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併梅毒或淋病感染

在我國,性病主要指梅毒、淋病、艾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尖銳溼疣、生殖器皰疹等。其中,梅毒、艾滋病和淋病是我國法定的乙類傳染病。臨床醫生一般根據不安全性交史、典型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做出診斷。

HIV/AIDS合併梅毒感染

2012年、2013年梅毒發病人數均居全國甲乙類法定傳染病病種的第3位,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男男性行為人群的梅毒發病率高達11.9%。大約80%的惡性梅毒患者合併艾滋病。

主要臨床表現

HIV/AIDS合併一期梅毒

主要表現為硬下疳和硬化性淋巴結炎,一般無全身症狀。

①硬下疳:潛伏期為2-4周。直徑為單個1-2cm、圓形或橢圓形淺在潰瘍,境界清楚,周邊水腫並隆起,創面清潔,基底呈肉紅色。觸之有軟骨樣硬度,表面有漿液性分泌物,無明顯疼痛或觸痛,內含大量梅毒螺旋體,傳染性極強。90%好發於外生殖器。男性多見於陰莖冠狀溝、龜頭、包皮及繫帶,女性多見於大小陰脣、陰脣繫帶、會陰及宮頸。當合並HIV感染時,可表現為多個部位、多個硬下疳。

②腹股溝或附近淋巴結有無痛性腫大:50%的患者可出現,質硬,不化膿破潰,表面皮膚無紅、腫、熱。

HIV/AIDS合併二期梅毒

由於合併HIV感染,梅毒的進程可能加快,因此多發生於2-8周後。

①80%-90%的二期梅毒患者出現皮疹,最常見的是斑疹和斑丘疹,80%累及軀幹,約半數患者有掌跖受累,表現為暗紅斑及脫屑性斑丘疹。外陰及肛周皮損多為溼丘疹及扁平溼疣。扁平丘疹融合,境界清楚如菜花狀,表明溼潤,內含大量梅毒螺旋體。皮損一般無自覺症狀,可有瘙癢。口腔可發生黏膜斑。可發生蟲蝕樣脫髮。

②全身淺表淋巴結腫大,可累及全身各個器官,引起發熱、不適、厭食、遊走性關節疼痛和頭痛症狀。

三期

早期梅毒未經治療或治療不徹底,經過3-4年後40%患者可發生三期梅毒。臨床上可分為結節性梅毒疹、樹膠樣腫、近關節結節。

治療原則及注意事項

1、HIV感染合併梅毒患者,在治療梅毒的同時要儘早聯合進行抗病毒治療。

2、無論有無HIV感染,青黴素依舊是首選藥物。對青黴素過敏的患者可選用頭孢曲松、多西環素(強力黴素)或大環內脂類藥物治療。

3、梅毒應該早、足量、規範治療,儘可能避免心血管梅毒、神經梅毒及嚴重併發症的發生。

4、性伴同時也應接受治療,治療期間禁止性生活,避免再次感染和引起他人感染。

5、治療後應參加定期隨訪,進行血清學複查及相關檢查,一般至少堅持3年。

6、病程1年以上患者、復發者、血清固定患者及伴有視力、聽力異常的患者應該接受腦脊液檢查以瞭解是否存在神經梅毒。

預防

1、提倡使用安全套,避免不安全性行為。

2、嚴格控制血液製品進口,對血製品進行嚴格檢驗。

3、不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鬚刀、刮臉刀等個人用品及其他可能被血液、分泌物汙染的用具。

4、有症狀的患者應該進行隔離治療,患者分泌物和排洩物要進行有效消毒後再做處理,患者和無症狀的HIV抗體陽性者不宜發生無套性行為。

5、要避免直接或間接與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接觸,切斷其傳播途徑。婦女患者應避免懷孕和哺乳。

6、梅毒和HIV均不會通過空氣、食物和水等一般日常生活接觸而傳播。

7、對育齡婦女和高危人群,應進行定期的梅毒血清篩查和HIV抗體檢查。

8、嚴禁吸菸,特別是嚴禁靜脈注射毒品。

9、加強艾滋病基本知識教育。及早發現和治療HIV感染。

關注微信公眾號【紅楓灣艾滋免費諮詢遠程匿名檢測】獲取更多服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