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薛國故城

一抔黃土浸潤著一方文化,一件文物積澱著一段故事,一堵城牆見證著一個國家的興衰。

在魯南地區,人們對古薛國並不為許多人所熟悉,但說起一些經典的成語,諸如“狡兔三窟”、“雞鳴狗盜”、“焚券市義”、“毛遂自薦”、“脫穎而出”、“後來居上”等,則是婦孺皆知。這些成語故事就發生在古稱薛國這塊土地。

一條薛河蜿蜒曲折從東部山區一路奔襲而來,在滕州南部打了一個旋渦。積聚成遼闊的沖積平原,讓這塊土地厚重而又肥沃,從此人類的文明在這塊土地上逐步發祥,不斷繁衍生息,傳遞著人類文明進步的薪火。

一層層黃土記錄了一代代先祖生活的軌跡。7300年的北辛文化,造就了燦爛的氏族社會的輝煌;4000年前夏禹時代,奚仲在這裡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輛馬車;仲虺協助商湯從這裡開始建立了商超帝國。漢代儒宗叔孫通、戰國四公子、焚券市義的孟嘗君,自薦而出名的毛遂等等,這一個個先賢為為古薛這塊土地,書寫著一頁頁璀璨的文字。

據《滕縣誌·古蹟考》載:“薛城,在薛河北,週二十八里,古奚仲所封國,城則田文增築。”古薛國雖然經歷了兩三千年的滄桑鉅變,城廓保存基本完好,文物古蹟眾多,這在全國也是唯一的。現城內有田文、田嬰墓址,漢代鍊鐵遺址,城北部有毛遂墓址等許多文物遺存。歷代名人墨客過薛時,留下了詠頌詩文,圍繞著古薛國的衰亡,也流傳著許多迷人動聽的傳說故事。因此,1988年元月,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行走在薛國故城

一抔黃土浸潤著一方文化,一件文物積澱著一段故事,一堵城牆見證著一個國家的興衰。

在魯南地區,人們對古薛國並不為許多人所熟悉,但說起一些經典的成語,諸如“狡兔三窟”、“雞鳴狗盜”、“焚券市義”、“毛遂自薦”、“脫穎而出”、“後來居上”等,則是婦孺皆知。這些成語故事就發生在古稱薛國這塊土地。

一條薛河蜿蜒曲折從東部山區一路奔襲而來,在滕州南部打了一個旋渦。積聚成遼闊的沖積平原,讓這塊土地厚重而又肥沃,從此人類的文明在這塊土地上逐步發祥,不斷繁衍生息,傳遞著人類文明進步的薪火。

一層層黃土記錄了一代代先祖生活的軌跡。7300年的北辛文化,造就了燦爛的氏族社會的輝煌;4000年前夏禹時代,奚仲在這裡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輛馬車;仲虺協助商湯從這裡開始建立了商超帝國。漢代儒宗叔孫通、戰國四公子、焚券市義的孟嘗君,自薦而出名的毛遂等等,這一個個先賢為為古薛這塊土地,書寫著一頁頁璀璨的文字。

據《滕縣誌·古蹟考》載:“薛城,在薛河北,週二十八里,古奚仲所封國,城則田文增築。”古薛國雖然經歷了兩三千年的滄桑鉅變,城廓保存基本完好,文物古蹟眾多,這在全國也是唯一的。現城內有田文、田嬰墓址,漢代鍊鐵遺址,城北部有毛遂墓址等許多文物遺存。歷代名人墨客過薛時,留下了詠頌詩文,圍繞著古薛國的衰亡,也流傳著許多迷人動聽的傳說故事。因此,1988年元月,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行走在薛國故城

薛國故城位於山東省滕州市官橋鎮和張汪鎮境內。外城平面呈不規則方形,志載其周長"二十八里"。今測實際周長為10615米,城牆逶迤起伏,現存城垣高出地面4至7米,底部寬20至30米。夯層厚19至22釐米,夯窩直徑6至7釐米.有城門5座,南面2座,其它三面各一座,形成於戰國時期.居住遺址9處,製陶,冶鐵,冶銅,制骨怍坊10餘處。內城在大城的東南隅,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周長2750米。牆寬10米左右,城壕寬8米,內城即西周、春秋的薛城。戰國時的外城就是在西周春秋時的內城的基礎上向東北西南延長而擴建的。

欲問前朝事,無語對秋風。故城內城北牆外有大面積龍山文化,嶽石文化,商、西周、東周和漢代遺址。1984年至1986午,山東省考古研究所在薛國故城發掘數百座春秋至戰同時期的古墓葬,出土文物數以萬計。薛國曾經是夏商時期的諸侯國,戰國時期被齊國滅掉,成為孟嘗君的領地。

春秋後期,薛城曾經作為古徐州的首府所在地,具有極其關鍵戰落地位,由於水路交通非常通暢,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各路諸侯要想爭霸天下,都想首先佔領薛國。秦始皇之後的中原大地,烽煙四起,劉邦項羽在此會盟,扛起了反秦的大旗。漢朝建立後,從薛地走出了一代儒宗叔孫通、布衣丞相公孫弘等人。

薛國故城是我國保存最完好的東周古代城池。大城中心皇殿崗村東部和其東鄰的尤樓村西部經鑽探發現有戰國、秦漢時期的大規模居住址,其中分佈有多處大型夯土基址,地面散佈有虺龍紋半瓦當和“千秋萬歲”捲雲紋圓瓦當等遺物,應為戰國、秦漢時期的王室貴族居住區。

戰國時期這裡就是擁有六萬餘家的大都會了。北辛文化到夏商周、秦漢三國都留下了歷史的足跡。在這一座方圓不過10平方公里的古城裡,曾經積澱了無數文化寶藏,也演繹過諸多歷史佳話。

行走在薛國故城

一抔黃土浸潤著一方文化,一件文物積澱著一段故事,一堵城牆見證著一個國家的興衰。

在魯南地區,人們對古薛國並不為許多人所熟悉,但說起一些經典的成語,諸如“狡兔三窟”、“雞鳴狗盜”、“焚券市義”、“毛遂自薦”、“脫穎而出”、“後來居上”等,則是婦孺皆知。這些成語故事就發生在古稱薛國這塊土地。

一條薛河蜿蜒曲折從東部山區一路奔襲而來,在滕州南部打了一個旋渦。積聚成遼闊的沖積平原,讓這塊土地厚重而又肥沃,從此人類的文明在這塊土地上逐步發祥,不斷繁衍生息,傳遞著人類文明進步的薪火。

一層層黃土記錄了一代代先祖生活的軌跡。7300年的北辛文化,造就了燦爛的氏族社會的輝煌;4000年前夏禹時代,奚仲在這裡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輛馬車;仲虺協助商湯從這裡開始建立了商超帝國。漢代儒宗叔孫通、戰國四公子、焚券市義的孟嘗君,自薦而出名的毛遂等等,這一個個先賢為為古薛這塊土地,書寫著一頁頁璀璨的文字。

據《滕縣誌·古蹟考》載:“薛城,在薛河北,週二十八里,古奚仲所封國,城則田文增築。”古薛國雖然經歷了兩三千年的滄桑鉅變,城廓保存基本完好,文物古蹟眾多,這在全國也是唯一的。現城內有田文、田嬰墓址,漢代鍊鐵遺址,城北部有毛遂墓址等許多文物遺存。歷代名人墨客過薛時,留下了詠頌詩文,圍繞著古薛國的衰亡,也流傳著許多迷人動聽的傳說故事。因此,1988年元月,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行走在薛國故城

薛國故城位於山東省滕州市官橋鎮和張汪鎮境內。外城平面呈不規則方形,志載其周長"二十八里"。今測實際周長為10615米,城牆逶迤起伏,現存城垣高出地面4至7米,底部寬20至30米。夯層厚19至22釐米,夯窩直徑6至7釐米.有城門5座,南面2座,其它三面各一座,形成於戰國時期.居住遺址9處,製陶,冶鐵,冶銅,制骨怍坊10餘處。內城在大城的東南隅,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周長2750米。牆寬10米左右,城壕寬8米,內城即西周、春秋的薛城。戰國時的外城就是在西周春秋時的內城的基礎上向東北西南延長而擴建的。

欲問前朝事,無語對秋風。故城內城北牆外有大面積龍山文化,嶽石文化,商、西周、東周和漢代遺址。1984年至1986午,山東省考古研究所在薛國故城發掘數百座春秋至戰同時期的古墓葬,出土文物數以萬計。薛國曾經是夏商時期的諸侯國,戰國時期被齊國滅掉,成為孟嘗君的領地。

春秋後期,薛城曾經作為古徐州的首府所在地,具有極其關鍵戰落地位,由於水路交通非常通暢,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各路諸侯要想爭霸天下,都想首先佔領薛國。秦始皇之後的中原大地,烽煙四起,劉邦項羽在此會盟,扛起了反秦的大旗。漢朝建立後,從薛地走出了一代儒宗叔孫通、布衣丞相公孫弘等人。

薛國故城是我國保存最完好的東周古代城池。大城中心皇殿崗村東部和其東鄰的尤樓村西部經鑽探發現有戰國、秦漢時期的大規模居住址,其中分佈有多處大型夯土基址,地面散佈有虺龍紋半瓦當和“千秋萬歲”捲雲紋圓瓦當等遺物,應為戰國、秦漢時期的王室貴族居住區。

戰國時期這裡就是擁有六萬餘家的大都會了。北辛文化到夏商周、秦漢三國都留下了歷史的足跡。在這一座方圓不過10平方公里的古城裡,曾經積澱了無數文化寶藏,也演繹過諸多歷史佳話。

行走在薛國故城

故城內的皇殿崗村東還有漢代大型冶鐵作坊址,地表見有大量鐵礦石,煉渣、殘陶範等。陶範多見“山陽二”、“鉅野二”等刻銘。其村南偏西有戰國時期的制骨作坊和冶銅遺址。城內北部分佈著多處戰國、秦漢時期的小型居住址,孟倉村南有一處漢代冶鐵遺址。城內東北部的渠莊村南分佈著一處大型的漢代製陶作坊址,從其出土的大量陶器銘文分析,該作坊應為官方控制的製陶手工業區。遙想當年這裡人口眾多,交通便利,先進的工藝在這裡矗立著一處處冶鐵、陶器作坊,爐火衝出高高的煙火,叮咚的聲音傳遍四方,古薛何等的輝煌。

漫步寬闊的城牆,穿越於雜草之中,這片遼闊的土地,已沒有城池的痕跡,只有那殘留的古城牆基,敘說著當年的輝煌。小城位於大城的東南角,平面略呈不規則的扁長方形。東牆和南牆基本呈直線狀被大城城牆疊壓,西牆和北牆中部向外突出。小城現已完全掩埋於地下,數千年來不為人知。

小城城牆總長2750米。城牆基寬10餘米,牆體系用灰褐和黃褐土精心夯築而成。夯層厚約10釐米,夯窩圓形圜底,直徑3至7釐米,夯具為成束的木棍。由於東牆外為河道,目前只在城牆南、西、北三面各探出一座城門,門寬約8米,各城門間皆有道路相連。城外亦有較深的護城壕。

行走在薛國故城

一抔黃土浸潤著一方文化,一件文物積澱著一段故事,一堵城牆見證著一個國家的興衰。

在魯南地區,人們對古薛國並不為許多人所熟悉,但說起一些經典的成語,諸如“狡兔三窟”、“雞鳴狗盜”、“焚券市義”、“毛遂自薦”、“脫穎而出”、“後來居上”等,則是婦孺皆知。這些成語故事就發生在古稱薛國這塊土地。

一條薛河蜿蜒曲折從東部山區一路奔襲而來,在滕州南部打了一個旋渦。積聚成遼闊的沖積平原,讓這塊土地厚重而又肥沃,從此人類的文明在這塊土地上逐步發祥,不斷繁衍生息,傳遞著人類文明進步的薪火。

一層層黃土記錄了一代代先祖生活的軌跡。7300年的北辛文化,造就了燦爛的氏族社會的輝煌;4000年前夏禹時代,奚仲在這裡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輛馬車;仲虺協助商湯從這裡開始建立了商超帝國。漢代儒宗叔孫通、戰國四公子、焚券市義的孟嘗君,自薦而出名的毛遂等等,這一個個先賢為為古薛這塊土地,書寫著一頁頁璀璨的文字。

據《滕縣誌·古蹟考》載:“薛城,在薛河北,週二十八里,古奚仲所封國,城則田文增築。”古薛國雖然經歷了兩三千年的滄桑鉅變,城廓保存基本完好,文物古蹟眾多,這在全國也是唯一的。現城內有田文、田嬰墓址,漢代鍊鐵遺址,城北部有毛遂墓址等許多文物遺存。歷代名人墨客過薛時,留下了詠頌詩文,圍繞著古薛國的衰亡,也流傳著許多迷人動聽的傳說故事。因此,1988年元月,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行走在薛國故城

薛國故城位於山東省滕州市官橋鎮和張汪鎮境內。外城平面呈不規則方形,志載其周長"二十八里"。今測實際周長為10615米,城牆逶迤起伏,現存城垣高出地面4至7米,底部寬20至30米。夯層厚19至22釐米,夯窩直徑6至7釐米.有城門5座,南面2座,其它三面各一座,形成於戰國時期.居住遺址9處,製陶,冶鐵,冶銅,制骨怍坊10餘處。內城在大城的東南隅,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周長2750米。牆寬10米左右,城壕寬8米,內城即西周、春秋的薛城。戰國時的外城就是在西周春秋時的內城的基礎上向東北西南延長而擴建的。

欲問前朝事,無語對秋風。故城內城北牆外有大面積龍山文化,嶽石文化,商、西周、東周和漢代遺址。1984年至1986午,山東省考古研究所在薛國故城發掘數百座春秋至戰同時期的古墓葬,出土文物數以萬計。薛國曾經是夏商時期的諸侯國,戰國時期被齊國滅掉,成為孟嘗君的領地。

春秋後期,薛城曾經作為古徐州的首府所在地,具有極其關鍵戰落地位,由於水路交通非常通暢,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各路諸侯要想爭霸天下,都想首先佔領薛國。秦始皇之後的中原大地,烽煙四起,劉邦項羽在此會盟,扛起了反秦的大旗。漢朝建立後,從薛地走出了一代儒宗叔孫通、布衣丞相公孫弘等人。

薛國故城是我國保存最完好的東周古代城池。大城中心皇殿崗村東部和其東鄰的尤樓村西部經鑽探發現有戰國、秦漢時期的大規模居住址,其中分佈有多處大型夯土基址,地面散佈有虺龍紋半瓦當和“千秋萬歲”捲雲紋圓瓦當等遺物,應為戰國、秦漢時期的王室貴族居住區。

戰國時期這裡就是擁有六萬餘家的大都會了。北辛文化到夏商周、秦漢三國都留下了歷史的足跡。在這一座方圓不過10平方公里的古城裡,曾經積澱了無數文化寶藏,也演繹過諸多歷史佳話。

行走在薛國故城

故城內的皇殿崗村東還有漢代大型冶鐵作坊址,地表見有大量鐵礦石,煉渣、殘陶範等。陶範多見“山陽二”、“鉅野二”等刻銘。其村南偏西有戰國時期的制骨作坊和冶銅遺址。城內北部分佈著多處戰國、秦漢時期的小型居住址,孟倉村南有一處漢代冶鐵遺址。城內東北部的渠莊村南分佈著一處大型的漢代製陶作坊址,從其出土的大量陶器銘文分析,該作坊應為官方控制的製陶手工業區。遙想當年這裡人口眾多,交通便利,先進的工藝在這裡矗立著一處處冶鐵、陶器作坊,爐火衝出高高的煙火,叮咚的聲音傳遍四方,古薛何等的輝煌。

漫步寬闊的城牆,穿越於雜草之中,這片遼闊的土地,已沒有城池的痕跡,只有那殘留的古城牆基,敘說著當年的輝煌。小城位於大城的東南角,平面略呈不規則的扁長方形。東牆和南牆基本呈直線狀被大城城牆疊壓,西牆和北牆中部向外突出。小城現已完全掩埋於地下,數千年來不為人知。

小城城牆總長2750米。城牆基寬10餘米,牆體系用灰褐和黃褐土精心夯築而成。夯層厚約10釐米,夯窩圓形圜底,直徑3至7釐米,夯具為成束的木棍。由於東牆外為河道,目前只在城牆南、西、北三面各探出一座城門,門寬約8米,各城門間皆有道路相連。城外亦有較深的護城壕。

行走在薛國故城

古薛歷史是從北辛文化時期一直流淌到現在,成為所在區域歷史文化的見證,這裡是華夏民族國家形成和發展的歷史縮影。城內有三四米厚的文化堆積,龍山文化、嶽石文化、商周文化和漢代的文化層依次疊壓。小城中部發現有多處夯土臺基,應為大型建築遺址。

在城內東部發現和發掘有西周墓地,小城東牆、西牆和北牆外側發現和發掘了西周至戰國早期的王室貴族(狄莊村南墓地發現有數座100多平方米的甲字型大墓和使用封君諸侯葬禮的七鼎墓)和平民墓地。

古薛這片土地,雖經幾千年的滄桑鉅變,殘磚斷瓦遍佈各地,文物古蹟眾多,留下的從六七千年前的北辛文化到三四千年的龍山、嶽石文化等眾多歷史遺蹟,記錄和保留了這片土地上的生產生活習慣、民風民俗、精神倫理等歷史文化元素。

睿智的奚仲、薛燭等人開啟了學過崇尚科學的精神,敢於擔當的鐘馗、祖己、祖伊等人呈現出了正直誠意的優良品質,博學的叔孫通等人撒播了厚重的學術之風,以禮養賢的孟嘗君詮釋了以誠待人的良好風氣。

薛國故城是目前國內保存比較完整的一座古城,對於研究中國古代政治文化發展、城市建築佈局、生活風俗習慣具有巨大的價值。

在靜寂中尋覓歷史脈絡,在守望中感受千古滄桑。翻開沉積的土層,古薛這片土地就是一部沒有斷代的史書,記錄了人類發展進程中的每個時期的不朽文明進程。

行走在薛國故城

一抔黃土浸潤著一方文化,一件文物積澱著一段故事,一堵城牆見證著一個國家的興衰。

在魯南地區,人們對古薛國並不為許多人所熟悉,但說起一些經典的成語,諸如“狡兔三窟”、“雞鳴狗盜”、“焚券市義”、“毛遂自薦”、“脫穎而出”、“後來居上”等,則是婦孺皆知。這些成語故事就發生在古稱薛國這塊土地。

一條薛河蜿蜒曲折從東部山區一路奔襲而來,在滕州南部打了一個旋渦。積聚成遼闊的沖積平原,讓這塊土地厚重而又肥沃,從此人類的文明在這塊土地上逐步發祥,不斷繁衍生息,傳遞著人類文明進步的薪火。

一層層黃土記錄了一代代先祖生活的軌跡。7300年的北辛文化,造就了燦爛的氏族社會的輝煌;4000年前夏禹時代,奚仲在這裡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輛馬車;仲虺協助商湯從這裡開始建立了商超帝國。漢代儒宗叔孫通、戰國四公子、焚券市義的孟嘗君,自薦而出名的毛遂等等,這一個個先賢為為古薛這塊土地,書寫著一頁頁璀璨的文字。

據《滕縣誌·古蹟考》載:“薛城,在薛河北,週二十八里,古奚仲所封國,城則田文增築。”古薛國雖然經歷了兩三千年的滄桑鉅變,城廓保存基本完好,文物古蹟眾多,這在全國也是唯一的。現城內有田文、田嬰墓址,漢代鍊鐵遺址,城北部有毛遂墓址等許多文物遺存。歷代名人墨客過薛時,留下了詠頌詩文,圍繞著古薛國的衰亡,也流傳著許多迷人動聽的傳說故事。因此,1988年元月,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行走在薛國故城

薛國故城位於山東省滕州市官橋鎮和張汪鎮境內。外城平面呈不規則方形,志載其周長"二十八里"。今測實際周長為10615米,城牆逶迤起伏,現存城垣高出地面4至7米,底部寬20至30米。夯層厚19至22釐米,夯窩直徑6至7釐米.有城門5座,南面2座,其它三面各一座,形成於戰國時期.居住遺址9處,製陶,冶鐵,冶銅,制骨怍坊10餘處。內城在大城的東南隅,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周長2750米。牆寬10米左右,城壕寬8米,內城即西周、春秋的薛城。戰國時的外城就是在西周春秋時的內城的基礎上向東北西南延長而擴建的。

欲問前朝事,無語對秋風。故城內城北牆外有大面積龍山文化,嶽石文化,商、西周、東周和漢代遺址。1984年至1986午,山東省考古研究所在薛國故城發掘數百座春秋至戰同時期的古墓葬,出土文物數以萬計。薛國曾經是夏商時期的諸侯國,戰國時期被齊國滅掉,成為孟嘗君的領地。

春秋後期,薛城曾經作為古徐州的首府所在地,具有極其關鍵戰落地位,由於水路交通非常通暢,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各路諸侯要想爭霸天下,都想首先佔領薛國。秦始皇之後的中原大地,烽煙四起,劉邦項羽在此會盟,扛起了反秦的大旗。漢朝建立後,從薛地走出了一代儒宗叔孫通、布衣丞相公孫弘等人。

薛國故城是我國保存最完好的東周古代城池。大城中心皇殿崗村東部和其東鄰的尤樓村西部經鑽探發現有戰國、秦漢時期的大規模居住址,其中分佈有多處大型夯土基址,地面散佈有虺龍紋半瓦當和“千秋萬歲”捲雲紋圓瓦當等遺物,應為戰國、秦漢時期的王室貴族居住區。

戰國時期這裡就是擁有六萬餘家的大都會了。北辛文化到夏商周、秦漢三國都留下了歷史的足跡。在這一座方圓不過10平方公里的古城裡,曾經積澱了無數文化寶藏,也演繹過諸多歷史佳話。

行走在薛國故城

故城內的皇殿崗村東還有漢代大型冶鐵作坊址,地表見有大量鐵礦石,煉渣、殘陶範等。陶範多見“山陽二”、“鉅野二”等刻銘。其村南偏西有戰國時期的制骨作坊和冶銅遺址。城內北部分佈著多處戰國、秦漢時期的小型居住址,孟倉村南有一處漢代冶鐵遺址。城內東北部的渠莊村南分佈著一處大型的漢代製陶作坊址,從其出土的大量陶器銘文分析,該作坊應為官方控制的製陶手工業區。遙想當年這裡人口眾多,交通便利,先進的工藝在這裡矗立著一處處冶鐵、陶器作坊,爐火衝出高高的煙火,叮咚的聲音傳遍四方,古薛何等的輝煌。

漫步寬闊的城牆,穿越於雜草之中,這片遼闊的土地,已沒有城池的痕跡,只有那殘留的古城牆基,敘說著當年的輝煌。小城位於大城的東南角,平面略呈不規則的扁長方形。東牆和南牆基本呈直線狀被大城城牆疊壓,西牆和北牆中部向外突出。小城現已完全掩埋於地下,數千年來不為人知。

小城城牆總長2750米。城牆基寬10餘米,牆體系用灰褐和黃褐土精心夯築而成。夯層厚約10釐米,夯窩圓形圜底,直徑3至7釐米,夯具為成束的木棍。由於東牆外為河道,目前只在城牆南、西、北三面各探出一座城門,門寬約8米,各城門間皆有道路相連。城外亦有較深的護城壕。

行走在薛國故城

古薛歷史是從北辛文化時期一直流淌到現在,成為所在區域歷史文化的見證,這裡是華夏民族國家形成和發展的歷史縮影。城內有三四米厚的文化堆積,龍山文化、嶽石文化、商周文化和漢代的文化層依次疊壓。小城中部發現有多處夯土臺基,應為大型建築遺址。

在城內東部發現和發掘有西周墓地,小城東牆、西牆和北牆外側發現和發掘了西周至戰國早期的王室貴族(狄莊村南墓地發現有數座100多平方米的甲字型大墓和使用封君諸侯葬禮的七鼎墓)和平民墓地。

古薛這片土地,雖經幾千年的滄桑鉅變,殘磚斷瓦遍佈各地,文物古蹟眾多,留下的從六七千年前的北辛文化到三四千年的龍山、嶽石文化等眾多歷史遺蹟,記錄和保留了這片土地上的生產生活習慣、民風民俗、精神倫理等歷史文化元素。

睿智的奚仲、薛燭等人開啟了學過崇尚科學的精神,敢於擔當的鐘馗、祖己、祖伊等人呈現出了正直誠意的優良品質,博學的叔孫通等人撒播了厚重的學術之風,以禮養賢的孟嘗君詮釋了以誠待人的良好風氣。

薛國故城是目前國內保存比較完整的一座古城,對於研究中國古代政治文化發展、城市建築佈局、生活風俗習慣具有巨大的價值。

在靜寂中尋覓歷史脈絡,在守望中感受千古滄桑。翻開沉積的土層,古薛這片土地就是一部沒有斷代的史書,記錄了人類發展進程中的每個時期的不朽文明進程。

行走在薛國故城

文章作者

馬西良

滕州市東郭鎮機關幹部,散文作家,作品簡潔疏朗,語言凝練,哲理性強,文風灑脫飄逸,自然清新。多次獲得國家省市散文作品獎勵,發表作品200多萬字,大量散文作品入選全國優秀散文精選(選粹)或中學、大學教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