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紅色警戒》的前世今生

文/饅頭粉絲

在上次對《三角洲:特種部隊》的回顧中,我們提出了上世紀末PC遊戲“老四強”的概。由於那會兒電腦普及率不高,大家玩電腦主要在網吧,所以也算是網吧老四強。在網遊尚未興起的年代,老四強自然都是單機/局域網遊戲。像是“三角洲”“仙劍”“三國群英傳”“星際”等等。

不過和紅白機不同的是,紅白機老四強的遊戲項目是是公認而固定的,而且有確鑿的來源(乃當年盜版卡帶商的成果)。倘若在PC遊戲界照搬這個概,具體是哪4個遊戲就見仁見智了,比如之前有朋友說怎麼沒《帝國時代》和“暗黑”?還有的朋友給出了自己的意見,也有理有據。

關於《紅色警戒》的前世今生

但不管怎麼說,無論老四強的標準從嚴還是從寬,有一款遊戲是絕對不會漏選的,那就是《紅色警戒》。

● ● ●

空氣中充斥著年輕燥熱的荷爾蒙,一部分人忙著在聊天室或用QQ泡“美眉”,其他人在熱鬧的聯機玩遊戲,時而會蹦出幾句國罵,在他們的電腦顯示屏上,常會看到滿屏閃著紅光的坦克,如潮水般撲向圍滿了光稜塔的基地,一時間爆炸火光四起,畫面卡得如同幻燈片一樣。

關於《紅色警戒》的前世今生

狂造坦克互相懟

這個在2000年左右讓他們玩得不亦樂乎的遊戲就是《紅色警戒》。這個系列總共只有三作(雖然在國內有無數個“版本”),但個個都廣受歡迎,曾是網吧黃金時代不可或缺的保底家當,也是即時戰略遊戲處於市場巔峰時期的熱門系列。直到現在,如果你去一些直播平臺的懷舊遊戲區,依然會看到有不少主播在直播“紅警”,並且有數量可觀的觀眾群體。

“紅警”系列在國內有非常多的別稱。1代當年是同時支持DOS版和WIN95的,所以最早有些人就把網吧裡的“太監版”稱為紅警95,實際意思應該是指其為WIN95版,但後來很多人就以為這遊戲是1995年推出的,實際上前文也提到了,紅警1推出於1996年。

後面的所謂“紅警98”,其實是一個外國玩家基於1997年的官方資料片“Aftermath”所改的MOD,傳到國內的時候因為先有了“紅警95”的說法,陰差陽錯就被稱作了“紅警98”,後面的“紅警2000”也是類似的狀況。這些東西都不是正經的續作,但也被很多不明真相的群眾當成了“續作”,在息流通遠遜於現在的當時,這種以訛傳訛就跟“魂鬥羅水下把關”一樣常見。

有趣的是民間已經叫慣了這些非官方版本和別稱,到了紅警2推出後也一如既往,比如最著名的“共和國之輝”,到現在仍然是不可磨滅的回憶。

從資料片變成獨扛大旗

紅警的開發商Westwood在國內俗稱“西木頭”,在1995年推出了《命令與征服》(以下簡稱CNC),舞臺是1990年代末的地球,GDI全球防衛組織和NOD兄弟會因來自外星的泰伯利亞晶礦相互爭執。

坦克,飛機,大炮配上弗蘭克·克雷帕奇(Frank Klepacki)精心創作的工業風重金屬配樂,加上當時特別流行的真人過場影像,讓這遊戲熱賣出了300萬套,西木頭靠CNC把RTS類型推向主流。

成功之後西木頭開始給CNC打造一系列的資料片,其中有個原本想做成前傳性質的資料片,因為越做越覺得有趣,讓西木頭決心將其單獨搞出來當作全新的作品。

這個“前傳”就是1996年發售的《命令與征服:紅色警戒》(以下簡稱紅警1)。

當時西木頭有位首席技術官叫Steve Wetherill,也參與了紅警的研發。後來西木頭被EA收購,這哥們選擇離開,加入了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北美遊戲公司KIXEYE,並製作了即時戰略遊戲《VEGA Conflict》,在國內也有一批忠實玩家。此為後話,這裡先不展開。

關於《紅色警戒》的前世今生

既然紅警1是前傳,就要把時間線拉到《命令與征服》的1990年代末之前,西木頭選擇了二戰時期,擔當遊戲設計的Adam Isgreen在一個訪談中提到,選擇二戰不是問題,怎麼做才是關鍵,他們選擇不隨市面上尊重史實的主流,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得出的結論是:

如果希特勒不存在的話,二戰會變成怎樣?

在這方面西木頭借鑑了科幻題材裡常提到的“時空穿越理論”,按照這個理論,一旦現代的人回到過去與當時的人接觸,對方就會消失,歷史也隨之重寫,全新的時代就會誕生。

所以紅警1裡的開端始於二戰剛剛結束的1946年,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發明出了時光機,回到過去找到了還是青年,尚未成為領袖的希特勒本人,倆人親切握手後希特勒灰飛煙滅,歷史改變了。

關於《紅色警戒》的前世今生

按照所謂的“時空穿越理論”,歷史的進程不會因為一個節點的改變就變成皆大歡喜的結局,沒有希特勒和他的第三帝國,蘇俄在斯大林的統治下開始急速擴張,先吞併了中國,對,就是中國,然後開始侵略西歐。為了應對蘇俄,歐美組成盟軍來進行抵抗。

因為穿越的關係,西木頭可以在雙方裝備上大肆折騰一番。很多遊戲中的裝備都能找到現實原型,但多多少少都混入了些黑科技,比如蘇俄一方的特斯拉線圈,原型是交流電發明家特斯拉做過的試驗品,而遊戲裡的它一發就可消掉對方裝甲單位不少HP。

關於《紅色警戒》的前世今生

發明家特斯拉所做的線圈實物

就平衡性來講,遊戲在大方向上有所講究,蘇俄裝備耐操,火力強,但速度較慢,還耗電高價格貴。盟軍便宜,速度快,但火力較弱。

雙方都有明顯的短板,蘇俄一方海軍實力很弱,但有“鐵幕”這樣的短時無敵特技。盟軍那邊防空較弱,但有超強的航母,海戰地圖的話盟軍會有優勢,但陸戰地圖蘇俄就比較難搞。

《命令與征服》一代當時是有國內正版的,售價不菲,達到了108大元,但紅警1因為眾所周知的政治問題就沒有國行的待遇了,不但自己以及之後的系列都沒有被引進,連帶著孃家CNC系列也遭了殃,直到2008年的《命令與征服3》才宣告該系列的國行迴歸。

不過這些都不是什麼問題,因為盜版市場當時大行其道,不少玩家應該都通過這個渠道玩過這款遊戲的2CD完整版。

關於《紅色警戒》的前世今生

曾經非常熱門的藏經閣系列,現在還有人以懷舊為名在兜售

其他可能佔更大多數的玩家,大約是通過1990年代末國內開始盛行的網吧接觸到了這款遊戲。

網吧的偉大之處就是在互聯網在國內還沒普及的時候,給諸多家裡還沒買電腦或買了也不想獨自遊玩的玩家們,提供了個類似街機廳這樣的遊戲場所。90年代後期街機廳因為賭博機氾濫的問題,引起了官方的注意而被逐漸取締,網吧作為新生事物則開始蓬勃發展,PC上能玩到的遊戲也遠比本來就靠翻版賺錢的國內街機廳豐富許多。

關於《紅色警戒》的前世今生

當年網吧另一景:笨拙的CRT顯示器和徹夜累癱的年輕人們

為了吸引更多人來光顧,除了網聊這樣本就現成的東西,網吧把精力都花費在了遊戲上面。又因為想在機器裡裝上更多遊戲,將硬盤版遊戲這個新鮮事物炒了起來。

一款佔了2張CD,總容量超過1G的遊戲,可以把過場動畫,音樂,單人模式統統刪除,只留聯機部分存在,從而把容量壓縮到不到100M。雖然,硬盤版往往會帶來諸如無法安裝,安裝後不能運行,無良盜版商的盤裡會帶有病毒等種種問題,比起網吧老闆對自家機器裡硬盤空間有限,還不想花錢老升級硬件的“剛需”來講,這些問題都不是事兒。

何況玩家們是來玩遊戲的,你不多準備幾款流行貨實在說不過去。至於遊戲是否完整,就由不得玩家們了。

可惜的就是隻在網吧玩過閹割硬盤版的玩家們,缺少了體會完整版的樂趣。有過完整版遊戲經歷的人,驚豔的感覺從安裝界面就開始了,那個時代哪怕是安裝界面西木頭都做的特別酷炫,整個安裝過程都帶有音效和動畫,這一傳統繼承自CNC。

鑑於很多人並未見過紅警1代的安裝界面,我們特意搬運如下,你可以在視頻裡一睹當年的設計風采——

接下來驚豔的就是那首無上經典的,由CNC系列作曲的弗蘭克·克雷帕奇創作的“地獄進行曲”(Hell March)。據說這支曲子原本是給CNC初代裡NOD一方所做,陰差陽錯最後沒有收入到遊戲中去。當紅警企劃提上項目之後,西木頭覺得此曲很適合遊戲的風格,就被弗蘭克重新混音後做成了片頭曲,並沿用到該系列的續作之中。

關於《紅色警戒》的前世今生

弗蘭克還在紅警1過場裡客串了個雜兵,背後刺殺他的那人是CNC裡凱恩的扮演者庫坎

這裡有必要放上一段,請一邊欣賞一邊繼續往下看。

最後的驚豔來自於被多數網吧硬盤版砍得乾乾淨淨的單人戰役。

單人戰役裡蘇俄的第一個任務是“滅掉整個小鎮及其居民”,從現實角度來看這是不折不扣的大屠殺行為,但當時並沒有引起多少爭論,後來到了某三A級千萬銷量鉅作FPS系列裡,卻因為有個“NoRussian”的任務就引起了諸多爭議,讓製作組不得不強行加上了一個跳過選項。

關於《紅色警戒》的前世今生

這樣的內容確實會引人反感,但在1990年代這算是一種為了反應主題而不惜惹怒玩家的態度。有關這種態度是好是壞是另一個話題,這裡不再展開。

說到紅警1的單人戰役,真人出演的過場動畫不得不提。歷史上的一些真實人物被做到了其中,包括愛因斯坦,希特勒以及蘇俄領袖斯大林,其他人物則是虛構的。

紅警1因為是CNC的前傳,所以CNC系列裡的敵勢力Nod領袖,也是遊戲史上最優秀的角色之一凱恩也在這裡有重要戲份,他是蘇俄一方的幕後頭腦,暗地裡為紅色軍團的所有行動出謀劃策。

關於《紅色警戒》的前世今生

凱恩和斯大林及蘇俄同僚們在一起商量行動計劃

插一句,這位凱恩的扮演者喬瑟夫·庫坎(JosephKucan)不僅是西木頭公司的御用聲優和演員,還擔當著多款CNC和紅警系列過場的拍攝監督工作。

關於《紅色警戒》的前世今生

“凱恩”現場指導過場拍攝

如果結合紅警系列後續作品的過場動畫來看,紅警1的基調意外的偏黑一點,比如盟軍裡的女特工譚雅,在裡面有一段被拷打的劇情。

關於《紅色警戒》的前世今生

結局上也足夠黑色,盟軍獲勝的話會發現被埋在廢墟里不能動彈的斯大林,但盟軍沒有選擇把他救出來,而是堵住他的嘴後又把石塊壓了回去。

關於《紅色警戒》的前世今生

蘇俄獲勝的話,斯大林會被跟自己有一腿的女祕書毒死,凱恩隨後又將她槍殺,宣稱NOD組織從此走上舞臺。這一點跟CNC裡的劇情相互契合,為紅警1坐實了“前傳”的地位。

關於《紅色警戒》的前世今生

就是這個前傳性質的作品,發售後獲得了比CNC正統作品還高的人氣,出續作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但1998年西木頭被EA用1億2千萬美元收購,很多員工因為收購立刻離開了公司,等到做紅警2的時候,一半的員工都是後招來的。

對玩家來講這似乎不是什麼問題,畢竟還有一半西木頭的人在,特別是兩位創始人路易斯·卡索(LouisCastle)和佈雷特·斯派裡(Brett Sperry)都留了下來。

關於《紅色警戒》的前世今生

左:路易斯·卡索 右:佈雷特·斯派裡

2000年紅警2正式推出,比起前作來講,風格變得更加火爆張狂,真人過場動畫因為有EA的資金,拍攝質量上有長足進步,但少了很多嚴肅和黑色幽默,意外的它卻是紅警系列裡最受歡迎的一作。

大熱的紅警2和共和國之輝

如同紅警1一樣,紅警2受歡迎的因素也要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完整版,一個是網吧閹割硬盤版。

關於《紅色警戒》的前世今生

完整版在背景設定上依然是盟軍vs蘇俄,情節上繼承了紅警1裡盟軍的結局,蘇俄被擊敗,其領導人是被盟軍推上臺的羅曼諾夫,結果和平時期沒過多久就遭遇突變,蘇俄首先挑釁,靠著尤里的心靈操控引發了美國核彈自爆,雙方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雙方勢力的初始任務戰場也從紅警1裡的歐洲換成了美國本土,盟軍第一個任務就是守護東海岸,開場那座標誌建築自由女神像就被炸掉,蘇俄第一個任務是佔領華盛頓的五角大樓,開場先把玩家情緒點爆的傳統也承襲了下來。

關於《紅色警戒》的前世今生

紅警1里斯大林已死,2代這個“平行世界”裡除了愛因斯坦,其餘全換成了虛構人物。蘇俄一方的領導人是羅曼諾夫和能操控心靈的軍師尤里,盟軍那邊是杜根總統和卡威爾將軍,超級女特工譚雅還依然健在,而且戲份明顯加強。

關於《紅色警戒》的前世今生

過場動畫整體相比紅警1浮誇許多,所有人物都變得相當臉譜化,十足重現了美帝在冷戰時期對外宣傳的形象:蘇俄那邊個個都狂妄自大,而且特別喜歡用擾亂人心的理由攻擊地標建築。美軍這邊都是大義凜然又官腔十足,逃到加拿大還不忘嘲諷一下當地的牛比人還多。

因為EA這家巨鱷公司的影響,加上社會整體風氣變化,曾經嚴肅又腹黑的紅警變得世俗起來,如果說前作的過場還是有點品位但看著就沒預算的獨立電影,紅警2的過場更像用錢砸出來的B級片。

最明顯的地方就是紅警2也開始走賣肉路線。

正作裡盟軍的結局最後,一直穿著軍綠小背心的譚雅豎起了頭髮換上了晚禮服,資料片“尤里的復仇”結尾還讓整個遊戲裡都著裝嚴謹,絲毫不亂的盟軍通訊官伊娃走了回秀。

關於《紅色警戒》的前世今生

關於《紅色警戒》的前世今生

妙就妙在這些場景俗的恰到好處,至於蘇俄那邊結局除了勝利閱兵之外什麼噱頭都沒有的情形,讓人不禁感慨:

玩紅警2,選蘇俄的玩家最後得到了權力,選盟軍的玩家最後得到了美女。

完整版受歡迎在於有點惡俗但還挺招人喜歡,在網吧爆火的閹割硬盤版是因為MOD。

MOD是非官方遊戲修改模組Modification的簡稱,因為平臺開放,MOD是PC遊戲長期專屬的特殊優勢,只要遊戲能改,想改成什麼樣都可以。紅警2及其資料片尤里的復仇推出之時,MOD文化正好在中國玩家群中開始繁盛,結果紅警2成了史上被MOD化最多的RTS遊戲之一。

關於《紅色警戒》的前世今生

從目前依然在運作的紅警MOD站“紅警之家”來看,紅警2擁有的MOD數量有數百個,勢力,單位和特效都有各種修改替換,甚至還做出了專門的戰役模式,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閹割硬盤版的缺陷。

說起網吧的最受歡迎的MOD,當屬早期的“共和國之輝”。

“共和國之輝”的作者網名叫Lord Hero,他把多人對戰裡中的古巴勢力替換為了中國,並且在兵種上做了大幅度的強化,解放軍戰士能懟坦克而不吃虧,海豹部隊血量比坦克高,還免疫心靈控制,礦車能在水上漂,再加天啟坦克,黑鷹戰機,無畏級戰艦,航母等等。

真是別人家有的我都有,別人家沒有的我更有。

隨便一看就知道這是個平衡性極差的MOD,但後續有很多可玩性更高,平衡更好的MOD卻遠不如“共和國之輝”受歡迎,其中的緣由,可以從兩個方面解釋。

第一是當時的社會環境,1999年5月8日中國駐前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美國B-2轟炸機用3枚精準制導導彈轟炸,造成死亡3名,傷者數十人的慘劇。

事後北約宣稱是“誤炸”,由於用的是精準制導導彈,用失準來當藉口明顯說不過去,所以理由是用了一張老舊的地圖。

這種說法當然不能讓中國當局感到滿意,有關被炸原因眾說紛紜,誰都沒有一個明確的解釋,這起事件導致中美關係急轉直下,到了年底才因為美當局的道歉等行為有所緩和。

結果到了2001年又發生了南海中美撞機事件,又一次嚴重影響了兩國外交關係。

這期間正逢中國韜光養晦,埋頭髮展經濟的時期,兩次重大事件對外的態度都較為隱忍,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年輕一代的愛國心和憤怒情緒,紅警2推出於兩起事件中間的2000年,“共和國之輝”因為超強的中國勢力,獲得網吧群眾的支持有理可循。

關於《紅色警戒》的前世今生

大使館事件後青年們走上街頭怒燒美國國旗表示抗議

第二是有關平衡性的討論,這點對於當時是否瞭解社會狀況並無多少關係。1998年的時候暴雪推出了《星際爭霸》,隨後通過一系列的補丁修正完善了遊戲平衡性,最終引發了電子競技熱潮。

一時間有無數玩家抱著一夜千金的夢想,每天瘋狂的修煉微操,試圖成為職業玩家,閒暇時間會順帶鄙視下因為“共和國之輝”變得毫無平衡性可言的紅警2。

但越平衡的遊戲是否越有趣呢?對於普羅大眾而言,修煉成高手中的高手成為職業玩家,再到世界比賽上奪取冠軍獎金其實是很不現實的事情,在這樣的情況下抱著“不平衡就不是好遊戲”的觀來鄙視其他遊戲,本身就是一種挺無聊的態度。

遊戲越平衡,面對的用戶門檻就越高,天天泡網吧的玩家們要的是玩遊戲的快感,不是去浪費時間玩命修煉來爭取那成為世界冠軍的微小几率。

所以爆米花電影的房永遠都能秒殺孤高的藝術片,藝術片相對來講也更容易得到各種獎項,雙方目的不同,觀眾也不同,藝術片觀眾鄙視爆米花觀眾也是窮極無聊的態度。

老百姓還是喜歡輕鬆樂呵一些的居多。

華麗但略顯平淡的紅警3

2003年噩耗傳來,EA宣佈解散西木頭,重組成EA太平洋工作室,幾乎所有的元老員工均紛紛離去,包括創始人佈雷特·斯派裡,另一位創始人路易斯·卡索,調到了EA洛杉磯工作室擔當創研部門副總裁。

2008年在他的治下EA洛杉磯打造出了紅警3,也是該系列目前為止最後一款作品。

關於《紅色警戒》的前世今生

紅警3距離前作已經過去了8年,終於用上了漂亮的全3D圖形引擎,真人過場動畫也升級為高清寬屏版,請來的演員陣容也是系列史上最強,有不少熟面孔。

其中有參演初版《星艦迷航記》劇集的喬治·武井,電影電視裡的熟臉提姆·柯瑞,參演電視劇無數,在007電影《皇家賭場》裡還客串了一把的伊凡娜·米利塞維奇,在《絕世天劫》裡演俄羅斯宇航員,其他作品裡沒事也演俄羅斯人的彼得·斯特曼,近些年來演技逐漸得到認可的老戲骨JK西蒙斯,演過《蠍子王》的華裔女星胡凱麗等等。

當然賣肉路線也變得前所未有的清晰起來,從胸圍99cm還曾跟C羅約過會的英國模特傑瑪·阿特金森,再到MMA女選手吉娜·卡拉諾,各種類型一應俱全,可以滿足各類宅男的需求。

關於《紅色警戒》的前世今生

官方還專門把女角們湊一起拍了多張宣傳照,賣肉意圖基本都寫在臉上了

劇情設定上銜接紅警2盟軍結局,羅曼諾夫被捕之時,蘇俄這邊也發明出了時間機器,結果蘇軍高管查丹科回到過去跟愛因斯坦握了下手,導致對方消失,歷史又一次改寫,蘇俄不僅沒有滅亡還差不多要統治歐洲全域,但歷史潮流又走了歪路,來自東方的日升帝國靠著獨特的科技崛起,反而威脅到了美蘇兩方。

這個日升帝國,明擺著就是二戰時的所謂“大日本帝國”了。

劇情越來越狗血,兵種單位上的設定也越來越離奇,特別是日升帝國,不僅用上了納米機器人,還有最強單兵兵種“高達”。

關於《紅色警戒》的前世今生

不怪盟軍不努力,奈何日軍有高達

到了紅警3,國內的市場已經又經歷了一輪變化,寬帶互聯網已經比較普及,網吧漸漸失勢,在家聯機網戰成了主流。雖然國行正版依然沒戲,但還有浩方這樣的遊戲聯機平臺存在,盜版使用沒有任何阻礙。

關於《紅色警戒》的前世今生

浩方的強項是無視盜版,而且是個遊戲就能聯,相當程度上抵消了網吧曾經的優勢

從網吧轉到家庭,幾乎所有的紅警3玩家都應該接觸的是完整版遊戲,那些因為閹割硬盤版沒有體會過前兩作單機戰役魅力的老玩家們,可以好好的享受下新作“養眼”的視覺盛宴。

初次接觸系列作品的新玩家們,大約也被老一代玩家帶過節奏,知道這是一個名聲響亮的著名系列。

EA洛杉磯那邊,在推出紅警3之後路易斯·卡索在2009年正式離開了EA,從此西木頭的血脈在EA消失殆盡,一家做過無數經典遊戲的工作室,成為EA槍下之鬼名單裡的新成員。

好在大洋彼岸,還有一群紅警忠實的粉絲們,依然天天沉迷於其中,得益於環境的進一步改變,在Steam或EA自己的Origin上購買遊戲已經沒有任何障礙,很多當年網吧出身的死忠,恐怕都在收舊作補課吧。

關於《紅色警戒》的前世今生

作者也趁機在Origin上收了17款CNC和紅警系列大合集

● ● ●

最後,還記得前面我們提到的在西木頭擔任首席技術官Steve Wetherill哥們嗎,他後來製作的太空即時戰略遊戲《VEGAConflict》有著比較獨特的玩法,分移動端和PC端,在國外人氣不俗,生命力也相當堅挺。前兩年該遊戲的iOS版在國區也被蘋果編輯推薦過幾次,在國內積累了一批核心玩家,只是當時缺乏正式的推廣,且由於是外服遊戲,本地優化較少,網絡環境不穩定,因此玩家規模有限,很多人並不知有這麼一款遊戲。

現在電魂網絡將《VEGA Conflict》正式代理到了國內,中文名為《星盟衝突》,終於可以讓人無障礙地體驗這款遊戲,建設太空基地,組建星際艦隊,研發太空科技,制定戰術與策略,自由裝配百種艦船與裝備……猛戳下方二維碼,你就能打造自己的星際基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