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奴十二年,制度的反思,自由的嚮往

今天在圖書館看完《為奴十二年》,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看完沉默了好久。

美國人看這片子肯定另有一番感覺。對中國觀眾來說,這片子其實離我們並沒有那麼遠。

惡制度面前,誰也不可能獨善其身。蓄奴制度一朝存在,即便你是北方自由身的才華橫溢的小提琴藝術家,一夜之間你就可能淪為南方種植園主的奴隸。惡制度面前,人人都可能是受害者。

我天朝上國,文明開化的早,奴隸制我們沒有太多感覺;但直到如今,我們類似的惡制度可一點都不少,惡的程度也並不遜色多少。典型惡制度,比如收容遣送制度,勞動教養制度。無數人自由和生命的代價下,制度廢除了。說到這,要向當年上書廢除收容制度的三博士致敬,向推動廢除勞教制度的律師們致敬。

沒有取消的惡制度仍然存在,還需要更多的人去大聲抗議和努力,為受害者疾呼。比如,強制計劃生育。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覺得那些踐踏人權的惡制度跟自己不會發生關係,可以容忍惡制度存在、傷害別人,那誰能保證你不會成為酒醒後的所羅門!

為奴十二年,制度的反思,自由的嚮往

有個性的導演+無數打醬油的大牌

影片是英國導演史蒂夫·麥奎因(Steve McQueen)在廣受好評的「飢餓」和攬貨無數大獎的「羞恥」後的第三部作品,延續了剋制、冷靜,既置身事外又富於力量的風格。只不過並不像前兩部作品一樣定位於小眾藝術市場,而是玩了一把主旋律題材。不過史蒂夫·麥奎因作為一個讀了紐約大學電影學院一半後中途罷學的導演,指導理念確實和很多好萊塢大片導演很是不同,骨子裡帶著歐洲藝術電影的影子。在影片中對色彩、構圖、明暗光線的運用達到了一種至美的境界,大量的長鏡頭運用更是起到了推進角色和渲染情緒的作用。

為奴十二年,制度的反思,自由的嚮往

本片的演員陣容也是一個不小的噱頭,就是主角的名氣遠遠抵不上幾位配角和打醬油的演員。切瓦特·埃加福特(Chiwetel Ejiofor)飾演了因陷害而失去自由做了12年奴隸的男主所羅門,他也因出演「為奴十二年」而攬獲了各種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和獎項。不管是被吊在樹上用盡全力的掙扎,還是在被人揹叛時強掩慌張的淡定,亦或是聽到故人呼喚自己本名時的狂喜,都讓人切實感受到了應有的情緒波動

為奴十二年,制度的反思,自由的嚮往

此外,法鯊(邁克爾•法斯賓)飾演的男配演技爆表,卷福、香蕉姐、布拉德·皮特等幾位打醬油的大腕也都發揮穩定。更值得一提的是憑藉此片中黑奴帕西的表演而攬獲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的露皮塔·尼永奧,將身為黑奴+性奴那種壓抑又無望的情緒演的極具震撼力,成了本片一個不小的看點。

為奴十二年,制度的反思,自由的嚮往

長達12年之久的黑暗生活

影片改編自所羅門•諾瑟普的同名自傳,以一個自由的黑人被當奴隸賣作為切入點,講述了這個因偏見而遭受歧視群體的一段長達12年之久的黑暗生活。其實影片比較難編,畢竟很容易讓人看了開頭就能大抵猜到結局。不過導演把故事的起承轉合和每一次的情節推進都拿捏的爐火純青,自始至終都在放大這段經歷的苦和冤,並著重刻畫了在奴隸制度下與男主所羅門發生過交集的幾位白人。

為奴十二年,制度的反思,自由的嚮往

保羅·吉亞瑪提飾演的奴隸販子特奧菲盧斯·弗里曼與為了賺錢的兩位白人將男主騙到華盛頓,將其灌醉後用鎖鏈綁住了屬於所羅門的自由,將其偽造成一個從佐治亞州逃跑的奴隸普拉特並將其售賣,從此開始了在幾個奴隸主莊園的生活。

為奴十二年,制度的反思,自由的嚮往

卷福飾演的擁有善良本性的福特先生是所羅門的第一個莊園主人,他會把選擇海運而立功的所羅門當成一個正常人看待,甚至送給他心愛的小提琴。但美國當時的大環境又迫使他無法做出太出格或是與眾不同的事,於是在所羅門與他的白人監工鬧矛盾之時,他只能用送走他的方式來保全其性命。

為奴十二年,制度的反思,自由的嚮往

與福特比起來,他手下的白人監工迪比茨是一個很典型的奴隸主形象,在白人群眾得不到重視的他開始在黑人中尋找優越感。不光戲弄乾活的黑人讓他們要求人無條件服從,甚至會因嫉妒比自己能幹的所羅門而對其挑刺並“痛下殺手”。

為奴十二年,制度的反思,自由的嚮往

好在有另一位白人監工查賓的幫助才讓所羅門“苟且”的活了下來,然而他與福特先生類似,不會厭惡黑人卻也只願站在中立角度做好本職工作。而他的這種不僭越,也讓所羅門承受了將近一天竭盡全力踮起腳尖的“垂死掙扎”。

為奴十二年,制度的反思,自由的嚮往

法鯊飾演的第二位莊園主人艾普斯是個頑固不化的舊派資產階級典型代表,他將黑奴視為自己的私有財產,對待他們更是像對待商品和動物一樣任由自己處置。他給自己的黑奴嚴格要求了每天的產量,達不到平均數或是產量不如昨天的奴隸都要因此而受到懲罰。

為奴十二年,制度的反思,自由的嚮往

甚至還揹著妻子對年輕的女奴帕西肆意強姦,還因懷疑她與別人染指而情緒失控打到她皮開肉綻。當然,他與白人監工迪比茨有所不同,在白人的世界中他並非不受重視,反而會對幫助過自己的白人異常慷慨。

為奴十二年,制度的反思,自由的嚮往

隨著法鯊莊園棉花地裡的減產,所羅門等一干奴隸又被送到法官大人的莊園中服務。法官大人並不是一個非常苛刻的奴隸主,他會推薦所羅門去拉小提琴甚至允許他自己拿著報酬。

為奴十二年,制度的反思,自由的嚮往

當然,所羅門的最終獲救離不開布拉德·皮特飾演的北方異鄉客巴斯的幫助,巴斯與以往的白人有所不同,他會與奴隸主艾普斯辯論人權並堅決支持廢奴制度。儘管他拒絕替所羅門郵寄信件,但最終還是去紐約找到了認識所羅門的朋友並隨紐約州州長一同前來搭救。

為奴十二年,制度的反思,自由的嚮往

自由不是奢求而要自己爭取

影片的紀實風格導致劇情幾乎就是平鋪直敘,並沒有什麼跌宕起伏,但幾處細節還是把黑人奴隸尊嚴被剝奪的殘酷和絕望刻畫的很生動。比如販賣黑奴的人將黑奴視為商品,甚至剝奪他們的姓名權,讓他們忘記自己上半生的名字;比如幾位奴隸主和白人監工整天對黑人的非打即罵;再比如每天勤奮的帕西不光被當做幹活的機器甚至還成為奴隸主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性奴。

為奴十二年,制度的反思,自由的嚮往

片中有幾處非常虐心的地方,首先就是男主被監工妒忌而差點被吊死的橋段。雖然另一個監工因他的才能而試圖阻止了吊死的過程,但他也沒去把他放下來,而是讓其在溼滑的泥地裡努力的踮起腳尖來求得生存。而在此期間來來往往的奴隸都視若不見,只有小女奴偷偷的為其送水。

為奴十二年,制度的反思,自由的嚮往

而同樣面臨生死抉擇上,在女奴帕西的心中死都是一種奢求,她因被人隨意鞭打毀容,而忍辱負重甚至對生活提不起任何興趣。她求男主幫她解決掉自己的生命,卻最終敗給了他的不忍心。此外,男主在被酒鬼告密後遭到奴隸主拿刀訊問時,只能努力編謊言來求生。當面對同胞的生生死死之時,黑人們能做的除了將屍體用麻袋裝好並認命般的唱歌祈禱的情景,也都讓人感受到了奴隸制度下黑人生活的無望與悲哀。

為奴十二年,制度的反思,自由的嚮往

當然,從影片中奴隸主都喜歡對黑奴宣講聖經,並挑出渲染逃跑可怕的章節也不難看出,表面是在給黑奴洗腦,其實不過是一種骨子裡攜帶的人種優越感罷了。因此他們對待黑人視若商品甚至動物,而這一切的癥結也正是黑人奴隸制產下的惡果。

為奴十二年,制度的反思,自由的嚮往

再來看目前的情況,黑人奴隸制雖然早已取消,但其實種族歧視在美國社會仍然存在。比如在美國的某些行業中,黑人即便有能力也很難獲得到很高的職位。而從前段時間發生的美聯航事件也可以看出來,其實華裔在美國的地位也並不高。但不能因為被定義成下等民族就意味著要屈服,還是應該靠自己的反抗來改變自己和族群的命運。

為奴十二年,制度的反思,自由的嚮往

事實也證明,黑人最終的自由並不單純靠白人而是靠自己的爭取。就像影片中講說的所羅門一樣,他一方面接受自己的命運,另一方面又不斷的尋求機會與不公平命運做鬥爭。甚至在歷經12年逃出魔掌後,把兩個綁架騙子和販賣人告上法庭。即便最後都因種種原因敗訴,但他卻因此而堅持參加黑人組織的各項運動,走上了“不為生存只為生活”的漫漫長路。

為奴十二年,制度的反思,自由的嚮往

“好的制度讓人變成人,壞的制度讓人變成魔鬼”,一覽無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