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漢光武帝劉秀,公元25-57在位,在位年數32年,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葬於原陵。新朝末年,海內分崩,天下大亂,身為一介布衣的漢室宗親劉秀在南陽郡乘勢起兵。更始三年(25年),劉秀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於鄗縣南千秋亭登基稱帝,為表劉氏重興之意,仍以“漢”為其國號,史稱“東漢”。經過長達十二年之久的統一戰爭,劉秀先後平滅了關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政權,結束了自新莽末年以來長達近二十年的軍閥混戰與割據局面。劉秀在位三十三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職,整治官場風氣,精簡結構,優待功臣;經濟上解放生產力,採取休養生息,大力發展經濟;文化上大興儒學、推崇氣節,東漢一朝也被後世史家推崇為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司馬光、梁啟超語)的光武中興時代。

1.漢光武帝劉秀,公元25-57在位,在位年數32年,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葬於原陵。新朝末年,海內分崩,天下大亂,身為一介布衣的漢室宗親劉秀在南陽郡乘勢起兵。更始三年(25年),劉秀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於鄗縣南千秋亭登基稱帝,為表劉氏重興之意,仍以“漢”為其國號,史稱“東漢”。經過長達十二年之久的統一戰爭,劉秀先後平滅了關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政權,結束了自新莽末年以來長達近二十年的軍閥混戰與割據局面。劉秀在位三十三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職,整治官場風氣,精簡結構,優待功臣;經濟上解放生產力,採取休養生息,大力發展經濟;文化上大興儒學、推崇氣節,東漢一朝也被後世史家推崇為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司馬光、梁啟超語)的光武中興時代。

東漢皇帝簡介

劉秀

2.漢明帝劉莊,公元57-75年在位,在位時間18年,廟號顯宗,諡號孝明皇帝,葬於顯節陵。劉莊初封東海公,後進封東海王。光武帝建武十九年(43年),立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57年),即皇帝位。漢明帝即位後,一切遵奉光武制度。漢明帝提倡儒學,注重刑名文法,為政苛察,總攬權柄,權不借下。他嚴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與政,對貴戚功臣也多方防範。同時,他也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脅。永平十六年(73年),命竇固徵伐北匈奴。其後,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諸國皆遣子入侍。次年,復置西域都護。此外,隨著對外交往的正常發展,佛教已在西漢末年傳入中國,漢明帝將佛教引進中國,使佛教開始在中國流行。漢明帝在位期間,吏治清明,境內安定。加以多次下詔招撫流民,以郡國公田賜貧人、貸種食,並興修水利。因此,史書記載當時民安其業,戶口滋殖。漢明帝以及隨後的漢章帝在位時期,史稱“明章之治”。

1.漢光武帝劉秀,公元25-57在位,在位年數32年,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葬於原陵。新朝末年,海內分崩,天下大亂,身為一介布衣的漢室宗親劉秀在南陽郡乘勢起兵。更始三年(25年),劉秀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於鄗縣南千秋亭登基稱帝,為表劉氏重興之意,仍以“漢”為其國號,史稱“東漢”。經過長達十二年之久的統一戰爭,劉秀先後平滅了關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政權,結束了自新莽末年以來長達近二十年的軍閥混戰與割據局面。劉秀在位三十三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職,整治官場風氣,精簡結構,優待功臣;經濟上解放生產力,採取休養生息,大力發展經濟;文化上大興儒學、推崇氣節,東漢一朝也被後世史家推崇為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司馬光、梁啟超語)的光武中興時代。

東漢皇帝簡介

劉秀

2.漢明帝劉莊,公元57-75年在位,在位時間18年,廟號顯宗,諡號孝明皇帝,葬於顯節陵。劉莊初封東海公,後進封東海王。光武帝建武十九年(43年),立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57年),即皇帝位。漢明帝即位後,一切遵奉光武制度。漢明帝提倡儒學,注重刑名文法,為政苛察,總攬權柄,權不借下。他嚴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與政,對貴戚功臣也多方防範。同時,他也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脅。永平十六年(73年),命竇固徵伐北匈奴。其後,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諸國皆遣子入侍。次年,復置西域都護。此外,隨著對外交往的正常發展,佛教已在西漢末年傳入中國,漢明帝將佛教引進中國,使佛教開始在中國流行。漢明帝在位期間,吏治清明,境內安定。加以多次下詔招撫流民,以郡國公田賜貧人、貸種食,並興修水利。因此,史書記載當時民安其業,戶口滋殖。漢明帝以及隨後的漢章帝在位時期,史稱“明章之治”。

東漢皇帝簡介

漢明帝劉莊

3.漢章帝劉炟[dá],75年—88年在位,在位時間13年,廟號肅宗,諡號孝章皇帝,葬於敬陵。永平三年(60年)被立為皇太子。永平十八年八月初六壬子(75年9月5日)繼位為帝。即位後勵精圖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減輕徭役,衣食樸素,實行“與民休息”,“好儒術”,使得東漢經濟、文化得到很大的發展。此時思想活躍,政治清明,經濟繁榮。兩度派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區重新稱藩於漢。其統治與漢明帝共稱“明章之治”。但過於放縱外戚,種下了日後外戚專權和宦官專政的遠因。

1.漢光武帝劉秀,公元25-57在位,在位年數32年,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葬於原陵。新朝末年,海內分崩,天下大亂,身為一介布衣的漢室宗親劉秀在南陽郡乘勢起兵。更始三年(25年),劉秀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於鄗縣南千秋亭登基稱帝,為表劉氏重興之意,仍以“漢”為其國號,史稱“東漢”。經過長達十二年之久的統一戰爭,劉秀先後平滅了關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政權,結束了自新莽末年以來長達近二十年的軍閥混戰與割據局面。劉秀在位三十三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職,整治官場風氣,精簡結構,優待功臣;經濟上解放生產力,採取休養生息,大力發展經濟;文化上大興儒學、推崇氣節,東漢一朝也被後世史家推崇為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司馬光、梁啟超語)的光武中興時代。

東漢皇帝簡介

劉秀

2.漢明帝劉莊,公元57-75年在位,在位時間18年,廟號顯宗,諡號孝明皇帝,葬於顯節陵。劉莊初封東海公,後進封東海王。光武帝建武十九年(43年),立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57年),即皇帝位。漢明帝即位後,一切遵奉光武制度。漢明帝提倡儒學,注重刑名文法,為政苛察,總攬權柄,權不借下。他嚴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與政,對貴戚功臣也多方防範。同時,他也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脅。永平十六年(73年),命竇固徵伐北匈奴。其後,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諸國皆遣子入侍。次年,復置西域都護。此外,隨著對外交往的正常發展,佛教已在西漢末年傳入中國,漢明帝將佛教引進中國,使佛教開始在中國流行。漢明帝在位期間,吏治清明,境內安定。加以多次下詔招撫流民,以郡國公田賜貧人、貸種食,並興修水利。因此,史書記載當時民安其業,戶口滋殖。漢明帝以及隨後的漢章帝在位時期,史稱“明章之治”。

東漢皇帝簡介

漢明帝劉莊

3.漢章帝劉炟[dá],75年—88年在位,在位時間13年,廟號肅宗,諡號孝章皇帝,葬於敬陵。永平三年(60年)被立為皇太子。永平十八年八月初六壬子(75年9月5日)繼位為帝。即位後勵精圖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減輕徭役,衣食樸素,實行“與民休息”,“好儒術”,使得東漢經濟、文化得到很大的發展。此時思想活躍,政治清明,經濟繁榮。兩度派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區重新稱藩於漢。其統治與漢明帝共稱“明章之治”。但過於放縱外戚,種下了日後外戚專權和宦官專政的遠因。

東漢皇帝簡介

漢章帝劉炟[dá]

4.漢和帝劉肇,公元79年―105年在位,在位時間18年,廟號無,諡號孝和皇帝,葬於慎陵。建初七年(82年),漢章帝廢太子劉慶,立劉肇為皇太子。章和二年(88年),漢章帝逝世,劉肇即位,養母竇太后臨朝稱制。永元四年,劉肇聯合宦官掃滅竇氏戚族,親政後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時人稱之為“永元之隆”。元興元年病逝章德殿,終年27歲。

1.漢光武帝劉秀,公元25-57在位,在位年數32年,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葬於原陵。新朝末年,海內分崩,天下大亂,身為一介布衣的漢室宗親劉秀在南陽郡乘勢起兵。更始三年(25年),劉秀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於鄗縣南千秋亭登基稱帝,為表劉氏重興之意,仍以“漢”為其國號,史稱“東漢”。經過長達十二年之久的統一戰爭,劉秀先後平滅了關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政權,結束了自新莽末年以來長達近二十年的軍閥混戰與割據局面。劉秀在位三十三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職,整治官場風氣,精簡結構,優待功臣;經濟上解放生產力,採取休養生息,大力發展經濟;文化上大興儒學、推崇氣節,東漢一朝也被後世史家推崇為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司馬光、梁啟超語)的光武中興時代。

東漢皇帝簡介

劉秀

2.漢明帝劉莊,公元57-75年在位,在位時間18年,廟號顯宗,諡號孝明皇帝,葬於顯節陵。劉莊初封東海公,後進封東海王。光武帝建武十九年(43年),立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57年),即皇帝位。漢明帝即位後,一切遵奉光武制度。漢明帝提倡儒學,注重刑名文法,為政苛察,總攬權柄,權不借下。他嚴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與政,對貴戚功臣也多方防範。同時,他也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脅。永平十六年(73年),命竇固徵伐北匈奴。其後,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諸國皆遣子入侍。次年,復置西域都護。此外,隨著對外交往的正常發展,佛教已在西漢末年傳入中國,漢明帝將佛教引進中國,使佛教開始在中國流行。漢明帝在位期間,吏治清明,境內安定。加以多次下詔招撫流民,以郡國公田賜貧人、貸種食,並興修水利。因此,史書記載當時民安其業,戶口滋殖。漢明帝以及隨後的漢章帝在位時期,史稱“明章之治”。

東漢皇帝簡介

漢明帝劉莊

3.漢章帝劉炟[dá],75年—88年在位,在位時間13年,廟號肅宗,諡號孝章皇帝,葬於敬陵。永平三年(60年)被立為皇太子。永平十八年八月初六壬子(75年9月5日)繼位為帝。即位後勵精圖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減輕徭役,衣食樸素,實行“與民休息”,“好儒術”,使得東漢經濟、文化得到很大的發展。此時思想活躍,政治清明,經濟繁榮。兩度派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區重新稱藩於漢。其統治與漢明帝共稱“明章之治”。但過於放縱外戚,種下了日後外戚專權和宦官專政的遠因。

東漢皇帝簡介

漢章帝劉炟[dá]

4.漢和帝劉肇,公元79年―105年在位,在位時間18年,廟號無,諡號孝和皇帝,葬於慎陵。建初七年(82年),漢章帝廢太子劉慶,立劉肇為皇太子。章和二年(88年),漢章帝逝世,劉肇即位,養母竇太后臨朝稱制。永元四年,劉肇聯合宦官掃滅竇氏戚族,親政後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時人稱之為“永元之隆”。元興元年病逝章德殿,終年27歲。

東漢皇帝簡介

漢和帝劉肇

5.漢殤帝劉隆,105年—106年在位,在位時間220天,廟號無,諡號孝殤皇帝,葬於康陵。漢和帝劉肇少子,養於民間,東漢第五位皇帝,登基時離出生剛滿百天,是中國歷史上繼位年齡最小的皇帝,一歲時夭折,也是中國歷史上是壽命最短的皇帝,諡號孝殤皇帝。

1.漢光武帝劉秀,公元25-57在位,在位年數32年,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葬於原陵。新朝末年,海內分崩,天下大亂,身為一介布衣的漢室宗親劉秀在南陽郡乘勢起兵。更始三年(25年),劉秀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於鄗縣南千秋亭登基稱帝,為表劉氏重興之意,仍以“漢”為其國號,史稱“東漢”。經過長達十二年之久的統一戰爭,劉秀先後平滅了關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政權,結束了自新莽末年以來長達近二十年的軍閥混戰與割據局面。劉秀在位三十三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職,整治官場風氣,精簡結構,優待功臣;經濟上解放生產力,採取休養生息,大力發展經濟;文化上大興儒學、推崇氣節,東漢一朝也被後世史家推崇為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司馬光、梁啟超語)的光武中興時代。

東漢皇帝簡介

劉秀

2.漢明帝劉莊,公元57-75年在位,在位時間18年,廟號顯宗,諡號孝明皇帝,葬於顯節陵。劉莊初封東海公,後進封東海王。光武帝建武十九年(43年),立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57年),即皇帝位。漢明帝即位後,一切遵奉光武制度。漢明帝提倡儒學,注重刑名文法,為政苛察,總攬權柄,權不借下。他嚴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與政,對貴戚功臣也多方防範。同時,他也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脅。永平十六年(73年),命竇固徵伐北匈奴。其後,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諸國皆遣子入侍。次年,復置西域都護。此外,隨著對外交往的正常發展,佛教已在西漢末年傳入中國,漢明帝將佛教引進中國,使佛教開始在中國流行。漢明帝在位期間,吏治清明,境內安定。加以多次下詔招撫流民,以郡國公田賜貧人、貸種食,並興修水利。因此,史書記載當時民安其業,戶口滋殖。漢明帝以及隨後的漢章帝在位時期,史稱“明章之治”。

東漢皇帝簡介

漢明帝劉莊

3.漢章帝劉炟[dá],75年—88年在位,在位時間13年,廟號肅宗,諡號孝章皇帝,葬於敬陵。永平三年(60年)被立為皇太子。永平十八年八月初六壬子(75年9月5日)繼位為帝。即位後勵精圖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減輕徭役,衣食樸素,實行“與民休息”,“好儒術”,使得東漢經濟、文化得到很大的發展。此時思想活躍,政治清明,經濟繁榮。兩度派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區重新稱藩於漢。其統治與漢明帝共稱“明章之治”。但過於放縱外戚,種下了日後外戚專權和宦官專政的遠因。

東漢皇帝簡介

漢章帝劉炟[dá]

4.漢和帝劉肇,公元79年―105年在位,在位時間18年,廟號無,諡號孝和皇帝,葬於慎陵。建初七年(82年),漢章帝廢太子劉慶,立劉肇為皇太子。章和二年(88年),漢章帝逝世,劉肇即位,養母竇太后臨朝稱制。永元四年,劉肇聯合宦官掃滅竇氏戚族,親政後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時人稱之為“永元之隆”。元興元年病逝章德殿,終年27歲。

東漢皇帝簡介

漢和帝劉肇

5.漢殤帝劉隆,105年—106年在位,在位時間220天,廟號無,諡號孝殤皇帝,葬於康陵。漢和帝劉肇少子,養於民間,東漢第五位皇帝,登基時離出生剛滿百天,是中國歷史上繼位年齡最小的皇帝,一歲時夭折,也是中國歷史上是壽命最短的皇帝,諡號孝殤皇帝。

東漢皇帝簡介

漢殤帝劉隆(服了這個畫師了.220天的娃娃)

6.漢安帝劉祜[hù],125-144在位,在位時間19年,廟號無,諡號孝安皇帝,葬於恭陵。劉祜即位時,東漢朝廷內憂外患,百事多艱。首先是河西急報,西域各國不滿班超離任以後擔任西域都護的任尚的苛政,紛紛叛漢。接著就是羌族起義,這場戰爭長達11年之久,耗費巨大,使東漢元氣大傷。延光四年(125年),漢安帝南下宛城,得病回京。三月,在返京途中死於車中,終年三十二歲。葬於恭陵,廟號漢恭宗,諡號孝安皇帝。

1.漢光武帝劉秀,公元25-57在位,在位年數32年,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葬於原陵。新朝末年,海內分崩,天下大亂,身為一介布衣的漢室宗親劉秀在南陽郡乘勢起兵。更始三年(25年),劉秀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於鄗縣南千秋亭登基稱帝,為表劉氏重興之意,仍以“漢”為其國號,史稱“東漢”。經過長達十二年之久的統一戰爭,劉秀先後平滅了關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政權,結束了自新莽末年以來長達近二十年的軍閥混戰與割據局面。劉秀在位三十三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職,整治官場風氣,精簡結構,優待功臣;經濟上解放生產力,採取休養生息,大力發展經濟;文化上大興儒學、推崇氣節,東漢一朝也被後世史家推崇為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司馬光、梁啟超語)的光武中興時代。

東漢皇帝簡介

劉秀

2.漢明帝劉莊,公元57-75年在位,在位時間18年,廟號顯宗,諡號孝明皇帝,葬於顯節陵。劉莊初封東海公,後進封東海王。光武帝建武十九年(43年),立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57年),即皇帝位。漢明帝即位後,一切遵奉光武制度。漢明帝提倡儒學,注重刑名文法,為政苛察,總攬權柄,權不借下。他嚴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與政,對貴戚功臣也多方防範。同時,他也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脅。永平十六年(73年),命竇固徵伐北匈奴。其後,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諸國皆遣子入侍。次年,復置西域都護。此外,隨著對外交往的正常發展,佛教已在西漢末年傳入中國,漢明帝將佛教引進中國,使佛教開始在中國流行。漢明帝在位期間,吏治清明,境內安定。加以多次下詔招撫流民,以郡國公田賜貧人、貸種食,並興修水利。因此,史書記載當時民安其業,戶口滋殖。漢明帝以及隨後的漢章帝在位時期,史稱“明章之治”。

東漢皇帝簡介

漢明帝劉莊

3.漢章帝劉炟[dá],75年—88年在位,在位時間13年,廟號肅宗,諡號孝章皇帝,葬於敬陵。永平三年(60年)被立為皇太子。永平十八年八月初六壬子(75年9月5日)繼位為帝。即位後勵精圖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減輕徭役,衣食樸素,實行“與民休息”,“好儒術”,使得東漢經濟、文化得到很大的發展。此時思想活躍,政治清明,經濟繁榮。兩度派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區重新稱藩於漢。其統治與漢明帝共稱“明章之治”。但過於放縱外戚,種下了日後外戚專權和宦官專政的遠因。

東漢皇帝簡介

漢章帝劉炟[dá]

4.漢和帝劉肇,公元79年―105年在位,在位時間18年,廟號無,諡號孝和皇帝,葬於慎陵。建初七年(82年),漢章帝廢太子劉慶,立劉肇為皇太子。章和二年(88年),漢章帝逝世,劉肇即位,養母竇太后臨朝稱制。永元四年,劉肇聯合宦官掃滅竇氏戚族,親政後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時人稱之為“永元之隆”。元興元年病逝章德殿,終年27歲。

東漢皇帝簡介

漢和帝劉肇

5.漢殤帝劉隆,105年—106年在位,在位時間220天,廟號無,諡號孝殤皇帝,葬於康陵。漢和帝劉肇少子,養於民間,東漢第五位皇帝,登基時離出生剛滿百天,是中國歷史上繼位年齡最小的皇帝,一歲時夭折,也是中國歷史上是壽命最短的皇帝,諡號孝殤皇帝。

東漢皇帝簡介

漢殤帝劉隆(服了這個畫師了.220天的娃娃)

6.漢安帝劉祜[hù],125-144在位,在位時間19年,廟號無,諡號孝安皇帝,葬於恭陵。劉祜即位時,東漢朝廷內憂外患,百事多艱。首先是河西急報,西域各國不滿班超離任以後擔任西域都護的任尚的苛政,紛紛叛漢。接著就是羌族起義,這場戰爭長達11年之久,耗費巨大,使東漢元氣大傷。延光四年(125年),漢安帝南下宛城,得病回京。三月,在返京途中死於車中,終年三十二歲。葬於恭陵,廟號漢恭宗,諡號孝安皇帝。

東漢皇帝簡介

漢安帝劉祜[hù]

7.東漢前少帝劉懿[yì],125年在位,在位206天。 延光四年(125年)三月,漢安帝去世,閻太后為把持國政,在其兄閻顯支持下,迎立劉懿為帝。劉懿在位時,閻顯兄弟把持朝政,作威作福。同年十月,劉懿因病去世,之後宦官孫程等人合謀誅殺閻顯兄弟和江京,並迎立濟陰王劉保為帝,是為漢順帝。

1.漢光武帝劉秀,公元25-57在位,在位年數32年,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葬於原陵。新朝末年,海內分崩,天下大亂,身為一介布衣的漢室宗親劉秀在南陽郡乘勢起兵。更始三年(25年),劉秀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於鄗縣南千秋亭登基稱帝,為表劉氏重興之意,仍以“漢”為其國號,史稱“東漢”。經過長達十二年之久的統一戰爭,劉秀先後平滅了關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政權,結束了自新莽末年以來長達近二十年的軍閥混戰與割據局面。劉秀在位三十三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職,整治官場風氣,精簡結構,優待功臣;經濟上解放生產力,採取休養生息,大力發展經濟;文化上大興儒學、推崇氣節,東漢一朝也被後世史家推崇為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司馬光、梁啟超語)的光武中興時代。

東漢皇帝簡介

劉秀

2.漢明帝劉莊,公元57-75年在位,在位時間18年,廟號顯宗,諡號孝明皇帝,葬於顯節陵。劉莊初封東海公,後進封東海王。光武帝建武十九年(43年),立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57年),即皇帝位。漢明帝即位後,一切遵奉光武制度。漢明帝提倡儒學,注重刑名文法,為政苛察,總攬權柄,權不借下。他嚴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與政,對貴戚功臣也多方防範。同時,他也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脅。永平十六年(73年),命竇固徵伐北匈奴。其後,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諸國皆遣子入侍。次年,復置西域都護。此外,隨著對外交往的正常發展,佛教已在西漢末年傳入中國,漢明帝將佛教引進中國,使佛教開始在中國流行。漢明帝在位期間,吏治清明,境內安定。加以多次下詔招撫流民,以郡國公田賜貧人、貸種食,並興修水利。因此,史書記載當時民安其業,戶口滋殖。漢明帝以及隨後的漢章帝在位時期,史稱“明章之治”。

東漢皇帝簡介

漢明帝劉莊

3.漢章帝劉炟[dá],75年—88年在位,在位時間13年,廟號肅宗,諡號孝章皇帝,葬於敬陵。永平三年(60年)被立為皇太子。永平十八年八月初六壬子(75年9月5日)繼位為帝。即位後勵精圖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減輕徭役,衣食樸素,實行“與民休息”,“好儒術”,使得東漢經濟、文化得到很大的發展。此時思想活躍,政治清明,經濟繁榮。兩度派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區重新稱藩於漢。其統治與漢明帝共稱“明章之治”。但過於放縱外戚,種下了日後外戚專權和宦官專政的遠因。

東漢皇帝簡介

漢章帝劉炟[dá]

4.漢和帝劉肇,公元79年―105年在位,在位時間18年,廟號無,諡號孝和皇帝,葬於慎陵。建初七年(82年),漢章帝廢太子劉慶,立劉肇為皇太子。章和二年(88年),漢章帝逝世,劉肇即位,養母竇太后臨朝稱制。永元四年,劉肇聯合宦官掃滅竇氏戚族,親政後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時人稱之為“永元之隆”。元興元年病逝章德殿,終年27歲。

東漢皇帝簡介

漢和帝劉肇

5.漢殤帝劉隆,105年—106年在位,在位時間220天,廟號無,諡號孝殤皇帝,葬於康陵。漢和帝劉肇少子,養於民間,東漢第五位皇帝,登基時離出生剛滿百天,是中國歷史上繼位年齡最小的皇帝,一歲時夭折,也是中國歷史上是壽命最短的皇帝,諡號孝殤皇帝。

東漢皇帝簡介

漢殤帝劉隆(服了這個畫師了.220天的娃娃)

6.漢安帝劉祜[hù],125-144在位,在位時間19年,廟號無,諡號孝安皇帝,葬於恭陵。劉祜即位時,東漢朝廷內憂外患,百事多艱。首先是河西急報,西域各國不滿班超離任以後擔任西域都護的任尚的苛政,紛紛叛漢。接著就是羌族起義,這場戰爭長達11年之久,耗費巨大,使東漢元氣大傷。延光四年(125年),漢安帝南下宛城,得病回京。三月,在返京途中死於車中,終年三十二歲。葬於恭陵,廟號漢恭宗,諡號孝安皇帝。

東漢皇帝簡介

漢安帝劉祜[hù]

7.東漢前少帝劉懿[yì],125年在位,在位206天。 延光四年(125年)三月,漢安帝去世,閻太后為把持國政,在其兄閻顯支持下,迎立劉懿為帝。劉懿在位時,閻顯兄弟把持朝政,作威作福。同年十月,劉懿因病去世,之後宦官孫程等人合謀誅殺閻顯兄弟和江京,並迎立濟陰王劉保為帝,是為漢順帝。

東漢皇帝簡介

前少帝劉懿[yì]

8.漢順帝劉保,125年—144年在位,在位時間19年,廟號無,諡號孝順皇帝,葬於憲陵。漢安帝死後,閻皇后無子,便先廢了安帝的獨子濟陰王劉保,然後找個幼兒劉懿為皇帝,想自己垂簾聽政,掌握朝政大權。劉懿做了七個月的皇帝就死了,宦官孫程、王康等十九人便發動宮廷政變,趕走閻太后,將時年十一歲的劉保擁立為帝,改元“永建”。由於漢順帝的皇位是靠宦官得來的,所以將大權交給宦官。後來宦官又與外戚梁氏勾結,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梁氏專權。

1.漢光武帝劉秀,公元25-57在位,在位年數32年,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葬於原陵。新朝末年,海內分崩,天下大亂,身為一介布衣的漢室宗親劉秀在南陽郡乘勢起兵。更始三年(25年),劉秀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於鄗縣南千秋亭登基稱帝,為表劉氏重興之意,仍以“漢”為其國號,史稱“東漢”。經過長達十二年之久的統一戰爭,劉秀先後平滅了關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政權,結束了自新莽末年以來長達近二十年的軍閥混戰與割據局面。劉秀在位三十三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職,整治官場風氣,精簡結構,優待功臣;經濟上解放生產力,採取休養生息,大力發展經濟;文化上大興儒學、推崇氣節,東漢一朝也被後世史家推崇為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司馬光、梁啟超語)的光武中興時代。

東漢皇帝簡介

劉秀

2.漢明帝劉莊,公元57-75年在位,在位時間18年,廟號顯宗,諡號孝明皇帝,葬於顯節陵。劉莊初封東海公,後進封東海王。光武帝建武十九年(43年),立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57年),即皇帝位。漢明帝即位後,一切遵奉光武制度。漢明帝提倡儒學,注重刑名文法,為政苛察,總攬權柄,權不借下。他嚴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與政,對貴戚功臣也多方防範。同時,他也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脅。永平十六年(73年),命竇固徵伐北匈奴。其後,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諸國皆遣子入侍。次年,復置西域都護。此外,隨著對外交往的正常發展,佛教已在西漢末年傳入中國,漢明帝將佛教引進中國,使佛教開始在中國流行。漢明帝在位期間,吏治清明,境內安定。加以多次下詔招撫流民,以郡國公田賜貧人、貸種食,並興修水利。因此,史書記載當時民安其業,戶口滋殖。漢明帝以及隨後的漢章帝在位時期,史稱“明章之治”。

東漢皇帝簡介

漢明帝劉莊

3.漢章帝劉炟[dá],75年—88年在位,在位時間13年,廟號肅宗,諡號孝章皇帝,葬於敬陵。永平三年(60年)被立為皇太子。永平十八年八月初六壬子(75年9月5日)繼位為帝。即位後勵精圖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減輕徭役,衣食樸素,實行“與民休息”,“好儒術”,使得東漢經濟、文化得到很大的發展。此時思想活躍,政治清明,經濟繁榮。兩度派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區重新稱藩於漢。其統治與漢明帝共稱“明章之治”。但過於放縱外戚,種下了日後外戚專權和宦官專政的遠因。

東漢皇帝簡介

漢章帝劉炟[dá]

4.漢和帝劉肇,公元79年―105年在位,在位時間18年,廟號無,諡號孝和皇帝,葬於慎陵。建初七年(82年),漢章帝廢太子劉慶,立劉肇為皇太子。章和二年(88年),漢章帝逝世,劉肇即位,養母竇太后臨朝稱制。永元四年,劉肇聯合宦官掃滅竇氏戚族,親政後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時人稱之為“永元之隆”。元興元年病逝章德殿,終年27歲。

東漢皇帝簡介

漢和帝劉肇

5.漢殤帝劉隆,105年—106年在位,在位時間220天,廟號無,諡號孝殤皇帝,葬於康陵。漢和帝劉肇少子,養於民間,東漢第五位皇帝,登基時離出生剛滿百天,是中國歷史上繼位年齡最小的皇帝,一歲時夭折,也是中國歷史上是壽命最短的皇帝,諡號孝殤皇帝。

東漢皇帝簡介

漢殤帝劉隆(服了這個畫師了.220天的娃娃)

6.漢安帝劉祜[hù],125-144在位,在位時間19年,廟號無,諡號孝安皇帝,葬於恭陵。劉祜即位時,東漢朝廷內憂外患,百事多艱。首先是河西急報,西域各國不滿班超離任以後擔任西域都護的任尚的苛政,紛紛叛漢。接著就是羌族起義,這場戰爭長達11年之久,耗費巨大,使東漢元氣大傷。延光四年(125年),漢安帝南下宛城,得病回京。三月,在返京途中死於車中,終年三十二歲。葬於恭陵,廟號漢恭宗,諡號孝安皇帝。

東漢皇帝簡介

漢安帝劉祜[hù]

7.東漢前少帝劉懿[yì],125年在位,在位206天。 延光四年(125年)三月,漢安帝去世,閻太后為把持國政,在其兄閻顯支持下,迎立劉懿為帝。劉懿在位時,閻顯兄弟把持朝政,作威作福。同年十月,劉懿因病去世,之後宦官孫程等人合謀誅殺閻顯兄弟和江京,並迎立濟陰王劉保為帝,是為漢順帝。

東漢皇帝簡介

前少帝劉懿[yì]

8.漢順帝劉保,125年—144年在位,在位時間19年,廟號無,諡號孝順皇帝,葬於憲陵。漢安帝死後,閻皇后無子,便先廢了安帝的獨子濟陰王劉保,然後找個幼兒劉懿為皇帝,想自己垂簾聽政,掌握朝政大權。劉懿做了七個月的皇帝就死了,宦官孫程、王康等十九人便發動宮廷政變,趕走閻太后,將時年十一歲的劉保擁立為帝,改元“永建”。由於漢順帝的皇位是靠宦官得來的,所以將大權交給宦官。後來宦官又與外戚梁氏勾結,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梁氏專權。

東漢皇帝簡介

漢順帝劉保

9.漢衝帝劉炳,144年—145年在位,在位時間148天,廟號無,諡號孝衝皇帝,葬於懷陵。建康元年(144年)四月,劉炳被立為皇太子。八月,漢順帝去世,年僅一歲的劉炳繼位為帝,尊漢順帝皇后樑妠為皇太后,由樑妠臨朝攝政。漢衝帝即位後,外戚梁氏把持朝政,樑妠的哥哥大將軍樑冀飛揚跋扈,朝廷腐敗,民不聊生。

1.漢光武帝劉秀,公元25-57在位,在位年數32年,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葬於原陵。新朝末年,海內分崩,天下大亂,身為一介布衣的漢室宗親劉秀在南陽郡乘勢起兵。更始三年(25年),劉秀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於鄗縣南千秋亭登基稱帝,為表劉氏重興之意,仍以“漢”為其國號,史稱“東漢”。經過長達十二年之久的統一戰爭,劉秀先後平滅了關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政權,結束了自新莽末年以來長達近二十年的軍閥混戰與割據局面。劉秀在位三十三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職,整治官場風氣,精簡結構,優待功臣;經濟上解放生產力,採取休養生息,大力發展經濟;文化上大興儒學、推崇氣節,東漢一朝也被後世史家推崇為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司馬光、梁啟超語)的光武中興時代。

東漢皇帝簡介

劉秀

2.漢明帝劉莊,公元57-75年在位,在位時間18年,廟號顯宗,諡號孝明皇帝,葬於顯節陵。劉莊初封東海公,後進封東海王。光武帝建武十九年(43年),立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57年),即皇帝位。漢明帝即位後,一切遵奉光武制度。漢明帝提倡儒學,注重刑名文法,為政苛察,總攬權柄,權不借下。他嚴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與政,對貴戚功臣也多方防範。同時,他也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脅。永平十六年(73年),命竇固徵伐北匈奴。其後,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諸國皆遣子入侍。次年,復置西域都護。此外,隨著對外交往的正常發展,佛教已在西漢末年傳入中國,漢明帝將佛教引進中國,使佛教開始在中國流行。漢明帝在位期間,吏治清明,境內安定。加以多次下詔招撫流民,以郡國公田賜貧人、貸種食,並興修水利。因此,史書記載當時民安其業,戶口滋殖。漢明帝以及隨後的漢章帝在位時期,史稱“明章之治”。

東漢皇帝簡介

漢明帝劉莊

3.漢章帝劉炟[dá],75年—88年在位,在位時間13年,廟號肅宗,諡號孝章皇帝,葬於敬陵。永平三年(60年)被立為皇太子。永平十八年八月初六壬子(75年9月5日)繼位為帝。即位後勵精圖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減輕徭役,衣食樸素,實行“與民休息”,“好儒術”,使得東漢經濟、文化得到很大的發展。此時思想活躍,政治清明,經濟繁榮。兩度派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區重新稱藩於漢。其統治與漢明帝共稱“明章之治”。但過於放縱外戚,種下了日後外戚專權和宦官專政的遠因。

東漢皇帝簡介

漢章帝劉炟[dá]

4.漢和帝劉肇,公元79年―105年在位,在位時間18年,廟號無,諡號孝和皇帝,葬於慎陵。建初七年(82年),漢章帝廢太子劉慶,立劉肇為皇太子。章和二年(88年),漢章帝逝世,劉肇即位,養母竇太后臨朝稱制。永元四年,劉肇聯合宦官掃滅竇氏戚族,親政後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時人稱之為“永元之隆”。元興元年病逝章德殿,終年27歲。

東漢皇帝簡介

漢和帝劉肇

5.漢殤帝劉隆,105年—106年在位,在位時間220天,廟號無,諡號孝殤皇帝,葬於康陵。漢和帝劉肇少子,養於民間,東漢第五位皇帝,登基時離出生剛滿百天,是中國歷史上繼位年齡最小的皇帝,一歲時夭折,也是中國歷史上是壽命最短的皇帝,諡號孝殤皇帝。

東漢皇帝簡介

漢殤帝劉隆(服了這個畫師了.220天的娃娃)

6.漢安帝劉祜[hù],125-144在位,在位時間19年,廟號無,諡號孝安皇帝,葬於恭陵。劉祜即位時,東漢朝廷內憂外患,百事多艱。首先是河西急報,西域各國不滿班超離任以後擔任西域都護的任尚的苛政,紛紛叛漢。接著就是羌族起義,這場戰爭長達11年之久,耗費巨大,使東漢元氣大傷。延光四年(125年),漢安帝南下宛城,得病回京。三月,在返京途中死於車中,終年三十二歲。葬於恭陵,廟號漢恭宗,諡號孝安皇帝。

東漢皇帝簡介

漢安帝劉祜[hù]

7.東漢前少帝劉懿[yì],125年在位,在位206天。 延光四年(125年)三月,漢安帝去世,閻太后為把持國政,在其兄閻顯支持下,迎立劉懿為帝。劉懿在位時,閻顯兄弟把持朝政,作威作福。同年十月,劉懿因病去世,之後宦官孫程等人合謀誅殺閻顯兄弟和江京,並迎立濟陰王劉保為帝,是為漢順帝。

東漢皇帝簡介

前少帝劉懿[yì]

8.漢順帝劉保,125年—144年在位,在位時間19年,廟號無,諡號孝順皇帝,葬於憲陵。漢安帝死後,閻皇后無子,便先廢了安帝的獨子濟陰王劉保,然後找個幼兒劉懿為皇帝,想自己垂簾聽政,掌握朝政大權。劉懿做了七個月的皇帝就死了,宦官孫程、王康等十九人便發動宮廷政變,趕走閻太后,將時年十一歲的劉保擁立為帝,改元“永建”。由於漢順帝的皇位是靠宦官得來的,所以將大權交給宦官。後來宦官又與外戚梁氏勾結,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梁氏專權。

東漢皇帝簡介

漢順帝劉保

9.漢衝帝劉炳,144年—145年在位,在位時間148天,廟號無,諡號孝衝皇帝,葬於懷陵。建康元年(144年)四月,劉炳被立為皇太子。八月,漢順帝去世,年僅一歲的劉炳繼位為帝,尊漢順帝皇后樑妠為皇太后,由樑妠臨朝攝政。漢衝帝即位後,外戚梁氏把持朝政,樑妠的哥哥大將軍樑冀飛揚跋扈,朝廷腐敗,民不聊生。

東漢皇帝簡介

漢衝帝劉炳

10.漢質帝劉纘[zuǎn],145-146年在位,在位1年,諡號孝質皇帝,葬於靜陵。永嘉元年(145年)正月,年幼的漢衝帝因病去世。外戚權臣樑冀擁立劉纘為帝,承漢順帝嗣,改元本初。劉纘因不滿樑冀的飛揚跋扈,在一次朝會中,曾當著群臣的面叫粱冀“此跋扈將軍也”,因為引起樑冀的忌恨.本初元年(146年)閏六月,便被樑冀毒死。

1.漢光武帝劉秀,公元25-57在位,在位年數32年,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葬於原陵。新朝末年,海內分崩,天下大亂,身為一介布衣的漢室宗親劉秀在南陽郡乘勢起兵。更始三年(25年),劉秀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於鄗縣南千秋亭登基稱帝,為表劉氏重興之意,仍以“漢”為其國號,史稱“東漢”。經過長達十二年之久的統一戰爭,劉秀先後平滅了關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政權,結束了自新莽末年以來長達近二十年的軍閥混戰與割據局面。劉秀在位三十三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職,整治官場風氣,精簡結構,優待功臣;經濟上解放生產力,採取休養生息,大力發展經濟;文化上大興儒學、推崇氣節,東漢一朝也被後世史家推崇為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司馬光、梁啟超語)的光武中興時代。

東漢皇帝簡介

劉秀

2.漢明帝劉莊,公元57-75年在位,在位時間18年,廟號顯宗,諡號孝明皇帝,葬於顯節陵。劉莊初封東海公,後進封東海王。光武帝建武十九年(43年),立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57年),即皇帝位。漢明帝即位後,一切遵奉光武制度。漢明帝提倡儒學,注重刑名文法,為政苛察,總攬權柄,權不借下。他嚴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與政,對貴戚功臣也多方防範。同時,他也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脅。永平十六年(73年),命竇固徵伐北匈奴。其後,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諸國皆遣子入侍。次年,復置西域都護。此外,隨著對外交往的正常發展,佛教已在西漢末年傳入中國,漢明帝將佛教引進中國,使佛教開始在中國流行。漢明帝在位期間,吏治清明,境內安定。加以多次下詔招撫流民,以郡國公田賜貧人、貸種食,並興修水利。因此,史書記載當時民安其業,戶口滋殖。漢明帝以及隨後的漢章帝在位時期,史稱“明章之治”。

東漢皇帝簡介

漢明帝劉莊

3.漢章帝劉炟[dá],75年—88年在位,在位時間13年,廟號肅宗,諡號孝章皇帝,葬於敬陵。永平三年(60年)被立為皇太子。永平十八年八月初六壬子(75年9月5日)繼位為帝。即位後勵精圖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減輕徭役,衣食樸素,實行“與民休息”,“好儒術”,使得東漢經濟、文化得到很大的發展。此時思想活躍,政治清明,經濟繁榮。兩度派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區重新稱藩於漢。其統治與漢明帝共稱“明章之治”。但過於放縱外戚,種下了日後外戚專權和宦官專政的遠因。

東漢皇帝簡介

漢章帝劉炟[dá]

4.漢和帝劉肇,公元79年―105年在位,在位時間18年,廟號無,諡號孝和皇帝,葬於慎陵。建初七年(82年),漢章帝廢太子劉慶,立劉肇為皇太子。章和二年(88年),漢章帝逝世,劉肇即位,養母竇太后臨朝稱制。永元四年,劉肇聯合宦官掃滅竇氏戚族,親政後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時人稱之為“永元之隆”。元興元年病逝章德殿,終年27歲。

東漢皇帝簡介

漢和帝劉肇

5.漢殤帝劉隆,105年—106年在位,在位時間220天,廟號無,諡號孝殤皇帝,葬於康陵。漢和帝劉肇少子,養於民間,東漢第五位皇帝,登基時離出生剛滿百天,是中國歷史上繼位年齡最小的皇帝,一歲時夭折,也是中國歷史上是壽命最短的皇帝,諡號孝殤皇帝。

東漢皇帝簡介

漢殤帝劉隆(服了這個畫師了.220天的娃娃)

6.漢安帝劉祜[hù],125-144在位,在位時間19年,廟號無,諡號孝安皇帝,葬於恭陵。劉祜即位時,東漢朝廷內憂外患,百事多艱。首先是河西急報,西域各國不滿班超離任以後擔任西域都護的任尚的苛政,紛紛叛漢。接著就是羌族起義,這場戰爭長達11年之久,耗費巨大,使東漢元氣大傷。延光四年(125年),漢安帝南下宛城,得病回京。三月,在返京途中死於車中,終年三十二歲。葬於恭陵,廟號漢恭宗,諡號孝安皇帝。

東漢皇帝簡介

漢安帝劉祜[hù]

7.東漢前少帝劉懿[yì],125年在位,在位206天。 延光四年(125年)三月,漢安帝去世,閻太后為把持國政,在其兄閻顯支持下,迎立劉懿為帝。劉懿在位時,閻顯兄弟把持朝政,作威作福。同年十月,劉懿因病去世,之後宦官孫程等人合謀誅殺閻顯兄弟和江京,並迎立濟陰王劉保為帝,是為漢順帝。

東漢皇帝簡介

前少帝劉懿[yì]

8.漢順帝劉保,125年—144年在位,在位時間19年,廟號無,諡號孝順皇帝,葬於憲陵。漢安帝死後,閻皇后無子,便先廢了安帝的獨子濟陰王劉保,然後找個幼兒劉懿為皇帝,想自己垂簾聽政,掌握朝政大權。劉懿做了七個月的皇帝就死了,宦官孫程、王康等十九人便發動宮廷政變,趕走閻太后,將時年十一歲的劉保擁立為帝,改元“永建”。由於漢順帝的皇位是靠宦官得來的,所以將大權交給宦官。後來宦官又與外戚梁氏勾結,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梁氏專權。

東漢皇帝簡介

漢順帝劉保

9.漢衝帝劉炳,144年—145年在位,在位時間148天,廟號無,諡號孝衝皇帝,葬於懷陵。建康元年(144年)四月,劉炳被立為皇太子。八月,漢順帝去世,年僅一歲的劉炳繼位為帝,尊漢順帝皇后樑妠為皇太后,由樑妠臨朝攝政。漢衝帝即位後,外戚梁氏把持朝政,樑妠的哥哥大將軍樑冀飛揚跋扈,朝廷腐敗,民不聊生。

東漢皇帝簡介

漢衝帝劉炳

10.漢質帝劉纘[zuǎn],145-146年在位,在位1年,諡號孝質皇帝,葬於靜陵。永嘉元年(145年)正月,年幼的漢衝帝因病去世。外戚權臣樑冀擁立劉纘為帝,承漢順帝嗣,改元本初。劉纘因不滿樑冀的飛揚跋扈,在一次朝會中,曾當著群臣的面叫粱冀“此跋扈將軍也”,因為引起樑冀的忌恨.本初元年(146年)閏六月,便被樑冀毒死。

東漢皇帝簡介

漢質帝劉纘[zuǎn]

11.漢桓帝劉志,146~168年在位,在位時間22年,諡號孝桓皇帝,廟號無,葬於宣陵。本初元年(146),漢質帝崩,劉志被樑太后兄大將軍樑冀迎入南宮即位。樑太后臨朝聽政,外戚樑冀掌握大權。延熹二年(159),依靠宦官單超等誅大將軍樑冀,並翦除其黨羽。以功封中常侍單超、徐璜、左悺、唐衡、具瑗為列侯。自此,朝政轉入宦官之手。由於宦官肆虐,殘害百姓,激起官僚士大夫的不滿。延熹九年(166),世家豪族與太學生聯合反對宦官,結果李膺等200餘人被捕,形成第一次黨錮之禍。由於國家財政匱乏,遂公開賣官鬻爵,政治癒加腐敗。劉志本人愛好佛事,荒淫遊樂無度,宮女多達五六千人。

1.漢光武帝劉秀,公元25-57在位,在位年數32年,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葬於原陵。新朝末年,海內分崩,天下大亂,身為一介布衣的漢室宗親劉秀在南陽郡乘勢起兵。更始三年(25年),劉秀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於鄗縣南千秋亭登基稱帝,為表劉氏重興之意,仍以“漢”為其國號,史稱“東漢”。經過長達十二年之久的統一戰爭,劉秀先後平滅了關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政權,結束了自新莽末年以來長達近二十年的軍閥混戰與割據局面。劉秀在位三十三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職,整治官場風氣,精簡結構,優待功臣;經濟上解放生產力,採取休養生息,大力發展經濟;文化上大興儒學、推崇氣節,東漢一朝也被後世史家推崇為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司馬光、梁啟超語)的光武中興時代。

東漢皇帝簡介

劉秀

2.漢明帝劉莊,公元57-75年在位,在位時間18年,廟號顯宗,諡號孝明皇帝,葬於顯節陵。劉莊初封東海公,後進封東海王。光武帝建武十九年(43年),立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57年),即皇帝位。漢明帝即位後,一切遵奉光武制度。漢明帝提倡儒學,注重刑名文法,為政苛察,總攬權柄,權不借下。他嚴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與政,對貴戚功臣也多方防範。同時,他也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脅。永平十六年(73年),命竇固徵伐北匈奴。其後,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諸國皆遣子入侍。次年,復置西域都護。此外,隨著對外交往的正常發展,佛教已在西漢末年傳入中國,漢明帝將佛教引進中國,使佛教開始在中國流行。漢明帝在位期間,吏治清明,境內安定。加以多次下詔招撫流民,以郡國公田賜貧人、貸種食,並興修水利。因此,史書記載當時民安其業,戶口滋殖。漢明帝以及隨後的漢章帝在位時期,史稱“明章之治”。

東漢皇帝簡介

漢明帝劉莊

3.漢章帝劉炟[dá],75年—88年在位,在位時間13年,廟號肅宗,諡號孝章皇帝,葬於敬陵。永平三年(60年)被立為皇太子。永平十八年八月初六壬子(75年9月5日)繼位為帝。即位後勵精圖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減輕徭役,衣食樸素,實行“與民休息”,“好儒術”,使得東漢經濟、文化得到很大的發展。此時思想活躍,政治清明,經濟繁榮。兩度派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區重新稱藩於漢。其統治與漢明帝共稱“明章之治”。但過於放縱外戚,種下了日後外戚專權和宦官專政的遠因。

東漢皇帝簡介

漢章帝劉炟[dá]

4.漢和帝劉肇,公元79年―105年在位,在位時間18年,廟號無,諡號孝和皇帝,葬於慎陵。建初七年(82年),漢章帝廢太子劉慶,立劉肇為皇太子。章和二年(88年),漢章帝逝世,劉肇即位,養母竇太后臨朝稱制。永元四年,劉肇聯合宦官掃滅竇氏戚族,親政後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時人稱之為“永元之隆”。元興元年病逝章德殿,終年27歲。

東漢皇帝簡介

漢和帝劉肇

5.漢殤帝劉隆,105年—106年在位,在位時間220天,廟號無,諡號孝殤皇帝,葬於康陵。漢和帝劉肇少子,養於民間,東漢第五位皇帝,登基時離出生剛滿百天,是中國歷史上繼位年齡最小的皇帝,一歲時夭折,也是中國歷史上是壽命最短的皇帝,諡號孝殤皇帝。

東漢皇帝簡介

漢殤帝劉隆(服了這個畫師了.220天的娃娃)

6.漢安帝劉祜[hù],125-144在位,在位時間19年,廟號無,諡號孝安皇帝,葬於恭陵。劉祜即位時,東漢朝廷內憂外患,百事多艱。首先是河西急報,西域各國不滿班超離任以後擔任西域都護的任尚的苛政,紛紛叛漢。接著就是羌族起義,這場戰爭長達11年之久,耗費巨大,使東漢元氣大傷。延光四年(125年),漢安帝南下宛城,得病回京。三月,在返京途中死於車中,終年三十二歲。葬於恭陵,廟號漢恭宗,諡號孝安皇帝。

東漢皇帝簡介

漢安帝劉祜[hù]

7.東漢前少帝劉懿[yì],125年在位,在位206天。 延光四年(125年)三月,漢安帝去世,閻太后為把持國政,在其兄閻顯支持下,迎立劉懿為帝。劉懿在位時,閻顯兄弟把持朝政,作威作福。同年十月,劉懿因病去世,之後宦官孫程等人合謀誅殺閻顯兄弟和江京,並迎立濟陰王劉保為帝,是為漢順帝。

東漢皇帝簡介

前少帝劉懿[yì]

8.漢順帝劉保,125年—144年在位,在位時間19年,廟號無,諡號孝順皇帝,葬於憲陵。漢安帝死後,閻皇后無子,便先廢了安帝的獨子濟陰王劉保,然後找個幼兒劉懿為皇帝,想自己垂簾聽政,掌握朝政大權。劉懿做了七個月的皇帝就死了,宦官孫程、王康等十九人便發動宮廷政變,趕走閻太后,將時年十一歲的劉保擁立為帝,改元“永建”。由於漢順帝的皇位是靠宦官得來的,所以將大權交給宦官。後來宦官又與外戚梁氏勾結,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梁氏專權。

東漢皇帝簡介

漢順帝劉保

9.漢衝帝劉炳,144年—145年在位,在位時間148天,廟號無,諡號孝衝皇帝,葬於懷陵。建康元年(144年)四月,劉炳被立為皇太子。八月,漢順帝去世,年僅一歲的劉炳繼位為帝,尊漢順帝皇后樑妠為皇太后,由樑妠臨朝攝政。漢衝帝即位後,外戚梁氏把持朝政,樑妠的哥哥大將軍樑冀飛揚跋扈,朝廷腐敗,民不聊生。

東漢皇帝簡介

漢衝帝劉炳

10.漢質帝劉纘[zuǎn],145-146年在位,在位1年,諡號孝質皇帝,葬於靜陵。永嘉元年(145年)正月,年幼的漢衝帝因病去世。外戚權臣樑冀擁立劉纘為帝,承漢順帝嗣,改元本初。劉纘因不滿樑冀的飛揚跋扈,在一次朝會中,曾當著群臣的面叫粱冀“此跋扈將軍也”,因為引起樑冀的忌恨.本初元年(146年)閏六月,便被樑冀毒死。

東漢皇帝簡介

漢質帝劉纘[zuǎn]

11.漢桓帝劉志,146~168年在位,在位時間22年,諡號孝桓皇帝,廟號無,葬於宣陵。本初元年(146),漢質帝崩,劉志被樑太后兄大將軍樑冀迎入南宮即位。樑太后臨朝聽政,外戚樑冀掌握大權。延熹二年(159),依靠宦官單超等誅大將軍樑冀,並翦除其黨羽。以功封中常侍單超、徐璜、左悺、唐衡、具瑗為列侯。自此,朝政轉入宦官之手。由於宦官肆虐,殘害百姓,激起官僚士大夫的不滿。延熹九年(166),世家豪族與太學生聯合反對宦官,結果李膺等200餘人被捕,形成第一次黨錮之禍。由於國家財政匱乏,遂公開賣官鬻爵,政治癒加腐敗。劉志本人愛好佛事,荒淫遊樂無度,宮女多達五六千人。

東漢皇帝簡介

漢桓帝劉志

12.漢靈帝劉宏,168年—189年在位,在位時間22年,廟號無,諡號孝靈皇帝,葬於文陵。劉宏早年世襲解瀆亭侯。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漢桓帝劉志逝世,劉宏被外戚竇氏挑選為皇位繼承人,於建寧元年(168年)正月即位。劉宏在位的大部分時期,施行黨錮及宦官政治。他又設置西園,巧立名目搜刮錢財,甚至賣官鬻爵以用於自己享樂。在位晚期,爆發了黃巾起義,而涼州等地也陷入持續動亂之中。

1.漢光武帝劉秀,公元25-57在位,在位年數32年,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葬於原陵。新朝末年,海內分崩,天下大亂,身為一介布衣的漢室宗親劉秀在南陽郡乘勢起兵。更始三年(25年),劉秀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於鄗縣南千秋亭登基稱帝,為表劉氏重興之意,仍以“漢”為其國號,史稱“東漢”。經過長達十二年之久的統一戰爭,劉秀先後平滅了關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政權,結束了自新莽末年以來長達近二十年的軍閥混戰與割據局面。劉秀在位三十三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職,整治官場風氣,精簡結構,優待功臣;經濟上解放生產力,採取休養生息,大力發展經濟;文化上大興儒學、推崇氣節,東漢一朝也被後世史家推崇為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司馬光、梁啟超語)的光武中興時代。

東漢皇帝簡介

劉秀

2.漢明帝劉莊,公元57-75年在位,在位時間18年,廟號顯宗,諡號孝明皇帝,葬於顯節陵。劉莊初封東海公,後進封東海王。光武帝建武十九年(43年),立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57年),即皇帝位。漢明帝即位後,一切遵奉光武制度。漢明帝提倡儒學,注重刑名文法,為政苛察,總攬權柄,權不借下。他嚴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與政,對貴戚功臣也多方防範。同時,他也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脅。永平十六年(73年),命竇固徵伐北匈奴。其後,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諸國皆遣子入侍。次年,復置西域都護。此外,隨著對外交往的正常發展,佛教已在西漢末年傳入中國,漢明帝將佛教引進中國,使佛教開始在中國流行。漢明帝在位期間,吏治清明,境內安定。加以多次下詔招撫流民,以郡國公田賜貧人、貸種食,並興修水利。因此,史書記載當時民安其業,戶口滋殖。漢明帝以及隨後的漢章帝在位時期,史稱“明章之治”。

東漢皇帝簡介

漢明帝劉莊

3.漢章帝劉炟[dá],75年—88年在位,在位時間13年,廟號肅宗,諡號孝章皇帝,葬於敬陵。永平三年(60年)被立為皇太子。永平十八年八月初六壬子(75年9月5日)繼位為帝。即位後勵精圖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減輕徭役,衣食樸素,實行“與民休息”,“好儒術”,使得東漢經濟、文化得到很大的發展。此時思想活躍,政治清明,經濟繁榮。兩度派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區重新稱藩於漢。其統治與漢明帝共稱“明章之治”。但過於放縱外戚,種下了日後外戚專權和宦官專政的遠因。

東漢皇帝簡介

漢章帝劉炟[dá]

4.漢和帝劉肇,公元79年―105年在位,在位時間18年,廟號無,諡號孝和皇帝,葬於慎陵。建初七年(82年),漢章帝廢太子劉慶,立劉肇為皇太子。章和二年(88年),漢章帝逝世,劉肇即位,養母竇太后臨朝稱制。永元四年,劉肇聯合宦官掃滅竇氏戚族,親政後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時人稱之為“永元之隆”。元興元年病逝章德殿,終年27歲。

東漢皇帝簡介

漢和帝劉肇

5.漢殤帝劉隆,105年—106年在位,在位時間220天,廟號無,諡號孝殤皇帝,葬於康陵。漢和帝劉肇少子,養於民間,東漢第五位皇帝,登基時離出生剛滿百天,是中國歷史上繼位年齡最小的皇帝,一歲時夭折,也是中國歷史上是壽命最短的皇帝,諡號孝殤皇帝。

東漢皇帝簡介

漢殤帝劉隆(服了這個畫師了.220天的娃娃)

6.漢安帝劉祜[hù],125-144在位,在位時間19年,廟號無,諡號孝安皇帝,葬於恭陵。劉祜即位時,東漢朝廷內憂外患,百事多艱。首先是河西急報,西域各國不滿班超離任以後擔任西域都護的任尚的苛政,紛紛叛漢。接著就是羌族起義,這場戰爭長達11年之久,耗費巨大,使東漢元氣大傷。延光四年(125年),漢安帝南下宛城,得病回京。三月,在返京途中死於車中,終年三十二歲。葬於恭陵,廟號漢恭宗,諡號孝安皇帝。

東漢皇帝簡介

漢安帝劉祜[hù]

7.東漢前少帝劉懿[yì],125年在位,在位206天。 延光四年(125年)三月,漢安帝去世,閻太后為把持國政,在其兄閻顯支持下,迎立劉懿為帝。劉懿在位時,閻顯兄弟把持朝政,作威作福。同年十月,劉懿因病去世,之後宦官孫程等人合謀誅殺閻顯兄弟和江京,並迎立濟陰王劉保為帝,是為漢順帝。

東漢皇帝簡介

前少帝劉懿[yì]

8.漢順帝劉保,125年—144年在位,在位時間19年,廟號無,諡號孝順皇帝,葬於憲陵。漢安帝死後,閻皇后無子,便先廢了安帝的獨子濟陰王劉保,然後找個幼兒劉懿為皇帝,想自己垂簾聽政,掌握朝政大權。劉懿做了七個月的皇帝就死了,宦官孫程、王康等十九人便發動宮廷政變,趕走閻太后,將時年十一歲的劉保擁立為帝,改元“永建”。由於漢順帝的皇位是靠宦官得來的,所以將大權交給宦官。後來宦官又與外戚梁氏勾結,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梁氏專權。

東漢皇帝簡介

漢順帝劉保

9.漢衝帝劉炳,144年—145年在位,在位時間148天,廟號無,諡號孝衝皇帝,葬於懷陵。建康元年(144年)四月,劉炳被立為皇太子。八月,漢順帝去世,年僅一歲的劉炳繼位為帝,尊漢順帝皇后樑妠為皇太后,由樑妠臨朝攝政。漢衝帝即位後,外戚梁氏把持朝政,樑妠的哥哥大將軍樑冀飛揚跋扈,朝廷腐敗,民不聊生。

東漢皇帝簡介

漢衝帝劉炳

10.漢質帝劉纘[zuǎn],145-146年在位,在位1年,諡號孝質皇帝,葬於靜陵。永嘉元年(145年)正月,年幼的漢衝帝因病去世。外戚權臣樑冀擁立劉纘為帝,承漢順帝嗣,改元本初。劉纘因不滿樑冀的飛揚跋扈,在一次朝會中,曾當著群臣的面叫粱冀“此跋扈將軍也”,因為引起樑冀的忌恨.本初元年(146年)閏六月,便被樑冀毒死。

東漢皇帝簡介

漢質帝劉纘[zuǎn]

11.漢桓帝劉志,146~168年在位,在位時間22年,諡號孝桓皇帝,廟號無,葬於宣陵。本初元年(146),漢質帝崩,劉志被樑太后兄大將軍樑冀迎入南宮即位。樑太后臨朝聽政,外戚樑冀掌握大權。延熹二年(159),依靠宦官單超等誅大將軍樑冀,並翦除其黨羽。以功封中常侍單超、徐璜、左悺、唐衡、具瑗為列侯。自此,朝政轉入宦官之手。由於宦官肆虐,殘害百姓,激起官僚士大夫的不滿。延熹九年(166),世家豪族與太學生聯合反對宦官,結果李膺等200餘人被捕,形成第一次黨錮之禍。由於國家財政匱乏,遂公開賣官鬻爵,政治癒加腐敗。劉志本人愛好佛事,荒淫遊樂無度,宮女多達五六千人。

東漢皇帝簡介

漢桓帝劉志

12.漢靈帝劉宏,168年—189年在位,在位時間22年,廟號無,諡號孝靈皇帝,葬於文陵。劉宏早年世襲解瀆亭侯。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漢桓帝劉志逝世,劉宏被外戚竇氏挑選為皇位繼承人,於建寧元年(168年)正月即位。劉宏在位的大部分時期,施行黨錮及宦官政治。他又設置西園,巧立名目搜刮錢財,甚至賣官鬻爵以用於自己享樂。在位晚期,爆發了黃巾起義,而涼州等地也陷入持續動亂之中。

東漢皇帝簡介

漢靈帝劉宏

13.漢少帝劉辯,189年在位,在位136天,諡號懷王。劉辯在靈帝駕崩後繼位為帝,史稱少帝,由於年幼,實權掌握在臨朝稱制的母親何太后和母舅大將軍何進手中。少帝在位時期,東漢政權已經名存實亡,他即位後不久即遭遇以何進為首的外戚集團和以十常侍為首的內廷宦官集團這兩大敵對政治集團的火併,被迫出宮,回宮後又受制於以“勤王”為名進京的涼州軍閥董卓,終於被廢為弘農王,成為東漢唯一被廢黜的皇帝,其同父異母弟陳留王劉協繼位為帝,是為漢獻帝。被廢黜一年之後,劉辯在董卓脅迫下自盡,時年僅十五歲,其弟獻帝追諡他為懷王。

1.漢光武帝劉秀,公元25-57在位,在位年數32年,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葬於原陵。新朝末年,海內分崩,天下大亂,身為一介布衣的漢室宗親劉秀在南陽郡乘勢起兵。更始三年(25年),劉秀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於鄗縣南千秋亭登基稱帝,為表劉氏重興之意,仍以“漢”為其國號,史稱“東漢”。經過長達十二年之久的統一戰爭,劉秀先後平滅了關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政權,結束了自新莽末年以來長達近二十年的軍閥混戰與割據局面。劉秀在位三十三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職,整治官場風氣,精簡結構,優待功臣;經濟上解放生產力,採取休養生息,大力發展經濟;文化上大興儒學、推崇氣節,東漢一朝也被後世史家推崇為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司馬光、梁啟超語)的光武中興時代。

東漢皇帝簡介

劉秀

2.漢明帝劉莊,公元57-75年在位,在位時間18年,廟號顯宗,諡號孝明皇帝,葬於顯節陵。劉莊初封東海公,後進封東海王。光武帝建武十九年(43年),立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57年),即皇帝位。漢明帝即位後,一切遵奉光武制度。漢明帝提倡儒學,注重刑名文法,為政苛察,總攬權柄,權不借下。他嚴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與政,對貴戚功臣也多方防範。同時,他也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脅。永平十六年(73年),命竇固徵伐北匈奴。其後,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諸國皆遣子入侍。次年,復置西域都護。此外,隨著對外交往的正常發展,佛教已在西漢末年傳入中國,漢明帝將佛教引進中國,使佛教開始在中國流行。漢明帝在位期間,吏治清明,境內安定。加以多次下詔招撫流民,以郡國公田賜貧人、貸種食,並興修水利。因此,史書記載當時民安其業,戶口滋殖。漢明帝以及隨後的漢章帝在位時期,史稱“明章之治”。

東漢皇帝簡介

漢明帝劉莊

3.漢章帝劉炟[dá],75年—88年在位,在位時間13年,廟號肅宗,諡號孝章皇帝,葬於敬陵。永平三年(60年)被立為皇太子。永平十八年八月初六壬子(75年9月5日)繼位為帝。即位後勵精圖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減輕徭役,衣食樸素,實行“與民休息”,“好儒術”,使得東漢經濟、文化得到很大的發展。此時思想活躍,政治清明,經濟繁榮。兩度派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區重新稱藩於漢。其統治與漢明帝共稱“明章之治”。但過於放縱外戚,種下了日後外戚專權和宦官專政的遠因。

東漢皇帝簡介

漢章帝劉炟[dá]

4.漢和帝劉肇,公元79年―105年在位,在位時間18年,廟號無,諡號孝和皇帝,葬於慎陵。建初七年(82年),漢章帝廢太子劉慶,立劉肇為皇太子。章和二年(88年),漢章帝逝世,劉肇即位,養母竇太后臨朝稱制。永元四年,劉肇聯合宦官掃滅竇氏戚族,親政後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時人稱之為“永元之隆”。元興元年病逝章德殿,終年27歲。

東漢皇帝簡介

漢和帝劉肇

5.漢殤帝劉隆,105年—106年在位,在位時間220天,廟號無,諡號孝殤皇帝,葬於康陵。漢和帝劉肇少子,養於民間,東漢第五位皇帝,登基時離出生剛滿百天,是中國歷史上繼位年齡最小的皇帝,一歲時夭折,也是中國歷史上是壽命最短的皇帝,諡號孝殤皇帝。

東漢皇帝簡介

漢殤帝劉隆(服了這個畫師了.220天的娃娃)

6.漢安帝劉祜[hù],125-144在位,在位時間19年,廟號無,諡號孝安皇帝,葬於恭陵。劉祜即位時,東漢朝廷內憂外患,百事多艱。首先是河西急報,西域各國不滿班超離任以後擔任西域都護的任尚的苛政,紛紛叛漢。接著就是羌族起義,這場戰爭長達11年之久,耗費巨大,使東漢元氣大傷。延光四年(125年),漢安帝南下宛城,得病回京。三月,在返京途中死於車中,終年三十二歲。葬於恭陵,廟號漢恭宗,諡號孝安皇帝。

東漢皇帝簡介

漢安帝劉祜[hù]

7.東漢前少帝劉懿[yì],125年在位,在位206天。 延光四年(125年)三月,漢安帝去世,閻太后為把持國政,在其兄閻顯支持下,迎立劉懿為帝。劉懿在位時,閻顯兄弟把持朝政,作威作福。同年十月,劉懿因病去世,之後宦官孫程等人合謀誅殺閻顯兄弟和江京,並迎立濟陰王劉保為帝,是為漢順帝。

東漢皇帝簡介

前少帝劉懿[yì]

8.漢順帝劉保,125年—144年在位,在位時間19年,廟號無,諡號孝順皇帝,葬於憲陵。漢安帝死後,閻皇后無子,便先廢了安帝的獨子濟陰王劉保,然後找個幼兒劉懿為皇帝,想自己垂簾聽政,掌握朝政大權。劉懿做了七個月的皇帝就死了,宦官孫程、王康等十九人便發動宮廷政變,趕走閻太后,將時年十一歲的劉保擁立為帝,改元“永建”。由於漢順帝的皇位是靠宦官得來的,所以將大權交給宦官。後來宦官又與外戚梁氏勾結,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梁氏專權。

東漢皇帝簡介

漢順帝劉保

9.漢衝帝劉炳,144年—145年在位,在位時間148天,廟號無,諡號孝衝皇帝,葬於懷陵。建康元年(144年)四月,劉炳被立為皇太子。八月,漢順帝去世,年僅一歲的劉炳繼位為帝,尊漢順帝皇后樑妠為皇太后,由樑妠臨朝攝政。漢衝帝即位後,外戚梁氏把持朝政,樑妠的哥哥大將軍樑冀飛揚跋扈,朝廷腐敗,民不聊生。

東漢皇帝簡介

漢衝帝劉炳

10.漢質帝劉纘[zuǎn],145-146年在位,在位1年,諡號孝質皇帝,葬於靜陵。永嘉元年(145年)正月,年幼的漢衝帝因病去世。外戚權臣樑冀擁立劉纘為帝,承漢順帝嗣,改元本初。劉纘因不滿樑冀的飛揚跋扈,在一次朝會中,曾當著群臣的面叫粱冀“此跋扈將軍也”,因為引起樑冀的忌恨.本初元年(146年)閏六月,便被樑冀毒死。

東漢皇帝簡介

漢質帝劉纘[zuǎn]

11.漢桓帝劉志,146~168年在位,在位時間22年,諡號孝桓皇帝,廟號無,葬於宣陵。本初元年(146),漢質帝崩,劉志被樑太后兄大將軍樑冀迎入南宮即位。樑太后臨朝聽政,外戚樑冀掌握大權。延熹二年(159),依靠宦官單超等誅大將軍樑冀,並翦除其黨羽。以功封中常侍單超、徐璜、左悺、唐衡、具瑗為列侯。自此,朝政轉入宦官之手。由於宦官肆虐,殘害百姓,激起官僚士大夫的不滿。延熹九年(166),世家豪族與太學生聯合反對宦官,結果李膺等200餘人被捕,形成第一次黨錮之禍。由於國家財政匱乏,遂公開賣官鬻爵,政治癒加腐敗。劉志本人愛好佛事,荒淫遊樂無度,宮女多達五六千人。

東漢皇帝簡介

漢桓帝劉志

12.漢靈帝劉宏,168年—189年在位,在位時間22年,廟號無,諡號孝靈皇帝,葬於文陵。劉宏早年世襲解瀆亭侯。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漢桓帝劉志逝世,劉宏被外戚竇氏挑選為皇位繼承人,於建寧元年(168年)正月即位。劉宏在位的大部分時期,施行黨錮及宦官政治。他又設置西園,巧立名目搜刮錢財,甚至賣官鬻爵以用於自己享樂。在位晚期,爆發了黃巾起義,而涼州等地也陷入持續動亂之中。

東漢皇帝簡介

漢靈帝劉宏

13.漢少帝劉辯,189年在位,在位136天,諡號懷王。劉辯在靈帝駕崩後繼位為帝,史稱少帝,由於年幼,實權掌握在臨朝稱制的母親何太后和母舅大將軍何進手中。少帝在位時期,東漢政權已經名存實亡,他即位後不久即遭遇以何進為首的外戚集團和以十常侍為首的內廷宦官集團這兩大敵對政治集團的火併,被迫出宮,回宮後又受制於以“勤王”為名進京的涼州軍閥董卓,終於被廢為弘農王,成為東漢唯一被廢黜的皇帝,其同父異母弟陳留王劉協繼位為帝,是為漢獻帝。被廢黜一年之後,劉辯在董卓脅迫下自盡,時年僅十五歲,其弟獻帝追諡他為懷王。

東漢皇帝簡介

漢少帝劉辯

14.漢獻帝劉協,189年-220年在位,在位時間31年,廟號無,諡號孝獻皇帝,葬於禪陵。劉協因被董太后撫養,故稱“董侯”,初封渤海王,後改封陳留王。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廢漢少帝劉辯,立劉協為皇帝。董卓被王允和呂布誅殺後,董卓部將李傕等攻入長安,再次挾持了他。劉協後來逃出長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控制了劉協,並遷都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死,劉協被曹丕控制,隨後被迫禪讓於曹丕。曹魏青龍二年(234年),劉協壽終正寢,享年54歲。

1.漢光武帝劉秀,公元25-57在位,在位年數32年,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葬於原陵。新朝末年,海內分崩,天下大亂,身為一介布衣的漢室宗親劉秀在南陽郡乘勢起兵。更始三年(25年),劉秀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於鄗縣南千秋亭登基稱帝,為表劉氏重興之意,仍以“漢”為其國號,史稱“東漢”。經過長達十二年之久的統一戰爭,劉秀先後平滅了關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政權,結束了自新莽末年以來長達近二十年的軍閥混戰與割據局面。劉秀在位三十三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職,整治官場風氣,精簡結構,優待功臣;經濟上解放生產力,採取休養生息,大力發展經濟;文化上大興儒學、推崇氣節,東漢一朝也被後世史家推崇為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司馬光、梁啟超語)的光武中興時代。

東漢皇帝簡介

劉秀

2.漢明帝劉莊,公元57-75年在位,在位時間18年,廟號顯宗,諡號孝明皇帝,葬於顯節陵。劉莊初封東海公,後進封東海王。光武帝建武十九年(43年),立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57年),即皇帝位。漢明帝即位後,一切遵奉光武制度。漢明帝提倡儒學,注重刑名文法,為政苛察,總攬權柄,權不借下。他嚴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與政,對貴戚功臣也多方防範。同時,他也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脅。永平十六年(73年),命竇固徵伐北匈奴。其後,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諸國皆遣子入侍。次年,復置西域都護。此外,隨著對外交往的正常發展,佛教已在西漢末年傳入中國,漢明帝將佛教引進中國,使佛教開始在中國流行。漢明帝在位期間,吏治清明,境內安定。加以多次下詔招撫流民,以郡國公田賜貧人、貸種食,並興修水利。因此,史書記載當時民安其業,戶口滋殖。漢明帝以及隨後的漢章帝在位時期,史稱“明章之治”。

東漢皇帝簡介

漢明帝劉莊

3.漢章帝劉炟[dá],75年—88年在位,在位時間13年,廟號肅宗,諡號孝章皇帝,葬於敬陵。永平三年(60年)被立為皇太子。永平十八年八月初六壬子(75年9月5日)繼位為帝。即位後勵精圖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減輕徭役,衣食樸素,實行“與民休息”,“好儒術”,使得東漢經濟、文化得到很大的發展。此時思想活躍,政治清明,經濟繁榮。兩度派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區重新稱藩於漢。其統治與漢明帝共稱“明章之治”。但過於放縱外戚,種下了日後外戚專權和宦官專政的遠因。

東漢皇帝簡介

漢章帝劉炟[dá]

4.漢和帝劉肇,公元79年―105年在位,在位時間18年,廟號無,諡號孝和皇帝,葬於慎陵。建初七年(82年),漢章帝廢太子劉慶,立劉肇為皇太子。章和二年(88年),漢章帝逝世,劉肇即位,養母竇太后臨朝稱制。永元四年,劉肇聯合宦官掃滅竇氏戚族,親政後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時人稱之為“永元之隆”。元興元年病逝章德殿,終年27歲。

東漢皇帝簡介

漢和帝劉肇

5.漢殤帝劉隆,105年—106年在位,在位時間220天,廟號無,諡號孝殤皇帝,葬於康陵。漢和帝劉肇少子,養於民間,東漢第五位皇帝,登基時離出生剛滿百天,是中國歷史上繼位年齡最小的皇帝,一歲時夭折,也是中國歷史上是壽命最短的皇帝,諡號孝殤皇帝。

東漢皇帝簡介

漢殤帝劉隆(服了這個畫師了.220天的娃娃)

6.漢安帝劉祜[hù],125-144在位,在位時間19年,廟號無,諡號孝安皇帝,葬於恭陵。劉祜即位時,東漢朝廷內憂外患,百事多艱。首先是河西急報,西域各國不滿班超離任以後擔任西域都護的任尚的苛政,紛紛叛漢。接著就是羌族起義,這場戰爭長達11年之久,耗費巨大,使東漢元氣大傷。延光四年(125年),漢安帝南下宛城,得病回京。三月,在返京途中死於車中,終年三十二歲。葬於恭陵,廟號漢恭宗,諡號孝安皇帝。

東漢皇帝簡介

漢安帝劉祜[hù]

7.東漢前少帝劉懿[yì],125年在位,在位206天。 延光四年(125年)三月,漢安帝去世,閻太后為把持國政,在其兄閻顯支持下,迎立劉懿為帝。劉懿在位時,閻顯兄弟把持朝政,作威作福。同年十月,劉懿因病去世,之後宦官孫程等人合謀誅殺閻顯兄弟和江京,並迎立濟陰王劉保為帝,是為漢順帝。

東漢皇帝簡介

前少帝劉懿[yì]

8.漢順帝劉保,125年—144年在位,在位時間19年,廟號無,諡號孝順皇帝,葬於憲陵。漢安帝死後,閻皇后無子,便先廢了安帝的獨子濟陰王劉保,然後找個幼兒劉懿為皇帝,想自己垂簾聽政,掌握朝政大權。劉懿做了七個月的皇帝就死了,宦官孫程、王康等十九人便發動宮廷政變,趕走閻太后,將時年十一歲的劉保擁立為帝,改元“永建”。由於漢順帝的皇位是靠宦官得來的,所以將大權交給宦官。後來宦官又與外戚梁氏勾結,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梁氏專權。

東漢皇帝簡介

漢順帝劉保

9.漢衝帝劉炳,144年—145年在位,在位時間148天,廟號無,諡號孝衝皇帝,葬於懷陵。建康元年(144年)四月,劉炳被立為皇太子。八月,漢順帝去世,年僅一歲的劉炳繼位為帝,尊漢順帝皇后樑妠為皇太后,由樑妠臨朝攝政。漢衝帝即位後,外戚梁氏把持朝政,樑妠的哥哥大將軍樑冀飛揚跋扈,朝廷腐敗,民不聊生。

東漢皇帝簡介

漢衝帝劉炳

10.漢質帝劉纘[zuǎn],145-146年在位,在位1年,諡號孝質皇帝,葬於靜陵。永嘉元年(145年)正月,年幼的漢衝帝因病去世。外戚權臣樑冀擁立劉纘為帝,承漢順帝嗣,改元本初。劉纘因不滿樑冀的飛揚跋扈,在一次朝會中,曾當著群臣的面叫粱冀“此跋扈將軍也”,因為引起樑冀的忌恨.本初元年(146年)閏六月,便被樑冀毒死。

東漢皇帝簡介

漢質帝劉纘[zuǎn]

11.漢桓帝劉志,146~168年在位,在位時間22年,諡號孝桓皇帝,廟號無,葬於宣陵。本初元年(146),漢質帝崩,劉志被樑太后兄大將軍樑冀迎入南宮即位。樑太后臨朝聽政,外戚樑冀掌握大權。延熹二年(159),依靠宦官單超等誅大將軍樑冀,並翦除其黨羽。以功封中常侍單超、徐璜、左悺、唐衡、具瑗為列侯。自此,朝政轉入宦官之手。由於宦官肆虐,殘害百姓,激起官僚士大夫的不滿。延熹九年(166),世家豪族與太學生聯合反對宦官,結果李膺等200餘人被捕,形成第一次黨錮之禍。由於國家財政匱乏,遂公開賣官鬻爵,政治癒加腐敗。劉志本人愛好佛事,荒淫遊樂無度,宮女多達五六千人。

東漢皇帝簡介

漢桓帝劉志

12.漢靈帝劉宏,168年—189年在位,在位時間22年,廟號無,諡號孝靈皇帝,葬於文陵。劉宏早年世襲解瀆亭侯。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漢桓帝劉志逝世,劉宏被外戚竇氏挑選為皇位繼承人,於建寧元年(168年)正月即位。劉宏在位的大部分時期,施行黨錮及宦官政治。他又設置西園,巧立名目搜刮錢財,甚至賣官鬻爵以用於自己享樂。在位晚期,爆發了黃巾起義,而涼州等地也陷入持續動亂之中。

東漢皇帝簡介

漢靈帝劉宏

13.漢少帝劉辯,189年在位,在位136天,諡號懷王。劉辯在靈帝駕崩後繼位為帝,史稱少帝,由於年幼,實權掌握在臨朝稱制的母親何太后和母舅大將軍何進手中。少帝在位時期,東漢政權已經名存實亡,他即位後不久即遭遇以何進為首的外戚集團和以十常侍為首的內廷宦官集團這兩大敵對政治集團的火併,被迫出宮,回宮後又受制於以“勤王”為名進京的涼州軍閥董卓,終於被廢為弘農王,成為東漢唯一被廢黜的皇帝,其同父異母弟陳留王劉協繼位為帝,是為漢獻帝。被廢黜一年之後,劉辯在董卓脅迫下自盡,時年僅十五歲,其弟獻帝追諡他為懷王。

東漢皇帝簡介

漢少帝劉辯

14.漢獻帝劉協,189年-220年在位,在位時間31年,廟號無,諡號孝獻皇帝,葬於禪陵。劉協因被董太后撫養,故稱“董侯”,初封渤海王,後改封陳留王。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廢漢少帝劉辯,立劉協為皇帝。董卓被王允和呂布誅殺後,董卓部將李傕等攻入長安,再次挾持了他。劉協後來逃出長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控制了劉協,並遷都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死,劉協被曹丕控制,隨後被迫禪讓於曹丕。曹魏青龍二年(234年),劉協壽終正寢,享年54歲。

東漢皇帝簡介

漢獻帝劉協

ps:如果大家喜歡,煩請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