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修德不看成敗和名譽,讀書不要附庸風雅

菜根譚:修德不看成敗和名譽,讀書不要附庸風雅

《菜根譚》是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收編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和出世的語錄集,常讀此書,可正心修身、養性育德。


【修德忘名,讀書身心】

【原文】:

學者要收拾精神,並歸一路。

如修德而留意於事功名譽,必無實詣;

讀書而寄興於吟詠風雅,定不深心。


菜根譚:修德不看成敗和名譽,讀書不要附庸風雅

《菜根譚》是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收編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和出世的語錄集,常讀此書,可正心修身、養性育德。


【修德忘名,讀書身心】

【原文】:

學者要收拾精神,並歸一路。

如修德而留意於事功名譽,必無實詣;

讀書而寄興於吟詠風雅,定不深心。


菜根譚:修德不看成敗和名譽,讀書不要附庸風雅

【譯】:

學者要收拾精神,並歸一路:做學問就要集中精神,一心一意致力於研究。

【悟】:

一個人不論做什麼事,都要一心一意,直到把事情做成為止。

不能三心二意,手頭的事還沒做完,又做上別的事。這個事也想做,那個事也想幹,最終勞心勞力,一事無成。

與其三天打魚,兩天晒網,不如集中精神完成一件事。


【譯】:

如修德而留意於事功名譽,必無實詣:如果在修養道德的時候仍不忘記成敗和名譽,必定不會有真正的造詣。

【悟】:

我們常常把對道德的修養流於表象,覺得自己做了好事,一定要讓別人知道,只有別人知道了,別人才會認為自己是個好人。

道德修養關乎一個人的身心,追求內心的昇華,如果把成敗和名譽參雜進來,內心起伏不定,也就無從談起造詣有多深。

一個道德高尚的人,總是默默無聞地做著自己認為該做的事,從不要求別人的肯定和讚譽。

一個人捐款捐物,廣而告之;買來動物放生,興師動眾等等,都是為了名譽,談不上什麼道德修為。

一個人過於看重成敗和名譽,也就無心修德,自然談不上為人有多麼高尚。


菜根譚:修德不看成敗和名譽,讀書不要附庸風雅

《菜根譚》是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收編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和出世的語錄集,常讀此書,可正心修身、養性育德。


【修德忘名,讀書身心】

【原文】:

學者要收拾精神,並歸一路。

如修德而留意於事功名譽,必無實詣;

讀書而寄興於吟詠風雅,定不深心。


菜根譚:修德不看成敗和名譽,讀書不要附庸風雅

【譯】:

學者要收拾精神,並歸一路:做學問就要集中精神,一心一意致力於研究。

【悟】:

一個人不論做什麼事,都要一心一意,直到把事情做成為止。

不能三心二意,手頭的事還沒做完,又做上別的事。這個事也想做,那個事也想幹,最終勞心勞力,一事無成。

與其三天打魚,兩天晒網,不如集中精神完成一件事。


【譯】:

如修德而留意於事功名譽,必無實詣:如果在修養道德的時候仍不忘記成敗和名譽,必定不會有真正的造詣。

【悟】:

我們常常把對道德的修養流於表象,覺得自己做了好事,一定要讓別人知道,只有別人知道了,別人才會認為自己是個好人。

道德修養關乎一個人的身心,追求內心的昇華,如果把成敗和名譽參雜進來,內心起伏不定,也就無從談起造詣有多深。

一個道德高尚的人,總是默默無聞地做著自己認為該做的事,從不要求別人的肯定和讚譽。

一個人捐款捐物,廣而告之;買來動物放生,興師動眾等等,都是為了名譽,談不上什麼道德修為。

一個人過於看重成敗和名譽,也就無心修德,自然談不上為人有多麼高尚。


菜根譚:修德不看成敗和名譽,讀書不要附庸風雅

【譯】:

讀書而寄興於吟詠風雅,定不深心:如果讀書的時候仍喜歡附庸風雅,吟詩吟文,必定難以深入內心,有所收穫。

【悟】:

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學海無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如果讀了一點書,便把自己看作讀書人,到處附庸風雅,吟詩吟文,肯定會為人所不齒,自討沒趣。

讀書不是為了賣弄,而是為了求知解惑,修養身心。如果因為多看了幾本書,就認為自己有了學問,到處宣揚,以人師自居,這種人往往只是空有其表,不知所云。

可惜的是,如今這個社會,很多人豬鼻子插大蒜-裝象,到處顯擺自己的“學問”,讓人常常無所適從。

讀一本書,學一本書,悟一本書,日子久了,自有收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