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接連“走丟”兩個孫女,所有父母都該看看

微博上讀到一則新聞:一位老人趕集接連弄丟了兩個孫女。

老人接連“走丟”兩個孫女,所有父母都該看看

瞭解後發現,情況原來是這樣的:10月21日上午,貴州銅仁思南縣某公安局,一隊巡警人員在街邊發現一個2歲的小女孩在路邊哭。孩子太小了,問她什麼都不知道。特警隊員就只好將女孩帶到崗亭,並派人在周圍搜索她的家人。很快發現有一位母親在尋找自己的孩子,果然找的正是這個2歲的小姑娘。事情這才清楚了。

老人接連“走丟”兩個孫女,所有父母都該看看

原來是七旬外公帶著兩個孫女趕集。集市裡人太多了,大孫女貪玩,跑得太快,一晃眼就跟丟了。老爺爺趕緊跟上去,找著了老大,並緊緊守著她。可一轉身,小的又不知道哪裡去了。老人帶孩子真不容易。幸好最後孩子找到了。不然這位老爺爺接下來的日子會有多難熬,簡直無法想象。這樣想一想,忽然覺得很心酸。

1、幫子女帶孩子的老人,似乎老得特別快

在中國,很多家庭裡都有一個或者兩位幫忙帶孩子的老人。有的家庭,甚至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同時上陣。老人帶著小孩子,鶴髮童顏,兒孫繞膝,那樣天倫之樂的畫面的確美好。然而,若年輕父母把帶孩子的大部分擔子都撂給老人,老人們究竟承受了什麼?

前不久,遇到一位阿姨。印象中,她是個優雅的女人,精氣神也非常好。然而在給自己女兒帶了幾年孩子後,明顯地老了。為子女幫忙帶孩子的老人,似乎老得比別的同齡人還要快些。頭髮白了大半,眼尾紋層層疊疊,滿臉的疲憊神色,令人莫名的心疼。

老人接連“走丟”兩個孫女,所有父母都該看看

她當時手裡牽著4歲多的小男孩,正跟路遇的熟人打聽孩子溼疹到底該怎麼治。小男孩很調皮,自己往前跑了,她就趕緊去追,只給一眾人留下一個非常吃力的背影,越來越遠。

我媽也曾給我帶過兒子。有一天,兒子午睡時候,從床上一個翻身摔地上了。幸好有蚊帳都兜住了,兒子並沒真正摔著。可我媽當時陪睡在邊上,混沌中聽見響動嚇了一跳,猛地起身去撈小傢伙,不成想太過於著急,起身太猛,一頭扎到地上,半天沒緩過神來。得知這件事後我後怕了好久。我說:您這麼著急幹嘛!孩子嫩摔不著,您可經不起摔啊。我媽瞪了我一眼:你懂啥?帶個孩子責任有多大?!遲鈍如我,後來才算是理解了我媽。

孩子能夠平安健康,是老人們唯一的期待。最怕的是萬一有個什麼狀況出現。然而,總有萬一會出現。就在不久前,我家附近的一個小區裡發生了這麼一件事。

是小區裡的一家租戶。年輕父母都在外頭上班,孩子交由奶奶帶。怎料那天下午奶奶做衛生的時候,2歲的孫子不幸從8樓跌落,當場就沒了呼吸。還是好心的鄰居呼喊,埋頭做家務的奶奶才聞聲下樓。老人家跑到樓下,當時就跪地不起了。

老人接連“走丟”兩個孫女,所有父母都該看看

2、他們圖什麼?只是為了愛

一個媽媽群裡,某位年輕的媽媽抱怨:婆婆簡直就是回奶神器啊太煩了,整天說這個說那個。這一下引爆了媽媽們的各種吐槽,無一不是對於婆婆媽媽們帶孩子的各種意見。顯然,我們對隔代教養有太多成見。

比如,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安全意外,很多老人情願用電視、用各種妥協哄騙去安撫一個小小孩乖乖地待在那裡。比如,為了儘可能好地對兒女有所交代,孩子稍微打個噴嚏他們就可能找急忙慌地抱著孩子送醫院。比如,為了看到孩子的笑臉,他們時不時會打破年輕爸媽定下的規則,偷偷地給孫子孫女買些糖呀玩具啥多塞點兒零花錢呀什麼的,等到兒女回到家,還要再承受兒女的指責。

是的,沒錯,我就曾經這樣彆彆扭扭地抱怨過。認為自己瞭解了一些育兒知識,總也看不上老一輩帶娃的方式。於是對於我媽照顧我兒子的方式,我頗有微詞。直到有一天,我把我媽給惹毛了,把我劈頭蓋臉罵了一頓:有本事你自己帶啊?!我這才舒坦了,也才開始反省自己的說話方式和態度。是啊,老人家沒有任何義務為我們帶孩子。他們身體上心理上都在日益衰敗下去。

老人接連“走丟”兩個孫女,所有父母都該看看

夜裡睡眠越來越淺。孩子稍微哭鬧,他們可能一夜都無法入眠了。他們本來可以清清靜靜地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為何還要拼了老命地幫忙帶孩子?一位阿姨給了我答案。

說起來,認識這位阿姨的契機很特別,是在早教中心的講座上。她今年六十多了。為了更加科學地養育孫女,每逢有各種育兒講座專家課堂她都會去。去的時候還拿著小本本,一字一句記得清清楚楚。我問她,阿姨您這是何必呢?阿姨嘆道:自己的閨女自己疼啊。對呀,他們圖啥呢?啥也不圖,只是為了愛。

老人接連“走丟”兩個孫女,所有父母都該看看

3、對隔代教養的誤解

我們其實對於隔代教養有太多誤解。最常見的誤解有:隔代教養會阻礙孩子的探索和身體發育,慣壞孩子的規則意識,讓孩子變得無法無天。等等。這些指責著實有些不公平。如果孩子完全任由老人去代,的確會導致孩子出現各種行為問題。但是真正的該受到指責的是誰?是生而不養的父母。

不管父母是出於何種原因,將孩子甩手扔給老人,都無權指責老人的不是,而是該找自己的原因,並且努力爭取早日承擔自己該承擔的責任。至於那些父母白天上班,不得已把孩子交由老人暫時照顧的家庭,他們的擔心顯得更加多慮了。這樣的家庭裡頭,孩子最依戀的人其實仍舊是父母。如果不是,那隻說明父母在家裡陪得少了,或者父母陪手機的時間多過了陪孩子。

老人接連“走丟”兩個孫女,所有父母都該看看

事實上,父母若做的夠好,老人做的好不好,也沒那麼要緊。一位學心理學的朋友分享過這麼一件事。她跟她的老父親住在一起。父親閒著沒事愛叨叨,甚至故意嚇唬孩子:你媽走了,你媽不要你了。某一天,外公又這麼說的時候,朋友有些不悅地制止道:爸,別這麼說了以後!哪知道6歲的兒子安慰媽媽說:外公就是隨便說說而已,我又不會信的。多給力的小夥子呀!小男孩之所以能夠這麼說,全賴於媽媽平日裡通過專注的陪伴,早早地告訴了孩子一個事實:媽媽是愛你的,媽媽會一直陪著你,不會離開。這樣長大的小孩,很確信:我是被愛著的,不可能被拋棄。那些嚇唬的言詞聽到耳朵裡,不過就是無謂的玩笑話罷了。

事實上,老人帶孩子遠沒有那麼我們想得那麼糟糕。

老人接連“走丟”兩個孫女,所有父母都該看看

記得一位媽媽這麼說過:爸爸媽媽上班忙,我大部分時間就是奶奶帶的。現在我成年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並且很幸福。我從不相信老人慣壞不慣壞孩子一說的。想起小時候和奶奶相依相伴的日子,覺得特別珍貴,心裡頭只有溫暖。

對於孩子而言,年輕父母們往往過於嚴厲了。幫忙帶孩子的老人反倒能夠起到一個反衝的作用。當孩子不被父母理解,或者得不到父母支持的時候,當孩子陷入無助、孤獨甚至絕望的時候,老人的存在,往往就是孩子心靈最好的那劑藥。如小丸子的爺爺對小丸子說過的:

老人接連“走丟”兩個孫女,所有父母都該看看

老人接連“走丟”兩個孫女,所有父母都該看看

4、老人帶孩子的深遠意義

心理學上有個依戀理論。大意是說,媽媽跟孩子親密依戀,會對孩子的心理乃至整個人格發展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如果父母缺席一個小小孩的成長在3個月以上,就會給孩子帶去無法逆轉的巨大創傷。

如果長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孩子將可能罹患嚴重的身心疾病。然而,有意思的是,在我們這片擁有六千多萬留守兒童的土地上,父母中的一方或者雙方同時且長期缺席孩子的成長,卻並未大面積爆發心理問題。為什麼?

在我看來,中國老人就是問題背後的答案。當心理學上提到“媽媽”,其實指的是主要撫養孩子的那個人。在中國,這個“媽媽”角色不專門由年輕的母親一人承擔。

老人接連“走丟”兩個孫女,所有父母都該看看

對於孩子而言這是好事,因為帶孩子絕對不是一個人的事。越多人同時去帶孩子,對孩子的心智發展其實越好。尤其是,若一個母親還未做好當母親的準備,那麼這個母親所缺失的,能夠被其他人(老人)很好地彌補起來。父母缺席時,帶孩子的老人,就是孩子的“媽媽”。他們是孩子可以撒嬌的那個人。是那個會燒好飯菜拼命給孩子夾菜的那個人。是你臨出門還要偷偷往你口袋裡塞好吃的好玩的那個人。是任你百般任性他卻百般溫暖的那個人。正是老人給了孩子生活的照顧,同時也給了孩子心理上的慰藉。

確切說,中國老人是中國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份額外的、珍貴的大禮。一如網友們這樣說的:

老人接連“走丟”兩個孫女,所有父母都該看看

老人接連“走丟”兩個孫女,所有父母都該看看

老人接連“走丟”兩個孫女,所有父母都該看看

老人接連“走丟”兩個孫女,所有父母都該看看

老人接連“走丟”兩個孫女,所有父母都該看看

也許最大的問題在於,老人們在以飛快的速度老去。最怕的是父母一直缺席著,孩子只能和老人相依為命。那個小小孩他會很恐懼。任由他再拼命長大也無法抵擋爺爺奶奶老去的速度。如若漫長的成長路上,只有老人是孩子身後支持自己、守護自己的那個人,那麼一旦老人撒手離開,孩子就沒有家了。

所以,親愛的父母啊,不要把養孩子的責任都推給孩子;不要對老人帶孩子的細節過於苛責;永遠不要忘記你自己身為父母的責任。如果可以,在你的能力範圍內做你該做的事。左手牽起你的老父母,他們等你長大,早已白了鬚髮;右手牽起你的孩子,他們等你陪他長大,已經等過了無數個暗夜和白天。

你的在場,才能夠更好地讓愛在一代一代中間更穩地傳遞著,不至於老人的離開和關係的突然斷裂,給孩子帶去無法承載的孤絕。

老人接連“走丟”兩個孫女,所有父母都該看看

作者:九月,資深早教從業者,自由撰稿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兩個 孩子的媽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