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輯思維改版的背後邏輯是什麼?

羅輯思維改版的背後邏輯是什麼?

3月8日羅輯思維在北京宣佈了一件小事兒,《羅輯思維》進行重大改版:從一週一播改為一日一播,週一到週五每日更新,時長5-8分鐘左右; 從一個視頻節目變為一個音頻節目; 不再全平臺分發,只在《羅輯思維》的獨家渠道“得到”App中播出。

且不說打臉,羅胖曾言之鑿鑿的告誡用戶們,不要做渠道,沒意義,管道人家都鋪好了,拿來用就行,不管微信,微博,優酷,淘寶只管拿下,所以《羅輯思維》不但在優酷發佈視頻,還在喜馬拉雅上發佈音頻,羅輯思維推薦的書不但在微信公眾號上賣,還在天貓店上出售,真正的做到“不管男鬼女鬼,全拿下”。從一年前的處處開花到現在的獨家收費播出,咱們不能說《羅輯思維》打臉,因為人家羅胖早早就說過,一個人或者一個企業在成長過程中做出目標、方式等方面的調整是正常的,你們群屌絲別動不動就打臉打臉打臉,顯得很幼稚。不知道那些當年聽從了羅胖之前的話自毀渠道的忠實粉絲,如今有何感想。

羅輯思維改版的背後邏輯是什麼?

那羅輯思維為什麼要改版?

很明顯,羅胖在抓第一隻黑天鵝,加入時間的戰場。

用縮短單期節目時長的方式來換取提高上座頻率,與其一週見一次,不如每天在你耳邊“黏糊”著你,形成用戶習慣(依賴)。當然短時間的節目也更符合互聯網時代的碎片化閱讀的特點,對於受眾來說,還是喜歡速戰速決聽完就走。40分鐘的節目對受眾來說顯得有點過長,微博開始就以標榜140字寫作為榮,微信朋友圈裡大家發表的內容大多也是寥寥幾十字,要是寫超過500字,一般下面都會有人在評論裡驚歎:“好神奇,我竟然讀完了!”將節目拆分開成5等份,總時長不變,但更符合現代人們的接受信息的特點。

對於《羅輯思維》來說,做一期“有種”“有趣”“有料”的40分鐘節目難度遠大於5個小節目。一個沒有任何輔助道具、視頻、音頻,單靠羅胖一個人一張歪嘴像機關槍一樣不停地掃射,讓受眾在40節目裡分鐘不但不感覺厭煩還聽得有趣,這比說單口相聲的難度還要大,人家說相聲的可以允許各種毫無邏輯的的藝術加工,但《羅輯思維》不能天馬行空,期期都得有“邏輯”,儘管有些時候也是歪嘴說歪理,但不管觀點對錯至少得自圓其說,這對於一個顏值不佔優勢的中年胖子來說太難了,只能靠大量的材料(包括段子)準備來不斷充實節目,不斷的得出讓人意外的觀點讓人覺得有意外的收穫,各種意外一環接一環,接到40分鐘。隨著羅輯思維的業務越來越大,做這樣的一起節目估計也越來越難了。但5-8分鐘的節目就簡單多了,一個有趣(有料、有種)的觀點加一兩個小故事就能成,節目內容的轉化速度就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即使內容不是那麼有趣的,也不至於產生長時間的枯燥難耐。

羅輯思維改版的背後邏輯是什麼?

羅輯思維改版的背後邏輯是什麼?

或許羅胖在逃離屌絲群體,一頭扎進精英懷裡求抱抱。

羅輯思維的觀眾大部分都會有一個感覺,《羅輯思維》越來越不好聽了,為什麼呢,暫不提有沒有“種”,有沒有“料”,但肯定是沒那麼有趣了,前期的羅輯思維一個個故事給羅胖講得天花亂墜,小到教你如何泡妞屌絲逆襲,大到改變歷史進程的人物和事件,深奧的觀點講得生動,聽得人人陶醉,老少咸宜。但慢慢地你會發現故事沒了,趣味少了,有的只是一個個乾巴巴的觀點,或者一碗碗雞湯(當然還有毒雞湯)。這就將部分聽不懂後者聽不慣深奧道理的,只想聽聽小故事的小屌絲排除在外了。有人會說,你這說的不對,說得無趣就代表拋棄屌絲群體了嗎,不急,你還記得第二次跨年演講中羅胖許下的諾言嗎,以後不隨便穿衣,跨年演講要西裝革履了,要給人們好印象。但試想一下屌絲穿的是什麼,運動服,運動鞋,頭髮不愛不打理,領帶不會打結,抽著10塊錢的香菸吃著路邊攤,兩者一對比很明顯“再也不想和你們好好玩”了嘛。從兩期羅胖的跨年演講中我們明顯發現有一個共同點,都有一大段的煽情的演講安排,羅胖以第一人稱的口吻闡述和剖析創業者的點點心酸,剖得那個透徹,那個血淋淋,還不忘晒把鹽,完了,再一碗碗雞湯捧上來,如一碗碗血酒,來,咱們幹了,兄弟,幹了咱們風雨同舟。很感人,但感人的背後邏輯是什麼?創業人企業家,我和你是一夥的,那些圍觀的嗑瓜群眾,你們只看到我們的光鮮,不理解我們背後的“三更半夜驚醒,覺得差點要死掉的痛苦”。當然,羅胖這樣做也沒什麼不對,本人的上述文字也絕無貶義之意,畢竟羅輯思維要賺錢,畢竟企業家比嗑瓜群眾有錢,畢竟我羅胖早就說過,我是商人,以賺錢為榮!

羅輯思維改版的背後邏輯是什麼?

《羅輯思維》是非常成功的自媒體榜樣,給這個行業樹立了一面大旗,自媒體原來還可以這麼幹。跨年演講上羅胖手持5寸話筒,點評各路英豪,可謂意氣風發,前無古人,難免會有世界在我腳下,俯瞰群雄的感覺,難免膨脹,也難免著急著變現,從papi醬的一次性收割到改版淘汰“劣質用戶”,不無是同一個道理。


本文為原創,不經授權不可轉載。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