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野鴨村”萬隻野鴨失蹤?

安徽“野鴨村”萬隻野鴨失蹤?

當地一養殖場裡的野鴨。

姚崗村的野鴨在當地很有名。

修剪過的野鴨翅膀。

野鴨身上的環志。

銅陵市樅陽縣姚崗村被當地人稱為“野鴨村”。當地村民祖祖輩輩都以捕野鴨為生。當地有文章介紹稱“據傳在明朝末年,姚氏先祖懷揣張網捕鴨的絕技,在沙洲擇地定居,捕捉野鴨為生。此後,姚氏先賢把捕獲售之有餘的野鴨放在家中餵養、家馴、孵化,經百年嬗變,馴化成姚崗獨特的地方鴨種,始稱‘姚崗媒鴨’。如今家家飼養,戶戶鴨聲。”

動物保護組織“讓候鳥飛”10日爆料,稱在安徽省銅陵市樅陽縣姚崗村發現數千隻野鴨,大部分為死體,還有上萬只野鴨失蹤。昨天下午,紫牛新聞記者現場調查發現,姚崗村三家野鴨馴養廠,在圈養的三個廠區裡,總共涉及馴養野鴨及疑似野生野鴨數量5000餘隻。對於志願者所稱的一萬隻野鴨失蹤一事,目前尚查無實據。樅陽縣森林公安局除對圈養的野鴨活體分類登記外,還將被志願者質疑且已被宰殺的野鴨屍體也取樣15份,準備送往南京進行種類鑑定。 紫牛新聞記者 梅建明 陳勇

爆料

一萬隻野鴨失蹤 屍體上還戴著環志

“讓候鳥飛”的公益環保微博從11月9日至10日相繼爆料,稱他們收到當地志願者提供的線索,在銅陵市樅陽縣姚崗村有三家非法收購的所謂野鴨養殖基地,其中有一家據可靠消息稱有總計一萬隻野鴨發往上海,現場還有數百隻非法圈養的野鴨和許多鳥毛及捕獵工具;養殖場的院子裡架設了捕獵網,多個電捕工具、下溼地的皮褲水叉、屠殺車間地窖裡都是死去的野鴨。

緊接著,該微博發出的“呼籲全國媒體關注銅陵#野鴨村#,地窖內野鴨屍體戴環志”裡,志願者們稱姚崗村存在非法收購捕獵野鴨,以養殖洗白出售一事。志願者與中科院的鑑定人員發現,一處養殖場的地窖內眾多野鴨屍體,包含翅膀戴環志個體。並稱,“再來看繁殖許可證上的經營物種,幾乎可斷定絕無法實現人工繁殖。”

記者聯繫了其中一位志願者,他告訴記者,5位志願者先是向當地110報警,樅陽縣森林公安局民警找來野生動物保護站的工作人員,結果對方一進門還沒有任何查看調查,就說是養殖的。

現場調查

三養殖場共5000多野鴨 都有經營資質屬合法馴養

在志願者的指引下,記者驅車200多公里,於昨晚6點多到達樅陽縣當地一家大型野鴨養殖企業——安徽祥飛樅陽媒鴨養殖有限公司,基地大門緊鎖,一名工作人員站在門前,樅陽縣森林公安局多位民警與多名環保志願者站在門外。

當記者提出進廠查看一下時,工作人員有些為難。“剛剛他們都看過了,我們是做種鴨的,證件齊全。現在廠裡有媒鴨4000多隻,還有一些宰殺了。”這名年輕人還說老闆不在這裡,他只是趕過來配合調查。至於為什麼要宰殺上萬只鴨子?他說,他們廠為一些養殖戶提供媒鴨種鴨,有些農戶養大後,他們會收過來,直接加工再售賣給有需求的消費場所。“什麼,殺掉一萬隻野鴨?不可能,我們沒有這麼大的加工能力。”這名年輕人有點驚訝。

在現場,樅陽縣森林公安局民警及志願者均向記者證實,這家基地確實證件齊全,有育種鴨及馴養、銷售的資質。現場一位環保志願者向記者坦承,這個馴養場,確實沒有一夜之間屠宰一萬隻野鴨的能力。

隨後,記者又和志願者及民警一起,趕到樅陽縣老洲鎮的姚崗村。據稱,這裡兩戶同屬姚姓且相鄰的居民家後院,都圈養了數量不少的野鴨,與前面基地只有媒鴨一個品種不同,這兩家可謂野鴨種類繁多。現場兩位志願者早將車停在這兩戶門前,略顯疲倦。“我們昨晚睡在車裡守著,就怕老闆將證據轉移走,我們就希望將這些可能是被收購過來的野鴨解救出來,因為很多被剪翅膀了(就是剪掉長羽毛)。”一名志願者說,11月10日上午,志願者及警方都已到這兩戶的後院清點過了。

不巧的是,記者來到姚崗村時,全村停電,只有路邊的太陽能路燈閃出微弱的光。“兩戶主不敢再來了,我打電話他們也不接。”姚崗村村部的姚書記對記者提出再進去看一下的要求這樣迴應道。姚書記向記者提供了其中一戶姚喬飛的電話,讓記者自己聯繫,他又聯繫了另外一家。就在記者撥通姚喬飛電話時,他答應馬上過來,配合記者再看一下現場。一旁的姚書記正好掛斷電話,他聯繫的人也答應來了。

十多分鐘後,一名年輕女子趕了過來。在她家後院裡養了幾個品種的野鴨,數量約在100多隻。而姚喬飛的父親也趕來,記者查看了四個圈養的院門,總共養了800多隻。當地民警則向記者出示了這兩家的經營許可證複印件。

兩點疑問

1 野鴨翅膀上的環志是什麼?

“這三家馴養野鴨的廠區裡,都存在不同的疑點。”現場一位環保志願者向紫牛新聞記者說,並展示了他們在祥飛樅陽媒鴨場一個地窖裡掏出來的一隻死野鴨,翅膀上還佩戴一枚鋁質環志,上面有“2600”的標號。志願者們懷疑這家養殖場從野外捕獵野鴨,冒充人工繁殖對外出售,而這個環志可能是用於科研的標誌。對此,記者求證該公司的工作人員,他稱,這個不是地窖,是對死掉的養殖野鴨進行無公害處理的池子。11日上午,樅陽縣森林公安局的朱警官告訴記者,他們在對養殖場的問訊中確定,志願者發現的這個環志,是該公司為防止野鴨近親繁殖而特別做的標記。“因為他們正是為客戶提供種鴨,這種做法完全是合理的。”朱警官說。

2 為何要修剪野鴨翅膀?

紫牛新聞記者在姚崗村兩戶圈養院子裡看到,上方均罩有黑色的網子,捕捉一隻野鴨後檢查,能發現翅膀的長羽翼經過了修剪。“這些可以作為它們是野外捕獵來的證據。”志願者向記者解釋,野生的野鴨具有較強的飛行能力,為了防止它們飛離,養殖戶在上面罩網子,又剪掉它們的翅膀。

謹慎的姚崗村姚書記對記者解釋說,“馴養後的野鴨二代、三代,甚至四代都有較強的飛行能力,剪翅膀和加網子的確是為了防止它們跑掉,但還可防止它們飛上去被網擋住後摔下來受傷。”

處罰之難

野鴨只能鑑定品種 無法鑑定是否野生

“我們堅決要求將這些野鴨封存,進行鑑定,這裡面有很多是野生的,他們涉嫌非法捕獵後,送進養殖場洗白後出售牟利。”在現場,一名志願者這樣向民警陳述自己的觀點。然而,現場的民警多次試圖解釋,這與他們的執法程序存在衝突。

樅陽縣森林公安局的胡局長說,他們應志願者的要求,對姚喬飛養殖的野鴨活體進行分類登記。“每一種是什麼名稱,有多少隻,都登記了。”胡局長說,重點又對宰殺的部分野鴨屍體進行取樣,共取了15份,將送到南京去鑑定品種。“因為毛拔光了,志願者及他們帶來的專家無法判定種類。我們送去檢測,待確定種類後,我們再對比他經營許可的範圍,如果超過範圍,那我們會按照相關的規定,嚴厲處罰。”胡局長說,警方在現場查到的馴養野鴨中,所涉及到的品種均符合經營範圍,這一點也得到了志願者的證實。

對於現場及養殖場冰櫃裡存儲的數十隻已被宰殺的野鴨,記者發現,從警方提供的資料來看,至少其中兩家公司有銷售這一項,也就是說,用於銷售時,宰殺可能是合理的。在面對紫牛新聞記者採訪時,胡局長顯得有點無奈。他稱,對於志願者舉報的有可能從外面捕獵或者收購過來的野鴨,要求他們就是否是野生進行鑑定一事,他們也沒有辦法。“從目前的檢測手段來看,只能鑑定是屬於哪一個品種。至於是否是野生的,尚無法鑑定。”胡局長說,如果他們養殖的野鴨都在經營範圍內,又沒證據證明這些圈養的野鴨並非人工養殖而是捕獵來的,那警方既無權處理企業主,也沒法沒收或扣留這些野鴨。“只有抓現行,看到有人捕獵野鴨,被公安機關人贓俱獲,才可以進行處罰。”胡局長說。

紫牛新聞記者採訪得知,目前面臨的尷尬是,即便馴養場老闆捕獵或者收購野鴨,然後圈養進廠區,“洗白”後進入合法流通渠道獲利,也沒有證據證明。“如果警方能提前介入,獲取捕獵至銷售中的一個鏈條取證後,這樣的尷尬才能破解。”一位志願者這樣說。

“一隻野生的鴨子能賣到100元上下,還是經常會有人偷偷捕捉,他們有自己的渠道,賣了換錢用。”姚崗村一位村民私下告訴紫牛新聞記者,總有膽大的村民會做這些違法的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