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與書中的人性閃光

剛讀完馬爾克斯的鴻篇鉅著《百年孤獨》,感覺有點像拉美的《紅樓夢》。心裡有諸多感慨,趕緊寫下這篇文章與君共享。

雷同的姓名,複雜的人物關係,大量的倒敘、插敘,荒誕的故事情節。一個家族和小鎮的衰亡所傳達的絕望氣息漸漸地隨著故事的發展從小說中飄蕩出來。

剛讀完馬爾克斯的鴻篇鉅著《百年孤獨》,感覺有點像拉美的《紅樓夢》。心裡有諸多感慨,趕緊寫下這篇文章與君共享。

雷同的姓名,複雜的人物關係,大量的倒敘、插敘,荒誕的故事情節。一個家族和小鎮的衰亡所傳達的絕望氣息漸漸地隨著故事的發展從小說中飄蕩出來。

《百年孤獨》與書中的人性閃光

一個家族從開始、到壯大、到完結,其中包含著千奇百怪的孤獨形式,包含著沒有傷感的離亡和沒有快樂的出生,還有那放縱卻不覺有違道德的情愛縱慾。就像原著中所說的那樣“他們儘管相貌各異膚色不同脾性、個子各有差異但從他們的眼神中一眼便可辨認出那種這一家族特有的、絕對不會弄錯的孤獨眼神。”布恩迪亞家族百年間數代人的性格核心就像他們的名字那樣幾乎沒有什麼改變。他們都曾試圖以各自的方式突破孤獨的怪圈,但激烈的行動總是歸於挫敗的沮喪。而失敗之後他們又以不同的方式,一個個陷入更深沉的孤獨之中。對他們來說,孤獨彷彿一種神祕的命運,難以抗拒。

細想後發現這不僅是一部繁雜龐大的百年家族史,亦是一部脈絡清晰的地方興衰史。

從二十一對夫妻披荊斬棘穿越沼澤之地,試圖發現東之大海,卻最後絕望地放棄夢想,駐紮在這片有著西班牙大航艦的著魔叢林之地。然後紮根、繁榮,同帶來飛毯、魔冰、巨人、鍊金術的吉普賽人交流,卻不知道走兩天路去發現一個什麼都有的城鎮。當然,最美好的階段就是那個完全與外斷絕聯繫的、唯有和吉普賽人交換驚喜的時代。可是,後來自從路帶來了商隊後,也帶來了自由黨和保守黨的戰爭,帶來了鐵路,帶來了家族的繁榮,也帶來的壟斷,帶來了期待,帶來了時髦和迷醉,也帶來了死亡和壓迫。從自閉到開放,開放到繁榮;再由開放到自閉,自閉到毀滅。

剛讀完馬爾克斯的鴻篇鉅著《百年孤獨》,感覺有點像拉美的《紅樓夢》。心裡有諸多感慨,趕緊寫下這篇文章與君共享。

雷同的姓名,複雜的人物關係,大量的倒敘、插敘,荒誕的故事情節。一個家族和小鎮的衰亡所傳達的絕望氣息漸漸地隨著故事的發展從小說中飄蕩出來。

《百年孤獨》與書中的人性閃光

一個家族從開始、到壯大、到完結,其中包含著千奇百怪的孤獨形式,包含著沒有傷感的離亡和沒有快樂的出生,還有那放縱卻不覺有違道德的情愛縱慾。就像原著中所說的那樣“他們儘管相貌各異膚色不同脾性、個子各有差異但從他們的眼神中一眼便可辨認出那種這一家族特有的、絕對不會弄錯的孤獨眼神。”布恩迪亞家族百年間數代人的性格核心就像他們的名字那樣幾乎沒有什麼改變。他們都曾試圖以各自的方式突破孤獨的怪圈,但激烈的行動總是歸於挫敗的沮喪。而失敗之後他們又以不同的方式,一個個陷入更深沉的孤獨之中。對他們來說,孤獨彷彿一種神祕的命運,難以抗拒。

細想後發現這不僅是一部繁雜龐大的百年家族史,亦是一部脈絡清晰的地方興衰史。

從二十一對夫妻披荊斬棘穿越沼澤之地,試圖發現東之大海,卻最後絕望地放棄夢想,駐紮在這片有著西班牙大航艦的著魔叢林之地。然後紮根、繁榮,同帶來飛毯、魔冰、巨人、鍊金術的吉普賽人交流,卻不知道走兩天路去發現一個什麼都有的城鎮。當然,最美好的階段就是那個完全與外斷絕聯繫的、唯有和吉普賽人交換驚喜的時代。可是,後來自從路帶來了商隊後,也帶來了自由黨和保守黨的戰爭,帶來了鐵路,帶來了家族的繁榮,也帶來的壟斷,帶來了期待,帶來了時髦和迷醉,也帶來了死亡和壓迫。從自閉到開放,開放到繁榮;再由開放到自閉,自閉到毀滅。

《百年孤獨》與書中的人性閃光

人們常常說命運是循環的,循環的命運無法抗爭。孤獨的結尾正如孤獨的開始一般巧妙,尾巴頭尾巴尾連成了一個孤獨的世紀。一個家族的孤獨最終在颶風中走向了終結,就像隱沒在寬廣沼澤地中的馬孔多一樣,在缺乏信任和了解,在孤獨、苦悶、猜忌、保守中直至沒落,成為了一段外鄉人不知曉、不認為存在的歷史。

終點最終回到起點,這樣的結局不免讓人心情沉重。

有人說《百年孤獨》是一本透過哈哈鏡的折射的南美洲史詩,看似荒誕的一個家族其實正折射出了拉丁美洲的歷史。這一個家族的孤獨與苦難也正是拉丁美洲人民的病苦與血淚。讀懂它不僅需要文學素養,還需要對拉丁美洲歷史的瞭解。也有人說《百年孤獨》在探討著“活著”的問題,是怎樣的人生態度決定著什麼樣的生活狀況。它所揭示的不是單純的生活,而是表層下面一些更深刻的東西。或許是年紀和閱歷的緣故,老實說,現在的我不太願意去深究這種孤獨背後的內在,因為過於固執很多時候會帶給我們更多的寂寞和灰色情緒,我更願意去發現其中的閃光點。

雖然整本書都洋溢著一種孤獨落寞以致幾近令人窒息的氣氛,但是這仍掩蓋不住作為整個家脊柱的烏爾蘇拉人性的閃光,還有那在每一代都會出現的專心研究羊皮卷的神聖場景。

在這本書中,每個人似乎都是一個孤獨的個體。 不過也好,或許有了孤獨,才會有專注與思考,似乎才會每一代人中始終會有一個深深閉門於梅爾基亞德斯房間中,潛心研讀羊皮卷的孤獨者。在那樣一種專注的研究中,他們是如此的單純,是如此的富有活力,如此的令人敬佩。沉迷於研究中的他們才不至於迷醉於夜夜笙歌的宴會之間,才不至於迷惘於左右矛盾上下猶豫的悖論裡,才不至於陷在自己臆想的卻也是真實世界而聽不到諷刺的笑聲和側視裡。而等他們放棄專心研究時他們的生活也就發生了變化,也就難逃命運的輪迴,走向無法擺脫的孤獨和命運。

我之所以把這樣苦心鑽研的情境稱之為神聖,因為現如今許許多多的科研工作者也正如那樣經受著孤獨做著研究。而這種我們外人看起來的孤獨,也許對於他們身處其中的人來說,說不定是莫大的享受。

而烏爾蘇拉,這個勤勞,善良,誠信,勇敢的母親,她所閃現的光芒,更是我所無法忽視的。

作為整個家的脊柱和整個布恩迪亞家族母性的代表,烏爾蘇拉幾乎見證了整個家族的歷史。她勤勞簡樸,活力充沛,意志堅定。在最初到馬孔多的日子裡,她和丈夫精心佈局,熱心治理,讓有三百多居民的馬孔多成為當時已知村鎮中最勤勉有序的典範。當丈夫沉迷於各種新鮮發明時,她用羸弱的雙肩挑起整個家庭的重擔。她毫不猶豫地去追尋隨吉普賽人出走的大兒子,卻意外開闢了馬孔多與外界的通道,為馬孔多引進真正的文明。她靠著賣糖果小動物的生意,為家庭成員提供充足的物質保障。她翻修擴大裝飾家宅,讓家人得以在方便舒適的庭院中生活享受。她堅強,公正,理解家裡每一個人,可以為了自己的親人跟別人拼命,也能為了無辜的人教訓自己的兒子。她反對暴力、權欲、空想、縱慾,努力讓後代成為“永遠聽不到戰爭、鬥雞、生活淫蕩和胡思亂想的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她便是馬孔多的靈魂。

到了晚年,翳障使她逐漸喪失了視力,終致完全失明。可直到最後,家人也不曾發現她失明的祕密。特別要強的她,不想承認自己的沒用,暗中記下東西的位置,繼續憑記憶照看著家庭。她竭力跟上家裡的一切細微變化,儘管雙目失明,雙手顫抖,雙腳沉重,瘦小的身影卻一直在忙碌中穿梭。

她的丈夫、兒子、女兒、孫子等等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或偏執狂熱,或驍勇剛愎,或昏聵頹廢,或濫情縱慾,或沉悶壓抑,他們不明白生活的真正意義所在,只有與孤獨相伴。誠然,烏爾蘇拉也是孤獨的,可那是一份非同一般的神性的孤獨,是一份無法與人分享智慧與快樂的孤獨。

就是在這樣一個充滿匪夷所思的孤獨環境裡,烏爾蘇拉始終以她的勤勞、智慧、善良、堅持......一個母親所有的優良品質,支撐著整個布恩迪亞家族和馬孔多百年的歷史。即使跨越百年,她依然那麼可愛,那麼令人敬佩! 120餘年的滄桑歲月,使她衰老,直到四年多連綿不斷的暴雨告終,她才平靜離世。她用自己漫長的一生,履行著守護生命的神聖職責。但她也和常人一樣無法避免衰老和死亡。她隨著家族衰敗而慢慢老去,家族的命運隨著她的死去也慢慢透露出消亡的氣息。

用心體會那些文字勾勒出來的鏡頭所蘊含的真、善、美,對烏爾蘇拉的敬佩之情就會油然而生。我想,烏爾蘇拉無疑是偉大的,無論作為女性,還是妻子,還是母親。可以說烏爾蘇拉賦予了這部偉大作品以鮮活的亮色,才讓讀者於混沌的黑暗中,對這個世界不至於絕望。

剛讀完馬爾克斯的鴻篇鉅著《百年孤獨》,感覺有點像拉美的《紅樓夢》。心裡有諸多感慨,趕緊寫下這篇文章與君共享。

雷同的姓名,複雜的人物關係,大量的倒敘、插敘,荒誕的故事情節。一個家族和小鎮的衰亡所傳達的絕望氣息漸漸地隨著故事的發展從小說中飄蕩出來。

《百年孤獨》與書中的人性閃光

一個家族從開始、到壯大、到完結,其中包含著千奇百怪的孤獨形式,包含著沒有傷感的離亡和沒有快樂的出生,還有那放縱卻不覺有違道德的情愛縱慾。就像原著中所說的那樣“他們儘管相貌各異膚色不同脾性、個子各有差異但從他們的眼神中一眼便可辨認出那種這一家族特有的、絕對不會弄錯的孤獨眼神。”布恩迪亞家族百年間數代人的性格核心就像他們的名字那樣幾乎沒有什麼改變。他們都曾試圖以各自的方式突破孤獨的怪圈,但激烈的行動總是歸於挫敗的沮喪。而失敗之後他們又以不同的方式,一個個陷入更深沉的孤獨之中。對他們來說,孤獨彷彿一種神祕的命運,難以抗拒。

細想後發現這不僅是一部繁雜龐大的百年家族史,亦是一部脈絡清晰的地方興衰史。

從二十一對夫妻披荊斬棘穿越沼澤之地,試圖發現東之大海,卻最後絕望地放棄夢想,駐紮在這片有著西班牙大航艦的著魔叢林之地。然後紮根、繁榮,同帶來飛毯、魔冰、巨人、鍊金術的吉普賽人交流,卻不知道走兩天路去發現一個什麼都有的城鎮。當然,最美好的階段就是那個完全與外斷絕聯繫的、唯有和吉普賽人交換驚喜的時代。可是,後來自從路帶來了商隊後,也帶來了自由黨和保守黨的戰爭,帶來了鐵路,帶來了家族的繁榮,也帶來的壟斷,帶來了期待,帶來了時髦和迷醉,也帶來了死亡和壓迫。從自閉到開放,開放到繁榮;再由開放到自閉,自閉到毀滅。

《百年孤獨》與書中的人性閃光

人們常常說命運是循環的,循環的命運無法抗爭。孤獨的結尾正如孤獨的開始一般巧妙,尾巴頭尾巴尾連成了一個孤獨的世紀。一個家族的孤獨最終在颶風中走向了終結,就像隱沒在寬廣沼澤地中的馬孔多一樣,在缺乏信任和了解,在孤獨、苦悶、猜忌、保守中直至沒落,成為了一段外鄉人不知曉、不認為存在的歷史。

終點最終回到起點,這樣的結局不免讓人心情沉重。

有人說《百年孤獨》是一本透過哈哈鏡的折射的南美洲史詩,看似荒誕的一個家族其實正折射出了拉丁美洲的歷史。這一個家族的孤獨與苦難也正是拉丁美洲人民的病苦與血淚。讀懂它不僅需要文學素養,還需要對拉丁美洲歷史的瞭解。也有人說《百年孤獨》在探討著“活著”的問題,是怎樣的人生態度決定著什麼樣的生活狀況。它所揭示的不是單純的生活,而是表層下面一些更深刻的東西。或許是年紀和閱歷的緣故,老實說,現在的我不太願意去深究這種孤獨背後的內在,因為過於固執很多時候會帶給我們更多的寂寞和灰色情緒,我更願意去發現其中的閃光點。

雖然整本書都洋溢著一種孤獨落寞以致幾近令人窒息的氣氛,但是這仍掩蓋不住作為整個家脊柱的烏爾蘇拉人性的閃光,還有那在每一代都會出現的專心研究羊皮卷的神聖場景。

在這本書中,每個人似乎都是一個孤獨的個體。 不過也好,或許有了孤獨,才會有專注與思考,似乎才會每一代人中始終會有一個深深閉門於梅爾基亞德斯房間中,潛心研讀羊皮卷的孤獨者。在那樣一種專注的研究中,他們是如此的單純,是如此的富有活力,如此的令人敬佩。沉迷於研究中的他們才不至於迷醉於夜夜笙歌的宴會之間,才不至於迷惘於左右矛盾上下猶豫的悖論裡,才不至於陷在自己臆想的卻也是真實世界而聽不到諷刺的笑聲和側視裡。而等他們放棄專心研究時他們的生活也就發生了變化,也就難逃命運的輪迴,走向無法擺脫的孤獨和命運。

我之所以把這樣苦心鑽研的情境稱之為神聖,因為現如今許許多多的科研工作者也正如那樣經受著孤獨做著研究。而這種我們外人看起來的孤獨,也許對於他們身處其中的人來說,說不定是莫大的享受。

而烏爾蘇拉,這個勤勞,善良,誠信,勇敢的母親,她所閃現的光芒,更是我所無法忽視的。

作為整個家的脊柱和整個布恩迪亞家族母性的代表,烏爾蘇拉幾乎見證了整個家族的歷史。她勤勞簡樸,活力充沛,意志堅定。在最初到馬孔多的日子裡,她和丈夫精心佈局,熱心治理,讓有三百多居民的馬孔多成為當時已知村鎮中最勤勉有序的典範。當丈夫沉迷於各種新鮮發明時,她用羸弱的雙肩挑起整個家庭的重擔。她毫不猶豫地去追尋隨吉普賽人出走的大兒子,卻意外開闢了馬孔多與外界的通道,為馬孔多引進真正的文明。她靠著賣糖果小動物的生意,為家庭成員提供充足的物質保障。她翻修擴大裝飾家宅,讓家人得以在方便舒適的庭院中生活享受。她堅強,公正,理解家裡每一個人,可以為了自己的親人跟別人拼命,也能為了無辜的人教訓自己的兒子。她反對暴力、權欲、空想、縱慾,努力讓後代成為“永遠聽不到戰爭、鬥雞、生活淫蕩和胡思亂想的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她便是馬孔多的靈魂。

到了晚年,翳障使她逐漸喪失了視力,終致完全失明。可直到最後,家人也不曾發現她失明的祕密。特別要強的她,不想承認自己的沒用,暗中記下東西的位置,繼續憑記憶照看著家庭。她竭力跟上家裡的一切細微變化,儘管雙目失明,雙手顫抖,雙腳沉重,瘦小的身影卻一直在忙碌中穿梭。

她的丈夫、兒子、女兒、孫子等等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或偏執狂熱,或驍勇剛愎,或昏聵頹廢,或濫情縱慾,或沉悶壓抑,他們不明白生活的真正意義所在,只有與孤獨相伴。誠然,烏爾蘇拉也是孤獨的,可那是一份非同一般的神性的孤獨,是一份無法與人分享智慧與快樂的孤獨。

就是在這樣一個充滿匪夷所思的孤獨環境裡,烏爾蘇拉始終以她的勤勞、智慧、善良、堅持......一個母親所有的優良品質,支撐著整個布恩迪亞家族和馬孔多百年的歷史。即使跨越百年,她依然那麼可愛,那麼令人敬佩! 120餘年的滄桑歲月,使她衰老,直到四年多連綿不斷的暴雨告終,她才平靜離世。她用自己漫長的一生,履行著守護生命的神聖職責。但她也和常人一樣無法避免衰老和死亡。她隨著家族衰敗而慢慢老去,家族的命運隨著她的死去也慢慢透露出消亡的氣息。

用心體會那些文字勾勒出來的鏡頭所蘊含的真、善、美,對烏爾蘇拉的敬佩之情就會油然而生。我想,烏爾蘇拉無疑是偉大的,無論作為女性,還是妻子,還是母親。可以說烏爾蘇拉賦予了這部偉大作品以鮮活的亮色,才讓讀者於混沌的黑暗中,對這個世界不至於絕望。

《百年孤獨》與書中的人性閃光

馬爾克斯在書中這樣說道:“希望一個個體,一個民族,一百年孤獨的歷史會伴隨著馬孔多的消失而永遠消失,再也不會出現。”而這種目標的達成與實現正是需要無數個你,無數個他一起像烏爾蘇拉那樣去滿含熱情地去生活。

所以,我覺得在深深的落寞之外,我們理應有的是深深的思考。每個人都會有孤獨的時候,甚至每個人都應該給自己一個存放孤獨與悲傷的空間,有時在孤獨的環境下我們才能更好地看清自己,去做好一件事。但我們不能把自己沉浸在孤獨之中,拒絕與外界交流。 即使生活艱險,道路坎坷,我們也不應自我封閉,不應放棄帶著情感去生活,我們要像烏爾蘇拉那樣積極地去愛,去生活,嘗試著用自己的努力,善良,真心,勇敢去改變一些什麼。也許不能驅逐掉黑暗孤獨,至少會有一點光來溫暖我們的生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