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林 ‖《尋找康巴》第二章 橫斷山 夢斷山(九):雪域將星夢——清末新政與趙爾豐經邊

橫斷山 夢斷山

雪域將星夢——清末新政與趙爾豐經邊

至宋元以來,中央政府對藏區等邊疆地區實行以土司和羈縻為主的間接統治政策,對土地邊界等也維持一種東方式的模糊狀態,因此,直到20 世紀初,康區的遼闊土地上仍是一部分由土司、活佛執政,一部分由達賴管理,一部分則完全處於放任自流的狀態。

到清末,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不斷入侵,特別是1904年英軍對拉薩的佔領和西藏上層在刺刀逼迫下籤署的《拉薩條約》,極大地刺激了中國統治者和精英集團,也由此劇烈地改變了中國對西藏等地採取的無為而治的政策。他們認識到,如果再用以往那種方式統治西藏,則西藏不需多久就將徹底為西方人佔領。所以,儘管晚清王朝那時已經衰落到接近崩潰的邊緣,卻以迴光返照的猛力,對西藏進行了一場意義深遠而又成效卓著的“新政”,在此新政中,趙爾豐、張蔭堂等人以其文韜武略和遠見卓識發揮了重要作用。

王懷林 ‖《尋找康巴》第二章 橫斷山 夢斷山(九):雪域將星夢——清末新政與趙爾豐經邊

1940年8月英軍開進拉薩城,逼迫當時以甘丹赤巴為首的西藏僧俗官員和三大寺代表簽訂《拉薩條約》(圖片來自網絡)

1906年,曾任清政府外交官的張蔭堂作為欽差大臣赴藏整頓藏務,他首先大刀闊斧地清除時弊,整肅吏治,懲處了一批官吏,包括前任駐藏大臣有泰。同時,宣傳物競天擇的改革思想,主張對西藏改變管理方式,興辦實業,富民強兵。張在西藏的兩年新政,為趙爾豐的改革創造了一個較好的政治和輿論環境。

王懷林 ‖《尋找康巴》第二章 橫斷山 夢斷山(九):雪域將星夢——清末新政與趙爾豐經邊

張蔭棠(前排左者),廣東新會雙水人,光緒舉人,通過捐官當上內閣中書,他的哥哥就是戊戌變法幕後大功臣張蔭桓(前排右者),和康有為、梁啟超關係不錯,戊戌變法失敗後,張蔭棠被撤職,賦閒多年。後來西藏被英國侵佔,張蔭棠被重新啟用,派往西藏談判,經過張蔭棠據理力爭,成功為清朝和西藏爭取了權利(圖片來自網絡)

1904年,新任駐藏幫辦大臣鳳全在赴昌都途中,奏準暫駐巴塘屯墾練兵,並限制喇嘛教的發展,籌劃收復當時為土司割據的瞻對(今新龍),拓展巴塘墾務。由於該時期隨著拉薩地方政府對北京離心傾向增加,加之外國傳教士的胡作非為,康區也陷入多事狀態,多次發生暴動,襲擊清朝官員和外國傳教士,燒燬天主教堂。1905年5月,巴塘丁零寺堪布及土司組織暴動,焚燒墾場,屠殺墾夫,鳳全及其隨從50餘人及兩個法國傳教士全部遇害,造成震動一時的“巴塘事件”。

王懷林 ‖《尋找康巴》第二章 橫斷山 夢斷山(九):雪域將星夢——清末新政與趙爾豐經邊

1905年發生在巴塘的駐藏幫辦大臣鳳全被戕事變,是康藏近代史上影響深遠的一次重大事件。圖為位於巴塘鸚哥嘴的“鳳都護殉節處”“孔道大通”石刻(圖片來自網絡)

同年夏天,清政府命四川提督馬維騏和建昌道員趙爾豐率兵平亂。事件平定後,馬維騏返川,趙爾豐被留善後,他將馬所部五營改為巡防新軍,後又招募新軍三營,合稱邊軍,成為趙以後“經邊”的主力。

趙爾豐祖籍遼寧遼陽人,漢軍正藍旗人。其父作過山東泰安知府。其兄爾震、爾撰、爾萃皆中進士,後為清廷高官。趙爾豐屢試不第,只得充任小吏,後為任山西、四川巡撫的錫良賞識,隨錫良奔走各地,後步步高升。在四川為官時,他手段嚴酷,因毫不留情鎮壓哥老會暴亂,一次捕殺數千人,時人稱之為“趙屠戶”。

王懷林 ‖《尋找康巴》第二章 橫斷山 夢斷山(九):雪域將星夢——清末新政與趙爾豐經邊

趙爾豐(圖片來自網絡)

趙爾豐在巴塘事件的高潮中走馬上任,先攻克巴塘,處死巴塘正副土司,又進兵理塘鎮壓了當地土司和寺院的反抗,並對兩地進行了改土歸流。所謂“改土歸流”,就是將原中央政府加封保留下來的世襲的統治者——土司予以廢除,改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免調動的一般官吏,使其統治方式與內地一致。由於收效顯著,廣大藏族同胞擁護,趙再接再厲,乘旗開得勝之機,一鼓作氣,將附近明正、甘孜、白利、林蔥、東科、魚科、俄洛色達、瞻堆、裡塘、崇喜等三十餘處土司的印信執照全部收繳。不許他們再向藏人徵收地糧、牛馬酥油,不許攤派勞役烏拉。有“天德格、地德格之稱”的德格土司為之震懾,也主動呈繳印信,交出了權力。

王懷林 ‖《尋找康巴》第二章 橫斷山 夢斷山(九):雪域將星夢——清末新政與趙爾豐經邊

油畫《改土歸流》,曹剛 王方科 作,2017年,200×300cm(圖片來自網絡)

由於改土歸流觸及了僧俗上層的根本利益,也引起了當地土司頭人的瘋狂反抗。趙爾豐通過多次惡戰,將其一一平定。如地處康藏交界處的天塹鄉城桑披寺,山是一座寺,寺是一座山,寺內碉堡珠連,堅牆環繞,寺後為高山,寺前周圍懸崖峭壁,整個看上去,桑披寺像一隻腳踩高處、俯視山下的猙獰鷂鷹。勾結當地土司、土匪,在西藏地方政府支持下(配備了先進的英國毛瑟槍),該寺在梟首鐵棒喇嘛香普佔中領導下進行叛亂。趙爾豐先後派裡塘守備施文明和察雅守備李相福率軍清剿,都兵敗被俘,施、李二人被殘酷地剝皮致死,並將屍體懸掛示眾。

王懷林 ‖《尋找康巴》第二章 橫斷山 夢斷山(九):雪域將星夢——清末新政與趙爾豐經邊

有康巴第一寺之稱的桑披寺(圖片來自網絡)

王懷林 ‖《尋找康巴》第二章 橫斷山 夢斷山(九):雪域將星夢——清末新政與趙爾豐經邊

有康巴第一寺之稱的桑披寺(圖片來自網絡)

與此同時,稻城貢噶嶺喇嘛也在噶廈政府的策動下點燃戰火,致使動亂有波及整個康區、改土歸流成果毀於一旦的危險。但該寺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邊軍經過半年的圍困後,寺裡竟還扔出幾斤重的活魚,以示取笑。後趙爾豐親自到寺後之山踏勘,查出並切斷了寺中水源,半月之後,寺中500餘人口渴難忍,派人突圍求救,邊軍冒充救兵,騙開城門,此時口渴難耐的僧兵只顧爭相喝水,遂被邊軍一舉剿滅。當時邊軍已近彈盡糧絕,在決戰之前,有70餘人開小差,雖然聽說破寺後趕回參加了戰鬥,但仍被趙爾豐查出一一處死——可以看出趙爾豐治軍的嚴謹和當時鬥爭的殘酷!

王懷林 ‖《尋找康巴》第二章 橫斷山 夢斷山(九):雪域將星夢——清末新政與趙爾豐經邊

稻城貢嘎郎吉嶺寺簡稱貢嶺寺,意為“雪山勝利之洲”。該寺位於稻城縣城至日瓦鄉的路上,海拔3335米,寺前臨赤土河,背靠阿西山,依山傍水,環境宜人(圖片來自網絡)

趙爾豐的改革受到清廷的支持。1907年4月,清廷委任趙爾豐為護理川督兼護理邊務大臣,次年3月,又任命他為駐藏大臣兼川滇邊務大臣,並調其兄趙爾撰為四川總督,以為後方策應。

在此期間,趙爾豐東征西討,名震康區。1907年1月,鹽井喇嘛對趙爾豐禁販私鹽的政策不滿,起而反叛,被趙軍很快平息,並設鹽井委員,徵收鹽稅,以充軍需。1910年,對地勢險要,由具父系氏族特徵的“帕措”組織統轄,互不統屬,經常出外劫掠、為害一方的的三巖地區進行征討,歷時半年平定,設官管轄。1911年,對地處深山老林,憑險據守,由土王統治,不服管轄,經常擾亂一方的波密地區,趙爾豐派部將鳳山率兵2000人和駐藏大臣派出的兵馬一道兩面夾擊,一舉蕩平了該地勢力,設官而治。

王懷林 ‖《尋找康巴》第二章 橫斷山 夢斷山(九):雪域將星夢——清末新政與趙爾豐經邊

西藏波密風光(圖片來自網絡)

趙爾豐為人富有謀略,吃苦耐勞,治事嚴明,賞罰分明,上得清廷賞識,下得僚屬擁戴,更有四川人力物力的協助支持,7年之間,銳意經營,其征服和改流的地區約計東西三千餘里,南北四千餘里,東到康定瀘定,西邊以過去自然分界的丹達山魯貢拉嶺為界。江卡、貢覺、桑昂、察隅、瞻對等地次第收回;內烏齊、碩般多、洛隆、邊壩四部分亦用兵力收回。先後奏設康安、邊北兩道,康定、巴安、鄧科三府,甘孜、白玉、德化三州,三壩、理化二廳,鹽井、定鄉、稻城、河口、石渠、同普六縣,乍丫、昌都兩理事官,德榮、江卡、貢覺、桑昂、雜隅、三巖、章谷、道塢、瞻對、瀘定、碩般多十一設治員,共30餘治所。

趙爾豐剛進藏時所上的“平康三策”,一策為改土歸流;二策為“改康地為行省”;三策為“移川督於巴塘,而於四川、拉薩各設巡撫,仿東三省之例,設置西三省總督,藉以杜英人之覬覦,兼制達賴之外附。”經過努力,他實現了第一個目標,為第二個目標即康區建省奠定了基礎。

趙爾豐除了改土歸流、收復失地外,還大力推行新政。設縣三十餘,興學百餘所,設官以治,建立稅制,興辦教育,修築道路,建立驛站,確定烏拉制度,設置郵電,墾荒,開礦,振興工商,改良農業,設立藥局,大興實業,卓有成效:

王懷林 ‖《尋找康巴》第二章 橫斷山 夢斷山(九):雪域將星夢——清末新政與趙爾豐經邊

趙爾豐在巴塘官話學校的勸學活動(圖片來自網絡)

——農業方面,在行轅所在地巴塘創辦了墾務局,指導當地人民因地制宜,學習養蠶、種桑、種水稻。農業產量大大提高,水稻、蘋果、蔬菜等過去許多內地才有的農副產品,都在康區落下了根;

——交通方面,設公務局,分里程,設塘站,明定烏拉腳價。還特聘比利時工程師修建了河口鋼橋,這就大大縮短了康藏與內地的距離。

——工礦衛生方面,創制革廠,設官藥局,創辦了一系列廠礦,開始了造紙、淘金等實業。

——重視教育,在巴塘設學務局,辦了初等小學堂、官話學堂、高等小學堂。規定不論民族,所有學齡兒童必須入學,所有費用全免,學生的課本、制服等全由公家發給,成績優異,不僅厚獎,而且家免賦稅,故巴塘成為康藏現代文化最發達的地方,人才輩出。

1908年,清政府任命他為駐藏大臣兼川滇邊務大臣,等於把主要的西藏事務都交給他管。正待趙爾豐準備大展宏圖,乘勝進入西藏實施他的宏偉抱負之時,一方面,西藏上層對他觸動其根本利益的改土歸流之舉怕得要死,恨之入骨,對趙爾豐進藏激烈反對,並派重兵前往攔截;另一方面,當時的駐藏大臣聯豫為保住自己的權利,不斷在清廷活動,策動反趙陰謀,使趙遲遲不能成行。此後,辛亥革命風起雲湧,四川的保路運動也危及清廷的統治。1911年趙爾豐奉旨出任四川總督,他夾在清廷與民軍之間左右為難,因不願背清,他一度向革命軍交出權利,後乘亂想利用他的邊軍奪回政權,兵敗被殺。

一代將星由此隕落!

王懷林 ‖《尋找康巴》第二章 橫斷山 夢斷山(九):雪域將星夢——清末新政與趙爾豐經邊

矗立於今成都人民公園內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圖片來自網絡)

趙爾豐儘管在征服各地時也殺了不少人,但對他的恩威並重,康區的普通百姓還是頗多信服的。他為人廉潔公正,有一次在路途發現一家百姓無隔夜之糧,而地方官不知,他即以懲戒,並訓導地方官:“知縣是知一縣之事,即知人民事也,故勤政愛民者,因愛民而勤政。非勤政為一事也,愛民又為一事也。凡民有疾苦,而官不能知之,不能救之,是賊民也”。他在辛亥革命時被起義民眾所殺,其婢女為救他而死,隨後其生前衛士又去刺殺革命軍頭目為他復仇,也可見他平時為人之一斑。

趙爾豐在康區建樹頗豐,其新政為藏區的第一次現代化輸入,造福於民,對穩定和發展藏區發揮了重要作用,至今仍有影響。但是他在文化上的改革仍是傳統的“以夏變夷”的強迫同化政策。比如他不但強迫藏人子弟學漢話,還要求藏人家族都採用漢姓,至今康區有不少姓漢姓的藏人,多是那時留下來的。他在改變風俗方面,細到要求藏人改變以吐舌頭表示尊敬的習慣,規定男女青年在藏袍裡要穿褲子,甚至因為他認為藏族的天葬習俗不好,也要求改變等,體現了他身上的大民族主義和歷史侷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