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 泉《核桃》'

棗子 不完美媽媽 玩具 竹子 文玩 湘潭 紅糖 市場報資訊週刊 2019-08-11
"

文/鍾 泉(湖南湘潭)

"

文/鍾 泉(湖南湘潭)

鍾 泉《核桃》


上個月,母親她們從雲南老家來湘潭,頭一次出遠門的三姐特意給我帶了地道的禮物,那是一大包核桃餅子。打開食品袋,濃濃的核桃油的香味撲鼻而來,女兒迫不及待打開一個,美滋滋地吃了起來。

在故鄉,餅子其實就是中秋月餅,平常難得吃到。現如今,農村生活條件變好,只要想吃,一年四季都可吃到。家鄉的餅子多以紅糖、花生為餡,但以核桃為餡的卻未曾吃過。這一次,在距離故鄉千里之外的地方,嚐了核桃餅子的鮮,也再一次摸到了自己內心深處鄉愁的濃。

"

文/鍾 泉(湖南湘潭)

鍾 泉《核桃》


上個月,母親她們從雲南老家來湘潭,頭一次出遠門的三姐特意給我帶了地道的禮物,那是一大包核桃餅子。打開食品袋,濃濃的核桃油的香味撲鼻而來,女兒迫不及待打開一個,美滋滋地吃了起來。

在故鄉,餅子其實就是中秋月餅,平常難得吃到。現如今,農村生活條件變好,只要想吃,一年四季都可吃到。家鄉的餅子多以紅糖、花生為餡,但以核桃為餡的卻未曾吃過。這一次,在距離故鄉千里之外的地方,嚐了核桃餅子的鮮,也再一次摸到了自己內心深處鄉愁的濃。

鍾 泉《核桃》


不知不覺,想起了那些漸行漸遠卻又記憶猶新的與核桃有關的物與事來。

小時候,家裡養馬,週末或寒暑假,村裡的小夥伴便一起到山的那一邊去放馬或者放牛。在山裡,核桃樹隨處可見,對於年長的樹,樹皮自然裂開,爬上青苔,昭示著年月滄桑。而對於年輕的樹,則樹皮光滑,枝葉繁茂,彰顯生命的力量。

"

文/鍾 泉(湖南湘潭)

鍾 泉《核桃》


上個月,母親她們從雲南老家來湘潭,頭一次出遠門的三姐特意給我帶了地道的禮物,那是一大包核桃餅子。打開食品袋,濃濃的核桃油的香味撲鼻而來,女兒迫不及待打開一個,美滋滋地吃了起來。

在故鄉,餅子其實就是中秋月餅,平常難得吃到。現如今,農村生活條件變好,只要想吃,一年四季都可吃到。家鄉的餅子多以紅糖、花生為餡,但以核桃為餡的卻未曾吃過。這一次,在距離故鄉千里之外的地方,嚐了核桃餅子的鮮,也再一次摸到了自己內心深處鄉愁的濃。

鍾 泉《核桃》


不知不覺,想起了那些漸行漸遠卻又記憶猶新的與核桃有關的物與事來。

小時候,家裡養馬,週末或寒暑假,村裡的小夥伴便一起到山的那一邊去放馬或者放牛。在山裡,核桃樹隨處可見,對於年長的樹,樹皮自然裂開,爬上青苔,昭示著年月滄桑。而對於年輕的樹,則樹皮光滑,枝葉繁茂,彰顯生命的力量。

鍾 泉《核桃》


一般來說,每年農曆七月底左右,核桃就快熟了。熟透了的核桃會從樹上掉下來,外殼裂開,撿一塊石頭敲幾下就可剝落。將核桃的硬殼敲開,鮮嫩的乳白色的核桃仁便呈現在眼前,剝掉核桃仁上最後一層略帶淺淺紋路的皮,放進口裡輕輕一嚼,新鮮核桃清脆,特有的油脂味裡裹著一股濃郁甘甜的味道。

如今,對於城裡人來說,吃核桃是一件易事。超市裡有各種各樣的核桃,來自全國各地的都有,還時興深加工的核桃產品,比如將整核桃仁夾在紅棗裡,花樣百出。但是,坐在核桃樹下吃剛掉下來的新鮮核桃,恐怕不是每個人都體驗過。說起來,吃新鮮核桃有新的樂趣,但剝核桃殼卻讓人有煩惱。核桃的綠色外殼圓而滑,約一釐米厚。對於完全成熟的核桃而言,外殼易剝,但這外殼飽含色素,染在手上或脣上,由黃色漸變深褐色,長達月餘才能褪掉。但母親告訴我,用早晨草尖上的露水洗手,可加快褪色。


在我的童年裡,核桃不僅是美食,更是頗有趣味的玩具。

小夥伴們三五成群聚一起,每個人褲袋裡都鼓鼓的,那是裝著核桃的緣故。找一塊平坦之地,以尖石刻畫一個直徑約十釐米的圓圈,各放一個核桃在這個圓圈裡作為公共“投資”。然後,各選一個體型較大、外殼堅硬的“鐵核桃”作為“打子”。以圓圈為界,統一朝一個方向,將“打子”滾出去,誰的“打子”距離圓圈最遠,誰就擁有先打的資格,但是每個人只有一次出手機會。當然,距離遠則可先發制人,但打中的概率小;距離近則打中的概率高,卻失去了先機。選手站在“打子”所在地,瞄準圓圈裡的核桃,以“打子”將圓圈裡的核桃打出圈外,打出來的就是自己的戰利品。先打的選手把核桃全部打出來的話,後面的就只能望圈興嘆了。前面的選手沒有打中,或者圓圈裡的核桃沒有完全打出去,後面的小夥伴才有了機會。

按照方言來說,這項遊戲叫做“打拍”,但是否為“拍”字,不得而知,其實這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從中收穫了成長的快樂。

心靈手巧的小夥伴們還用兩個核桃做成一種玩具叫做“呼兒”。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或許就是因為此玩具拉起來呼呼生風的緣故。我決心自己動手,做一個“呼兒”送給女兒,也送給自己漸漸走遠的童年以及一顆依然火熱的初心。

其實,做“呼兒”並非易事。先要選擇兩個“長相俊美”且“身強體壯”的核桃,如果是鐵核桃則更好,經久且耐磨。我以篆刻小刀在核桃肚子最突出位置的正中間鑽一小孔,再從核桃的上部正中間鑽孔,一直貫通核桃下部。鑽孔只是工作的一小部分,最難的就是要在不損壞核桃硬殼的前提下,將核桃仁和隔膜掏出來。沒有省事的辦法,只能從三個小孔的位置,用小刀一點一點反覆旋轉攪碎,再一點一點抖出來,抖落的碎核桃仁油乎乎的,很香。

從鑽孔到把核桃肚子裡的東西掏整乾淨,大概用了五十分鐘,手指磨起了血泡。女兒就撅起小嘴心疼地幫我吹氣止疼,可能這是最好的止疼藥。接下來,就是尋找一根竹籤和一根長線。可找遍家裡,也沒竹籤。在農村,房前屋後到處都有竹子,用刀一削,竹籤就好。只得想辦法從燒烤攤要回一根竹籤,把線栓在竹籤上穿過核桃上下貫通的孔,再將線從核桃肚子上的孔裡掏出來,在線的尾部繫上一小節竹籤,防止把線完全捲進去。最後,把另外一個選好的核桃插在竹籤之上,“呼兒”的頭就安裝完畢。這樣,一個“呼兒”玩具算是大功告成。

如何操作呢?將竹籤的下部迅速一轉,線就被竹籤纏起來,左手握核桃,右手抓線拉,然後放鬆,然後再拉,循環往復,上面的那個核桃便快速轉動起來,發出“呼呼呼”的聲響。我告訴女兒,這是爸爸小時候的玩具的種類之一,來體驗一下。女兒十分開心,不一會兒就學會了操作方法。但因孩子的玩具很多,沒過幾天,女兒就對“呼兒”失去了興趣,將它放在了收納箱裡。

"

文/鍾 泉(湖南湘潭)

鍾 泉《核桃》


上個月,母親她們從雲南老家來湘潭,頭一次出遠門的三姐特意給我帶了地道的禮物,那是一大包核桃餅子。打開食品袋,濃濃的核桃油的香味撲鼻而來,女兒迫不及待打開一個,美滋滋地吃了起來。

在故鄉,餅子其實就是中秋月餅,平常難得吃到。現如今,農村生活條件變好,只要想吃,一年四季都可吃到。家鄉的餅子多以紅糖、花生為餡,但以核桃為餡的卻未曾吃過。這一次,在距離故鄉千里之外的地方,嚐了核桃餅子的鮮,也再一次摸到了自己內心深處鄉愁的濃。

鍾 泉《核桃》


不知不覺,想起了那些漸行漸遠卻又記憶猶新的與核桃有關的物與事來。

小時候,家裡養馬,週末或寒暑假,村裡的小夥伴便一起到山的那一邊去放馬或者放牛。在山裡,核桃樹隨處可見,對於年長的樹,樹皮自然裂開,爬上青苔,昭示著年月滄桑。而對於年輕的樹,則樹皮光滑,枝葉繁茂,彰顯生命的力量。

鍾 泉《核桃》


一般來說,每年農曆七月底左右,核桃就快熟了。熟透了的核桃會從樹上掉下來,外殼裂開,撿一塊石頭敲幾下就可剝落。將核桃的硬殼敲開,鮮嫩的乳白色的核桃仁便呈現在眼前,剝掉核桃仁上最後一層略帶淺淺紋路的皮,放進口裡輕輕一嚼,新鮮核桃清脆,特有的油脂味裡裹著一股濃郁甘甜的味道。

如今,對於城裡人來說,吃核桃是一件易事。超市裡有各種各樣的核桃,來自全國各地的都有,還時興深加工的核桃產品,比如將整核桃仁夾在紅棗裡,花樣百出。但是,坐在核桃樹下吃剛掉下來的新鮮核桃,恐怕不是每個人都體驗過。說起來,吃新鮮核桃有新的樂趣,但剝核桃殼卻讓人有煩惱。核桃的綠色外殼圓而滑,約一釐米厚。對於完全成熟的核桃而言,外殼易剝,但這外殼飽含色素,染在手上或脣上,由黃色漸變深褐色,長達月餘才能褪掉。但母親告訴我,用早晨草尖上的露水洗手,可加快褪色。


在我的童年裡,核桃不僅是美食,更是頗有趣味的玩具。

小夥伴們三五成群聚一起,每個人褲袋裡都鼓鼓的,那是裝著核桃的緣故。找一塊平坦之地,以尖石刻畫一個直徑約十釐米的圓圈,各放一個核桃在這個圓圈裡作為公共“投資”。然後,各選一個體型較大、外殼堅硬的“鐵核桃”作為“打子”。以圓圈為界,統一朝一個方向,將“打子”滾出去,誰的“打子”距離圓圈最遠,誰就擁有先打的資格,但是每個人只有一次出手機會。當然,距離遠則可先發制人,但打中的概率小;距離近則打中的概率高,卻失去了先機。選手站在“打子”所在地,瞄準圓圈裡的核桃,以“打子”將圓圈裡的核桃打出圈外,打出來的就是自己的戰利品。先打的選手把核桃全部打出來的話,後面的就只能望圈興嘆了。前面的選手沒有打中,或者圓圈裡的核桃沒有完全打出去,後面的小夥伴才有了機會。

按照方言來說,這項遊戲叫做“打拍”,但是否為“拍”字,不得而知,其實這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從中收穫了成長的快樂。

心靈手巧的小夥伴們還用兩個核桃做成一種玩具叫做“呼兒”。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或許就是因為此玩具拉起來呼呼生風的緣故。我決心自己動手,做一個“呼兒”送給女兒,也送給自己漸漸走遠的童年以及一顆依然火熱的初心。

其實,做“呼兒”並非易事。先要選擇兩個“長相俊美”且“身強體壯”的核桃,如果是鐵核桃則更好,經久且耐磨。我以篆刻小刀在核桃肚子最突出位置的正中間鑽一小孔,再從核桃的上部正中間鑽孔,一直貫通核桃下部。鑽孔只是工作的一小部分,最難的就是要在不損壞核桃硬殼的前提下,將核桃仁和隔膜掏出來。沒有省事的辦法,只能從三個小孔的位置,用小刀一點一點反覆旋轉攪碎,再一點一點抖出來,抖落的碎核桃仁油乎乎的,很香。

從鑽孔到把核桃肚子裡的東西掏整乾淨,大概用了五十分鐘,手指磨起了血泡。女兒就撅起小嘴心疼地幫我吹氣止疼,可能這是最好的止疼藥。接下來,就是尋找一根竹籤和一根長線。可找遍家裡,也沒竹籤。在農村,房前屋後到處都有竹子,用刀一削,竹籤就好。只得想辦法從燒烤攤要回一根竹籤,把線栓在竹籤上穿過核桃上下貫通的孔,再將線從核桃肚子上的孔裡掏出來,在線的尾部繫上一小節竹籤,防止把線完全捲進去。最後,把另外一個選好的核桃插在竹籤之上,“呼兒”的頭就安裝完畢。這樣,一個“呼兒”玩具算是大功告成。

如何操作呢?將竹籤的下部迅速一轉,線就被竹籤纏起來,左手握核桃,右手抓線拉,然後放鬆,然後再拉,循環往復,上面的那個核桃便快速轉動起來,發出“呼呼呼”的聲響。我告訴女兒,這是爸爸小時候的玩具的種類之一,來體驗一下。女兒十分開心,不一會兒就學會了操作方法。但因孩子的玩具很多,沒過幾天,女兒就對“呼兒”失去了興趣,將它放在了收納箱裡。

鍾 泉《核桃》


說起核桃,還有悠久的核桃文化。文玩核桃歷史悠久,據說乾隆皇帝擅長鑑賞文玩核桃,還特寫了一首文玩核桃詩:掌上旋日月,時光欲倒流。周身氣血湧,何年是白頭?

如今,走在大街小巷,時常看見有人握著兩個核桃搓來揉去,說是因為十指連心,手掌穴位多,玩核桃能夠起到通經活絡的按摩效果。二姐夫就有玩核桃的愛好,幾年前,我和他遊玩昆明官渡古鎮,商店裡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文玩核桃,造型各異,價格不貴。我買一對送給他,他則把老家帶來的核桃回贈我一對。他說這是野生的“狗核桃”,形態瘦硬,是在山裡找到的,來之不易,按摩最好。不久,姐夫告訴我,我們在景區購買的文玩核桃不是真正的核桃,是仿製品,掉了顏色,很難看。我倒是沒有玩核桃的習慣,姐夫所贈的“狗核桃”一直藏著在包裡。

去年,大學同學從山東泰安寄來她老家的核桃,還特意給我寄了兩個裹著綠色外殼的,以供參觀,這讓女兒開了眼界。同學特意叮囑,對於沒有及時吃完的,要放在太陽下晒乾才不會壞掉。我想,泰安是孔子的故鄉,這聖人故鄉寄來的核桃肯定有不一樣的文化內涵。於是,為了表達內心的敬意,我用一張寫了書法的毛邊紙鋪於陽臺之上晾晒核桃,便自覺多了一分文人氣質。

"

文/鍾 泉(湖南湘潭)

鍾 泉《核桃》


上個月,母親她們從雲南老家來湘潭,頭一次出遠門的三姐特意給我帶了地道的禮物,那是一大包核桃餅子。打開食品袋,濃濃的核桃油的香味撲鼻而來,女兒迫不及待打開一個,美滋滋地吃了起來。

在故鄉,餅子其實就是中秋月餅,平常難得吃到。現如今,農村生活條件變好,只要想吃,一年四季都可吃到。家鄉的餅子多以紅糖、花生為餡,但以核桃為餡的卻未曾吃過。這一次,在距離故鄉千里之外的地方,嚐了核桃餅子的鮮,也再一次摸到了自己內心深處鄉愁的濃。

鍾 泉《核桃》


不知不覺,想起了那些漸行漸遠卻又記憶猶新的與核桃有關的物與事來。

小時候,家裡養馬,週末或寒暑假,村裡的小夥伴便一起到山的那一邊去放馬或者放牛。在山裡,核桃樹隨處可見,對於年長的樹,樹皮自然裂開,爬上青苔,昭示著年月滄桑。而對於年輕的樹,則樹皮光滑,枝葉繁茂,彰顯生命的力量。

鍾 泉《核桃》


一般來說,每年農曆七月底左右,核桃就快熟了。熟透了的核桃會從樹上掉下來,外殼裂開,撿一塊石頭敲幾下就可剝落。將核桃的硬殼敲開,鮮嫩的乳白色的核桃仁便呈現在眼前,剝掉核桃仁上最後一層略帶淺淺紋路的皮,放進口裡輕輕一嚼,新鮮核桃清脆,特有的油脂味裡裹著一股濃郁甘甜的味道。

如今,對於城裡人來說,吃核桃是一件易事。超市裡有各種各樣的核桃,來自全國各地的都有,還時興深加工的核桃產品,比如將整核桃仁夾在紅棗裡,花樣百出。但是,坐在核桃樹下吃剛掉下來的新鮮核桃,恐怕不是每個人都體驗過。說起來,吃新鮮核桃有新的樂趣,但剝核桃殼卻讓人有煩惱。核桃的綠色外殼圓而滑,約一釐米厚。對於完全成熟的核桃而言,外殼易剝,但這外殼飽含色素,染在手上或脣上,由黃色漸變深褐色,長達月餘才能褪掉。但母親告訴我,用早晨草尖上的露水洗手,可加快褪色。


在我的童年裡,核桃不僅是美食,更是頗有趣味的玩具。

小夥伴們三五成群聚一起,每個人褲袋裡都鼓鼓的,那是裝著核桃的緣故。找一塊平坦之地,以尖石刻畫一個直徑約十釐米的圓圈,各放一個核桃在這個圓圈裡作為公共“投資”。然後,各選一個體型較大、外殼堅硬的“鐵核桃”作為“打子”。以圓圈為界,統一朝一個方向,將“打子”滾出去,誰的“打子”距離圓圈最遠,誰就擁有先打的資格,但是每個人只有一次出手機會。當然,距離遠則可先發制人,但打中的概率小;距離近則打中的概率高,卻失去了先機。選手站在“打子”所在地,瞄準圓圈裡的核桃,以“打子”將圓圈裡的核桃打出圈外,打出來的就是自己的戰利品。先打的選手把核桃全部打出來的話,後面的就只能望圈興嘆了。前面的選手沒有打中,或者圓圈裡的核桃沒有完全打出去,後面的小夥伴才有了機會。

按照方言來說,這項遊戲叫做“打拍”,但是否為“拍”字,不得而知,其實這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從中收穫了成長的快樂。

心靈手巧的小夥伴們還用兩個核桃做成一種玩具叫做“呼兒”。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或許就是因為此玩具拉起來呼呼生風的緣故。我決心自己動手,做一個“呼兒”送給女兒,也送給自己漸漸走遠的童年以及一顆依然火熱的初心。

其實,做“呼兒”並非易事。先要選擇兩個“長相俊美”且“身強體壯”的核桃,如果是鐵核桃則更好,經久且耐磨。我以篆刻小刀在核桃肚子最突出位置的正中間鑽一小孔,再從核桃的上部正中間鑽孔,一直貫通核桃下部。鑽孔只是工作的一小部分,最難的就是要在不損壞核桃硬殼的前提下,將核桃仁和隔膜掏出來。沒有省事的辦法,只能從三個小孔的位置,用小刀一點一點反覆旋轉攪碎,再一點一點抖出來,抖落的碎核桃仁油乎乎的,很香。

從鑽孔到把核桃肚子裡的東西掏整乾淨,大概用了五十分鐘,手指磨起了血泡。女兒就撅起小嘴心疼地幫我吹氣止疼,可能這是最好的止疼藥。接下來,就是尋找一根竹籤和一根長線。可找遍家裡,也沒竹籤。在農村,房前屋後到處都有竹子,用刀一削,竹籤就好。只得想辦法從燒烤攤要回一根竹籤,把線栓在竹籤上穿過核桃上下貫通的孔,再將線從核桃肚子上的孔裡掏出來,在線的尾部繫上一小節竹籤,防止把線完全捲進去。最後,把另外一個選好的核桃插在竹籤之上,“呼兒”的頭就安裝完畢。這樣,一個“呼兒”玩具算是大功告成。

如何操作呢?將竹籤的下部迅速一轉,線就被竹籤纏起來,左手握核桃,右手抓線拉,然後放鬆,然後再拉,循環往復,上面的那個核桃便快速轉動起來,發出“呼呼呼”的聲響。我告訴女兒,這是爸爸小時候的玩具的種類之一,來體驗一下。女兒十分開心,不一會兒就學會了操作方法。但因孩子的玩具很多,沒過幾天,女兒就對“呼兒”失去了興趣,將它放在了收納箱裡。

鍾 泉《核桃》


說起核桃,還有悠久的核桃文化。文玩核桃歷史悠久,據說乾隆皇帝擅長鑑賞文玩核桃,還特寫了一首文玩核桃詩:掌上旋日月,時光欲倒流。周身氣血湧,何年是白頭?

如今,走在大街小巷,時常看見有人握著兩個核桃搓來揉去,說是因為十指連心,手掌穴位多,玩核桃能夠起到通經活絡的按摩效果。二姐夫就有玩核桃的愛好,幾年前,我和他遊玩昆明官渡古鎮,商店裡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文玩核桃,造型各異,價格不貴。我買一對送給他,他則把老家帶來的核桃回贈我一對。他說這是野生的“狗核桃”,形態瘦硬,是在山裡找到的,來之不易,按摩最好。不久,姐夫告訴我,我們在景區購買的文玩核桃不是真正的核桃,是仿製品,掉了顏色,很難看。我倒是沒有玩核桃的習慣,姐夫所贈的“狗核桃”一直藏著在包裡。

去年,大學同學從山東泰安寄來她老家的核桃,還特意給我寄了兩個裹著綠色外殼的,以供參觀,這讓女兒開了眼界。同學特意叮囑,對於沒有及時吃完的,要放在太陽下晒乾才不會壞掉。我想,泰安是孔子的故鄉,這聖人故鄉寄來的核桃肯定有不一樣的文化內涵。於是,為了表達內心的敬意,我用一張寫了書法的毛邊紙鋪於陽臺之上晾晒核桃,便自覺多了一分文人氣質。

鍾 泉《核桃》


前不久,我陪母親她們去北京旅遊,讓我感到意外的是,居然在頤和園裡看到了一排核桃樹,樹不高,但結了很多核桃,端詳甚久,覺得與核桃真是有緣。

大概前年,母親從老家寄來一包核桃,放了一段時間之後,其中一個核桃竟然發了芽,我將其種於花盆之中,如今已有一米多高。說實話,家裡陽臺上的花草不少,但我獨愛這一盆。如果追問愛之緣故,絕非形態之美,色彩之豔,價值之貴。只因為,這是故鄉的核桃樹。

今日七夕,月色朦朧,這棵核桃樹似乎長高了不少,好像還有兩隻喜鵲在樹上竊竊私語。

"

文/鍾 泉(湖南湘潭)

鍾 泉《核桃》


上個月,母親她們從雲南老家來湘潭,頭一次出遠門的三姐特意給我帶了地道的禮物,那是一大包核桃餅子。打開食品袋,濃濃的核桃油的香味撲鼻而來,女兒迫不及待打開一個,美滋滋地吃了起來。

在故鄉,餅子其實就是中秋月餅,平常難得吃到。現如今,農村生活條件變好,只要想吃,一年四季都可吃到。家鄉的餅子多以紅糖、花生為餡,但以核桃為餡的卻未曾吃過。這一次,在距離故鄉千里之外的地方,嚐了核桃餅子的鮮,也再一次摸到了自己內心深處鄉愁的濃。

鍾 泉《核桃》


不知不覺,想起了那些漸行漸遠卻又記憶猶新的與核桃有關的物與事來。

小時候,家裡養馬,週末或寒暑假,村裡的小夥伴便一起到山的那一邊去放馬或者放牛。在山裡,核桃樹隨處可見,對於年長的樹,樹皮自然裂開,爬上青苔,昭示著年月滄桑。而對於年輕的樹,則樹皮光滑,枝葉繁茂,彰顯生命的力量。

鍾 泉《核桃》


一般來說,每年農曆七月底左右,核桃就快熟了。熟透了的核桃會從樹上掉下來,外殼裂開,撿一塊石頭敲幾下就可剝落。將核桃的硬殼敲開,鮮嫩的乳白色的核桃仁便呈現在眼前,剝掉核桃仁上最後一層略帶淺淺紋路的皮,放進口裡輕輕一嚼,新鮮核桃清脆,特有的油脂味裡裹著一股濃郁甘甜的味道。

如今,對於城裡人來說,吃核桃是一件易事。超市裡有各種各樣的核桃,來自全國各地的都有,還時興深加工的核桃產品,比如將整核桃仁夾在紅棗裡,花樣百出。但是,坐在核桃樹下吃剛掉下來的新鮮核桃,恐怕不是每個人都體驗過。說起來,吃新鮮核桃有新的樂趣,但剝核桃殼卻讓人有煩惱。核桃的綠色外殼圓而滑,約一釐米厚。對於完全成熟的核桃而言,外殼易剝,但這外殼飽含色素,染在手上或脣上,由黃色漸變深褐色,長達月餘才能褪掉。但母親告訴我,用早晨草尖上的露水洗手,可加快褪色。


在我的童年裡,核桃不僅是美食,更是頗有趣味的玩具。

小夥伴們三五成群聚一起,每個人褲袋裡都鼓鼓的,那是裝著核桃的緣故。找一塊平坦之地,以尖石刻畫一個直徑約十釐米的圓圈,各放一個核桃在這個圓圈裡作為公共“投資”。然後,各選一個體型較大、外殼堅硬的“鐵核桃”作為“打子”。以圓圈為界,統一朝一個方向,將“打子”滾出去,誰的“打子”距離圓圈最遠,誰就擁有先打的資格,但是每個人只有一次出手機會。當然,距離遠則可先發制人,但打中的概率小;距離近則打中的概率高,卻失去了先機。選手站在“打子”所在地,瞄準圓圈裡的核桃,以“打子”將圓圈裡的核桃打出圈外,打出來的就是自己的戰利品。先打的選手把核桃全部打出來的話,後面的就只能望圈興嘆了。前面的選手沒有打中,或者圓圈裡的核桃沒有完全打出去,後面的小夥伴才有了機會。

按照方言來說,這項遊戲叫做“打拍”,但是否為“拍”字,不得而知,其實這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從中收穫了成長的快樂。

心靈手巧的小夥伴們還用兩個核桃做成一種玩具叫做“呼兒”。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或許就是因為此玩具拉起來呼呼生風的緣故。我決心自己動手,做一個“呼兒”送給女兒,也送給自己漸漸走遠的童年以及一顆依然火熱的初心。

其實,做“呼兒”並非易事。先要選擇兩個“長相俊美”且“身強體壯”的核桃,如果是鐵核桃則更好,經久且耐磨。我以篆刻小刀在核桃肚子最突出位置的正中間鑽一小孔,再從核桃的上部正中間鑽孔,一直貫通核桃下部。鑽孔只是工作的一小部分,最難的就是要在不損壞核桃硬殼的前提下,將核桃仁和隔膜掏出來。沒有省事的辦法,只能從三個小孔的位置,用小刀一點一點反覆旋轉攪碎,再一點一點抖出來,抖落的碎核桃仁油乎乎的,很香。

從鑽孔到把核桃肚子裡的東西掏整乾淨,大概用了五十分鐘,手指磨起了血泡。女兒就撅起小嘴心疼地幫我吹氣止疼,可能這是最好的止疼藥。接下來,就是尋找一根竹籤和一根長線。可找遍家裡,也沒竹籤。在農村,房前屋後到處都有竹子,用刀一削,竹籤就好。只得想辦法從燒烤攤要回一根竹籤,把線栓在竹籤上穿過核桃上下貫通的孔,再將線從核桃肚子上的孔裡掏出來,在線的尾部繫上一小節竹籤,防止把線完全捲進去。最後,把另外一個選好的核桃插在竹籤之上,“呼兒”的頭就安裝完畢。這樣,一個“呼兒”玩具算是大功告成。

如何操作呢?將竹籤的下部迅速一轉,線就被竹籤纏起來,左手握核桃,右手抓線拉,然後放鬆,然後再拉,循環往復,上面的那個核桃便快速轉動起來,發出“呼呼呼”的聲響。我告訴女兒,這是爸爸小時候的玩具的種類之一,來體驗一下。女兒十分開心,不一會兒就學會了操作方法。但因孩子的玩具很多,沒過幾天,女兒就對“呼兒”失去了興趣,將它放在了收納箱裡。

鍾 泉《核桃》


說起核桃,還有悠久的核桃文化。文玩核桃歷史悠久,據說乾隆皇帝擅長鑑賞文玩核桃,還特寫了一首文玩核桃詩:掌上旋日月,時光欲倒流。周身氣血湧,何年是白頭?

如今,走在大街小巷,時常看見有人握著兩個核桃搓來揉去,說是因為十指連心,手掌穴位多,玩核桃能夠起到通經活絡的按摩效果。二姐夫就有玩核桃的愛好,幾年前,我和他遊玩昆明官渡古鎮,商店裡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文玩核桃,造型各異,價格不貴。我買一對送給他,他則把老家帶來的核桃回贈我一對。他說這是野生的“狗核桃”,形態瘦硬,是在山裡找到的,來之不易,按摩最好。不久,姐夫告訴我,我們在景區購買的文玩核桃不是真正的核桃,是仿製品,掉了顏色,很難看。我倒是沒有玩核桃的習慣,姐夫所贈的“狗核桃”一直藏著在包裡。

去年,大學同學從山東泰安寄來她老家的核桃,還特意給我寄了兩個裹著綠色外殼的,以供參觀,這讓女兒開了眼界。同學特意叮囑,對於沒有及時吃完的,要放在太陽下晒乾才不會壞掉。我想,泰安是孔子的故鄉,這聖人故鄉寄來的核桃肯定有不一樣的文化內涵。於是,為了表達內心的敬意,我用一張寫了書法的毛邊紙鋪於陽臺之上晾晒核桃,便自覺多了一分文人氣質。

鍾 泉《核桃》


前不久,我陪母親她們去北京旅遊,讓我感到意外的是,居然在頤和園裡看到了一排核桃樹,樹不高,但結了很多核桃,端詳甚久,覺得與核桃真是有緣。

大概前年,母親從老家寄來一包核桃,放了一段時間之後,其中一個核桃竟然發了芽,我將其種於花盆之中,如今已有一米多高。說實話,家裡陽臺上的花草不少,但我獨愛這一盆。如果追問愛之緣故,絕非形態之美,色彩之豔,價值之貴。只因為,這是故鄉的核桃樹。

今日七夕,月色朦朧,這棵核桃樹似乎長高了不少,好像還有兩隻喜鵲在樹上竊竊私語。

鍾 泉《核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