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對新生兒黃疸的作用

疸”作為新生兒最常見的問題,也是新生兒延遲出院或再入院的最常見的原因之一。面對新生兒的黃疸,普通兒科醫生和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護理呢?

嬰兒之所以會出現黃疸,是因為嬰兒出生後,與母親脫離了聯繫,一切新陳代謝產物需由自己處理。紅細胞破壞後產生的膽紅素要經過肝臟轉化,才能從體內排洩出去。而這時新生兒的肝臟處理膽紅素的能力是很弱的。膽紅素就不能從正常的渠道排洩到體外,多餘的沒有經過肝臟處理的間接膽紅素蓄積在體內。到了一定的程度,嬰兒就表現出黃疸。

隨著寶寶肝臟功能的逐漸成熟,新生兒黃疸會逐漸消退。一般在一週到半個月的時間內,黃疸就會退盡。然而病理性黃疸臨床上以尿道感染、發燒為最常見的病因,其它則包括:敗血症、膽道閉塞、新生兒肝炎、甲狀腺功能低下、先天溶血性疾病和先天代謝異常等,其中又以膽道閉鎖最為嚴重,需要儘快治療。

一般而言,益生菌則對於無論何種程度的黃疸都有退黃作用。重度黃疸和病理性黃疸需要藍光治療。

益生菌退黃

腸道免疫系統是人體預防疾病的最大免疫器官。剖腹產和吃不上母乳的嬰兒,腸道免疫功能就非常脆弱了。此時如果給他們補充點益生菌,讓益生菌儘快在腸道中佔位,那麼病毒、致病菌等壞菌即使進來了,也留不住,這樣就能保證嬰兒有個強壯的腸道免疫系統了。此外,腹瀉、便祕、腹脹等情況出現的機率也會比不吃益生菌的嬰兒少。

新出生嬰兒吃嗜酸乳桿菌、長雙歧桿菌等益生菌,可以改善腸黏膜的通透性,加強腸道屏障,抑制致病菌的生長。有研究顯示,出生後沒有口服益生菌的孩子在院內發生感染的機率是服用益生菌孩子的近3倍。給嬰兒服用一點培菲康,更能幫助腸蠕動,增加膽紅素排洩,加快黃疸消除。

黃疸藍光治療

嬰兒體內膽紅素含量偏高,膽紅素能吸收光,在光和氧的作用下,脂溶性的膽紅素氧化成為一種水溶性的產物,能從膽汁或尿液排出體外,從而降低血清非結合膽紅素濃度。膽紅素的吸收光帶是400~500毫微米,尤其是在420~440毫微米波長時光分解作用最強,而藍光波長恰好在425~475毫微米之間。藍光治療的治療原理就是通過照光,能讓體內的膽紅素轉換成其他物質,使得體內不斷堆積的膽紅素找到另一個出口,黃疸的症狀就能改善。

對於足月出生的5天后的嬰兒,黃疸指數高於307才需要照光;對於稍早產的嬰兒也要高於257才需要照光治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