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真相與“羅振宇的騙局”

學習的真相與“羅振宇的騙局”

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前幾天微信朋友圈上有一篇公眾號文章流傳很廣:《羅振宇的騙局》;我的朋友圈被正反雙方刷了屏。

文章觀點十分明確:作者文中舉了他虛擬的朋友劉剛為例,講了一個到處付費學習結果兩年下來還停留在原地反面例子來說明,“大部分的知識付費都是大忽悠”;

羅振宇們是靠激發你的焦慮感來銷售他們販運來的知識,他們只是知識的二道販子,而你遠離了知識的源頭。因為未經你大腦思考得到的知識是不是你的,並且給如何學習開出了自己的處方:

1)拒絕思維懶惰;

2)習慣於深度思考,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

而至於如何深度思考,作者說:他覺得每個人應該給出自己的答案。

如果你輕易就被打動了,說明你該交智商稅;

作者明明是說買了付費知識產品的大多數都是智商低到不知道自己被人忽悠了,而作者幫這群智商不足的人群指出自己受了騙。

文章漏洞百出,毫無邏輯,明明是一篇販賣觀點的文章(還把普朗克的司機當成了愛因斯坦的司機,連這都不去考證一下);

本來是應該證明羅振宇們的騙局,結果卻用了將近一半的篇幅去講林彪在戰場上的故事,用以論證深度思考是多麼重要,邏輯層次如此混亂。

羅振宇因為是知識付費裡最大的贏家,樹大招風,所以他首當其衝;而精明的羅振宇對此迴應說:“他罵我有他的道理......”;我看不出道理在哪。

那麼,知識付費到底有用沒有用?

其實,這是一場關於學習的辯論;我們不能簡單把個例當成普遍情況,也不能錯誤的把付費學習卻沒有成長的原因歸因為知識付費是大忽悠;

作者舉的例子,那位文中的劉剛根本就是不會學習的人;他的大腦就是填充信息的垃圾場, 一個庫房如果不分類,什麼貨物都混放一起,結果是什麼?你找貨的時候,到處翻也

找不到;大腦中什麼不相關的信息都吸收,卻不及時處理、分類、歸納、關聯已有知識結構、不簡化信息,只有一個結果,徹底混亂。那你能怪學的知識沒有用嗎?

知識本質上也是信息,關鍵在於誰、怎麼處理。如果任由知識不經消化、理解隨意在你的頭腦中堆放,這不是學習,這是盛放別人觀點和知識的容器,容器不具有主觀能動性,也不會應用知識。

而且人的資質也有差別,每個人的學習習慣、理解能力、注意力水平不同;高考的時候,大家用一樣的課本,聽相同的老師講課,平時做一樣的練習和作業,為什麼分數還不一樣呢?

按照作者的邏輯,老師肯定是偏向了誰,給誰開了小灶,有什麼學習的祕密沒有告訴自己。要麼就是老師忽悠了我們。這種自己不行,總從外界找原因的思維方式,都是錯誤的歸因,誤導讀者。

就算你看書學習,如果不圍繞一個單一的主題,今天學這個,明天學那個,結果也是什麼都學不好。文中的劉剛不就這樣嗎?

世界上的人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精神正常的,一種是精神不正常的,精神不正常的人是那些企圖使現實世界適應自己頭腦中的想法的人;

精神正常的人則不斷的分析現實世界,然後使自己的想法適應現狀;很多人介於兩者之間,為什麼?因為不斷地分析現實太麻煩,有多少人願意改變自己的想法去適應現狀呢。

心智不正常的人都是先拿出自己的觀點,然後再去找事實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正確。

那麼什麼是學習呢?

古代學和習分別是不同的詞彙,有不同的含義;學,指學習和了解新事物,你原來不知道,經過學就知道了,偏重於瞭解未知事物;習,在說文裡,含義是“習,數(shù)飛也”

而習的繁體寫法為“習”,從羽從白(甲骨文下從日),是個會意字。上邊是個“羽”字,表示鳥的翅膀,下邊是個“日”字,表示太陽,合起來就是表示“鳥在陽光下練習飛翔”的意思。它是一個會意字。

所以,習的含義是原來不知道的東西,天天接觸它,變得越來越熟悉,是從瞭解到熟悉的過程,學是從不知道了解的過程;

就像得到專欄《劉潤5分鐘商學院》,你學完了很多概念,什麼社交賬戶、什麼錨定效應、什麼科斯定理,這時候你只完成了第一階段,學的階段;而遠遠沒有達到習的階段,不論商業還是管理,怎麼能奢望通過一個專欄就掌握系統的知識呢。你能把這些運用自如嗎?大部分讀完一遍兩遍的,就拉倒了。怎麼可能像劉潤老師這樣經歷過正規學習又在微軟這樣的國際大公司歷練過的人一樣呢。

領教工坊的肖知興博士在《APP上販賣的成功學、偽成功學為什麼是毒藥》中寫到:“大家批評碎片化學習,在沒有建立自己的思維體系或思維框架,收集這些碎片,不僅無益,可能還有害。於是,內容創業的大師們又拋出一批關於思維體系建設的宏文來,如何用三天時間建立你自己思維體系”之類的文章,朋友圈裡,比比皆是。其實建立一個思維體系,談何容易,別的領域的先不說,就說管理領域的思維框架,一般人不要說三天,三年、三十年也未必能建成。

管理領域的複雜性在於,它是一個應用學科,首先有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然後有政治學、人類學、宗教學,再往後可能還有哲學、歷史和文學。這九門學科,大致按從“硬”(強調數學和邏輯)到“軟”(強調直覺和洞察)排列。根據學科硬度不同,各有不同的學習方式,平均每一個學科,沒有一二十本書,應該是不太容易窺其堂奧的。”

大家感興趣可以自己去看看這篇文章。偏硬的學科,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死磕這個領域內最好的教科書,總的來說,拼的是智商和毅力。

本來真正掌握一個領域的知識是需要一個“學位”的,你如果希望通過在APP上每天學習5分鐘就能代替的話,那不是做夢麼。

所以,我對學習的建議是,不要到處去收集“乾貨”,這種乾貨式的學習,都是偽學習,把一堆信息填充到你的頭腦裡,是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的,放到硬盤裡更不能解決問題;肖知興博士還說:

“首先是乾貨式學習,這種學習的迷惑性最大。大多數人,把“全是乾貨”當作分享內容質量高的讚語。但我曾經再三論述過,真正有價值的管理經驗,不是“乾貨”,而是“溼貨”,是充分考慮到這種經驗的邊界條件、背景條件和適用條件基礎上的管理經驗。

先不說這些分享內容的真實性、可靠性如何,多大程度上被當事人因為自身利益衝突、“選擇行記憶”、“社會適宜性”(就是為了說起來好聽)等原因而有意無意地加工;簡單聽別人分享經驗,不管是成功經驗還是失敗經驗,如果不能清醒、明智、老練地處理好這些關鍵條件,盲目照搬別人的經驗,可能東施效顰,適得其反;甚至僅僅是借鑑一下別人的經驗,都有可能是鬼使神差,反而功虧一簣。

在這一點上,主流商學院的管理教育,通過精心編寫案例、圍繞案例研討、系統的分類和適當的抽象與總結,再三地強調關鍵條件的重要性,死死地在學生心裡紮下這個“認知之錨“,鼓勵學生舉一反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能夠成就多少學生我們不敢說,但至少是在學術上負起了基本的責任,做到了問心無愧吧。”

所以,大家還是冷靜些吧,真學習的話,也多啃啃教科書上的東西吧。遇到事情多獨立思考,不要隨便一個觀點就把我們帶走,遇到那些販賣觀點和挑撥情緒的文章,乾脆別看了。互聯網上99%的信息都是噪聲,不值得我們認真去傾聽,有真知灼見的少,獨立思考的少,挑撥情緒販賣觀點的多。

我對學習的建議:

1、任何學習都應該目的明確,對於已經不是學生的我們來說,最佳的學習不應該是純理論的學習,而應當是“給予任務的學習”;

當前我面臨什麼問題,自己解決不了?帶著這樣的明確的任務學習,才是成年人學習的上佳之道。如果學習了,但沒有解決你的任何問題,結果不等於沒學嗎?哪怕你的目標小到就是為了學習怎麼把PPT做的 好看點,那你報了秋葉大叔的課程,如果不自己動手反覆實踐的話,也還是做不好,但至少你自己是知道為了解決什麼問題的。

2、一段時間,只學一樣。

別像劉剛一樣,同時學習不同的知識。同時追兩隻兔子的結果是哪隻兔子也抓不到。一段時間潛下心來,學透一樣。比如你買了《5分鐘商學院》,學習的內容自己擴充一下,把有關的書籍都找來讀讀;每天看N個專欄,並沒有什麼用。學習如果不能指導實踐,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運用,不就等於沒學嗎?如果滿足於自己認知上的獲得感收穫感,實際上是麻痺自己。

3、靜下來;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寫到:夫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夫,學須靜也,非靜無以成學;調整自己的狀態,踏踏實實的遵守規律,靜心鑽研才是正道。

4、注重反饋;

最初的目標是什麼,過程中遇到什麼問題,結果怎麼樣,為什麼這樣?原因是什麼?定期的反饋和覆盤,隨時提醒自己,實際怎麼樣,而不滿足於獲得感。

5、教學相長,輸出內容。

檢驗自己掌握的如何,最好的辦法是寫一篇文章講講你的收穫;有這個經驗的人都會發現,原來以為自己理解了,一動筆才發現沒有自己認為的那麼理解透徹,一寫才發現寫不出來。實際上輸出就是最好的反饋,是檢驗掌握程度的最好測試。

【方法可以加速,但成功沒有捷徑】

【結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