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中央之國的形成<三國篇> [第26節]

作者:溫駿軒

編輯:塵埃 / 主播:兆斌


長篇連載,每週更新

"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中央之國的形成<三國篇> [第26節]

作者:溫駿軒

編輯:塵埃 / 主播:兆斌


長篇連載,每週更新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荊襄九郡(2)

"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中央之國的形成<三國篇> [第26節]

作者:溫駿軒

編輯:塵埃 / 主播:兆斌


長篇連載,每週更新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荊襄九郡(2)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解讀荊州就一定繞不開楚國,就像解讀揚州就一定要了解吳越一樣。在古荊州及湖北的境內,可以找到很多以“荊”開頭的地名,如荊州、荊門、荊江、荊山等等,但作為楚國故地,帶“楚”字的地名卻很少見,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荊”就是“楚”。

“荊”、“楚”二字的本意都是一種生長在山坡的灌木(具體品種為“牡荊”),其花、葉可以入藥,枝條柔軟可以用來紡織筐簍,以及被稱之為“荊杖”的刑杖。先秦時荊、楚二字通用,楚國既被稱為“荊”也被為“楚”,還可以用“荊楚”之名代指。

牡荊


"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中央之國的形成<三國篇> [第26節]

作者:溫駿軒

編輯:塵埃 / 主播:兆斌


長篇連載,每週更新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荊襄九郡(2)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解讀荊州就一定繞不開楚國,就像解讀揚州就一定要了解吳越一樣。在古荊州及湖北的境內,可以找到很多以“荊”開頭的地名,如荊州、荊門、荊江、荊山等等,但作為楚國故地,帶“楚”字的地名卻很少見,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荊”就是“楚”。

“荊”、“楚”二字的本意都是一種生長在山坡的灌木(具體品種為“牡荊”),其花、葉可以入藥,枝條柔軟可以用來紡織筐簍,以及被稱之為“荊杖”的刑杖。先秦時荊、楚二字通用,楚國既被稱為“荊”也被為“楚”,還可以用“荊楚”之名代指。

牡荊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在用山形水勢分割天下的《禹貢》一書中,荊州的地理特點被概括為一句話——“荊及衡陽惟荊州”。這裡所說的荊、衡二字,分別代指的是“荊山”和“衡山”兩山。整句話的意思是說,荊山和衡山的南面都是荊州的範圍。

這樣看來,找到荊、衡兩山的位置,對於確定荊州楚地的範圍至關重要。問題只在於:山固然是不會移動的,但山名卻是可以移動的。在河北部分曾經解讀過的古恆山位移問題,就是典型案例。

先來看看當下的“荊山”位置在哪。南北長約150公里、東西寬約20-30公里的荊山,在地理上屬於大巴山脈的最東端,與大洪山相對就。換句話說,前文論及的“漢江通道”具體便是由荊山與大洪山包夾而成的。作為與楚國地望密切相關的重要地標,荊山目前全境位於湖北省境內。


"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中央之國的形成<三國篇> [第26節]

作者:溫駿軒

編輯:塵埃 / 主播:兆斌


長篇連載,每週更新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荊襄九郡(2)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解讀荊州就一定繞不開楚國,就像解讀揚州就一定要了解吳越一樣。在古荊州及湖北的境內,可以找到很多以“荊”開頭的地名,如荊州、荊門、荊江、荊山等等,但作為楚國故地,帶“楚”字的地名卻很少見,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荊”就是“楚”。

“荊”、“楚”二字的本意都是一種生長在山坡的灌木(具體品種為“牡荊”),其花、葉可以入藥,枝條柔軟可以用來紡織筐簍,以及被稱之為“荊杖”的刑杖。先秦時荊、楚二字通用,楚國既被稱為“荊”也被為“楚”,還可以用“荊楚”之名代指。

牡荊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在用山形水勢分割天下的《禹貢》一書中,荊州的地理特點被概括為一句話——“荊及衡陽惟荊州”。這裡所說的荊、衡二字,分別代指的是“荊山”和“衡山”兩山。整句話的意思是說,荊山和衡山的南面都是荊州的範圍。

這樣看來,找到荊、衡兩山的位置,對於確定荊州楚地的範圍至關重要。問題只在於:山固然是不會移動的,但山名卻是可以移動的。在河北部分曾經解讀過的古恆山位移問題,就是典型案例。

先來看看當下的“荊山”位置在哪。南北長約150公里、東西寬約20-30公里的荊山,在地理上屬於大巴山脈的最東端,與大洪山相對就。換句話說,前文論及的“漢江通道”具體便是由荊山與大洪山包夾而成的。作為與楚國地望密切相關的重要地標,荊山目前全境位於湖北省境內。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你可以在地形圖上先找到位於湖北省的襄陽市和荊門市,兩市以西的南北向山體便是荊山。整個山體與大巴山脈的分割線,在北方是一條發源於湖北省房縣,向東注入漢水的支流——南河;在西面則是南向注入江漢平原,與沮河一起匯聚而成“沮漳河”的漳河。

儘管荊山之於楚國來說,無疑是極為重要的,但楚人的最初活動中心,卻很可能不在荊山地區,甚至說最初的荊山也不一定是現在的位置。在周人最初接觸到楚人時,被視為蠻夷部族的楚人,還主要活動於“丹陽”地區。依山南水北為陽的定位,丹陽指的是丹水之北。不過,最有可能為楚之“丹陽”的區域,雖然的確是在古荊州的範圍內,但卻不在湖北省境內。

當下仍以“丹”為名,並且與楚地相關連的河流,源起於位於南襄盆地的西側山地的河南省淅川縣(古稱丹水,今名丹江)。在與另一條淅川境內的河流“淅水”匯合之後,繼續以丹水之名沿南襄盆地的西邊緣而下,在今湖北省丹江口市位置注入漢水。這片丹、淅之地,一般被認為就是代表楚人源起的“丹陽”(丹江與漢水相交之地,因“南水北調”工程的需要,蓄積有著名的“丹江口水庫”)。


"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中央之國的形成<三國篇> [第26節]

作者:溫駿軒

編輯:塵埃 / 主播:兆斌


長篇連載,每週更新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荊襄九郡(2)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解讀荊州就一定繞不開楚國,就像解讀揚州就一定要了解吳越一樣。在古荊州及湖北的境內,可以找到很多以“荊”開頭的地名,如荊州、荊門、荊江、荊山等等,但作為楚國故地,帶“楚”字的地名卻很少見,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荊”就是“楚”。

“荊”、“楚”二字的本意都是一種生長在山坡的灌木(具體品種為“牡荊”),其花、葉可以入藥,枝條柔軟可以用來紡織筐簍,以及被稱之為“荊杖”的刑杖。先秦時荊、楚二字通用,楚國既被稱為“荊”也被為“楚”,還可以用“荊楚”之名代指。

牡荊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在用山形水勢分割天下的《禹貢》一書中,荊州的地理特點被概括為一句話——“荊及衡陽惟荊州”。這裡所說的荊、衡二字,分別代指的是“荊山”和“衡山”兩山。整句話的意思是說,荊山和衡山的南面都是荊州的範圍。

這樣看來,找到荊、衡兩山的位置,對於確定荊州楚地的範圍至關重要。問題只在於:山固然是不會移動的,但山名卻是可以移動的。在河北部分曾經解讀過的古恆山位移問題,就是典型案例。

先來看看當下的“荊山”位置在哪。南北長約150公里、東西寬約20-30公里的荊山,在地理上屬於大巴山脈的最東端,與大洪山相對就。換句話說,前文論及的“漢江通道”具體便是由荊山與大洪山包夾而成的。作為與楚國地望密切相關的重要地標,荊山目前全境位於湖北省境內。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你可以在地形圖上先找到位於湖北省的襄陽市和荊門市,兩市以西的南北向山體便是荊山。整個山體與大巴山脈的分割線,在北方是一條發源於湖北省房縣,向東注入漢水的支流——南河;在西面則是南向注入江漢平原,與沮河一起匯聚而成“沮漳河”的漳河。

儘管荊山之於楚國來說,無疑是極為重要的,但楚人的最初活動中心,卻很可能不在荊山地區,甚至說最初的荊山也不一定是現在的位置。在周人最初接觸到楚人時,被視為蠻夷部族的楚人,還主要活動於“丹陽”地區。依山南水北為陽的定位,丹陽指的是丹水之北。不過,最有可能為楚之“丹陽”的區域,雖然的確是在古荊州的範圍內,但卻不在湖北省境內。

當下仍以“丹”為名,並且與楚地相關連的河流,源起於位於南襄盆地的西側山地的河南省淅川縣(古稱丹水,今名丹江)。在與另一條淅川境內的河流“淅水”匯合之後,繼續以丹水之名沿南襄盆地的西邊緣而下,在今湖北省丹江口市位置注入漢水。這片丹、淅之地,一般被認為就是代表楚人源起的“丹陽”(丹江與漢水相交之地,因“南水北調”工程的需要,蓄積有著名的“丹江口水庫”)。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在周王朝崛起,並向中原及江淮地區擴張之後,原本居於“丹陽”地區的楚人,被迫向南進入漢江通道,沿荊山東麓南下進入江漢平原西部,並據此發展成為足以和北方諸侯相抗衡的南方大國。

需要說明的是,關於楚人起源的“丹陽”之地在哪,歷來有著不同的說法。除了丹淅之說以外,還有觀點認為楚人最初是源起於江漢平原之西,秭歸-宜昌一線的三峽地區,以及位於荊州與宜昌之間的枝江地區。不過無論楚人是來自丹淅之地還是三峽或枝江地區抑或就是從荊山之中走出來的,最終成就楚國大國地位的,都是江漢平原。


"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中央之國的形成<三國篇> [第26節]

作者:溫駿軒

編輯:塵埃 / 主播:兆斌


長篇連載,每週更新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荊襄九郡(2)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解讀荊州就一定繞不開楚國,就像解讀揚州就一定要了解吳越一樣。在古荊州及湖北的境內,可以找到很多以“荊”開頭的地名,如荊州、荊門、荊江、荊山等等,但作為楚國故地,帶“楚”字的地名卻很少見,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荊”就是“楚”。

“荊”、“楚”二字的本意都是一種生長在山坡的灌木(具體品種為“牡荊”),其花、葉可以入藥,枝條柔軟可以用來紡織筐簍,以及被稱之為“荊杖”的刑杖。先秦時荊、楚二字通用,楚國既被稱為“荊”也被為“楚”,還可以用“荊楚”之名代指。

牡荊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在用山形水勢分割天下的《禹貢》一書中,荊州的地理特點被概括為一句話——“荊及衡陽惟荊州”。這裡所說的荊、衡二字,分別代指的是“荊山”和“衡山”兩山。整句話的意思是說,荊山和衡山的南面都是荊州的範圍。

這樣看來,找到荊、衡兩山的位置,對於確定荊州楚地的範圍至關重要。問題只在於:山固然是不會移動的,但山名卻是可以移動的。在河北部分曾經解讀過的古恆山位移問題,就是典型案例。

先來看看當下的“荊山”位置在哪。南北長約150公里、東西寬約20-30公里的荊山,在地理上屬於大巴山脈的最東端,與大洪山相對就。換句話說,前文論及的“漢江通道”具體便是由荊山與大洪山包夾而成的。作為與楚國地望密切相關的重要地標,荊山目前全境位於湖北省境內。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你可以在地形圖上先找到位於湖北省的襄陽市和荊門市,兩市以西的南北向山體便是荊山。整個山體與大巴山脈的分割線,在北方是一條發源於湖北省房縣,向東注入漢水的支流——南河;在西面則是南向注入江漢平原,與沮河一起匯聚而成“沮漳河”的漳河。

儘管荊山之於楚國來說,無疑是極為重要的,但楚人的最初活動中心,卻很可能不在荊山地區,甚至說最初的荊山也不一定是現在的位置。在周人最初接觸到楚人時,被視為蠻夷部族的楚人,還主要活動於“丹陽”地區。依山南水北為陽的定位,丹陽指的是丹水之北。不過,最有可能為楚之“丹陽”的區域,雖然的確是在古荊州的範圍內,但卻不在湖北省境內。

當下仍以“丹”為名,並且與楚地相關連的河流,源起於位於南襄盆地的西側山地的河南省淅川縣(古稱丹水,今名丹江)。在與另一條淅川境內的河流“淅水”匯合之後,繼續以丹水之名沿南襄盆地的西邊緣而下,在今湖北省丹江口市位置注入漢水。這片丹、淅之地,一般被認為就是代表楚人源起的“丹陽”(丹江與漢水相交之地,因“南水北調”工程的需要,蓄積有著名的“丹江口水庫”)。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在周王朝崛起,並向中原及江淮地區擴張之後,原本居於“丹陽”地區的楚人,被迫向南進入漢江通道,沿荊山東麓南下進入江漢平原西部,並據此發展成為足以和北方諸侯相抗衡的南方大國。

需要說明的是,關於楚人起源的“丹陽”之地在哪,歷來有著不同的說法。除了丹淅之說以外,還有觀點認為楚人最初是源起於江漢平原之西,秭歸-宜昌一線的三峽地區,以及位於荊州與宜昌之間的枝江地區。不過無論楚人是來自丹淅之地還是三峽或枝江地區抑或就是從荊山之中走出來的,最終成就楚國大國地位的,都是江漢平原。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由於漢水與雲夢澤的存在,使得整個江漢平原在地理上被分割為了東、西兩部分。漢水以西可稱之為“西江漢平原”,以東則對應為“東江漢平原”。在這兩部分江漢平原中,真正幫助楚國完成華麗轉身的是“西江漢平原”。

地理上看,西江漢平原的範圍是以:荊江、漢水、荊山、雲夢澤為邊,沮漳河為地理軸心。這一地理單元與楚國的地緣關係,用左傳中的文字來總結就是“江漢沮漳,楚之望也”。

雲夢澤(公元140年)


"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中央之國的形成<三國篇> [第26節]

作者:溫駿軒

編輯:塵埃 / 主播:兆斌


長篇連載,每週更新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荊襄九郡(2)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解讀荊州就一定繞不開楚國,就像解讀揚州就一定要了解吳越一樣。在古荊州及湖北的境內,可以找到很多以“荊”開頭的地名,如荊州、荊門、荊江、荊山等等,但作為楚國故地,帶“楚”字的地名卻很少見,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荊”就是“楚”。

“荊”、“楚”二字的本意都是一種生長在山坡的灌木(具體品種為“牡荊”),其花、葉可以入藥,枝條柔軟可以用來紡織筐簍,以及被稱之為“荊杖”的刑杖。先秦時荊、楚二字通用,楚國既被稱為“荊”也被為“楚”,還可以用“荊楚”之名代指。

牡荊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在用山形水勢分割天下的《禹貢》一書中,荊州的地理特點被概括為一句話——“荊及衡陽惟荊州”。這裡所說的荊、衡二字,分別代指的是“荊山”和“衡山”兩山。整句話的意思是說,荊山和衡山的南面都是荊州的範圍。

這樣看來,找到荊、衡兩山的位置,對於確定荊州楚地的範圍至關重要。問題只在於:山固然是不會移動的,但山名卻是可以移動的。在河北部分曾經解讀過的古恆山位移問題,就是典型案例。

先來看看當下的“荊山”位置在哪。南北長約150公里、東西寬約20-30公里的荊山,在地理上屬於大巴山脈的最東端,與大洪山相對就。換句話說,前文論及的“漢江通道”具體便是由荊山與大洪山包夾而成的。作為與楚國地望密切相關的重要地標,荊山目前全境位於湖北省境內。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你可以在地形圖上先找到位於湖北省的襄陽市和荊門市,兩市以西的南北向山體便是荊山。整個山體與大巴山脈的分割線,在北方是一條發源於湖北省房縣,向東注入漢水的支流——南河;在西面則是南向注入江漢平原,與沮河一起匯聚而成“沮漳河”的漳河。

儘管荊山之於楚國來說,無疑是極為重要的,但楚人的最初活動中心,卻很可能不在荊山地區,甚至說最初的荊山也不一定是現在的位置。在周人最初接觸到楚人時,被視為蠻夷部族的楚人,還主要活動於“丹陽”地區。依山南水北為陽的定位,丹陽指的是丹水之北。不過,最有可能為楚之“丹陽”的區域,雖然的確是在古荊州的範圍內,但卻不在湖北省境內。

當下仍以“丹”為名,並且與楚地相關連的河流,源起於位於南襄盆地的西側山地的河南省淅川縣(古稱丹水,今名丹江)。在與另一條淅川境內的河流“淅水”匯合之後,繼續以丹水之名沿南襄盆地的西邊緣而下,在今湖北省丹江口市位置注入漢水。這片丹、淅之地,一般被認為就是代表楚人源起的“丹陽”(丹江與漢水相交之地,因“南水北調”工程的需要,蓄積有著名的“丹江口水庫”)。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在周王朝崛起,並向中原及江淮地區擴張之後,原本居於“丹陽”地區的楚人,被迫向南進入漢江通道,沿荊山東麓南下進入江漢平原西部,並據此發展成為足以和北方諸侯相抗衡的南方大國。

需要說明的是,關於楚人起源的“丹陽”之地在哪,歷來有著不同的說法。除了丹淅之說以外,還有觀點認為楚人最初是源起於江漢平原之西,秭歸-宜昌一線的三峽地區,以及位於荊州與宜昌之間的枝江地區。不過無論楚人是來自丹淅之地還是三峽或枝江地區抑或就是從荊山之中走出來的,最終成就楚國大國地位的,都是江漢平原。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由於漢水與雲夢澤的存在,使得整個江漢平原在地理上被分割為了東、西兩部分。漢水以西可稱之為“西江漢平原”,以東則對應為“東江漢平原”。在這兩部分江漢平原中,真正幫助楚國完成華麗轉身的是“西江漢平原”。

地理上看,西江漢平原的範圍是以:荊江、漢水、荊山、雲夢澤為邊,沮漳河為地理軸心。這一地理單元與楚國的地緣關係,用左傳中的文字來總結就是“江漢沮漳,楚之望也”。

雲夢澤(公元140年)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公元前7世紀初,楚國在現在的荊州市北5公里處建築都城“郢都”(今稱“紀南城”),並開始向周王朝嫡屬的那些北方諸侯發起進攻。兩漢設置荊州之時,在整個荊州板塊中居於核心地位的,依然是以西江漢平原為核心心設置的“南郡”,當年楚國的郢都,也變身成為了南郡的治所“江陵”。

除西江漢平原以外,南郡所轄的低地板塊還包含兩部分,包括:漢江通道,以及荊江南岸的宜都-洞庭湖口的沿江平原地帶。

襄陽及漢江通道被歸入南郡,是因為它是西江漢平原的門戶;而南郡及至現在的湖北省,在對應的方位上延伸到長江以南,則更多是因為荊江的不穩定性。所謂“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由於荊江段的河道非常的曲折,加之江水剛從三峽的束縛中奔湧而出,導致每逢汛期荊江周邊地區極易釀成水患。

荊州地理範圍示意圖


"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中央之國的形成<三國篇> [第26節]

作者:溫駿軒

編輯:塵埃 / 主播:兆斌


長篇連載,每週更新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荊襄九郡(2)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解讀荊州就一定繞不開楚國,就像解讀揚州就一定要了解吳越一樣。在古荊州及湖北的境內,可以找到很多以“荊”開頭的地名,如荊州、荊門、荊江、荊山等等,但作為楚國故地,帶“楚”字的地名卻很少見,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荊”就是“楚”。

“荊”、“楚”二字的本意都是一種生長在山坡的灌木(具體品種為“牡荊”),其花、葉可以入藥,枝條柔軟可以用來紡織筐簍,以及被稱之為“荊杖”的刑杖。先秦時荊、楚二字通用,楚國既被稱為“荊”也被為“楚”,還可以用“荊楚”之名代指。

牡荊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在用山形水勢分割天下的《禹貢》一書中,荊州的地理特點被概括為一句話——“荊及衡陽惟荊州”。這裡所說的荊、衡二字,分別代指的是“荊山”和“衡山”兩山。整句話的意思是說,荊山和衡山的南面都是荊州的範圍。

這樣看來,找到荊、衡兩山的位置,對於確定荊州楚地的範圍至關重要。問題只在於:山固然是不會移動的,但山名卻是可以移動的。在河北部分曾經解讀過的古恆山位移問題,就是典型案例。

先來看看當下的“荊山”位置在哪。南北長約150公里、東西寬約20-30公里的荊山,在地理上屬於大巴山脈的最東端,與大洪山相對就。換句話說,前文論及的“漢江通道”具體便是由荊山與大洪山包夾而成的。作為與楚國地望密切相關的重要地標,荊山目前全境位於湖北省境內。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你可以在地形圖上先找到位於湖北省的襄陽市和荊門市,兩市以西的南北向山體便是荊山。整個山體與大巴山脈的分割線,在北方是一條發源於湖北省房縣,向東注入漢水的支流——南河;在西面則是南向注入江漢平原,與沮河一起匯聚而成“沮漳河”的漳河。

儘管荊山之於楚國來說,無疑是極為重要的,但楚人的最初活動中心,卻很可能不在荊山地區,甚至說最初的荊山也不一定是現在的位置。在周人最初接觸到楚人時,被視為蠻夷部族的楚人,還主要活動於“丹陽”地區。依山南水北為陽的定位,丹陽指的是丹水之北。不過,最有可能為楚之“丹陽”的區域,雖然的確是在古荊州的範圍內,但卻不在湖北省境內。

當下仍以“丹”為名,並且與楚地相關連的河流,源起於位於南襄盆地的西側山地的河南省淅川縣(古稱丹水,今名丹江)。在與另一條淅川境內的河流“淅水”匯合之後,繼續以丹水之名沿南襄盆地的西邊緣而下,在今湖北省丹江口市位置注入漢水。這片丹、淅之地,一般被認為就是代表楚人源起的“丹陽”(丹江與漢水相交之地,因“南水北調”工程的需要,蓄積有著名的“丹江口水庫”)。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在周王朝崛起,並向中原及江淮地區擴張之後,原本居於“丹陽”地區的楚人,被迫向南進入漢江通道,沿荊山東麓南下進入江漢平原西部,並據此發展成為足以和北方諸侯相抗衡的南方大國。

需要說明的是,關於楚人起源的“丹陽”之地在哪,歷來有著不同的說法。除了丹淅之說以外,還有觀點認為楚人最初是源起於江漢平原之西,秭歸-宜昌一線的三峽地區,以及位於荊州與宜昌之間的枝江地區。不過無論楚人是來自丹淅之地還是三峽或枝江地區抑或就是從荊山之中走出來的,最終成就楚國大國地位的,都是江漢平原。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由於漢水與雲夢澤的存在,使得整個江漢平原在地理上被分割為了東、西兩部分。漢水以西可稱之為“西江漢平原”,以東則對應為“東江漢平原”。在這兩部分江漢平原中,真正幫助楚國完成華麗轉身的是“西江漢平原”。

地理上看,西江漢平原的範圍是以:荊江、漢水、荊山、雲夢澤為邊,沮漳河為地理軸心。這一地理單元與楚國的地緣關係,用左傳中的文字來總結就是“江漢沮漳,楚之望也”。

雲夢澤(公元140年)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公元前7世紀初,楚國在現在的荊州市北5公里處建築都城“郢都”(今稱“紀南城”),並開始向周王朝嫡屬的那些北方諸侯發起進攻。兩漢設置荊州之時,在整個荊州板塊中居於核心地位的,依然是以西江漢平原為核心心設置的“南郡”,當年楚國的郢都,也變身成為了南郡的治所“江陵”。

除西江漢平原以外,南郡所轄的低地板塊還包含兩部分,包括:漢江通道,以及荊江南岸的宜都-洞庭湖口的沿江平原地帶。

襄陽及漢江通道被歸入南郡,是因為它是西江漢平原的門戶;而南郡及至現在的湖北省,在對應的方位上延伸到長江以南,則更多是因為荊江的不穩定性。所謂“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由於荊江段的河道非常的曲折,加之江水剛從三峽的束縛中奔湧而出,導致每逢汛期荊江周邊地區極易釀成水患。

荊州地理範圍示意圖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洪水除了在長江北岸,蓄積出用來分洪的雲夢澤以外,在南岸地區同樣沖刷出了類似“夏水”的分洪水道。只不過,此類水道在每一個時期的位置和名稱都不盡相同。

在三國時期,位於長江之南的荊江分洪水道被稱之為“油江”,而當下承擔這一功能的,則是19世紀後期,由長江洪峰所造就的“鬆滋河”。由於鬆滋河的東端連通了洞庭河,因此這部分行政上隸屬湖北,位置卻在荊江之南的沿江平原(具體包括:鬆滋市、公安縣、石道市三地),在水系上被歸入了洞庭湖流域。不過從它的原始地理屬性來看,命運更多是與荊江及湖北聯繫在一起。

由於受荊江的不穩定性影響,南郡在江南的平原部分,在兩漢時期並沒有設置縣一級的行政區。不過在三國時代,它卻有過一次出彩的表現。公元209年,因赤壁之戰奪得荊州江南四郡,並自領“荊州牧”的劉備,在油江注入長江的“油江口”位置上,取“左公安營紮寨”之意建制了“公安縣”(劉備從漢獻帝那裡正式受封的官職為左將軍),並以之為荊州牧的臨時駐地,以圖江北的南郡之地。儘管在從孫吳手中“借”得南郡之後,劉氏荊州的政治中心隨之位移到了江北的江陵,公安的行政設置卻一直延續了下來。


"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中央之國的形成<三國篇> [第26節]

作者:溫駿軒

編輯:塵埃 / 主播:兆斌


長篇連載,每週更新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荊襄九郡(2)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解讀荊州就一定繞不開楚國,就像解讀揚州就一定要了解吳越一樣。在古荊州及湖北的境內,可以找到很多以“荊”開頭的地名,如荊州、荊門、荊江、荊山等等,但作為楚國故地,帶“楚”字的地名卻很少見,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荊”就是“楚”。

“荊”、“楚”二字的本意都是一種生長在山坡的灌木(具體品種為“牡荊”),其花、葉可以入藥,枝條柔軟可以用來紡織筐簍,以及被稱之為“荊杖”的刑杖。先秦時荊、楚二字通用,楚國既被稱為“荊”也被為“楚”,還可以用“荊楚”之名代指。

牡荊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在用山形水勢分割天下的《禹貢》一書中,荊州的地理特點被概括為一句話——“荊及衡陽惟荊州”。這裡所說的荊、衡二字,分別代指的是“荊山”和“衡山”兩山。整句話的意思是說,荊山和衡山的南面都是荊州的範圍。

這樣看來,找到荊、衡兩山的位置,對於確定荊州楚地的範圍至關重要。問題只在於:山固然是不會移動的,但山名卻是可以移動的。在河北部分曾經解讀過的古恆山位移問題,就是典型案例。

先來看看當下的“荊山”位置在哪。南北長約150公里、東西寬約20-30公里的荊山,在地理上屬於大巴山脈的最東端,與大洪山相對就。換句話說,前文論及的“漢江通道”具體便是由荊山與大洪山包夾而成的。作為與楚國地望密切相關的重要地標,荊山目前全境位於湖北省境內。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你可以在地形圖上先找到位於湖北省的襄陽市和荊門市,兩市以西的南北向山體便是荊山。整個山體與大巴山脈的分割線,在北方是一條發源於湖北省房縣,向東注入漢水的支流——南河;在西面則是南向注入江漢平原,與沮河一起匯聚而成“沮漳河”的漳河。

儘管荊山之於楚國來說,無疑是極為重要的,但楚人的最初活動中心,卻很可能不在荊山地區,甚至說最初的荊山也不一定是現在的位置。在周人最初接觸到楚人時,被視為蠻夷部族的楚人,還主要活動於“丹陽”地區。依山南水北為陽的定位,丹陽指的是丹水之北。不過,最有可能為楚之“丹陽”的區域,雖然的確是在古荊州的範圍內,但卻不在湖北省境內。

當下仍以“丹”為名,並且與楚地相關連的河流,源起於位於南襄盆地的西側山地的河南省淅川縣(古稱丹水,今名丹江)。在與另一條淅川境內的河流“淅水”匯合之後,繼續以丹水之名沿南襄盆地的西邊緣而下,在今湖北省丹江口市位置注入漢水。這片丹、淅之地,一般被認為就是代表楚人源起的“丹陽”(丹江與漢水相交之地,因“南水北調”工程的需要,蓄積有著名的“丹江口水庫”)。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在周王朝崛起,並向中原及江淮地區擴張之後,原本居於“丹陽”地區的楚人,被迫向南進入漢江通道,沿荊山東麓南下進入江漢平原西部,並據此發展成為足以和北方諸侯相抗衡的南方大國。

需要說明的是,關於楚人起源的“丹陽”之地在哪,歷來有著不同的說法。除了丹淅之說以外,還有觀點認為楚人最初是源起於江漢平原之西,秭歸-宜昌一線的三峽地區,以及位於荊州與宜昌之間的枝江地區。不過無論楚人是來自丹淅之地還是三峽或枝江地區抑或就是從荊山之中走出來的,最終成就楚國大國地位的,都是江漢平原。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由於漢水與雲夢澤的存在,使得整個江漢平原在地理上被分割為了東、西兩部分。漢水以西可稱之為“西江漢平原”,以東則對應為“東江漢平原”。在這兩部分江漢平原中,真正幫助楚國完成華麗轉身的是“西江漢平原”。

地理上看,西江漢平原的範圍是以:荊江、漢水、荊山、雲夢澤為邊,沮漳河為地理軸心。這一地理單元與楚國的地緣關係,用左傳中的文字來總結就是“江漢沮漳,楚之望也”。

雲夢澤(公元140年)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公元前7世紀初,楚國在現在的荊州市北5公里處建築都城“郢都”(今稱“紀南城”),並開始向周王朝嫡屬的那些北方諸侯發起進攻。兩漢設置荊州之時,在整個荊州板塊中居於核心地位的,依然是以西江漢平原為核心心設置的“南郡”,當年楚國的郢都,也變身成為了南郡的治所“江陵”。

除西江漢平原以外,南郡所轄的低地板塊還包含兩部分,包括:漢江通道,以及荊江南岸的宜都-洞庭湖口的沿江平原地帶。

襄陽及漢江通道被歸入南郡,是因為它是西江漢平原的門戶;而南郡及至現在的湖北省,在對應的方位上延伸到長江以南,則更多是因為荊江的不穩定性。所謂“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由於荊江段的河道非常的曲折,加之江水剛從三峽的束縛中奔湧而出,導致每逢汛期荊江周邊地區極易釀成水患。

荊州地理範圍示意圖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洪水除了在長江北岸,蓄積出用來分洪的雲夢澤以外,在南岸地區同樣沖刷出了類似“夏水”的分洪水道。只不過,此類水道在每一個時期的位置和名稱都不盡相同。

在三國時期,位於長江之南的荊江分洪水道被稱之為“油江”,而當下承擔這一功能的,則是19世紀後期,由長江洪峰所造就的“鬆滋河”。由於鬆滋河的東端連通了洞庭河,因此這部分行政上隸屬湖北,位置卻在荊江之南的沿江平原(具體包括:鬆滋市、公安縣、石道市三地),在水系上被歸入了洞庭湖流域。不過從它的原始地理屬性來看,命運更多是與荊江及湖北聯繫在一起。

由於受荊江的不穩定性影響,南郡在江南的平原部分,在兩漢時期並沒有設置縣一級的行政區。不過在三國時代,它卻有過一次出彩的表現。公元209年,因赤壁之戰奪得荊州江南四郡,並自領“荊州牧”的劉備,在油江注入長江的“油江口”位置上,取“左公安營紮寨”之意建制了“公安縣”(劉備從漢獻帝那裡正式受封的官職為左將軍),並以之為荊州牧的臨時駐地,以圖江北的南郡之地。儘管在從孫吳手中“借”得南郡之後,劉氏荊州的政治中心隨之位移到了江北的江陵,公安的行政設置卻一直延續了下來。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雖然劉備曾經一度讓南郡的江南部分出現在三國地緣政治舞臺上,不過總體來說,南郡的故事都還是發生在長江以北。在地圖上分別定位出:襄陽、荊門、荊州,以及宜昌四個歸屬於湖北的地級市,有助於幫助我們找到解鎖南郡的鑰匙。從地緣政治角度說,襄陽-荊門一線控制的是“漢江通道”;古稱“夷陵”的宜昌則是江漢平原的西大門,與荊州一起成為荊江的守護者。

在三國時代,上述四個城市都曾經發生大家耳熟能詳的重要事件。其中襄陽是劉表在受命成為荊州牧時的治所,也就是赤壁之戰前的“荊州城”。而在劉備從孫權手中“借”得荊州,且襄陽仍在曹魏控制之下的情況下,江陵隨之成為了新的“荊州城”,並將這個名稱延續到了現在。至於荊門和宜昌,如果知道它們的古名是“當陽”和“夷陵”之後,相信但凡對三國故事有所瞭解的人,都不會感到陌生。

"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中央之國的形成<三國篇> [第26節]

作者:溫駿軒

編輯:塵埃 / 主播:兆斌


長篇連載,每週更新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荊襄九郡(2)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解讀荊州就一定繞不開楚國,就像解讀揚州就一定要了解吳越一樣。在古荊州及湖北的境內,可以找到很多以“荊”開頭的地名,如荊州、荊門、荊江、荊山等等,但作為楚國故地,帶“楚”字的地名卻很少見,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荊”就是“楚”。

“荊”、“楚”二字的本意都是一種生長在山坡的灌木(具體品種為“牡荊”),其花、葉可以入藥,枝條柔軟可以用來紡織筐簍,以及被稱之為“荊杖”的刑杖。先秦時荊、楚二字通用,楚國既被稱為“荊”也被為“楚”,還可以用“荊楚”之名代指。

牡荊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在用山形水勢分割天下的《禹貢》一書中,荊州的地理特點被概括為一句話——“荊及衡陽惟荊州”。這裡所說的荊、衡二字,分別代指的是“荊山”和“衡山”兩山。整句話的意思是說,荊山和衡山的南面都是荊州的範圍。

這樣看來,找到荊、衡兩山的位置,對於確定荊州楚地的範圍至關重要。問題只在於:山固然是不會移動的,但山名卻是可以移動的。在河北部分曾經解讀過的古恆山位移問題,就是典型案例。

先來看看當下的“荊山”位置在哪。南北長約150公里、東西寬約20-30公里的荊山,在地理上屬於大巴山脈的最東端,與大洪山相對就。換句話說,前文論及的“漢江通道”具體便是由荊山與大洪山包夾而成的。作為與楚國地望密切相關的重要地標,荊山目前全境位於湖北省境內。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你可以在地形圖上先找到位於湖北省的襄陽市和荊門市,兩市以西的南北向山體便是荊山。整個山體與大巴山脈的分割線,在北方是一條發源於湖北省房縣,向東注入漢水的支流——南河;在西面則是南向注入江漢平原,與沮河一起匯聚而成“沮漳河”的漳河。

儘管荊山之於楚國來說,無疑是極為重要的,但楚人的最初活動中心,卻很可能不在荊山地區,甚至說最初的荊山也不一定是現在的位置。在周人最初接觸到楚人時,被視為蠻夷部族的楚人,還主要活動於“丹陽”地區。依山南水北為陽的定位,丹陽指的是丹水之北。不過,最有可能為楚之“丹陽”的區域,雖然的確是在古荊州的範圍內,但卻不在湖北省境內。

當下仍以“丹”為名,並且與楚地相關連的河流,源起於位於南襄盆地的西側山地的河南省淅川縣(古稱丹水,今名丹江)。在與另一條淅川境內的河流“淅水”匯合之後,繼續以丹水之名沿南襄盆地的西邊緣而下,在今湖北省丹江口市位置注入漢水。這片丹、淅之地,一般被認為就是代表楚人源起的“丹陽”(丹江與漢水相交之地,因“南水北調”工程的需要,蓄積有著名的“丹江口水庫”)。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在周王朝崛起,並向中原及江淮地區擴張之後,原本居於“丹陽”地區的楚人,被迫向南進入漢江通道,沿荊山東麓南下進入江漢平原西部,並據此發展成為足以和北方諸侯相抗衡的南方大國。

需要說明的是,關於楚人起源的“丹陽”之地在哪,歷來有著不同的說法。除了丹淅之說以外,還有觀點認為楚人最初是源起於江漢平原之西,秭歸-宜昌一線的三峽地區,以及位於荊州與宜昌之間的枝江地區。不過無論楚人是來自丹淅之地還是三峽或枝江地區抑或就是從荊山之中走出來的,最終成就楚國大國地位的,都是江漢平原。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由於漢水與雲夢澤的存在,使得整個江漢平原在地理上被分割為了東、西兩部分。漢水以西可稱之為“西江漢平原”,以東則對應為“東江漢平原”。在這兩部分江漢平原中,真正幫助楚國完成華麗轉身的是“西江漢平原”。

地理上看,西江漢平原的範圍是以:荊江、漢水、荊山、雲夢澤為邊,沮漳河為地理軸心。這一地理單元與楚國的地緣關係,用左傳中的文字來總結就是“江漢沮漳,楚之望也”。

雲夢澤(公元140年)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公元前7世紀初,楚國在現在的荊州市北5公里處建築都城“郢都”(今稱“紀南城”),並開始向周王朝嫡屬的那些北方諸侯發起進攻。兩漢設置荊州之時,在整個荊州板塊中居於核心地位的,依然是以西江漢平原為核心心設置的“南郡”,當年楚國的郢都,也變身成為了南郡的治所“江陵”。

除西江漢平原以外,南郡所轄的低地板塊還包含兩部分,包括:漢江通道,以及荊江南岸的宜都-洞庭湖口的沿江平原地帶。

襄陽及漢江通道被歸入南郡,是因為它是西江漢平原的門戶;而南郡及至現在的湖北省,在對應的方位上延伸到長江以南,則更多是因為荊江的不穩定性。所謂“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由於荊江段的河道非常的曲折,加之江水剛從三峽的束縛中奔湧而出,導致每逢汛期荊江周邊地區極易釀成水患。

荊州地理範圍示意圖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洪水除了在長江北岸,蓄積出用來分洪的雲夢澤以外,在南岸地區同樣沖刷出了類似“夏水”的分洪水道。只不過,此類水道在每一個時期的位置和名稱都不盡相同。

在三國時期,位於長江之南的荊江分洪水道被稱之為“油江”,而當下承擔這一功能的,則是19世紀後期,由長江洪峰所造就的“鬆滋河”。由於鬆滋河的東端連通了洞庭河,因此這部分行政上隸屬湖北,位置卻在荊江之南的沿江平原(具體包括:鬆滋市、公安縣、石道市三地),在水系上被歸入了洞庭湖流域。不過從它的原始地理屬性來看,命運更多是與荊江及湖北聯繫在一起。

由於受荊江的不穩定性影響,南郡在江南的平原部分,在兩漢時期並沒有設置縣一級的行政區。不過在三國時代,它卻有過一次出彩的表現。公元209年,因赤壁之戰奪得荊州江南四郡,並自領“荊州牧”的劉備,在油江注入長江的“油江口”位置上,取“左公安營紮寨”之意建制了“公安縣”(劉備從漢獻帝那裡正式受封的官職為左將軍),並以之為荊州牧的臨時駐地,以圖江北的南郡之地。儘管在從孫吳手中“借”得南郡之後,劉氏荊州的政治中心隨之位移到了江北的江陵,公安的行政設置卻一直延續了下來。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雖然劉備曾經一度讓南郡的江南部分出現在三國地緣政治舞臺上,不過總體來說,南郡的故事都還是發生在長江以北。在地圖上分別定位出:襄陽、荊門、荊州,以及宜昌四個歸屬於湖北的地級市,有助於幫助我們找到解鎖南郡的鑰匙。從地緣政治角度說,襄陽-荊門一線控制的是“漢江通道”;古稱“夷陵”的宜昌則是江漢平原的西大門,與荊州一起成為荊江的守護者。

在三國時代,上述四個城市都曾經發生大家耳熟能詳的重要事件。其中襄陽是劉表在受命成為荊州牧時的治所,也就是赤壁之戰前的“荊州城”。而在劉備從孫權手中“借”得荊州,且襄陽仍在曹魏控制之下的情況下,江陵隨之成為了新的“荊州城”,並將這個名稱延續到了現在。至於荊門和宜昌,如果知道它們的古名是“當陽”和“夷陵”之後,相信但凡對三國故事有所瞭解的人,都不會感到陌生。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既然“西江漢平原”在兩漢時期成為了“南郡”的一部分,那麼“東江漢平原”又歸屬於哪個郡呢?答案是“江夏郡”。從名稱你很容易看出,江、夏二字來源於長江與夏水。如果說沮漳河是整個西江漢平原的地理軸心,那麼從隨棗走廊而下的溳水,就算是東江漢平原的地理軸心了。不過地理軸心並不代表著一定是地緣政治核心。如果以“水”的作用來說,漢江和長江在整個江夏郡所發揮的作用要大於溳水。

除了造溳水下游以外,本來充東、西兩部江漢平原分割線的漢水下游,在建制中實際是都歸於江夏郡的範圍內。基於管理的需要,將一條段具備運輸功能的河流整體劃入一個行政區,而不是簡單作為行政分割線是一種常規操作。如江南省在分割為安徽、江蘇兩省時,將京杭大運河整體置於一個行政區內的考量,就起到了重要作用。問題只在於,為什麼江漢平原上的漢水段被劃入了江夏郡,而不是南郡。

答案隱藏在漢水的走向之中。漢水是自湖北省鍾祥市穿出漢江通道,進入江漢平原的。其後並沒有一路向南在江陵附近接入長江,而是在今湖北省潛江市一帶轉而向東流淌,在現在的武漢也就是三國時代的“夏口”位置上入江。這意味著鍾祥以南的漢水河道,並無法承擔襄陽、江陵之間的交通任務。或者說,荊州與襄陽之間並不存在合理的水上交通線。在漢水入江漢平原後,轉而向東的情況下,將這部分漢水整體劃入江夏郡範圍,有利於漢水這條重要水道的管理。


"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中央之國的形成<三國篇> [第26節]

作者:溫駿軒

編輯:塵埃 / 主播:兆斌


長篇連載,每週更新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荊襄九郡(2)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解讀荊州就一定繞不開楚國,就像解讀揚州就一定要了解吳越一樣。在古荊州及湖北的境內,可以找到很多以“荊”開頭的地名,如荊州、荊門、荊江、荊山等等,但作為楚國故地,帶“楚”字的地名卻很少見,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荊”就是“楚”。

“荊”、“楚”二字的本意都是一種生長在山坡的灌木(具體品種為“牡荊”),其花、葉可以入藥,枝條柔軟可以用來紡織筐簍,以及被稱之為“荊杖”的刑杖。先秦時荊、楚二字通用,楚國既被稱為“荊”也被為“楚”,還可以用“荊楚”之名代指。

牡荊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在用山形水勢分割天下的《禹貢》一書中,荊州的地理特點被概括為一句話——“荊及衡陽惟荊州”。這裡所說的荊、衡二字,分別代指的是“荊山”和“衡山”兩山。整句話的意思是說,荊山和衡山的南面都是荊州的範圍。

這樣看來,找到荊、衡兩山的位置,對於確定荊州楚地的範圍至關重要。問題只在於:山固然是不會移動的,但山名卻是可以移動的。在河北部分曾經解讀過的古恆山位移問題,就是典型案例。

先來看看當下的“荊山”位置在哪。南北長約150公里、東西寬約20-30公里的荊山,在地理上屬於大巴山脈的最東端,與大洪山相對就。換句話說,前文論及的“漢江通道”具體便是由荊山與大洪山包夾而成的。作為與楚國地望密切相關的重要地標,荊山目前全境位於湖北省境內。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你可以在地形圖上先找到位於湖北省的襄陽市和荊門市,兩市以西的南北向山體便是荊山。整個山體與大巴山脈的分割線,在北方是一條發源於湖北省房縣,向東注入漢水的支流——南河;在西面則是南向注入江漢平原,與沮河一起匯聚而成“沮漳河”的漳河。

儘管荊山之於楚國來說,無疑是極為重要的,但楚人的最初活動中心,卻很可能不在荊山地區,甚至說最初的荊山也不一定是現在的位置。在周人最初接觸到楚人時,被視為蠻夷部族的楚人,還主要活動於“丹陽”地區。依山南水北為陽的定位,丹陽指的是丹水之北。不過,最有可能為楚之“丹陽”的區域,雖然的確是在古荊州的範圍內,但卻不在湖北省境內。

當下仍以“丹”為名,並且與楚地相關連的河流,源起於位於南襄盆地的西側山地的河南省淅川縣(古稱丹水,今名丹江)。在與另一條淅川境內的河流“淅水”匯合之後,繼續以丹水之名沿南襄盆地的西邊緣而下,在今湖北省丹江口市位置注入漢水。這片丹、淅之地,一般被認為就是代表楚人源起的“丹陽”(丹江與漢水相交之地,因“南水北調”工程的需要,蓄積有著名的“丹江口水庫”)。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在周王朝崛起,並向中原及江淮地區擴張之後,原本居於“丹陽”地區的楚人,被迫向南進入漢江通道,沿荊山東麓南下進入江漢平原西部,並據此發展成為足以和北方諸侯相抗衡的南方大國。

需要說明的是,關於楚人起源的“丹陽”之地在哪,歷來有著不同的說法。除了丹淅之說以外,還有觀點認為楚人最初是源起於江漢平原之西,秭歸-宜昌一線的三峽地區,以及位於荊州與宜昌之間的枝江地區。不過無論楚人是來自丹淅之地還是三峽或枝江地區抑或就是從荊山之中走出來的,最終成就楚國大國地位的,都是江漢平原。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由於漢水與雲夢澤的存在,使得整個江漢平原在地理上被分割為了東、西兩部分。漢水以西可稱之為“西江漢平原”,以東則對應為“東江漢平原”。在這兩部分江漢平原中,真正幫助楚國完成華麗轉身的是“西江漢平原”。

地理上看,西江漢平原的範圍是以:荊江、漢水、荊山、雲夢澤為邊,沮漳河為地理軸心。這一地理單元與楚國的地緣關係,用左傳中的文字來總結就是“江漢沮漳,楚之望也”。

雲夢澤(公元140年)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公元前7世紀初,楚國在現在的荊州市北5公里處建築都城“郢都”(今稱“紀南城”),並開始向周王朝嫡屬的那些北方諸侯發起進攻。兩漢設置荊州之時,在整個荊州板塊中居於核心地位的,依然是以西江漢平原為核心心設置的“南郡”,當年楚國的郢都,也變身成為了南郡的治所“江陵”。

除西江漢平原以外,南郡所轄的低地板塊還包含兩部分,包括:漢江通道,以及荊江南岸的宜都-洞庭湖口的沿江平原地帶。

襄陽及漢江通道被歸入南郡,是因為它是西江漢平原的門戶;而南郡及至現在的湖北省,在對應的方位上延伸到長江以南,則更多是因為荊江的不穩定性。所謂“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由於荊江段的河道非常的曲折,加之江水剛從三峽的束縛中奔湧而出,導致每逢汛期荊江周邊地區極易釀成水患。

荊州地理範圍示意圖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洪水除了在長江北岸,蓄積出用來分洪的雲夢澤以外,在南岸地區同樣沖刷出了類似“夏水”的分洪水道。只不過,此類水道在每一個時期的位置和名稱都不盡相同。

在三國時期,位於長江之南的荊江分洪水道被稱之為“油江”,而當下承擔這一功能的,則是19世紀後期,由長江洪峰所造就的“鬆滋河”。由於鬆滋河的東端連通了洞庭河,因此這部分行政上隸屬湖北,位置卻在荊江之南的沿江平原(具體包括:鬆滋市、公安縣、石道市三地),在水系上被歸入了洞庭湖流域。不過從它的原始地理屬性來看,命運更多是與荊江及湖北聯繫在一起。

由於受荊江的不穩定性影響,南郡在江南的平原部分,在兩漢時期並沒有設置縣一級的行政區。不過在三國時代,它卻有過一次出彩的表現。公元209年,因赤壁之戰奪得荊州江南四郡,並自領“荊州牧”的劉備,在油江注入長江的“油江口”位置上,取“左公安營紮寨”之意建制了“公安縣”(劉備從漢獻帝那裡正式受封的官職為左將軍),並以之為荊州牧的臨時駐地,以圖江北的南郡之地。儘管在從孫吳手中“借”得南郡之後,劉氏荊州的政治中心隨之位移到了江北的江陵,公安的行政設置卻一直延續了下來。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雖然劉備曾經一度讓南郡的江南部分出現在三國地緣政治舞臺上,不過總體來說,南郡的故事都還是發生在長江以北。在地圖上分別定位出:襄陽、荊門、荊州,以及宜昌四個歸屬於湖北的地級市,有助於幫助我們找到解鎖南郡的鑰匙。從地緣政治角度說,襄陽-荊門一線控制的是“漢江通道”;古稱“夷陵”的宜昌則是江漢平原的西大門,與荊州一起成為荊江的守護者。

在三國時代,上述四個城市都曾經發生大家耳熟能詳的重要事件。其中襄陽是劉表在受命成為荊州牧時的治所,也就是赤壁之戰前的“荊州城”。而在劉備從孫權手中“借”得荊州,且襄陽仍在曹魏控制之下的情況下,江陵隨之成為了新的“荊州城”,並將這個名稱延續到了現在。至於荊門和宜昌,如果知道它們的古名是“當陽”和“夷陵”之後,相信但凡對三國故事有所瞭解的人,都不會感到陌生。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既然“西江漢平原”在兩漢時期成為了“南郡”的一部分,那麼“東江漢平原”又歸屬於哪個郡呢?答案是“江夏郡”。從名稱你很容易看出,江、夏二字來源於長江與夏水。如果說沮漳河是整個西江漢平原的地理軸心,那麼從隨棗走廊而下的溳水,就算是東江漢平原的地理軸心了。不過地理軸心並不代表著一定是地緣政治核心。如果以“水”的作用來說,漢江和長江在整個江夏郡所發揮的作用要大於溳水。

除了造溳水下游以外,本來充東、西兩部江漢平原分割線的漢水下游,在建制中實際是都歸於江夏郡的範圍內。基於管理的需要,將一條段具備運輸功能的河流整體劃入一個行政區,而不是簡單作為行政分割線是一種常規操作。如江南省在分割為安徽、江蘇兩省時,將京杭大運河整體置於一個行政區內的考量,就起到了重要作用。問題只在於,為什麼江漢平原上的漢水段被劃入了江夏郡,而不是南郡。

答案隱藏在漢水的走向之中。漢水是自湖北省鍾祥市穿出漢江通道,進入江漢平原的。其後並沒有一路向南在江陵附近接入長江,而是在今湖北省潛江市一帶轉而向東流淌,在現在的武漢也就是三國時代的“夏口”位置上入江。這意味著鍾祥以南的漢水河道,並無法承擔襄陽、江陵之間的交通任務。或者說,荊州與襄陽之間並不存在合理的水上交通線。在漢水入江漢平原後,轉而向東的情況下,將這部分漢水整體劃入江夏郡範圍,有利於漢水這條重要水道的管理。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換句話說,從接受江漢平原補給,以抵禦北方威脅的角度來說,江陵所代表的西江漢平原,主要依託的是陸地地交通線。具體來說,就是現在襄陽、宜城、荊門、荊州四市之間那條近乎直線的連線。上述行政和交通特點,在劉備從新野向南逃亡之時體現的淋漓盡致。

劉備本希望依託這條交通線前往江陵。只是剛入江漢平原,就在當陽一帶為曹軍精銳虎豹騎所追襲,被迫轉向東南進入江夏郡內,與率領水軍沿漢江南撤的關羽會合,一同前往夏口避難。

當然,如果當年楚國曾經打通的“雲夢通渠”在兩漢時期還能夠使用,那麼情況將為之一變。通過這樣一條運河,荊州與襄陽間的水上交通距離,將雲夢澤東北部的那些城市更近。那麼,通過在三國時代依然存在的“夏水”,來打通荊州與襄陽之間的水上通道有沒有可能呢?

前面已經解讀過,夏水是一條起自現在的江陵縣(距荊州市直線距離僅35公里),在仙桃市與漢水匯合的天然水道,由於其長江分支的屬性,仙桃-武漢段的漢水在兩漢時也被視為“夏水”的一部分。從距離上看,由夏水接入漢水雖然要比“雲夢通渠”更遠,但還是要比由長江繞至夏口再接入漢江要近得多。

然而問題在於,夏水並不是一條穩定的航道,它的作用更多是在豐水期為長江荊江段分流。在整個雲夢澤地區因澤底淤積高問題,面積開始縮減,長江水更多向其它地區分流的兩漢時期,當年楚人曾經感嘆水清、水濁的“滄浪河”,一定程度變身成了一條季節河。簡單點說,受長江上游來水的影響,夏水在夏季是可以全線通航的,一旦到了冬季,仙桃以西的夏水河段則不堪大用。這也是為什麼,這條河流的名稱由“滄浪河”變成了“夏水”。

在赤壁之戰中,急於在冬季發起進攻的曹操,之所以沒選擇通過夏水直取夏口,同樣是這個原因。當然,即便沒有夏水的存在,憑藉江、漢相交的優勢,夏口區位優勢依然依然不會被動搖。這樣一個兩水相交位置,即可以通過漢水連通漢江通道,又有機會透過在豐水季,透過夏水橫穿整個雲夢澤抵達江陵之南,並且與溳水入江之口相距僅20公里。

不過和平時期的政治中心,並不總是設置在那些重要的樞紐點上。一旦進入戰爭狀態,那些在位置上更為關鍵的樞紐點,會更有機會脫穎而出。比如在群雄並起之前,戰略地位顯赫的彭城並不是徐州刺史部的治所駐地,在曹操控制徐州之後,彭城則迅速被確立為徐州新的軍政中心,並最終繼承了“徐州”這個顯赫的地名。

在兩漢時期,江夏郡的郡治曾在江漢平原邊緣的:安陸(今安陸市雲夢縣)、西陵(今武漢市新洲區)中轉換。戰爭幫助夏口迅速崛起為地區中心,在黃祖為劉表鎮守江夏、對抗孫吳之時,他就已經將軍政中心遷徙到了江漢相接之地,並築就了最初的夏口城。其後劉琦、孫權無不將夏口視為控制江夏的軍事重鎮。

由於江、漢兩水T字相交的格局,準備在江夏相匯之地,據險以自守的將軍們,在具體構築“夏口城”時將面臨選擇。歷史上,黃祖所築的夏口城與孫權所築的夏口城,在位置選擇上就有所區別。及至這個點位,有機會成為整個湖北的政治中心時,事情卻出乎意外的得到了完美解決。

今天,在古夏口位置上充當湖北政治中心的,是素有九省通衢之稱的武漢市。稍有地理常識的人,應該都會知道“武漢三鎮”的說法。具體來說包括:武昌、漢陽、漢口三鎮。

上述三個地區的位置所對應的,正是江、漢兩水所分割而成的三片陸地。其中漢陽、漢口地區分別位於漢水南北,武昌地區則位於長江之東。單純從控制江漢的角度來說,身處江漢平原之上的漢口和漢陽兩地,天然更具備合二為一的條件。兩地區在最初的時候也的確同以“漢陽”為名,歸於同一行政區(漢陽之名始於公元7世紀初的隋朝時期)。一直到1899年,漢口地區才第一次以“夏口廳”之名,成為單獨的行政區。

"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中央之國的形成<三國篇> [第26節]

作者:溫駿軒

編輯:塵埃 / 主播:兆斌


長篇連載,每週更新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荊襄九郡(2)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解讀荊州就一定繞不開楚國,就像解讀揚州就一定要了解吳越一樣。在古荊州及湖北的境內,可以找到很多以“荊”開頭的地名,如荊州、荊門、荊江、荊山等等,但作為楚國故地,帶“楚”字的地名卻很少見,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荊”就是“楚”。

“荊”、“楚”二字的本意都是一種生長在山坡的灌木(具體品種為“牡荊”),其花、葉可以入藥,枝條柔軟可以用來紡織筐簍,以及被稱之為“荊杖”的刑杖。先秦時荊、楚二字通用,楚國既被稱為“荊”也被為“楚”,還可以用“荊楚”之名代指。

牡荊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在用山形水勢分割天下的《禹貢》一書中,荊州的地理特點被概括為一句話——“荊及衡陽惟荊州”。這裡所說的荊、衡二字,分別代指的是“荊山”和“衡山”兩山。整句話的意思是說,荊山和衡山的南面都是荊州的範圍。

這樣看來,找到荊、衡兩山的位置,對於確定荊州楚地的範圍至關重要。問題只在於:山固然是不會移動的,但山名卻是可以移動的。在河北部分曾經解讀過的古恆山位移問題,就是典型案例。

先來看看當下的“荊山”位置在哪。南北長約150公里、東西寬約20-30公里的荊山,在地理上屬於大巴山脈的最東端,與大洪山相對就。換句話說,前文論及的“漢江通道”具體便是由荊山與大洪山包夾而成的。作為與楚國地望密切相關的重要地標,荊山目前全境位於湖北省境內。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你可以在地形圖上先找到位於湖北省的襄陽市和荊門市,兩市以西的南北向山體便是荊山。整個山體與大巴山脈的分割線,在北方是一條發源於湖北省房縣,向東注入漢水的支流——南河;在西面則是南向注入江漢平原,與沮河一起匯聚而成“沮漳河”的漳河。

儘管荊山之於楚國來說,無疑是極為重要的,但楚人的最初活動中心,卻很可能不在荊山地區,甚至說最初的荊山也不一定是現在的位置。在周人最初接觸到楚人時,被視為蠻夷部族的楚人,還主要活動於“丹陽”地區。依山南水北為陽的定位,丹陽指的是丹水之北。不過,最有可能為楚之“丹陽”的區域,雖然的確是在古荊州的範圍內,但卻不在湖北省境內。

當下仍以“丹”為名,並且與楚地相關連的河流,源起於位於南襄盆地的西側山地的河南省淅川縣(古稱丹水,今名丹江)。在與另一條淅川境內的河流“淅水”匯合之後,繼續以丹水之名沿南襄盆地的西邊緣而下,在今湖北省丹江口市位置注入漢水。這片丹、淅之地,一般被認為就是代表楚人源起的“丹陽”(丹江與漢水相交之地,因“南水北調”工程的需要,蓄積有著名的“丹江口水庫”)。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在周王朝崛起,並向中原及江淮地區擴張之後,原本居於“丹陽”地區的楚人,被迫向南進入漢江通道,沿荊山東麓南下進入江漢平原西部,並據此發展成為足以和北方諸侯相抗衡的南方大國。

需要說明的是,關於楚人起源的“丹陽”之地在哪,歷來有著不同的說法。除了丹淅之說以外,還有觀點認為楚人最初是源起於江漢平原之西,秭歸-宜昌一線的三峽地區,以及位於荊州與宜昌之間的枝江地區。不過無論楚人是來自丹淅之地還是三峽或枝江地區抑或就是從荊山之中走出來的,最終成就楚國大國地位的,都是江漢平原。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由於漢水與雲夢澤的存在,使得整個江漢平原在地理上被分割為了東、西兩部分。漢水以西可稱之為“西江漢平原”,以東則對應為“東江漢平原”。在這兩部分江漢平原中,真正幫助楚國完成華麗轉身的是“西江漢平原”。

地理上看,西江漢平原的範圍是以:荊江、漢水、荊山、雲夢澤為邊,沮漳河為地理軸心。這一地理單元與楚國的地緣關係,用左傳中的文字來總結就是“江漢沮漳,楚之望也”。

雲夢澤(公元140年)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公元前7世紀初,楚國在現在的荊州市北5公里處建築都城“郢都”(今稱“紀南城”),並開始向周王朝嫡屬的那些北方諸侯發起進攻。兩漢設置荊州之時,在整個荊州板塊中居於核心地位的,依然是以西江漢平原為核心心設置的“南郡”,當年楚國的郢都,也變身成為了南郡的治所“江陵”。

除西江漢平原以外,南郡所轄的低地板塊還包含兩部分,包括:漢江通道,以及荊江南岸的宜都-洞庭湖口的沿江平原地帶。

襄陽及漢江通道被歸入南郡,是因為它是西江漢平原的門戶;而南郡及至現在的湖北省,在對應的方位上延伸到長江以南,則更多是因為荊江的不穩定性。所謂“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由於荊江段的河道非常的曲折,加之江水剛從三峽的束縛中奔湧而出,導致每逢汛期荊江周邊地區極易釀成水患。

荊州地理範圍示意圖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洪水除了在長江北岸,蓄積出用來分洪的雲夢澤以外,在南岸地區同樣沖刷出了類似“夏水”的分洪水道。只不過,此類水道在每一個時期的位置和名稱都不盡相同。

在三國時期,位於長江之南的荊江分洪水道被稱之為“油江”,而當下承擔這一功能的,則是19世紀後期,由長江洪峰所造就的“鬆滋河”。由於鬆滋河的東端連通了洞庭河,因此這部分行政上隸屬湖北,位置卻在荊江之南的沿江平原(具體包括:鬆滋市、公安縣、石道市三地),在水系上被歸入了洞庭湖流域。不過從它的原始地理屬性來看,命運更多是與荊江及湖北聯繫在一起。

由於受荊江的不穩定性影響,南郡在江南的平原部分,在兩漢時期並沒有設置縣一級的行政區。不過在三國時代,它卻有過一次出彩的表現。公元209年,因赤壁之戰奪得荊州江南四郡,並自領“荊州牧”的劉備,在油江注入長江的“油江口”位置上,取“左公安營紮寨”之意建制了“公安縣”(劉備從漢獻帝那裡正式受封的官職為左將軍),並以之為荊州牧的臨時駐地,以圖江北的南郡之地。儘管在從孫吳手中“借”得南郡之後,劉氏荊州的政治中心隨之位移到了江北的江陵,公安的行政設置卻一直延續了下來。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雖然劉備曾經一度讓南郡的江南部分出現在三國地緣政治舞臺上,不過總體來說,南郡的故事都還是發生在長江以北。在地圖上分別定位出:襄陽、荊門、荊州,以及宜昌四個歸屬於湖北的地級市,有助於幫助我們找到解鎖南郡的鑰匙。從地緣政治角度說,襄陽-荊門一線控制的是“漢江通道”;古稱“夷陵”的宜昌則是江漢平原的西大門,與荊州一起成為荊江的守護者。

在三國時代,上述四個城市都曾經發生大家耳熟能詳的重要事件。其中襄陽是劉表在受命成為荊州牧時的治所,也就是赤壁之戰前的“荊州城”。而在劉備從孫權手中“借”得荊州,且襄陽仍在曹魏控制之下的情況下,江陵隨之成為了新的“荊州城”,並將這個名稱延續到了現在。至於荊門和宜昌,如果知道它們的古名是“當陽”和“夷陵”之後,相信但凡對三國故事有所瞭解的人,都不會感到陌生。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既然“西江漢平原”在兩漢時期成為了“南郡”的一部分,那麼“東江漢平原”又歸屬於哪個郡呢?答案是“江夏郡”。從名稱你很容易看出,江、夏二字來源於長江與夏水。如果說沮漳河是整個西江漢平原的地理軸心,那麼從隨棗走廊而下的溳水,就算是東江漢平原的地理軸心了。不過地理軸心並不代表著一定是地緣政治核心。如果以“水”的作用來說,漢江和長江在整個江夏郡所發揮的作用要大於溳水。

除了造溳水下游以外,本來充東、西兩部江漢平原分割線的漢水下游,在建制中實際是都歸於江夏郡的範圍內。基於管理的需要,將一條段具備運輸功能的河流整體劃入一個行政區,而不是簡單作為行政分割線是一種常規操作。如江南省在分割為安徽、江蘇兩省時,將京杭大運河整體置於一個行政區內的考量,就起到了重要作用。問題只在於,為什麼江漢平原上的漢水段被劃入了江夏郡,而不是南郡。

答案隱藏在漢水的走向之中。漢水是自湖北省鍾祥市穿出漢江通道,進入江漢平原的。其後並沒有一路向南在江陵附近接入長江,而是在今湖北省潛江市一帶轉而向東流淌,在現在的武漢也就是三國時代的“夏口”位置上入江。這意味著鍾祥以南的漢水河道,並無法承擔襄陽、江陵之間的交通任務。或者說,荊州與襄陽之間並不存在合理的水上交通線。在漢水入江漢平原後,轉而向東的情況下,將這部分漢水整體劃入江夏郡範圍,有利於漢水這條重要水道的管理。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換句話說,從接受江漢平原補給,以抵禦北方威脅的角度來說,江陵所代表的西江漢平原,主要依託的是陸地地交通線。具體來說,就是現在襄陽、宜城、荊門、荊州四市之間那條近乎直線的連線。上述行政和交通特點,在劉備從新野向南逃亡之時體現的淋漓盡致。

劉備本希望依託這條交通線前往江陵。只是剛入江漢平原,就在當陽一帶為曹軍精銳虎豹騎所追襲,被迫轉向東南進入江夏郡內,與率領水軍沿漢江南撤的關羽會合,一同前往夏口避難。

當然,如果當年楚國曾經打通的“雲夢通渠”在兩漢時期還能夠使用,那麼情況將為之一變。通過這樣一條運河,荊州與襄陽間的水上交通距離,將雲夢澤東北部的那些城市更近。那麼,通過在三國時代依然存在的“夏水”,來打通荊州與襄陽之間的水上通道有沒有可能呢?

前面已經解讀過,夏水是一條起自現在的江陵縣(距荊州市直線距離僅35公里),在仙桃市與漢水匯合的天然水道,由於其長江分支的屬性,仙桃-武漢段的漢水在兩漢時也被視為“夏水”的一部分。從距離上看,由夏水接入漢水雖然要比“雲夢通渠”更遠,但還是要比由長江繞至夏口再接入漢江要近得多。

然而問題在於,夏水並不是一條穩定的航道,它的作用更多是在豐水期為長江荊江段分流。在整個雲夢澤地區因澤底淤積高問題,面積開始縮減,長江水更多向其它地區分流的兩漢時期,當年楚人曾經感嘆水清、水濁的“滄浪河”,一定程度變身成了一條季節河。簡單點說,受長江上游來水的影響,夏水在夏季是可以全線通航的,一旦到了冬季,仙桃以西的夏水河段則不堪大用。這也是為什麼,這條河流的名稱由“滄浪河”變成了“夏水”。

在赤壁之戰中,急於在冬季發起進攻的曹操,之所以沒選擇通過夏水直取夏口,同樣是這個原因。當然,即便沒有夏水的存在,憑藉江、漢相交的優勢,夏口區位優勢依然依然不會被動搖。這樣一個兩水相交位置,即可以通過漢水連通漢江通道,又有機會透過在豐水季,透過夏水橫穿整個雲夢澤抵達江陵之南,並且與溳水入江之口相距僅20公里。

不過和平時期的政治中心,並不總是設置在那些重要的樞紐點上。一旦進入戰爭狀態,那些在位置上更為關鍵的樞紐點,會更有機會脫穎而出。比如在群雄並起之前,戰略地位顯赫的彭城並不是徐州刺史部的治所駐地,在曹操控制徐州之後,彭城則迅速被確立為徐州新的軍政中心,並最終繼承了“徐州”這個顯赫的地名。

在兩漢時期,江夏郡的郡治曾在江漢平原邊緣的:安陸(今安陸市雲夢縣)、西陵(今武漢市新洲區)中轉換。戰爭幫助夏口迅速崛起為地區中心,在黃祖為劉表鎮守江夏、對抗孫吳之時,他就已經將軍政中心遷徙到了江漢相接之地,並築就了最初的夏口城。其後劉琦、孫權無不將夏口視為控制江夏的軍事重鎮。

由於江、漢兩水T字相交的格局,準備在江夏相匯之地,據險以自守的將軍們,在具體構築“夏口城”時將面臨選擇。歷史上,黃祖所築的夏口城與孫權所築的夏口城,在位置選擇上就有所區別。及至這個點位,有機會成為整個湖北的政治中心時,事情卻出乎意外的得到了完美解決。

今天,在古夏口位置上充當湖北政治中心的,是素有九省通衢之稱的武漢市。稍有地理常識的人,應該都會知道“武漢三鎮”的說法。具體來說包括:武昌、漢陽、漢口三鎮。

上述三個地區的位置所對應的,正是江、漢兩水所分割而成的三片陸地。其中漢陽、漢口地區分別位於漢水南北,武昌地區則位於長江之東。單純從控制江漢的角度來說,身處江漢平原之上的漢口和漢陽兩地,天然更具備合二為一的條件。兩地區在最初的時候也的確同以“漢陽”為名,歸於同一行政區(漢陽之名始於公元7世紀初的隋朝時期)。一直到1899年,漢口地區才第一次以“夏口廳”之名,成為單獨的行政區。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行政上的變動,源起於漢水在15世紀下半葉的一次改道。當時的漢水原本在漢陽城的南側流淌,“漢陽”之名即是依造“山南水北謂之陽”的命名規律而得。此後向北改道的漢水,將漢陽一區一分為二。其中主城區雖然變成了在漢水之南,卻因其為行政機構駐地,繼承了“漢陽”之名。反過來,被分割在漢水之陽的部分,則獨立發展出了以工商業為特點的“漢口”地區。

與絕大部分歷史時期,都處於同一行政區內的漢陽、漢口兩地不同的是,位於長江東岸的武昌城,歷史上卻幾乎一直是在獨立運行。直到1927年,才被嘗試以“武漢”之名整合在一起,但行政上卻還是相互獨立。一直到1949年,武漢三鎮才算真正完成行政上的融合。

武昌的地緣獨立性,一方面是因為橫亙於武昌與兩漢地區之間的長江,寬度達到1000米。在沒有大橋相連,如此寬度所造成的地緣隔閡感,很難依靠渡船彌合。相比之下漢水下游的平均寬度就只有150米,對漢陽、漢口的分割就要弱得多。


"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中央之國的形成<三國篇> [第26節]

作者:溫駿軒

編輯:塵埃 / 主播:兆斌


長篇連載,每週更新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荊襄九郡(2)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解讀荊州就一定繞不開楚國,就像解讀揚州就一定要了解吳越一樣。在古荊州及湖北的境內,可以找到很多以“荊”開頭的地名,如荊州、荊門、荊江、荊山等等,但作為楚國故地,帶“楚”字的地名卻很少見,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荊”就是“楚”。

“荊”、“楚”二字的本意都是一種生長在山坡的灌木(具體品種為“牡荊”),其花、葉可以入藥,枝條柔軟可以用來紡織筐簍,以及被稱之為“荊杖”的刑杖。先秦時荊、楚二字通用,楚國既被稱為“荊”也被為“楚”,還可以用“荊楚”之名代指。

牡荊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在用山形水勢分割天下的《禹貢》一書中,荊州的地理特點被概括為一句話——“荊及衡陽惟荊州”。這裡所說的荊、衡二字,分別代指的是“荊山”和“衡山”兩山。整句話的意思是說,荊山和衡山的南面都是荊州的範圍。

這樣看來,找到荊、衡兩山的位置,對於確定荊州楚地的範圍至關重要。問題只在於:山固然是不會移動的,但山名卻是可以移動的。在河北部分曾經解讀過的古恆山位移問題,就是典型案例。

先來看看當下的“荊山”位置在哪。南北長約150公里、東西寬約20-30公里的荊山,在地理上屬於大巴山脈的最東端,與大洪山相對就。換句話說,前文論及的“漢江通道”具體便是由荊山與大洪山包夾而成的。作為與楚國地望密切相關的重要地標,荊山目前全境位於湖北省境內。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你可以在地形圖上先找到位於湖北省的襄陽市和荊門市,兩市以西的南北向山體便是荊山。整個山體與大巴山脈的分割線,在北方是一條發源於湖北省房縣,向東注入漢水的支流——南河;在西面則是南向注入江漢平原,與沮河一起匯聚而成“沮漳河”的漳河。

儘管荊山之於楚國來說,無疑是極為重要的,但楚人的最初活動中心,卻很可能不在荊山地區,甚至說最初的荊山也不一定是現在的位置。在周人最初接觸到楚人時,被視為蠻夷部族的楚人,還主要活動於“丹陽”地區。依山南水北為陽的定位,丹陽指的是丹水之北。不過,最有可能為楚之“丹陽”的區域,雖然的確是在古荊州的範圍內,但卻不在湖北省境內。

當下仍以“丹”為名,並且與楚地相關連的河流,源起於位於南襄盆地的西側山地的河南省淅川縣(古稱丹水,今名丹江)。在與另一條淅川境內的河流“淅水”匯合之後,繼續以丹水之名沿南襄盆地的西邊緣而下,在今湖北省丹江口市位置注入漢水。這片丹、淅之地,一般被認為就是代表楚人源起的“丹陽”(丹江與漢水相交之地,因“南水北調”工程的需要,蓄積有著名的“丹江口水庫”)。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在周王朝崛起,並向中原及江淮地區擴張之後,原本居於“丹陽”地區的楚人,被迫向南進入漢江通道,沿荊山東麓南下進入江漢平原西部,並據此發展成為足以和北方諸侯相抗衡的南方大國。

需要說明的是,關於楚人起源的“丹陽”之地在哪,歷來有著不同的說法。除了丹淅之說以外,還有觀點認為楚人最初是源起於江漢平原之西,秭歸-宜昌一線的三峽地區,以及位於荊州與宜昌之間的枝江地區。不過無論楚人是來自丹淅之地還是三峽或枝江地區抑或就是從荊山之中走出來的,最終成就楚國大國地位的,都是江漢平原。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由於漢水與雲夢澤的存在,使得整個江漢平原在地理上被分割為了東、西兩部分。漢水以西可稱之為“西江漢平原”,以東則對應為“東江漢平原”。在這兩部分江漢平原中,真正幫助楚國完成華麗轉身的是“西江漢平原”。

地理上看,西江漢平原的範圍是以:荊江、漢水、荊山、雲夢澤為邊,沮漳河為地理軸心。這一地理單元與楚國的地緣關係,用左傳中的文字來總結就是“江漢沮漳,楚之望也”。

雲夢澤(公元140年)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公元前7世紀初,楚國在現在的荊州市北5公里處建築都城“郢都”(今稱“紀南城”),並開始向周王朝嫡屬的那些北方諸侯發起進攻。兩漢設置荊州之時,在整個荊州板塊中居於核心地位的,依然是以西江漢平原為核心心設置的“南郡”,當年楚國的郢都,也變身成為了南郡的治所“江陵”。

除西江漢平原以外,南郡所轄的低地板塊還包含兩部分,包括:漢江通道,以及荊江南岸的宜都-洞庭湖口的沿江平原地帶。

襄陽及漢江通道被歸入南郡,是因為它是西江漢平原的門戶;而南郡及至現在的湖北省,在對應的方位上延伸到長江以南,則更多是因為荊江的不穩定性。所謂“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由於荊江段的河道非常的曲折,加之江水剛從三峽的束縛中奔湧而出,導致每逢汛期荊江周邊地區極易釀成水患。

荊州地理範圍示意圖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洪水除了在長江北岸,蓄積出用來分洪的雲夢澤以外,在南岸地區同樣沖刷出了類似“夏水”的分洪水道。只不過,此類水道在每一個時期的位置和名稱都不盡相同。

在三國時期,位於長江之南的荊江分洪水道被稱之為“油江”,而當下承擔這一功能的,則是19世紀後期,由長江洪峰所造就的“鬆滋河”。由於鬆滋河的東端連通了洞庭河,因此這部分行政上隸屬湖北,位置卻在荊江之南的沿江平原(具體包括:鬆滋市、公安縣、石道市三地),在水系上被歸入了洞庭湖流域。不過從它的原始地理屬性來看,命運更多是與荊江及湖北聯繫在一起。

由於受荊江的不穩定性影響,南郡在江南的平原部分,在兩漢時期並沒有設置縣一級的行政區。不過在三國時代,它卻有過一次出彩的表現。公元209年,因赤壁之戰奪得荊州江南四郡,並自領“荊州牧”的劉備,在油江注入長江的“油江口”位置上,取“左公安營紮寨”之意建制了“公安縣”(劉備從漢獻帝那裡正式受封的官職為左將軍),並以之為荊州牧的臨時駐地,以圖江北的南郡之地。儘管在從孫吳手中“借”得南郡之後,劉氏荊州的政治中心隨之位移到了江北的江陵,公安的行政設置卻一直延續了下來。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雖然劉備曾經一度讓南郡的江南部分出現在三國地緣政治舞臺上,不過總體來說,南郡的故事都還是發生在長江以北。在地圖上分別定位出:襄陽、荊門、荊州,以及宜昌四個歸屬於湖北的地級市,有助於幫助我們找到解鎖南郡的鑰匙。從地緣政治角度說,襄陽-荊門一線控制的是“漢江通道”;古稱“夷陵”的宜昌則是江漢平原的西大門,與荊州一起成為荊江的守護者。

在三國時代,上述四個城市都曾經發生大家耳熟能詳的重要事件。其中襄陽是劉表在受命成為荊州牧時的治所,也就是赤壁之戰前的“荊州城”。而在劉備從孫權手中“借”得荊州,且襄陽仍在曹魏控制之下的情況下,江陵隨之成為了新的“荊州城”,並將這個名稱延續到了現在。至於荊門和宜昌,如果知道它們的古名是“當陽”和“夷陵”之後,相信但凡對三國故事有所瞭解的人,都不會感到陌生。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既然“西江漢平原”在兩漢時期成為了“南郡”的一部分,那麼“東江漢平原”又歸屬於哪個郡呢?答案是“江夏郡”。從名稱你很容易看出,江、夏二字來源於長江與夏水。如果說沮漳河是整個西江漢平原的地理軸心,那麼從隨棗走廊而下的溳水,就算是東江漢平原的地理軸心了。不過地理軸心並不代表著一定是地緣政治核心。如果以“水”的作用來說,漢江和長江在整個江夏郡所發揮的作用要大於溳水。

除了造溳水下游以外,本來充東、西兩部江漢平原分割線的漢水下游,在建制中實際是都歸於江夏郡的範圍內。基於管理的需要,將一條段具備運輸功能的河流整體劃入一個行政區,而不是簡單作為行政分割線是一種常規操作。如江南省在分割為安徽、江蘇兩省時,將京杭大運河整體置於一個行政區內的考量,就起到了重要作用。問題只在於,為什麼江漢平原上的漢水段被劃入了江夏郡,而不是南郡。

答案隱藏在漢水的走向之中。漢水是自湖北省鍾祥市穿出漢江通道,進入江漢平原的。其後並沒有一路向南在江陵附近接入長江,而是在今湖北省潛江市一帶轉而向東流淌,在現在的武漢也就是三國時代的“夏口”位置上入江。這意味著鍾祥以南的漢水河道,並無法承擔襄陽、江陵之間的交通任務。或者說,荊州與襄陽之間並不存在合理的水上交通線。在漢水入江漢平原後,轉而向東的情況下,將這部分漢水整體劃入江夏郡範圍,有利於漢水這條重要水道的管理。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換句話說,從接受江漢平原補給,以抵禦北方威脅的角度來說,江陵所代表的西江漢平原,主要依託的是陸地地交通線。具體來說,就是現在襄陽、宜城、荊門、荊州四市之間那條近乎直線的連線。上述行政和交通特點,在劉備從新野向南逃亡之時體現的淋漓盡致。

劉備本希望依託這條交通線前往江陵。只是剛入江漢平原,就在當陽一帶為曹軍精銳虎豹騎所追襲,被迫轉向東南進入江夏郡內,與率領水軍沿漢江南撤的關羽會合,一同前往夏口避難。

當然,如果當年楚國曾經打通的“雲夢通渠”在兩漢時期還能夠使用,那麼情況將為之一變。通過這樣一條運河,荊州與襄陽間的水上交通距離,將雲夢澤東北部的那些城市更近。那麼,通過在三國時代依然存在的“夏水”,來打通荊州與襄陽之間的水上通道有沒有可能呢?

前面已經解讀過,夏水是一條起自現在的江陵縣(距荊州市直線距離僅35公里),在仙桃市與漢水匯合的天然水道,由於其長江分支的屬性,仙桃-武漢段的漢水在兩漢時也被視為“夏水”的一部分。從距離上看,由夏水接入漢水雖然要比“雲夢通渠”更遠,但還是要比由長江繞至夏口再接入漢江要近得多。

然而問題在於,夏水並不是一條穩定的航道,它的作用更多是在豐水期為長江荊江段分流。在整個雲夢澤地區因澤底淤積高問題,面積開始縮減,長江水更多向其它地區分流的兩漢時期,當年楚人曾經感嘆水清、水濁的“滄浪河”,一定程度變身成了一條季節河。簡單點說,受長江上游來水的影響,夏水在夏季是可以全線通航的,一旦到了冬季,仙桃以西的夏水河段則不堪大用。這也是為什麼,這條河流的名稱由“滄浪河”變成了“夏水”。

在赤壁之戰中,急於在冬季發起進攻的曹操,之所以沒選擇通過夏水直取夏口,同樣是這個原因。當然,即便沒有夏水的存在,憑藉江、漢相交的優勢,夏口區位優勢依然依然不會被動搖。這樣一個兩水相交位置,即可以通過漢水連通漢江通道,又有機會透過在豐水季,透過夏水橫穿整個雲夢澤抵達江陵之南,並且與溳水入江之口相距僅20公里。

不過和平時期的政治中心,並不總是設置在那些重要的樞紐點上。一旦進入戰爭狀態,那些在位置上更為關鍵的樞紐點,會更有機會脫穎而出。比如在群雄並起之前,戰略地位顯赫的彭城並不是徐州刺史部的治所駐地,在曹操控制徐州之後,彭城則迅速被確立為徐州新的軍政中心,並最終繼承了“徐州”這個顯赫的地名。

在兩漢時期,江夏郡的郡治曾在江漢平原邊緣的:安陸(今安陸市雲夢縣)、西陵(今武漢市新洲區)中轉換。戰爭幫助夏口迅速崛起為地區中心,在黃祖為劉表鎮守江夏、對抗孫吳之時,他就已經將軍政中心遷徙到了江漢相接之地,並築就了最初的夏口城。其後劉琦、孫權無不將夏口視為控制江夏的軍事重鎮。

由於江、漢兩水T字相交的格局,準備在江夏相匯之地,據險以自守的將軍們,在具體構築“夏口城”時將面臨選擇。歷史上,黃祖所築的夏口城與孫權所築的夏口城,在位置選擇上就有所區別。及至這個點位,有機會成為整個湖北的政治中心時,事情卻出乎意外的得到了完美解決。

今天,在古夏口位置上充當湖北政治中心的,是素有九省通衢之稱的武漢市。稍有地理常識的人,應該都會知道“武漢三鎮”的說法。具體來說包括:武昌、漢陽、漢口三鎮。

上述三個地區的位置所對應的,正是江、漢兩水所分割而成的三片陸地。其中漢陽、漢口地區分別位於漢水南北,武昌地區則位於長江之東。單純從控制江漢的角度來說,身處江漢平原之上的漢口和漢陽兩地,天然更具備合二為一的條件。兩地區在最初的時候也的確同以“漢陽”為名,歸於同一行政區(漢陽之名始於公元7世紀初的隋朝時期)。一直到1899年,漢口地區才第一次以“夏口廳”之名,成為單獨的行政區。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行政上的變動,源起於漢水在15世紀下半葉的一次改道。當時的漢水原本在漢陽城的南側流淌,“漢陽”之名即是依造“山南水北謂之陽”的命名規律而得。此後向北改道的漢水,將漢陽一區一分為二。其中主城區雖然變成了在漢水之南,卻因其為行政機構駐地,繼承了“漢陽”之名。反過來,被分割在漢水之陽的部分,則獨立發展出了以工商業為特點的“漢口”地區。

與絕大部分歷史時期,都處於同一行政區內的漢陽、漢口兩地不同的是,位於長江東岸的武昌城,歷史上卻幾乎一直是在獨立運行。直到1927年,才被嘗試以“武漢”之名整合在一起,但行政上卻還是相互獨立。一直到1949年,武漢三鎮才算真正完成行政上的融合。

武昌的地緣獨立性,一方面是因為橫亙於武昌與兩漢地區之間的長江,寬度達到1000米。在沒有大橋相連,如此寬度所造成的地緣隔閡感,很難依靠渡船彌合。相比之下漢水下游的平均寬度就只有150米,對漢陽、漢口的分割就要弱得多。


荊楚的來源,詳解江漢平原的地理結構


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在於武昌背後所依靠的,是一個獨立於江漢平原之外的獨立地理單元。這一特點使得武昌及其所位於的這個整體位於長江之南的地理單元,具備了自成一體的地理基礎。這樣一個在三國時曾經發揮過重要作用,作為一個板塊卻又經常被忽視的地理單元,將是我們下一節的解讀方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