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資金都在等待2018年年底抄底住宅,我們該怎麼辦?

筆者以前寫過,投資市場天天有金礦,比如今天茅臺股份再創歷史新高、新城控股一年漲幅超過500%等等,而你之所以錯過這些,不是因為投資機會不存在,而是因為你的能力圈還不夠,看不到這些金礦。

最近筆者調研發現,有些機構投資者準備在2018年年底抄底住宅類物業,而且很多家機構都預期一致,認為2018年年底是下一輪行情的大底。投資市場意見是有分歧的,而交易就是買賣雙方對某一個特定投資品在同一時間點形成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賣的人認為要跌,至少認為不值得繼續持有;買的人認為要漲,認為應該馬上持有。當大家預期趨於一致時候,成交量就會出現奇特的現象,比如在樓市最瘋狂的時候,大家一致看漲,發現市場上無房可賣,當大家普遍看跌的時候,沒有人願意買房,幾乎天天都是跌停。換句話說,當所有人都認為明年要漲價,那麼大家就都會在當下買入,那麼價格也會被提前的購買力拉高,導致預期提前透支;同樣,當大家都認為明年房價要降,那麼就都會等降價,價格就會被提前降到買入者的心理預期,提前到達底部;如果所有人都認為價格會持續降價很久,那麼持有者就會積極拋售,導致價格瞬間崩盤。所以,投資市場最好的結果是有人看漲,有人看跌,市場隨著基本面的變化而變化。

筆者以前寫過,投資市場天天有金礦,比如今天茅臺股份再創歷史新高、新城控股一年漲幅超過500%等等,而你之所以錯過這些,不是因為投資機會不存在,而是因為你的能力圈還不夠,看不到這些金礦。

最近筆者調研發現,有些機構投資者準備在2018年年底抄底住宅類物業,而且很多家機構都預期一致,認為2018年年底是下一輪行情的大底。投資市場意見是有分歧的,而交易就是買賣雙方對某一個特定投資品在同一時間點形成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賣的人認為要跌,至少認為不值得繼續持有;買的人認為要漲,認為應該馬上持有。當大家預期趨於一致時候,成交量就會出現奇特的現象,比如在樓市最瘋狂的時候,大家一致看漲,發現市場上無房可賣,當大家普遍看跌的時候,沒有人願意買房,幾乎天天都是跌停。換句話說,當所有人都認為明年要漲價,那麼大家就都會在當下買入,那麼價格也會被提前的購買力拉高,導致預期提前透支;同樣,當大家都認為明年房價要降,那麼就都會等降價,價格就會被提前降到買入者的心理預期,提前到達底部;如果所有人都認為價格會持續降價很久,那麼持有者就會積極拋售,導致價格瞬間崩盤。所以,投資市場最好的結果是有人看漲,有人看跌,市場隨著基本面的變化而變化。

大資金都在等待2018年年底抄底住宅,我們該怎麼辦?

目前所有機構投資者紛紛短期看空住宅,說明大部分熱點城市的住宅已經或者即將進入非實質性上漲期,至於2018年年底是否是階段性底部,我想只有到了2018年年中的時候才能知道。所以短期內對於住宅類物業的投資,除非能買到真正限價的一手房和特別急賣的性價比很高的二手房,否則沒必要衝進市場博弈。既然如此,是否意味著樓市就沒有其他投資機會呢?

我們在昨天的《樓市激盪三十年》中講到,不同的物業類型不能相提並論,比如在90年代初最火爆的寫字樓在後來的行情中全部銷聲匿跡,商鋪的投資價值從原來“一鋪養三代”到今天的“一鋪毀三代”,住宅雖然在幾次行情中都有所表現,但從1994年到2004年價格幾乎沒有發生本質性變化,很多中部熱點城市的住宅價格從2009年的高潮後到2016年年中才有新一輪行情,市場天天都在變化,在住宅投資價值接近全面熄火的時候,類住宅產品是否迎來了新的投資機會?

筆者以前寫過,投資市場天天有金礦,比如今天茅臺股份再創歷史新高、新城控股一年漲幅超過500%等等,而你之所以錯過這些,不是因為投資機會不存在,而是因為你的能力圈還不夠,看不到這些金礦。

最近筆者調研發現,有些機構投資者準備在2018年年底抄底住宅類物業,而且很多家機構都預期一致,認為2018年年底是下一輪行情的大底。投資市場意見是有分歧的,而交易就是買賣雙方對某一個特定投資品在同一時間點形成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賣的人認為要跌,至少認為不值得繼續持有;買的人認為要漲,認為應該馬上持有。當大家預期趨於一致時候,成交量就會出現奇特的現象,比如在樓市最瘋狂的時候,大家一致看漲,發現市場上無房可賣,當大家普遍看跌的時候,沒有人願意買房,幾乎天天都是跌停。換句話說,當所有人都認為明年要漲價,那麼大家就都會在當下買入,那麼價格也會被提前的購買力拉高,導致預期提前透支;同樣,當大家都認為明年房價要降,那麼就都會等降價,價格就會被提前降到買入者的心理預期,提前到達底部;如果所有人都認為價格會持續降價很久,那麼持有者就會積極拋售,導致價格瞬間崩盤。所以,投資市場最好的結果是有人看漲,有人看跌,市場隨著基本面的變化而變化。

大資金都在等待2018年年底抄底住宅,我們該怎麼辦?

目前所有機構投資者紛紛短期看空住宅,說明大部分熱點城市的住宅已經或者即將進入非實質性上漲期,至於2018年年底是否是階段性底部,我想只有到了2018年年中的時候才能知道。所以短期內對於住宅類物業的投資,除非能買到真正限價的一手房和特別急賣的性價比很高的二手房,否則沒必要衝進市場博弈。既然如此,是否意味著樓市就沒有其他投資機會呢?

我們在昨天的《樓市激盪三十年》中講到,不同的物業類型不能相提並論,比如在90年代初最火爆的寫字樓在後來的行情中全部銷聲匿跡,商鋪的投資價值從原來“一鋪養三代”到今天的“一鋪毀三代”,住宅雖然在幾次行情中都有所表現,但從1994年到2004年價格幾乎沒有發生本質性變化,很多中部熱點城市的住宅價格從2009年的高潮後到2016年年中才有新一輪行情,市場天天都在變化,在住宅投資價值接近全面熄火的時候,類住宅產品是否迎來了新的投資機會?

大資金都在等待2018年年底抄底住宅,我們該怎麼辦?

不得不說,商住有其本身的弊端,比如物業費貴、居住體驗感差、建築密集程度高、商水商電價格貴等,所以導致很多人認為買了商住就等於把錢白白送給開發商,幫開發商解套。可是商住因為這些弊端就沒有投資價值嗎?恰恰相反,因為決定能否投資的關鍵不是看其本身有多少弊端而是看目前的價格水平與本身的條件是否一致。筆者認為,物業費貴、商水商電甚至需要繳納房產稅這些本身也是篩選類似優質商住公寓的工具,物業費貴意味著本身這種產品不好管理,因此購買類似的物業關鍵不是看物業費是否昂貴,而是看物業管理水平是否能跟得上。同樣,“密集程度高”、“單個樓層有數十戶”這些公寓特點給了淘汰那些不合理規劃商住公寓的絕佳機會,從規劃上淘汰了那些電梯規劃不合理,樓道規劃不合理,採光規劃不合理等沒有投資價值的公寓。因此在很多優質的商住和普通的商住同等價位的時候,就是未來給優質商住留出大量上升空間的時候,也是積極進入市場投資的時候。

作者:mkshfx

鄭重聲明:本文在美房網上海站首發,是美房網上海站原創文章,歡迎轉發,不歡迎轉載。如需轉載請保留本版權說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