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協大講壇攜手科技前沿大師談 解讀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上海科協大講壇攜手科技前沿大師談 解讀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新華網上海11月26日電 25日,由上海科協主辦,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新華網“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上海科協大講壇管理辦公室承辦的“上海科協大講壇暨科技前沿大師談 解讀2017年諾貝爾物理獎科普報告會”(以下簡稱解讀2017年諾貝爾物理獎科普報告會)在滬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沈學礎主持本次活動。

上海科協大講壇攜手科技前沿大師談 解讀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新華網上海11月26日電 25日,由上海科協主辦,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新華網“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上海科協大講壇管理辦公室承辦的“上海科協大講壇暨科技前沿大師談 解讀2017年諾貝爾物理獎科普報告會”(以下簡稱解讀2017年諾貝爾物理獎科普報告會)在滬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沈學礎主持本次活動。

上海科協大講壇攜手科技前沿大師談 解讀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上海科協大講壇暨科技前沿大師談 解讀2017年諾貝爾物理獎科普報告會”現場

2017年10月,瑞典皇家科學院宣佈,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雷納·韋斯,另一半授予巴里·巴里什和基普·索恩,以表彰他們“為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以及引力波的觀測所作的決定性貢獻。”引力波是什麼?引力波的探測對人類有何意義?

復旦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量子力學研究會副理事長施鬱發表《引力波的世紀追尋:從愛因斯坦到2017諾貝爾物理學獎》主題演講。他追溯了引力波的發展歷史,闡述了三位獲獎科學家的具體貢獻,並對引力波進行深入淺出的精彩解讀。

上海科協大講壇攜手科技前沿大師談 解讀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新華網上海11月26日電 25日,由上海科協主辦,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新華網“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上海科協大講壇管理辦公室承辦的“上海科協大講壇暨科技前沿大師談 解讀2017年諾貝爾物理獎科普報告會”(以下簡稱解讀2017年諾貝爾物理獎科普報告會)在滬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沈學礎主持本次活動。

上海科協大講壇攜手科技前沿大師談 解讀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上海科協大講壇暨科技前沿大師談 解讀2017年諾貝爾物理獎科普報告會”現場

2017年10月,瑞典皇家科學院宣佈,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雷納·韋斯,另一半授予巴里·巴里什和基普·索恩,以表彰他們“為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以及引力波的觀測所作的決定性貢獻。”引力波是什麼?引力波的探測對人類有何意義?

復旦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量子力學研究會副理事長施鬱發表《引力波的世紀追尋:從愛因斯坦到2017諾貝爾物理學獎》主題演講。他追溯了引力波的發展歷史,闡述了三位獲獎科學家的具體貢獻,並對引力波進行深入淺出的精彩解讀。

上海科協大講壇攜手科技前沿大師談 解讀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復旦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量子力學研究會副理事長施鬱作主題演講

施鬱介紹,早在百年之前,愛因斯坦就在其廣義相對論論文中對引力和引力波進行了論證。引力的本質是時空幾何在物質影響下的彎曲,引力的作用以波動的形式傳播,即引力波。他表示,通常物體間的引力很弱,但宇宙天體的質量巨大,所以它們之間的引力很大,因此,引力波主要來自宇宙中的超新星爆發、中子星和黑洞等緻密天體以及宇宙大爆炸。“LIGO探測到引力波,意義不僅在於直接驗證了廣義相對論預言的引力波的存在,還在於它開啟了我們對強引力以及黑洞的直接觀測,打開了人類認識宇宙的新窗口,在此之前,人類關於宇宙的信息幾乎都來自宇宙中傳來的電磁波和粒子,而引力波帶來了主宰宇宙的引力的直接來源。”施鬱說。

主題報告後,沈學礎、施鬱、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南極天文學研究室副研究員姜鵬以及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孫正凡圍繞引力波觀測相關話題展開深入探討,並與現場觀眾進行互動交流。

據瞭解,解讀2017年諾貝爾物理獎科普報告會為“上海科協大講壇暨科技前沿大師談 解讀2017年科學類諾貝爾獎系列科普報告會”的首場報告。該類列報告會將通過三場報告,向社會公眾權威解讀2017年諾貝爾物理獎、化學獎、生理或醫學獎的獲獎科研成果。本場“物理獎”的解讀吸引了200餘人參加,解讀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生理或醫學獎兩場科普報告會將分別於11月30日、12月10日舉行。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原創,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