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黃飲子 二類藥《聖濟總錄》

地黃飲子 二類藥 《聖濟總錄》

這方在分類上歷來有點不同。過去放在治療中風。治風劑,治風,治內風。內風,應該涉及到一個肝陽上亢,肝陽化風。這方里用藥沒有熄風藥,基本沒有熄風藥,而是以補益為主的。補益和開竅結合。化痰開竅補益而且全方補益力量較大。所以近幾年來放在補益劑。前些年,七八十年代,都要放在治風劑裡邊,所以在分類上也補同看法。

主證分析

下元虛衰,痰濁上泛之瘖痱證。

病機是陰陽兩虛。心竅,虛陽上浮,痰濁隨之上逆,心竅閉阻,舌為心之苗竅,所以造成舌強不能言。痰濁隨著虛陽上浮,閉阻心竅,這樣造成。主要症狀,舌強不能言。足廢不能用,瘖痱證。這個造成由於陰陽不足,下元虛衰,這裡包括腎陽的溫養不夠,腎精的滋養不夠。所以可以腳廢不能用,帶有這種痿弱,行步極度乏力,有這個特點。這是由於失於濡養和溫養。下元虛衰,陰陽都不足。從整體表現來看,地黃飲子證這類病人,還是畏寒為主的。可以怕冷,特別是夏元虛衰,腰膝痿軟同時是冷感。舌強不能語,我們說的是痰濁上泛,上泛是由於陽不足以後虛陽上浮,所以既有舌強不能語,又兼有面紅。形成一種上面有熱像,下面有寒像,下面寒象是陽虛失溫,腎陽虛到一定程度,虛陽上浮,面紅,痰濁隨著虛陽上浮,本身腎陽不足不能溫陽化氣,會產生痰濁,有這個體質特點。所以上下同病反映出舌強不能語,足廢不能用。從這兩者的結合本質上是虛,本虛標實,標實是有痰濁閉阻。

現在來看,不同的教材,參考書,對於面赤的解釋有兩類。面赤有的看成虛火,有陰不足才能產生虛熱。也有的看作為虛陽上浮造成。為什麼呢?如果虛陽上浮,嚴重程度要超過陰虛生內熱。所以現在報導一些病案,一些人們看法,這個可以用於中風,而且這種情況出現往往容易脫,容易產生內閉外脫。既有痰濁閉阻,又有陽氣上浮以後就要脫,本身它面紅出汗,所以它既有一個陰陽兩虛,又有虛陽上浮。兼有痰濁這個特點。外觀表現上發作的時候,它可以有上熱,上面面赤。甚至於由於煩躁虛陽上浮。下寒,腰腿既是痿廢,足廢不能用。而且可以有冷感,清冷。看起來比較複雜,實際上本質是陰陽兩虛,這是地黃飲子的病機分析。下元虛衰,包括陰陽兩虛。痰濁上泛。

功用

滋腎陰,補腎陽,開竅化痰

方解

熟地

填精補髓,滋補腎陰

山茱萸

肉蓯蓉

補腎精,側重在溫腎陽

溫壯腎陽

巴戟天

附子

溫陽

肉桂

溫陽

石斛

養陰

麥冬

養陰

五味子

酸收,溫攝浮陽

菖蒲

祛痰開竅(化溼)

遠志

祛痰開竅(祛痰)

茯苓

祛痰開竅(健脾,祛溼消痰)

佐使

生薑

調和脾胃,藥引子

大棗

調和脾胃,藥引子

它溫補下元,要從陰陽兩方面入手,君藥是陰陽雙補的兩組。是方中主要結構。

臣藥,附子肉桂在這同用,當然溫陽力量加強了。和五味子相配,五味子酸收,有一種溫攝浮陽作用。石斛、麥冬是養陰的,養肺胃之陰。所以和熟地、山茱萸這類,滋補肝腎之陰。下焦之陰的這個不同。也體現了一種既能有清虛熱,又能體現先天后天同補。

菖蒲遠志茯苓是用來祛痰開竅。菖蒲遠志是開竅常用的。同時遠志能祛痰,菖蒲能夠化溼。所以既能祛痰又能開竅,茯苓針對水溼停聚產生痰是治本。可以健脾,祛溼消痰。

姜棗調和脾胃,作藥引子,調和氣血。

總體結構來看,溫補力量較大。當然用這類藥,還要看它陰陽虧損的側重情況。整體上溫陽為主。藥性偏溫,針對了虛陽上浮,痰濁上逆,閉阻心竅,成為治療中風的又一個類型。臨床常見的中風證,以後又有一個類型,陰陽兩虛,痰濁上泛,有虛陽上浮的特點。

方中的五味子,有些人的看法是,這個證很容易脫,陰陽兩虛到虛陽上浮要脫,出冷汗,面赤,面紅,而且描述舌強不能語,足廢不能行。這有中風以後兼脫這種特點。所以五味子、麥冬如果出汗,有氣短,可以結合人蔘。

這種證型實際上中風證當中也有,中風證不等於說就是像鎮肝熄風一類,挾痰的正好是像這種滋陰潛陽,單用滋陰潛陽不夠,加上這種虛為主,雖然虛實夾雜有痰濁上泛,是以腎虛為主。這類證型,以地黃飲子,這個病例報導,側重這方面比較多。

配伍特點

標本兼顧,上下並治。治本治下為主。

運用

辨證要點

瘖痱證,舌強不能語,足廢不用,足冷麵赤,脈沉而弱。

足冷麵赤反映出證候兩個方面,一個腎陽不足為主,面赤,虛陽上浮。

隨證加減

若痱而無瘖(光是腳廢不能用,不需要開竅),去菖蒲、遠志;

瘖痱以陰虛為主,痰火偏盛者(有虛熱),去桂、附;

痰濁上泛,以痰火為主的,去桂、附,酌加川貝、竹瀝、膽星、天竺黃;

兼有氣虛者,酌加黃耆、人蔘。

使用注意

本方偏於溫補,故對氣火上升(虛火),肝陽偏亢而陽熱之像明顯者,不宜使用。(病機為陰陽兩虛,偏於陽不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