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碩公主是清太宗皇太極的第十四女,在名義上,算是康熙的姑姑。

當年太宗為了籠絡吳三桂,和碩公主被指派嫁給了吳三桂之子吳應熊為妻。兩人婚後關係也還融洽,並育有一子。駙馬和公主長期在京城居住,小日子倒也過得不錯。

可惜世事難料,吳三桂不久舉兵叛亂,康熙皇帝令人將其子吳應熊下獄為質,向吳三桂發起警示。叛亂之初,吳三桂這邊的形勢不錯,兵強馬壯,日夜向北衝殺,很快佔領了大半個江山,於是便向康熙提出,釋放自己的兒子,並要求和大清“劃江共治”。康熙得報後大怒,要給吳三桂點顏色看看,便詔告全國,要在次日於午門外處死吳應熊及其兒子,以表明朝廷平叛的決心,決無一絲“共治”之意。

消息傳到和碩駙馬府,和碩公主方寸大亂,想到丈夫和無辜的兒子即將與自己陰陽兩隔,不覺心如刀絞,肝腸寸斷。為了挽救丈夫和兒子的性命,和碩公主急忙換上喪服,哭哭啼啼趕到暢春園慈寧宮,跪地不起,向孝莊太后求情,請孝莊太后看在自己和皇外孫的面上,出面求康熙放他們父子一條生路。

孝莊太后雖不是和碩公主的生母,但和碩公主是她自小帶大的,一直視如親生,看她哭成這個樣子,也是老淚縱橫,心有不忍,心想一邊是自己親手帶大的公主和外孫,另一邊是自己的孫子和朝廷威嚴,這該如何是好?正當她左右為難的時候,來慈寧宮欲向太皇太后請安的康熙皇帝到了門外,已經聽到了剛才發生的事情。

康熙長嘆一聲,但為了國家的尊嚴和皇家威儀,也只好心一硬,進屋跪在孝莊太后面前道:“皇祖母,剛剛您和姑姑的話我都聽到了,親情人倫這是人之常情,可是有的事更比親情人倫重過千倍。您老人家雖未能親眼所見,但也能想到,現在前線將士們正在流血拼命,吳三桂的氣焰十分囂張。天下人皆拭目以觀,不殺吳應熊既不合禮法,又難服眾大臣,更不能鼓舞士氣,這件事,恐怕我不能答應您!”

隨後,他又對悲痛萬分的和碩公主說:“姑姑,您的心情和苦處我能理解,但是,如今吳三桂厲兵秣馬,劍指皇城,誓與我大清抗衡到底,恨不得將皇侄我拉下御座讓萬馬踏死。你想,不殺吳應熊,吳三桂一定會更加猖狂,到時候,豈不是會有更多的人死於非命?皇侄孝義不能兩全,也只能請姑姑體諒了!”說完,康熙向和碩公主拱拱手,轉身而去。

次日午時,吳應熊和兒子便被絞死了,並詔告全國。眼見自己的丈夫和兒子做了政治的犧牲品,和碩公主對此也只能是欲哭無淚,只得打發人將丈夫和兒子草草安葬。遇此大禍的和碩公主,從此心灰意冷,一心向佛,每日在家唸經禮佛,打發時光。

叛亂蕩平後,和碩公主在京城住得久了,更是心中孤寂淒涼。有一段時間她連著五夜,都夢見吳應熊和兒子在向她訴苦,說他們在那邊過得很苦,因為吳三桂殺人太多,製造了很多冤孽,這些罪孽都轉到兒孫身上,陰司判他們接受各種酷刑苦役,他們實在承受不住了。 和碩公主整天吃不香睡不寧,心中更加悽惶,就帶上侍女,到京城西門外的寺院進香。回城時,她們碰見一個術士,口裡高叫:“鐵口斷災,妙法驅邪。”和碩公主見術士長鬚飄飄,頗似世外高人,忽然心念一閃,何不找這個術士點化一番,為丈夫和兒子找到脫罪之法,為他們贖罪減災呢!便走了過去,讓侍女拿出五兩銀子求其幫助。

術士聽了她的一番訴求後,對她說了幾句偈語,意思是隻要多去名山道場燒香誦經,廣行佈施之舉,可為亡故的罪孽之人懺悔減罪。和碩公主還想問問去哪兒,如何去做,術士道:“心誠可登天,名剎化沉孽;積善先由心,莫可旁人解。一切功德戒律,需由自己去悟去做才能靈驗。”說完,扛起幌子轉身而去。

回家後,和碩公主一直思量著該怎麼做,正不得其法,一個侍女建議說,名剎古寺都在外地,要想達成心願只有跋山涉水,不畏艱辛,走出京城。和碩公主一聽覺得有理,就打算到全國四處走走,一來散心,二來可到一些大而有名的寺院燒香拜佛,求得菩薩庇佑。和侍女商議一番後,和碩公主決定向西而行。

這年春暖花開的三月天,和碩公主帶了幾個親信隨從,從北京出發,向山西一路行去。輾轉半月到了山西境內,她先去恆山觀光遊覽並做了幾個道場,接著又到了繁峙縣的三聖寺、巖山寺、正覺寺燒香拜佛,又做了幾個道場,遊玩一些日子。最後,她路過五臺山殊像寺,不但進寺燒香,還捐錢重塑了兩尊佛像。和碩公主見寺後西北角有個偏僻的客堂,環境幽靜,不由生了出家之心,便將它改名為“善靜室”,作為自己的修習之所。

安頓下來後,她怕孝莊太后擔心,便派人回京城向孝莊太后報了平安,並把她準備長住此地修行的意思說了。

孝莊太后明白她的心意,知道她因為丈夫和兒子的事,心靈受到了莫大的傷害,已經對世事冷了心,便任由她自行安排。

但是,沒過多久,有人密報康熙皇帝,說和碩公主和寺內一個和尚經常在一起研討經文,兩人之間有些曖昧,恐怕會做出有傷風化之事。原來,康熙皇帝聽說年輕的和碩公主到山西拜佛並在寺院裡長住下來,有些不放心,怕姑姑做出有傷皇家顏面的事來,便派了人在暗中加以監視。這人發現了情況,便立即回京添油加醋地向皇帝作了報告。

康熙聞訊非常生氣,便偷偷派人去五臺山,讓他們悄悄在殊像寺裡放火,想把寺廟全部燒燬,也乘機把和碩公主和那和尚一起處理掉。

那幫人得到皇帝的聖旨,很快安排了一番,於一天晚上夜深人靜時在寺院內放起了火。但令人驚訝的是,熊熊大火燒了兩天,殊像寺被燒得片瓦無存,唯獨“善靜室”絲毫未損,和碩公主和殊像寺的和尚們也安然無恙。

其實,和碩公主在寺裡修行後,是真正看破紅塵,專心專意參禪的,並無俗念它想。她平時對眾僧人禮貌有加,得到了眾僧人的尊敬和愛護,故此常常研討佛經。放火那天傍晚,和碩公主正好跟一個小尼姑下山去辦事,不在山上。當半夜大火燃起,寺院裡發現火情的和尚們第一個想到的便是皇姑出身的和碩公主的安危,於是全部趕到“善靜室”救火。和尚們首先切斷火源,將與“善靜室”附近的一切可燃物全部搬走,因此保住了“善靜室”的安全,卻耽擱了別處房舍的搶救,因而殊像寺被燒燬了。

第二天,待那幾個放火的人前去察看時,這才發現和碩公主安然無恙,不由都驚訝不已。其實,和碩公主已經在外面辦完事,與同伴回到“善靜室”了。

康熙得到“殊像寺被燒得片瓦無存,唯獨‘善靜室’卻絲毫未損”的報告後,認為這是天意,想必和碩公主也沒有所謂的“苟且”之事,全是別人的誤解,自己這樣做是一大罪過。為了彌補過失,他便下令重建殊像寺。半年後,經過數百匠人的努力和辛勞,殊像寺又恢復了原樣。

後來,為了紀念這段故事,有人便提議把殊像寺改成“清白寺”或“無瑕寺”,以示和碩公主的清白。不過,由於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歷史悠久,深入人心,人們還是習慣稱其為殊像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