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灰田石《三獅雕件》 福建東南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古時稱為“狻猊”,“師子”,兩者均為西域民族語言的音譯,類似於今人翻譯的“可樂”,“咖啡”。“獅”之一字,乃後世逐漸流變而成,因此如今壽山石雕中常見的子母獅題材,品名往往寫作“太師少師”,即是由古代寫法沿用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灰田石《三獅雕件》 福建東南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古時稱為“狻猊”,“師子”,兩者均為西域民族語言的音譯,類似於今人翻譯的“可樂”,“咖啡”。“獅”之一字,乃後世逐漸流變而成,因此如今壽山石雕中常見的子母獅題材,品名往往寫作“太師少師”,即是由古代寫法沿用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乾隆 白玉太獅少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後漢書·順帝紀》就曾有“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噶爾地區)獻師子”的記載。《東觀記》則說,“師子似虎,正黃,有髯耏(鬃須),尾端茸毛大如鬥。”這一說法,當然和今天我們熟知的獅子完全一樣,可見當時記錄“貢獅”的人,是確實見過真正的獅子。

大約是因為這個“其色正黃”的記載,故此宮廷存件中,就有以田黃刻獅子鈕者。其中兩件,去年在福建省博物院“故宮珍品回鄉展”中與大家朝相,其一還落有玉璇款。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灰田石《三獅雕件》 福建東南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古時稱為“狻猊”,“師子”,兩者均為西域民族語言的音譯,類似於今人翻譯的“可樂”,“咖啡”。“獅”之一字,乃後世逐漸流變而成,因此如今壽山石雕中常見的子母獅題材,品名往往寫作“太師少師”,即是由古代寫法沿用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乾隆 白玉太獅少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後漢書·順帝紀》就曾有“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噶爾地區)獻師子”的記載。《東觀記》則說,“師子似虎,正黃,有髯耏(鬃須),尾端茸毛大如鬥。”這一說法,當然和今天我們熟知的獅子完全一樣,可見當時記錄“貢獅”的人,是確實見過真正的獅子。

大約是因為這個“其色正黃”的記載,故此宮廷存件中,就有以田黃刻獅子鈕者。其中兩件,去年在福建省博物院“故宮珍品回鄉展”中與大家朝相,其一還落有玉璇款。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去年在閩展出的“故宮回故鄉展”中 一件碩大的田黃石玉璇制子母獅鈕章料

兩件田黃獅鈕,均為子母題材,獅子的形象無不是眉骨高隆,聳鼻凸眼,雖然威儀堂皇,華美典正,但與現實中大草原上真正獅子的形象,卻無疑相差甚遠。

但與此同時,故宮亦有另一壽山石刻的雄獅鈕章,獅子的面部造型,就很接近真正的雄獅——但背脊、尾部,卻依然遵照傳統刻法,飾以繁厚的絲毛,以彰華麗之姿,說是寫實,卻更似“混搭”,使人難免對其創作思路有些費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灰田石《三獅雕件》 福建東南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古時稱為“狻猊”,“師子”,兩者均為西域民族語言的音譯,類似於今人翻譯的“可樂”,“咖啡”。“獅”之一字,乃後世逐漸流變而成,因此如今壽山石雕中常見的子母獅題材,品名往往寫作“太師少師”,即是由古代寫法沿用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乾隆 白玉太獅少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後漢書·順帝紀》就曾有“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噶爾地區)獻師子”的記載。《東觀記》則說,“師子似虎,正黃,有髯耏(鬃須),尾端茸毛大如鬥。”這一說法,當然和今天我們熟知的獅子完全一樣,可見當時記錄“貢獅”的人,是確實見過真正的獅子。

大約是因為這個“其色正黃”的記載,故此宮廷存件中,就有以田黃刻獅子鈕者。其中兩件,去年在福建省博物院“故宮珍品回鄉展”中與大家朝相,其一還落有玉璇款。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去年在閩展出的“故宮回故鄉展”中 一件碩大的田黃石玉璇制子母獅鈕章料

兩件田黃獅鈕,均為子母題材,獅子的形象無不是眉骨高隆,聳鼻凸眼,雖然威儀堂皇,華美典正,但與現實中大草原上真正獅子的形象,卻無疑相差甚遠。

但與此同時,故宮亦有另一壽山石刻的雄獅鈕章,獅子的面部造型,就很接近真正的雄獅——但背脊、尾部,卻依然遵照傳統刻法,飾以繁厚的絲毛,以彰華麗之姿,說是寫實,卻更似“混搭”,使人難免對其創作思路有些費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那麼,何以中國“獅子”,與真正的獅子混搭,會顯得如此怪異呢?又是為了什麼,會產生這麼奇異的獅鈕造型?說來,還是要怪在物種的分佈上。

前文提過,中國地區歷來不產獅子,獅子是西域而來,東傳的路徑,都是依靠“番邦進貢”。在中原王朝比較強盛的時代,“貢獅”是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

除了漢代“疏勒國”的“貢獅”之外,唐代因為絲綢之路的便捷,“異域來獅”也不少見,唐代大部分的君王陵墓中,都有石雕獅子守衛,陝西曾出土有唐代的獅紋鎏金碗,風格極為寫實,即此故也。不過所有的獅子,都僅僅是集中在帝王有限的宮苑中豢養,普通的民間雕刻工匠,根本無緣相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灰田石《三獅雕件》 福建東南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古時稱為“狻猊”,“師子”,兩者均為西域民族語言的音譯,類似於今人翻譯的“可樂”,“咖啡”。“獅”之一字,乃後世逐漸流變而成,因此如今壽山石雕中常見的子母獅題材,品名往往寫作“太師少師”,即是由古代寫法沿用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乾隆 白玉太獅少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後漢書·順帝紀》就曾有“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噶爾地區)獻師子”的記載。《東觀記》則說,“師子似虎,正黃,有髯耏(鬃須),尾端茸毛大如鬥。”這一說法,當然和今天我們熟知的獅子完全一樣,可見當時記錄“貢獅”的人,是確實見過真正的獅子。

大約是因為這個“其色正黃”的記載,故此宮廷存件中,就有以田黃刻獅子鈕者。其中兩件,去年在福建省博物院“故宮珍品回鄉展”中與大家朝相,其一還落有玉璇款。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去年在閩展出的“故宮回故鄉展”中 一件碩大的田黃石玉璇制子母獅鈕章料

兩件田黃獅鈕,均為子母題材,獅子的形象無不是眉骨高隆,聳鼻凸眼,雖然威儀堂皇,華美典正,但與現實中大草原上真正獅子的形象,卻無疑相差甚遠。

但與此同時,故宮亦有另一壽山石刻的雄獅鈕章,獅子的面部造型,就很接近真正的雄獅——但背脊、尾部,卻依然遵照傳統刻法,飾以繁厚的絲毛,以彰華麗之姿,說是寫實,卻更似“混搭”,使人難免對其創作思路有些費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那麼,何以中國“獅子”,與真正的獅子混搭,會顯得如此怪異呢?又是為了什麼,會產生這麼奇異的獅鈕造型?說來,還是要怪在物種的分佈上。

前文提過,中國地區歷來不產獅子,獅子是西域而來,東傳的路徑,都是依靠“番邦進貢”。在中原王朝比較強盛的時代,“貢獅”是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

除了漢代“疏勒國”的“貢獅”之外,唐代因為絲綢之路的便捷,“異域來獅”也不少見,唐代大部分的君王陵墓中,都有石雕獅子守衛,陝西曾出土有唐代的獅紋鎏金碗,風格極為寫實,即此故也。不過所有的獅子,都僅僅是集中在帝王有限的宮苑中豢養,普通的民間雕刻工匠,根本無緣相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灰田石《三獅雕件》 福建東南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古時稱為“狻猊”,“師子”,兩者均為西域民族語言的音譯,類似於今人翻譯的“可樂”,“咖啡”。“獅”之一字,乃後世逐漸流變而成,因此如今壽山石雕中常見的子母獅題材,品名往往寫作“太師少師”,即是由古代寫法沿用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乾隆 白玉太獅少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後漢書·順帝紀》就曾有“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噶爾地區)獻師子”的記載。《東觀記》則說,“師子似虎,正黃,有髯耏(鬃須),尾端茸毛大如鬥。”這一說法,當然和今天我們熟知的獅子完全一樣,可見當時記錄“貢獅”的人,是確實見過真正的獅子。

大約是因為這個“其色正黃”的記載,故此宮廷存件中,就有以田黃刻獅子鈕者。其中兩件,去年在福建省博物院“故宮珍品回鄉展”中與大家朝相,其一還落有玉璇款。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去年在閩展出的“故宮回故鄉展”中 一件碩大的田黃石玉璇制子母獅鈕章料

兩件田黃獅鈕,均為子母題材,獅子的形象無不是眉骨高隆,聳鼻凸眼,雖然威儀堂皇,華美典正,但與現實中大草原上真正獅子的形象,卻無疑相差甚遠。

但與此同時,故宮亦有另一壽山石刻的雄獅鈕章,獅子的面部造型,就很接近真正的雄獅——但背脊、尾部,卻依然遵照傳統刻法,飾以繁厚的絲毛,以彰華麗之姿,說是寫實,卻更似“混搭”,使人難免對其創作思路有些費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那麼,何以中國“獅子”,與真正的獅子混搭,會顯得如此怪異呢?又是為了什麼,會產生這麼奇異的獅鈕造型?說來,還是要怪在物種的分佈上。

前文提過,中國地區歷來不產獅子,獅子是西域而來,東傳的路徑,都是依靠“番邦進貢”。在中原王朝比較強盛的時代,“貢獅”是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

除了漢代“疏勒國”的“貢獅”之外,唐代因為絲綢之路的便捷,“異域來獅”也不少見,唐代大部分的君王陵墓中,都有石雕獅子守衛,陝西曾出土有唐代的獅紋鎏金碗,風格極為寫實,即此故也。不過所有的獅子,都僅僅是集中在帝王有限的宮苑中豢養,普通的民間雕刻工匠,根本無緣相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局部)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據說北魏時期,曾經有人前往健陀羅時見過真獅,但因為接觸的時間短暫,回來之後進行的刻畫雕塑,也與原本的獅子情狀大相徑庭。

明代因為海途暢達,也一度多有“貢獅”從東非經印度洋運到中國(如今臺北故宮博物院中,還有明人的《狻猊圖》存世)。但後來朝廷發現進貢的獅子沒有什麼實用價值,耗費的肉食卻很驚人,且番人攜獅來朝,多半是希望討要賞賜,因此成化年之後,就有“卻貢”(拒絕朝貢)之舉,獅子從此在中國又消失了身影。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灰田石《三獅雕件》 福建東南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古時稱為“狻猊”,“師子”,兩者均為西域民族語言的音譯,類似於今人翻譯的“可樂”,“咖啡”。“獅”之一字,乃後世逐漸流變而成,因此如今壽山石雕中常見的子母獅題材,品名往往寫作“太師少師”,即是由古代寫法沿用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乾隆 白玉太獅少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後漢書·順帝紀》就曾有“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噶爾地區)獻師子”的記載。《東觀記》則說,“師子似虎,正黃,有髯耏(鬃須),尾端茸毛大如鬥。”這一說法,當然和今天我們熟知的獅子完全一樣,可見當時記錄“貢獅”的人,是確實見過真正的獅子。

大約是因為這個“其色正黃”的記載,故此宮廷存件中,就有以田黃刻獅子鈕者。其中兩件,去年在福建省博物院“故宮珍品回鄉展”中與大家朝相,其一還落有玉璇款。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去年在閩展出的“故宮回故鄉展”中 一件碩大的田黃石玉璇制子母獅鈕章料

兩件田黃獅鈕,均為子母題材,獅子的形象無不是眉骨高隆,聳鼻凸眼,雖然威儀堂皇,華美典正,但與現實中大草原上真正獅子的形象,卻無疑相差甚遠。

但與此同時,故宮亦有另一壽山石刻的雄獅鈕章,獅子的面部造型,就很接近真正的雄獅——但背脊、尾部,卻依然遵照傳統刻法,飾以繁厚的絲毛,以彰華麗之姿,說是寫實,卻更似“混搭”,使人難免對其創作思路有些費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那麼,何以中國“獅子”,與真正的獅子混搭,會顯得如此怪異呢?又是為了什麼,會產生這麼奇異的獅鈕造型?說來,還是要怪在物種的分佈上。

前文提過,中國地區歷來不產獅子,獅子是西域而來,東傳的路徑,都是依靠“番邦進貢”。在中原王朝比較強盛的時代,“貢獅”是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

除了漢代“疏勒國”的“貢獅”之外,唐代因為絲綢之路的便捷,“異域來獅”也不少見,唐代大部分的君王陵墓中,都有石雕獅子守衛,陝西曾出土有唐代的獅紋鎏金碗,風格極為寫實,即此故也。不過所有的獅子,都僅僅是集中在帝王有限的宮苑中豢養,普通的民間雕刻工匠,根本無緣相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局部)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據說北魏時期,曾經有人前往健陀羅時見過真獅,但因為接觸的時間短暫,回來之後進行的刻畫雕塑,也與原本的獅子情狀大相徑庭。

明代因為海途暢達,也一度多有“貢獅”從東非經印度洋運到中國(如今臺北故宮博物院中,還有明人的《狻猊圖》存世)。但後來朝廷發現進貢的獅子沒有什麼實用價值,耗費的肉食卻很驚人,且番人攜獅來朝,多半是希望討要賞賜,因此成化年之後,就有“卻貢”(拒絕朝貢)之舉,獅子從此在中國又消失了身影。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狻猊圖》 (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正因為以上的種種緣故,中國的工匠,特別是壽山石雕刻的匠人們,是不熟悉真正的獅子的。

以楊玉璇為例,他所生活的晚明時期,整個中國社會幾乎是沒有任何人見過真實的獅子,更別說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者了。因此故宮所藏的數件“獅子鈕”章料,以及已為歷代帝王篆刻的獅子鈕閒章中,基本就都沒有寫實的意味在,完全就是“中國式獅子”的典型,是從宋元明一路這麼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灰田石《三獅雕件》 福建東南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古時稱為“狻猊”,“師子”,兩者均為西域民族語言的音譯,類似於今人翻譯的“可樂”,“咖啡”。“獅”之一字,乃後世逐漸流變而成,因此如今壽山石雕中常見的子母獅題材,品名往往寫作“太師少師”,即是由古代寫法沿用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乾隆 白玉太獅少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後漢書·順帝紀》就曾有“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噶爾地區)獻師子”的記載。《東觀記》則說,“師子似虎,正黃,有髯耏(鬃須),尾端茸毛大如鬥。”這一說法,當然和今天我們熟知的獅子完全一樣,可見當時記錄“貢獅”的人,是確實見過真正的獅子。

大約是因為這個“其色正黃”的記載,故此宮廷存件中,就有以田黃刻獅子鈕者。其中兩件,去年在福建省博物院“故宮珍品回鄉展”中與大家朝相,其一還落有玉璇款。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去年在閩展出的“故宮回故鄉展”中 一件碩大的田黃石玉璇制子母獅鈕章料

兩件田黃獅鈕,均為子母題材,獅子的形象無不是眉骨高隆,聳鼻凸眼,雖然威儀堂皇,華美典正,但與現實中大草原上真正獅子的形象,卻無疑相差甚遠。

但與此同時,故宮亦有另一壽山石刻的雄獅鈕章,獅子的面部造型,就很接近真正的雄獅——但背脊、尾部,卻依然遵照傳統刻法,飾以繁厚的絲毛,以彰華麗之姿,說是寫實,卻更似“混搭”,使人難免對其創作思路有些費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那麼,何以中國“獅子”,與真正的獅子混搭,會顯得如此怪異呢?又是為了什麼,會產生這麼奇異的獅鈕造型?說來,還是要怪在物種的分佈上。

前文提過,中國地區歷來不產獅子,獅子是西域而來,東傳的路徑,都是依靠“番邦進貢”。在中原王朝比較強盛的時代,“貢獅”是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

除了漢代“疏勒國”的“貢獅”之外,唐代因為絲綢之路的便捷,“異域來獅”也不少見,唐代大部分的君王陵墓中,都有石雕獅子守衛,陝西曾出土有唐代的獅紋鎏金碗,風格極為寫實,即此故也。不過所有的獅子,都僅僅是集中在帝王有限的宮苑中豢養,普通的民間雕刻工匠,根本無緣相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局部)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據說北魏時期,曾經有人前往健陀羅時見過真獅,但因為接觸的時間短暫,回來之後進行的刻畫雕塑,也與原本的獅子情狀大相徑庭。

明代因為海途暢達,也一度多有“貢獅”從東非經印度洋運到中國(如今臺北故宮博物院中,還有明人的《狻猊圖》存世)。但後來朝廷發現進貢的獅子沒有什麼實用價值,耗費的肉食卻很驚人,且番人攜獅來朝,多半是希望討要賞賜,因此成化年之後,就有“卻貢”(拒絕朝貢)之舉,獅子從此在中國又消失了身影。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狻猊圖》 (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正因為以上的種種緣故,中國的工匠,特別是壽山石雕刻的匠人們,是不熟悉真正的獅子的。

以楊玉璇為例,他所生活的晚明時期,整個中國社會幾乎是沒有任何人見過真實的獅子,更別說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者了。因此故宮所藏的數件“獅子鈕”章料,以及已為歷代帝王篆刻的獅子鈕閒章中,基本就都沒有寫實的意味在,完全就是“中國式獅子”的典型,是從宋元明一路這麼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田黃獅鈕章料二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灰田石《三獅雕件》 福建東南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古時稱為“狻猊”,“師子”,兩者均為西域民族語言的音譯,類似於今人翻譯的“可樂”,“咖啡”。“獅”之一字,乃後世逐漸流變而成,因此如今壽山石雕中常見的子母獅題材,品名往往寫作“太師少師”,即是由古代寫法沿用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乾隆 白玉太獅少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後漢書·順帝紀》就曾有“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噶爾地區)獻師子”的記載。《東觀記》則說,“師子似虎,正黃,有髯耏(鬃須),尾端茸毛大如鬥。”這一說法,當然和今天我們熟知的獅子完全一樣,可見當時記錄“貢獅”的人,是確實見過真正的獅子。

大約是因為這個“其色正黃”的記載,故此宮廷存件中,就有以田黃刻獅子鈕者。其中兩件,去年在福建省博物院“故宮珍品回鄉展”中與大家朝相,其一還落有玉璇款。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去年在閩展出的“故宮回故鄉展”中 一件碩大的田黃石玉璇制子母獅鈕章料

兩件田黃獅鈕,均為子母題材,獅子的形象無不是眉骨高隆,聳鼻凸眼,雖然威儀堂皇,華美典正,但與現實中大草原上真正獅子的形象,卻無疑相差甚遠。

但與此同時,故宮亦有另一壽山石刻的雄獅鈕章,獅子的面部造型,就很接近真正的雄獅——但背脊、尾部,卻依然遵照傳統刻法,飾以繁厚的絲毛,以彰華麗之姿,說是寫實,卻更似“混搭”,使人難免對其創作思路有些費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那麼,何以中國“獅子”,與真正的獅子混搭,會顯得如此怪異呢?又是為了什麼,會產生這麼奇異的獅鈕造型?說來,還是要怪在物種的分佈上。

前文提過,中國地區歷來不產獅子,獅子是西域而來,東傳的路徑,都是依靠“番邦進貢”。在中原王朝比較強盛的時代,“貢獅”是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

除了漢代“疏勒國”的“貢獅”之外,唐代因為絲綢之路的便捷,“異域來獅”也不少見,唐代大部分的君王陵墓中,都有石雕獅子守衛,陝西曾出土有唐代的獅紋鎏金碗,風格極為寫實,即此故也。不過所有的獅子,都僅僅是集中在帝王有限的宮苑中豢養,普通的民間雕刻工匠,根本無緣相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局部)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據說北魏時期,曾經有人前往健陀羅時見過真獅,但因為接觸的時間短暫,回來之後進行的刻畫雕塑,也與原本的獅子情狀大相徑庭。

明代因為海途暢達,也一度多有“貢獅”從東非經印度洋運到中國(如今臺北故宮博物院中,還有明人的《狻猊圖》存世)。但後來朝廷發現進貢的獅子沒有什麼實用價值,耗費的肉食卻很驚人,且番人攜獅來朝,多半是希望討要賞賜,因此成化年之後,就有“卻貢”(拒絕朝貢)之舉,獅子從此在中國又消失了身影。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狻猊圖》 (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正因為以上的種種緣故,中國的工匠,特別是壽山石雕刻的匠人們,是不熟悉真正的獅子的。

以楊玉璇為例,他所生活的晚明時期,整個中國社會幾乎是沒有任何人見過真實的獅子,更別說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者了。因此故宮所藏的數件“獅子鈕”章料,以及已為歷代帝王篆刻的獅子鈕閒章中,基本就都沒有寫實的意味在,完全就是“中國式獅子”的典型,是從宋元明一路這麼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田黃獅鈕章料二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田黃子母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壽山石雕刻在明清時代達到了巔峰,但清代第一次出現“貢獅”,卻已經是康熙十七年的事了。此時的楊玉璇如還在世,也已經七十餘歲,當然不可能再上北京去圍觀獅子,或者操刀雕刻,再領一時之風氣了。

而在民間,所謂“眼如銅鈴方寬口, 張嘴露齒伸舌頭,銅頭鐵額大蒜鼻, 慈眉善目笑顏開” 的獅子形象,也早已根深蒂固。一兩隻獅子的到來,並不能改變雕刻,尤其是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之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灰田石《三獅雕件》 福建東南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古時稱為“狻猊”,“師子”,兩者均為西域民族語言的音譯,類似於今人翻譯的“可樂”,“咖啡”。“獅”之一字,乃後世逐漸流變而成,因此如今壽山石雕中常見的子母獅題材,品名往往寫作“太師少師”,即是由古代寫法沿用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乾隆 白玉太獅少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後漢書·順帝紀》就曾有“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噶爾地區)獻師子”的記載。《東觀記》則說,“師子似虎,正黃,有髯耏(鬃須),尾端茸毛大如鬥。”這一說法,當然和今天我們熟知的獅子完全一樣,可見當時記錄“貢獅”的人,是確實見過真正的獅子。

大約是因為這個“其色正黃”的記載,故此宮廷存件中,就有以田黃刻獅子鈕者。其中兩件,去年在福建省博物院“故宮珍品回鄉展”中與大家朝相,其一還落有玉璇款。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去年在閩展出的“故宮回故鄉展”中 一件碩大的田黃石玉璇制子母獅鈕章料

兩件田黃獅鈕,均為子母題材,獅子的形象無不是眉骨高隆,聳鼻凸眼,雖然威儀堂皇,華美典正,但與現實中大草原上真正獅子的形象,卻無疑相差甚遠。

但與此同時,故宮亦有另一壽山石刻的雄獅鈕章,獅子的面部造型,就很接近真正的雄獅——但背脊、尾部,卻依然遵照傳統刻法,飾以繁厚的絲毛,以彰華麗之姿,說是寫實,卻更似“混搭”,使人難免對其創作思路有些費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那麼,何以中國“獅子”,與真正的獅子混搭,會顯得如此怪異呢?又是為了什麼,會產生這麼奇異的獅鈕造型?說來,還是要怪在物種的分佈上。

前文提過,中國地區歷來不產獅子,獅子是西域而來,東傳的路徑,都是依靠“番邦進貢”。在中原王朝比較強盛的時代,“貢獅”是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

除了漢代“疏勒國”的“貢獅”之外,唐代因為絲綢之路的便捷,“異域來獅”也不少見,唐代大部分的君王陵墓中,都有石雕獅子守衛,陝西曾出土有唐代的獅紋鎏金碗,風格極為寫實,即此故也。不過所有的獅子,都僅僅是集中在帝王有限的宮苑中豢養,普通的民間雕刻工匠,根本無緣相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局部)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據說北魏時期,曾經有人前往健陀羅時見過真獅,但因為接觸的時間短暫,回來之後進行的刻畫雕塑,也與原本的獅子情狀大相徑庭。

明代因為海途暢達,也一度多有“貢獅”從東非經印度洋運到中國(如今臺北故宮博物院中,還有明人的《狻猊圖》存世)。但後來朝廷發現進貢的獅子沒有什麼實用價值,耗費的肉食卻很驚人,且番人攜獅來朝,多半是希望討要賞賜,因此成化年之後,就有“卻貢”(拒絕朝貢)之舉,獅子從此在中國又消失了身影。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狻猊圖》 (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正因為以上的種種緣故,中國的工匠,特別是壽山石雕刻的匠人們,是不熟悉真正的獅子的。

以楊玉璇為例,他所生活的晚明時期,整個中國社會幾乎是沒有任何人見過真實的獅子,更別說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者了。因此故宮所藏的數件“獅子鈕”章料,以及已為歷代帝王篆刻的獅子鈕閒章中,基本就都沒有寫實的意味在,完全就是“中國式獅子”的典型,是從宋元明一路這麼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田黃獅鈕章料二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田黃子母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壽山石雕刻在明清時代達到了巔峰,但清代第一次出現“貢獅”,卻已經是康熙十七年的事了。此時的楊玉璇如還在世,也已經七十餘歲,當然不可能再上北京去圍觀獅子,或者操刀雕刻,再領一時之風氣了。

而在民間,所謂“眼如銅鈴方寬口, 張嘴露齒伸舌頭,銅頭鐵額大蒜鼻, 慈眉善目笑顏開” 的獅子形象,也早已根深蒂固。一兩隻獅子的到來,並不能改變雕刻,尤其是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之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故宮博物院田黃子母獅鈕章料(局部)

開相特徵,全然是傳統獅子的範式

有關康熙十七年的這次“貢獅”,其實是葡萄牙人想要在中國開闢貿易,因為屢次要求都被拒絕,才想出來的一次“推廣運營”活動。因此傳說原本送來的獅子是雌雄成對的,但因為清廷對於外國人的防範,這次“貢獅”的審批手續繁複,拖延經年,最終活著到達北京城的只有雌獅。

但考據史料會發現,在雍正年間,御園內卻真有蓄養過雄獅,這或許是另一次進貢的結果,畢竟康熙在位數十年,一隻他執政早期送來的雌獅,當然無法活到雍正年間。

這樣看來,也許故而故宮的那件“大尾巴獅”鈕章料的制鈕者,大約應該是在雍正年間製作的此鈕。獅子身上厚重的絲毛,是壽山石雕刻中的傳統形象,而獅子的面目則是寫實的觀察結果。這種混搭,大概也是一種“繼承經典”,同時“創新新風”的一次嘗試吧!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灰田石《三獅雕件》 福建東南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古時稱為“狻猊”,“師子”,兩者均為西域民族語言的音譯,類似於今人翻譯的“可樂”,“咖啡”。“獅”之一字,乃後世逐漸流變而成,因此如今壽山石雕中常見的子母獅題材,品名往往寫作“太師少師”,即是由古代寫法沿用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乾隆 白玉太獅少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後漢書·順帝紀》就曾有“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噶爾地區)獻師子”的記載。《東觀記》則說,“師子似虎,正黃,有髯耏(鬃須),尾端茸毛大如鬥。”這一說法,當然和今天我們熟知的獅子完全一樣,可見當時記錄“貢獅”的人,是確實見過真正的獅子。

大約是因為這個“其色正黃”的記載,故此宮廷存件中,就有以田黃刻獅子鈕者。其中兩件,去年在福建省博物院“故宮珍品回鄉展”中與大家朝相,其一還落有玉璇款。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去年在閩展出的“故宮回故鄉展”中 一件碩大的田黃石玉璇制子母獅鈕章料

兩件田黃獅鈕,均為子母題材,獅子的形象無不是眉骨高隆,聳鼻凸眼,雖然威儀堂皇,華美典正,但與現實中大草原上真正獅子的形象,卻無疑相差甚遠。

但與此同時,故宮亦有另一壽山石刻的雄獅鈕章,獅子的面部造型,就很接近真正的雄獅——但背脊、尾部,卻依然遵照傳統刻法,飾以繁厚的絲毛,以彰華麗之姿,說是寫實,卻更似“混搭”,使人難免對其創作思路有些費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那麼,何以中國“獅子”,與真正的獅子混搭,會顯得如此怪異呢?又是為了什麼,會產生這麼奇異的獅鈕造型?說來,還是要怪在物種的分佈上。

前文提過,中國地區歷來不產獅子,獅子是西域而來,東傳的路徑,都是依靠“番邦進貢”。在中原王朝比較強盛的時代,“貢獅”是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

除了漢代“疏勒國”的“貢獅”之外,唐代因為絲綢之路的便捷,“異域來獅”也不少見,唐代大部分的君王陵墓中,都有石雕獅子守衛,陝西曾出土有唐代的獅紋鎏金碗,風格極為寫實,即此故也。不過所有的獅子,都僅僅是集中在帝王有限的宮苑中豢養,普通的民間雕刻工匠,根本無緣相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局部)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據說北魏時期,曾經有人前往健陀羅時見過真獅,但因為接觸的時間短暫,回來之後進行的刻畫雕塑,也與原本的獅子情狀大相徑庭。

明代因為海途暢達,也一度多有“貢獅”從東非經印度洋運到中國(如今臺北故宮博物院中,還有明人的《狻猊圖》存世)。但後來朝廷發現進貢的獅子沒有什麼實用價值,耗費的肉食卻很驚人,且番人攜獅來朝,多半是希望討要賞賜,因此成化年之後,就有“卻貢”(拒絕朝貢)之舉,獅子從此在中國又消失了身影。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狻猊圖》 (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正因為以上的種種緣故,中國的工匠,特別是壽山石雕刻的匠人們,是不熟悉真正的獅子的。

以楊玉璇為例,他所生活的晚明時期,整個中國社會幾乎是沒有任何人見過真實的獅子,更別說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者了。因此故宮所藏的數件“獅子鈕”章料,以及已為歷代帝王篆刻的獅子鈕閒章中,基本就都沒有寫實的意味在,完全就是“中國式獅子”的典型,是從宋元明一路這麼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田黃獅鈕章料二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田黃子母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壽山石雕刻在明清時代達到了巔峰,但清代第一次出現“貢獅”,卻已經是康熙十七年的事了。此時的楊玉璇如還在世,也已經七十餘歲,當然不可能再上北京去圍觀獅子,或者操刀雕刻,再領一時之風氣了。

而在民間,所謂“眼如銅鈴方寬口, 張嘴露齒伸舌頭,銅頭鐵額大蒜鼻, 慈眉善目笑顏開” 的獅子形象,也早已根深蒂固。一兩隻獅子的到來,並不能改變雕刻,尤其是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之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故宮博物院田黃子母獅鈕章料(局部)

開相特徵,全然是傳統獅子的範式

有關康熙十七年的這次“貢獅”,其實是葡萄牙人想要在中國開闢貿易,因為屢次要求都被拒絕,才想出來的一次“推廣運營”活動。因此傳說原本送來的獅子是雌雄成對的,但因為清廷對於外國人的防範,這次“貢獅”的審批手續繁複,拖延經年,最終活著到達北京城的只有雌獅。

但考據史料會發現,在雍正年間,御園內卻真有蓄養過雄獅,這或許是另一次進貢的結果,畢竟康熙在位數十年,一隻他執政早期送來的雌獅,當然無法活到雍正年間。

這樣看來,也許故而故宮的那件“大尾巴獅”鈕章料的制鈕者,大約應該是在雍正年間製作的此鈕。獅子身上厚重的絲毛,是壽山石雕刻中的傳統形象,而獅子的面目則是寫實的觀察結果。這種混搭,大概也是一種“繼承經典”,同時“創新新風”的一次嘗試吧!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乾隆三十六年刊印《高其佩高秉指頭畫說》

高秉摹獅子圖版畫,刻鈕的工匠顯然未見此獅全貌 王世襄《自珍集》

2

獅子題材的“變形記”

雍正朝的這隻“混搭”獅子,並不是個獅子造型裡變化的個案。獅子造型中上演的“變形記”,在歷史上其實是始終沒有中斷過的。

有明確記載的獅子東傳,最早是漢代,當時的社會流行方術與修仙。獅子身為前所未見的神異之獸,被工匠予以種種神話功能,變化出不少形象。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當是帶有雙翅的“辟邪”。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灰田石《三獅雕件》 福建東南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古時稱為“狻猊”,“師子”,兩者均為西域民族語言的音譯,類似於今人翻譯的“可樂”,“咖啡”。“獅”之一字,乃後世逐漸流變而成,因此如今壽山石雕中常見的子母獅題材,品名往往寫作“太師少師”,即是由古代寫法沿用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乾隆 白玉太獅少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後漢書·順帝紀》就曾有“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噶爾地區)獻師子”的記載。《東觀記》則說,“師子似虎,正黃,有髯耏(鬃須),尾端茸毛大如鬥。”這一說法,當然和今天我們熟知的獅子完全一樣,可見當時記錄“貢獅”的人,是確實見過真正的獅子。

大約是因為這個“其色正黃”的記載,故此宮廷存件中,就有以田黃刻獅子鈕者。其中兩件,去年在福建省博物院“故宮珍品回鄉展”中與大家朝相,其一還落有玉璇款。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去年在閩展出的“故宮回故鄉展”中 一件碩大的田黃石玉璇制子母獅鈕章料

兩件田黃獅鈕,均為子母題材,獅子的形象無不是眉骨高隆,聳鼻凸眼,雖然威儀堂皇,華美典正,但與現實中大草原上真正獅子的形象,卻無疑相差甚遠。

但與此同時,故宮亦有另一壽山石刻的雄獅鈕章,獅子的面部造型,就很接近真正的雄獅——但背脊、尾部,卻依然遵照傳統刻法,飾以繁厚的絲毛,以彰華麗之姿,說是寫實,卻更似“混搭”,使人難免對其創作思路有些費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那麼,何以中國“獅子”,與真正的獅子混搭,會顯得如此怪異呢?又是為了什麼,會產生這麼奇異的獅鈕造型?說來,還是要怪在物種的分佈上。

前文提過,中國地區歷來不產獅子,獅子是西域而來,東傳的路徑,都是依靠“番邦進貢”。在中原王朝比較強盛的時代,“貢獅”是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

除了漢代“疏勒國”的“貢獅”之外,唐代因為絲綢之路的便捷,“異域來獅”也不少見,唐代大部分的君王陵墓中,都有石雕獅子守衛,陝西曾出土有唐代的獅紋鎏金碗,風格極為寫實,即此故也。不過所有的獅子,都僅僅是集中在帝王有限的宮苑中豢養,普通的民間雕刻工匠,根本無緣相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局部)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據說北魏時期,曾經有人前往健陀羅時見過真獅,但因為接觸的時間短暫,回來之後進行的刻畫雕塑,也與原本的獅子情狀大相徑庭。

明代因為海途暢達,也一度多有“貢獅”從東非經印度洋運到中國(如今臺北故宮博物院中,還有明人的《狻猊圖》存世)。但後來朝廷發現進貢的獅子沒有什麼實用價值,耗費的肉食卻很驚人,且番人攜獅來朝,多半是希望討要賞賜,因此成化年之後,就有“卻貢”(拒絕朝貢)之舉,獅子從此在中國又消失了身影。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狻猊圖》 (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正因為以上的種種緣故,中國的工匠,特別是壽山石雕刻的匠人們,是不熟悉真正的獅子的。

以楊玉璇為例,他所生活的晚明時期,整個中國社會幾乎是沒有任何人見過真實的獅子,更別說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者了。因此故宮所藏的數件“獅子鈕”章料,以及已為歷代帝王篆刻的獅子鈕閒章中,基本就都沒有寫實的意味在,完全就是“中國式獅子”的典型,是從宋元明一路這麼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田黃獅鈕章料二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田黃子母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壽山石雕刻在明清時代達到了巔峰,但清代第一次出現“貢獅”,卻已經是康熙十七年的事了。此時的楊玉璇如還在世,也已經七十餘歲,當然不可能再上北京去圍觀獅子,或者操刀雕刻,再領一時之風氣了。

而在民間,所謂“眼如銅鈴方寬口, 張嘴露齒伸舌頭,銅頭鐵額大蒜鼻, 慈眉善目笑顏開” 的獅子形象,也早已根深蒂固。一兩隻獅子的到來,並不能改變雕刻,尤其是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之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故宮博物院田黃子母獅鈕章料(局部)

開相特徵,全然是傳統獅子的範式

有關康熙十七年的這次“貢獅”,其實是葡萄牙人想要在中國開闢貿易,因為屢次要求都被拒絕,才想出來的一次“推廣運營”活動。因此傳說原本送來的獅子是雌雄成對的,但因為清廷對於外國人的防範,這次“貢獅”的審批手續繁複,拖延經年,最終活著到達北京城的只有雌獅。

但考據史料會發現,在雍正年間,御園內卻真有蓄養過雄獅,這或許是另一次進貢的結果,畢竟康熙在位數十年,一隻他執政早期送來的雌獅,當然無法活到雍正年間。

這樣看來,也許故而故宮的那件“大尾巴獅”鈕章料的制鈕者,大約應該是在雍正年間製作的此鈕。獅子身上厚重的絲毛,是壽山石雕刻中的傳統形象,而獅子的面目則是寫實的觀察結果。這種混搭,大概也是一種“繼承經典”,同時“創新新風”的一次嘗試吧!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乾隆三十六年刊印《高其佩高秉指頭畫說》

高秉摹獅子圖版畫,刻鈕的工匠顯然未見此獅全貌 王世襄《自珍集》

2

獅子題材的“變形記”

雍正朝的這隻“混搭”獅子,並不是個獅子造型裡變化的個案。獅子造型中上演的“變形記”,在歷史上其實是始終沒有中斷過的。

有明確記載的獅子東傳,最早是漢代,當時的社會流行方術與修仙。獅子身為前所未見的神異之獸,被工匠予以種種神話功能,變化出不少形象。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當是帶有雙翅的“辟邪”。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東漢 玉辟邪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有些“獅子”的造型,在變化過程中開始被結合進越來越多的元素。如帶角、有翅膀和雲紋繚繞等,都是常態。尤其是帶翅的翼獅,流傳極久。而云紋最後多變為靈芝、卷草等吉祥紋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灰田石《三獅雕件》 福建東南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古時稱為“狻猊”,“師子”,兩者均為西域民族語言的音譯,類似於今人翻譯的“可樂”,“咖啡”。“獅”之一字,乃後世逐漸流變而成,因此如今壽山石雕中常見的子母獅題材,品名往往寫作“太師少師”,即是由古代寫法沿用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乾隆 白玉太獅少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後漢書·順帝紀》就曾有“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噶爾地區)獻師子”的記載。《東觀記》則說,“師子似虎,正黃,有髯耏(鬃須),尾端茸毛大如鬥。”這一說法,當然和今天我們熟知的獅子完全一樣,可見當時記錄“貢獅”的人,是確實見過真正的獅子。

大約是因為這個“其色正黃”的記載,故此宮廷存件中,就有以田黃刻獅子鈕者。其中兩件,去年在福建省博物院“故宮珍品回鄉展”中與大家朝相,其一還落有玉璇款。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去年在閩展出的“故宮回故鄉展”中 一件碩大的田黃石玉璇制子母獅鈕章料

兩件田黃獅鈕,均為子母題材,獅子的形象無不是眉骨高隆,聳鼻凸眼,雖然威儀堂皇,華美典正,但與現實中大草原上真正獅子的形象,卻無疑相差甚遠。

但與此同時,故宮亦有另一壽山石刻的雄獅鈕章,獅子的面部造型,就很接近真正的雄獅——但背脊、尾部,卻依然遵照傳統刻法,飾以繁厚的絲毛,以彰華麗之姿,說是寫實,卻更似“混搭”,使人難免對其創作思路有些費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那麼,何以中國“獅子”,與真正的獅子混搭,會顯得如此怪異呢?又是為了什麼,會產生這麼奇異的獅鈕造型?說來,還是要怪在物種的分佈上。

前文提過,中國地區歷來不產獅子,獅子是西域而來,東傳的路徑,都是依靠“番邦進貢”。在中原王朝比較強盛的時代,“貢獅”是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

除了漢代“疏勒國”的“貢獅”之外,唐代因為絲綢之路的便捷,“異域來獅”也不少見,唐代大部分的君王陵墓中,都有石雕獅子守衛,陝西曾出土有唐代的獅紋鎏金碗,風格極為寫實,即此故也。不過所有的獅子,都僅僅是集中在帝王有限的宮苑中豢養,普通的民間雕刻工匠,根本無緣相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局部)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據說北魏時期,曾經有人前往健陀羅時見過真獅,但因為接觸的時間短暫,回來之後進行的刻畫雕塑,也與原本的獅子情狀大相徑庭。

明代因為海途暢達,也一度多有“貢獅”從東非經印度洋運到中國(如今臺北故宮博物院中,還有明人的《狻猊圖》存世)。但後來朝廷發現進貢的獅子沒有什麼實用價值,耗費的肉食卻很驚人,且番人攜獅來朝,多半是希望討要賞賜,因此成化年之後,就有“卻貢”(拒絕朝貢)之舉,獅子從此在中國又消失了身影。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狻猊圖》 (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正因為以上的種種緣故,中國的工匠,特別是壽山石雕刻的匠人們,是不熟悉真正的獅子的。

以楊玉璇為例,他所生活的晚明時期,整個中國社會幾乎是沒有任何人見過真實的獅子,更別說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者了。因此故宮所藏的數件“獅子鈕”章料,以及已為歷代帝王篆刻的獅子鈕閒章中,基本就都沒有寫實的意味在,完全就是“中國式獅子”的典型,是從宋元明一路這麼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田黃獅鈕章料二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田黃子母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壽山石雕刻在明清時代達到了巔峰,但清代第一次出現“貢獅”,卻已經是康熙十七年的事了。此時的楊玉璇如還在世,也已經七十餘歲,當然不可能再上北京去圍觀獅子,或者操刀雕刻,再領一時之風氣了。

而在民間,所謂“眼如銅鈴方寬口, 張嘴露齒伸舌頭,銅頭鐵額大蒜鼻, 慈眉善目笑顏開” 的獅子形象,也早已根深蒂固。一兩隻獅子的到來,並不能改變雕刻,尤其是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之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故宮博物院田黃子母獅鈕章料(局部)

開相特徵,全然是傳統獅子的範式

有關康熙十七年的這次“貢獅”,其實是葡萄牙人想要在中國開闢貿易,因為屢次要求都被拒絕,才想出來的一次“推廣運營”活動。因此傳說原本送來的獅子是雌雄成對的,但因為清廷對於外國人的防範,這次“貢獅”的審批手續繁複,拖延經年,最終活著到達北京城的只有雌獅。

但考據史料會發現,在雍正年間,御園內卻真有蓄養過雄獅,這或許是另一次進貢的結果,畢竟康熙在位數十年,一隻他執政早期送來的雌獅,當然無法活到雍正年間。

這樣看來,也許故而故宮的那件“大尾巴獅”鈕章料的制鈕者,大約應該是在雍正年間製作的此鈕。獅子身上厚重的絲毛,是壽山石雕刻中的傳統形象,而獅子的面目則是寫實的觀察結果。這種混搭,大概也是一種“繼承經典”,同時“創新新風”的一次嘗試吧!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乾隆三十六年刊印《高其佩高秉指頭畫說》

高秉摹獅子圖版畫,刻鈕的工匠顯然未見此獅全貌 王世襄《自珍集》

2

獅子題材的“變形記”

雍正朝的這隻“混搭”獅子,並不是個獅子造型裡變化的個案。獅子造型中上演的“變形記”,在歷史上其實是始終沒有中斷過的。

有明確記載的獅子東傳,最早是漢代,當時的社會流行方術與修仙。獅子身為前所未見的神異之獸,被工匠予以種種神話功能,變化出不少形象。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當是帶有雙翅的“辟邪”。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東漢 玉辟邪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有些“獅子”的造型,在變化過程中開始被結合進越來越多的元素。如帶角、有翅膀和雲紋繚繞等,都是常態。尤其是帶翅的翼獅,流傳極久。而云紋最後多變為靈芝、卷草等吉祥紋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朝青瓷獅形辟邪燭臺 福建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灰田石《三獅雕件》 福建東南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古時稱為“狻猊”,“師子”,兩者均為西域民族語言的音譯,類似於今人翻譯的“可樂”,“咖啡”。“獅”之一字,乃後世逐漸流變而成,因此如今壽山石雕中常見的子母獅題材,品名往往寫作“太師少師”,即是由古代寫法沿用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乾隆 白玉太獅少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後漢書·順帝紀》就曾有“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噶爾地區)獻師子”的記載。《東觀記》則說,“師子似虎,正黃,有髯耏(鬃須),尾端茸毛大如鬥。”這一說法,當然和今天我們熟知的獅子完全一樣,可見當時記錄“貢獅”的人,是確實見過真正的獅子。

大約是因為這個“其色正黃”的記載,故此宮廷存件中,就有以田黃刻獅子鈕者。其中兩件,去年在福建省博物院“故宮珍品回鄉展”中與大家朝相,其一還落有玉璇款。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去年在閩展出的“故宮回故鄉展”中 一件碩大的田黃石玉璇制子母獅鈕章料

兩件田黃獅鈕,均為子母題材,獅子的形象無不是眉骨高隆,聳鼻凸眼,雖然威儀堂皇,華美典正,但與現實中大草原上真正獅子的形象,卻無疑相差甚遠。

但與此同時,故宮亦有另一壽山石刻的雄獅鈕章,獅子的面部造型,就很接近真正的雄獅——但背脊、尾部,卻依然遵照傳統刻法,飾以繁厚的絲毛,以彰華麗之姿,說是寫實,卻更似“混搭”,使人難免對其創作思路有些費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那麼,何以中國“獅子”,與真正的獅子混搭,會顯得如此怪異呢?又是為了什麼,會產生這麼奇異的獅鈕造型?說來,還是要怪在物種的分佈上。

前文提過,中國地區歷來不產獅子,獅子是西域而來,東傳的路徑,都是依靠“番邦進貢”。在中原王朝比較強盛的時代,“貢獅”是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

除了漢代“疏勒國”的“貢獅”之外,唐代因為絲綢之路的便捷,“異域來獅”也不少見,唐代大部分的君王陵墓中,都有石雕獅子守衛,陝西曾出土有唐代的獅紋鎏金碗,風格極為寫實,即此故也。不過所有的獅子,都僅僅是集中在帝王有限的宮苑中豢養,普通的民間雕刻工匠,根本無緣相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局部)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據說北魏時期,曾經有人前往健陀羅時見過真獅,但因為接觸的時間短暫,回來之後進行的刻畫雕塑,也與原本的獅子情狀大相徑庭。

明代因為海途暢達,也一度多有“貢獅”從東非經印度洋運到中國(如今臺北故宮博物院中,還有明人的《狻猊圖》存世)。但後來朝廷發現進貢的獅子沒有什麼實用價值,耗費的肉食卻很驚人,且番人攜獅來朝,多半是希望討要賞賜,因此成化年之後,就有“卻貢”(拒絕朝貢)之舉,獅子從此在中國又消失了身影。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狻猊圖》 (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正因為以上的種種緣故,中國的工匠,特別是壽山石雕刻的匠人們,是不熟悉真正的獅子的。

以楊玉璇為例,他所生活的晚明時期,整個中國社會幾乎是沒有任何人見過真實的獅子,更別說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者了。因此故宮所藏的數件“獅子鈕”章料,以及已為歷代帝王篆刻的獅子鈕閒章中,基本就都沒有寫實的意味在,完全就是“中國式獅子”的典型,是從宋元明一路這麼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田黃獅鈕章料二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田黃子母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壽山石雕刻在明清時代達到了巔峰,但清代第一次出現“貢獅”,卻已經是康熙十七年的事了。此時的楊玉璇如還在世,也已經七十餘歲,當然不可能再上北京去圍觀獅子,或者操刀雕刻,再領一時之風氣了。

而在民間,所謂“眼如銅鈴方寬口, 張嘴露齒伸舌頭,銅頭鐵額大蒜鼻, 慈眉善目笑顏開” 的獅子形象,也早已根深蒂固。一兩隻獅子的到來,並不能改變雕刻,尤其是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之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故宮博物院田黃子母獅鈕章料(局部)

開相特徵,全然是傳統獅子的範式

有關康熙十七年的這次“貢獅”,其實是葡萄牙人想要在中國開闢貿易,因為屢次要求都被拒絕,才想出來的一次“推廣運營”活動。因此傳說原本送來的獅子是雌雄成對的,但因為清廷對於外國人的防範,這次“貢獅”的審批手續繁複,拖延經年,最終活著到達北京城的只有雌獅。

但考據史料會發現,在雍正年間,御園內卻真有蓄養過雄獅,這或許是另一次進貢的結果,畢竟康熙在位數十年,一隻他執政早期送來的雌獅,當然無法活到雍正年間。

這樣看來,也許故而故宮的那件“大尾巴獅”鈕章料的制鈕者,大約應該是在雍正年間製作的此鈕。獅子身上厚重的絲毛,是壽山石雕刻中的傳統形象,而獅子的面目則是寫實的觀察結果。這種混搭,大概也是一種“繼承經典”,同時“創新新風”的一次嘗試吧!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乾隆三十六年刊印《高其佩高秉指頭畫說》

高秉摹獅子圖版畫,刻鈕的工匠顯然未見此獅全貌 王世襄《自珍集》

2

獅子題材的“變形記”

雍正朝的這隻“混搭”獅子,並不是個獅子造型裡變化的個案。獅子造型中上演的“變形記”,在歷史上其實是始終沒有中斷過的。

有明確記載的獅子東傳,最早是漢代,當時的社會流行方術與修仙。獅子身為前所未見的神異之獸,被工匠予以種種神話功能,變化出不少形象。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當是帶有雙翅的“辟邪”。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東漢 玉辟邪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有些“獅子”的造型,在變化過程中開始被結合進越來越多的元素。如帶角、有翅膀和雲紋繚繞等,都是常態。尤其是帶翅的翼獅,流傳極久。而云紋最後多變為靈芝、卷草等吉祥紋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朝青瓷獅形辟邪燭臺 福建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銅蹲獅形硯滴 故宮博物院館藏

南北朝時代,獅子逐漸與佛教形象結合,因而開始產生了蹲坐、馴順的造型。但唐代國力強盛,獅子就顯得雄健異常,多有行獅、立獅,且氣度不凡,即便是坐獅或者玉雕的把玩件,獅子本身也常常強調四肢筋骨、塑造勇猛之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灰田石《三獅雕件》 福建東南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古時稱為“狻猊”,“師子”,兩者均為西域民族語言的音譯,類似於今人翻譯的“可樂”,“咖啡”。“獅”之一字,乃後世逐漸流變而成,因此如今壽山石雕中常見的子母獅題材,品名往往寫作“太師少師”,即是由古代寫法沿用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乾隆 白玉太獅少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後漢書·順帝紀》就曾有“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噶爾地區)獻師子”的記載。《東觀記》則說,“師子似虎,正黃,有髯耏(鬃須),尾端茸毛大如鬥。”這一說法,當然和今天我們熟知的獅子完全一樣,可見當時記錄“貢獅”的人,是確實見過真正的獅子。

大約是因為這個“其色正黃”的記載,故此宮廷存件中,就有以田黃刻獅子鈕者。其中兩件,去年在福建省博物院“故宮珍品回鄉展”中與大家朝相,其一還落有玉璇款。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去年在閩展出的“故宮回故鄉展”中 一件碩大的田黃石玉璇制子母獅鈕章料

兩件田黃獅鈕,均為子母題材,獅子的形象無不是眉骨高隆,聳鼻凸眼,雖然威儀堂皇,華美典正,但與現實中大草原上真正獅子的形象,卻無疑相差甚遠。

但與此同時,故宮亦有另一壽山石刻的雄獅鈕章,獅子的面部造型,就很接近真正的雄獅——但背脊、尾部,卻依然遵照傳統刻法,飾以繁厚的絲毛,以彰華麗之姿,說是寫實,卻更似“混搭”,使人難免對其創作思路有些費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那麼,何以中國“獅子”,與真正的獅子混搭,會顯得如此怪異呢?又是為了什麼,會產生這麼奇異的獅鈕造型?說來,還是要怪在物種的分佈上。

前文提過,中國地區歷來不產獅子,獅子是西域而來,東傳的路徑,都是依靠“番邦進貢”。在中原王朝比較強盛的時代,“貢獅”是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

除了漢代“疏勒國”的“貢獅”之外,唐代因為絲綢之路的便捷,“異域來獅”也不少見,唐代大部分的君王陵墓中,都有石雕獅子守衛,陝西曾出土有唐代的獅紋鎏金碗,風格極為寫實,即此故也。不過所有的獅子,都僅僅是集中在帝王有限的宮苑中豢養,普通的民間雕刻工匠,根本無緣相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局部)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據說北魏時期,曾經有人前往健陀羅時見過真獅,但因為接觸的時間短暫,回來之後進行的刻畫雕塑,也與原本的獅子情狀大相徑庭。

明代因為海途暢達,也一度多有“貢獅”從東非經印度洋運到中國(如今臺北故宮博物院中,還有明人的《狻猊圖》存世)。但後來朝廷發現進貢的獅子沒有什麼實用價值,耗費的肉食卻很驚人,且番人攜獅來朝,多半是希望討要賞賜,因此成化年之後,就有“卻貢”(拒絕朝貢)之舉,獅子從此在中國又消失了身影。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狻猊圖》 (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正因為以上的種種緣故,中國的工匠,特別是壽山石雕刻的匠人們,是不熟悉真正的獅子的。

以楊玉璇為例,他所生活的晚明時期,整個中國社會幾乎是沒有任何人見過真實的獅子,更別說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者了。因此故宮所藏的數件“獅子鈕”章料,以及已為歷代帝王篆刻的獅子鈕閒章中,基本就都沒有寫實的意味在,完全就是“中國式獅子”的典型,是從宋元明一路這麼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田黃獅鈕章料二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田黃子母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壽山石雕刻在明清時代達到了巔峰,但清代第一次出現“貢獅”,卻已經是康熙十七年的事了。此時的楊玉璇如還在世,也已經七十餘歲,當然不可能再上北京去圍觀獅子,或者操刀雕刻,再領一時之風氣了。

而在民間,所謂“眼如銅鈴方寬口, 張嘴露齒伸舌頭,銅頭鐵額大蒜鼻, 慈眉善目笑顏開” 的獅子形象,也早已根深蒂固。一兩隻獅子的到來,並不能改變雕刻,尤其是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之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故宮博物院田黃子母獅鈕章料(局部)

開相特徵,全然是傳統獅子的範式

有關康熙十七年的這次“貢獅”,其實是葡萄牙人想要在中國開闢貿易,因為屢次要求都被拒絕,才想出來的一次“推廣運營”活動。因此傳說原本送來的獅子是雌雄成對的,但因為清廷對於外國人的防範,這次“貢獅”的審批手續繁複,拖延經年,最終活著到達北京城的只有雌獅。

但考據史料會發現,在雍正年間,御園內卻真有蓄養過雄獅,這或許是另一次進貢的結果,畢竟康熙在位數十年,一隻他執政早期送來的雌獅,當然無法活到雍正年間。

這樣看來,也許故而故宮的那件“大尾巴獅”鈕章料的制鈕者,大約應該是在雍正年間製作的此鈕。獅子身上厚重的絲毛,是壽山石雕刻中的傳統形象,而獅子的面目則是寫實的觀察結果。這種混搭,大概也是一種“繼承經典”,同時“創新新風”的一次嘗試吧!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乾隆三十六年刊印《高其佩高秉指頭畫說》

高秉摹獅子圖版畫,刻鈕的工匠顯然未見此獅全貌 王世襄《自珍集》

2

獅子題材的“變形記”

雍正朝的這隻“混搭”獅子,並不是個獅子造型裡變化的個案。獅子造型中上演的“變形記”,在歷史上其實是始終沒有中斷過的。

有明確記載的獅子東傳,最早是漢代,當時的社會流行方術與修仙。獅子身為前所未見的神異之獸,被工匠予以種種神話功能,變化出不少形象。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當是帶有雙翅的“辟邪”。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東漢 玉辟邪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有些“獅子”的造型,在變化過程中開始被結合進越來越多的元素。如帶角、有翅膀和雲紋繚繞等,都是常態。尤其是帶翅的翼獅,流傳極久。而云紋最後多變為靈芝、卷草等吉祥紋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朝青瓷獅形辟邪燭臺 福建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銅蹲獅形硯滴 故宮博物院館藏

南北朝時代,獅子逐漸與佛教形象結合,因而開始產生了蹲坐、馴順的造型。但唐代國力強盛,獅子就顯得雄健異常,多有行獅、立獅,且氣度不凡,即便是坐獅或者玉雕的把玩件,獅子本身也常常強調四肢筋骨、塑造勇猛之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石獅 上海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灰田石《三獅雕件》 福建東南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古時稱為“狻猊”,“師子”,兩者均為西域民族語言的音譯,類似於今人翻譯的“可樂”,“咖啡”。“獅”之一字,乃後世逐漸流變而成,因此如今壽山石雕中常見的子母獅題材,品名往往寫作“太師少師”,即是由古代寫法沿用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乾隆 白玉太獅少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後漢書·順帝紀》就曾有“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噶爾地區)獻師子”的記載。《東觀記》則說,“師子似虎,正黃,有髯耏(鬃須),尾端茸毛大如鬥。”這一說法,當然和今天我們熟知的獅子完全一樣,可見當時記錄“貢獅”的人,是確實見過真正的獅子。

大約是因為這個“其色正黃”的記載,故此宮廷存件中,就有以田黃刻獅子鈕者。其中兩件,去年在福建省博物院“故宮珍品回鄉展”中與大家朝相,其一還落有玉璇款。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去年在閩展出的“故宮回故鄉展”中 一件碩大的田黃石玉璇制子母獅鈕章料

兩件田黃獅鈕,均為子母題材,獅子的形象無不是眉骨高隆,聳鼻凸眼,雖然威儀堂皇,華美典正,但與現實中大草原上真正獅子的形象,卻無疑相差甚遠。

但與此同時,故宮亦有另一壽山石刻的雄獅鈕章,獅子的面部造型,就很接近真正的雄獅——但背脊、尾部,卻依然遵照傳統刻法,飾以繁厚的絲毛,以彰華麗之姿,說是寫實,卻更似“混搭”,使人難免對其創作思路有些費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那麼,何以中國“獅子”,與真正的獅子混搭,會顯得如此怪異呢?又是為了什麼,會產生這麼奇異的獅鈕造型?說來,還是要怪在物種的分佈上。

前文提過,中國地區歷來不產獅子,獅子是西域而來,東傳的路徑,都是依靠“番邦進貢”。在中原王朝比較強盛的時代,“貢獅”是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

除了漢代“疏勒國”的“貢獅”之外,唐代因為絲綢之路的便捷,“異域來獅”也不少見,唐代大部分的君王陵墓中,都有石雕獅子守衛,陝西曾出土有唐代的獅紋鎏金碗,風格極為寫實,即此故也。不過所有的獅子,都僅僅是集中在帝王有限的宮苑中豢養,普通的民間雕刻工匠,根本無緣相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局部)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據說北魏時期,曾經有人前往健陀羅時見過真獅,但因為接觸的時間短暫,回來之後進行的刻畫雕塑,也與原本的獅子情狀大相徑庭。

明代因為海途暢達,也一度多有“貢獅”從東非經印度洋運到中國(如今臺北故宮博物院中,還有明人的《狻猊圖》存世)。但後來朝廷發現進貢的獅子沒有什麼實用價值,耗費的肉食卻很驚人,且番人攜獅來朝,多半是希望討要賞賜,因此成化年之後,就有“卻貢”(拒絕朝貢)之舉,獅子從此在中國又消失了身影。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狻猊圖》 (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正因為以上的種種緣故,中國的工匠,特別是壽山石雕刻的匠人們,是不熟悉真正的獅子的。

以楊玉璇為例,他所生活的晚明時期,整個中國社會幾乎是沒有任何人見過真實的獅子,更別說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者了。因此故宮所藏的數件“獅子鈕”章料,以及已為歷代帝王篆刻的獅子鈕閒章中,基本就都沒有寫實的意味在,完全就是“中國式獅子”的典型,是從宋元明一路這麼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田黃獅鈕章料二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田黃子母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壽山石雕刻在明清時代達到了巔峰,但清代第一次出現“貢獅”,卻已經是康熙十七年的事了。此時的楊玉璇如還在世,也已經七十餘歲,當然不可能再上北京去圍觀獅子,或者操刀雕刻,再領一時之風氣了。

而在民間,所謂“眼如銅鈴方寬口, 張嘴露齒伸舌頭,銅頭鐵額大蒜鼻, 慈眉善目笑顏開” 的獅子形象,也早已根深蒂固。一兩隻獅子的到來,並不能改變雕刻,尤其是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之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故宮博物院田黃子母獅鈕章料(局部)

開相特徵,全然是傳統獅子的範式

有關康熙十七年的這次“貢獅”,其實是葡萄牙人想要在中國開闢貿易,因為屢次要求都被拒絕,才想出來的一次“推廣運營”活動。因此傳說原本送來的獅子是雌雄成對的,但因為清廷對於外國人的防範,這次“貢獅”的審批手續繁複,拖延經年,最終活著到達北京城的只有雌獅。

但考據史料會發現,在雍正年間,御園內卻真有蓄養過雄獅,這或許是另一次進貢的結果,畢竟康熙在位數十年,一隻他執政早期送來的雌獅,當然無法活到雍正年間。

這樣看來,也許故而故宮的那件“大尾巴獅”鈕章料的制鈕者,大約應該是在雍正年間製作的此鈕。獅子身上厚重的絲毛,是壽山石雕刻中的傳統形象,而獅子的面目則是寫實的觀察結果。這種混搭,大概也是一種“繼承經典”,同時“創新新風”的一次嘗試吧!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乾隆三十六年刊印《高其佩高秉指頭畫說》

高秉摹獅子圖版畫,刻鈕的工匠顯然未見此獅全貌 王世襄《自珍集》

2

獅子題材的“變形記”

雍正朝的這隻“混搭”獅子,並不是個獅子造型裡變化的個案。獅子造型中上演的“變形記”,在歷史上其實是始終沒有中斷過的。

有明確記載的獅子東傳,最早是漢代,當時的社會流行方術與修仙。獅子身為前所未見的神異之獸,被工匠予以種種神話功能,變化出不少形象。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當是帶有雙翅的“辟邪”。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東漢 玉辟邪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有些“獅子”的造型,在變化過程中開始被結合進越來越多的元素。如帶角、有翅膀和雲紋繚繞等,都是常態。尤其是帶翅的翼獅,流傳極久。而云紋最後多變為靈芝、卷草等吉祥紋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朝青瓷獅形辟邪燭臺 福建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銅蹲獅形硯滴 故宮博物院館藏

南北朝時代,獅子逐漸與佛教形象結合,因而開始產生了蹲坐、馴順的造型。但唐代國力強盛,獅子就顯得雄健異常,多有行獅、立獅,且氣度不凡,即便是坐獅或者玉雕的把玩件,獅子本身也常常強調四肢筋骨、塑造勇猛之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石獅 上海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玉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宋代人喜歡“精緻生活”,無論螭虎、獅子,到了這個朝代,形象都一概的向“吉祥物”性質靠攏,甚至還被帶上了鈴鐺。也是從宋代以後,獅子帶上鈴鐺用以鎮宅的形象才開始深入人心。而同時期遼代的獅子門枕上,幾乎已經能夠看見今天各類獅鈕的影子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灰田石《三獅雕件》 福建東南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古時稱為“狻猊”,“師子”,兩者均為西域民族語言的音譯,類似於今人翻譯的“可樂”,“咖啡”。“獅”之一字,乃後世逐漸流變而成,因此如今壽山石雕中常見的子母獅題材,品名往往寫作“太師少師”,即是由古代寫法沿用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乾隆 白玉太獅少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後漢書·順帝紀》就曾有“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噶爾地區)獻師子”的記載。《東觀記》則說,“師子似虎,正黃,有髯耏(鬃須),尾端茸毛大如鬥。”這一說法,當然和今天我們熟知的獅子完全一樣,可見當時記錄“貢獅”的人,是確實見過真正的獅子。

大約是因為這個“其色正黃”的記載,故此宮廷存件中,就有以田黃刻獅子鈕者。其中兩件,去年在福建省博物院“故宮珍品回鄉展”中與大家朝相,其一還落有玉璇款。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去年在閩展出的“故宮回故鄉展”中 一件碩大的田黃石玉璇制子母獅鈕章料

兩件田黃獅鈕,均為子母題材,獅子的形象無不是眉骨高隆,聳鼻凸眼,雖然威儀堂皇,華美典正,但與現實中大草原上真正獅子的形象,卻無疑相差甚遠。

但與此同時,故宮亦有另一壽山石刻的雄獅鈕章,獅子的面部造型,就很接近真正的雄獅——但背脊、尾部,卻依然遵照傳統刻法,飾以繁厚的絲毛,以彰華麗之姿,說是寫實,卻更似“混搭”,使人難免對其創作思路有些費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那麼,何以中國“獅子”,與真正的獅子混搭,會顯得如此怪異呢?又是為了什麼,會產生這麼奇異的獅鈕造型?說來,還是要怪在物種的分佈上。

前文提過,中國地區歷來不產獅子,獅子是西域而來,東傳的路徑,都是依靠“番邦進貢”。在中原王朝比較強盛的時代,“貢獅”是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

除了漢代“疏勒國”的“貢獅”之外,唐代因為絲綢之路的便捷,“異域來獅”也不少見,唐代大部分的君王陵墓中,都有石雕獅子守衛,陝西曾出土有唐代的獅紋鎏金碗,風格極為寫實,即此故也。不過所有的獅子,都僅僅是集中在帝王有限的宮苑中豢養,普通的民間雕刻工匠,根本無緣相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局部)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據說北魏時期,曾經有人前往健陀羅時見過真獅,但因為接觸的時間短暫,回來之後進行的刻畫雕塑,也與原本的獅子情狀大相徑庭。

明代因為海途暢達,也一度多有“貢獅”從東非經印度洋運到中國(如今臺北故宮博物院中,還有明人的《狻猊圖》存世)。但後來朝廷發現進貢的獅子沒有什麼實用價值,耗費的肉食卻很驚人,且番人攜獅來朝,多半是希望討要賞賜,因此成化年之後,就有“卻貢”(拒絕朝貢)之舉,獅子從此在中國又消失了身影。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狻猊圖》 (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正因為以上的種種緣故,中國的工匠,特別是壽山石雕刻的匠人們,是不熟悉真正的獅子的。

以楊玉璇為例,他所生活的晚明時期,整個中國社會幾乎是沒有任何人見過真實的獅子,更別說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者了。因此故宮所藏的數件“獅子鈕”章料,以及已為歷代帝王篆刻的獅子鈕閒章中,基本就都沒有寫實的意味在,完全就是“中國式獅子”的典型,是從宋元明一路這麼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田黃獅鈕章料二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田黃子母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壽山石雕刻在明清時代達到了巔峰,但清代第一次出現“貢獅”,卻已經是康熙十七年的事了。此時的楊玉璇如還在世,也已經七十餘歲,當然不可能再上北京去圍觀獅子,或者操刀雕刻,再領一時之風氣了。

而在民間,所謂“眼如銅鈴方寬口, 張嘴露齒伸舌頭,銅頭鐵額大蒜鼻, 慈眉善目笑顏開” 的獅子形象,也早已根深蒂固。一兩隻獅子的到來,並不能改變雕刻,尤其是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之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故宮博物院田黃子母獅鈕章料(局部)

開相特徵,全然是傳統獅子的範式

有關康熙十七年的這次“貢獅”,其實是葡萄牙人想要在中國開闢貿易,因為屢次要求都被拒絕,才想出來的一次“推廣運營”活動。因此傳說原本送來的獅子是雌雄成對的,但因為清廷對於外國人的防範,這次“貢獅”的審批手續繁複,拖延經年,最終活著到達北京城的只有雌獅。

但考據史料會發現,在雍正年間,御園內卻真有蓄養過雄獅,這或許是另一次進貢的結果,畢竟康熙在位數十年,一隻他執政早期送來的雌獅,當然無法活到雍正年間。

這樣看來,也許故而故宮的那件“大尾巴獅”鈕章料的制鈕者,大約應該是在雍正年間製作的此鈕。獅子身上厚重的絲毛,是壽山石雕刻中的傳統形象,而獅子的面目則是寫實的觀察結果。這種混搭,大概也是一種“繼承經典”,同時“創新新風”的一次嘗試吧!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乾隆三十六年刊印《高其佩高秉指頭畫說》

高秉摹獅子圖版畫,刻鈕的工匠顯然未見此獅全貌 王世襄《自珍集》

2

獅子題材的“變形記”

雍正朝的這隻“混搭”獅子,並不是個獅子造型裡變化的個案。獅子造型中上演的“變形記”,在歷史上其實是始終沒有中斷過的。

有明確記載的獅子東傳,最早是漢代,當時的社會流行方術與修仙。獅子身為前所未見的神異之獸,被工匠予以種種神話功能,變化出不少形象。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當是帶有雙翅的“辟邪”。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東漢 玉辟邪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有些“獅子”的造型,在變化過程中開始被結合進越來越多的元素。如帶角、有翅膀和雲紋繚繞等,都是常態。尤其是帶翅的翼獅,流傳極久。而云紋最後多變為靈芝、卷草等吉祥紋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朝青瓷獅形辟邪燭臺 福建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銅蹲獅形硯滴 故宮博物院館藏

南北朝時代,獅子逐漸與佛教形象結合,因而開始產生了蹲坐、馴順的造型。但唐代國力強盛,獅子就顯得雄健異常,多有行獅、立獅,且氣度不凡,即便是坐獅或者玉雕的把玩件,獅子本身也常常強調四肢筋骨、塑造勇猛之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石獅 上海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玉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宋代人喜歡“精緻生活”,無論螭虎、獅子,到了這個朝代,形象都一概的向“吉祥物”性質靠攏,甚至還被帶上了鈴鐺。也是從宋代以後,獅子帶上鈴鐺用以鎮宅的形象才開始深入人心。而同時期遼代的獅子門枕上,幾乎已經能夠看見今天各類獅鈕的影子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宋 磁州窯白地黑花“鎮宅”銘獅紋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灰田石《三獅雕件》 福建東南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古時稱為“狻猊”,“師子”,兩者均為西域民族語言的音譯,類似於今人翻譯的“可樂”,“咖啡”。“獅”之一字,乃後世逐漸流變而成,因此如今壽山石雕中常見的子母獅題材,品名往往寫作“太師少師”,即是由古代寫法沿用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乾隆 白玉太獅少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後漢書·順帝紀》就曾有“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噶爾地區)獻師子”的記載。《東觀記》則說,“師子似虎,正黃,有髯耏(鬃須),尾端茸毛大如鬥。”這一說法,當然和今天我們熟知的獅子完全一樣,可見當時記錄“貢獅”的人,是確實見過真正的獅子。

大約是因為這個“其色正黃”的記載,故此宮廷存件中,就有以田黃刻獅子鈕者。其中兩件,去年在福建省博物院“故宮珍品回鄉展”中與大家朝相,其一還落有玉璇款。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去年在閩展出的“故宮回故鄉展”中 一件碩大的田黃石玉璇制子母獅鈕章料

兩件田黃獅鈕,均為子母題材,獅子的形象無不是眉骨高隆,聳鼻凸眼,雖然威儀堂皇,華美典正,但與現實中大草原上真正獅子的形象,卻無疑相差甚遠。

但與此同時,故宮亦有另一壽山石刻的雄獅鈕章,獅子的面部造型,就很接近真正的雄獅——但背脊、尾部,卻依然遵照傳統刻法,飾以繁厚的絲毛,以彰華麗之姿,說是寫實,卻更似“混搭”,使人難免對其創作思路有些費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那麼,何以中國“獅子”,與真正的獅子混搭,會顯得如此怪異呢?又是為了什麼,會產生這麼奇異的獅鈕造型?說來,還是要怪在物種的分佈上。

前文提過,中國地區歷來不產獅子,獅子是西域而來,東傳的路徑,都是依靠“番邦進貢”。在中原王朝比較強盛的時代,“貢獅”是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

除了漢代“疏勒國”的“貢獅”之外,唐代因為絲綢之路的便捷,“異域來獅”也不少見,唐代大部分的君王陵墓中,都有石雕獅子守衛,陝西曾出土有唐代的獅紋鎏金碗,風格極為寫實,即此故也。不過所有的獅子,都僅僅是集中在帝王有限的宮苑中豢養,普通的民間雕刻工匠,根本無緣相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局部)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據說北魏時期,曾經有人前往健陀羅時見過真獅,但因為接觸的時間短暫,回來之後進行的刻畫雕塑,也與原本的獅子情狀大相徑庭。

明代因為海途暢達,也一度多有“貢獅”從東非經印度洋運到中國(如今臺北故宮博物院中,還有明人的《狻猊圖》存世)。但後來朝廷發現進貢的獅子沒有什麼實用價值,耗費的肉食卻很驚人,且番人攜獅來朝,多半是希望討要賞賜,因此成化年之後,就有“卻貢”(拒絕朝貢)之舉,獅子從此在中國又消失了身影。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狻猊圖》 (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正因為以上的種種緣故,中國的工匠,特別是壽山石雕刻的匠人們,是不熟悉真正的獅子的。

以楊玉璇為例,他所生活的晚明時期,整個中國社會幾乎是沒有任何人見過真實的獅子,更別說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者了。因此故宮所藏的數件“獅子鈕”章料,以及已為歷代帝王篆刻的獅子鈕閒章中,基本就都沒有寫實的意味在,完全就是“中國式獅子”的典型,是從宋元明一路這麼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田黃獅鈕章料二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田黃子母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壽山石雕刻在明清時代達到了巔峰,但清代第一次出現“貢獅”,卻已經是康熙十七年的事了。此時的楊玉璇如還在世,也已經七十餘歲,當然不可能再上北京去圍觀獅子,或者操刀雕刻,再領一時之風氣了。

而在民間,所謂“眼如銅鈴方寬口, 張嘴露齒伸舌頭,銅頭鐵額大蒜鼻, 慈眉善目笑顏開” 的獅子形象,也早已根深蒂固。一兩隻獅子的到來,並不能改變雕刻,尤其是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之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故宮博物院田黃子母獅鈕章料(局部)

開相特徵,全然是傳統獅子的範式

有關康熙十七年的這次“貢獅”,其實是葡萄牙人想要在中國開闢貿易,因為屢次要求都被拒絕,才想出來的一次“推廣運營”活動。因此傳說原本送來的獅子是雌雄成對的,但因為清廷對於外國人的防範,這次“貢獅”的審批手續繁複,拖延經年,最終活著到達北京城的只有雌獅。

但考據史料會發現,在雍正年間,御園內卻真有蓄養過雄獅,這或許是另一次進貢的結果,畢竟康熙在位數十年,一隻他執政早期送來的雌獅,當然無法活到雍正年間。

這樣看來,也許故而故宮的那件“大尾巴獅”鈕章料的制鈕者,大約應該是在雍正年間製作的此鈕。獅子身上厚重的絲毛,是壽山石雕刻中的傳統形象,而獅子的面目則是寫實的觀察結果。這種混搭,大概也是一種“繼承經典”,同時“創新新風”的一次嘗試吧!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乾隆三十六年刊印《高其佩高秉指頭畫說》

高秉摹獅子圖版畫,刻鈕的工匠顯然未見此獅全貌 王世襄《自珍集》

2

獅子題材的“變形記”

雍正朝的這隻“混搭”獅子,並不是個獅子造型裡變化的個案。獅子造型中上演的“變形記”,在歷史上其實是始終沒有中斷過的。

有明確記載的獅子東傳,最早是漢代,當時的社會流行方術與修仙。獅子身為前所未見的神異之獸,被工匠予以種種神話功能,變化出不少形象。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當是帶有雙翅的“辟邪”。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東漢 玉辟邪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有些“獅子”的造型,在變化過程中開始被結合進越來越多的元素。如帶角、有翅膀和雲紋繚繞等,都是常態。尤其是帶翅的翼獅,流傳極久。而云紋最後多變為靈芝、卷草等吉祥紋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朝青瓷獅形辟邪燭臺 福建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銅蹲獅形硯滴 故宮博物院館藏

南北朝時代,獅子逐漸與佛教形象結合,因而開始產生了蹲坐、馴順的造型。但唐代國力強盛,獅子就顯得雄健異常,多有行獅、立獅,且氣度不凡,即便是坐獅或者玉雕的把玩件,獅子本身也常常強調四肢筋骨、塑造勇猛之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石獅 上海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玉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宋代人喜歡“精緻生活”,無論螭虎、獅子,到了這個朝代,形象都一概的向“吉祥物”性質靠攏,甚至還被帶上了鈴鐺。也是從宋代以後,獅子帶上鈴鐺用以鎮宅的形象才開始深入人心。而同時期遼代的獅子門枕上,幾乎已經能夠看見今天各類獅鈕的影子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宋 磁州窯白地黑花“鎮宅”銘獅紋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宋青銅臥獅 擺件 王世襄《自珍集》

元代的獅子石雕,受到遼獅餘韻的影響,雖然氣勢上有所回升,但與唐獅的雄壯、凶悍相比,已經不在一個量級上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灰田石《三獅雕件》 福建東南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古時稱為“狻猊”,“師子”,兩者均為西域民族語言的音譯,類似於今人翻譯的“可樂”,“咖啡”。“獅”之一字,乃後世逐漸流變而成,因此如今壽山石雕中常見的子母獅題材,品名往往寫作“太師少師”,即是由古代寫法沿用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乾隆 白玉太獅少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後漢書·順帝紀》就曾有“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噶爾地區)獻師子”的記載。《東觀記》則說,“師子似虎,正黃,有髯耏(鬃須),尾端茸毛大如鬥。”這一說法,當然和今天我們熟知的獅子完全一樣,可見當時記錄“貢獅”的人,是確實見過真正的獅子。

大約是因為這個“其色正黃”的記載,故此宮廷存件中,就有以田黃刻獅子鈕者。其中兩件,去年在福建省博物院“故宮珍品回鄉展”中與大家朝相,其一還落有玉璇款。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去年在閩展出的“故宮回故鄉展”中 一件碩大的田黃石玉璇制子母獅鈕章料

兩件田黃獅鈕,均為子母題材,獅子的形象無不是眉骨高隆,聳鼻凸眼,雖然威儀堂皇,華美典正,但與現實中大草原上真正獅子的形象,卻無疑相差甚遠。

但與此同時,故宮亦有另一壽山石刻的雄獅鈕章,獅子的面部造型,就很接近真正的雄獅——但背脊、尾部,卻依然遵照傳統刻法,飾以繁厚的絲毛,以彰華麗之姿,說是寫實,卻更似“混搭”,使人難免對其創作思路有些費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那麼,何以中國“獅子”,與真正的獅子混搭,會顯得如此怪異呢?又是為了什麼,會產生這麼奇異的獅鈕造型?說來,還是要怪在物種的分佈上。

前文提過,中國地區歷來不產獅子,獅子是西域而來,東傳的路徑,都是依靠“番邦進貢”。在中原王朝比較強盛的時代,“貢獅”是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

除了漢代“疏勒國”的“貢獅”之外,唐代因為絲綢之路的便捷,“異域來獅”也不少見,唐代大部分的君王陵墓中,都有石雕獅子守衛,陝西曾出土有唐代的獅紋鎏金碗,風格極為寫實,即此故也。不過所有的獅子,都僅僅是集中在帝王有限的宮苑中豢養,普通的民間雕刻工匠,根本無緣相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局部)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據說北魏時期,曾經有人前往健陀羅時見過真獅,但因為接觸的時間短暫,回來之後進行的刻畫雕塑,也與原本的獅子情狀大相徑庭。

明代因為海途暢達,也一度多有“貢獅”從東非經印度洋運到中國(如今臺北故宮博物院中,還有明人的《狻猊圖》存世)。但後來朝廷發現進貢的獅子沒有什麼實用價值,耗費的肉食卻很驚人,且番人攜獅來朝,多半是希望討要賞賜,因此成化年之後,就有“卻貢”(拒絕朝貢)之舉,獅子從此在中國又消失了身影。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狻猊圖》 (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正因為以上的種種緣故,中國的工匠,特別是壽山石雕刻的匠人們,是不熟悉真正的獅子的。

以楊玉璇為例,他所生活的晚明時期,整個中國社會幾乎是沒有任何人見過真實的獅子,更別說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者了。因此故宮所藏的數件“獅子鈕”章料,以及已為歷代帝王篆刻的獅子鈕閒章中,基本就都沒有寫實的意味在,完全就是“中國式獅子”的典型,是從宋元明一路這麼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田黃獅鈕章料二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田黃子母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壽山石雕刻在明清時代達到了巔峰,但清代第一次出現“貢獅”,卻已經是康熙十七年的事了。此時的楊玉璇如還在世,也已經七十餘歲,當然不可能再上北京去圍觀獅子,或者操刀雕刻,再領一時之風氣了。

而在民間,所謂“眼如銅鈴方寬口, 張嘴露齒伸舌頭,銅頭鐵額大蒜鼻, 慈眉善目笑顏開” 的獅子形象,也早已根深蒂固。一兩隻獅子的到來,並不能改變雕刻,尤其是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之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故宮博物院田黃子母獅鈕章料(局部)

開相特徵,全然是傳統獅子的範式

有關康熙十七年的這次“貢獅”,其實是葡萄牙人想要在中國開闢貿易,因為屢次要求都被拒絕,才想出來的一次“推廣運營”活動。因此傳說原本送來的獅子是雌雄成對的,但因為清廷對於外國人的防範,這次“貢獅”的審批手續繁複,拖延經年,最終活著到達北京城的只有雌獅。

但考據史料會發現,在雍正年間,御園內卻真有蓄養過雄獅,這或許是另一次進貢的結果,畢竟康熙在位數十年,一隻他執政早期送來的雌獅,當然無法活到雍正年間。

這樣看來,也許故而故宮的那件“大尾巴獅”鈕章料的制鈕者,大約應該是在雍正年間製作的此鈕。獅子身上厚重的絲毛,是壽山石雕刻中的傳統形象,而獅子的面目則是寫實的觀察結果。這種混搭,大概也是一種“繼承經典”,同時“創新新風”的一次嘗試吧!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乾隆三十六年刊印《高其佩高秉指頭畫說》

高秉摹獅子圖版畫,刻鈕的工匠顯然未見此獅全貌 王世襄《自珍集》

2

獅子題材的“變形記”

雍正朝的這隻“混搭”獅子,並不是個獅子造型裡變化的個案。獅子造型中上演的“變形記”,在歷史上其實是始終沒有中斷過的。

有明確記載的獅子東傳,最早是漢代,當時的社會流行方術與修仙。獅子身為前所未見的神異之獸,被工匠予以種種神話功能,變化出不少形象。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當是帶有雙翅的“辟邪”。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東漢 玉辟邪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有些“獅子”的造型,在變化過程中開始被結合進越來越多的元素。如帶角、有翅膀和雲紋繚繞等,都是常態。尤其是帶翅的翼獅,流傳極久。而云紋最後多變為靈芝、卷草等吉祥紋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朝青瓷獅形辟邪燭臺 福建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銅蹲獅形硯滴 故宮博物院館藏

南北朝時代,獅子逐漸與佛教形象結合,因而開始產生了蹲坐、馴順的造型。但唐代國力強盛,獅子就顯得雄健異常,多有行獅、立獅,且氣度不凡,即便是坐獅或者玉雕的把玩件,獅子本身也常常強調四肢筋骨、塑造勇猛之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石獅 上海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玉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宋代人喜歡“精緻生活”,無論螭虎、獅子,到了這個朝代,形象都一概的向“吉祥物”性質靠攏,甚至還被帶上了鈴鐺。也是從宋代以後,獅子帶上鈴鐺用以鎮宅的形象才開始深入人心。而同時期遼代的獅子門枕上,幾乎已經能夠看見今天各類獅鈕的影子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宋 磁州窯白地黑花“鎮宅”銘獅紋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宋青銅臥獅 擺件 王世襄《自珍集》

元代的獅子石雕,受到遼獅餘韻的影響,雖然氣勢上有所回升,但與唐獅的雄壯、凶悍相比,已經不在一個量級上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遼 石獅子門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明代雖然在永樂年間就有獅子進貢,甚至留下了逼真的圖影,但對於民間而言,根深蒂固的形象已經磨滅不去。明代的官服補子上,獅子多是下面這樣的形象: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灰田石《三獅雕件》 福建東南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古時稱為“狻猊”,“師子”,兩者均為西域民族語言的音譯,類似於今人翻譯的“可樂”,“咖啡”。“獅”之一字,乃後世逐漸流變而成,因此如今壽山石雕中常見的子母獅題材,品名往往寫作“太師少師”,即是由古代寫法沿用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乾隆 白玉太獅少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後漢書·順帝紀》就曾有“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噶爾地區)獻師子”的記載。《東觀記》則說,“師子似虎,正黃,有髯耏(鬃須),尾端茸毛大如鬥。”這一說法,當然和今天我們熟知的獅子完全一樣,可見當時記錄“貢獅”的人,是確實見過真正的獅子。

大約是因為這個“其色正黃”的記載,故此宮廷存件中,就有以田黃刻獅子鈕者。其中兩件,去年在福建省博物院“故宮珍品回鄉展”中與大家朝相,其一還落有玉璇款。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去年在閩展出的“故宮回故鄉展”中 一件碩大的田黃石玉璇制子母獅鈕章料

兩件田黃獅鈕,均為子母題材,獅子的形象無不是眉骨高隆,聳鼻凸眼,雖然威儀堂皇,華美典正,但與現實中大草原上真正獅子的形象,卻無疑相差甚遠。

但與此同時,故宮亦有另一壽山石刻的雄獅鈕章,獅子的面部造型,就很接近真正的雄獅——但背脊、尾部,卻依然遵照傳統刻法,飾以繁厚的絲毛,以彰華麗之姿,說是寫實,卻更似“混搭”,使人難免對其創作思路有些費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那麼,何以中國“獅子”,與真正的獅子混搭,會顯得如此怪異呢?又是為了什麼,會產生這麼奇異的獅鈕造型?說來,還是要怪在物種的分佈上。

前文提過,中國地區歷來不產獅子,獅子是西域而來,東傳的路徑,都是依靠“番邦進貢”。在中原王朝比較強盛的時代,“貢獅”是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

除了漢代“疏勒國”的“貢獅”之外,唐代因為絲綢之路的便捷,“異域來獅”也不少見,唐代大部分的君王陵墓中,都有石雕獅子守衛,陝西曾出土有唐代的獅紋鎏金碗,風格極為寫實,即此故也。不過所有的獅子,都僅僅是集中在帝王有限的宮苑中豢養,普通的民間雕刻工匠,根本無緣相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局部)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據說北魏時期,曾經有人前往健陀羅時見過真獅,但因為接觸的時間短暫,回來之後進行的刻畫雕塑,也與原本的獅子情狀大相徑庭。

明代因為海途暢達,也一度多有“貢獅”從東非經印度洋運到中國(如今臺北故宮博物院中,還有明人的《狻猊圖》存世)。但後來朝廷發現進貢的獅子沒有什麼實用價值,耗費的肉食卻很驚人,且番人攜獅來朝,多半是希望討要賞賜,因此成化年之後,就有“卻貢”(拒絕朝貢)之舉,獅子從此在中國又消失了身影。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狻猊圖》 (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正因為以上的種種緣故,中國的工匠,特別是壽山石雕刻的匠人們,是不熟悉真正的獅子的。

以楊玉璇為例,他所生活的晚明時期,整個中國社會幾乎是沒有任何人見過真實的獅子,更別說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者了。因此故宮所藏的數件“獅子鈕”章料,以及已為歷代帝王篆刻的獅子鈕閒章中,基本就都沒有寫實的意味在,完全就是“中國式獅子”的典型,是從宋元明一路這麼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田黃獅鈕章料二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田黃子母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壽山石雕刻在明清時代達到了巔峰,但清代第一次出現“貢獅”,卻已經是康熙十七年的事了。此時的楊玉璇如還在世,也已經七十餘歲,當然不可能再上北京去圍觀獅子,或者操刀雕刻,再領一時之風氣了。

而在民間,所謂“眼如銅鈴方寬口, 張嘴露齒伸舌頭,銅頭鐵額大蒜鼻, 慈眉善目笑顏開” 的獅子形象,也早已根深蒂固。一兩隻獅子的到來,並不能改變雕刻,尤其是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之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故宮博物院田黃子母獅鈕章料(局部)

開相特徵,全然是傳統獅子的範式

有關康熙十七年的這次“貢獅”,其實是葡萄牙人想要在中國開闢貿易,因為屢次要求都被拒絕,才想出來的一次“推廣運營”活動。因此傳說原本送來的獅子是雌雄成對的,但因為清廷對於外國人的防範,這次“貢獅”的審批手續繁複,拖延經年,最終活著到達北京城的只有雌獅。

但考據史料會發現,在雍正年間,御園內卻真有蓄養過雄獅,這或許是另一次進貢的結果,畢竟康熙在位數十年,一隻他執政早期送來的雌獅,當然無法活到雍正年間。

這樣看來,也許故而故宮的那件“大尾巴獅”鈕章料的制鈕者,大約應該是在雍正年間製作的此鈕。獅子身上厚重的絲毛,是壽山石雕刻中的傳統形象,而獅子的面目則是寫實的觀察結果。這種混搭,大概也是一種“繼承經典”,同時“創新新風”的一次嘗試吧!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乾隆三十六年刊印《高其佩高秉指頭畫說》

高秉摹獅子圖版畫,刻鈕的工匠顯然未見此獅全貌 王世襄《自珍集》

2

獅子題材的“變形記”

雍正朝的這隻“混搭”獅子,並不是個獅子造型裡變化的個案。獅子造型中上演的“變形記”,在歷史上其實是始終沒有中斷過的。

有明確記載的獅子東傳,最早是漢代,當時的社會流行方術與修仙。獅子身為前所未見的神異之獸,被工匠予以種種神話功能,變化出不少形象。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當是帶有雙翅的“辟邪”。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東漢 玉辟邪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有些“獅子”的造型,在變化過程中開始被結合進越來越多的元素。如帶角、有翅膀和雲紋繚繞等,都是常態。尤其是帶翅的翼獅,流傳極久。而云紋最後多變為靈芝、卷草等吉祥紋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朝青瓷獅形辟邪燭臺 福建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銅蹲獅形硯滴 故宮博物院館藏

南北朝時代,獅子逐漸與佛教形象結合,因而開始產生了蹲坐、馴順的造型。但唐代國力強盛,獅子就顯得雄健異常,多有行獅、立獅,且氣度不凡,即便是坐獅或者玉雕的把玩件,獅子本身也常常強調四肢筋骨、塑造勇猛之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石獅 上海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玉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宋代人喜歡“精緻生活”,無論螭虎、獅子,到了這個朝代,形象都一概的向“吉祥物”性質靠攏,甚至還被帶上了鈴鐺。也是從宋代以後,獅子帶上鈴鐺用以鎮宅的形象才開始深入人心。而同時期遼代的獅子門枕上,幾乎已經能夠看見今天各類獅鈕的影子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宋 磁州窯白地黑花“鎮宅”銘獅紋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宋青銅臥獅 擺件 王世襄《自珍集》

元代的獅子石雕,受到遼獅餘韻的影響,雖然氣勢上有所回升,但與唐獅的雄壯、凶悍相比,已經不在一個量級上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遼 石獅子門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明代雖然在永樂年間就有獅子進貢,甚至留下了逼真的圖影,但對於民間而言,根深蒂固的形象已經磨滅不去。明代的官服補子上,獅子多是下面這樣的形象: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代的官服補子獅紋圖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灰田石《三獅雕件》 福建東南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古時稱為“狻猊”,“師子”,兩者均為西域民族語言的音譯,類似於今人翻譯的“可樂”,“咖啡”。“獅”之一字,乃後世逐漸流變而成,因此如今壽山石雕中常見的子母獅題材,品名往往寫作“太師少師”,即是由古代寫法沿用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乾隆 白玉太獅少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後漢書·順帝紀》就曾有“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噶爾地區)獻師子”的記載。《東觀記》則說,“師子似虎,正黃,有髯耏(鬃須),尾端茸毛大如鬥。”這一說法,當然和今天我們熟知的獅子完全一樣,可見當時記錄“貢獅”的人,是確實見過真正的獅子。

大約是因為這個“其色正黃”的記載,故此宮廷存件中,就有以田黃刻獅子鈕者。其中兩件,去年在福建省博物院“故宮珍品回鄉展”中與大家朝相,其一還落有玉璇款。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去年在閩展出的“故宮回故鄉展”中 一件碩大的田黃石玉璇制子母獅鈕章料

兩件田黃獅鈕,均為子母題材,獅子的形象無不是眉骨高隆,聳鼻凸眼,雖然威儀堂皇,華美典正,但與現實中大草原上真正獅子的形象,卻無疑相差甚遠。

但與此同時,故宮亦有另一壽山石刻的雄獅鈕章,獅子的面部造型,就很接近真正的雄獅——但背脊、尾部,卻依然遵照傳統刻法,飾以繁厚的絲毛,以彰華麗之姿,說是寫實,卻更似“混搭”,使人難免對其創作思路有些費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那麼,何以中國“獅子”,與真正的獅子混搭,會顯得如此怪異呢?又是為了什麼,會產生這麼奇異的獅鈕造型?說來,還是要怪在物種的分佈上。

前文提過,中國地區歷來不產獅子,獅子是西域而來,東傳的路徑,都是依靠“番邦進貢”。在中原王朝比較強盛的時代,“貢獅”是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

除了漢代“疏勒國”的“貢獅”之外,唐代因為絲綢之路的便捷,“異域來獅”也不少見,唐代大部分的君王陵墓中,都有石雕獅子守衛,陝西曾出土有唐代的獅紋鎏金碗,風格極為寫實,即此故也。不過所有的獅子,都僅僅是集中在帝王有限的宮苑中豢養,普通的民間雕刻工匠,根本無緣相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局部)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據說北魏時期,曾經有人前往健陀羅時見過真獅,但因為接觸的時間短暫,回來之後進行的刻畫雕塑,也與原本的獅子情狀大相徑庭。

明代因為海途暢達,也一度多有“貢獅”從東非經印度洋運到中國(如今臺北故宮博物院中,還有明人的《狻猊圖》存世)。但後來朝廷發現進貢的獅子沒有什麼實用價值,耗費的肉食卻很驚人,且番人攜獅來朝,多半是希望討要賞賜,因此成化年之後,就有“卻貢”(拒絕朝貢)之舉,獅子從此在中國又消失了身影。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狻猊圖》 (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正因為以上的種種緣故,中國的工匠,特別是壽山石雕刻的匠人們,是不熟悉真正的獅子的。

以楊玉璇為例,他所生活的晚明時期,整個中國社會幾乎是沒有任何人見過真實的獅子,更別說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者了。因此故宮所藏的數件“獅子鈕”章料,以及已為歷代帝王篆刻的獅子鈕閒章中,基本就都沒有寫實的意味在,完全就是“中國式獅子”的典型,是從宋元明一路這麼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田黃獅鈕章料二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田黃子母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壽山石雕刻在明清時代達到了巔峰,但清代第一次出現“貢獅”,卻已經是康熙十七年的事了。此時的楊玉璇如還在世,也已經七十餘歲,當然不可能再上北京去圍觀獅子,或者操刀雕刻,再領一時之風氣了。

而在民間,所謂“眼如銅鈴方寬口, 張嘴露齒伸舌頭,銅頭鐵額大蒜鼻, 慈眉善目笑顏開” 的獅子形象,也早已根深蒂固。一兩隻獅子的到來,並不能改變雕刻,尤其是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之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故宮博物院田黃子母獅鈕章料(局部)

開相特徵,全然是傳統獅子的範式

有關康熙十七年的這次“貢獅”,其實是葡萄牙人想要在中國開闢貿易,因為屢次要求都被拒絕,才想出來的一次“推廣運營”活動。因此傳說原本送來的獅子是雌雄成對的,但因為清廷對於外國人的防範,這次“貢獅”的審批手續繁複,拖延經年,最終活著到達北京城的只有雌獅。

但考據史料會發現,在雍正年間,御園內卻真有蓄養過雄獅,這或許是另一次進貢的結果,畢竟康熙在位數十年,一隻他執政早期送來的雌獅,當然無法活到雍正年間。

這樣看來,也許故而故宮的那件“大尾巴獅”鈕章料的制鈕者,大約應該是在雍正年間製作的此鈕。獅子身上厚重的絲毛,是壽山石雕刻中的傳統形象,而獅子的面目則是寫實的觀察結果。這種混搭,大概也是一種“繼承經典”,同時“創新新風”的一次嘗試吧!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乾隆三十六年刊印《高其佩高秉指頭畫說》

高秉摹獅子圖版畫,刻鈕的工匠顯然未見此獅全貌 王世襄《自珍集》

2

獅子題材的“變形記”

雍正朝的這隻“混搭”獅子,並不是個獅子造型裡變化的個案。獅子造型中上演的“變形記”,在歷史上其實是始終沒有中斷過的。

有明確記載的獅子東傳,最早是漢代,當時的社會流行方術與修仙。獅子身為前所未見的神異之獸,被工匠予以種種神話功能,變化出不少形象。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當是帶有雙翅的“辟邪”。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東漢 玉辟邪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有些“獅子”的造型,在變化過程中開始被結合進越來越多的元素。如帶角、有翅膀和雲紋繚繞等,都是常態。尤其是帶翅的翼獅,流傳極久。而云紋最後多變為靈芝、卷草等吉祥紋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朝青瓷獅形辟邪燭臺 福建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銅蹲獅形硯滴 故宮博物院館藏

南北朝時代,獅子逐漸與佛教形象結合,因而開始產生了蹲坐、馴順的造型。但唐代國力強盛,獅子就顯得雄健異常,多有行獅、立獅,且氣度不凡,即便是坐獅或者玉雕的把玩件,獅子本身也常常強調四肢筋骨、塑造勇猛之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石獅 上海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玉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宋代人喜歡“精緻生活”,無論螭虎、獅子,到了這個朝代,形象都一概的向“吉祥物”性質靠攏,甚至還被帶上了鈴鐺。也是從宋代以後,獅子帶上鈴鐺用以鎮宅的形象才開始深入人心。而同時期遼代的獅子門枕上,幾乎已經能夠看見今天各類獅鈕的影子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宋 磁州窯白地黑花“鎮宅”銘獅紋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宋青銅臥獅 擺件 王世襄《自珍集》

元代的獅子石雕,受到遼獅餘韻的影響,雖然氣勢上有所回升,但與唐獅的雄壯、凶悍相比,已經不在一個量級上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遼 石獅子門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明代雖然在永樂年間就有獅子進貢,甚至留下了逼真的圖影,但對於民間而言,根深蒂固的形象已經磨滅不去。明代的官服補子上,獅子多是下面這樣的形象: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代的官服補子獅紋圖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圓頭圓腦的獅子們,連開相都已經完全脫離真實的樣子,而是以一種擬人化的形式鞏固起來——獅子的面部,繼承了一種傳統上的“番人”的容貌。高聳的鼻頭,大大的鼻孔,隆起的額頭和凸出的眉關,這些早年出現在“番人”造像上的元素,都成為了很大一部分明獅的特徵。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灰田石《三獅雕件》 福建東南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古時稱為“狻猊”,“師子”,兩者均為西域民族語言的音譯,類似於今人翻譯的“可樂”,“咖啡”。“獅”之一字,乃後世逐漸流變而成,因此如今壽山石雕中常見的子母獅題材,品名往往寫作“太師少師”,即是由古代寫法沿用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乾隆 白玉太獅少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後漢書·順帝紀》就曾有“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噶爾地區)獻師子”的記載。《東觀記》則說,“師子似虎,正黃,有髯耏(鬃須),尾端茸毛大如鬥。”這一說法,當然和今天我們熟知的獅子完全一樣,可見當時記錄“貢獅”的人,是確實見過真正的獅子。

大約是因為這個“其色正黃”的記載,故此宮廷存件中,就有以田黃刻獅子鈕者。其中兩件,去年在福建省博物院“故宮珍品回鄉展”中與大家朝相,其一還落有玉璇款。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去年在閩展出的“故宮回故鄉展”中 一件碩大的田黃石玉璇制子母獅鈕章料

兩件田黃獅鈕,均為子母題材,獅子的形象無不是眉骨高隆,聳鼻凸眼,雖然威儀堂皇,華美典正,但與現實中大草原上真正獅子的形象,卻無疑相差甚遠。

但與此同時,故宮亦有另一壽山石刻的雄獅鈕章,獅子的面部造型,就很接近真正的雄獅——但背脊、尾部,卻依然遵照傳統刻法,飾以繁厚的絲毛,以彰華麗之姿,說是寫實,卻更似“混搭”,使人難免對其創作思路有些費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那麼,何以中國“獅子”,與真正的獅子混搭,會顯得如此怪異呢?又是為了什麼,會產生這麼奇異的獅鈕造型?說來,還是要怪在物種的分佈上。

前文提過,中國地區歷來不產獅子,獅子是西域而來,東傳的路徑,都是依靠“番邦進貢”。在中原王朝比較強盛的時代,“貢獅”是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

除了漢代“疏勒國”的“貢獅”之外,唐代因為絲綢之路的便捷,“異域來獅”也不少見,唐代大部分的君王陵墓中,都有石雕獅子守衛,陝西曾出土有唐代的獅紋鎏金碗,風格極為寫實,即此故也。不過所有的獅子,都僅僅是集中在帝王有限的宮苑中豢養,普通的民間雕刻工匠,根本無緣相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局部)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據說北魏時期,曾經有人前往健陀羅時見過真獅,但因為接觸的時間短暫,回來之後進行的刻畫雕塑,也與原本的獅子情狀大相徑庭。

明代因為海途暢達,也一度多有“貢獅”從東非經印度洋運到中國(如今臺北故宮博物院中,還有明人的《狻猊圖》存世)。但後來朝廷發現進貢的獅子沒有什麼實用價值,耗費的肉食卻很驚人,且番人攜獅來朝,多半是希望討要賞賜,因此成化年之後,就有“卻貢”(拒絕朝貢)之舉,獅子從此在中國又消失了身影。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狻猊圖》 (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正因為以上的種種緣故,中國的工匠,特別是壽山石雕刻的匠人們,是不熟悉真正的獅子的。

以楊玉璇為例,他所生活的晚明時期,整個中國社會幾乎是沒有任何人見過真實的獅子,更別說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者了。因此故宮所藏的數件“獅子鈕”章料,以及已為歷代帝王篆刻的獅子鈕閒章中,基本就都沒有寫實的意味在,完全就是“中國式獅子”的典型,是從宋元明一路這麼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田黃獅鈕章料二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田黃子母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壽山石雕刻在明清時代達到了巔峰,但清代第一次出現“貢獅”,卻已經是康熙十七年的事了。此時的楊玉璇如還在世,也已經七十餘歲,當然不可能再上北京去圍觀獅子,或者操刀雕刻,再領一時之風氣了。

而在民間,所謂“眼如銅鈴方寬口, 張嘴露齒伸舌頭,銅頭鐵額大蒜鼻, 慈眉善目笑顏開” 的獅子形象,也早已根深蒂固。一兩隻獅子的到來,並不能改變雕刻,尤其是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之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故宮博物院田黃子母獅鈕章料(局部)

開相特徵,全然是傳統獅子的範式

有關康熙十七年的這次“貢獅”,其實是葡萄牙人想要在中國開闢貿易,因為屢次要求都被拒絕,才想出來的一次“推廣運營”活動。因此傳說原本送來的獅子是雌雄成對的,但因為清廷對於外國人的防範,這次“貢獅”的審批手續繁複,拖延經年,最終活著到達北京城的只有雌獅。

但考據史料會發現,在雍正年間,御園內卻真有蓄養過雄獅,這或許是另一次進貢的結果,畢竟康熙在位數十年,一隻他執政早期送來的雌獅,當然無法活到雍正年間。

這樣看來,也許故而故宮的那件“大尾巴獅”鈕章料的制鈕者,大約應該是在雍正年間製作的此鈕。獅子身上厚重的絲毛,是壽山石雕刻中的傳統形象,而獅子的面目則是寫實的觀察結果。這種混搭,大概也是一種“繼承經典”,同時“創新新風”的一次嘗試吧!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乾隆三十六年刊印《高其佩高秉指頭畫說》

高秉摹獅子圖版畫,刻鈕的工匠顯然未見此獅全貌 王世襄《自珍集》

2

獅子題材的“變形記”

雍正朝的這隻“混搭”獅子,並不是個獅子造型裡變化的個案。獅子造型中上演的“變形記”,在歷史上其實是始終沒有中斷過的。

有明確記載的獅子東傳,最早是漢代,當時的社會流行方術與修仙。獅子身為前所未見的神異之獸,被工匠予以種種神話功能,變化出不少形象。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當是帶有雙翅的“辟邪”。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東漢 玉辟邪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有些“獅子”的造型,在變化過程中開始被結合進越來越多的元素。如帶角、有翅膀和雲紋繚繞等,都是常態。尤其是帶翅的翼獅,流傳極久。而云紋最後多變為靈芝、卷草等吉祥紋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朝青瓷獅形辟邪燭臺 福建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銅蹲獅形硯滴 故宮博物院館藏

南北朝時代,獅子逐漸與佛教形象結合,因而開始產生了蹲坐、馴順的造型。但唐代國力強盛,獅子就顯得雄健異常,多有行獅、立獅,且氣度不凡,即便是坐獅或者玉雕的把玩件,獅子本身也常常強調四肢筋骨、塑造勇猛之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石獅 上海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玉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宋代人喜歡“精緻生活”,無論螭虎、獅子,到了這個朝代,形象都一概的向“吉祥物”性質靠攏,甚至還被帶上了鈴鐺。也是從宋代以後,獅子帶上鈴鐺用以鎮宅的形象才開始深入人心。而同時期遼代的獅子門枕上,幾乎已經能夠看見今天各類獅鈕的影子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宋 磁州窯白地黑花“鎮宅”銘獅紋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宋青銅臥獅 擺件 王世襄《自珍集》

元代的獅子石雕,受到遼獅餘韻的影響,雖然氣勢上有所回升,但與唐獅的雄壯、凶悍相比,已經不在一個量級上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遼 石獅子門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明代雖然在永樂年間就有獅子進貢,甚至留下了逼真的圖影,但對於民間而言,根深蒂固的形象已經磨滅不去。明代的官服補子上,獅子多是下面這樣的形象: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代的官服補子獅紋圖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圓頭圓腦的獅子們,連開相都已經完全脫離真實的樣子,而是以一種擬人化的形式鞏固起來——獅子的面部,繼承了一種傳統上的“番人”的容貌。高聳的鼻頭,大大的鼻孔,隆起的額頭和凸出的眉關,這些早年出現在“番人”造像上的元素,都成為了很大一部分明獅的特徵。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雙林寺彩塑 獅、人面目的對比 獅子的面相明顯擬人化了

將這些特徵,用於對比明代的金剛、力士之類的題材,就會發現,人物的表情就是獅子的表情,獅子的特徵也如人物的特徵,獅子“通人”已經成為了一種慣例。

而除此之外,明代刻獅還有另一種變形,即不少遵循“龍生九子”一說的匠人,會將“狻猊”與“獅子”作為兩種概念來雕刻。這種說法,將狻猊劃入龍子之列。雖說“狻猊”一詞在先,而龍子之說在後,但這也讓“狻猊”鈕,與“獅”鈕之間,產生了微妙的不同。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灰田石《三獅雕件》 福建東南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古時稱為“狻猊”,“師子”,兩者均為西域民族語言的音譯,類似於今人翻譯的“可樂”,“咖啡”。“獅”之一字,乃後世逐漸流變而成,因此如今壽山石雕中常見的子母獅題材,品名往往寫作“太師少師”,即是由古代寫法沿用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乾隆 白玉太獅少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後漢書·順帝紀》就曾有“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噶爾地區)獻師子”的記載。《東觀記》則說,“師子似虎,正黃,有髯耏(鬃須),尾端茸毛大如鬥。”這一說法,當然和今天我們熟知的獅子完全一樣,可見當時記錄“貢獅”的人,是確實見過真正的獅子。

大約是因為這個“其色正黃”的記載,故此宮廷存件中,就有以田黃刻獅子鈕者。其中兩件,去年在福建省博物院“故宮珍品回鄉展”中與大家朝相,其一還落有玉璇款。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去年在閩展出的“故宮回故鄉展”中 一件碩大的田黃石玉璇制子母獅鈕章料

兩件田黃獅鈕,均為子母題材,獅子的形象無不是眉骨高隆,聳鼻凸眼,雖然威儀堂皇,華美典正,但與現實中大草原上真正獅子的形象,卻無疑相差甚遠。

但與此同時,故宮亦有另一壽山石刻的雄獅鈕章,獅子的面部造型,就很接近真正的雄獅——但背脊、尾部,卻依然遵照傳統刻法,飾以繁厚的絲毛,以彰華麗之姿,說是寫實,卻更似“混搭”,使人難免對其創作思路有些費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那麼,何以中國“獅子”,與真正的獅子混搭,會顯得如此怪異呢?又是為了什麼,會產生這麼奇異的獅鈕造型?說來,還是要怪在物種的分佈上。

前文提過,中國地區歷來不產獅子,獅子是西域而來,東傳的路徑,都是依靠“番邦進貢”。在中原王朝比較強盛的時代,“貢獅”是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

除了漢代“疏勒國”的“貢獅”之外,唐代因為絲綢之路的便捷,“異域來獅”也不少見,唐代大部分的君王陵墓中,都有石雕獅子守衛,陝西曾出土有唐代的獅紋鎏金碗,風格極為寫實,即此故也。不過所有的獅子,都僅僅是集中在帝王有限的宮苑中豢養,普通的民間雕刻工匠,根本無緣相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局部)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據說北魏時期,曾經有人前往健陀羅時見過真獅,但因為接觸的時間短暫,回來之後進行的刻畫雕塑,也與原本的獅子情狀大相徑庭。

明代因為海途暢達,也一度多有“貢獅”從東非經印度洋運到中國(如今臺北故宮博物院中,還有明人的《狻猊圖》存世)。但後來朝廷發現進貢的獅子沒有什麼實用價值,耗費的肉食卻很驚人,且番人攜獅來朝,多半是希望討要賞賜,因此成化年之後,就有“卻貢”(拒絕朝貢)之舉,獅子從此在中國又消失了身影。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狻猊圖》 (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正因為以上的種種緣故,中國的工匠,特別是壽山石雕刻的匠人們,是不熟悉真正的獅子的。

以楊玉璇為例,他所生活的晚明時期,整個中國社會幾乎是沒有任何人見過真實的獅子,更別說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者了。因此故宮所藏的數件“獅子鈕”章料,以及已為歷代帝王篆刻的獅子鈕閒章中,基本就都沒有寫實的意味在,完全就是“中國式獅子”的典型,是從宋元明一路這麼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田黃獅鈕章料二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田黃子母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壽山石雕刻在明清時代達到了巔峰,但清代第一次出現“貢獅”,卻已經是康熙十七年的事了。此時的楊玉璇如還在世,也已經七十餘歲,當然不可能再上北京去圍觀獅子,或者操刀雕刻,再領一時之風氣了。

而在民間,所謂“眼如銅鈴方寬口, 張嘴露齒伸舌頭,銅頭鐵額大蒜鼻, 慈眉善目笑顏開” 的獅子形象,也早已根深蒂固。一兩隻獅子的到來,並不能改變雕刻,尤其是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之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故宮博物院田黃子母獅鈕章料(局部)

開相特徵,全然是傳統獅子的範式

有關康熙十七年的這次“貢獅”,其實是葡萄牙人想要在中國開闢貿易,因為屢次要求都被拒絕,才想出來的一次“推廣運營”活動。因此傳說原本送來的獅子是雌雄成對的,但因為清廷對於外國人的防範,這次“貢獅”的審批手續繁複,拖延經年,最終活著到達北京城的只有雌獅。

但考據史料會發現,在雍正年間,御園內卻真有蓄養過雄獅,這或許是另一次進貢的結果,畢竟康熙在位數十年,一隻他執政早期送來的雌獅,當然無法活到雍正年間。

這樣看來,也許故而故宮的那件“大尾巴獅”鈕章料的制鈕者,大約應該是在雍正年間製作的此鈕。獅子身上厚重的絲毛,是壽山石雕刻中的傳統形象,而獅子的面目則是寫實的觀察結果。這種混搭,大概也是一種“繼承經典”,同時“創新新風”的一次嘗試吧!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乾隆三十六年刊印《高其佩高秉指頭畫說》

高秉摹獅子圖版畫,刻鈕的工匠顯然未見此獅全貌 王世襄《自珍集》

2

獅子題材的“變形記”

雍正朝的這隻“混搭”獅子,並不是個獅子造型裡變化的個案。獅子造型中上演的“變形記”,在歷史上其實是始終沒有中斷過的。

有明確記載的獅子東傳,最早是漢代,當時的社會流行方術與修仙。獅子身為前所未見的神異之獸,被工匠予以種種神話功能,變化出不少形象。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當是帶有雙翅的“辟邪”。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東漢 玉辟邪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有些“獅子”的造型,在變化過程中開始被結合進越來越多的元素。如帶角、有翅膀和雲紋繚繞等,都是常態。尤其是帶翅的翼獅,流傳極久。而云紋最後多變為靈芝、卷草等吉祥紋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朝青瓷獅形辟邪燭臺 福建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銅蹲獅形硯滴 故宮博物院館藏

南北朝時代,獅子逐漸與佛教形象結合,因而開始產生了蹲坐、馴順的造型。但唐代國力強盛,獅子就顯得雄健異常,多有行獅、立獅,且氣度不凡,即便是坐獅或者玉雕的把玩件,獅子本身也常常強調四肢筋骨、塑造勇猛之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石獅 上海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玉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宋代人喜歡“精緻生活”,無論螭虎、獅子,到了這個朝代,形象都一概的向“吉祥物”性質靠攏,甚至還被帶上了鈴鐺。也是從宋代以後,獅子帶上鈴鐺用以鎮宅的形象才開始深入人心。而同時期遼代的獅子門枕上,幾乎已經能夠看見今天各類獅鈕的影子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宋 磁州窯白地黑花“鎮宅”銘獅紋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宋青銅臥獅 擺件 王世襄《自珍集》

元代的獅子石雕,受到遼獅餘韻的影響,雖然氣勢上有所回升,但與唐獅的雄壯、凶悍相比,已經不在一個量級上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遼 石獅子門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明代雖然在永樂年間就有獅子進貢,甚至留下了逼真的圖影,但對於民間而言,根深蒂固的形象已經磨滅不去。明代的官服補子上,獅子多是下面這樣的形象: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代的官服補子獅紋圖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圓頭圓腦的獅子們,連開相都已經完全脫離真實的樣子,而是以一種擬人化的形式鞏固起來——獅子的面部,繼承了一種傳統上的“番人”的容貌。高聳的鼻頭,大大的鼻孔,隆起的額頭和凸出的眉關,這些早年出現在“番人”造像上的元素,都成為了很大一部分明獅的特徵。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雙林寺彩塑 獅、人面目的對比 獅子的面相明顯擬人化了

將這些特徵,用於對比明代的金剛、力士之類的題材,就會發現,人物的表情就是獅子的表情,獅子的特徵也如人物的特徵,獅子“通人”已經成為了一種慣例。

而除此之外,明代刻獅還有另一種變形,即不少遵循“龍生九子”一說的匠人,會將“狻猊”與“獅子”作為兩種概念來雕刻。這種說法,將狻猊劃入龍子之列。雖說“狻猊”一詞在先,而龍子之說在後,但這也讓“狻猊”鈕,與“獅”鈕之間,產生了微妙的不同。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臥獅紐“咸豐鑑賞”璽 故宮博物院館藏

這種不同,即是從咽喉到腹的位置,均有橫紋刻畫,尤如“蛇腹”。這種腹紋,其實當說是“龍腹”,是表示其為“龍子”身份的代表。故而後代刻“獅鈕”無“龍腹”,而刻狻猊則需有此腹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灰田石《三獅雕件》 福建東南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古時稱為“狻猊”,“師子”,兩者均為西域民族語言的音譯,類似於今人翻譯的“可樂”,“咖啡”。“獅”之一字,乃後世逐漸流變而成,因此如今壽山石雕中常見的子母獅題材,品名往往寫作“太師少師”,即是由古代寫法沿用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乾隆 白玉太獅少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後漢書·順帝紀》就曾有“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噶爾地區)獻師子”的記載。《東觀記》則說,“師子似虎,正黃,有髯耏(鬃須),尾端茸毛大如鬥。”這一說法,當然和今天我們熟知的獅子完全一樣,可見當時記錄“貢獅”的人,是確實見過真正的獅子。

大約是因為這個“其色正黃”的記載,故此宮廷存件中,就有以田黃刻獅子鈕者。其中兩件,去年在福建省博物院“故宮珍品回鄉展”中與大家朝相,其一還落有玉璇款。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去年在閩展出的“故宮回故鄉展”中 一件碩大的田黃石玉璇制子母獅鈕章料

兩件田黃獅鈕,均為子母題材,獅子的形象無不是眉骨高隆,聳鼻凸眼,雖然威儀堂皇,華美典正,但與現實中大草原上真正獅子的形象,卻無疑相差甚遠。

但與此同時,故宮亦有另一壽山石刻的雄獅鈕章,獅子的面部造型,就很接近真正的雄獅——但背脊、尾部,卻依然遵照傳統刻法,飾以繁厚的絲毛,以彰華麗之姿,說是寫實,卻更似“混搭”,使人難免對其創作思路有些費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那麼,何以中國“獅子”,與真正的獅子混搭,會顯得如此怪異呢?又是為了什麼,會產生這麼奇異的獅鈕造型?說來,還是要怪在物種的分佈上。

前文提過,中國地區歷來不產獅子,獅子是西域而來,東傳的路徑,都是依靠“番邦進貢”。在中原王朝比較強盛的時代,“貢獅”是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

除了漢代“疏勒國”的“貢獅”之外,唐代因為絲綢之路的便捷,“異域來獅”也不少見,唐代大部分的君王陵墓中,都有石雕獅子守衛,陝西曾出土有唐代的獅紋鎏金碗,風格極為寫實,即此故也。不過所有的獅子,都僅僅是集中在帝王有限的宮苑中豢養,普通的民間雕刻工匠,根本無緣相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局部)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據說北魏時期,曾經有人前往健陀羅時見過真獅,但因為接觸的時間短暫,回來之後進行的刻畫雕塑,也與原本的獅子情狀大相徑庭。

明代因為海途暢達,也一度多有“貢獅”從東非經印度洋運到中國(如今臺北故宮博物院中,還有明人的《狻猊圖》存世)。但後來朝廷發現進貢的獅子沒有什麼實用價值,耗費的肉食卻很驚人,且番人攜獅來朝,多半是希望討要賞賜,因此成化年之後,就有“卻貢”(拒絕朝貢)之舉,獅子從此在中國又消失了身影。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狻猊圖》 (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正因為以上的種種緣故,中國的工匠,特別是壽山石雕刻的匠人們,是不熟悉真正的獅子的。

以楊玉璇為例,他所生活的晚明時期,整個中國社會幾乎是沒有任何人見過真實的獅子,更別說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者了。因此故宮所藏的數件“獅子鈕”章料,以及已為歷代帝王篆刻的獅子鈕閒章中,基本就都沒有寫實的意味在,完全就是“中國式獅子”的典型,是從宋元明一路這麼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田黃獅鈕章料二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田黃子母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壽山石雕刻在明清時代達到了巔峰,但清代第一次出現“貢獅”,卻已經是康熙十七年的事了。此時的楊玉璇如還在世,也已經七十餘歲,當然不可能再上北京去圍觀獅子,或者操刀雕刻,再領一時之風氣了。

而在民間,所謂“眼如銅鈴方寬口, 張嘴露齒伸舌頭,銅頭鐵額大蒜鼻, 慈眉善目笑顏開” 的獅子形象,也早已根深蒂固。一兩隻獅子的到來,並不能改變雕刻,尤其是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之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故宮博物院田黃子母獅鈕章料(局部)

開相特徵,全然是傳統獅子的範式

有關康熙十七年的這次“貢獅”,其實是葡萄牙人想要在中國開闢貿易,因為屢次要求都被拒絕,才想出來的一次“推廣運營”活動。因此傳說原本送來的獅子是雌雄成對的,但因為清廷對於外國人的防範,這次“貢獅”的審批手續繁複,拖延經年,最終活著到達北京城的只有雌獅。

但考據史料會發現,在雍正年間,御園內卻真有蓄養過雄獅,這或許是另一次進貢的結果,畢竟康熙在位數十年,一隻他執政早期送來的雌獅,當然無法活到雍正年間。

這樣看來,也許故而故宮的那件“大尾巴獅”鈕章料的制鈕者,大約應該是在雍正年間製作的此鈕。獅子身上厚重的絲毛,是壽山石雕刻中的傳統形象,而獅子的面目則是寫實的觀察結果。這種混搭,大概也是一種“繼承經典”,同時“創新新風”的一次嘗試吧!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乾隆三十六年刊印《高其佩高秉指頭畫說》

高秉摹獅子圖版畫,刻鈕的工匠顯然未見此獅全貌 王世襄《自珍集》

2

獅子題材的“變形記”

雍正朝的這隻“混搭”獅子,並不是個獅子造型裡變化的個案。獅子造型中上演的“變形記”,在歷史上其實是始終沒有中斷過的。

有明確記載的獅子東傳,最早是漢代,當時的社會流行方術與修仙。獅子身為前所未見的神異之獸,被工匠予以種種神話功能,變化出不少形象。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當是帶有雙翅的“辟邪”。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東漢 玉辟邪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有些“獅子”的造型,在變化過程中開始被結合進越來越多的元素。如帶角、有翅膀和雲紋繚繞等,都是常態。尤其是帶翅的翼獅,流傳極久。而云紋最後多變為靈芝、卷草等吉祥紋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朝青瓷獅形辟邪燭臺 福建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銅蹲獅形硯滴 故宮博物院館藏

南北朝時代,獅子逐漸與佛教形象結合,因而開始產生了蹲坐、馴順的造型。但唐代國力強盛,獅子就顯得雄健異常,多有行獅、立獅,且氣度不凡,即便是坐獅或者玉雕的把玩件,獅子本身也常常強調四肢筋骨、塑造勇猛之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石獅 上海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玉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宋代人喜歡“精緻生活”,無論螭虎、獅子,到了這個朝代,形象都一概的向“吉祥物”性質靠攏,甚至還被帶上了鈴鐺。也是從宋代以後,獅子帶上鈴鐺用以鎮宅的形象才開始深入人心。而同時期遼代的獅子門枕上,幾乎已經能夠看見今天各類獅鈕的影子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宋 磁州窯白地黑花“鎮宅”銘獅紋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宋青銅臥獅 擺件 王世襄《自珍集》

元代的獅子石雕,受到遼獅餘韻的影響,雖然氣勢上有所回升,但與唐獅的雄壯、凶悍相比,已經不在一個量級上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遼 石獅子門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明代雖然在永樂年間就有獅子進貢,甚至留下了逼真的圖影,但對於民間而言,根深蒂固的形象已經磨滅不去。明代的官服補子上,獅子多是下面這樣的形象: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代的官服補子獅紋圖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圓頭圓腦的獅子們,連開相都已經完全脫離真實的樣子,而是以一種擬人化的形式鞏固起來——獅子的面部,繼承了一種傳統上的“番人”的容貌。高聳的鼻頭,大大的鼻孔,隆起的額頭和凸出的眉關,這些早年出現在“番人”造像上的元素,都成為了很大一部分明獅的特徵。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雙林寺彩塑 獅、人面目的對比 獅子的面相明顯擬人化了

將這些特徵,用於對比明代的金剛、力士之類的題材,就會發現,人物的表情就是獅子的表情,獅子的特徵也如人物的特徵,獅子“通人”已經成為了一種慣例。

而除此之外,明代刻獅還有另一種變形,即不少遵循“龍生九子”一說的匠人,會將“狻猊”與“獅子”作為兩種概念來雕刻。這種說法,將狻猊劃入龍子之列。雖說“狻猊”一詞在先,而龍子之說在後,但這也讓“狻猊”鈕,與“獅”鈕之間,產生了微妙的不同。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臥獅紐“咸豐鑑賞”璽 故宮博物院館藏

這種不同,即是從咽喉到腹的位置,均有橫紋刻畫,尤如“蛇腹”。這種腹紋,其實當說是“龍腹”,是表示其為“龍子”身份的代表。故而後代刻“獅鈕”無“龍腹”,而刻狻猊則需有此腹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珊瑚狻猊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灰田石《三獅雕件》 福建東南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古時稱為“狻猊”,“師子”,兩者均為西域民族語言的音譯,類似於今人翻譯的“可樂”,“咖啡”。“獅”之一字,乃後世逐漸流變而成,因此如今壽山石雕中常見的子母獅題材,品名往往寫作“太師少師”,即是由古代寫法沿用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乾隆 白玉太獅少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後漢書·順帝紀》就曾有“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噶爾地區)獻師子”的記載。《東觀記》則說,“師子似虎,正黃,有髯耏(鬃須),尾端茸毛大如鬥。”這一說法,當然和今天我們熟知的獅子完全一樣,可見當時記錄“貢獅”的人,是確實見過真正的獅子。

大約是因為這個“其色正黃”的記載,故此宮廷存件中,就有以田黃刻獅子鈕者。其中兩件,去年在福建省博物院“故宮珍品回鄉展”中與大家朝相,其一還落有玉璇款。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去年在閩展出的“故宮回故鄉展”中 一件碩大的田黃石玉璇制子母獅鈕章料

兩件田黃獅鈕,均為子母題材,獅子的形象無不是眉骨高隆,聳鼻凸眼,雖然威儀堂皇,華美典正,但與現實中大草原上真正獅子的形象,卻無疑相差甚遠。

但與此同時,故宮亦有另一壽山石刻的雄獅鈕章,獅子的面部造型,就很接近真正的雄獅——但背脊、尾部,卻依然遵照傳統刻法,飾以繁厚的絲毛,以彰華麗之姿,說是寫實,卻更似“混搭”,使人難免對其創作思路有些費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那麼,何以中國“獅子”,與真正的獅子混搭,會顯得如此怪異呢?又是為了什麼,會產生這麼奇異的獅鈕造型?說來,還是要怪在物種的分佈上。

前文提過,中國地區歷來不產獅子,獅子是西域而來,東傳的路徑,都是依靠“番邦進貢”。在中原王朝比較強盛的時代,“貢獅”是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

除了漢代“疏勒國”的“貢獅”之外,唐代因為絲綢之路的便捷,“異域來獅”也不少見,唐代大部分的君王陵墓中,都有石雕獅子守衛,陝西曾出土有唐代的獅紋鎏金碗,風格極為寫實,即此故也。不過所有的獅子,都僅僅是集中在帝王有限的宮苑中豢養,普通的民間雕刻工匠,根本無緣相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局部)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據說北魏時期,曾經有人前往健陀羅時見過真獅,但因為接觸的時間短暫,回來之後進行的刻畫雕塑,也與原本的獅子情狀大相徑庭。

明代因為海途暢達,也一度多有“貢獅”從東非經印度洋運到中國(如今臺北故宮博物院中,還有明人的《狻猊圖》存世)。但後來朝廷發現進貢的獅子沒有什麼實用價值,耗費的肉食卻很驚人,且番人攜獅來朝,多半是希望討要賞賜,因此成化年之後,就有“卻貢”(拒絕朝貢)之舉,獅子從此在中國又消失了身影。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狻猊圖》 (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正因為以上的種種緣故,中國的工匠,特別是壽山石雕刻的匠人們,是不熟悉真正的獅子的。

以楊玉璇為例,他所生活的晚明時期,整個中國社會幾乎是沒有任何人見過真實的獅子,更別說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者了。因此故宮所藏的數件“獅子鈕”章料,以及已為歷代帝王篆刻的獅子鈕閒章中,基本就都沒有寫實的意味在,完全就是“中國式獅子”的典型,是從宋元明一路這麼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田黃獅鈕章料二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田黃子母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壽山石雕刻在明清時代達到了巔峰,但清代第一次出現“貢獅”,卻已經是康熙十七年的事了。此時的楊玉璇如還在世,也已經七十餘歲,當然不可能再上北京去圍觀獅子,或者操刀雕刻,再領一時之風氣了。

而在民間,所謂“眼如銅鈴方寬口, 張嘴露齒伸舌頭,銅頭鐵額大蒜鼻, 慈眉善目笑顏開” 的獅子形象,也早已根深蒂固。一兩隻獅子的到來,並不能改變雕刻,尤其是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之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故宮博物院田黃子母獅鈕章料(局部)

開相特徵,全然是傳統獅子的範式

有關康熙十七年的這次“貢獅”,其實是葡萄牙人想要在中國開闢貿易,因為屢次要求都被拒絕,才想出來的一次“推廣運營”活動。因此傳說原本送來的獅子是雌雄成對的,但因為清廷對於外國人的防範,這次“貢獅”的審批手續繁複,拖延經年,最終活著到達北京城的只有雌獅。

但考據史料會發現,在雍正年間,御園內卻真有蓄養過雄獅,這或許是另一次進貢的結果,畢竟康熙在位數十年,一隻他執政早期送來的雌獅,當然無法活到雍正年間。

這樣看來,也許故而故宮的那件“大尾巴獅”鈕章料的制鈕者,大約應該是在雍正年間製作的此鈕。獅子身上厚重的絲毛,是壽山石雕刻中的傳統形象,而獅子的面目則是寫實的觀察結果。這種混搭,大概也是一種“繼承經典”,同時“創新新風”的一次嘗試吧!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乾隆三十六年刊印《高其佩高秉指頭畫說》

高秉摹獅子圖版畫,刻鈕的工匠顯然未見此獅全貌 王世襄《自珍集》

2

獅子題材的“變形記”

雍正朝的這隻“混搭”獅子,並不是個獅子造型裡變化的個案。獅子造型中上演的“變形記”,在歷史上其實是始終沒有中斷過的。

有明確記載的獅子東傳,最早是漢代,當時的社會流行方術與修仙。獅子身為前所未見的神異之獸,被工匠予以種種神話功能,變化出不少形象。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當是帶有雙翅的“辟邪”。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東漢 玉辟邪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有些“獅子”的造型,在變化過程中開始被結合進越來越多的元素。如帶角、有翅膀和雲紋繚繞等,都是常態。尤其是帶翅的翼獅,流傳極久。而云紋最後多變為靈芝、卷草等吉祥紋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朝青瓷獅形辟邪燭臺 福建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銅蹲獅形硯滴 故宮博物院館藏

南北朝時代,獅子逐漸與佛教形象結合,因而開始產生了蹲坐、馴順的造型。但唐代國力強盛,獅子就顯得雄健異常,多有行獅、立獅,且氣度不凡,即便是坐獅或者玉雕的把玩件,獅子本身也常常強調四肢筋骨、塑造勇猛之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石獅 上海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玉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宋代人喜歡“精緻生活”,無論螭虎、獅子,到了這個朝代,形象都一概的向“吉祥物”性質靠攏,甚至還被帶上了鈴鐺。也是從宋代以後,獅子帶上鈴鐺用以鎮宅的形象才開始深入人心。而同時期遼代的獅子門枕上,幾乎已經能夠看見今天各類獅鈕的影子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宋 磁州窯白地黑花“鎮宅”銘獅紋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宋青銅臥獅 擺件 王世襄《自珍集》

元代的獅子石雕,受到遼獅餘韻的影響,雖然氣勢上有所回升,但與唐獅的雄壯、凶悍相比,已經不在一個量級上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遼 石獅子門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明代雖然在永樂年間就有獅子進貢,甚至留下了逼真的圖影,但對於民間而言,根深蒂固的形象已經磨滅不去。明代的官服補子上,獅子多是下面這樣的形象: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代的官服補子獅紋圖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圓頭圓腦的獅子們,連開相都已經完全脫離真實的樣子,而是以一種擬人化的形式鞏固起來——獅子的面部,繼承了一種傳統上的“番人”的容貌。高聳的鼻頭,大大的鼻孔,隆起的額頭和凸出的眉關,這些早年出現在“番人”造像上的元素,都成為了很大一部分明獅的特徵。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雙林寺彩塑 獅、人面目的對比 獅子的面相明顯擬人化了

將這些特徵,用於對比明代的金剛、力士之類的題材,就會發現,人物的表情就是獅子的表情,獅子的特徵也如人物的特徵,獅子“通人”已經成為了一種慣例。

而除此之外,明代刻獅還有另一種變形,即不少遵循“龍生九子”一說的匠人,會將“狻猊”與“獅子”作為兩種概念來雕刻。這種說法,將狻猊劃入龍子之列。雖說“狻猊”一詞在先,而龍子之說在後,但這也讓“狻猊”鈕,與“獅”鈕之間,產生了微妙的不同。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臥獅紐“咸豐鑑賞”璽 故宮博物院館藏

這種不同,即是從咽喉到腹的位置,均有橫紋刻畫,尤如“蛇腹”。這種腹紋,其實當說是“龍腹”,是表示其為“龍子”身份的代表。故而後代刻“獅鈕”無“龍腹”,而刻狻猊則需有此腹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珊瑚狻猊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古狻猊墨 故宮博物院館藏 (珊瑚與墨刻上上,都要明顯起伏的腹紋)

今人對於“獅子”題材的壽山石雕刻,印象深刻的多是福州本土的刻法。清末民國時期,東門派所刻獅子,雙眼在面目上佔比例極大,雙目圓睜,眼珠大而凸出,嘴吻短而圓肥,有些還被坊間稱為“猴子臉”,這比之清代早期、中期的形象,又已經產生了很大的改變。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灰田石《三獅雕件》 福建東南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古時稱為“狻猊”,“師子”,兩者均為西域民族語言的音譯,類似於今人翻譯的“可樂”,“咖啡”。“獅”之一字,乃後世逐漸流變而成,因此如今壽山石雕中常見的子母獅題材,品名往往寫作“太師少師”,即是由古代寫法沿用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乾隆 白玉太獅少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後漢書·順帝紀》就曾有“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噶爾地區)獻師子”的記載。《東觀記》則說,“師子似虎,正黃,有髯耏(鬃須),尾端茸毛大如鬥。”這一說法,當然和今天我們熟知的獅子完全一樣,可見當時記錄“貢獅”的人,是確實見過真正的獅子。

大約是因為這個“其色正黃”的記載,故此宮廷存件中,就有以田黃刻獅子鈕者。其中兩件,去年在福建省博物院“故宮珍品回鄉展”中與大家朝相,其一還落有玉璇款。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去年在閩展出的“故宮回故鄉展”中 一件碩大的田黃石玉璇制子母獅鈕章料

兩件田黃獅鈕,均為子母題材,獅子的形象無不是眉骨高隆,聳鼻凸眼,雖然威儀堂皇,華美典正,但與現實中大草原上真正獅子的形象,卻無疑相差甚遠。

但與此同時,故宮亦有另一壽山石刻的雄獅鈕章,獅子的面部造型,就很接近真正的雄獅——但背脊、尾部,卻依然遵照傳統刻法,飾以繁厚的絲毛,以彰華麗之姿,說是寫實,卻更似“混搭”,使人難免對其創作思路有些費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那麼,何以中國“獅子”,與真正的獅子混搭,會顯得如此怪異呢?又是為了什麼,會產生這麼奇異的獅鈕造型?說來,還是要怪在物種的分佈上。

前文提過,中國地區歷來不產獅子,獅子是西域而來,東傳的路徑,都是依靠“番邦進貢”。在中原王朝比較強盛的時代,“貢獅”是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

除了漢代“疏勒國”的“貢獅”之外,唐代因為絲綢之路的便捷,“異域來獅”也不少見,唐代大部分的君王陵墓中,都有石雕獅子守衛,陝西曾出土有唐代的獅紋鎏金碗,風格極為寫實,即此故也。不過所有的獅子,都僅僅是集中在帝王有限的宮苑中豢養,普通的民間雕刻工匠,根本無緣相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局部)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據說北魏時期,曾經有人前往健陀羅時見過真獅,但因為接觸的時間短暫,回來之後進行的刻畫雕塑,也與原本的獅子情狀大相徑庭。

明代因為海途暢達,也一度多有“貢獅”從東非經印度洋運到中國(如今臺北故宮博物院中,還有明人的《狻猊圖》存世)。但後來朝廷發現進貢的獅子沒有什麼實用價值,耗費的肉食卻很驚人,且番人攜獅來朝,多半是希望討要賞賜,因此成化年之後,就有“卻貢”(拒絕朝貢)之舉,獅子從此在中國又消失了身影。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狻猊圖》 (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正因為以上的種種緣故,中國的工匠,特別是壽山石雕刻的匠人們,是不熟悉真正的獅子的。

以楊玉璇為例,他所生活的晚明時期,整個中國社會幾乎是沒有任何人見過真實的獅子,更別說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者了。因此故宮所藏的數件“獅子鈕”章料,以及已為歷代帝王篆刻的獅子鈕閒章中,基本就都沒有寫實的意味在,完全就是“中國式獅子”的典型,是從宋元明一路這麼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田黃獅鈕章料二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田黃子母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壽山石雕刻在明清時代達到了巔峰,但清代第一次出現“貢獅”,卻已經是康熙十七年的事了。此時的楊玉璇如還在世,也已經七十餘歲,當然不可能再上北京去圍觀獅子,或者操刀雕刻,再領一時之風氣了。

而在民間,所謂“眼如銅鈴方寬口, 張嘴露齒伸舌頭,銅頭鐵額大蒜鼻, 慈眉善目笑顏開” 的獅子形象,也早已根深蒂固。一兩隻獅子的到來,並不能改變雕刻,尤其是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之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故宮博物院田黃子母獅鈕章料(局部)

開相特徵,全然是傳統獅子的範式

有關康熙十七年的這次“貢獅”,其實是葡萄牙人想要在中國開闢貿易,因為屢次要求都被拒絕,才想出來的一次“推廣運營”活動。因此傳說原本送來的獅子是雌雄成對的,但因為清廷對於外國人的防範,這次“貢獅”的審批手續繁複,拖延經年,最終活著到達北京城的只有雌獅。

但考據史料會發現,在雍正年間,御園內卻真有蓄養過雄獅,這或許是另一次進貢的結果,畢竟康熙在位數十年,一隻他執政早期送來的雌獅,當然無法活到雍正年間。

這樣看來,也許故而故宮的那件“大尾巴獅”鈕章料的制鈕者,大約應該是在雍正年間製作的此鈕。獅子身上厚重的絲毛,是壽山石雕刻中的傳統形象,而獅子的面目則是寫實的觀察結果。這種混搭,大概也是一種“繼承經典”,同時“創新新風”的一次嘗試吧!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乾隆三十六年刊印《高其佩高秉指頭畫說》

高秉摹獅子圖版畫,刻鈕的工匠顯然未見此獅全貌 王世襄《自珍集》

2

獅子題材的“變形記”

雍正朝的這隻“混搭”獅子,並不是個獅子造型裡變化的個案。獅子造型中上演的“變形記”,在歷史上其實是始終沒有中斷過的。

有明確記載的獅子東傳,最早是漢代,當時的社會流行方術與修仙。獅子身為前所未見的神異之獸,被工匠予以種種神話功能,變化出不少形象。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當是帶有雙翅的“辟邪”。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東漢 玉辟邪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有些“獅子”的造型,在變化過程中開始被結合進越來越多的元素。如帶角、有翅膀和雲紋繚繞等,都是常態。尤其是帶翅的翼獅,流傳極久。而云紋最後多變為靈芝、卷草等吉祥紋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朝青瓷獅形辟邪燭臺 福建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銅蹲獅形硯滴 故宮博物院館藏

南北朝時代,獅子逐漸與佛教形象結合,因而開始產生了蹲坐、馴順的造型。但唐代國力強盛,獅子就顯得雄健異常,多有行獅、立獅,且氣度不凡,即便是坐獅或者玉雕的把玩件,獅子本身也常常強調四肢筋骨、塑造勇猛之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石獅 上海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玉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宋代人喜歡“精緻生活”,無論螭虎、獅子,到了這個朝代,形象都一概的向“吉祥物”性質靠攏,甚至還被帶上了鈴鐺。也是從宋代以後,獅子帶上鈴鐺用以鎮宅的形象才開始深入人心。而同時期遼代的獅子門枕上,幾乎已經能夠看見今天各類獅鈕的影子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宋 磁州窯白地黑花“鎮宅”銘獅紋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宋青銅臥獅 擺件 王世襄《自珍集》

元代的獅子石雕,受到遼獅餘韻的影響,雖然氣勢上有所回升,但與唐獅的雄壯、凶悍相比,已經不在一個量級上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遼 石獅子門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明代雖然在永樂年間就有獅子進貢,甚至留下了逼真的圖影,但對於民間而言,根深蒂固的形象已經磨滅不去。明代的官服補子上,獅子多是下面這樣的形象: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代的官服補子獅紋圖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圓頭圓腦的獅子們,連開相都已經完全脫離真實的樣子,而是以一種擬人化的形式鞏固起來——獅子的面部,繼承了一種傳統上的“番人”的容貌。高聳的鼻頭,大大的鼻孔,隆起的額頭和凸出的眉關,這些早年出現在“番人”造像上的元素,都成為了很大一部分明獅的特徵。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雙林寺彩塑 獅、人面目的對比 獅子的面相明顯擬人化了

將這些特徵,用於對比明代的金剛、力士之類的題材,就會發現,人物的表情就是獅子的表情,獅子的特徵也如人物的特徵,獅子“通人”已經成為了一種慣例。

而除此之外,明代刻獅還有另一種變形,即不少遵循“龍生九子”一說的匠人,會將“狻猊”與“獅子”作為兩種概念來雕刻。這種說法,將狻猊劃入龍子之列。雖說“狻猊”一詞在先,而龍子之說在後,但這也讓“狻猊”鈕,與“獅”鈕之間,產生了微妙的不同。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臥獅紐“咸豐鑑賞”璽 故宮博物院館藏

這種不同,即是從咽喉到腹的位置,均有橫紋刻畫,尤如“蛇腹”。這種腹紋,其實當說是“龍腹”,是表示其為“龍子”身份的代表。故而後代刻“獅鈕”無“龍腹”,而刻狻猊則需有此腹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珊瑚狻猊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古狻猊墨 故宮博物院館藏 (珊瑚與墨刻上上,都要明顯起伏的腹紋)

今人對於“獅子”題材的壽山石雕刻,印象深刻的多是福州本土的刻法。清末民國時期,東門派所刻獅子,雙眼在面目上佔比例極大,雙目圓睜,眼珠大而凸出,嘴吻短而圓肥,有些還被坊間稱為“猴子臉”,這比之清代早期、中期的形象,又已經產生了很大的改變。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林元珠作 高山桃花洞石太獅少獅對章(局部) 福建東南2014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除此之外,這個時期的獅子鈕,有一些在軀體也受到清代中晚期的雕獅時風之影響,大多身披重毛,一綹一綹,酷似舞獅時候南獅之造型。今年東南秋拍上的一枚冰糖地三獅鈕荔枝印章,其工藝即是這一風格的餘音。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灰田石《三獅雕件》 福建東南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古時稱為“狻猊”,“師子”,兩者均為西域民族語言的音譯,類似於今人翻譯的“可樂”,“咖啡”。“獅”之一字,乃後世逐漸流變而成,因此如今壽山石雕中常見的子母獅題材,品名往往寫作“太師少師”,即是由古代寫法沿用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乾隆 白玉太獅少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後漢書·順帝紀》就曾有“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噶爾地區)獻師子”的記載。《東觀記》則說,“師子似虎,正黃,有髯耏(鬃須),尾端茸毛大如鬥。”這一說法,當然和今天我們熟知的獅子完全一樣,可見當時記錄“貢獅”的人,是確實見過真正的獅子。

大約是因為這個“其色正黃”的記載,故此宮廷存件中,就有以田黃刻獅子鈕者。其中兩件,去年在福建省博物院“故宮珍品回鄉展”中與大家朝相,其一還落有玉璇款。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去年在閩展出的“故宮回故鄉展”中 一件碩大的田黃石玉璇制子母獅鈕章料

兩件田黃獅鈕,均為子母題材,獅子的形象無不是眉骨高隆,聳鼻凸眼,雖然威儀堂皇,華美典正,但與現實中大草原上真正獅子的形象,卻無疑相差甚遠。

但與此同時,故宮亦有另一壽山石刻的雄獅鈕章,獅子的面部造型,就很接近真正的雄獅——但背脊、尾部,卻依然遵照傳統刻法,飾以繁厚的絲毛,以彰華麗之姿,說是寫實,卻更似“混搭”,使人難免對其創作思路有些費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那麼,何以中國“獅子”,與真正的獅子混搭,會顯得如此怪異呢?又是為了什麼,會產生這麼奇異的獅鈕造型?說來,還是要怪在物種的分佈上。

前文提過,中國地區歷來不產獅子,獅子是西域而來,東傳的路徑,都是依靠“番邦進貢”。在中原王朝比較強盛的時代,“貢獅”是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

除了漢代“疏勒國”的“貢獅”之外,唐代因為絲綢之路的便捷,“異域來獅”也不少見,唐代大部分的君王陵墓中,都有石雕獅子守衛,陝西曾出土有唐代的獅紋鎏金碗,風格極為寫實,即此故也。不過所有的獅子,都僅僅是集中在帝王有限的宮苑中豢養,普通的民間雕刻工匠,根本無緣相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局部)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據說北魏時期,曾經有人前往健陀羅時見過真獅,但因為接觸的時間短暫,回來之後進行的刻畫雕塑,也與原本的獅子情狀大相徑庭。

明代因為海途暢達,也一度多有“貢獅”從東非經印度洋運到中國(如今臺北故宮博物院中,還有明人的《狻猊圖》存世)。但後來朝廷發現進貢的獅子沒有什麼實用價值,耗費的肉食卻很驚人,且番人攜獅來朝,多半是希望討要賞賜,因此成化年之後,就有“卻貢”(拒絕朝貢)之舉,獅子從此在中國又消失了身影。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狻猊圖》 (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正因為以上的種種緣故,中國的工匠,特別是壽山石雕刻的匠人們,是不熟悉真正的獅子的。

以楊玉璇為例,他所生活的晚明時期,整個中國社會幾乎是沒有任何人見過真實的獅子,更別說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者了。因此故宮所藏的數件“獅子鈕”章料,以及已為歷代帝王篆刻的獅子鈕閒章中,基本就都沒有寫實的意味在,完全就是“中國式獅子”的典型,是從宋元明一路這麼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田黃獅鈕章料二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田黃子母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壽山石雕刻在明清時代達到了巔峰,但清代第一次出現“貢獅”,卻已經是康熙十七年的事了。此時的楊玉璇如還在世,也已經七十餘歲,當然不可能再上北京去圍觀獅子,或者操刀雕刻,再領一時之風氣了。

而在民間,所謂“眼如銅鈴方寬口, 張嘴露齒伸舌頭,銅頭鐵額大蒜鼻, 慈眉善目笑顏開” 的獅子形象,也早已根深蒂固。一兩隻獅子的到來,並不能改變雕刻,尤其是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之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故宮博物院田黃子母獅鈕章料(局部)

開相特徵,全然是傳統獅子的範式

有關康熙十七年的這次“貢獅”,其實是葡萄牙人想要在中國開闢貿易,因為屢次要求都被拒絕,才想出來的一次“推廣運營”活動。因此傳說原本送來的獅子是雌雄成對的,但因為清廷對於外國人的防範,這次“貢獅”的審批手續繁複,拖延經年,最終活著到達北京城的只有雌獅。

但考據史料會發現,在雍正年間,御園內卻真有蓄養過雄獅,這或許是另一次進貢的結果,畢竟康熙在位數十年,一隻他執政早期送來的雌獅,當然無法活到雍正年間。

這樣看來,也許故而故宮的那件“大尾巴獅”鈕章料的制鈕者,大約應該是在雍正年間製作的此鈕。獅子身上厚重的絲毛,是壽山石雕刻中的傳統形象,而獅子的面目則是寫實的觀察結果。這種混搭,大概也是一種“繼承經典”,同時“創新新風”的一次嘗試吧!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乾隆三十六年刊印《高其佩高秉指頭畫說》

高秉摹獅子圖版畫,刻鈕的工匠顯然未見此獅全貌 王世襄《自珍集》

2

獅子題材的“變形記”

雍正朝的這隻“混搭”獅子,並不是個獅子造型裡變化的個案。獅子造型中上演的“變形記”,在歷史上其實是始終沒有中斷過的。

有明確記載的獅子東傳,最早是漢代,當時的社會流行方術與修仙。獅子身為前所未見的神異之獸,被工匠予以種種神話功能,變化出不少形象。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當是帶有雙翅的“辟邪”。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東漢 玉辟邪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有些“獅子”的造型,在變化過程中開始被結合進越來越多的元素。如帶角、有翅膀和雲紋繚繞等,都是常態。尤其是帶翅的翼獅,流傳極久。而云紋最後多變為靈芝、卷草等吉祥紋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朝青瓷獅形辟邪燭臺 福建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銅蹲獅形硯滴 故宮博物院館藏

南北朝時代,獅子逐漸與佛教形象結合,因而開始產生了蹲坐、馴順的造型。但唐代國力強盛,獅子就顯得雄健異常,多有行獅、立獅,且氣度不凡,即便是坐獅或者玉雕的把玩件,獅子本身也常常強調四肢筋骨、塑造勇猛之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石獅 上海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玉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宋代人喜歡“精緻生活”,無論螭虎、獅子,到了這個朝代,形象都一概的向“吉祥物”性質靠攏,甚至還被帶上了鈴鐺。也是從宋代以後,獅子帶上鈴鐺用以鎮宅的形象才開始深入人心。而同時期遼代的獅子門枕上,幾乎已經能夠看見今天各類獅鈕的影子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宋 磁州窯白地黑花“鎮宅”銘獅紋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宋青銅臥獅 擺件 王世襄《自珍集》

元代的獅子石雕,受到遼獅餘韻的影響,雖然氣勢上有所回升,但與唐獅的雄壯、凶悍相比,已經不在一個量級上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遼 石獅子門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明代雖然在永樂年間就有獅子進貢,甚至留下了逼真的圖影,但對於民間而言,根深蒂固的形象已經磨滅不去。明代的官服補子上,獅子多是下面這樣的形象: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代的官服補子獅紋圖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圓頭圓腦的獅子們,連開相都已經完全脫離真實的樣子,而是以一種擬人化的形式鞏固起來——獅子的面部,繼承了一種傳統上的“番人”的容貌。高聳的鼻頭,大大的鼻孔,隆起的額頭和凸出的眉關,這些早年出現在“番人”造像上的元素,都成為了很大一部分明獅的特徵。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雙林寺彩塑 獅、人面目的對比 獅子的面相明顯擬人化了

將這些特徵,用於對比明代的金剛、力士之類的題材,就會發現,人物的表情就是獅子的表情,獅子的特徵也如人物的特徵,獅子“通人”已經成為了一種慣例。

而除此之外,明代刻獅還有另一種變形,即不少遵循“龍生九子”一說的匠人,會將“狻猊”與“獅子”作為兩種概念來雕刻。這種說法,將狻猊劃入龍子之列。雖說“狻猊”一詞在先,而龍子之說在後,但這也讓“狻猊”鈕,與“獅”鈕之間,產生了微妙的不同。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臥獅紐“咸豐鑑賞”璽 故宮博物院館藏

這種不同,即是從咽喉到腹的位置,均有橫紋刻畫,尤如“蛇腹”。這種腹紋,其實當說是“龍腹”,是表示其為“龍子”身份的代表。故而後代刻“獅鈕”無“龍腹”,而刻狻猊則需有此腹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珊瑚狻猊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古狻猊墨 故宮博物院館藏 (珊瑚與墨刻上上,都要明顯起伏的腹紋)

今人對於“獅子”題材的壽山石雕刻,印象深刻的多是福州本土的刻法。清末民國時期,東門派所刻獅子,雙眼在面目上佔比例極大,雙目圓睜,眼珠大而凸出,嘴吻短而圓肥,有些還被坊間稱為“猴子臉”,這比之清代早期、中期的形象,又已經產生了很大的改變。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林元珠作 高山桃花洞石太獅少獅對章(局部) 福建東南2014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除此之外,這個時期的獅子鈕,有一些在軀體也受到清代中晚期的雕獅時風之影響,大多身披重毛,一綹一綹,酷似舞獅時候南獅之造型。今年東南秋拍上的一枚冰糖地三獅鈕荔枝印章,其工藝即是這一風格的餘音。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除了東門派此類的獅子鈕之外,建國後壽山石雕作品的各類“獅子”題材中,以王炎佺先生所刻之獅子最有特色——獅口含珠,可以來回滾動,並且獅子牙齒相連,珠子是以特殊的手法、工具,慢慢剔出的,滾珠正圓,能夠在口中來回活動而不掉出。

沒有機械的年代,此類“銜珠”獅子,是王氏雕刻的一絕。且王氏之獅,大多眉弓裝飾較多渦卷,眼珠渾圓,辨識度頗高,刻的場面也多喜慶熱鬧,在早年是十分為藏家所鍾愛的一個風格類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灰田石《三獅雕件》 福建東南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古時稱為“狻猊”,“師子”,兩者均為西域民族語言的音譯,類似於今人翻譯的“可樂”,“咖啡”。“獅”之一字,乃後世逐漸流變而成,因此如今壽山石雕中常見的子母獅題材,品名往往寫作“太師少師”,即是由古代寫法沿用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乾隆 白玉太獅少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後漢書·順帝紀》就曾有“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噶爾地區)獻師子”的記載。《東觀記》則說,“師子似虎,正黃,有髯耏(鬃須),尾端茸毛大如鬥。”這一說法,當然和今天我們熟知的獅子完全一樣,可見當時記錄“貢獅”的人,是確實見過真正的獅子。

大約是因為這個“其色正黃”的記載,故此宮廷存件中,就有以田黃刻獅子鈕者。其中兩件,去年在福建省博物院“故宮珍品回鄉展”中與大家朝相,其一還落有玉璇款。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去年在閩展出的“故宮回故鄉展”中 一件碩大的田黃石玉璇制子母獅鈕章料

兩件田黃獅鈕,均為子母題材,獅子的形象無不是眉骨高隆,聳鼻凸眼,雖然威儀堂皇,華美典正,但與現實中大草原上真正獅子的形象,卻無疑相差甚遠。

但與此同時,故宮亦有另一壽山石刻的雄獅鈕章,獅子的面部造型,就很接近真正的雄獅——但背脊、尾部,卻依然遵照傳統刻法,飾以繁厚的絲毛,以彰華麗之姿,說是寫實,卻更似“混搭”,使人難免對其創作思路有些費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那麼,何以中國“獅子”,與真正的獅子混搭,會顯得如此怪異呢?又是為了什麼,會產生這麼奇異的獅鈕造型?說來,還是要怪在物種的分佈上。

前文提過,中國地區歷來不產獅子,獅子是西域而來,東傳的路徑,都是依靠“番邦進貢”。在中原王朝比較強盛的時代,“貢獅”是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

除了漢代“疏勒國”的“貢獅”之外,唐代因為絲綢之路的便捷,“異域來獅”也不少見,唐代大部分的君王陵墓中,都有石雕獅子守衛,陝西曾出土有唐代的獅紋鎏金碗,風格極為寫實,即此故也。不過所有的獅子,都僅僅是集中在帝王有限的宮苑中豢養,普通的民間雕刻工匠,根本無緣相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局部)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據說北魏時期,曾經有人前往健陀羅時見過真獅,但因為接觸的時間短暫,回來之後進行的刻畫雕塑,也與原本的獅子情狀大相徑庭。

明代因為海途暢達,也一度多有“貢獅”從東非經印度洋運到中國(如今臺北故宮博物院中,還有明人的《狻猊圖》存世)。但後來朝廷發現進貢的獅子沒有什麼實用價值,耗費的肉食卻很驚人,且番人攜獅來朝,多半是希望討要賞賜,因此成化年之後,就有“卻貢”(拒絕朝貢)之舉,獅子從此在中國又消失了身影。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狻猊圖》 (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正因為以上的種種緣故,中國的工匠,特別是壽山石雕刻的匠人們,是不熟悉真正的獅子的。

以楊玉璇為例,他所生活的晚明時期,整個中國社會幾乎是沒有任何人見過真實的獅子,更別說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者了。因此故宮所藏的數件“獅子鈕”章料,以及已為歷代帝王篆刻的獅子鈕閒章中,基本就都沒有寫實的意味在,完全就是“中國式獅子”的典型,是從宋元明一路這麼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田黃獅鈕章料二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田黃子母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壽山石雕刻在明清時代達到了巔峰,但清代第一次出現“貢獅”,卻已經是康熙十七年的事了。此時的楊玉璇如還在世,也已經七十餘歲,當然不可能再上北京去圍觀獅子,或者操刀雕刻,再領一時之風氣了。

而在民間,所謂“眼如銅鈴方寬口, 張嘴露齒伸舌頭,銅頭鐵額大蒜鼻, 慈眉善目笑顏開” 的獅子形象,也早已根深蒂固。一兩隻獅子的到來,並不能改變雕刻,尤其是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之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故宮博物院田黃子母獅鈕章料(局部)

開相特徵,全然是傳統獅子的範式

有關康熙十七年的這次“貢獅”,其實是葡萄牙人想要在中國開闢貿易,因為屢次要求都被拒絕,才想出來的一次“推廣運營”活動。因此傳說原本送來的獅子是雌雄成對的,但因為清廷對於外國人的防範,這次“貢獅”的審批手續繁複,拖延經年,最終活著到達北京城的只有雌獅。

但考據史料會發現,在雍正年間,御園內卻真有蓄養過雄獅,這或許是另一次進貢的結果,畢竟康熙在位數十年,一隻他執政早期送來的雌獅,當然無法活到雍正年間。

這樣看來,也許故而故宮的那件“大尾巴獅”鈕章料的制鈕者,大約應該是在雍正年間製作的此鈕。獅子身上厚重的絲毛,是壽山石雕刻中的傳統形象,而獅子的面目則是寫實的觀察結果。這種混搭,大概也是一種“繼承經典”,同時“創新新風”的一次嘗試吧!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乾隆三十六年刊印《高其佩高秉指頭畫說》

高秉摹獅子圖版畫,刻鈕的工匠顯然未見此獅全貌 王世襄《自珍集》

2

獅子題材的“變形記”

雍正朝的這隻“混搭”獅子,並不是個獅子造型裡變化的個案。獅子造型中上演的“變形記”,在歷史上其實是始終沒有中斷過的。

有明確記載的獅子東傳,最早是漢代,當時的社會流行方術與修仙。獅子身為前所未見的神異之獸,被工匠予以種種神話功能,變化出不少形象。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當是帶有雙翅的“辟邪”。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東漢 玉辟邪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有些“獅子”的造型,在變化過程中開始被結合進越來越多的元素。如帶角、有翅膀和雲紋繚繞等,都是常態。尤其是帶翅的翼獅,流傳極久。而云紋最後多變為靈芝、卷草等吉祥紋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朝青瓷獅形辟邪燭臺 福建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銅蹲獅形硯滴 故宮博物院館藏

南北朝時代,獅子逐漸與佛教形象結合,因而開始產生了蹲坐、馴順的造型。但唐代國力強盛,獅子就顯得雄健異常,多有行獅、立獅,且氣度不凡,即便是坐獅或者玉雕的把玩件,獅子本身也常常強調四肢筋骨、塑造勇猛之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石獅 上海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玉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宋代人喜歡“精緻生活”,無論螭虎、獅子,到了這個朝代,形象都一概的向“吉祥物”性質靠攏,甚至還被帶上了鈴鐺。也是從宋代以後,獅子帶上鈴鐺用以鎮宅的形象才開始深入人心。而同時期遼代的獅子門枕上,幾乎已經能夠看見今天各類獅鈕的影子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宋 磁州窯白地黑花“鎮宅”銘獅紋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宋青銅臥獅 擺件 王世襄《自珍集》

元代的獅子石雕,受到遼獅餘韻的影響,雖然氣勢上有所回升,但與唐獅的雄壯、凶悍相比,已經不在一個量級上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遼 石獅子門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明代雖然在永樂年間就有獅子進貢,甚至留下了逼真的圖影,但對於民間而言,根深蒂固的形象已經磨滅不去。明代的官服補子上,獅子多是下面這樣的形象: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代的官服補子獅紋圖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圓頭圓腦的獅子們,連開相都已經完全脫離真實的樣子,而是以一種擬人化的形式鞏固起來——獅子的面部,繼承了一種傳統上的“番人”的容貌。高聳的鼻頭,大大的鼻孔,隆起的額頭和凸出的眉關,這些早年出現在“番人”造像上的元素,都成為了很大一部分明獅的特徵。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雙林寺彩塑 獅、人面目的對比 獅子的面相明顯擬人化了

將這些特徵,用於對比明代的金剛、力士之類的題材,就會發現,人物的表情就是獅子的表情,獅子的特徵也如人物的特徵,獅子“通人”已經成為了一種慣例。

而除此之外,明代刻獅還有另一種變形,即不少遵循“龍生九子”一說的匠人,會將“狻猊”與“獅子”作為兩種概念來雕刻。這種說法,將狻猊劃入龍子之列。雖說“狻猊”一詞在先,而龍子之說在後,但這也讓“狻猊”鈕,與“獅”鈕之間,產生了微妙的不同。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臥獅紐“咸豐鑑賞”璽 故宮博物院館藏

這種不同,即是從咽喉到腹的位置,均有橫紋刻畫,尤如“蛇腹”。這種腹紋,其實當說是“龍腹”,是表示其為“龍子”身份的代表。故而後代刻“獅鈕”無“龍腹”,而刻狻猊則需有此腹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珊瑚狻猊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古狻猊墨 故宮博物院館藏 (珊瑚與墨刻上上,都要明顯起伏的腹紋)

今人對於“獅子”題材的壽山石雕刻,印象深刻的多是福州本土的刻法。清末民國時期,東門派所刻獅子,雙眼在面目上佔比例極大,雙目圓睜,眼珠大而凸出,嘴吻短而圓肥,有些還被坊間稱為“猴子臉”,這比之清代早期、中期的形象,又已經產生了很大的改變。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林元珠作 高山桃花洞石太獅少獅對章(局部) 福建東南2014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除此之外,這個時期的獅子鈕,有一些在軀體也受到清代中晚期的雕獅時風之影響,大多身披重毛,一綹一綹,酷似舞獅時候南獅之造型。今年東南秋拍上的一枚冰糖地三獅鈕荔枝印章,其工藝即是這一風格的餘音。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除了東門派此類的獅子鈕之外,建國後壽山石雕作品的各類“獅子”題材中,以王炎佺先生所刻之獅子最有特色——獅口含珠,可以來回滾動,並且獅子牙齒相連,珠子是以特殊的手法、工具,慢慢剔出的,滾珠正圓,能夠在口中來回活動而不掉出。

沒有機械的年代,此類“銜珠”獅子,是王氏雕刻的一絕。且王氏之獅,大多眉弓裝飾較多渦卷,眼珠渾圓,辨識度頗高,刻的場面也多喜慶熱鬧,在早年是十分為藏家所鍾愛的一個風格類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王炎銓作水洞高山石群獅戲球方章(局部) 福建東南2013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的“變形”雖多,但因為時代不同,氣質分別也很強烈,以時代特徵辨認,大部分情況下,還是不至於錯認的。

3

與“獅”相關的壽山石雕刻命題

筆者在上文中曾說過,壽山石題材,與獅子有關的實在不少——舉凡“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群獅戲”等等都是如此。

佛教自印度來,而獅子雖然不產於中國,卻在印度有所出產。在印度傳來中國的佛教,也就包含著佛前侍立的獅子形象,一起為普羅大眾所熟知。南北朝時不少佛像中,都有獅子蹲踞的形象。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灰田石《三獅雕件》 福建東南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古時稱為“狻猊”,“師子”,兩者均為西域民族語言的音譯,類似於今人翻譯的“可樂”,“咖啡”。“獅”之一字,乃後世逐漸流變而成,因此如今壽山石雕中常見的子母獅題材,品名往往寫作“太師少師”,即是由古代寫法沿用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乾隆 白玉太獅少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後漢書·順帝紀》就曾有“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噶爾地區)獻師子”的記載。《東觀記》則說,“師子似虎,正黃,有髯耏(鬃須),尾端茸毛大如鬥。”這一說法,當然和今天我們熟知的獅子完全一樣,可見當時記錄“貢獅”的人,是確實見過真正的獅子。

大約是因為這個“其色正黃”的記載,故此宮廷存件中,就有以田黃刻獅子鈕者。其中兩件,去年在福建省博物院“故宮珍品回鄉展”中與大家朝相,其一還落有玉璇款。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去年在閩展出的“故宮回故鄉展”中 一件碩大的田黃石玉璇制子母獅鈕章料

兩件田黃獅鈕,均為子母題材,獅子的形象無不是眉骨高隆,聳鼻凸眼,雖然威儀堂皇,華美典正,但與現實中大草原上真正獅子的形象,卻無疑相差甚遠。

但與此同時,故宮亦有另一壽山石刻的雄獅鈕章,獅子的面部造型,就很接近真正的雄獅——但背脊、尾部,卻依然遵照傳統刻法,飾以繁厚的絲毛,以彰華麗之姿,說是寫實,卻更似“混搭”,使人難免對其創作思路有些費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那麼,何以中國“獅子”,與真正的獅子混搭,會顯得如此怪異呢?又是為了什麼,會產生這麼奇異的獅鈕造型?說來,還是要怪在物種的分佈上。

前文提過,中國地區歷來不產獅子,獅子是西域而來,東傳的路徑,都是依靠“番邦進貢”。在中原王朝比較強盛的時代,“貢獅”是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

除了漢代“疏勒國”的“貢獅”之外,唐代因為絲綢之路的便捷,“異域來獅”也不少見,唐代大部分的君王陵墓中,都有石雕獅子守衛,陝西曾出土有唐代的獅紋鎏金碗,風格極為寫實,即此故也。不過所有的獅子,都僅僅是集中在帝王有限的宮苑中豢養,普通的民間雕刻工匠,根本無緣相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局部)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據說北魏時期,曾經有人前往健陀羅時見過真獅,但因為接觸的時間短暫,回來之後進行的刻畫雕塑,也與原本的獅子情狀大相徑庭。

明代因為海途暢達,也一度多有“貢獅”從東非經印度洋運到中國(如今臺北故宮博物院中,還有明人的《狻猊圖》存世)。但後來朝廷發現進貢的獅子沒有什麼實用價值,耗費的肉食卻很驚人,且番人攜獅來朝,多半是希望討要賞賜,因此成化年之後,就有“卻貢”(拒絕朝貢)之舉,獅子從此在中國又消失了身影。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狻猊圖》 (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正因為以上的種種緣故,中國的工匠,特別是壽山石雕刻的匠人們,是不熟悉真正的獅子的。

以楊玉璇為例,他所生活的晚明時期,整個中國社會幾乎是沒有任何人見過真實的獅子,更別說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者了。因此故宮所藏的數件“獅子鈕”章料,以及已為歷代帝王篆刻的獅子鈕閒章中,基本就都沒有寫實的意味在,完全就是“中國式獅子”的典型,是從宋元明一路這麼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田黃獅鈕章料二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田黃子母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壽山石雕刻在明清時代達到了巔峰,但清代第一次出現“貢獅”,卻已經是康熙十七年的事了。此時的楊玉璇如還在世,也已經七十餘歲,當然不可能再上北京去圍觀獅子,或者操刀雕刻,再領一時之風氣了。

而在民間,所謂“眼如銅鈴方寬口, 張嘴露齒伸舌頭,銅頭鐵額大蒜鼻, 慈眉善目笑顏開” 的獅子形象,也早已根深蒂固。一兩隻獅子的到來,並不能改變雕刻,尤其是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之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故宮博物院田黃子母獅鈕章料(局部)

開相特徵,全然是傳統獅子的範式

有關康熙十七年的這次“貢獅”,其實是葡萄牙人想要在中國開闢貿易,因為屢次要求都被拒絕,才想出來的一次“推廣運營”活動。因此傳說原本送來的獅子是雌雄成對的,但因為清廷對於外國人的防範,這次“貢獅”的審批手續繁複,拖延經年,最終活著到達北京城的只有雌獅。

但考據史料會發現,在雍正年間,御園內卻真有蓄養過雄獅,這或許是另一次進貢的結果,畢竟康熙在位數十年,一隻他執政早期送來的雌獅,當然無法活到雍正年間。

這樣看來,也許故而故宮的那件“大尾巴獅”鈕章料的制鈕者,大約應該是在雍正年間製作的此鈕。獅子身上厚重的絲毛,是壽山石雕刻中的傳統形象,而獅子的面目則是寫實的觀察結果。這種混搭,大概也是一種“繼承經典”,同時“創新新風”的一次嘗試吧!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乾隆三十六年刊印《高其佩高秉指頭畫說》

高秉摹獅子圖版畫,刻鈕的工匠顯然未見此獅全貌 王世襄《自珍集》

2

獅子題材的“變形記”

雍正朝的這隻“混搭”獅子,並不是個獅子造型裡變化的個案。獅子造型中上演的“變形記”,在歷史上其實是始終沒有中斷過的。

有明確記載的獅子東傳,最早是漢代,當時的社會流行方術與修仙。獅子身為前所未見的神異之獸,被工匠予以種種神話功能,變化出不少形象。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當是帶有雙翅的“辟邪”。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東漢 玉辟邪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有些“獅子”的造型,在變化過程中開始被結合進越來越多的元素。如帶角、有翅膀和雲紋繚繞等,都是常態。尤其是帶翅的翼獅,流傳極久。而云紋最後多變為靈芝、卷草等吉祥紋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朝青瓷獅形辟邪燭臺 福建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銅蹲獅形硯滴 故宮博物院館藏

南北朝時代,獅子逐漸與佛教形象結合,因而開始產生了蹲坐、馴順的造型。但唐代國力強盛,獅子就顯得雄健異常,多有行獅、立獅,且氣度不凡,即便是坐獅或者玉雕的把玩件,獅子本身也常常強調四肢筋骨、塑造勇猛之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石獅 上海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玉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宋代人喜歡“精緻生活”,無論螭虎、獅子,到了這個朝代,形象都一概的向“吉祥物”性質靠攏,甚至還被帶上了鈴鐺。也是從宋代以後,獅子帶上鈴鐺用以鎮宅的形象才開始深入人心。而同時期遼代的獅子門枕上,幾乎已經能夠看見今天各類獅鈕的影子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宋 磁州窯白地黑花“鎮宅”銘獅紋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宋青銅臥獅 擺件 王世襄《自珍集》

元代的獅子石雕,受到遼獅餘韻的影響,雖然氣勢上有所回升,但與唐獅的雄壯、凶悍相比,已經不在一個量級上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遼 石獅子門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明代雖然在永樂年間就有獅子進貢,甚至留下了逼真的圖影,但對於民間而言,根深蒂固的形象已經磨滅不去。明代的官服補子上,獅子多是下面這樣的形象: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代的官服補子獅紋圖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圓頭圓腦的獅子們,連開相都已經完全脫離真實的樣子,而是以一種擬人化的形式鞏固起來——獅子的面部,繼承了一種傳統上的“番人”的容貌。高聳的鼻頭,大大的鼻孔,隆起的額頭和凸出的眉關,這些早年出現在“番人”造像上的元素,都成為了很大一部分明獅的特徵。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雙林寺彩塑 獅、人面目的對比 獅子的面相明顯擬人化了

將這些特徵,用於對比明代的金剛、力士之類的題材,就會發現,人物的表情就是獅子的表情,獅子的特徵也如人物的特徵,獅子“通人”已經成為了一種慣例。

而除此之外,明代刻獅還有另一種變形,即不少遵循“龍生九子”一說的匠人,會將“狻猊”與“獅子”作為兩種概念來雕刻。這種說法,將狻猊劃入龍子之列。雖說“狻猊”一詞在先,而龍子之說在後,但這也讓“狻猊”鈕,與“獅”鈕之間,產生了微妙的不同。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臥獅紐“咸豐鑑賞”璽 故宮博物院館藏

這種不同,即是從咽喉到腹的位置,均有橫紋刻畫,尤如“蛇腹”。這種腹紋,其實當說是“龍腹”,是表示其為“龍子”身份的代表。故而後代刻“獅鈕”無“龍腹”,而刻狻猊則需有此腹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珊瑚狻猊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古狻猊墨 故宮博物院館藏 (珊瑚與墨刻上上,都要明顯起伏的腹紋)

今人對於“獅子”題材的壽山石雕刻,印象深刻的多是福州本土的刻法。清末民國時期,東門派所刻獅子,雙眼在面目上佔比例極大,雙目圓睜,眼珠大而凸出,嘴吻短而圓肥,有些還被坊間稱為“猴子臉”,這比之清代早期、中期的形象,又已經產生了很大的改變。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林元珠作 高山桃花洞石太獅少獅對章(局部) 福建東南2014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除此之外,這個時期的獅子鈕,有一些在軀體也受到清代中晚期的雕獅時風之影響,大多身披重毛,一綹一綹,酷似舞獅時候南獅之造型。今年東南秋拍上的一枚冰糖地三獅鈕荔枝印章,其工藝即是這一風格的餘音。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除了東門派此類的獅子鈕之外,建國後壽山石雕作品的各類“獅子”題材中,以王炎佺先生所刻之獅子最有特色——獅口含珠,可以來回滾動,並且獅子牙齒相連,珠子是以特殊的手法、工具,慢慢剔出的,滾珠正圓,能夠在口中來回活動而不掉出。

沒有機械的年代,此類“銜珠”獅子,是王氏雕刻的一絕。且王氏之獅,大多眉弓裝飾較多渦卷,眼珠渾圓,辨識度頗高,刻的場面也多喜慶熱鬧,在早年是十分為藏家所鍾愛的一個風格類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王炎銓作水洞高山石群獅戲球方章(局部) 福建東南2013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的“變形”雖多,但因為時代不同,氣質分別也很強烈,以時代特徵辨認,大部分情況下,還是不至於錯認的。

3

與“獅”相關的壽山石雕刻命題

筆者在上文中曾說過,壽山石題材,與獅子有關的實在不少——舉凡“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群獅戲”等等都是如此。

佛教自印度來,而獅子雖然不產於中國,卻在印度有所出產。在印度傳來中國的佛教,也就包含著佛前侍立的獅子形象,一起為普羅大眾所熟知。南北朝時不少佛像中,都有獅子蹲踞的形象。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佛石像 北齊(公元550-577年) 獅子蹲在最下方中間偏左的位置

當然,這種獅子的形象,和金剛、力士並無區別,主要的工作還是聽法、護法,等同於教授身邊做筆記的學生,又或是法官面前的法警,以拱衛、脅侍的性質為主。這樣的設定,當然也就讓獅子在佛教中的形象顯得更溫順,以往凶狠、威武的形象,自然就少得多了。

為了彰顯佛法之偉大,與佛教題材有關的獅子,比例也被縮小。宋代的佛教石雕中,這種“獅子羅漢”的形制就已有之,而在壽山石雕刻的領域,這一風氣尤甚,在大部分“羅漢戲獅”的題材中,與羅漢匹配的獅子,都體量極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灰田石《三獅雕件》 福建東南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古時稱為“狻猊”,“師子”,兩者均為西域民族語言的音譯,類似於今人翻譯的“可樂”,“咖啡”。“獅”之一字,乃後世逐漸流變而成,因此如今壽山石雕中常見的子母獅題材,品名往往寫作“太師少師”,即是由古代寫法沿用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乾隆 白玉太獅少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後漢書·順帝紀》就曾有“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噶爾地區)獻師子”的記載。《東觀記》則說,“師子似虎,正黃,有髯耏(鬃須),尾端茸毛大如鬥。”這一說法,當然和今天我們熟知的獅子完全一樣,可見當時記錄“貢獅”的人,是確實見過真正的獅子。

大約是因為這個“其色正黃”的記載,故此宮廷存件中,就有以田黃刻獅子鈕者。其中兩件,去年在福建省博物院“故宮珍品回鄉展”中與大家朝相,其一還落有玉璇款。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去年在閩展出的“故宮回故鄉展”中 一件碩大的田黃石玉璇制子母獅鈕章料

兩件田黃獅鈕,均為子母題材,獅子的形象無不是眉骨高隆,聳鼻凸眼,雖然威儀堂皇,華美典正,但與現實中大草原上真正獅子的形象,卻無疑相差甚遠。

但與此同時,故宮亦有另一壽山石刻的雄獅鈕章,獅子的面部造型,就很接近真正的雄獅——但背脊、尾部,卻依然遵照傳統刻法,飾以繁厚的絲毛,以彰華麗之姿,說是寫實,卻更似“混搭”,使人難免對其創作思路有些費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那麼,何以中國“獅子”,與真正的獅子混搭,會顯得如此怪異呢?又是為了什麼,會產生這麼奇異的獅鈕造型?說來,還是要怪在物種的分佈上。

前文提過,中國地區歷來不產獅子,獅子是西域而來,東傳的路徑,都是依靠“番邦進貢”。在中原王朝比較強盛的時代,“貢獅”是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

除了漢代“疏勒國”的“貢獅”之外,唐代因為絲綢之路的便捷,“異域來獅”也不少見,唐代大部分的君王陵墓中,都有石雕獅子守衛,陝西曾出土有唐代的獅紋鎏金碗,風格極為寫實,即此故也。不過所有的獅子,都僅僅是集中在帝王有限的宮苑中豢養,普通的民間雕刻工匠,根本無緣相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局部)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據說北魏時期,曾經有人前往健陀羅時見過真獅,但因為接觸的時間短暫,回來之後進行的刻畫雕塑,也與原本的獅子情狀大相徑庭。

明代因為海途暢達,也一度多有“貢獅”從東非經印度洋運到中國(如今臺北故宮博物院中,還有明人的《狻猊圖》存世)。但後來朝廷發現進貢的獅子沒有什麼實用價值,耗費的肉食卻很驚人,且番人攜獅來朝,多半是希望討要賞賜,因此成化年之後,就有“卻貢”(拒絕朝貢)之舉,獅子從此在中國又消失了身影。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狻猊圖》 (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正因為以上的種種緣故,中國的工匠,特別是壽山石雕刻的匠人們,是不熟悉真正的獅子的。

以楊玉璇為例,他所生活的晚明時期,整個中國社會幾乎是沒有任何人見過真實的獅子,更別說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者了。因此故宮所藏的數件“獅子鈕”章料,以及已為歷代帝王篆刻的獅子鈕閒章中,基本就都沒有寫實的意味在,完全就是“中國式獅子”的典型,是從宋元明一路這麼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田黃獅鈕章料二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田黃子母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壽山石雕刻在明清時代達到了巔峰,但清代第一次出現“貢獅”,卻已經是康熙十七年的事了。此時的楊玉璇如還在世,也已經七十餘歲,當然不可能再上北京去圍觀獅子,或者操刀雕刻,再領一時之風氣了。

而在民間,所謂“眼如銅鈴方寬口, 張嘴露齒伸舌頭,銅頭鐵額大蒜鼻, 慈眉善目笑顏開” 的獅子形象,也早已根深蒂固。一兩隻獅子的到來,並不能改變雕刻,尤其是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之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故宮博物院田黃子母獅鈕章料(局部)

開相特徵,全然是傳統獅子的範式

有關康熙十七年的這次“貢獅”,其實是葡萄牙人想要在中國開闢貿易,因為屢次要求都被拒絕,才想出來的一次“推廣運營”活動。因此傳說原本送來的獅子是雌雄成對的,但因為清廷對於外國人的防範,這次“貢獅”的審批手續繁複,拖延經年,最終活著到達北京城的只有雌獅。

但考據史料會發現,在雍正年間,御園內卻真有蓄養過雄獅,這或許是另一次進貢的結果,畢竟康熙在位數十年,一隻他執政早期送來的雌獅,當然無法活到雍正年間。

這樣看來,也許故而故宮的那件“大尾巴獅”鈕章料的制鈕者,大約應該是在雍正年間製作的此鈕。獅子身上厚重的絲毛,是壽山石雕刻中的傳統形象,而獅子的面目則是寫實的觀察結果。這種混搭,大概也是一種“繼承經典”,同時“創新新風”的一次嘗試吧!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乾隆三十六年刊印《高其佩高秉指頭畫說》

高秉摹獅子圖版畫,刻鈕的工匠顯然未見此獅全貌 王世襄《自珍集》

2

獅子題材的“變形記”

雍正朝的這隻“混搭”獅子,並不是個獅子造型裡變化的個案。獅子造型中上演的“變形記”,在歷史上其實是始終沒有中斷過的。

有明確記載的獅子東傳,最早是漢代,當時的社會流行方術與修仙。獅子身為前所未見的神異之獸,被工匠予以種種神話功能,變化出不少形象。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當是帶有雙翅的“辟邪”。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東漢 玉辟邪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有些“獅子”的造型,在變化過程中開始被結合進越來越多的元素。如帶角、有翅膀和雲紋繚繞等,都是常態。尤其是帶翅的翼獅,流傳極久。而云紋最後多變為靈芝、卷草等吉祥紋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朝青瓷獅形辟邪燭臺 福建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銅蹲獅形硯滴 故宮博物院館藏

南北朝時代,獅子逐漸與佛教形象結合,因而開始產生了蹲坐、馴順的造型。但唐代國力強盛,獅子就顯得雄健異常,多有行獅、立獅,且氣度不凡,即便是坐獅或者玉雕的把玩件,獅子本身也常常強調四肢筋骨、塑造勇猛之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石獅 上海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玉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宋代人喜歡“精緻生活”,無論螭虎、獅子,到了這個朝代,形象都一概的向“吉祥物”性質靠攏,甚至還被帶上了鈴鐺。也是從宋代以後,獅子帶上鈴鐺用以鎮宅的形象才開始深入人心。而同時期遼代的獅子門枕上,幾乎已經能夠看見今天各類獅鈕的影子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宋 磁州窯白地黑花“鎮宅”銘獅紋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宋青銅臥獅 擺件 王世襄《自珍集》

元代的獅子石雕,受到遼獅餘韻的影響,雖然氣勢上有所回升,但與唐獅的雄壯、凶悍相比,已經不在一個量級上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遼 石獅子門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明代雖然在永樂年間就有獅子進貢,甚至留下了逼真的圖影,但對於民間而言,根深蒂固的形象已經磨滅不去。明代的官服補子上,獅子多是下面這樣的形象: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代的官服補子獅紋圖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圓頭圓腦的獅子們,連開相都已經完全脫離真實的樣子,而是以一種擬人化的形式鞏固起來——獅子的面部,繼承了一種傳統上的“番人”的容貌。高聳的鼻頭,大大的鼻孔,隆起的額頭和凸出的眉關,這些早年出現在“番人”造像上的元素,都成為了很大一部分明獅的特徵。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雙林寺彩塑 獅、人面目的對比 獅子的面相明顯擬人化了

將這些特徵,用於對比明代的金剛、力士之類的題材,就會發現,人物的表情就是獅子的表情,獅子的特徵也如人物的特徵,獅子“通人”已經成為了一種慣例。

而除此之外,明代刻獅還有另一種變形,即不少遵循“龍生九子”一說的匠人,會將“狻猊”與“獅子”作為兩種概念來雕刻。這種說法,將狻猊劃入龍子之列。雖說“狻猊”一詞在先,而龍子之說在後,但這也讓“狻猊”鈕,與“獅”鈕之間,產生了微妙的不同。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臥獅紐“咸豐鑑賞”璽 故宮博物院館藏

這種不同,即是從咽喉到腹的位置,均有橫紋刻畫,尤如“蛇腹”。這種腹紋,其實當說是“龍腹”,是表示其為“龍子”身份的代表。故而後代刻“獅鈕”無“龍腹”,而刻狻猊則需有此腹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珊瑚狻猊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古狻猊墨 故宮博物院館藏 (珊瑚與墨刻上上,都要明顯起伏的腹紋)

今人對於“獅子”題材的壽山石雕刻,印象深刻的多是福州本土的刻法。清末民國時期,東門派所刻獅子,雙眼在面目上佔比例極大,雙目圓睜,眼珠大而凸出,嘴吻短而圓肥,有些還被坊間稱為“猴子臉”,這比之清代早期、中期的形象,又已經產生了很大的改變。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林元珠作 高山桃花洞石太獅少獅對章(局部) 福建東南2014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除此之外,這個時期的獅子鈕,有一些在軀體也受到清代中晚期的雕獅時風之影響,大多身披重毛,一綹一綹,酷似舞獅時候南獅之造型。今年東南秋拍上的一枚冰糖地三獅鈕荔枝印章,其工藝即是這一風格的餘音。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除了東門派此類的獅子鈕之外,建國後壽山石雕作品的各類“獅子”題材中,以王炎佺先生所刻之獅子最有特色——獅口含珠,可以來回滾動,並且獅子牙齒相連,珠子是以特殊的手法、工具,慢慢剔出的,滾珠正圓,能夠在口中來回活動而不掉出。

沒有機械的年代,此類“銜珠”獅子,是王氏雕刻的一絕。且王氏之獅,大多眉弓裝飾較多渦卷,眼珠渾圓,辨識度頗高,刻的場面也多喜慶熱鬧,在早年是十分為藏家所鍾愛的一個風格類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王炎銓作水洞高山石群獅戲球方章(局部) 福建東南2013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的“變形”雖多,但因為時代不同,氣質分別也很強烈,以時代特徵辨認,大部分情況下,還是不至於錯認的。

3

與“獅”相關的壽山石雕刻命題

筆者在上文中曾說過,壽山石題材,與獅子有關的實在不少——舉凡“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群獅戲”等等都是如此。

佛教自印度來,而獅子雖然不產於中國,卻在印度有所出產。在印度傳來中國的佛教,也就包含著佛前侍立的獅子形象,一起為普羅大眾所熟知。南北朝時不少佛像中,都有獅子蹲踞的形象。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佛石像 北齊(公元550-577年) 獅子蹲在最下方中間偏左的位置

當然,這種獅子的形象,和金剛、力士並無區別,主要的工作還是聽法、護法,等同於教授身邊做筆記的學生,又或是法官面前的法警,以拱衛、脅侍的性質為主。這樣的設定,當然也就讓獅子在佛教中的形象顯得更溫順,以往凶狠、威武的形象,自然就少得多了。

為了彰顯佛法之偉大,與佛教題材有關的獅子,比例也被縮小。宋代的佛教石雕中,這種“獅子羅漢”的形制就已有之,而在壽山石雕刻的領域,這一風氣尤甚,在大部分“羅漢戲獅”的題材中,與羅漢匹配的獅子,都體量極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宋 拊狻猊羅漢 陝西曆史博物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灰田石《三獅雕件》 福建東南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古時稱為“狻猊”,“師子”,兩者均為西域民族語言的音譯,類似於今人翻譯的“可樂”,“咖啡”。“獅”之一字,乃後世逐漸流變而成,因此如今壽山石雕中常見的子母獅題材,品名往往寫作“太師少師”,即是由古代寫法沿用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乾隆 白玉太獅少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後漢書·順帝紀》就曾有“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噶爾地區)獻師子”的記載。《東觀記》則說,“師子似虎,正黃,有髯耏(鬃須),尾端茸毛大如鬥。”這一說法,當然和今天我們熟知的獅子完全一樣,可見當時記錄“貢獅”的人,是確實見過真正的獅子。

大約是因為這個“其色正黃”的記載,故此宮廷存件中,就有以田黃刻獅子鈕者。其中兩件,去年在福建省博物院“故宮珍品回鄉展”中與大家朝相,其一還落有玉璇款。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去年在閩展出的“故宮回故鄉展”中 一件碩大的田黃石玉璇制子母獅鈕章料

兩件田黃獅鈕,均為子母題材,獅子的形象無不是眉骨高隆,聳鼻凸眼,雖然威儀堂皇,華美典正,但與現實中大草原上真正獅子的形象,卻無疑相差甚遠。

但與此同時,故宮亦有另一壽山石刻的雄獅鈕章,獅子的面部造型,就很接近真正的雄獅——但背脊、尾部,卻依然遵照傳統刻法,飾以繁厚的絲毛,以彰華麗之姿,說是寫實,卻更似“混搭”,使人難免對其創作思路有些費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那麼,何以中國“獅子”,與真正的獅子混搭,會顯得如此怪異呢?又是為了什麼,會產生這麼奇異的獅鈕造型?說來,還是要怪在物種的分佈上。

前文提過,中國地區歷來不產獅子,獅子是西域而來,東傳的路徑,都是依靠“番邦進貢”。在中原王朝比較強盛的時代,“貢獅”是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

除了漢代“疏勒國”的“貢獅”之外,唐代因為絲綢之路的便捷,“異域來獅”也不少見,唐代大部分的君王陵墓中,都有石雕獅子守衛,陝西曾出土有唐代的獅紋鎏金碗,風格極為寫實,即此故也。不過所有的獅子,都僅僅是集中在帝王有限的宮苑中豢養,普通的民間雕刻工匠,根本無緣相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局部)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據說北魏時期,曾經有人前往健陀羅時見過真獅,但因為接觸的時間短暫,回來之後進行的刻畫雕塑,也與原本的獅子情狀大相徑庭。

明代因為海途暢達,也一度多有“貢獅”從東非經印度洋運到中國(如今臺北故宮博物院中,還有明人的《狻猊圖》存世)。但後來朝廷發現進貢的獅子沒有什麼實用價值,耗費的肉食卻很驚人,且番人攜獅來朝,多半是希望討要賞賜,因此成化年之後,就有“卻貢”(拒絕朝貢)之舉,獅子從此在中國又消失了身影。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狻猊圖》 (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正因為以上的種種緣故,中國的工匠,特別是壽山石雕刻的匠人們,是不熟悉真正的獅子的。

以楊玉璇為例,他所生活的晚明時期,整個中國社會幾乎是沒有任何人見過真實的獅子,更別說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者了。因此故宮所藏的數件“獅子鈕”章料,以及已為歷代帝王篆刻的獅子鈕閒章中,基本就都沒有寫實的意味在,完全就是“中國式獅子”的典型,是從宋元明一路這麼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田黃獅鈕章料二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田黃子母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壽山石雕刻在明清時代達到了巔峰,但清代第一次出現“貢獅”,卻已經是康熙十七年的事了。此時的楊玉璇如還在世,也已經七十餘歲,當然不可能再上北京去圍觀獅子,或者操刀雕刻,再領一時之風氣了。

而在民間,所謂“眼如銅鈴方寬口, 張嘴露齒伸舌頭,銅頭鐵額大蒜鼻, 慈眉善目笑顏開” 的獅子形象,也早已根深蒂固。一兩隻獅子的到來,並不能改變雕刻,尤其是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之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故宮博物院田黃子母獅鈕章料(局部)

開相特徵,全然是傳統獅子的範式

有關康熙十七年的這次“貢獅”,其實是葡萄牙人想要在中國開闢貿易,因為屢次要求都被拒絕,才想出來的一次“推廣運營”活動。因此傳說原本送來的獅子是雌雄成對的,但因為清廷對於外國人的防範,這次“貢獅”的審批手續繁複,拖延經年,最終活著到達北京城的只有雌獅。

但考據史料會發現,在雍正年間,御園內卻真有蓄養過雄獅,這或許是另一次進貢的結果,畢竟康熙在位數十年,一隻他執政早期送來的雌獅,當然無法活到雍正年間。

這樣看來,也許故而故宮的那件“大尾巴獅”鈕章料的制鈕者,大約應該是在雍正年間製作的此鈕。獅子身上厚重的絲毛,是壽山石雕刻中的傳統形象,而獅子的面目則是寫實的觀察結果。這種混搭,大概也是一種“繼承經典”,同時“創新新風”的一次嘗試吧!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乾隆三十六年刊印《高其佩高秉指頭畫說》

高秉摹獅子圖版畫,刻鈕的工匠顯然未見此獅全貌 王世襄《自珍集》

2

獅子題材的“變形記”

雍正朝的這隻“混搭”獅子,並不是個獅子造型裡變化的個案。獅子造型中上演的“變形記”,在歷史上其實是始終沒有中斷過的。

有明確記載的獅子東傳,最早是漢代,當時的社會流行方術與修仙。獅子身為前所未見的神異之獸,被工匠予以種種神話功能,變化出不少形象。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當是帶有雙翅的“辟邪”。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東漢 玉辟邪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有些“獅子”的造型,在變化過程中開始被結合進越來越多的元素。如帶角、有翅膀和雲紋繚繞等,都是常態。尤其是帶翅的翼獅,流傳極久。而云紋最後多變為靈芝、卷草等吉祥紋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朝青瓷獅形辟邪燭臺 福建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銅蹲獅形硯滴 故宮博物院館藏

南北朝時代,獅子逐漸與佛教形象結合,因而開始產生了蹲坐、馴順的造型。但唐代國力強盛,獅子就顯得雄健異常,多有行獅、立獅,且氣度不凡,即便是坐獅或者玉雕的把玩件,獅子本身也常常強調四肢筋骨、塑造勇猛之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石獅 上海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玉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宋代人喜歡“精緻生活”,無論螭虎、獅子,到了這個朝代,形象都一概的向“吉祥物”性質靠攏,甚至還被帶上了鈴鐺。也是從宋代以後,獅子帶上鈴鐺用以鎮宅的形象才開始深入人心。而同時期遼代的獅子門枕上,幾乎已經能夠看見今天各類獅鈕的影子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宋 磁州窯白地黑花“鎮宅”銘獅紋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宋青銅臥獅 擺件 王世襄《自珍集》

元代的獅子石雕,受到遼獅餘韻的影響,雖然氣勢上有所回升,但與唐獅的雄壯、凶悍相比,已經不在一個量級上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遼 石獅子門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明代雖然在永樂年間就有獅子進貢,甚至留下了逼真的圖影,但對於民間而言,根深蒂固的形象已經磨滅不去。明代的官服補子上,獅子多是下面這樣的形象: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代的官服補子獅紋圖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圓頭圓腦的獅子們,連開相都已經完全脫離真實的樣子,而是以一種擬人化的形式鞏固起來——獅子的面部,繼承了一種傳統上的“番人”的容貌。高聳的鼻頭,大大的鼻孔,隆起的額頭和凸出的眉關,這些早年出現在“番人”造像上的元素,都成為了很大一部分明獅的特徵。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雙林寺彩塑 獅、人面目的對比 獅子的面相明顯擬人化了

將這些特徵,用於對比明代的金剛、力士之類的題材,就會發現,人物的表情就是獅子的表情,獅子的特徵也如人物的特徵,獅子“通人”已經成為了一種慣例。

而除此之外,明代刻獅還有另一種變形,即不少遵循“龍生九子”一說的匠人,會將“狻猊”與“獅子”作為兩種概念來雕刻。這種說法,將狻猊劃入龍子之列。雖說“狻猊”一詞在先,而龍子之說在後,但這也讓“狻猊”鈕,與“獅”鈕之間,產生了微妙的不同。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臥獅紐“咸豐鑑賞”璽 故宮博物院館藏

這種不同,即是從咽喉到腹的位置,均有橫紋刻畫,尤如“蛇腹”。這種腹紋,其實當說是“龍腹”,是表示其為“龍子”身份的代表。故而後代刻“獅鈕”無“龍腹”,而刻狻猊則需有此腹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珊瑚狻猊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古狻猊墨 故宮博物院館藏 (珊瑚與墨刻上上,都要明顯起伏的腹紋)

今人對於“獅子”題材的壽山石雕刻,印象深刻的多是福州本土的刻法。清末民國時期,東門派所刻獅子,雙眼在面目上佔比例極大,雙目圓睜,眼珠大而凸出,嘴吻短而圓肥,有些還被坊間稱為“猴子臉”,這比之清代早期、中期的形象,又已經產生了很大的改變。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林元珠作 高山桃花洞石太獅少獅對章(局部) 福建東南2014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除此之外,這個時期的獅子鈕,有一些在軀體也受到清代中晚期的雕獅時風之影響,大多身披重毛,一綹一綹,酷似舞獅時候南獅之造型。今年東南秋拍上的一枚冰糖地三獅鈕荔枝印章,其工藝即是這一風格的餘音。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除了東門派此類的獅子鈕之外,建國後壽山石雕作品的各類“獅子”題材中,以王炎佺先生所刻之獅子最有特色——獅口含珠,可以來回滾動,並且獅子牙齒相連,珠子是以特殊的手法、工具,慢慢剔出的,滾珠正圓,能夠在口中來回活動而不掉出。

沒有機械的年代,此類“銜珠”獅子,是王氏雕刻的一絕。且王氏之獅,大多眉弓裝飾較多渦卷,眼珠渾圓,辨識度頗高,刻的場面也多喜慶熱鬧,在早年是十分為藏家所鍾愛的一個風格類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王炎銓作水洞高山石群獅戲球方章(局部) 福建東南2013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的“變形”雖多,但因為時代不同,氣質分別也很強烈,以時代特徵辨認,大部分情況下,還是不至於錯認的。

3

與“獅”相關的壽山石雕刻命題

筆者在上文中曾說過,壽山石題材,與獅子有關的實在不少——舉凡“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群獅戲”等等都是如此。

佛教自印度來,而獅子雖然不產於中國,卻在印度有所出產。在印度傳來中國的佛教,也就包含著佛前侍立的獅子形象,一起為普羅大眾所熟知。南北朝時不少佛像中,都有獅子蹲踞的形象。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佛石像 北齊(公元550-577年) 獅子蹲在最下方中間偏左的位置

當然,這種獅子的形象,和金剛、力士並無區別,主要的工作還是聽法、護法,等同於教授身邊做筆記的學生,又或是法官面前的法警,以拱衛、脅侍的性質為主。這樣的設定,當然也就讓獅子在佛教中的形象顯得更溫順,以往凶狠、威武的形象,自然就少得多了。

為了彰顯佛法之偉大,與佛教題材有關的獅子,比例也被縮小。宋代的佛教石雕中,這種“獅子羅漢”的形制就已有之,而在壽山石雕刻的領域,這一風氣尤甚,在大部分“羅漢戲獅”的題材中,與羅漢匹配的獅子,都體量極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宋 拊狻猊羅漢 陝西曆史博物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羅漢戲獅擺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壽山石雕刻中,獅子的比例明顯更小了

晚清到民國時期,民間藝人雕刻時,受到身邊環境的影響,羅漢常如戲曲中的形象一樣頭戴金箍,裝扮類似頭陀,而獅子則刻的甚小,尾巴上豎,頭部高昂,猶如一隻小狗般在一旁嬉戲,有的“獅子”的嘴吻甚長,耳朵寬大垂折,已經毫無貓科動物的影子。

後世尚有觀音與小獅子的組合,也屬民間藝人的自主創造,和帶金箍的羅漢,實際上是一樣的性質。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灰田石《三獅雕件》 福建東南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古時稱為“狻猊”,“師子”,兩者均為西域民族語言的音譯,類似於今人翻譯的“可樂”,“咖啡”。“獅”之一字,乃後世逐漸流變而成,因此如今壽山石雕中常見的子母獅題材,品名往往寫作“太師少師”,即是由古代寫法沿用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乾隆 白玉太獅少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後漢書·順帝紀》就曾有“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噶爾地區)獻師子”的記載。《東觀記》則說,“師子似虎,正黃,有髯耏(鬃須),尾端茸毛大如鬥。”這一說法,當然和今天我們熟知的獅子完全一樣,可見當時記錄“貢獅”的人,是確實見過真正的獅子。

大約是因為這個“其色正黃”的記載,故此宮廷存件中,就有以田黃刻獅子鈕者。其中兩件,去年在福建省博物院“故宮珍品回鄉展”中與大家朝相,其一還落有玉璇款。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去年在閩展出的“故宮回故鄉展”中 一件碩大的田黃石玉璇制子母獅鈕章料

兩件田黃獅鈕,均為子母題材,獅子的形象無不是眉骨高隆,聳鼻凸眼,雖然威儀堂皇,華美典正,但與現實中大草原上真正獅子的形象,卻無疑相差甚遠。

但與此同時,故宮亦有另一壽山石刻的雄獅鈕章,獅子的面部造型,就很接近真正的雄獅——但背脊、尾部,卻依然遵照傳統刻法,飾以繁厚的絲毛,以彰華麗之姿,說是寫實,卻更似“混搭”,使人難免對其創作思路有些費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那麼,何以中國“獅子”,與真正的獅子混搭,會顯得如此怪異呢?又是為了什麼,會產生這麼奇異的獅鈕造型?說來,還是要怪在物種的分佈上。

前文提過,中國地區歷來不產獅子,獅子是西域而來,東傳的路徑,都是依靠“番邦進貢”。在中原王朝比較強盛的時代,“貢獅”是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

除了漢代“疏勒國”的“貢獅”之外,唐代因為絲綢之路的便捷,“異域來獅”也不少見,唐代大部分的君王陵墓中,都有石雕獅子守衛,陝西曾出土有唐代的獅紋鎏金碗,風格極為寫實,即此故也。不過所有的獅子,都僅僅是集中在帝王有限的宮苑中豢養,普通的民間雕刻工匠,根本無緣相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局部)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據說北魏時期,曾經有人前往健陀羅時見過真獅,但因為接觸的時間短暫,回來之後進行的刻畫雕塑,也與原本的獅子情狀大相徑庭。

明代因為海途暢達,也一度多有“貢獅”從東非經印度洋運到中國(如今臺北故宮博物院中,還有明人的《狻猊圖》存世)。但後來朝廷發現進貢的獅子沒有什麼實用價值,耗費的肉食卻很驚人,且番人攜獅來朝,多半是希望討要賞賜,因此成化年之後,就有“卻貢”(拒絕朝貢)之舉,獅子從此在中國又消失了身影。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狻猊圖》 (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正因為以上的種種緣故,中國的工匠,特別是壽山石雕刻的匠人們,是不熟悉真正的獅子的。

以楊玉璇為例,他所生活的晚明時期,整個中國社會幾乎是沒有任何人見過真實的獅子,更別說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者了。因此故宮所藏的數件“獅子鈕”章料,以及已為歷代帝王篆刻的獅子鈕閒章中,基本就都沒有寫實的意味在,完全就是“中國式獅子”的典型,是從宋元明一路這麼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田黃獅鈕章料二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田黃子母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壽山石雕刻在明清時代達到了巔峰,但清代第一次出現“貢獅”,卻已經是康熙十七年的事了。此時的楊玉璇如還在世,也已經七十餘歲,當然不可能再上北京去圍觀獅子,或者操刀雕刻,再領一時之風氣了。

而在民間,所謂“眼如銅鈴方寬口, 張嘴露齒伸舌頭,銅頭鐵額大蒜鼻, 慈眉善目笑顏開” 的獅子形象,也早已根深蒂固。一兩隻獅子的到來,並不能改變雕刻,尤其是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之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故宮博物院田黃子母獅鈕章料(局部)

開相特徵,全然是傳統獅子的範式

有關康熙十七年的這次“貢獅”,其實是葡萄牙人想要在中國開闢貿易,因為屢次要求都被拒絕,才想出來的一次“推廣運營”活動。因此傳說原本送來的獅子是雌雄成對的,但因為清廷對於外國人的防範,這次“貢獅”的審批手續繁複,拖延經年,最終活著到達北京城的只有雌獅。

但考據史料會發現,在雍正年間,御園內卻真有蓄養過雄獅,這或許是另一次進貢的結果,畢竟康熙在位數十年,一隻他執政早期送來的雌獅,當然無法活到雍正年間。

這樣看來,也許故而故宮的那件“大尾巴獅”鈕章料的制鈕者,大約應該是在雍正年間製作的此鈕。獅子身上厚重的絲毛,是壽山石雕刻中的傳統形象,而獅子的面目則是寫實的觀察結果。這種混搭,大概也是一種“繼承經典”,同時“創新新風”的一次嘗試吧!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乾隆三十六年刊印《高其佩高秉指頭畫說》

高秉摹獅子圖版畫,刻鈕的工匠顯然未見此獅全貌 王世襄《自珍集》

2

獅子題材的“變形記”

雍正朝的這隻“混搭”獅子,並不是個獅子造型裡變化的個案。獅子造型中上演的“變形記”,在歷史上其實是始終沒有中斷過的。

有明確記載的獅子東傳,最早是漢代,當時的社會流行方術與修仙。獅子身為前所未見的神異之獸,被工匠予以種種神話功能,變化出不少形象。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當是帶有雙翅的“辟邪”。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東漢 玉辟邪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有些“獅子”的造型,在變化過程中開始被結合進越來越多的元素。如帶角、有翅膀和雲紋繚繞等,都是常態。尤其是帶翅的翼獅,流傳極久。而云紋最後多變為靈芝、卷草等吉祥紋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朝青瓷獅形辟邪燭臺 福建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銅蹲獅形硯滴 故宮博物院館藏

南北朝時代,獅子逐漸與佛教形象結合,因而開始產生了蹲坐、馴順的造型。但唐代國力強盛,獅子就顯得雄健異常,多有行獅、立獅,且氣度不凡,即便是坐獅或者玉雕的把玩件,獅子本身也常常強調四肢筋骨、塑造勇猛之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石獅 上海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玉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宋代人喜歡“精緻生活”,無論螭虎、獅子,到了這個朝代,形象都一概的向“吉祥物”性質靠攏,甚至還被帶上了鈴鐺。也是從宋代以後,獅子帶上鈴鐺用以鎮宅的形象才開始深入人心。而同時期遼代的獅子門枕上,幾乎已經能夠看見今天各類獅鈕的影子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宋 磁州窯白地黑花“鎮宅”銘獅紋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宋青銅臥獅 擺件 王世襄《自珍集》

元代的獅子石雕,受到遼獅餘韻的影響,雖然氣勢上有所回升,但與唐獅的雄壯、凶悍相比,已經不在一個量級上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遼 石獅子門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明代雖然在永樂年間就有獅子進貢,甚至留下了逼真的圖影,但對於民間而言,根深蒂固的形象已經磨滅不去。明代的官服補子上,獅子多是下面這樣的形象: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代的官服補子獅紋圖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圓頭圓腦的獅子們,連開相都已經完全脫離真實的樣子,而是以一種擬人化的形式鞏固起來——獅子的面部,繼承了一種傳統上的“番人”的容貌。高聳的鼻頭,大大的鼻孔,隆起的額頭和凸出的眉關,這些早年出現在“番人”造像上的元素,都成為了很大一部分明獅的特徵。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雙林寺彩塑 獅、人面目的對比 獅子的面相明顯擬人化了

將這些特徵,用於對比明代的金剛、力士之類的題材,就會發現,人物的表情就是獅子的表情,獅子的特徵也如人物的特徵,獅子“通人”已經成為了一種慣例。

而除此之外,明代刻獅還有另一種變形,即不少遵循“龍生九子”一說的匠人,會將“狻猊”與“獅子”作為兩種概念來雕刻。這種說法,將狻猊劃入龍子之列。雖說“狻猊”一詞在先,而龍子之說在後,但這也讓“狻猊”鈕,與“獅”鈕之間,產生了微妙的不同。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臥獅紐“咸豐鑑賞”璽 故宮博物院館藏

這種不同,即是從咽喉到腹的位置,均有橫紋刻畫,尤如“蛇腹”。這種腹紋,其實當說是“龍腹”,是表示其為“龍子”身份的代表。故而後代刻“獅鈕”無“龍腹”,而刻狻猊則需有此腹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珊瑚狻猊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古狻猊墨 故宮博物院館藏 (珊瑚與墨刻上上,都要明顯起伏的腹紋)

今人對於“獅子”題材的壽山石雕刻,印象深刻的多是福州本土的刻法。清末民國時期,東門派所刻獅子,雙眼在面目上佔比例極大,雙目圓睜,眼珠大而凸出,嘴吻短而圓肥,有些還被坊間稱為“猴子臉”,這比之清代早期、中期的形象,又已經產生了很大的改變。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林元珠作 高山桃花洞石太獅少獅對章(局部) 福建東南2014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除此之外,這個時期的獅子鈕,有一些在軀體也受到清代中晚期的雕獅時風之影響,大多身披重毛,一綹一綹,酷似舞獅時候南獅之造型。今年東南秋拍上的一枚冰糖地三獅鈕荔枝印章,其工藝即是這一風格的餘音。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除了東門派此類的獅子鈕之外,建國後壽山石雕作品的各類“獅子”題材中,以王炎佺先生所刻之獅子最有特色——獅口含珠,可以來回滾動,並且獅子牙齒相連,珠子是以特殊的手法、工具,慢慢剔出的,滾珠正圓,能夠在口中來回活動而不掉出。

沒有機械的年代,此類“銜珠”獅子,是王氏雕刻的一絕。且王氏之獅,大多眉弓裝飾較多渦卷,眼珠渾圓,辨識度頗高,刻的場面也多喜慶熱鬧,在早年是十分為藏家所鍾愛的一個風格類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王炎銓作水洞高山石群獅戲球方章(局部) 福建東南2013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的“變形”雖多,但因為時代不同,氣質分別也很強烈,以時代特徵辨認,大部分情況下,還是不至於錯認的。

3

與“獅”相關的壽山石雕刻命題

筆者在上文中曾說過,壽山石題材,與獅子有關的實在不少——舉凡“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群獅戲”等等都是如此。

佛教自印度來,而獅子雖然不產於中國,卻在印度有所出產。在印度傳來中國的佛教,也就包含著佛前侍立的獅子形象,一起為普羅大眾所熟知。南北朝時不少佛像中,都有獅子蹲踞的形象。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佛石像 北齊(公元550-577年) 獅子蹲在最下方中間偏左的位置

當然,這種獅子的形象,和金剛、力士並無區別,主要的工作還是聽法、護法,等同於教授身邊做筆記的學生,又或是法官面前的法警,以拱衛、脅侍的性質為主。這樣的設定,當然也就讓獅子在佛教中的形象顯得更溫順,以往凶狠、威武的形象,自然就少得多了。

為了彰顯佛法之偉大,與佛教題材有關的獅子,比例也被縮小。宋代的佛教石雕中,這種“獅子羅漢”的形制就已有之,而在壽山石雕刻的領域,這一風氣尤甚,在大部分“羅漢戲獅”的題材中,與羅漢匹配的獅子,都體量極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宋 拊狻猊羅漢 陝西曆史博物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羅漢戲獅擺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壽山石雕刻中,獅子的比例明顯更小了

晚清到民國時期,民間藝人雕刻時,受到身邊環境的影響,羅漢常如戲曲中的形象一樣頭戴金箍,裝扮類似頭陀,而獅子則刻的甚小,尾巴上豎,頭部高昂,猶如一隻小狗般在一旁嬉戲,有的“獅子”的嘴吻甚長,耳朵寬大垂折,已經毫無貓科動物的影子。

後世尚有觀音與小獅子的組合,也屬民間藝人的自主創造,和帶金箍的羅漢,實際上是一樣的性質。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田黃石《伏獅羅漢雕件》 福建東南2011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壽山石雕刻發展到當代,羅漢雖然已經摘掉了“頭箍”,大體回覆了明清時代的基本造型,但在“戲獅”題材種,獅子的大小比例、神態情況卻還是基本按照老習慣來塑造。

印度帶來的“佛獅風”,還留下了另外一種影響,即獅子成了菩薩的坐騎。菩薩騎獅,在老一輩的壽山石雕刻名家的作品中,常常能見到,但作為菩薩的坐騎,壽山石雕中的獅子們,往往四條腿都粗厚,與寺廟或竹刻中的“大長腿獅子”相比,明顯要更敦實短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灰田石《三獅雕件》 福建東南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古時稱為“狻猊”,“師子”,兩者均為西域民族語言的音譯,類似於今人翻譯的“可樂”,“咖啡”。“獅”之一字,乃後世逐漸流變而成,因此如今壽山石雕中常見的子母獅題材,品名往往寫作“太師少師”,即是由古代寫法沿用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乾隆 白玉太獅少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後漢書·順帝紀》就曾有“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噶爾地區)獻師子”的記載。《東觀記》則說,“師子似虎,正黃,有髯耏(鬃須),尾端茸毛大如鬥。”這一說法,當然和今天我們熟知的獅子完全一樣,可見當時記錄“貢獅”的人,是確實見過真正的獅子。

大約是因為這個“其色正黃”的記載,故此宮廷存件中,就有以田黃刻獅子鈕者。其中兩件,去年在福建省博物院“故宮珍品回鄉展”中與大家朝相,其一還落有玉璇款。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去年在閩展出的“故宮回故鄉展”中 一件碩大的田黃石玉璇制子母獅鈕章料

兩件田黃獅鈕,均為子母題材,獅子的形象無不是眉骨高隆,聳鼻凸眼,雖然威儀堂皇,華美典正,但與現實中大草原上真正獅子的形象,卻無疑相差甚遠。

但與此同時,故宮亦有另一壽山石刻的雄獅鈕章,獅子的面部造型,就很接近真正的雄獅——但背脊、尾部,卻依然遵照傳統刻法,飾以繁厚的絲毛,以彰華麗之姿,說是寫實,卻更似“混搭”,使人難免對其創作思路有些費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那麼,何以中國“獅子”,與真正的獅子混搭,會顯得如此怪異呢?又是為了什麼,會產生這麼奇異的獅鈕造型?說來,還是要怪在物種的分佈上。

前文提過,中國地區歷來不產獅子,獅子是西域而來,東傳的路徑,都是依靠“番邦進貢”。在中原王朝比較強盛的時代,“貢獅”是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

除了漢代“疏勒國”的“貢獅”之外,唐代因為絲綢之路的便捷,“異域來獅”也不少見,唐代大部分的君王陵墓中,都有石雕獅子守衛,陝西曾出土有唐代的獅紋鎏金碗,風格極為寫實,即此故也。不過所有的獅子,都僅僅是集中在帝王有限的宮苑中豢養,普通的民間雕刻工匠,根本無緣相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局部)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據說北魏時期,曾經有人前往健陀羅時見過真獅,但因為接觸的時間短暫,回來之後進行的刻畫雕塑,也與原本的獅子情狀大相徑庭。

明代因為海途暢達,也一度多有“貢獅”從東非經印度洋運到中國(如今臺北故宮博物院中,還有明人的《狻猊圖》存世)。但後來朝廷發現進貢的獅子沒有什麼實用價值,耗費的肉食卻很驚人,且番人攜獅來朝,多半是希望討要賞賜,因此成化年之後,就有“卻貢”(拒絕朝貢)之舉,獅子從此在中國又消失了身影。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狻猊圖》 (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正因為以上的種種緣故,中國的工匠,特別是壽山石雕刻的匠人們,是不熟悉真正的獅子的。

以楊玉璇為例,他所生活的晚明時期,整個中國社會幾乎是沒有任何人見過真實的獅子,更別說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者了。因此故宮所藏的數件“獅子鈕”章料,以及已為歷代帝王篆刻的獅子鈕閒章中,基本就都沒有寫實的意味在,完全就是“中國式獅子”的典型,是從宋元明一路這麼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田黃獅鈕章料二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田黃子母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壽山石雕刻在明清時代達到了巔峰,但清代第一次出現“貢獅”,卻已經是康熙十七年的事了。此時的楊玉璇如還在世,也已經七十餘歲,當然不可能再上北京去圍觀獅子,或者操刀雕刻,再領一時之風氣了。

而在民間,所謂“眼如銅鈴方寬口, 張嘴露齒伸舌頭,銅頭鐵額大蒜鼻, 慈眉善目笑顏開” 的獅子形象,也早已根深蒂固。一兩隻獅子的到來,並不能改變雕刻,尤其是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之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故宮博物院田黃子母獅鈕章料(局部)

開相特徵,全然是傳統獅子的範式

有關康熙十七年的這次“貢獅”,其實是葡萄牙人想要在中國開闢貿易,因為屢次要求都被拒絕,才想出來的一次“推廣運營”活動。因此傳說原本送來的獅子是雌雄成對的,但因為清廷對於外國人的防範,這次“貢獅”的審批手續繁複,拖延經年,最終活著到達北京城的只有雌獅。

但考據史料會發現,在雍正年間,御園內卻真有蓄養過雄獅,這或許是另一次進貢的結果,畢竟康熙在位數十年,一隻他執政早期送來的雌獅,當然無法活到雍正年間。

這樣看來,也許故而故宮的那件“大尾巴獅”鈕章料的制鈕者,大約應該是在雍正年間製作的此鈕。獅子身上厚重的絲毛,是壽山石雕刻中的傳統形象,而獅子的面目則是寫實的觀察結果。這種混搭,大概也是一種“繼承經典”,同時“創新新風”的一次嘗試吧!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乾隆三十六年刊印《高其佩高秉指頭畫說》

高秉摹獅子圖版畫,刻鈕的工匠顯然未見此獅全貌 王世襄《自珍集》

2

獅子題材的“變形記”

雍正朝的這隻“混搭”獅子,並不是個獅子造型裡變化的個案。獅子造型中上演的“變形記”,在歷史上其實是始終沒有中斷過的。

有明確記載的獅子東傳,最早是漢代,當時的社會流行方術與修仙。獅子身為前所未見的神異之獸,被工匠予以種種神話功能,變化出不少形象。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當是帶有雙翅的“辟邪”。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東漢 玉辟邪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有些“獅子”的造型,在變化過程中開始被結合進越來越多的元素。如帶角、有翅膀和雲紋繚繞等,都是常態。尤其是帶翅的翼獅,流傳極久。而云紋最後多變為靈芝、卷草等吉祥紋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朝青瓷獅形辟邪燭臺 福建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銅蹲獅形硯滴 故宮博物院館藏

南北朝時代,獅子逐漸與佛教形象結合,因而開始產生了蹲坐、馴順的造型。但唐代國力強盛,獅子就顯得雄健異常,多有行獅、立獅,且氣度不凡,即便是坐獅或者玉雕的把玩件,獅子本身也常常強調四肢筋骨、塑造勇猛之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石獅 上海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玉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宋代人喜歡“精緻生活”,無論螭虎、獅子,到了這個朝代,形象都一概的向“吉祥物”性質靠攏,甚至還被帶上了鈴鐺。也是從宋代以後,獅子帶上鈴鐺用以鎮宅的形象才開始深入人心。而同時期遼代的獅子門枕上,幾乎已經能夠看見今天各類獅鈕的影子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宋 磁州窯白地黑花“鎮宅”銘獅紋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宋青銅臥獅 擺件 王世襄《自珍集》

元代的獅子石雕,受到遼獅餘韻的影響,雖然氣勢上有所回升,但與唐獅的雄壯、凶悍相比,已經不在一個量級上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遼 石獅子門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明代雖然在永樂年間就有獅子進貢,甚至留下了逼真的圖影,但對於民間而言,根深蒂固的形象已經磨滅不去。明代的官服補子上,獅子多是下面這樣的形象: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代的官服補子獅紋圖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圓頭圓腦的獅子們,連開相都已經完全脫離真實的樣子,而是以一種擬人化的形式鞏固起來——獅子的面部,繼承了一種傳統上的“番人”的容貌。高聳的鼻頭,大大的鼻孔,隆起的額頭和凸出的眉關,這些早年出現在“番人”造像上的元素,都成為了很大一部分明獅的特徵。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雙林寺彩塑 獅、人面目的對比 獅子的面相明顯擬人化了

將這些特徵,用於對比明代的金剛、力士之類的題材,就會發現,人物的表情就是獅子的表情,獅子的特徵也如人物的特徵,獅子“通人”已經成為了一種慣例。

而除此之外,明代刻獅還有另一種變形,即不少遵循“龍生九子”一說的匠人,會將“狻猊”與“獅子”作為兩種概念來雕刻。這種說法,將狻猊劃入龍子之列。雖說“狻猊”一詞在先,而龍子之說在後,但這也讓“狻猊”鈕,與“獅”鈕之間,產生了微妙的不同。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臥獅紐“咸豐鑑賞”璽 故宮博物院館藏

這種不同,即是從咽喉到腹的位置,均有橫紋刻畫,尤如“蛇腹”。這種腹紋,其實當說是“龍腹”,是表示其為“龍子”身份的代表。故而後代刻“獅鈕”無“龍腹”,而刻狻猊則需有此腹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珊瑚狻猊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古狻猊墨 故宮博物院館藏 (珊瑚與墨刻上上,都要明顯起伏的腹紋)

今人對於“獅子”題材的壽山石雕刻,印象深刻的多是福州本土的刻法。清末民國時期,東門派所刻獅子,雙眼在面目上佔比例極大,雙目圓睜,眼珠大而凸出,嘴吻短而圓肥,有些還被坊間稱為“猴子臉”,這比之清代早期、中期的形象,又已經產生了很大的改變。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林元珠作 高山桃花洞石太獅少獅對章(局部) 福建東南2014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除此之外,這個時期的獅子鈕,有一些在軀體也受到清代中晚期的雕獅時風之影響,大多身披重毛,一綹一綹,酷似舞獅時候南獅之造型。今年東南秋拍上的一枚冰糖地三獅鈕荔枝印章,其工藝即是這一風格的餘音。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除了東門派此類的獅子鈕之外,建國後壽山石雕作品的各類“獅子”題材中,以王炎佺先生所刻之獅子最有特色——獅口含珠,可以來回滾動,並且獅子牙齒相連,珠子是以特殊的手法、工具,慢慢剔出的,滾珠正圓,能夠在口中來回活動而不掉出。

沒有機械的年代,此類“銜珠”獅子,是王氏雕刻的一絕。且王氏之獅,大多眉弓裝飾較多渦卷,眼珠渾圓,辨識度頗高,刻的場面也多喜慶熱鬧,在早年是十分為藏家所鍾愛的一個風格類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王炎銓作水洞高山石群獅戲球方章(局部) 福建東南2013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的“變形”雖多,但因為時代不同,氣質分別也很強烈,以時代特徵辨認,大部分情況下,還是不至於錯認的。

3

與“獅”相關的壽山石雕刻命題

筆者在上文中曾說過,壽山石題材,與獅子有關的實在不少——舉凡“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群獅戲”等等都是如此。

佛教自印度來,而獅子雖然不產於中國,卻在印度有所出產。在印度傳來中國的佛教,也就包含著佛前侍立的獅子形象,一起為普羅大眾所熟知。南北朝時不少佛像中,都有獅子蹲踞的形象。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佛石像 北齊(公元550-577年) 獅子蹲在最下方中間偏左的位置

當然,這種獅子的形象,和金剛、力士並無區別,主要的工作還是聽法、護法,等同於教授身邊做筆記的學生,又或是法官面前的法警,以拱衛、脅侍的性質為主。這樣的設定,當然也就讓獅子在佛教中的形象顯得更溫順,以往凶狠、威武的形象,自然就少得多了。

為了彰顯佛法之偉大,與佛教題材有關的獅子,比例也被縮小。宋代的佛教石雕中,這種“獅子羅漢”的形制就已有之,而在壽山石雕刻的領域,這一風氣尤甚,在大部分“羅漢戲獅”的題材中,與羅漢匹配的獅子,都體量極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宋 拊狻猊羅漢 陝西曆史博物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羅漢戲獅擺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壽山石雕刻中,獅子的比例明顯更小了

晚清到民國時期,民間藝人雕刻時,受到身邊環境的影響,羅漢常如戲曲中的形象一樣頭戴金箍,裝扮類似頭陀,而獅子則刻的甚小,尾巴上豎,頭部高昂,猶如一隻小狗般在一旁嬉戲,有的“獅子”的嘴吻甚長,耳朵寬大垂折,已經毫無貓科動物的影子。

後世尚有觀音與小獅子的組合,也屬民間藝人的自主創造,和帶金箍的羅漢,實際上是一樣的性質。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田黃石《伏獅羅漢雕件》 福建東南2011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壽山石雕刻發展到當代,羅漢雖然已經摘掉了“頭箍”,大體回覆了明清時代的基本造型,但在“戲獅”題材種,獅子的大小比例、神態情況卻還是基本按照老習慣來塑造。

印度帶來的“佛獅風”,還留下了另外一種影響,即獅子成了菩薩的坐騎。菩薩騎獅,在老一輩的壽山石雕刻名家的作品中,常常能見到,但作為菩薩的坐騎,壽山石雕中的獅子們,往往四條腿都粗厚,與寺廟或竹刻中的“大長腿獅子”相比,明顯要更敦實短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山西五臺山佛光寺 文殊菩薩造像 獅子有著壽山石雕中沒有的“大長腿”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灰田石《三獅雕件》 福建東南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古時稱為“狻猊”,“師子”,兩者均為西域民族語言的音譯,類似於今人翻譯的“可樂”,“咖啡”。“獅”之一字,乃後世逐漸流變而成,因此如今壽山石雕中常見的子母獅題材,品名往往寫作“太師少師”,即是由古代寫法沿用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乾隆 白玉太獅少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後漢書·順帝紀》就曾有“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噶爾地區)獻師子”的記載。《東觀記》則說,“師子似虎,正黃,有髯耏(鬃須),尾端茸毛大如鬥。”這一說法,當然和今天我們熟知的獅子完全一樣,可見當時記錄“貢獅”的人,是確實見過真正的獅子。

大約是因為這個“其色正黃”的記載,故此宮廷存件中,就有以田黃刻獅子鈕者。其中兩件,去年在福建省博物院“故宮珍品回鄉展”中與大家朝相,其一還落有玉璇款。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去年在閩展出的“故宮回故鄉展”中 一件碩大的田黃石玉璇制子母獅鈕章料

兩件田黃獅鈕,均為子母題材,獅子的形象無不是眉骨高隆,聳鼻凸眼,雖然威儀堂皇,華美典正,但與現實中大草原上真正獅子的形象,卻無疑相差甚遠。

但與此同時,故宮亦有另一壽山石刻的雄獅鈕章,獅子的面部造型,就很接近真正的雄獅——但背脊、尾部,卻依然遵照傳統刻法,飾以繁厚的絲毛,以彰華麗之姿,說是寫實,卻更似“混搭”,使人難免對其創作思路有些費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那麼,何以中國“獅子”,與真正的獅子混搭,會顯得如此怪異呢?又是為了什麼,會產生這麼奇異的獅鈕造型?說來,還是要怪在物種的分佈上。

前文提過,中國地區歷來不產獅子,獅子是西域而來,東傳的路徑,都是依靠“番邦進貢”。在中原王朝比較強盛的時代,“貢獅”是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

除了漢代“疏勒國”的“貢獅”之外,唐代因為絲綢之路的便捷,“異域來獅”也不少見,唐代大部分的君王陵墓中,都有石雕獅子守衛,陝西曾出土有唐代的獅紋鎏金碗,風格極為寫實,即此故也。不過所有的獅子,都僅僅是集中在帝王有限的宮苑中豢養,普通的民間雕刻工匠,根本無緣相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局部)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據說北魏時期,曾經有人前往健陀羅時見過真獅,但因為接觸的時間短暫,回來之後進行的刻畫雕塑,也與原本的獅子情狀大相徑庭。

明代因為海途暢達,也一度多有“貢獅”從東非經印度洋運到中國(如今臺北故宮博物院中,還有明人的《狻猊圖》存世)。但後來朝廷發現進貢的獅子沒有什麼實用價值,耗費的肉食卻很驚人,且番人攜獅來朝,多半是希望討要賞賜,因此成化年之後,就有“卻貢”(拒絕朝貢)之舉,獅子從此在中國又消失了身影。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狻猊圖》 (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正因為以上的種種緣故,中國的工匠,特別是壽山石雕刻的匠人們,是不熟悉真正的獅子的。

以楊玉璇為例,他所生活的晚明時期,整個中國社會幾乎是沒有任何人見過真實的獅子,更別說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者了。因此故宮所藏的數件“獅子鈕”章料,以及已為歷代帝王篆刻的獅子鈕閒章中,基本就都沒有寫實的意味在,完全就是“中國式獅子”的典型,是從宋元明一路這麼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田黃獅鈕章料二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田黃子母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壽山石雕刻在明清時代達到了巔峰,但清代第一次出現“貢獅”,卻已經是康熙十七年的事了。此時的楊玉璇如還在世,也已經七十餘歲,當然不可能再上北京去圍觀獅子,或者操刀雕刻,再領一時之風氣了。

而在民間,所謂“眼如銅鈴方寬口, 張嘴露齒伸舌頭,銅頭鐵額大蒜鼻, 慈眉善目笑顏開” 的獅子形象,也早已根深蒂固。一兩隻獅子的到來,並不能改變雕刻,尤其是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之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故宮博物院田黃子母獅鈕章料(局部)

開相特徵,全然是傳統獅子的範式

有關康熙十七年的這次“貢獅”,其實是葡萄牙人想要在中國開闢貿易,因為屢次要求都被拒絕,才想出來的一次“推廣運營”活動。因此傳說原本送來的獅子是雌雄成對的,但因為清廷對於外國人的防範,這次“貢獅”的審批手續繁複,拖延經年,最終活著到達北京城的只有雌獅。

但考據史料會發現,在雍正年間,御園內卻真有蓄養過雄獅,這或許是另一次進貢的結果,畢竟康熙在位數十年,一隻他執政早期送來的雌獅,當然無法活到雍正年間。

這樣看來,也許故而故宮的那件“大尾巴獅”鈕章料的制鈕者,大約應該是在雍正年間製作的此鈕。獅子身上厚重的絲毛,是壽山石雕刻中的傳統形象,而獅子的面目則是寫實的觀察結果。這種混搭,大概也是一種“繼承經典”,同時“創新新風”的一次嘗試吧!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乾隆三十六年刊印《高其佩高秉指頭畫說》

高秉摹獅子圖版畫,刻鈕的工匠顯然未見此獅全貌 王世襄《自珍集》

2

獅子題材的“變形記”

雍正朝的這隻“混搭”獅子,並不是個獅子造型裡變化的個案。獅子造型中上演的“變形記”,在歷史上其實是始終沒有中斷過的。

有明確記載的獅子東傳,最早是漢代,當時的社會流行方術與修仙。獅子身為前所未見的神異之獸,被工匠予以種種神話功能,變化出不少形象。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當是帶有雙翅的“辟邪”。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東漢 玉辟邪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有些“獅子”的造型,在變化過程中開始被結合進越來越多的元素。如帶角、有翅膀和雲紋繚繞等,都是常態。尤其是帶翅的翼獅,流傳極久。而云紋最後多變為靈芝、卷草等吉祥紋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朝青瓷獅形辟邪燭臺 福建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銅蹲獅形硯滴 故宮博物院館藏

南北朝時代,獅子逐漸與佛教形象結合,因而開始產生了蹲坐、馴順的造型。但唐代國力強盛,獅子就顯得雄健異常,多有行獅、立獅,且氣度不凡,即便是坐獅或者玉雕的把玩件,獅子本身也常常強調四肢筋骨、塑造勇猛之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石獅 上海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玉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宋代人喜歡“精緻生活”,無論螭虎、獅子,到了這個朝代,形象都一概的向“吉祥物”性質靠攏,甚至還被帶上了鈴鐺。也是從宋代以後,獅子帶上鈴鐺用以鎮宅的形象才開始深入人心。而同時期遼代的獅子門枕上,幾乎已經能夠看見今天各類獅鈕的影子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宋 磁州窯白地黑花“鎮宅”銘獅紋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宋青銅臥獅 擺件 王世襄《自珍集》

元代的獅子石雕,受到遼獅餘韻的影響,雖然氣勢上有所回升,但與唐獅的雄壯、凶悍相比,已經不在一個量級上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遼 石獅子門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明代雖然在永樂年間就有獅子進貢,甚至留下了逼真的圖影,但對於民間而言,根深蒂固的形象已經磨滅不去。明代的官服補子上,獅子多是下面這樣的形象: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代的官服補子獅紋圖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圓頭圓腦的獅子們,連開相都已經完全脫離真實的樣子,而是以一種擬人化的形式鞏固起來——獅子的面部,繼承了一種傳統上的“番人”的容貌。高聳的鼻頭,大大的鼻孔,隆起的額頭和凸出的眉關,這些早年出現在“番人”造像上的元素,都成為了很大一部分明獅的特徵。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雙林寺彩塑 獅、人面目的對比 獅子的面相明顯擬人化了

將這些特徵,用於對比明代的金剛、力士之類的題材,就會發現,人物的表情就是獅子的表情,獅子的特徵也如人物的特徵,獅子“通人”已經成為了一種慣例。

而除此之外,明代刻獅還有另一種變形,即不少遵循“龍生九子”一說的匠人,會將“狻猊”與“獅子”作為兩種概念來雕刻。這種說法,將狻猊劃入龍子之列。雖說“狻猊”一詞在先,而龍子之說在後,但這也讓“狻猊”鈕,與“獅”鈕之間,產生了微妙的不同。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臥獅紐“咸豐鑑賞”璽 故宮博物院館藏

這種不同,即是從咽喉到腹的位置,均有橫紋刻畫,尤如“蛇腹”。這種腹紋,其實當說是“龍腹”,是表示其為“龍子”身份的代表。故而後代刻“獅鈕”無“龍腹”,而刻狻猊則需有此腹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珊瑚狻猊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古狻猊墨 故宮博物院館藏 (珊瑚與墨刻上上,都要明顯起伏的腹紋)

今人對於“獅子”題材的壽山石雕刻,印象深刻的多是福州本土的刻法。清末民國時期,東門派所刻獅子,雙眼在面目上佔比例極大,雙目圓睜,眼珠大而凸出,嘴吻短而圓肥,有些還被坊間稱為“猴子臉”,這比之清代早期、中期的形象,又已經產生了很大的改變。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林元珠作 高山桃花洞石太獅少獅對章(局部) 福建東南2014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除此之外,這個時期的獅子鈕,有一些在軀體也受到清代中晚期的雕獅時風之影響,大多身披重毛,一綹一綹,酷似舞獅時候南獅之造型。今年東南秋拍上的一枚冰糖地三獅鈕荔枝印章,其工藝即是這一風格的餘音。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除了東門派此類的獅子鈕之外,建國後壽山石雕作品的各類“獅子”題材中,以王炎佺先生所刻之獅子最有特色——獅口含珠,可以來回滾動,並且獅子牙齒相連,珠子是以特殊的手法、工具,慢慢剔出的,滾珠正圓,能夠在口中來回活動而不掉出。

沒有機械的年代,此類“銜珠”獅子,是王氏雕刻的一絕。且王氏之獅,大多眉弓裝飾較多渦卷,眼珠渾圓,辨識度頗高,刻的場面也多喜慶熱鬧,在早年是十分為藏家所鍾愛的一個風格類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王炎銓作水洞高山石群獅戲球方章(局部) 福建東南2013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的“變形”雖多,但因為時代不同,氣質分別也很強烈,以時代特徵辨認,大部分情況下,還是不至於錯認的。

3

與“獅”相關的壽山石雕刻命題

筆者在上文中曾說過,壽山石題材,與獅子有關的實在不少——舉凡“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群獅戲”等等都是如此。

佛教自印度來,而獅子雖然不產於中國,卻在印度有所出產。在印度傳來中國的佛教,也就包含著佛前侍立的獅子形象,一起為普羅大眾所熟知。南北朝時不少佛像中,都有獅子蹲踞的形象。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佛石像 北齊(公元550-577年) 獅子蹲在最下方中間偏左的位置

當然,這種獅子的形象,和金剛、力士並無區別,主要的工作還是聽法、護法,等同於教授身邊做筆記的學生,又或是法官面前的法警,以拱衛、脅侍的性質為主。這樣的設定,當然也就讓獅子在佛教中的形象顯得更溫順,以往凶狠、威武的形象,自然就少得多了。

為了彰顯佛法之偉大,與佛教題材有關的獅子,比例也被縮小。宋代的佛教石雕中,這種“獅子羅漢”的形制就已有之,而在壽山石雕刻的領域,這一風氣尤甚,在大部分“羅漢戲獅”的題材中,與羅漢匹配的獅子,都體量極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宋 拊狻猊羅漢 陝西曆史博物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羅漢戲獅擺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壽山石雕刻中,獅子的比例明顯更小了

晚清到民國時期,民間藝人雕刻時,受到身邊環境的影響,羅漢常如戲曲中的形象一樣頭戴金箍,裝扮類似頭陀,而獅子則刻的甚小,尾巴上豎,頭部高昂,猶如一隻小狗般在一旁嬉戲,有的“獅子”的嘴吻甚長,耳朵寬大垂折,已經毫無貓科動物的影子。

後世尚有觀音與小獅子的組合,也屬民間藝人的自主創造,和帶金箍的羅漢,實際上是一樣的性質。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田黃石《伏獅羅漢雕件》 福建東南2011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壽山石雕刻發展到當代,羅漢雖然已經摘掉了“頭箍”,大體回覆了明清時代的基本造型,但在“戲獅”題材種,獅子的大小比例、神態情況卻還是基本按照老習慣來塑造。

印度帶來的“佛獅風”,還留下了另外一種影響,即獅子成了菩薩的坐騎。菩薩騎獅,在老一輩的壽山石雕刻名家的作品中,常常能見到,但作為菩薩的坐騎,壽山石雕中的獅子們,往往四條腿都粗厚,與寺廟或竹刻中的“大長腿獅子”相比,明顯要更敦實短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山西五臺山佛光寺 文殊菩薩造像 獅子有著壽山石雕中沒有的“大長腿”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功森 荔枝洞石 觀音擺件 福建東南2017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這多是因為壽山石材質較軟,想要不斷裂,就需要“因材制宜”,把形感壓縮下來,才能取得長治久安的“平衡”和“穩定”。

當然,中國元素在獅子形象的“進化”裡,也沒少產生影響。比如我們最熟悉的“戲球”獅子,就是從北魏時期佛像裡演化出來的。最初獅子是護持香爐的造型,但久而久之,獅子的形象過於受到歡迎,與香爐獨立出來,唐代球形的香爐流行,獅子與香爐,逐漸又流變為了獅子與球的形象。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灰田石《三獅雕件》 福建東南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古時稱為“狻猊”,“師子”,兩者均為西域民族語言的音譯,類似於今人翻譯的“可樂”,“咖啡”。“獅”之一字,乃後世逐漸流變而成,因此如今壽山石雕中常見的子母獅題材,品名往往寫作“太師少師”,即是由古代寫法沿用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乾隆 白玉太獅少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後漢書·順帝紀》就曾有“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噶爾地區)獻師子”的記載。《東觀記》則說,“師子似虎,正黃,有髯耏(鬃須),尾端茸毛大如鬥。”這一說法,當然和今天我們熟知的獅子完全一樣,可見當時記錄“貢獅”的人,是確實見過真正的獅子。

大約是因為這個“其色正黃”的記載,故此宮廷存件中,就有以田黃刻獅子鈕者。其中兩件,去年在福建省博物院“故宮珍品回鄉展”中與大家朝相,其一還落有玉璇款。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去年在閩展出的“故宮回故鄉展”中 一件碩大的田黃石玉璇制子母獅鈕章料

兩件田黃獅鈕,均為子母題材,獅子的形象無不是眉骨高隆,聳鼻凸眼,雖然威儀堂皇,華美典正,但與現實中大草原上真正獅子的形象,卻無疑相差甚遠。

但與此同時,故宮亦有另一壽山石刻的雄獅鈕章,獅子的面部造型,就很接近真正的雄獅——但背脊、尾部,卻依然遵照傳統刻法,飾以繁厚的絲毛,以彰華麗之姿,說是寫實,卻更似“混搭”,使人難免對其創作思路有些費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那麼,何以中國“獅子”,與真正的獅子混搭,會顯得如此怪異呢?又是為了什麼,會產生這麼奇異的獅鈕造型?說來,還是要怪在物種的分佈上。

前文提過,中國地區歷來不產獅子,獅子是西域而來,東傳的路徑,都是依靠“番邦進貢”。在中原王朝比較強盛的時代,“貢獅”是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

除了漢代“疏勒國”的“貢獅”之外,唐代因為絲綢之路的便捷,“異域來獅”也不少見,唐代大部分的君王陵墓中,都有石雕獅子守衛,陝西曾出土有唐代的獅紋鎏金碗,風格極為寫實,即此故也。不過所有的獅子,都僅僅是集中在帝王有限的宮苑中豢養,普通的民間雕刻工匠,根本無緣相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局部)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據說北魏時期,曾經有人前往健陀羅時見過真獅,但因為接觸的時間短暫,回來之後進行的刻畫雕塑,也與原本的獅子情狀大相徑庭。

明代因為海途暢達,也一度多有“貢獅”從東非經印度洋運到中國(如今臺北故宮博物院中,還有明人的《狻猊圖》存世)。但後來朝廷發現進貢的獅子沒有什麼實用價值,耗費的肉食卻很驚人,且番人攜獅來朝,多半是希望討要賞賜,因此成化年之後,就有“卻貢”(拒絕朝貢)之舉,獅子從此在中國又消失了身影。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狻猊圖》 (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正因為以上的種種緣故,中國的工匠,特別是壽山石雕刻的匠人們,是不熟悉真正的獅子的。

以楊玉璇為例,他所生活的晚明時期,整個中國社會幾乎是沒有任何人見過真實的獅子,更別說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者了。因此故宮所藏的數件“獅子鈕”章料,以及已為歷代帝王篆刻的獅子鈕閒章中,基本就都沒有寫實的意味在,完全就是“中國式獅子”的典型,是從宋元明一路這麼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田黃獅鈕章料二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田黃子母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壽山石雕刻在明清時代達到了巔峰,但清代第一次出現“貢獅”,卻已經是康熙十七年的事了。此時的楊玉璇如還在世,也已經七十餘歲,當然不可能再上北京去圍觀獅子,或者操刀雕刻,再領一時之風氣了。

而在民間,所謂“眼如銅鈴方寬口, 張嘴露齒伸舌頭,銅頭鐵額大蒜鼻, 慈眉善目笑顏開” 的獅子形象,也早已根深蒂固。一兩隻獅子的到來,並不能改變雕刻,尤其是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之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故宮博物院田黃子母獅鈕章料(局部)

開相特徵,全然是傳統獅子的範式

有關康熙十七年的這次“貢獅”,其實是葡萄牙人想要在中國開闢貿易,因為屢次要求都被拒絕,才想出來的一次“推廣運營”活動。因此傳說原本送來的獅子是雌雄成對的,但因為清廷對於外國人的防範,這次“貢獅”的審批手續繁複,拖延經年,最終活著到達北京城的只有雌獅。

但考據史料會發現,在雍正年間,御園內卻真有蓄養過雄獅,這或許是另一次進貢的結果,畢竟康熙在位數十年,一隻他執政早期送來的雌獅,當然無法活到雍正年間。

這樣看來,也許故而故宮的那件“大尾巴獅”鈕章料的制鈕者,大約應該是在雍正年間製作的此鈕。獅子身上厚重的絲毛,是壽山石雕刻中的傳統形象,而獅子的面目則是寫實的觀察結果。這種混搭,大概也是一種“繼承經典”,同時“創新新風”的一次嘗試吧!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乾隆三十六年刊印《高其佩高秉指頭畫說》

高秉摹獅子圖版畫,刻鈕的工匠顯然未見此獅全貌 王世襄《自珍集》

2

獅子題材的“變形記”

雍正朝的這隻“混搭”獅子,並不是個獅子造型裡變化的個案。獅子造型中上演的“變形記”,在歷史上其實是始終沒有中斷過的。

有明確記載的獅子東傳,最早是漢代,當時的社會流行方術與修仙。獅子身為前所未見的神異之獸,被工匠予以種種神話功能,變化出不少形象。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當是帶有雙翅的“辟邪”。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東漢 玉辟邪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有些“獅子”的造型,在變化過程中開始被結合進越來越多的元素。如帶角、有翅膀和雲紋繚繞等,都是常態。尤其是帶翅的翼獅,流傳極久。而云紋最後多變為靈芝、卷草等吉祥紋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朝青瓷獅形辟邪燭臺 福建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銅蹲獅形硯滴 故宮博物院館藏

南北朝時代,獅子逐漸與佛教形象結合,因而開始產生了蹲坐、馴順的造型。但唐代國力強盛,獅子就顯得雄健異常,多有行獅、立獅,且氣度不凡,即便是坐獅或者玉雕的把玩件,獅子本身也常常強調四肢筋骨、塑造勇猛之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石獅 上海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玉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宋代人喜歡“精緻生活”,無論螭虎、獅子,到了這個朝代,形象都一概的向“吉祥物”性質靠攏,甚至還被帶上了鈴鐺。也是從宋代以後,獅子帶上鈴鐺用以鎮宅的形象才開始深入人心。而同時期遼代的獅子門枕上,幾乎已經能夠看見今天各類獅鈕的影子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宋 磁州窯白地黑花“鎮宅”銘獅紋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宋青銅臥獅 擺件 王世襄《自珍集》

元代的獅子石雕,受到遼獅餘韻的影響,雖然氣勢上有所回升,但與唐獅的雄壯、凶悍相比,已經不在一個量級上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遼 石獅子門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明代雖然在永樂年間就有獅子進貢,甚至留下了逼真的圖影,但對於民間而言,根深蒂固的形象已經磨滅不去。明代的官服補子上,獅子多是下面這樣的形象: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代的官服補子獅紋圖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圓頭圓腦的獅子們,連開相都已經完全脫離真實的樣子,而是以一種擬人化的形式鞏固起來——獅子的面部,繼承了一種傳統上的“番人”的容貌。高聳的鼻頭,大大的鼻孔,隆起的額頭和凸出的眉關,這些早年出現在“番人”造像上的元素,都成為了很大一部分明獅的特徵。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雙林寺彩塑 獅、人面目的對比 獅子的面相明顯擬人化了

將這些特徵,用於對比明代的金剛、力士之類的題材,就會發現,人物的表情就是獅子的表情,獅子的特徵也如人物的特徵,獅子“通人”已經成為了一種慣例。

而除此之外,明代刻獅還有另一種變形,即不少遵循“龍生九子”一說的匠人,會將“狻猊”與“獅子”作為兩種概念來雕刻。這種說法,將狻猊劃入龍子之列。雖說“狻猊”一詞在先,而龍子之說在後,但這也讓“狻猊”鈕,與“獅”鈕之間,產生了微妙的不同。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臥獅紐“咸豐鑑賞”璽 故宮博物院館藏

這種不同,即是從咽喉到腹的位置,均有橫紋刻畫,尤如“蛇腹”。這種腹紋,其實當說是“龍腹”,是表示其為“龍子”身份的代表。故而後代刻“獅鈕”無“龍腹”,而刻狻猊則需有此腹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珊瑚狻猊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古狻猊墨 故宮博物院館藏 (珊瑚與墨刻上上,都要明顯起伏的腹紋)

今人對於“獅子”題材的壽山石雕刻,印象深刻的多是福州本土的刻法。清末民國時期,東門派所刻獅子,雙眼在面目上佔比例極大,雙目圓睜,眼珠大而凸出,嘴吻短而圓肥,有些還被坊間稱為“猴子臉”,這比之清代早期、中期的形象,又已經產生了很大的改變。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林元珠作 高山桃花洞石太獅少獅對章(局部) 福建東南2014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除此之外,這個時期的獅子鈕,有一些在軀體也受到清代中晚期的雕獅時風之影響,大多身披重毛,一綹一綹,酷似舞獅時候南獅之造型。今年東南秋拍上的一枚冰糖地三獅鈕荔枝印章,其工藝即是這一風格的餘音。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除了東門派此類的獅子鈕之外,建國後壽山石雕作品的各類“獅子”題材中,以王炎佺先生所刻之獅子最有特色——獅口含珠,可以來回滾動,並且獅子牙齒相連,珠子是以特殊的手法、工具,慢慢剔出的,滾珠正圓,能夠在口中來回活動而不掉出。

沒有機械的年代,此類“銜珠”獅子,是王氏雕刻的一絕。且王氏之獅,大多眉弓裝飾較多渦卷,眼珠渾圓,辨識度頗高,刻的場面也多喜慶熱鬧,在早年是十分為藏家所鍾愛的一個風格類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王炎銓作水洞高山石群獅戲球方章(局部) 福建東南2013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的“變形”雖多,但因為時代不同,氣質分別也很強烈,以時代特徵辨認,大部分情況下,還是不至於錯認的。

3

與“獅”相關的壽山石雕刻命題

筆者在上文中曾說過,壽山石題材,與獅子有關的實在不少——舉凡“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群獅戲”等等都是如此。

佛教自印度來,而獅子雖然不產於中國,卻在印度有所出產。在印度傳來中國的佛教,也就包含著佛前侍立的獅子形象,一起為普羅大眾所熟知。南北朝時不少佛像中,都有獅子蹲踞的形象。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佛石像 北齊(公元550-577年) 獅子蹲在最下方中間偏左的位置

當然,這種獅子的形象,和金剛、力士並無區別,主要的工作還是聽法、護法,等同於教授身邊做筆記的學生,又或是法官面前的法警,以拱衛、脅侍的性質為主。這樣的設定,當然也就讓獅子在佛教中的形象顯得更溫順,以往凶狠、威武的形象,自然就少得多了。

為了彰顯佛法之偉大,與佛教題材有關的獅子,比例也被縮小。宋代的佛教石雕中,這種“獅子羅漢”的形制就已有之,而在壽山石雕刻的領域,這一風氣尤甚,在大部分“羅漢戲獅”的題材中,與羅漢匹配的獅子,都體量極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宋 拊狻猊羅漢 陝西曆史博物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羅漢戲獅擺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壽山石雕刻中,獅子的比例明顯更小了

晚清到民國時期,民間藝人雕刻時,受到身邊環境的影響,羅漢常如戲曲中的形象一樣頭戴金箍,裝扮類似頭陀,而獅子則刻的甚小,尾巴上豎,頭部高昂,猶如一隻小狗般在一旁嬉戲,有的“獅子”的嘴吻甚長,耳朵寬大垂折,已經毫無貓科動物的影子。

後世尚有觀音與小獅子的組合,也屬民間藝人的自主創造,和帶金箍的羅漢,實際上是一樣的性質。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田黃石《伏獅羅漢雕件》 福建東南2011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壽山石雕刻發展到當代,羅漢雖然已經摘掉了“頭箍”,大體回覆了明清時代的基本造型,但在“戲獅”題材種,獅子的大小比例、神態情況卻還是基本按照老習慣來塑造。

印度帶來的“佛獅風”,還留下了另外一種影響,即獅子成了菩薩的坐騎。菩薩騎獅,在老一輩的壽山石雕刻名家的作品中,常常能見到,但作為菩薩的坐騎,壽山石雕中的獅子們,往往四條腿都粗厚,與寺廟或竹刻中的“大長腿獅子”相比,明顯要更敦實短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山西五臺山佛光寺 文殊菩薩造像 獅子有著壽山石雕中沒有的“大長腿”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功森 荔枝洞石 觀音擺件 福建東南2017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這多是因為壽山石材質較軟,想要不斷裂,就需要“因材制宜”,把形感壓縮下來,才能取得長治久安的“平衡”和“穩定”。

當然,中國元素在獅子形象的“進化”裡,也沒少產生影響。比如我們最熟悉的“戲球”獅子,就是從北魏時期佛像裡演化出來的。最初獅子是護持香爐的造型,但久而久之,獅子的形象過於受到歡迎,與香爐獨立出來,唐代球形的香爐流行,獅子與香爐,逐漸又流變為了獅子與球的形象。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代 葡萄花鳥紋銀香囊 陝西曆史博物館

而另外一個與獅相關的題材,即“番人馭獸(獅)”,如今的“番人馭獸”,都將“獸”解釋為古獸,實際上也是獅子的變體。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灰田石《三獅雕件》 福建東南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古時稱為“狻猊”,“師子”,兩者均為西域民族語言的音譯,類似於今人翻譯的“可樂”,“咖啡”。“獅”之一字,乃後世逐漸流變而成,因此如今壽山石雕中常見的子母獅題材,品名往往寫作“太師少師”,即是由古代寫法沿用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乾隆 白玉太獅少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後漢書·順帝紀》就曾有“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噶爾地區)獻師子”的記載。《東觀記》則說,“師子似虎,正黃,有髯耏(鬃須),尾端茸毛大如鬥。”這一說法,當然和今天我們熟知的獅子完全一樣,可見當時記錄“貢獅”的人,是確實見過真正的獅子。

大約是因為這個“其色正黃”的記載,故此宮廷存件中,就有以田黃刻獅子鈕者。其中兩件,去年在福建省博物院“故宮珍品回鄉展”中與大家朝相,其一還落有玉璇款。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去年在閩展出的“故宮回故鄉展”中 一件碩大的田黃石玉璇制子母獅鈕章料

兩件田黃獅鈕,均為子母題材,獅子的形象無不是眉骨高隆,聳鼻凸眼,雖然威儀堂皇,華美典正,但與現實中大草原上真正獅子的形象,卻無疑相差甚遠。

但與此同時,故宮亦有另一壽山石刻的雄獅鈕章,獅子的面部造型,就很接近真正的雄獅——但背脊、尾部,卻依然遵照傳統刻法,飾以繁厚的絲毛,以彰華麗之姿,說是寫實,卻更似“混搭”,使人難免對其創作思路有些費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那麼,何以中國“獅子”,與真正的獅子混搭,會顯得如此怪異呢?又是為了什麼,會產生這麼奇異的獅鈕造型?說來,還是要怪在物種的分佈上。

前文提過,中國地區歷來不產獅子,獅子是西域而來,東傳的路徑,都是依靠“番邦進貢”。在中原王朝比較強盛的時代,“貢獅”是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

除了漢代“疏勒國”的“貢獅”之外,唐代因為絲綢之路的便捷,“異域來獅”也不少見,唐代大部分的君王陵墓中,都有石雕獅子守衛,陝西曾出土有唐代的獅紋鎏金碗,風格極為寫實,即此故也。不過所有的獅子,都僅僅是集中在帝王有限的宮苑中豢養,普通的民間雕刻工匠,根本無緣相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局部)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據說北魏時期,曾經有人前往健陀羅時見過真獅,但因為接觸的時間短暫,回來之後進行的刻畫雕塑,也與原本的獅子情狀大相徑庭。

明代因為海途暢達,也一度多有“貢獅”從東非經印度洋運到中國(如今臺北故宮博物院中,還有明人的《狻猊圖》存世)。但後來朝廷發現進貢的獅子沒有什麼實用價值,耗費的肉食卻很驚人,且番人攜獅來朝,多半是希望討要賞賜,因此成化年之後,就有“卻貢”(拒絕朝貢)之舉,獅子從此在中國又消失了身影。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狻猊圖》 (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正因為以上的種種緣故,中國的工匠,特別是壽山石雕刻的匠人們,是不熟悉真正的獅子的。

以楊玉璇為例,他所生活的晚明時期,整個中國社會幾乎是沒有任何人見過真實的獅子,更別說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者了。因此故宮所藏的數件“獅子鈕”章料,以及已為歷代帝王篆刻的獅子鈕閒章中,基本就都沒有寫實的意味在,完全就是“中國式獅子”的典型,是從宋元明一路這麼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田黃獅鈕章料二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田黃子母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壽山石雕刻在明清時代達到了巔峰,但清代第一次出現“貢獅”,卻已經是康熙十七年的事了。此時的楊玉璇如還在世,也已經七十餘歲,當然不可能再上北京去圍觀獅子,或者操刀雕刻,再領一時之風氣了。

而在民間,所謂“眼如銅鈴方寬口, 張嘴露齒伸舌頭,銅頭鐵額大蒜鼻, 慈眉善目笑顏開” 的獅子形象,也早已根深蒂固。一兩隻獅子的到來,並不能改變雕刻,尤其是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之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故宮博物院田黃子母獅鈕章料(局部)

開相特徵,全然是傳統獅子的範式

有關康熙十七年的這次“貢獅”,其實是葡萄牙人想要在中國開闢貿易,因為屢次要求都被拒絕,才想出來的一次“推廣運營”活動。因此傳說原本送來的獅子是雌雄成對的,但因為清廷對於外國人的防範,這次“貢獅”的審批手續繁複,拖延經年,最終活著到達北京城的只有雌獅。

但考據史料會發現,在雍正年間,御園內卻真有蓄養過雄獅,這或許是另一次進貢的結果,畢竟康熙在位數十年,一隻他執政早期送來的雌獅,當然無法活到雍正年間。

這樣看來,也許故而故宮的那件“大尾巴獅”鈕章料的制鈕者,大約應該是在雍正年間製作的此鈕。獅子身上厚重的絲毛,是壽山石雕刻中的傳統形象,而獅子的面目則是寫實的觀察結果。這種混搭,大概也是一種“繼承經典”,同時“創新新風”的一次嘗試吧!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乾隆三十六年刊印《高其佩高秉指頭畫說》

高秉摹獅子圖版畫,刻鈕的工匠顯然未見此獅全貌 王世襄《自珍集》

2

獅子題材的“變形記”

雍正朝的這隻“混搭”獅子,並不是個獅子造型裡變化的個案。獅子造型中上演的“變形記”,在歷史上其實是始終沒有中斷過的。

有明確記載的獅子東傳,最早是漢代,當時的社會流行方術與修仙。獅子身為前所未見的神異之獸,被工匠予以種種神話功能,變化出不少形象。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當是帶有雙翅的“辟邪”。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東漢 玉辟邪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有些“獅子”的造型,在變化過程中開始被結合進越來越多的元素。如帶角、有翅膀和雲紋繚繞等,都是常態。尤其是帶翅的翼獅,流傳極久。而云紋最後多變為靈芝、卷草等吉祥紋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朝青瓷獅形辟邪燭臺 福建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銅蹲獅形硯滴 故宮博物院館藏

南北朝時代,獅子逐漸與佛教形象結合,因而開始產生了蹲坐、馴順的造型。但唐代國力強盛,獅子就顯得雄健異常,多有行獅、立獅,且氣度不凡,即便是坐獅或者玉雕的把玩件,獅子本身也常常強調四肢筋骨、塑造勇猛之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石獅 上海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玉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宋代人喜歡“精緻生活”,無論螭虎、獅子,到了這個朝代,形象都一概的向“吉祥物”性質靠攏,甚至還被帶上了鈴鐺。也是從宋代以後,獅子帶上鈴鐺用以鎮宅的形象才開始深入人心。而同時期遼代的獅子門枕上,幾乎已經能夠看見今天各類獅鈕的影子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宋 磁州窯白地黑花“鎮宅”銘獅紋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宋青銅臥獅 擺件 王世襄《自珍集》

元代的獅子石雕,受到遼獅餘韻的影響,雖然氣勢上有所回升,但與唐獅的雄壯、凶悍相比,已經不在一個量級上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遼 石獅子門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明代雖然在永樂年間就有獅子進貢,甚至留下了逼真的圖影,但對於民間而言,根深蒂固的形象已經磨滅不去。明代的官服補子上,獅子多是下面這樣的形象: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代的官服補子獅紋圖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圓頭圓腦的獅子們,連開相都已經完全脫離真實的樣子,而是以一種擬人化的形式鞏固起來——獅子的面部,繼承了一種傳統上的“番人”的容貌。高聳的鼻頭,大大的鼻孔,隆起的額頭和凸出的眉關,這些早年出現在“番人”造像上的元素,都成為了很大一部分明獅的特徵。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雙林寺彩塑 獅、人面目的對比 獅子的面相明顯擬人化了

將這些特徵,用於對比明代的金剛、力士之類的題材,就會發現,人物的表情就是獅子的表情,獅子的特徵也如人物的特徵,獅子“通人”已經成為了一種慣例。

而除此之外,明代刻獅還有另一種變形,即不少遵循“龍生九子”一說的匠人,會將“狻猊”與“獅子”作為兩種概念來雕刻。這種說法,將狻猊劃入龍子之列。雖說“狻猊”一詞在先,而龍子之說在後,但這也讓“狻猊”鈕,與“獅”鈕之間,產生了微妙的不同。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臥獅紐“咸豐鑑賞”璽 故宮博物院館藏

這種不同,即是從咽喉到腹的位置,均有橫紋刻畫,尤如“蛇腹”。這種腹紋,其實當說是“龍腹”,是表示其為“龍子”身份的代表。故而後代刻“獅鈕”無“龍腹”,而刻狻猊則需有此腹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珊瑚狻猊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古狻猊墨 故宮博物院館藏 (珊瑚與墨刻上上,都要明顯起伏的腹紋)

今人對於“獅子”題材的壽山石雕刻,印象深刻的多是福州本土的刻法。清末民國時期,東門派所刻獅子,雙眼在面目上佔比例極大,雙目圓睜,眼珠大而凸出,嘴吻短而圓肥,有些還被坊間稱為“猴子臉”,這比之清代早期、中期的形象,又已經產生了很大的改變。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林元珠作 高山桃花洞石太獅少獅對章(局部) 福建東南2014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除此之外,這個時期的獅子鈕,有一些在軀體也受到清代中晚期的雕獅時風之影響,大多身披重毛,一綹一綹,酷似舞獅時候南獅之造型。今年東南秋拍上的一枚冰糖地三獅鈕荔枝印章,其工藝即是這一風格的餘音。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除了東門派此類的獅子鈕之外,建國後壽山石雕作品的各類“獅子”題材中,以王炎佺先生所刻之獅子最有特色——獅口含珠,可以來回滾動,並且獅子牙齒相連,珠子是以特殊的手法、工具,慢慢剔出的,滾珠正圓,能夠在口中來回活動而不掉出。

沒有機械的年代,此類“銜珠”獅子,是王氏雕刻的一絕。且王氏之獅,大多眉弓裝飾較多渦卷,眼珠渾圓,辨識度頗高,刻的場面也多喜慶熱鬧,在早年是十分為藏家所鍾愛的一個風格類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王炎銓作水洞高山石群獅戲球方章(局部) 福建東南2013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的“變形”雖多,但因為時代不同,氣質分別也很強烈,以時代特徵辨認,大部分情況下,還是不至於錯認的。

3

與“獅”相關的壽山石雕刻命題

筆者在上文中曾說過,壽山石題材,與獅子有關的實在不少——舉凡“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群獅戲”等等都是如此。

佛教自印度來,而獅子雖然不產於中國,卻在印度有所出產。在印度傳來中國的佛教,也就包含著佛前侍立的獅子形象,一起為普羅大眾所熟知。南北朝時不少佛像中,都有獅子蹲踞的形象。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佛石像 北齊(公元550-577年) 獅子蹲在最下方中間偏左的位置

當然,這種獅子的形象,和金剛、力士並無區別,主要的工作還是聽法、護法,等同於教授身邊做筆記的學生,又或是法官面前的法警,以拱衛、脅侍的性質為主。這樣的設定,當然也就讓獅子在佛教中的形象顯得更溫順,以往凶狠、威武的形象,自然就少得多了。

為了彰顯佛法之偉大,與佛教題材有關的獅子,比例也被縮小。宋代的佛教石雕中,這種“獅子羅漢”的形制就已有之,而在壽山石雕刻的領域,這一風氣尤甚,在大部分“羅漢戲獅”的題材中,與羅漢匹配的獅子,都體量極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宋 拊狻猊羅漢 陝西曆史博物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羅漢戲獅擺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壽山石雕刻中,獅子的比例明顯更小了

晚清到民國時期,民間藝人雕刻時,受到身邊環境的影響,羅漢常如戲曲中的形象一樣頭戴金箍,裝扮類似頭陀,而獅子則刻的甚小,尾巴上豎,頭部高昂,猶如一隻小狗般在一旁嬉戲,有的“獅子”的嘴吻甚長,耳朵寬大垂折,已經毫無貓科動物的影子。

後世尚有觀音與小獅子的組合,也屬民間藝人的自主創造,和帶金箍的羅漢,實際上是一樣的性質。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田黃石《伏獅羅漢雕件》 福建東南2011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壽山石雕刻發展到當代,羅漢雖然已經摘掉了“頭箍”,大體回覆了明清時代的基本造型,但在“戲獅”題材種,獅子的大小比例、神態情況卻還是基本按照老習慣來塑造。

印度帶來的“佛獅風”,還留下了另外一種影響,即獅子成了菩薩的坐騎。菩薩騎獅,在老一輩的壽山石雕刻名家的作品中,常常能見到,但作為菩薩的坐騎,壽山石雕中的獅子們,往往四條腿都粗厚,與寺廟或竹刻中的“大長腿獅子”相比,明顯要更敦實短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山西五臺山佛光寺 文殊菩薩造像 獅子有著壽山石雕中沒有的“大長腿”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功森 荔枝洞石 觀音擺件 福建東南2017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這多是因為壽山石材質較軟,想要不斷裂,就需要“因材制宜”,把形感壓縮下來,才能取得長治久安的“平衡”和“穩定”。

當然,中國元素在獅子形象的“進化”裡,也沒少產生影響。比如我們最熟悉的“戲球”獅子,就是從北魏時期佛像裡演化出來的。最初獅子是護持香爐的造型,但久而久之,獅子的形象過於受到歡迎,與香爐獨立出來,唐代球形的香爐流行,獅子與香爐,逐漸又流變為了獅子與球的形象。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代 葡萄花鳥紋銀香囊 陝西曆史博物館

而另外一個與獅相關的題材,即“番人馭獸(獅)”,如今的“番人馭獸”,都將“獸”解釋為古獸,實際上也是獅子的變體。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王一帆篆 荔枝洞石 瑞獸番仔 鈕對章 福建東南2017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這類題材,宋、遼時代就有,明清時代,除了印鈕之外,在青石雕或拴馬柱上,也很流行這一的題材。但在渭北的栓馬柱上,這類題材的一般形象,均是人、獅大小相近,或人大獅小。今天關中地區,還能看到不少這類“獅子揹回回”或者“番人戲獅子”的拴馬柱。

人騎獅栓馬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灰田石《三獅雕件》 福建東南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古時稱為“狻猊”,“師子”,兩者均為西域民族語言的音譯,類似於今人翻譯的“可樂”,“咖啡”。“獅”之一字,乃後世逐漸流變而成,因此如今壽山石雕中常見的子母獅題材,品名往往寫作“太師少師”,即是由古代寫法沿用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乾隆 白玉太獅少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後漢書·順帝紀》就曾有“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噶爾地區)獻師子”的記載。《東觀記》則說,“師子似虎,正黃,有髯耏(鬃須),尾端茸毛大如鬥。”這一說法,當然和今天我們熟知的獅子完全一樣,可見當時記錄“貢獅”的人,是確實見過真正的獅子。

大約是因為這個“其色正黃”的記載,故此宮廷存件中,就有以田黃刻獅子鈕者。其中兩件,去年在福建省博物院“故宮珍品回鄉展”中與大家朝相,其一還落有玉璇款。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去年在閩展出的“故宮回故鄉展”中 一件碩大的田黃石玉璇制子母獅鈕章料

兩件田黃獅鈕,均為子母題材,獅子的形象無不是眉骨高隆,聳鼻凸眼,雖然威儀堂皇,華美典正,但與現實中大草原上真正獅子的形象,卻無疑相差甚遠。

但與此同時,故宮亦有另一壽山石刻的雄獅鈕章,獅子的面部造型,就很接近真正的雄獅——但背脊、尾部,卻依然遵照傳統刻法,飾以繁厚的絲毛,以彰華麗之姿,說是寫實,卻更似“混搭”,使人難免對其創作思路有些費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那麼,何以中國“獅子”,與真正的獅子混搭,會顯得如此怪異呢?又是為了什麼,會產生這麼奇異的獅鈕造型?說來,還是要怪在物種的分佈上。

前文提過,中國地區歷來不產獅子,獅子是西域而來,東傳的路徑,都是依靠“番邦進貢”。在中原王朝比較強盛的時代,“貢獅”是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

除了漢代“疏勒國”的“貢獅”之外,唐代因為絲綢之路的便捷,“異域來獅”也不少見,唐代大部分的君王陵墓中,都有石雕獅子守衛,陝西曾出土有唐代的獅紋鎏金碗,風格極為寫實,即此故也。不過所有的獅子,都僅僅是集中在帝王有限的宮苑中豢養,普通的民間雕刻工匠,根本無緣相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局部)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據說北魏時期,曾經有人前往健陀羅時見過真獅,但因為接觸的時間短暫,回來之後進行的刻畫雕塑,也與原本的獅子情狀大相徑庭。

明代因為海途暢達,也一度多有“貢獅”從東非經印度洋運到中國(如今臺北故宮博物院中,還有明人的《狻猊圖》存世)。但後來朝廷發現進貢的獅子沒有什麼實用價值,耗費的肉食卻很驚人,且番人攜獅來朝,多半是希望討要賞賜,因此成化年之後,就有“卻貢”(拒絕朝貢)之舉,獅子從此在中國又消失了身影。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狻猊圖》 (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正因為以上的種種緣故,中國的工匠,特別是壽山石雕刻的匠人們,是不熟悉真正的獅子的。

以楊玉璇為例,他所生活的晚明時期,整個中國社會幾乎是沒有任何人見過真實的獅子,更別說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者了。因此故宮所藏的數件“獅子鈕”章料,以及已為歷代帝王篆刻的獅子鈕閒章中,基本就都沒有寫實的意味在,完全就是“中國式獅子”的典型,是從宋元明一路這麼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田黃獅鈕章料二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田黃子母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壽山石雕刻在明清時代達到了巔峰,但清代第一次出現“貢獅”,卻已經是康熙十七年的事了。此時的楊玉璇如還在世,也已經七十餘歲,當然不可能再上北京去圍觀獅子,或者操刀雕刻,再領一時之風氣了。

而在民間,所謂“眼如銅鈴方寬口, 張嘴露齒伸舌頭,銅頭鐵額大蒜鼻, 慈眉善目笑顏開” 的獅子形象,也早已根深蒂固。一兩隻獅子的到來,並不能改變雕刻,尤其是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之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故宮博物院田黃子母獅鈕章料(局部)

開相特徵,全然是傳統獅子的範式

有關康熙十七年的這次“貢獅”,其實是葡萄牙人想要在中國開闢貿易,因為屢次要求都被拒絕,才想出來的一次“推廣運營”活動。因此傳說原本送來的獅子是雌雄成對的,但因為清廷對於外國人的防範,這次“貢獅”的審批手續繁複,拖延經年,最終活著到達北京城的只有雌獅。

但考據史料會發現,在雍正年間,御園內卻真有蓄養過雄獅,這或許是另一次進貢的結果,畢竟康熙在位數十年,一隻他執政早期送來的雌獅,當然無法活到雍正年間。

這樣看來,也許故而故宮的那件“大尾巴獅”鈕章料的制鈕者,大約應該是在雍正年間製作的此鈕。獅子身上厚重的絲毛,是壽山石雕刻中的傳統形象,而獅子的面目則是寫實的觀察結果。這種混搭,大概也是一種“繼承經典”,同時“創新新風”的一次嘗試吧!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乾隆三十六年刊印《高其佩高秉指頭畫說》

高秉摹獅子圖版畫,刻鈕的工匠顯然未見此獅全貌 王世襄《自珍集》

2

獅子題材的“變形記”

雍正朝的這隻“混搭”獅子,並不是個獅子造型裡變化的個案。獅子造型中上演的“變形記”,在歷史上其實是始終沒有中斷過的。

有明確記載的獅子東傳,最早是漢代,當時的社會流行方術與修仙。獅子身為前所未見的神異之獸,被工匠予以種種神話功能,變化出不少形象。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當是帶有雙翅的“辟邪”。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東漢 玉辟邪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有些“獅子”的造型,在變化過程中開始被結合進越來越多的元素。如帶角、有翅膀和雲紋繚繞等,都是常態。尤其是帶翅的翼獅,流傳極久。而云紋最後多變為靈芝、卷草等吉祥紋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朝青瓷獅形辟邪燭臺 福建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銅蹲獅形硯滴 故宮博物院館藏

南北朝時代,獅子逐漸與佛教形象結合,因而開始產生了蹲坐、馴順的造型。但唐代國力強盛,獅子就顯得雄健異常,多有行獅、立獅,且氣度不凡,即便是坐獅或者玉雕的把玩件,獅子本身也常常強調四肢筋骨、塑造勇猛之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石獅 上海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玉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宋代人喜歡“精緻生活”,無論螭虎、獅子,到了這個朝代,形象都一概的向“吉祥物”性質靠攏,甚至還被帶上了鈴鐺。也是從宋代以後,獅子帶上鈴鐺用以鎮宅的形象才開始深入人心。而同時期遼代的獅子門枕上,幾乎已經能夠看見今天各類獅鈕的影子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宋 磁州窯白地黑花“鎮宅”銘獅紋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宋青銅臥獅 擺件 王世襄《自珍集》

元代的獅子石雕,受到遼獅餘韻的影響,雖然氣勢上有所回升,但與唐獅的雄壯、凶悍相比,已經不在一個量級上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遼 石獅子門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明代雖然在永樂年間就有獅子進貢,甚至留下了逼真的圖影,但對於民間而言,根深蒂固的形象已經磨滅不去。明代的官服補子上,獅子多是下面這樣的形象: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代的官服補子獅紋圖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圓頭圓腦的獅子們,連開相都已經完全脫離真實的樣子,而是以一種擬人化的形式鞏固起來——獅子的面部,繼承了一種傳統上的“番人”的容貌。高聳的鼻頭,大大的鼻孔,隆起的額頭和凸出的眉關,這些早年出現在“番人”造像上的元素,都成為了很大一部分明獅的特徵。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雙林寺彩塑 獅、人面目的對比 獅子的面相明顯擬人化了

將這些特徵,用於對比明代的金剛、力士之類的題材,就會發現,人物的表情就是獅子的表情,獅子的特徵也如人物的特徵,獅子“通人”已經成為了一種慣例。

而除此之外,明代刻獅還有另一種變形,即不少遵循“龍生九子”一說的匠人,會將“狻猊”與“獅子”作為兩種概念來雕刻。這種說法,將狻猊劃入龍子之列。雖說“狻猊”一詞在先,而龍子之說在後,但這也讓“狻猊”鈕,與“獅”鈕之間,產生了微妙的不同。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臥獅紐“咸豐鑑賞”璽 故宮博物院館藏

這種不同,即是從咽喉到腹的位置,均有橫紋刻畫,尤如“蛇腹”。這種腹紋,其實當說是“龍腹”,是表示其為“龍子”身份的代表。故而後代刻“獅鈕”無“龍腹”,而刻狻猊則需有此腹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珊瑚狻猊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古狻猊墨 故宮博物院館藏 (珊瑚與墨刻上上,都要明顯起伏的腹紋)

今人對於“獅子”題材的壽山石雕刻,印象深刻的多是福州本土的刻法。清末民國時期,東門派所刻獅子,雙眼在面目上佔比例極大,雙目圓睜,眼珠大而凸出,嘴吻短而圓肥,有些還被坊間稱為“猴子臉”,這比之清代早期、中期的形象,又已經產生了很大的改變。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林元珠作 高山桃花洞石太獅少獅對章(局部) 福建東南2014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除此之外,這個時期的獅子鈕,有一些在軀體也受到清代中晚期的雕獅時風之影響,大多身披重毛,一綹一綹,酷似舞獅時候南獅之造型。今年東南秋拍上的一枚冰糖地三獅鈕荔枝印章,其工藝即是這一風格的餘音。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除了東門派此類的獅子鈕之外,建國後壽山石雕作品的各類“獅子”題材中,以王炎佺先生所刻之獅子最有特色——獅口含珠,可以來回滾動,並且獅子牙齒相連,珠子是以特殊的手法、工具,慢慢剔出的,滾珠正圓,能夠在口中來回活動而不掉出。

沒有機械的年代,此類“銜珠”獅子,是王氏雕刻的一絕。且王氏之獅,大多眉弓裝飾較多渦卷,眼珠渾圓,辨識度頗高,刻的場面也多喜慶熱鬧,在早年是十分為藏家所鍾愛的一個風格類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王炎銓作水洞高山石群獅戲球方章(局部) 福建東南2013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的“變形”雖多,但因為時代不同,氣質分別也很強烈,以時代特徵辨認,大部分情況下,還是不至於錯認的。

3

與“獅”相關的壽山石雕刻命題

筆者在上文中曾說過,壽山石題材,與獅子有關的實在不少——舉凡“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群獅戲”等等都是如此。

佛教自印度來,而獅子雖然不產於中國,卻在印度有所出產。在印度傳來中國的佛教,也就包含著佛前侍立的獅子形象,一起為普羅大眾所熟知。南北朝時不少佛像中,都有獅子蹲踞的形象。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佛石像 北齊(公元550-577年) 獅子蹲在最下方中間偏左的位置

當然,這種獅子的形象,和金剛、力士並無區別,主要的工作還是聽法、護法,等同於教授身邊做筆記的學生,又或是法官面前的法警,以拱衛、脅侍的性質為主。這樣的設定,當然也就讓獅子在佛教中的形象顯得更溫順,以往凶狠、威武的形象,自然就少得多了。

為了彰顯佛法之偉大,與佛教題材有關的獅子,比例也被縮小。宋代的佛教石雕中,這種“獅子羅漢”的形制就已有之,而在壽山石雕刻的領域,這一風氣尤甚,在大部分“羅漢戲獅”的題材中,與羅漢匹配的獅子,都體量極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宋 拊狻猊羅漢 陝西曆史博物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羅漢戲獅擺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壽山石雕刻中,獅子的比例明顯更小了

晚清到民國時期,民間藝人雕刻時,受到身邊環境的影響,羅漢常如戲曲中的形象一樣頭戴金箍,裝扮類似頭陀,而獅子則刻的甚小,尾巴上豎,頭部高昂,猶如一隻小狗般在一旁嬉戲,有的“獅子”的嘴吻甚長,耳朵寬大垂折,已經毫無貓科動物的影子。

後世尚有觀音與小獅子的組合,也屬民間藝人的自主創造,和帶金箍的羅漢,實際上是一樣的性質。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田黃石《伏獅羅漢雕件》 福建東南2011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壽山石雕刻發展到當代,羅漢雖然已經摘掉了“頭箍”,大體回覆了明清時代的基本造型,但在“戲獅”題材種,獅子的大小比例、神態情況卻還是基本按照老習慣來塑造。

印度帶來的“佛獅風”,還留下了另外一種影響,即獅子成了菩薩的坐騎。菩薩騎獅,在老一輩的壽山石雕刻名家的作品中,常常能見到,但作為菩薩的坐騎,壽山石雕中的獅子們,往往四條腿都粗厚,與寺廟或竹刻中的“大長腿獅子”相比,明顯要更敦實短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山西五臺山佛光寺 文殊菩薩造像 獅子有著壽山石雕中沒有的“大長腿”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功森 荔枝洞石 觀音擺件 福建東南2017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這多是因為壽山石材質較軟,想要不斷裂,就需要“因材制宜”,把形感壓縮下來,才能取得長治久安的“平衡”和“穩定”。

當然,中國元素在獅子形象的“進化”裡,也沒少產生影響。比如我們最熟悉的“戲球”獅子,就是從北魏時期佛像裡演化出來的。最初獅子是護持香爐的造型,但久而久之,獅子的形象過於受到歡迎,與香爐獨立出來,唐代球形的香爐流行,獅子與香爐,逐漸又流變為了獅子與球的形象。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代 葡萄花鳥紋銀香囊 陝西曆史博物館

而另外一個與獅相關的題材,即“番人馭獸(獅)”,如今的“番人馭獸”,都將“獸”解釋為古獸,實際上也是獅子的變體。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王一帆篆 荔枝洞石 瑞獸番仔 鈕對章 福建東南2017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這類題材,宋、遼時代就有,明清時代,除了印鈕之外,在青石雕或拴馬柱上,也很流行這一的題材。但在渭北的栓馬柱上,這類題材的一般形象,均是人、獅大小相近,或人大獅小。今天關中地區,還能看到不少這類“獅子揹回回”或者“番人戲獅子”的拴馬柱。

人騎獅栓馬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陝西澄城博物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狻猊即師子,出西域。

形似虎,正黃,有髯耏。

駕雕闌,涉流沙,逾玉關。

海天萬里梯航來。

威懾百城,坐鎮千里。

文/徐袖海

編輯/丁琳馨

1

從故宮的三枚獅子鈕說起

玩壽山石雕的,有句有趣的順口溜,叫做“古獸古獸,七拼八湊”。意思是古獸誰也沒見過,因此常常被大家嫁接上許多動物的特徵,很難界定到底刻的像還是不像。

但“獅子鈕”就不一樣了,中國本土雖然並不產出獅子這種動物,但與獅子有關的形象,卻始終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無論竹木牙角,珊瑚漆器,都少不了獅子的存在,刻的好與不好,是一目瞭然,很考功夫的。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祥忍作 高山石獅戲球鈕章 福建東南201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這一形象用於玉雕之類的途徑,早在商末就已出現。唐人以獅形作茵鎮(即壓坐席的鎮物),宋人則好以狻猊做香爐,元明清三代,獅子的形象更是不勝枚舉。

在壽山石鈕雕中,各種與獅相關的題材也不稀見,如所謂“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等等壽山石題材,都與獅子有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水洞高山石狻猊鈕章 福建東南2016春季拍賣會

傳統的石雕藝人,多半會雕獅子。當今前輩名家中的王炎佺、馮志傑(石癲)等老藝人,雕刻獅子都大為有名。中生代裡,無論是當年的“郭家工”,還是如今的“鳳山系”,其代表人物都有與“獅”相關的作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灰田石《三獅雕件》 福建東南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古時稱為“狻猊”,“師子”,兩者均為西域民族語言的音譯,類似於今人翻譯的“可樂”,“咖啡”。“獅”之一字,乃後世逐漸流變而成,因此如今壽山石雕中常見的子母獅題材,品名往往寫作“太師少師”,即是由古代寫法沿用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乾隆 白玉太獅少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後漢書·順帝紀》就曾有“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噶爾地區)獻師子”的記載。《東觀記》則說,“師子似虎,正黃,有髯耏(鬃須),尾端茸毛大如鬥。”這一說法,當然和今天我們熟知的獅子完全一樣,可見當時記錄“貢獅”的人,是確實見過真正的獅子。

大約是因為這個“其色正黃”的記載,故此宮廷存件中,就有以田黃刻獅子鈕者。其中兩件,去年在福建省博物院“故宮珍品回鄉展”中與大家朝相,其一還落有玉璇款。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去年在閩展出的“故宮回故鄉展”中 一件碩大的田黃石玉璇制子母獅鈕章料

兩件田黃獅鈕,均為子母題材,獅子的形象無不是眉骨高隆,聳鼻凸眼,雖然威儀堂皇,華美典正,但與現實中大草原上真正獅子的形象,卻無疑相差甚遠。

但與此同時,故宮亦有另一壽山石刻的雄獅鈕章,獅子的面部造型,就很接近真正的雄獅——但背脊、尾部,卻依然遵照傳統刻法,飾以繁厚的絲毛,以彰華麗之姿,說是寫實,卻更似“混搭”,使人難免對其創作思路有些費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那麼,何以中國“獅子”,與真正的獅子混搭,會顯得如此怪異呢?又是為了什麼,會產生這麼奇異的獅鈕造型?說來,還是要怪在物種的分佈上。

前文提過,中國地區歷來不產獅子,獅子是西域而來,東傳的路徑,都是依靠“番邦進貢”。在中原王朝比較強盛的時代,“貢獅”是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

除了漢代“疏勒國”的“貢獅”之外,唐代因為絲綢之路的便捷,“異域來獅”也不少見,唐代大部分的君王陵墓中,都有石雕獅子守衛,陝西曾出土有唐代的獅紋鎏金碗,風格極為寫實,即此故也。不過所有的獅子,都僅僅是集中在帝王有限的宮苑中豢養,普通的民間雕刻工匠,根本無緣相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鎏金雙獅紋銀碗(局部)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

據說北魏時期,曾經有人前往健陀羅時見過真獅,但因為接觸的時間短暫,回來之後進行的刻畫雕塑,也與原本的獅子情狀大相徑庭。

明代因為海途暢達,也一度多有“貢獅”從東非經印度洋運到中國(如今臺北故宮博物院中,還有明人的《狻猊圖》存世)。但後來朝廷發現進貢的獅子沒有什麼實用價值,耗費的肉食卻很驚人,且番人攜獅來朝,多半是希望討要賞賜,因此成化年之後,就有“卻貢”(拒絕朝貢)之舉,獅子從此在中國又消失了身影。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狻猊圖》 (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正因為以上的種種緣故,中國的工匠,特別是壽山石雕刻的匠人們,是不熟悉真正的獅子的。

以楊玉璇為例,他所生活的晚明時期,整個中國社會幾乎是沒有任何人見過真實的獅子,更別說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者了。因此故宮所藏的數件“獅子鈕”章料,以及已為歷代帝王篆刻的獅子鈕閒章中,基本就都沒有寫實的意味在,完全就是“中國式獅子”的典型,是從宋元明一路這麼下來的結果。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田黃獅鈕章料二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田黃子母獅鈕章料 故宮博物院館藏

壽山石雕刻在明清時代達到了巔峰,但清代第一次出現“貢獅”,卻已經是康熙十七年的事了。此時的楊玉璇如還在世,也已經七十餘歲,當然不可能再上北京去圍觀獅子,或者操刀雕刻,再領一時之風氣了。

而在民間,所謂“眼如銅鈴方寬口, 張嘴露齒伸舌頭,銅頭鐵額大蒜鼻, 慈眉善目笑顏開” 的獅子形象,也早已根深蒂固。一兩隻獅子的到來,並不能改變雕刻,尤其是遠在福建的壽山石雕刻之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故宮博物院田黃子母獅鈕章料(局部)

開相特徵,全然是傳統獅子的範式

有關康熙十七年的這次“貢獅”,其實是葡萄牙人想要在中國開闢貿易,因為屢次要求都被拒絕,才想出來的一次“推廣運營”活動。因此傳說原本送來的獅子是雌雄成對的,但因為清廷對於外國人的防範,這次“貢獅”的審批手續繁複,拖延經年,最終活著到達北京城的只有雌獅。

但考據史料會發現,在雍正年間,御園內卻真有蓄養過雄獅,這或許是另一次進貢的結果,畢竟康熙在位數十年,一隻他執政早期送來的雌獅,當然無法活到雍正年間。

這樣看來,也許故而故宮的那件“大尾巴獅”鈕章料的制鈕者,大約應該是在雍正年間製作的此鈕。獅子身上厚重的絲毛,是壽山石雕刻中的傳統形象,而獅子的面目則是寫實的觀察結果。這種混搭,大概也是一種“繼承經典”,同時“創新新風”的一次嘗試吧!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乾隆三十六年刊印《高其佩高秉指頭畫說》

高秉摹獅子圖版畫,刻鈕的工匠顯然未見此獅全貌 王世襄《自珍集》

2

獅子題材的“變形記”

雍正朝的這隻“混搭”獅子,並不是個獅子造型裡變化的個案。獅子造型中上演的“變形記”,在歷史上其實是始終沒有中斷過的。

有明確記載的獅子東傳,最早是漢代,當時的社會流行方術與修仙。獅子身為前所未見的神異之獸,被工匠予以種種神話功能,變化出不少形象。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當是帶有雙翅的“辟邪”。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東漢 玉辟邪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

有些“獅子”的造型,在變化過程中開始被結合進越來越多的元素。如帶角、有翅膀和雲紋繚繞等,都是常態。尤其是帶翅的翼獅,流傳極久。而云紋最後多變為靈芝、卷草等吉祥紋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朝青瓷獅形辟邪燭臺 福建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銅蹲獅形硯滴 故宮博物院館藏

南北朝時代,獅子逐漸與佛教形象結合,因而開始產生了蹲坐、馴順的造型。但唐代國力強盛,獅子就顯得雄健異常,多有行獅、立獅,且氣度不凡,即便是坐獅或者玉雕的把玩件,獅子本身也常常強調四肢筋骨、塑造勇猛之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石獅 上海博物館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 玉獅 故宮博物院館藏

宋代人喜歡“精緻生活”,無論螭虎、獅子,到了這個朝代,形象都一概的向“吉祥物”性質靠攏,甚至還被帶上了鈴鐺。也是從宋代以後,獅子帶上鈴鐺用以鎮宅的形象才開始深入人心。而同時期遼代的獅子門枕上,幾乎已經能夠看見今天各類獅鈕的影子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宋 磁州窯白地黑花“鎮宅”銘獅紋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南宋青銅臥獅 擺件 王世襄《自珍集》

元代的獅子石雕,受到遼獅餘韻的影響,雖然氣勢上有所回升,但與唐獅的雄壯、凶悍相比,已經不在一個量級上了。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遼 石獅子門枕 故宮博物院館藏

明代雖然在永樂年間就有獅子進貢,甚至留下了逼真的圖影,但對於民間而言,根深蒂固的形象已經磨滅不去。明代的官服補子上,獅子多是下面這樣的形象: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代的官服補子獅紋圖樣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圓頭圓腦的獅子們,連開相都已經完全脫離真實的樣子,而是以一種擬人化的形式鞏固起來——獅子的面部,繼承了一種傳統上的“番人”的容貌。高聳的鼻頭,大大的鼻孔,隆起的額頭和凸出的眉關,這些早年出現在“番人”造像上的元素,都成為了很大一部分明獅的特徵。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雙林寺彩塑 獅、人面目的對比 獅子的面相明顯擬人化了

將這些特徵,用於對比明代的金剛、力士之類的題材,就會發現,人物的表情就是獅子的表情,獅子的特徵也如人物的特徵,獅子“通人”已經成為了一種慣例。

而除此之外,明代刻獅還有另一種變形,即不少遵循“龍生九子”一說的匠人,會將“狻猊”與“獅子”作為兩種概念來雕刻。這種說法,將狻猊劃入龍子之列。雖說“狻猊”一詞在先,而龍子之說在後,但這也讓“狻猊”鈕,與“獅”鈕之間,產生了微妙的不同。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臥獅紐“咸豐鑑賞”璽 故宮博物院館藏

這種不同,即是從咽喉到腹的位置,均有橫紋刻畫,尤如“蛇腹”。這種腹紋,其實當說是“龍腹”,是表示其為“龍子”身份的代表。故而後代刻“獅鈕”無“龍腹”,而刻狻猊則需有此腹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珊瑚狻猊 故宮博物院館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明 古狻猊墨 故宮博物院館藏 (珊瑚與墨刻上上,都要明顯起伏的腹紋)

今人對於“獅子”題材的壽山石雕刻,印象深刻的多是福州本土的刻法。清末民國時期,東門派所刻獅子,雙眼在面目上佔比例極大,雙目圓睜,眼珠大而凸出,嘴吻短而圓肥,有些還被坊間稱為“猴子臉”,這比之清代早期、中期的形象,又已經產生了很大的改變。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林元珠作 高山桃花洞石太獅少獅對章(局部) 福建東南2014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除此之外,這個時期的獅子鈕,有一些在軀體也受到清代中晚期的雕獅時風之影響,大多身披重毛,一綹一綹,酷似舞獅時候南獅之造型。今年東南秋拍上的一枚冰糖地三獅鈕荔枝印章,其工藝即是這一風格的餘音。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除了東門派此類的獅子鈕之外,建國後壽山石雕作品的各類“獅子”題材中,以王炎佺先生所刻之獅子最有特色——獅口含珠,可以來回滾動,並且獅子牙齒相連,珠子是以特殊的手法、工具,慢慢剔出的,滾珠正圓,能夠在口中來回活動而不掉出。

沒有機械的年代,此類“銜珠”獅子,是王氏雕刻的一絕。且王氏之獅,大多眉弓裝飾較多渦卷,眼珠渾圓,辨識度頗高,刻的場面也多喜慶熱鬧,在早年是十分為藏家所鍾愛的一個風格類型。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王炎銓作水洞高山石群獅戲球方章(局部) 福建東南2013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獅子的“變形”雖多,但因為時代不同,氣質分別也很強烈,以時代特徵辨認,大部分情況下,還是不至於錯認的。

3

與“獅”相關的壽山石雕刻命題

筆者在上文中曾說過,壽山石題材,與獅子有關的實在不少——舉凡“戲獅羅漢”、“番人馭獸”(實際上是獅)、“太師少師”、“獅戲球”、“群獅戲”等等都是如此。

佛教自印度來,而獅子雖然不產於中國,卻在印度有所出產。在印度傳來中國的佛教,也就包含著佛前侍立的獅子形象,一起為普羅大眾所熟知。南北朝時不少佛像中,都有獅子蹲踞的形象。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佛石像 北齊(公元550-577年) 獅子蹲在最下方中間偏左的位置

當然,這種獅子的形象,和金剛、力士並無區別,主要的工作還是聽法、護法,等同於教授身邊做筆記的學生,又或是法官面前的法警,以拱衛、脅侍的性質為主。這樣的設定,當然也就讓獅子在佛教中的形象顯得更溫順,以往凶狠、威武的形象,自然就少得多了。

為了彰顯佛法之偉大,與佛教題材有關的獅子,比例也被縮小。宋代的佛教石雕中,這種“獅子羅漢”的形制就已有之,而在壽山石雕刻的領域,這一風氣尤甚,在大部分“羅漢戲獅”的題材中,與羅漢匹配的獅子,都體量極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宋 拊狻猊羅漢 陝西曆史博物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壽山石羅漢戲獅擺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壽山石雕刻中,獅子的比例明顯更小了

晚清到民國時期,民間藝人雕刻時,受到身邊環境的影響,羅漢常如戲曲中的形象一樣頭戴金箍,裝扮類似頭陀,而獅子則刻的甚小,尾巴上豎,頭部高昂,猶如一隻小狗般在一旁嬉戲,有的“獅子”的嘴吻甚長,耳朵寬大垂折,已經毫無貓科動物的影子。

後世尚有觀音與小獅子的組合,也屬民間藝人的自主創造,和帶金箍的羅漢,實際上是一樣的性質。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馮志傑作 田黃石《伏獅羅漢雕件》 福建東南2011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壽山石雕刻發展到當代,羅漢雖然已經摘掉了“頭箍”,大體回覆了明清時代的基本造型,但在“戲獅”題材種,獅子的大小比例、神態情況卻還是基本按照老習慣來塑造。

印度帶來的“佛獅風”,還留下了另外一種影響,即獅子成了菩薩的坐騎。菩薩騎獅,在老一輩的壽山石雕刻名家的作品中,常常能見到,但作為菩薩的坐騎,壽山石雕中的獅子們,往往四條腿都粗厚,與寺廟或竹刻中的“大長腿獅子”相比,明顯要更敦實短小。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山西五臺山佛光寺 文殊菩薩造像 獅子有著壽山石雕中沒有的“大長腿”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郭功森 荔枝洞石 觀音擺件 福建東南2017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這多是因為壽山石材質較軟,想要不斷裂,就需要“因材制宜”,把形感壓縮下來,才能取得長治久安的“平衡”和“穩定”。

當然,中國元素在獅子形象的“進化”裡,也沒少產生影響。比如我們最熟悉的“戲球”獅子,就是從北魏時期佛像裡演化出來的。最初獅子是護持香爐的造型,但久而久之,獅子的形象過於受到歡迎,與香爐獨立出來,唐代球形的香爐流行,獅子與香爐,逐漸又流變為了獅子與球的形象。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唐代 葡萄花鳥紋銀香囊 陝西曆史博物館

而另外一個與獅相關的題材,即“番人馭獸(獅)”,如今的“番人馭獸”,都將“獸”解釋為古獸,實際上也是獅子的變體。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潘驚石作 王一帆篆 荔枝洞石 瑞獸番仔 鈕對章 福建東南2017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這類題材,宋、遼時代就有,明清時代,除了印鈕之外,在青石雕或拴馬柱上,也很流行這一的題材。但在渭北的栓馬柱上,這類題材的一般形象,均是人、獅大小相近,或人大獅小。今天關中地區,還能看到不少這類“獅子揹回回”或者“番人戲獅子”的拴馬柱。

人騎獅栓馬樁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陝西澄城博物館

從故宮的田黃獅子鈕說起

清 青石胡人牽獅一對 西泠拍賣2017春季拍賣會

宋、遼時期的“戲獅”多用鎖鏈表現,而明清時期,獅子在中國境內罕見,匠人們就更多用繩索來代替。久而久之,現代壽山石雕中,亦出現“繩牽獸”,或者“鏈牽獸”兩種刻法,哪一種都有其來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