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奏響文明創建的“最強音”
渭城奏響文明創建的“最強音”
渭城奏響文明創建的“最強音”
渭城奏響文明創建的“最強音”
渭城奏響文明創建的“最強音”
渭城奏響文明創建的“最強音”
渭城奏響文明創建的“最強音”
渭城奏響文明創建的“最強音”
渭城奏響文明創建的“最強音”
渭城奏響文明創建的“最強音”
陽光網咸陽頻道
1/9 陽光訊(李巨 第五博 薛飛)渭城區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為重中之重,集全區之智,傾全區之力,圍繞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指標,加大投入、創新舉措、強化督察,不斷提升城市整體形象,提高創文“三率”,壯大志願者服務隊伍,掀起一場又一場創建熱潮,奏響全國文明城市的“最強音”。
2/9 渭城始終堅持宣傳教育不放鬆,紮實開展形式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教育活動,先後開展“創建文明城市、共享美好生活”社區創文知識大賽、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宣傳員督導員掛牌上崗活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攝影書畫展及市民“三率”宣傳、“濃情端午”等多項創建活動。同時,繼續加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在沿街道路、各小區設置文化牆、櫥窗、宣傳牌等,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質,讓群眾的知曉率、參與率和滿意率得到有效提升。
3/9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方面,該區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進教材、進教案、進課堂、進頭腦;充分利用清明節、兒童節等節日,開展“網上祭英烈”、優秀童謠徵集傳唱等主題教育活動;開展“與人生對話—我的中國夢、十八歲成人儀式等宣教活動,舉辦青春微講堂,紅領巾大講堂;在全區所有社區設立社區“四點半”課堂,對放學後的留守兒童、農民工子女和不能及時接送的孩子進行學習輔導。
4/9 “每日一掃,每週一清掏,每季度一刷新”走進渭城,道沿整齊如新,保潔隨處可見,灑水、降霾車一輛接一輛,老舊小區統一換上新裝,讓人心情愉悅,為創文凝聚了人氣,增添了力量。該區實行市容網格化管理,把每條路段,每個區域劃分成不同網格,實施領導幹部包抓責任制和24小時監管制度,做到道路每天一掃兩清,綠籬每週清掏1次,路沿每季度刷新1次。在全區營造一個“渭城是我家,美麗靠大家”的良好氛圍。
5/9 該區大力開展志願者註冊和服務活動,進一步建立完善志願者培訓機制和志願服務激勵機制,建立起扶貧幫困志願服務隊、扶殘助殘志願服務隊等各類志願團體,形成了強大的志願者服務合力,在扶貧幫困、關愛農民工子女等重點志願服務項目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成效。目前,全區54個社區都成立了志願服務站,各服務站按照全區志願服務活動的總體要求,積極開展著形式各樣的服務活動。
6/9 隨著志願者隊伍的不斷壯大,該區志願服務深入社區、走上街頭,開展規範市場秩序、環境衛生保護、文明出行倡導、不文明行為勸導、義演義診、免費修家電等志願服務活動,先後打造了銀鳳愛心志願服務中心、曙光救援志願者服務隊等40餘個志願服務品牌。特別是志願者組成的“朝雨”文明勸導隊,在市容文明督查、交通文明督導及不文明行為勸導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在助推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7/9 為營造良好的創文氛圍,該區廣泛開展道德模範、身邊好人學習宣傳活動,組建“呼媽媽”道德事蹟宣講團,先後走進街辦、機關、企業、宣講,在各中小學舉辦“呼媽媽好人故事會”演講,道德講堂,積極開展好人推薦活動,共向“中國好人榜”推薦好人線索30000條(次)。讓群眾從身邊看得見、摸得著、學得到的“平民英雄”和“凡人善舉”中感受到不平凡的精神境界,從而感動和帶動人們見賢思齊,爭先創優。
8/9 為了進一步擴大好人效應,該區建立完善了好人好事“激勵+獎助”關愛機制,對各級道德模範、渭城好人、咸陽好人、志願服務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物質和精神雙重獎勵。通過建好人廣場,設立善行義舉榜,拍攝“身邊好人”宣傳片和建設渭城好人館等形式大力宣傳渭城各個時期的身邊好人,讓道德植根在心中、體現在行動上,讓道德之光激活、點亮、迸發,打造魅力渭城的靚麗名片。
9/9 為做好創文衝刺工作,該區成立專項督查組以全程跟拍、明察暗訪等形式對創文工作逐任務、逐環節、逐區域真督實查。對因措施不得力、整改不力的,在年終目標考核中堅決予以扣分;對造成失分或扣分,影響創建大局的,按照既定的問責辦法從嚴追究責任,絕不姑息遷就,對思想不重視、工作不落實的駐渭中、省、市單位,及時發送整改督辦通知單,抄報市創文辦,由市創文辦向其上級主管部門進行通報,以強有力的督查倒逼創文工作取得實效。
2017-09-23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