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馬斯洛需求層級的哪一層?

馬斯洛認為,在研究人類的時候,最好的一個方向就是研究人的需求,因為這是人性中最本質的東西。

吃飯、睡覺、性愛等等,這些是人的本能所帶來的需求,還有一些是人類隨後發展出來的需求,比如要和別人聊天啊,要有地位啊,要被別人認可啊。

你在馬斯洛需求層級的哪一層?

不同文化產生這些具體的感受的事件可能是不一樣的,但是,在這些具體的事情的底層,所對應的需求到底是什麼?比如,在西方的文化中,個人英雄主義是一個被大多數人們接受且讚賞的行為;但是在我們的祖國,或者是整個東方的文化中,強調集體,強調奉獻才是在人群中立足的價值觀。

你在馬斯洛需求層級的哪一層?

這些東西的背後,是不是有一些超越文化的共性的東西?經過馬斯洛的研究和總結,他提出,人的需求一共分為了五個層次。他認為,人之所以存在,就是在對這五個層次的需求不斷的追求的過程。讓我們一個個來看看。

第一部分:對馬斯洛需求層次的理解

你在馬斯洛需求層級的哪一層?

一、生理需求:“吃了上頓沒下頓。”

處在最底層的,也就是需求的第一層級,就是生理需求。我們的老話,說:吃了上頓沒下頓,說的就是這個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沒有被滿足的時候的狀態。

這個需求,就是滿足我們人的動物性的,也就是說,要求我們去維持自己的肉體處於一個正常的狀態。最基本的就是吃喝拉撒睡,通過這些來使得我們的身體處於正常水平,也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大腦正常的運轉。

你想想,如果你一直處於很飢餓的狀態,你看到一本書,想的不是這本書上寫的是什麼,想的是看起來很好吃哦。這時,TA對人生最美好的憧憬,認為人生最大的意義就是可以好好的吃!這個時候,大腦會控制我們將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找吃的上的。

你在馬斯洛需求層級的哪一層?

想了解人們在生理需求滿足不了時的狀態,大家可以看看這本書:《亂時候,窮時候》。作者是姜淑梅,70多歲開始認字,然後就寫了這本書!姜老太是莫言的老鄉,當她聽了莫言的書之後,她說,這些事情不就是我們小時候經歷的事情嗎?這個我們也能寫,於是就開始了識字,然後就有了這本書。

你在馬斯洛需求層級的哪一層?

從長期的飢餓狀態突然來到食物豐富的時候,如果不加以節制很有可能會把自己給撐死的。這個危險會持續很長的時間,比如好幾周,甚至好幾個月,才能慢慢的恢復過來。

在抗日戰爭期間,中國的支援緬甸的遠征軍,其中有一支,經過了艱難的跋涉來到了印度。其中有一位之前是西南聯大的學生,他在日記中這樣寫的,在穿越緬甸的無人區的那個階段,每天考慮的就是如何不餓死。在到了印度之後,還在死亡的邊緣上徘徊,好多次差點把自己給撐死。

你在馬斯洛需求層級的哪一層?

放到當下的場景中,我們可以將生理需求簡單的理解為在赤貧以下的人口,看看下面的數字: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16日(2015年)出席在北京舉行的2015年的“減貧與發展論壇”上表示,未來五年要讓中國貧窮線下七千多萬人口,“全部脫貧,不能有人掉隊” 。

二、安全需求:“家裡有糧心裡不慌。”

我們的老話,說:吃了上頓沒下頓。說的就是對安全需求的追求,怎麼滿足安全需求呢,再套用一句老話,那就是:家裡有糧心裡不慌。當我們解決了最基本的生存的問題的時候,我們才能開始所謂的生活。

你在馬斯洛需求層級的哪一層?

我對安全需求的理解就是:長期處於生理需求被滿足的狀態,且有物質積累可以不再擔憂生理需求。也就是說,我們將不再需要為了滿足生理需求而奔波和思考。

我們上一輩的老人,很多就是一直在這個需求範圍內掙扎的。因為他們成長的年段正好處在物質極度匱乏的時代。那個時候什麼都少,人們一直在剛剛滿足安全需求的邊緣上。所以,很多老人都養成了收集東西的習慣。家裡的什麼東西都不讓我們扔,總是在說:“別扔啊,還好著呢,以後備不住還用得上呢。”

你在馬斯洛需求層級的哪一層?

是不是有同感?這就是在安全的需求這個階段待得太久的緣故。所以我們也要理解他們。如果讓我們經歷相同的生活,我們也會那樣的。

有一個小故事,說是倆農民吹牛,一個說:“我見過皇上的金鑾殿,左邊一個油條鋪子,右邊一個燒餅鋪子,皇上想下來吃哪個就吃哪個,都不給錢的。”另一個說:“他媽的,我要是當了皇上,這撿糞的叉子就得是金的。"這就是我們現在很流行的一句話:“不要讓貧窮限制了你的想象。”

放到現在,我們的周圍,還有很多的人處於不敢有病,否則“一夜回到解放前”。這些人群都還擁擠在滿足安全需求的這個層級上的。

你在馬斯洛需求層級的哪一層?

醫療、教育、住房的壓力使得人們不敢消費,或者擔心一不留神就有可能跌落到下一階層當中,這樣的心理壓制在這一需求階段的人們的身上。這一需求層級中的人們很難有自主選擇的權利,人們總是在收入與支出之間權衡,對於生活中大件物品的購買,需要長期的積累才能實現。

三、歸屬需求:“帶我一起玩。”

這個需求還被稱之為社交的需求。這個需求是基於人們對親情、友情、愛情等情感方面的渴望。

你在馬斯洛需求層級的哪一層?

我們常說,人是一種社會的動物,當人們滿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的需求之後,這種對於團體的渴望,對於人與人相互之間關係建立的追求,情感的溝通,就成為當下最高的需求了。

這就是所謂的集體主義的由來。我們對這種力量超級的迷戀。在剛建國初期,那時建立的公社、大隊就是這種需求的極致化的體現。當時,甚至於希望用這種歸屬需求來解決安全需求的問題。

現在,你多長時間看一下手機,多長時間打開一次朋友圈?這些都是我們的歸屬需求在驅動我們乾的。所謂的刷存在感說的就是這個需求。

你在馬斯洛需求層級的哪一層?

在美國,有個專有名詞:FOMO,fear of missing out,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害被拉下,害怕被時代所拋棄。所以我們不停的刷朋友圈,微博,生怕有什麼事情發生了其他人都知道,自己不知道。現在,有些人經常說的一句話是,那個什麼什麼事你知道嗎,如果你表示出不知道,他們一臉的鄙夷,那意思是,啊,這個你都不知道啊!

你在馬斯洛需求層級的哪一層?

在企業裡,你肯定屬於某個部門,這就滿足了歸屬需求了嗎?不一定。有些事情,部門裡的其他人一起辦了,沒通過你,就是我們說的不帶你玩。你是在集體中的,但是我們不帶你玩。有沒有過這種情況,想想看,多難受啊。

四、尊重需求:“我說的你們得聽。”

度過了歸屬需求,下一個層級就是所謂尊重的需求,我的理解是:“我說的話要有人聽”。

你在馬斯洛需求層級的哪一層?

我們需要被別人認可,這是建立自信心的基礎。會給自己力量感,讓我們感覺自己是有價值的,在為這個集體或者社會做出貢獻。如果這個需求無法被滿足,我們很可能就會陷於一種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無法建立自信感,從而覺得自己很失敗。

你在馬斯洛需求層級的哪一層?

自信不是憑空而來的,就算我們很會為自己打氣,如果長時間得不到別人的認可,那麼這種自信會很快的消失的。

被認可,是自信最堅實的基礎。在開會的時候,你說了一個觀點,結果是沒人有反應,你想想看你是什麼感覺。吃飯前,你和大夥說,今天我們去吃火鍋吧,大家都說,好啊好啊,你再想想看,這又是什麼感覺。

五、自我實現的需求:“生來就是為了改變這個世界。”

你在馬斯洛需求層級的哪一層?

金字塔的塔尖,是自我實現的需求。

所謂的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是我們偉大的詩人李白說的。

蘋果的創始人喬布斯說,生來就是為了改變這個世界,就是自我實現需求的最佳表現

他們共同的含義是:我之所以為我,是因為我要幹一些自己想要乾的事情。不同的人自我實現的具體方式可能會很不一樣。拿我自己來說,我的自我實現就是創辦一家B2B銷售諮詢培訓公司,將精細化銷售推廣。如果這家公司運轉良好了,有100家客戶了,這就是我的自我實現,那我的這個需求就被滿足了。也許到時候我會產生其他的希望,其他的目標。

你在馬斯洛需求層級的哪一層?

對目標不懈的追求,就是一種最基本的自我實現。楊振寧的自我實現是要獲得諾貝爾獎,在物理學界成為舉足輕重的人,於是他就留在了美國繼續自己的研究。鄧稼先的自我實現是為了祖國的復興,於是他在美國拿了博士學位之後就回到了中國,開始了原子彈的研發工作。對於二者而言,我們不要武斷的評價孰優孰劣,這都是他們對自我價值的實現的追求。

第二部分:馬斯洛需求層次的特點

1、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中,人們的需求是連續的,一層一層向上的。也就是說,當人的生理需求得到滿足之後,安全的需求會迅速的出現,並且取代生理需求的位置。而再當安全需求被滿足之後,歸屬需求又會跳出來,取代安全的需求,人類的需求總是不停在拾階而上,永不停止,體現在外在就是人們總是會不滿足。

你在馬斯洛需求層級的哪一層?

還記得大學剛畢業的時候,那時候,過生日去一次麥當勞就激動的不行了,現在呢?實在沒有什麼可吃的了,去趟麥當勞吧。那時候我怎麼衡量有錢人?我認為能一天3頓都吃麥當勞都不帶猶豫的,就是有錢人!

2、這些層級上的需求是有重要程度之分的,越向下的需求重要程度越高,它們會自動的按照這個重要性排列。也就是說,在這些需求都擺在你的面前的時候,如果下層的需求還沒得到滿足,你是無法考慮去滿足上層的需求的。比如在企業裡,如果你還沒有站穩腳跟,你就不會去考慮怎麼樣建功立業的問題了。還沒有填飽肚子,怎麼去想著改變世界呢?

你在馬斯洛需求層級的哪一層?

3、長期處於某個需求階段會對人的思維方式產生巨大的影響,就算脫離了這種需求層次很久,可能這種影響還會存在的。就像我們在上面提到的那個西南聯大的學生的例子,擺脫飢餓的壓力很久了,還可能會在哪種恐慌的作用下,把自己給撐死了。

4、對於我們正常的大多數人而言,這五個層次的需求都只是部分的滿足,也就是說每個層次上都會有所缺憾。我們打個不太恰當的例子,比如一個同志,他的生理需求可能滿足了90%,安全的需求滿足了80%,歸屬需求是60%,自尊需求呢,可能是20%,還有10%的自我實現需求被滿足了。

你在馬斯洛需求層級的哪一層?

第三部分:職場中的馬斯洛需求層次

上面說的是在生活當中的,我作為一個本體的人我的需求。我們在組織當中呢,我們的需求是什麼?也可以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來進行分析。

1、我們剛進入的一個組織,剛去的時候,面對的是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這個組織中所有的東西對我來說都是陌生的,我需要去熟悉。我簽了一份試用期的合同,在此期間,公司隨時可以解僱我。我需要使出渾身的力氣來證明自己是合格的,是滿足公司要求的,是符合自己老闆的期待的。

你在馬斯洛需求層級的哪一層?

2、然後隨著時間的推進,我們要過試用期了。這是我們安全的需求。當我完成了試用期,和公司簽訂了正式的合同,安全的需求就結束了。

3、然後,我需要融入到集體中,需要和部門的同事熟悉起來,這是社交的需求。我會學著部門裡大家的方式做事情,說話,甚至是穿衣服。當我慢慢的被這個集體接受之後,大家認為,嗯,他是這個部門的人。

你在馬斯洛需求層級的哪一層?

4、下一步,我就該在部門之中爭取話語權了:我說的話要有人來聽。這個話語權不僅僅是通過職務的體現,不是說級別高的人說的話大家都會聽。咱們在組織裡面肯能都見過有這樣的人,他的話語權很重,雖然他的級別可能不是很高,但是我們在內部進行討論的時候,他說出來的一些話往往可以切中要害。這樣的他就獲得了尊重的需求

你在馬斯洛需求層級的哪一層?

5、然後,在組織裡面我有什麼樣的想法,對改善流程有什麼具體的意見,對目標有什麼期待,我想在我的任期內研發出來一個什麼東西,將我負責的區域的銷售額提升百分之多少,讓弟兄們都得到升值加薪等等,我開始在工作中追求有所作為了,這被稱之為自我實現的需求

我們每個人在組織中都有自己的馬斯洛需求層次,想想看,自己處於哪一層,我們的客戶處於哪一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