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症久治不愈,可從調理脾胃入手?名家祝諶予這個妙方不可少

臨床上總有一些病症,遷延反覆,甚為棘手。中醫名家祝諶予先生認為,如果久治不愈,不妨從脾胃入手,並常以一方為主辨證加減,往往取得意想不到的療效。到底是什麼方子?祝老又是如何臨證辨治的呢?且看正文~~

臨床上總有一些病症,遷延反覆,甚為棘手。中醫名家祝諶予先生認為,如果久治不愈,不妨從脾胃入手,並常以一方為主辨證加減,往往取得意想不到的療效。到底是什麼方子?祝老又是如何臨證辨治的呢?且看正文~~

病症久治不愈,可從調理脾胃入手?名家祝諶予這個妙方不可少


我在治療某些慢性病,如眩暈、胸痺、低熱、崩漏效不佳時,常從調理脾胃入手,另闢途徑,而應手取效。

臨床上總有一些病症,遷延反覆,甚為棘手。中醫名家祝諶予先生認為,如果久治不愈,不妨從脾胃入手,並常以一方為主辨證加減,往往取得意想不到的療效。到底是什麼方子?祝老又是如何臨證辨治的呢?且看正文~~

病症久治不愈,可從調理脾胃入手?名家祝諶予這個妙方不可少


我在治療某些慢性病,如眩暈、胸痺、低熱、崩漏效不佳時,常從調理脾胃入手,另闢途徑,而應手取效。

病症久治不愈,可從調理脾胃入手?名家祝諶予這個妙方不可少

我認為,中醫的脾胃病不僅包括西醫消化系統疾病,也包括其他系統有脾胃損傷的病證。因脾胃之盛衰對肝、心、肺、腎四髒皆有影響,脾胃之衰敗,可以導致其他臟腑之氣的衰敗。《脾胃論》雲:“脾胃不足,不同餘髒,無定體故也。其治肝、心、肺、腎有餘不足,或補或瀉,惟益脾胃之藥為切。”周慎齋亦云:“諸病不已,必尋道脾胃之中,方無一失。何以言之?脾胃一傷,四髒皆無生氣,故疾病日多矣。萬物從土而生,亦從土而歸,治病不愈,尋到脾胃而愈者甚眾。”所以,我治療脾胃與肝、心、肺、腎四髒同病時,常本著異病同治的原則用香砂六君子湯加減化裁,培土兼治四髒。

臨床上總有一些病症,遷延反覆,甚為棘手。中醫名家祝諶予先生認為,如果久治不愈,不妨從脾胃入手,並常以一方為主辨證加減,往往取得意想不到的療效。到底是什麼方子?祝老又是如何臨證辨治的呢?且看正文~~

病症久治不愈,可從調理脾胃入手?名家祝諶予這個妙方不可少


我在治療某些慢性病,如眩暈、胸痺、低熱、崩漏效不佳時,常從調理脾胃入手,另闢途徑,而應手取效。

病症久治不愈,可從調理脾胃入手?名家祝諶予這個妙方不可少

我認為,中醫的脾胃病不僅包括西醫消化系統疾病,也包括其他系統有脾胃損傷的病證。因脾胃之盛衰對肝、心、肺、腎四髒皆有影響,脾胃之衰敗,可以導致其他臟腑之氣的衰敗。《脾胃論》雲:“脾胃不足,不同餘髒,無定體故也。其治肝、心、肺、腎有餘不足,或補或瀉,惟益脾胃之藥為切。”周慎齋亦云:“諸病不已,必尋道脾胃之中,方無一失。何以言之?脾胃一傷,四髒皆無生氣,故疾病日多矣。萬物從土而生,亦從土而歸,治病不愈,尋到脾胃而愈者甚眾。”所以,我治療脾胃與肝、心、肺、腎四髒同病時,常本著異病同治的原則用香砂六君子湯加減化裁,培土兼治四髒。

病症久治不愈,可從調理脾胃入手?名家祝諶予這個妙方不可少

如慢性肝炎患者,症見肝區疼痛,口苦咽乾,乏力腹脹,納差便溏,用本方合逍遙散健脾疏肝,即“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之義。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症見胸悶氣短、心區隱痛、心悸乏力或脈律不整、噯氣打嗝,用本方加生脈散、柏子仁、 丹蔘、生山楂、菖蒲、鬱金等益氣養陰,活血止痛,心脾同治。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症見咳嗽痰多,動則氣喘,胸悶少氣,大便溏薄,用本方合三子養親湯或止嗽散加減,健脾益氣,化痰止嗽,培土生金。慢性腎炎或尿毒症患者,症見肢體浮腫,頭暈耳鳴,納差嘔惡,腰痠尿少,治用本方加大黃、附子或合六味地黃湯化裁,健脾益腎,利水消腫,脾腎同治。

臨床上總有一些病症,遷延反覆,甚為棘手。中醫名家祝諶予先生認為,如果久治不愈,不妨從脾胃入手,並常以一方為主辨證加減,往往取得意想不到的療效。到底是什麼方子?祝老又是如何臨證辨治的呢?且看正文~~

病症久治不愈,可從調理脾胃入手?名家祝諶予這個妙方不可少


我在治療某些慢性病,如眩暈、胸痺、低熱、崩漏效不佳時,常從調理脾胃入手,另闢途徑,而應手取效。

病症久治不愈,可從調理脾胃入手?名家祝諶予這個妙方不可少

我認為,中醫的脾胃病不僅包括西醫消化系統疾病,也包括其他系統有脾胃損傷的病證。因脾胃之盛衰對肝、心、肺、腎四髒皆有影響,脾胃之衰敗,可以導致其他臟腑之氣的衰敗。《脾胃論》雲:“脾胃不足,不同餘髒,無定體故也。其治肝、心、肺、腎有餘不足,或補或瀉,惟益脾胃之藥為切。”周慎齋亦云:“諸病不已,必尋道脾胃之中,方無一失。何以言之?脾胃一傷,四髒皆無生氣,故疾病日多矣。萬物從土而生,亦從土而歸,治病不愈,尋到脾胃而愈者甚眾。”所以,我治療脾胃與肝、心、肺、腎四髒同病時,常本著異病同治的原則用香砂六君子湯加減化裁,培土兼治四髒。

病症久治不愈,可從調理脾胃入手?名家祝諶予這個妙方不可少

如慢性肝炎患者,症見肝區疼痛,口苦咽乾,乏力腹脹,納差便溏,用本方合逍遙散健脾疏肝,即“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之義。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症見胸悶氣短、心區隱痛、心悸乏力或脈律不整、噯氣打嗝,用本方加生脈散、柏子仁、 丹蔘、生山楂、菖蒲、鬱金等益氣養陰,活血止痛,心脾同治。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症見咳嗽痰多,動則氣喘,胸悶少氣,大便溏薄,用本方合三子養親湯或止嗽散加減,健脾益氣,化痰止嗽,培土生金。慢性腎炎或尿毒症患者,症見肢體浮腫,頭暈耳鳴,納差嘔惡,腰痠尿少,治用本方加大黃、附子或合六味地黃湯化裁,健脾益腎,利水消腫,脾腎同治。

病症久治不愈,可從調理脾胃入手?名家祝諶予這個妙方不可少

【病案舉例】

例1:患者,男,77歲。

慢性咳喘現已10餘年,每於秋冬季節受涼即發作。近1年多來,咳喘時發時止,纏綿不愈。1周前又因感冒後低熱、咳喘加重而住院,胸透檢查示“支氣管周圍炎”。經肌肉注射青黴素、口服止咳化痰藥及超聲霧化治療,病情改善不著,乃邀祝師會診。

現咳聲無力,痰多稀白,動輒氣喘,胸悶脘痞,納差乏力,精神不振,舌體胖大,苔白膩,脈細滑。

辨證:脾虛不運,痰濁阻肺,餘邪未盡。

治法:健脾益氣,燥溼化痰,宣肺止咳。

處方:廣木香10g,砂仁3g,黨蔘10g,白朮10g,茯苓15g,陳皮10g,清半夏10g,炙甘草10g,炙前胡10g,炒蘇子10g,萊菔子10g,冬瓜子15g,魚腥草30g。每日1劑。

連服6劑,體溫降至正常,痰量減少,咳喘亦略好轉,胸透複查支氣管周圍炎症消失。守方去魚腥草加浙貝母10g、生薏苡仁15g,再服12劑。患者咳痰極少,胸脘舒暢,精神轉佳,納食有味,仍感乏力氣短,活動後加重,舌淡苔薄白,脈沉細。前方去木香、砂仁、前胡、白前等,加生黃芪15g、桔梗10g、升麻5g、柴胡10g,連服月餘,咳喘基本控制,能任半日工作。囑其常服咳嗽痰喘丸,對杜夙根。

按:本案年深日久,反覆發作,肺脾兩虛,母子同病。祝師施以香砂六君子湯合三子養親湯加減。標本同治,堅持補脾,而病得愈。

例2:患者,男,55歲。

患者2年前因心肌梗死住院治療,出院後一直服消心痛、心痛定等西藥治療,但胸悶、心前區疼痛仍反覆發作,今年5月又因冠心病心絞痛發作而住院,經西藥治療改善不甚明顯,又求治於中醫。

現胸悶不舒,心前區隱痛,納食不甘,食後腹脹,口乾噯氣,乏力氣短,痰少不易咯出,大便偏幹,舌暗紅,苔白,脈細弦。血壓143/90mmHg。

辨證:脾胃不和,痰溼內阻,心氣不足。

治法:健脾和胃,燥溼化痰,養心通脈。

處方:木香10g,砂仁6g(後下),黨蔘10g,白朮10g,茯苓10g,半夏10g,陳皮10g,麥門冬10g,五味子10g,丹蔘30g,菖蒲10g,鬱金10g,羌活10g,菊花10g,黃芩10g,炙甘草6g。每日1劑。

連服14劑,二診言胸悶及心前區疼痛明顯好轉,納食增加,大便通暢 ,但仍有進食多則腹脹,多夢易醒,舌暗紅,脈細弦。效不更方,守方加厚朴10g、棗仁10g,再服14劑。

三診訴其心區悶痛基本告愈,未再發作心絞痛,精神體力均佳,可從事一般工作。守方配製蜜丸常用,以鞏固療效。

按:本案系脾胃虛弱,運化失職,溼濁內阻,而致心脈失養,氣滯不暢,所謂“子病及母”。祝師從脾胃入手,脾心同治,用香砂六君子湯健脾和胃,燥溼化痰;配麥門冬、五味子而成生脈散以益氣養陰、強心養神;加丹蔘、菖蒲、鬱金、羌活、菊花等,既有通陽少活血、貫通心脈,又能理氣開鬱、利竅化濁。是以治不逾月而病瘳。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祝諶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王道瑞等編著),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悅讀中醫”(大眾喜愛的50個閱讀微信公眾號中唯一一個醫藥類公眾號),每日推送,及時獲取中醫藥知識和養生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