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關注孩子心理,越是教不好孩子?

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心理學,認識到教育孩子要講科學,孩子學習成績得抓,生活起居得管,寶貝的心理建設也絕不能放鬆。

很多家長看了不少育兒書,覺得專家講得很有道理:“不能對孩子說的5句話”、“這樣教孩子,他才不會在人際交往中受傷”、“教育孩子,原來你們都做錯了”……

於是家長患得患失,生怕自己哪個行為對孩子造成創傷,教育起孩子時謹小慎微。

常常有家長和我交流:“我今天一時沒忍住,給孩子改作業的時候大聲對他說話了”,“我居然打了寶寶”,“哎,我這些天完全不想帶貝貝,我真是個不合格的媽媽”。

家長緊張焦慮,學了一些心理學知識之後,卻發現自己渾身是錯,反而不知道怎樣教孩子了。

有家長說,我們還是孩子那會兒,父母不關注心理,老師多體罰,我們卻心理健康。現在,我們關注孩子,注重心理建設,孩子反而更脆弱。

越關注孩子心理,越是教不好孩子?

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心理學,認識到教育孩子要講科學,孩子學習成績得抓,生活起居得管,寶貝的心理建設也絕不能放鬆。

很多家長看了不少育兒書,覺得專家講得很有道理:“不能對孩子說的5句話”、“這樣教孩子,他才不會在人際交往中受傷”、“教育孩子,原來你們都做錯了”……

於是家長患得患失,生怕自己哪個行為對孩子造成創傷,教育起孩子時謹小慎微。

常常有家長和我交流:“我今天一時沒忍住,給孩子改作業的時候大聲對他說話了”,“我居然打了寶寶”,“哎,我這些天完全不想帶貝貝,我真是個不合格的媽媽”。

家長緊張焦慮,學了一些心理學知識之後,卻發現自己渾身是錯,反而不知道怎樣教孩子了。

有家長說,我們還是孩子那會兒,父母不關注心理,老師多體罰,我們卻心理健康。現在,我們關注孩子,注重心理建設,孩子反而更脆弱。

越關注孩子心理,越是教不好孩子?

一、您真的是在關注孩子心理,還是在把自己心裡的焦慮強加給孩子?

很多家長所謂的關注孩子心理,其實更多的是為了緩解自己內心的焦慮。

比如,在聽說現在幼兒心理需要關注,它影響著孩子一生的時候,覺得自己對此一無所知,害怕孩子真的如書上所說,不被關注的孩子沒有安全感,缺少鼓勵的孩子沒有自信。

所以如履薄冰,時刻要求自己的言行,要關注孩子,要鼓勵孩子,要注意方式方法。

您累吧,越關注方法,越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尤其是在沒忍住,對熊孩子發了一通脾氣之後,焦慮和內疚更是加重了。

而幼小的孩子,就是一個情緒接收的容器,您給TA什麼,TA就接受什麼。不好的情緒,TA一樣照單全收。

孩子是敏感的,父母忍耐背後的不耐煩,微笑裡的焦慮,往往都能準確地接收到。這就造成了,這些明明相反,卻同時發送給TA的信息,TA很難分辨,到底哪個是真的。

就像您要遞一個蘋果給TA吃,TA伸手來接的時候,您卻說,不能給你,這是我自己吃的。那麼,幼小的孩子,以後可能對您伸手給他這個動作,會有疑惑。

一樣,TA不明白父母明明是在笑的,為什麼卻又感覺到父母的不耐煩。

孩子是敏感的。而在您看來,是孩子不好教。

越關注孩子心理,越是教不好孩子?

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心理學,認識到教育孩子要講科學,孩子學習成績得抓,生活起居得管,寶貝的心理建設也絕不能放鬆。

很多家長看了不少育兒書,覺得專家講得很有道理:“不能對孩子說的5句話”、“這樣教孩子,他才不會在人際交往中受傷”、“教育孩子,原來你們都做錯了”……

於是家長患得患失,生怕自己哪個行為對孩子造成創傷,教育起孩子時謹小慎微。

常常有家長和我交流:“我今天一時沒忍住,給孩子改作業的時候大聲對他說話了”,“我居然打了寶寶”,“哎,我這些天完全不想帶貝貝,我真是個不合格的媽媽”。

家長緊張焦慮,學了一些心理學知識之後,卻發現自己渾身是錯,反而不知道怎樣教孩子了。

有家長說,我們還是孩子那會兒,父母不關注心理,老師多體罰,我們卻心理健康。現在,我們關注孩子,注重心理建設,孩子反而更脆弱。

越關注孩子心理,越是教不好孩子?

一、您真的是在關注孩子心理,還是在把自己心裡的焦慮強加給孩子?

很多家長所謂的關注孩子心理,其實更多的是為了緩解自己內心的焦慮。

比如,在聽說現在幼兒心理需要關注,它影響著孩子一生的時候,覺得自己對此一無所知,害怕孩子真的如書上所說,不被關注的孩子沒有安全感,缺少鼓勵的孩子沒有自信。

所以如履薄冰,時刻要求自己的言行,要關注孩子,要鼓勵孩子,要注意方式方法。

您累吧,越關注方法,越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尤其是在沒忍住,對熊孩子發了一通脾氣之後,焦慮和內疚更是加重了。

而幼小的孩子,就是一個情緒接收的容器,您給TA什麼,TA就接受什麼。不好的情緒,TA一樣照單全收。

孩子是敏感的,父母忍耐背後的不耐煩,微笑裡的焦慮,往往都能準確地接收到。這就造成了,這些明明相反,卻同時發送給TA的信息,TA很難分辨,到底哪個是真的。

就像您要遞一個蘋果給TA吃,TA伸手來接的時候,您卻說,不能給你,這是我自己吃的。那麼,幼小的孩子,以後可能對您伸手給他這個動作,會有疑惑。

一樣,TA不明白父母明明是在笑的,為什麼卻又感覺到父母的不耐煩。

孩子是敏感的。而在您看來,是孩子不好教。

越關注孩子心理,越是教不好孩子?

二、孩子沒有你想象的那麼脆弱。

孩子雖然小,雖然像是容器,卻不是個玻璃瓶。TA的心也是有彈性的,TA有自己處理問題的辦法。

不信,您放手讓TA去和同伴相處看看。

有的孩子看起來比較弱小,一副容易受欺負的樣子,愛待在角落裡,即使別的小朋友搶走了TA的玩具,TA也任由別人拿去,不會去搶回來。

但是,即使是這樣的看起來最弱小的孩子,TA也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辦法。

因為TA往往邏輯清晰地知道:自己打不贏,為了避免受傷,所以不去搶回來啊。

TA也通過默默的觀察,早就發現了適合自己的玩伴。不信你看過幾天,TA一定和別人玩到了一起。

所以,孩子受沒受到欺負,你偶爾的對TA大聲說話是不是不利於孩子成長,這都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

只要TA一直感受到的是父母的愛,那麼父母教育中的一點小瑕疵,TA是完全可以自己化解的。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父母說,我真的好內疚我還不如個孩子,我罵了TA,TA一點都不生我的氣,過了一會還對我笑,親我。

看,孩子就是能把握大方向,忽略那些小問題的。所以,家長不要太緊張。

孩子的成長和教育過程,很多時候,尤其在幼兒時期,感受到的都是情緒,父母的愛,類似一種毛絨絨的暖暖的感覺。

至於偶爾的家長的失誤、脾氣,造成的後果並沒有您想象中的那麼嚴重。

越關注孩子心理,越是教不好孩子?

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心理學,認識到教育孩子要講科學,孩子學習成績得抓,生活起居得管,寶貝的心理建設也絕不能放鬆。

很多家長看了不少育兒書,覺得專家講得很有道理:“不能對孩子說的5句話”、“這樣教孩子,他才不會在人際交往中受傷”、“教育孩子,原來你們都做錯了”……

於是家長患得患失,生怕自己哪個行為對孩子造成創傷,教育起孩子時謹小慎微。

常常有家長和我交流:“我今天一時沒忍住,給孩子改作業的時候大聲對他說話了”,“我居然打了寶寶”,“哎,我這些天完全不想帶貝貝,我真是個不合格的媽媽”。

家長緊張焦慮,學了一些心理學知識之後,卻發現自己渾身是錯,反而不知道怎樣教孩子了。

有家長說,我們還是孩子那會兒,父母不關注心理,老師多體罰,我們卻心理健康。現在,我們關注孩子,注重心理建設,孩子反而更脆弱。

越關注孩子心理,越是教不好孩子?

一、您真的是在關注孩子心理,還是在把自己心裡的焦慮強加給孩子?

很多家長所謂的關注孩子心理,其實更多的是為了緩解自己內心的焦慮。

比如,在聽說現在幼兒心理需要關注,它影響著孩子一生的時候,覺得自己對此一無所知,害怕孩子真的如書上所說,不被關注的孩子沒有安全感,缺少鼓勵的孩子沒有自信。

所以如履薄冰,時刻要求自己的言行,要關注孩子,要鼓勵孩子,要注意方式方法。

您累吧,越關注方法,越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尤其是在沒忍住,對熊孩子發了一通脾氣之後,焦慮和內疚更是加重了。

而幼小的孩子,就是一個情緒接收的容器,您給TA什麼,TA就接受什麼。不好的情緒,TA一樣照單全收。

孩子是敏感的,父母忍耐背後的不耐煩,微笑裡的焦慮,往往都能準確地接收到。這就造成了,這些明明相反,卻同時發送給TA的信息,TA很難分辨,到底哪個是真的。

就像您要遞一個蘋果給TA吃,TA伸手來接的時候,您卻說,不能給你,這是我自己吃的。那麼,幼小的孩子,以後可能對您伸手給他這個動作,會有疑惑。

一樣,TA不明白父母明明是在笑的,為什麼卻又感覺到父母的不耐煩。

孩子是敏感的。而在您看來,是孩子不好教。

越關注孩子心理,越是教不好孩子?

二、孩子沒有你想象的那麼脆弱。

孩子雖然小,雖然像是容器,卻不是個玻璃瓶。TA的心也是有彈性的,TA有自己處理問題的辦法。

不信,您放手讓TA去和同伴相處看看。

有的孩子看起來比較弱小,一副容易受欺負的樣子,愛待在角落裡,即使別的小朋友搶走了TA的玩具,TA也任由別人拿去,不會去搶回來。

但是,即使是這樣的看起來最弱小的孩子,TA也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辦法。

因為TA往往邏輯清晰地知道:自己打不贏,為了避免受傷,所以不去搶回來啊。

TA也通過默默的觀察,早就發現了適合自己的玩伴。不信你看過幾天,TA一定和別人玩到了一起。

所以,孩子受沒受到欺負,你偶爾的對TA大聲說話是不是不利於孩子成長,這都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

只要TA一直感受到的是父母的愛,那麼父母教育中的一點小瑕疵,TA是完全可以自己化解的。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父母說,我真的好內疚我還不如個孩子,我罵了TA,TA一點都不生我的氣,過了一會還對我笑,親我。

看,孩子就是能把握大方向,忽略那些小問題的。所以,家長不要太緊張。

孩子的成長和教育過程,很多時候,尤其在幼兒時期,感受到的都是情緒,父母的愛,類似一種毛絨絨的暖暖的感覺。

至於偶爾的家長的失誤、脾氣,造成的後果並沒有您想象中的那麼嚴重。

越關注孩子心理,越是教不好孩子?

三、我們沒有接納自己。

我們現在越來越瞭解原生家庭這個詞,於是很多家長在反省,自己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就是因為我的原生家庭不夠好,所以我一定要改正過來,不要做上一輩那樣的父母,給孩子一個好的原生家庭。

卻往往,這樣一些越是想擺脫原生家庭的家長,越是複製和傳承了上一代的問題。因為他們的排斥,更是強化了心裡對那些不好的部分的記憶。

在心理學上,這稱為“強迫性重複”。

很多人,每當意識到自己越來越像父(母)親的時候,心裡都會下意識地停下,很排斥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越是壓住自己,不要成為像父親一樣暴躁的人,對待孩子的時候,往往卻忍不住的暴躁。越是提醒自己,不要成為像母親一樣冷漠的人,對待孩子的時候,往往卻控住不住地疏離。

這是因為,做父母的我們,並沒有解決好自己的問題。

那麼想要構建一個新的、自認為好的原生家庭給孩子,就力不從心。

走出原生家庭的桎梏,首先是要理解上一輩的問題,接納他們,繼而瞭解自己的問題,接納自己。

接納自己。這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沒有完美的父母。上一輩不完美,我們一樣不完美。

做父母,是自我成長的過程,先從自我改善開始。

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裡說:“犯錯誤”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只有修夠一定“課時”,他才能真正獲得舉一反三、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過失”與“成就”具有同樣的正面教育功能。

其實,對於家長也是如此,我們勿需糾結在某個時刻,自己是不是不夠好,只有接納自己是不完美家長,才能修正自己,在教育中做到自我成長。才能真正以一種開放、輕鬆自然的姿態對待孩子,畢竟孩子需要的是從容的愛,而不是焦慮的父母。

—————————————————

原創:一點心理學,轉載請要求授權並註明來源於今日頭條號。敬請訂閱更多心理分析文章,關注微信公眾號:yidianxinlixue123。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