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很清楚這次戰役意味著什麼:打下宜昌,進逼重慶,中國就真的徹底被逼入了絕境。中國軍隊也知道,德國已經攻向法國,英法自身難保,美國恪守中立,蘇聯在諾門坎同日軍達成妥協,環顧整個世界,只有中國人獨自支撐著危局,沒有盟友、沒有援軍,這場仗要麼成功,要麼成仁。

背水一戰的中國,這次派上前線的,都是一流的猛將,李宗仁、湯恩伯、孫連仲、黃琪翔。

然而,當時令很多國人和媒體不滿的是,這樣一場重要決戰,卻讓一位被看做漢奸的將軍,擔任了重要職責,他就是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將軍,但是在戰鬥中,這位下轄三個軍的總司令,在沒有其他部隊配合行動的情況下,只帶著兩千人,孤軍深入日軍虎狼重圍,力戰後自殺殉國,以這種方式慨然求死,令當時世人不解,那麼,是什麼迫使張將軍義無返顧地邁向死地,決定以壯烈殉國終其一生的呢?

日軍很清楚這次戰役意味著什麼:打下宜昌,進逼重慶,中國就真的徹底被逼入了絕境。中國軍隊也知道,德國已經攻向法國,英法自身難保,美國恪守中立,蘇聯在諾門坎同日軍達成妥協,環顧整個世界,只有中國人獨自支撐著危局,沒有盟友、沒有援軍,這場仗要麼成功,要麼成仁。

背水一戰的中國,這次派上前線的,都是一流的猛將,李宗仁、湯恩伯、孫連仲、黃琪翔。

然而,當時令很多國人和媒體不滿的是,這樣一場重要決戰,卻讓一位被看做漢奸的將軍,擔任了重要職責,他就是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將軍,但是在戰鬥中,這位下轄三個軍的總司令,在沒有其他部隊配合行動的情況下,只帶著兩千人,孤軍深入日軍虎狼重圍,力戰後自殺殉國,以這種方式慨然求死,令當時世人不解,那麼,是什麼迫使張將軍義無返顧地邁向死地,決定以壯烈殉國終其一生的呢?

棗宜會戰——從“漢奸將軍”到民族英雄

1940年2月,日軍通過《宜昌會戰指導方針》,決定“擊敗第五戰區主力,削弱蔣介石的軍隊,進而促進對華政治的謀略工作(貼士:日軍要進行怎麼樣的“謀略工作”呢?又怎樣中了軍統的計謀?詳情請關注《祕密談判——軍統反間計險些消滅汪偽政府》。)。4月23日,日軍向九江以西發起進攻,中國第九戰區隨即高度警戒,準備迎敵。

但實際上,這是日軍聲東擊西的一個計謀,5月1日,日軍第11軍司令官園部和一郎中將,突然兵分三路,撲向第五戰區,並採取兩翼迂迴、中間突破的戰法,向棗陽發起了進攻。

根據日軍的作戰計劃,對中國軍隊第五戰區主力予以堅決圍殲,並將宜昌設定為第五戰區主力被絕殺之地。

這是一個瘋狂的計劃,日軍只有八萬兵力,而中國軍隊有三十五萬人。

然而,日軍一路上攻城掠地,卻始終沒有找到中國軍隊主力,園部以為,怯弱的中國軍隊,已經望風而逃。

8日,日軍宣佈,成功達到第一階段作戰目的。

但他們沒想到的是,這一切都在蔣介石掌握中,

日軍很清楚這次戰役意味著什麼:打下宜昌,進逼重慶,中國就真的徹底被逼入了絕境。中國軍隊也知道,德國已經攻向法國,英法自身難保,美國恪守中立,蘇聯在諾門坎同日軍達成妥協,環顧整個世界,只有中國人獨自支撐著危局,沒有盟友、沒有援軍,這場仗要麼成功,要麼成仁。

背水一戰的中國,這次派上前線的,都是一流的猛將,李宗仁、湯恩伯、孫連仲、黃琪翔。

然而,當時令很多國人和媒體不滿的是,這樣一場重要決戰,卻讓一位被看做漢奸的將軍,擔任了重要職責,他就是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將軍,但是在戰鬥中,這位下轄三個軍的總司令,在沒有其他部隊配合行動的情況下,只帶著兩千人,孤軍深入日軍虎狼重圍,力戰後自殺殉國,以這種方式慨然求死,令當時世人不解,那麼,是什麼迫使張將軍義無返顧地邁向死地,決定以壯烈殉國終其一生的呢?

棗宜會戰——從“漢奸將軍”到民族英雄

1940年2月,日軍通過《宜昌會戰指導方針》,決定“擊敗第五戰區主力,削弱蔣介石的軍隊,進而促進對華政治的謀略工作(貼士:日軍要進行怎麼樣的“謀略工作”呢?又怎樣中了軍統的計謀?詳情請關注《祕密談判——軍統反間計險些消滅汪偽政府》。)。4月23日,日軍向九江以西發起進攻,中國第九戰區隨即高度警戒,準備迎敵。

但實際上,這是日軍聲東擊西的一個計謀,5月1日,日軍第11軍司令官園部和一郎中將,突然兵分三路,撲向第五戰區,並採取兩翼迂迴、中間突破的戰法,向棗陽發起了進攻。

根據日軍的作戰計劃,對中國軍隊第五戰區主力予以堅決圍殲,並將宜昌設定為第五戰區主力被絕殺之地。

這是一個瘋狂的計劃,日軍只有八萬兵力,而中國軍隊有三十五萬人。

然而,日軍一路上攻城掠地,卻始終沒有找到中國軍隊主力,園部以為,怯弱的中國軍隊,已經望風而逃。

8日,日軍宣佈,成功達到第一階段作戰目的。

但他們沒想到的是,這一切都在蔣介石掌握中,

棗宜會戰——從“漢奸將軍”到民族英雄

在此次戰前的4月19日,蔣介石就訓令李宗仁:“最近日軍的戰略是速進速退,在一星期內返回原來態勢,故應夾擊和截擊其退路。”8日晚上20時,蔣介石急電李宗仁,表示“日軍企圖向原駐地退卻”,“第五戰區應在戰場附近圍殲敵人”。

10日,德國開始進攻法國,法軍一敗塗地,而曾經在法軍中留學過的園部和一郎,驚恐地發現,自己的部隊第11軍,也同法軍一樣陷入了重圍。在北邊,湯恩伯率第31集團軍十個師以上的兵力,攻向留守的第三師團,在南邊,張自忠率第33集團軍五個師渡過漢水,切斷日軍在棗陽的補給線,衝向日軍第13、39師團,準備南北夾擊日軍。

湯恩伯率領的第31集團軍,包括被日軍稱為頭號敵人的第13軍,都是中國部隊的精銳。日軍第三師團苦戰不支,陷入絕境,求援電報不斷向指揮部發去,聲稱全軍即將覆沒。面對戰場局勢的壞消息不斷傳來,園田第11軍指揮部也陷入了混亂,在三天的時間裡,園田苦思對策,一籌莫展。14日,園田只得下令:第三師團全力自行向側面撤退,而第13、39兩個師團,全力進攻實力較弱的張自忠部隊。

張自忠,字藎臣,山東省聊城市臨清人,曾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留學,七七事變後,臨危受命,同日本人進行談判交涉,(貼士:在當時的情境下,談戰易,談和難,卻需要有人出來談和,張自忠壓力極大,卻承擔了這一責任,當時有日本人放出風聲,說張自忠企圖取代宋哲元上位,很多國人相信了這一說法。)當時,很多處於狂熱抗戰情緒中的國人認為,只要和日本人和談,都是漢奸。很多媒體也渲染道:張自忠和板垣徵四郎是鐵桿兄弟,張自忠準備接受日本扶植賣國求榮。在媒體的壓力下,國民政府被迫將張自忠免職,但很多人不依不撓,認為張自忠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甚至出現民眾請願,要求槍斃張自忠。

日軍很清楚這次戰役意味著什麼:打下宜昌,進逼重慶,中國就真的徹底被逼入了絕境。中國軍隊也知道,德國已經攻向法國,英法自身難保,美國恪守中立,蘇聯在諾門坎同日軍達成妥協,環顧整個世界,只有中國人獨自支撐著危局,沒有盟友、沒有援軍,這場仗要麼成功,要麼成仁。

背水一戰的中國,這次派上前線的,都是一流的猛將,李宗仁、湯恩伯、孫連仲、黃琪翔。

然而,當時令很多國人和媒體不滿的是,這樣一場重要決戰,卻讓一位被看做漢奸的將軍,擔任了重要職責,他就是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將軍,但是在戰鬥中,這位下轄三個軍的總司令,在沒有其他部隊配合行動的情況下,只帶著兩千人,孤軍深入日軍虎狼重圍,力戰後自殺殉國,以這種方式慨然求死,令當時世人不解,那麼,是什麼迫使張將軍義無返顧地邁向死地,決定以壯烈殉國終其一生的呢?

棗宜會戰——從“漢奸將軍”到民族英雄

1940年2月,日軍通過《宜昌會戰指導方針》,決定“擊敗第五戰區主力,削弱蔣介石的軍隊,進而促進對華政治的謀略工作(貼士:日軍要進行怎麼樣的“謀略工作”呢?又怎樣中了軍統的計謀?詳情請關注《祕密談判——軍統反間計險些消滅汪偽政府》。)。4月23日,日軍向九江以西發起進攻,中國第九戰區隨即高度警戒,準備迎敵。

但實際上,這是日軍聲東擊西的一個計謀,5月1日,日軍第11軍司令官園部和一郎中將,突然兵分三路,撲向第五戰區,並採取兩翼迂迴、中間突破的戰法,向棗陽發起了進攻。

根據日軍的作戰計劃,對中國軍隊第五戰區主力予以堅決圍殲,並將宜昌設定為第五戰區主力被絕殺之地。

這是一個瘋狂的計劃,日軍只有八萬兵力,而中國軍隊有三十五萬人。

然而,日軍一路上攻城掠地,卻始終沒有找到中國軍隊主力,園部以為,怯弱的中國軍隊,已經望風而逃。

8日,日軍宣佈,成功達到第一階段作戰目的。

但他們沒想到的是,這一切都在蔣介石掌握中,

棗宜會戰——從“漢奸將軍”到民族英雄

在此次戰前的4月19日,蔣介石就訓令李宗仁:“最近日軍的戰略是速進速退,在一星期內返回原來態勢,故應夾擊和截擊其退路。”8日晚上20時,蔣介石急電李宗仁,表示“日軍企圖向原駐地退卻”,“第五戰區應在戰場附近圍殲敵人”。

10日,德國開始進攻法國,法軍一敗塗地,而曾經在法軍中留學過的園部和一郎,驚恐地發現,自己的部隊第11軍,也同法軍一樣陷入了重圍。在北邊,湯恩伯率第31集團軍十個師以上的兵力,攻向留守的第三師團,在南邊,張自忠率第33集團軍五個師渡過漢水,切斷日軍在棗陽的補給線,衝向日軍第13、39師團,準備南北夾擊日軍。

湯恩伯率領的第31集團軍,包括被日軍稱為頭號敵人的第13軍,都是中國部隊的精銳。日軍第三師團苦戰不支,陷入絕境,求援電報不斷向指揮部發去,聲稱全軍即將覆沒。面對戰場局勢的壞消息不斷傳來,園田第11軍指揮部也陷入了混亂,在三天的時間裡,園田苦思對策,一籌莫展。14日,園田只得下令:第三師團全力自行向側面撤退,而第13、39兩個師團,全力進攻實力較弱的張自忠部隊。

張自忠,字藎臣,山東省聊城市臨清人,曾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留學,七七事變後,臨危受命,同日本人進行談判交涉,(貼士:在當時的情境下,談戰易,談和難,卻需要有人出來談和,張自忠壓力極大,卻承擔了這一責任,當時有日本人放出風聲,說張自忠企圖取代宋哲元上位,很多國人相信了這一說法。)當時,很多處於狂熱抗戰情緒中的國人認為,只要和日本人和談,都是漢奸。很多媒體也渲染道:張自忠和板垣徵四郎是鐵桿兄弟,張自忠準備接受日本扶植賣國求榮。在媒體的壓力下,國民政府被迫將張自忠免職,但很多人不依不撓,認為張自忠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甚至出現民眾請願,要求槍斃張自忠。

棗宜會戰——從“漢奸將軍”到民族英雄

面對公眾輿論冠以的漢奸名號,張自忠將軍一直深以為恥。

抗戰爆發後,張將軍時刻想著以死明志,1938年,張自忠代理第59軍軍長,歸隊當天,他對著同樣擔負著漢奸惡名的老部下,留著淚說:“今日回軍,除共同殺敵報國外,是和大家一同尋找死的地方。”以後每一次戰役之前,他都會寫一封表明必死決心的遺書。

在這次宜昌會戰中,他經常把他的司令部,推進到最前線督戰。

5月16日上午九點,日軍指揮部驚喜地發現,中國軍隊第33集團軍司令部,竟然自投羅網,跑到日軍的軍事範圍內——宜城東北約10公里的溝圓。

日軍隨即集中全力,向溝圓發起猛攻。一直激戰到下午,中國軍隊傷亡慘重,張自忠身先士卒,身中五彈,最後拔槍自殺殉國。臨死前留言:“我力戰而死,自問對國家、民族,對長官可告無愧,良心平安!”

張自忠將軍犧牲後,日軍集體列隊向遺體敬禮,第39師團參謀長專田盛壽,當年張自忠在盧溝橋事變中的談判對手,特地找了一口好棺材,把將軍鄭重埋葬。當晚,三十三集團軍一支一百多人的敢死隊,拼死搶回了將軍的遺體,在遺體運回後方時,日軍宣佈停止空襲一天。1940年5月28日,國民政府為其舉行國葬,蔣介石扶棺大哭,他肯定想到了張將軍為國家大計忍受的屈辱。

那一天,全中國都在哭泣。

從此,國人和媒體開始描繪張將軍從小就是民族英雄,似乎所有人都忘記了,張將軍曾是他們眾口一詞千夫所指的“大漢奸”。

這位忍辱負重的張將軍,最終以二戰盟軍犧牲者最高將領的身份,名垂史冊。

在戰役最關鍵的時刻,痛失大將的中國軍隊將如何應戰?這場會戰最終結果如何?日軍會一路攻下重慶嗎?

片尾字幕:面對公眾輿論的痛罵,張自忠曾表示“粉身碎骨,以事實曲直於天下!”

周公恐懼流言后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白居易

打下了宜昌,日軍為什麼不能溯流而上,進攻重慶呢?詳情請關注下集《無兵可派——日軍無法一路打下重慶之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