城區和郊區,設立銀川市西夏區、金鳳區和興慶區。將原新城區的朔方路、文昌路、北京西路、西花園路、寧華路5個街道辦事處劃歸新設立的西夏區管轄;將原新城區的鐵東、新城東街2個街道辦事處劃給新設立的金鳳區管轄。

地方風俗

婚嫁

按伊斯蘭教規定,男婚女嫁有4個條件:男女雙方同意;雙方父母同意;證婚人到場;有一定的聘金。婚禮中要寫“依扎布”(婚書),念“尼卡哈”。按照回族的傳統習俗,娶親之前,男方除了送一般的聘禮(麥海勒)衣物外,還要送上幾十個用彩紙包裹的禮品包,主要是一些茶、糖、核桃、葡萄乾、棗子等飲茶物品,稱為“封子”,同時要送上羯羊1~2只。結婚時,男女兩家都要設宴待客,親友送禮示賀。鬧洞房時,只耍公婆不耍新人,以各色顏料塗抹公婆以圖吉利。

衛生

穆斯林在禮拜前必須沐浴。沐浴分為“大淨”“小淨”,以保證身體潔淨。洗手、臉慣用“湯瓶”,而極少用臉盆,認為盆裡的水是“死水”,不乾淨。“湯瓶”最早由阿拉伯傳人。

服飾

回族服飾與漢族基本相同,其主要區別在於男子多戴白帽或黑帽,宗教人士和虔誠的信教者在禮拜或參加宗教活動時,則穿上長袍、長衫,婦女按教義要戴蓋頭,一般老年人為黑或白色,中年人多青色,姑娘多綠色。蓋頭顏色不同,但樣式一致。

方言俚語

西夏區方言屬北方語系,既具備了北方語言的基本特徵,又具有其地方和民族特色。西夏區回族群眾使用寧夏方言,在語音上和漢族相比,有捲舌韻母的“兒化”韻。部分音素髮音部位靠前,有些後鼻韻母併入前鼻韻母。

風景名勝

拜寺口雙塔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夏區

拜寺口雙塔

拜寺口雙塔是一對磚砌佛塔山口東側的塔稱為東塔是一座正八角形建築,高13層,每層塔簷下,各面都有各種獸頭的浮雕,西塔也是13層高,較東塔粗壯外形呈拋物線狀,曾發現梵文、西夏文題記和元代銀幣等。

滾鐘口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夏區

滾鐘口

滾鐘口位於銀川市境內,距市區17公里的賀蘭山麓,在西夏時期為皇家遊覽避暑勝地。滾鐘口,俗稱"小口子",三面環山,山口面東敞開,形似一口滾落的大鐘,"滾鐘口"由此得名。

賀蘭山岩畫景區

西夏區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的一個市轄區,位於銀川市西部,地理座標東經105°49′~106°18′,北緯38°08′~38°52′。西夏區東起包蘭鐵路,西至賀蘭山口軸線(寧蒙界),南臨永寧縣,北接賀蘭縣,總面積1129.3平方公里,是銀川市三個市轄區中面積最大的。西夏區轄2個鎮、7個街道。截至2013年,西夏區共有24萬人。2013年,西夏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1.08億元。西夏區境內分佈有拜寺口雙塔、滾鐘口、賀蘭山岩畫景區、西夏王陵等景點景區。

  • 中文名稱

  • 西夏區

  • 外文名稱

  • Xixia district

  • 別 名

  • 新市區、新城區

  • 行政區類別

  • 市轄區

  • 所屬地區

  •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

  • 下轄地區

  • 7個街道、2個鎮

  • 政府駐地

  • 懷遠東路285號

  • 電話區號

  • 0951

  • 郵政區碼

  • 750001

  • 地理位置

  • 銀川市西部

  • 面 積

  • 1129.3平方公里

  • 人 口

  • 24萬人

  • 方 言

  • 銀川話

  • 氣候條件

  • 中溫帶乾旱氣候區

  • 著名景點

  • 西夏王陵,賀蘭山岩畫,賀蘭山滾鐘口,拜寺口雙塔

  • 機 場

  • 銀川河東國際機場

  • 火車站

  • 銀川火車站

  • 車牌代碼

  • 寧A

  • 行政代碼

  • 640105

建制沿革

夏、商、週三代,今銀川西夏區

市西夏區屬雍州地域,戎、狄諸古代少數民族部落在此遊牧繁息。

先秦時期今銀川市西夏區為匈奴部落遊牧之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統一中國,全國分為36郡,但今銀川市西夏區仍屬匈奴部落遊牧地區。

西漢元朔二年(前127年),今銀川市西夏區屬北地郡廉縣轄地,屬朔方郡。孺子初始元年(8年)今銀川市西夏區形式上屬新莽政權。東漢建立後,北地郡治由馬嶺(今甘肅慶陽西北)移至富平縣,今銀川市西夏區屬其管轄,屬北地郡所轄廉縣。

東漢延康元年(219年),曹丕廢漢獻帝,建魏國,東漢滅亡,今銀川市西夏區為少數民族鮮卑、匈奴、羌族部眾駐牧之地。

東晉義熙三年(407年),赫連勃勃建大夏政權。大夏真興八年(424年)將飲汗城(今銀川市東)改建為麗子園,今銀川市西夏區屬大夏政權控制。

北魏始光三年(426年),拓跋燾進攻大夏,立懷遠縣(治麗子園),今銀川市西夏區屬之。北魏太延二年(436年),設置薄骨律鎮,今銀川市西夏區為薄骨律鎮轄地。北魏孝昌三年(527年),改薄骨律鎮為靈州,今銀川市西夏區改屬靈州。北周建德三年(574年),以大夏時的麗子園設置懷遠郡、懷遠縣,郡縣同治,隸屬靈州。今銀川市西夏區隸屬懷遠縣。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郡存州,遂廢懷遠郡,今銀川市西夏區屬靈州。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幷州為郡,逐設置靈武郡,仍為靈州,今銀川市西夏區歸靈武郡懷遠縣。

唐初改郡為州,遂改靈武郡為靈州,今銀川市西夏區境屬靈州懷遠縣。武則天永昌元年(689年),在懷遠縣西北20公里處設置新堡(原名為千金堡),堡址疑在今西夏地區南樑農場附近。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今銀川地區形式上屬北宋所轄,實則為党項族等部眾牧獵地區。北宋鹹平四年(1001年),党項族首領李繼遷攻佔懷遠等黃河河外5鎮,今銀川市西夏區為拓跋党項族部眾佔據。

元至元八年(1271年)三月,元廷置西夏中興等路行尚書省,今銀川市西夏區屬之。次年又改中興行尚書省為行中書省。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三月,元廷改中興路為寧夏路總管府,是“寧夏”地名之始。今銀川市西夏區歸寧夏路總管府中興州懷遠縣管轄。

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廷改寧夏府路為寧夏府,今銀川市西夏區歸其管轄。明洪武五年(1372年),因蒙古貴族韃靼、瓦剌擾掠,明廷廢寧夏府,徙軍民於關陝地區,包括今銀川市西夏區在內的寧夏北部大部地區成為空地。明洪武九年(1376年),明廷置寧夏衛,今銀川市西夏區屬之。明建文四年(1402年),復置寧夏左屯衛、寧夏右屯衛。寧夏右屯衛,轄屯堡18個,部分屯堡分佈於今銀川市西夏區。明永樂元年(1403年)一月,復置寧夏衛。

清順治二年(1645年),陝西三邊總督李化熙降清,今銀川地區歸清朝管轄。清雍正二年(1724年)十月,清廷改寧夏衛為寧夏府,設寧夏、寧朔2縣,今銀川市西夏區隸屬寧朔縣管轄。

民國18年(1929年)1月,寧夏正式建省,今銀川市西夏區歸寧夏省所轄。同年4月13日,馬仲英率部過賀蘭山攻佔寧朔縣城。民國23年(1934年)2月25日,孫殿英部攻佔寧朔縣大部地區。民國33年(1944年)4月11日,寧夏省政府在寧夏省城設置銀川市。民國34年(1945年)1月9日,寧夏省城正式定名為銀川市。

1949年9月24日,新城解放。1949年9月28日,永寧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新城地區為永寧縣第七區。1951年6月1日永寧縣第四區、第五區劃歸銀川市管轄,改為銀川市第五區、第六區,新城為第五區第一鄉,時稱銀川市第五區、第六區為“兩郊區”。1954年1月,銀川市委、政府決定,將銀川4個區合併為2個區,將第五區改為第三區,亦稱新城區(西夏區),五區新城鄉稱為三區新城鄉。1961年1月,銀川市人民政府決定,正式成立新城區(銀川市屬縣級區),[1]

2002年10月19日,國務院(國函〔2002〕95號)批覆同意調整銀川市市轄區行政區劃:撤銷銀川市城區、新城區和郊區,設立銀川市西夏區、金鳳區和興慶區。將原新城區的朔方路、文昌路、北京西路、西花園路、寧華路5個街道辦事處劃歸新設立的西夏區管轄;將原新城區的鐵東、新城東街2個街道辦事處劃給新設立的金鳳區管轄。

地方風俗

婚嫁

按伊斯蘭教規定,男婚女嫁有4個條件:男女雙方同意;雙方父母同意;證婚人到場;有一定的聘金。婚禮中要寫“依扎布”(婚書),念“尼卡哈”。按照回族的傳統習俗,娶親之前,男方除了送一般的聘禮(麥海勒)衣物外,還要送上幾十個用彩紙包裹的禮品包,主要是一些茶、糖、核桃、葡萄乾、棗子等飲茶物品,稱為“封子”,同時要送上羯羊1~2只。結婚時,男女兩家都要設宴待客,親友送禮示賀。鬧洞房時,只耍公婆不耍新人,以各色顏料塗抹公婆以圖吉利。

衛生

穆斯林在禮拜前必須沐浴。沐浴分為“大淨”“小淨”,以保證身體潔淨。洗手、臉慣用“湯瓶”,而極少用臉盆,認為盆裡的水是“死水”,不乾淨。“湯瓶”最早由阿拉伯傳人。

服飾

回族服飾與漢族基本相同,其主要區別在於男子多戴白帽或黑帽,宗教人士和虔誠的信教者在禮拜或參加宗教活動時,則穿上長袍、長衫,婦女按教義要戴蓋頭,一般老年人為黑或白色,中年人多青色,姑娘多綠色。蓋頭顏色不同,但樣式一致。

方言俚語

西夏區方言屬北方語系,既具備了北方語言的基本特徵,又具有其地方和民族特色。西夏區回族群眾使用寧夏方言,在語音上和漢族相比,有捲舌韻母的“兒化”韻。部分音素髮音部位靠前,有些後鼻韻母併入前鼻韻母。

風景名勝

拜寺口雙塔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夏區

拜寺口雙塔

拜寺口雙塔是一對磚砌佛塔山口東側的塔稱為東塔是一座正八角形建築,高13層,每層塔簷下,各面都有各種獸頭的浮雕,西塔也是13層高,較東塔粗壯外形呈拋物線狀,曾發現梵文、西夏文題記和元代銀幣等。

滾鐘口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夏區

滾鐘口

滾鐘口位於銀川市境內,距市區17公里的賀蘭山麓,在西夏時期為皇家遊覽避暑勝地。滾鐘口,俗稱"小口子",三面環山,山口面東敞開,形似一口滾落的大鐘,"滾鐘口"由此得名。

賀蘭山岩畫景區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夏區

賀蘭山岩畫景區

賀蘭山岩畫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賀蘭山岩畫景區距銀川市56公里,在賀蘭山口山口內外分佈著近6000幅巖畫,其中罕見的人面像巖畫就有708幅,它記錄了遠古人類在3000年至10000年前放牧、狩獵、祭祀、爭戰、娛舞、交媾等生活場景,以及羊、牛、馬、駝、虎、豹等多種動物圖案和抽象符號。。199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曾獲“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之一金獎、“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休閒旅遊景區”等榮譽稱號。

西夏王陵

西夏區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的一個市轄區,位於銀川市西部,地理座標東經105°49′~106°18′,北緯38°08′~38°52′。西夏區東起包蘭鐵路,西至賀蘭山口軸線(寧蒙界),南臨永寧縣,北接賀蘭縣,總面積1129.3平方公里,是銀川市三個市轄區中面積最大的。西夏區轄2個鎮、7個街道。截至2013年,西夏區共有24萬人。2013年,西夏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1.08億元。西夏區境內分佈有拜寺口雙塔、滾鐘口、賀蘭山岩畫景區、西夏王陵等景點景區。

  • 中文名稱

  • 西夏區

  • 外文名稱

  • Xixia district

  • 別 名

  • 新市區、新城區

  • 行政區類別

  • 市轄區

  • 所屬地區

  •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

  • 下轄地區

  • 7個街道、2個鎮

  • 政府駐地

  • 懷遠東路285號

  • 電話區號

  • 0951

  • 郵政區碼

  • 750001

  • 地理位置

  • 銀川市西部

  • 面 積

  • 1129.3平方公里

  • 人 口

  • 24萬人

  • 方 言

  • 銀川話

  • 氣候條件

  • 中溫帶乾旱氣候區

  • 著名景點

  • 西夏王陵,賀蘭山岩畫,賀蘭山滾鐘口,拜寺口雙塔

  • 機 場

  • 銀川河東國際機場

  • 火車站

  • 銀川火車站

  • 車牌代碼

  • 寧A

  • 行政代碼

  • 640105

建制沿革

夏、商、週三代,今銀川西夏區

市西夏區屬雍州地域,戎、狄諸古代少數民族部落在此遊牧繁息。

先秦時期今銀川市西夏區為匈奴部落遊牧之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統一中國,全國分為36郡,但今銀川市西夏區仍屬匈奴部落遊牧地區。

西漢元朔二年(前127年),今銀川市西夏區屬北地郡廉縣轄地,屬朔方郡。孺子初始元年(8年)今銀川市西夏區形式上屬新莽政權。東漢建立後,北地郡治由馬嶺(今甘肅慶陽西北)移至富平縣,今銀川市西夏區屬其管轄,屬北地郡所轄廉縣。

東漢延康元年(219年),曹丕廢漢獻帝,建魏國,東漢滅亡,今銀川市西夏區為少數民族鮮卑、匈奴、羌族部眾駐牧之地。

東晉義熙三年(407年),赫連勃勃建大夏政權。大夏真興八年(424年)將飲汗城(今銀川市東)改建為麗子園,今銀川市西夏區屬大夏政權控制。

北魏始光三年(426年),拓跋燾進攻大夏,立懷遠縣(治麗子園),今銀川市西夏區屬之。北魏太延二年(436年),設置薄骨律鎮,今銀川市西夏區為薄骨律鎮轄地。北魏孝昌三年(527年),改薄骨律鎮為靈州,今銀川市西夏區改屬靈州。北周建德三年(574年),以大夏時的麗子園設置懷遠郡、懷遠縣,郡縣同治,隸屬靈州。今銀川市西夏區隸屬懷遠縣。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郡存州,遂廢懷遠郡,今銀川市西夏區屬靈州。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幷州為郡,逐設置靈武郡,仍為靈州,今銀川市西夏區歸靈武郡懷遠縣。

唐初改郡為州,遂改靈武郡為靈州,今銀川市西夏區境屬靈州懷遠縣。武則天永昌元年(689年),在懷遠縣西北20公里處設置新堡(原名為千金堡),堡址疑在今西夏地區南樑農場附近。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今銀川地區形式上屬北宋所轄,實則為党項族等部眾牧獵地區。北宋鹹平四年(1001年),党項族首領李繼遷攻佔懷遠等黃河河外5鎮,今銀川市西夏區為拓跋党項族部眾佔據。

元至元八年(1271年)三月,元廷置西夏中興等路行尚書省,今銀川市西夏區屬之。次年又改中興行尚書省為行中書省。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三月,元廷改中興路為寧夏路總管府,是“寧夏”地名之始。今銀川市西夏區歸寧夏路總管府中興州懷遠縣管轄。

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廷改寧夏府路為寧夏府,今銀川市西夏區歸其管轄。明洪武五年(1372年),因蒙古貴族韃靼、瓦剌擾掠,明廷廢寧夏府,徙軍民於關陝地區,包括今銀川市西夏區在內的寧夏北部大部地區成為空地。明洪武九年(1376年),明廷置寧夏衛,今銀川市西夏區屬之。明建文四年(1402年),復置寧夏左屯衛、寧夏右屯衛。寧夏右屯衛,轄屯堡18個,部分屯堡分佈於今銀川市西夏區。明永樂元年(1403年)一月,復置寧夏衛。

清順治二年(1645年),陝西三邊總督李化熙降清,今銀川地區歸清朝管轄。清雍正二年(1724年)十月,清廷改寧夏衛為寧夏府,設寧夏、寧朔2縣,今銀川市西夏區隸屬寧朔縣管轄。

民國18年(1929年)1月,寧夏正式建省,今銀川市西夏區歸寧夏省所轄。同年4月13日,馬仲英率部過賀蘭山攻佔寧朔縣城。民國23年(1934年)2月25日,孫殿英部攻佔寧朔縣大部地區。民國33年(1944年)4月11日,寧夏省政府在寧夏省城設置銀川市。民國34年(1945年)1月9日,寧夏省城正式定名為銀川市。

1949年9月24日,新城解放。1949年9月28日,永寧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新城地區為永寧縣第七區。1951年6月1日永寧縣第四區、第五區劃歸銀川市管轄,改為銀川市第五區、第六區,新城為第五區第一鄉,時稱銀川市第五區、第六區為“兩郊區”。1954年1月,銀川市委、政府決定,將銀川4個區合併為2個區,將第五區改為第三區,亦稱新城區(西夏區),五區新城鄉稱為三區新城鄉。1961年1月,銀川市人民政府決定,正式成立新城區(銀川市屬縣級區),[1]

2002年10月19日,國務院(國函〔2002〕95號)批覆同意調整銀川市市轄區行政區劃:撤銷銀川市城區、新城區和郊區,設立銀川市西夏區、金鳳區和興慶區。將原新城區的朔方路、文昌路、北京西路、西花園路、寧華路5個街道辦事處劃歸新設立的西夏區管轄;將原新城區的鐵東、新城東街2個街道辦事處劃給新設立的金鳳區管轄。

地方風俗

婚嫁

按伊斯蘭教規定,男婚女嫁有4個條件:男女雙方同意;雙方父母同意;證婚人到場;有一定的聘金。婚禮中要寫“依扎布”(婚書),念“尼卡哈”。按照回族的傳統習俗,娶親之前,男方除了送一般的聘禮(麥海勒)衣物外,還要送上幾十個用彩紙包裹的禮品包,主要是一些茶、糖、核桃、葡萄乾、棗子等飲茶物品,稱為“封子”,同時要送上羯羊1~2只。結婚時,男女兩家都要設宴待客,親友送禮示賀。鬧洞房時,只耍公婆不耍新人,以各色顏料塗抹公婆以圖吉利。

衛生

穆斯林在禮拜前必須沐浴。沐浴分為“大淨”“小淨”,以保證身體潔淨。洗手、臉慣用“湯瓶”,而極少用臉盆,認為盆裡的水是“死水”,不乾淨。“湯瓶”最早由阿拉伯傳人。

服飾

回族服飾與漢族基本相同,其主要區別在於男子多戴白帽或黑帽,宗教人士和虔誠的信教者在禮拜或參加宗教活動時,則穿上長袍、長衫,婦女按教義要戴蓋頭,一般老年人為黑或白色,中年人多青色,姑娘多綠色。蓋頭顏色不同,但樣式一致。

方言俚語

西夏區方言屬北方語系,既具備了北方語言的基本特徵,又具有其地方和民族特色。西夏區回族群眾使用寧夏方言,在語音上和漢族相比,有捲舌韻母的“兒化”韻。部分音素髮音部位靠前,有些後鼻韻母併入前鼻韻母。

風景名勝

拜寺口雙塔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夏區

拜寺口雙塔

拜寺口雙塔是一對磚砌佛塔山口東側的塔稱為東塔是一座正八角形建築,高13層,每層塔簷下,各面都有各種獸頭的浮雕,西塔也是13層高,較東塔粗壯外形呈拋物線狀,曾發現梵文、西夏文題記和元代銀幣等。

滾鐘口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夏區

滾鐘口

滾鐘口位於銀川市境內,距市區17公里的賀蘭山麓,在西夏時期為皇家遊覽避暑勝地。滾鐘口,俗稱"小口子",三面環山,山口面東敞開,形似一口滾落的大鐘,"滾鐘口"由此得名。

賀蘭山岩畫景區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夏區

賀蘭山岩畫景區

賀蘭山岩畫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賀蘭山岩畫景區距銀川市56公里,在賀蘭山口山口內外分佈著近6000幅巖畫,其中罕見的人面像巖畫就有708幅,它記錄了遠古人類在3000年至10000年前放牧、狩獵、祭祀、爭戰、娛舞、交媾等生活場景,以及羊、牛、馬、駝、虎、豹等多種動物圖案和抽象符號。。199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曾獲“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之一金獎、“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休閒旅遊景區”等榮譽稱號。

西夏王陵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夏區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位於銀川市以西約30米的賀蘭山東麓。西夏王陵的範圍東西寬約4公里,南北長約10公里。西夏王陵面積約40平方公里,分佈有8座王陵和附屬的70多座陪葬墓。西夏王陵距今已有700-900年的歷史。2006年,西夏王陵被建設部列入首批中國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名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