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博物館日:檢驗檢疫與博物館的不解之緣

藝術 博物館 文物 藝術品 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2017-05-21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與有爭議的歷史:博物館講述難以言說的歷史”。在國際博物館日當天,北京97家各類博物館將對民眾免費開放,並將舉行一系列活動,讓更多市民深入感知博物館的魅力。

博物館中的文物、藝術品等與檢驗檢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近年來,文化藝術類展會已經成為北京地區國際展覽會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國際郵件及展品檢驗檢疫辦事處(以下簡稱“北京國檢局郵展辦”)每年都會受理多個文化藝術類國際展會,並對文物和藝術品的木質包裝、木質畫框進行現場檢疫查驗,防止有害生物入侵、危害我國生態安全;同時還會查看箱內及其填充物的衛生狀況、展覽品數量等。

據統計,2014年至2016年,北京國檢局郵展辦共查驗67個文化藝術類展會,佔查驗進境展覽會總量的四分之一。涉及展館近20個,既包括國博、故宮、首博、中國美術館這類的大型博物館,也有北大、清華和中央美院這類高校博物館,還有今日美術館、尤倫斯當代中心這類民營當代藝術館。

2016年6月,北京市政府正式發佈實施《“十三五”時期加強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規劃》,為未來五年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描繪了清晰的發展藍圖。《規劃》明確了文化中心建設新的功能定位,即凝聚薈萃、輻射帶動、創新引領、展示交流和服務保障功能。

隨著《規劃》的出臺以及習近平總書記“一帶一路”倡議影響的不斷擴大,中國與其他國家間的文化交流日趨頻繁。2017年前4個月,北京國檢局郵展辦就對“盧浮宮的創想—盧浮宮及其館藏珍品見證法國曆史八百年”和“大英博物館100件展品中的世界史”等8個十分具有參觀價值,並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文化藝術展的入境展覽品進行了檢疫查驗,與所查驗進境國際展會總量的比例增至三分之一。

為助力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提升服務保障質量,同時鑑於文化藝術展覽的蓬勃發展和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的腳步逐漸加快,北京國檢局在2016年相繼出臺了《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侷促進展覽業發展的工作措施》和新的《北京地區國際展覽檢驗檢疫管理辦法》。兩個文件均提出:針對貨值較高的藝術品,參展商或報檢人可提交《查驗場地變更申請單》,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經展覽辦負責人批准後在展覽場地進行查驗”。這些舉措切實為文物和藝術展等展覽品價值較高的展會在京舉辦提供了便利,降低了貴重文物參展的安全風險、減少了通關時限。

同時為鼓勵出境參展,對於出境參展展品,郵展辦創新性的提出了出境前備案+入境後核銷,簡化了出境參展展品回運的檢驗檢疫流程,降低出境參展企業的成本。促進我國傳統文化和藝術瑰寶走出國門,增進了國際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

5月14、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順利舉行,這也必將大力推動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和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北京國檢局郵展辦將以此為契機,繼續深化改革創新、提升服務質量,做好北京地區文化藝術類展會及其他國際展會的檢驗檢疫和服務保障工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