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藍博士:你失去的不是愛,而是自己'

"
"
海藍博士:你失去的不是愛,而是自己

口述|海藍博士 文|本刊記者 付洋

採訪對象:海藍博士,上海復旦大學醫學博士,美國德州貝勒醫學院(Baylor)神經科學博士後,“海藍幸福家”創始人,情緒管理與幸福專家,著有《不完美,才美》系列圖書。

心理標籤:失愛後,我們失去的不是“愛”,而是自尊、自信、自我價值……是自己。所以想走出情傷,必須愛上自己。

過於理想化前任,讓人們走不出情傷

為什麼一些人失愛(失戀、分手或離婚)後一直走不出情傷?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把前任想得太好了,好到脫離現實,好到沒人可以代替。和愛人在一起時,我們會把自己的需求投射到他身上,當他滿足了我們長期期待的某個需求時,就會把對方的好無限放大。但事實上,前任可能沒有我們想象得那麼好。

我曾經接待過一位來訪者Lily,問她:“前男友曾經做了什麼讓你感動的事情?”她回答說:“每天他下班後都會先到我這裡,和我一起吃飯,然後他才開車回家,我覺得特別溫暖感動。”可是冷靜想一想,情侶見面約會吃飯,難道不是一種最正常的行為嗎?在戀愛時,受到荷爾蒙的驅動,絕大多數男孩都會想每天見見女朋友的。我又問她:“還有什麼嗎?” Lily想了很長時間,回答說:“我想不出來了。”

經過交流,我得知Lily從小生活在一個家教嚴厲的家庭,內心非常缺愛。前男友經常陪伴她,又從來不批評指責她,讓她感覺溫暖、自信和安全,所以才會認為前男友是自己最理想的伴侶。事實上,讓她痛苦的不是失去這個人,而是失去了她從來沒有體會過的愛和溫暖。

而如果從小沒有體會過愛和溫暖,我們和愛人相處時就會沒有邊界。一個來訪者對我說:“我老公對我特別好,他會送我玫瑰花,還會給我下跪道歉!”聽起來是不是挺美好的?可是,送玫瑰花和下跪道歉,都發生在丈夫毆打她之後。但是,她只想和我談老公送她玫瑰花,不想說他把開水澆在她的腿上……因為她太缺愛了。很多時候,我們需要一些溫暖的碎片來回憶,以此支撐自己活下去,因而就會斷章取義,把對方過於理想化,這也是一種心理防禦。

怎麼分辨自己是否把前任過度理想化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問自己一些具體的問題來梳理、核對。一個男孩失戀後,痛苦到不想上學。我問他:“你最不能失去的是什麼?”他回答說:“我最不能失去的是:每當自己難過的時候,她總會陪在我的身邊,傾聽我內心的煩惱。”我又問:“那麼你想一想,這件事只有她能做到嗎?除了她以外,還有誰能做到?”男孩想了想,說:“好像我的朋友也能做到。”一下,他就清醒了,原來前女友並不是唯一能給他溫暖和支持的人,對她的不捨減輕了很多。

一個女孩和富豪男友第一次約會時,他開著直升機帶她去吃午飯。她覺得這簡直是電影小說裡才能出現的畫面,一下就淪陷了。富豪男友提出分手後,她非常痛苦,忘不了那個畫面。我問她:“你想乘坐直升機吃多少頓飯?北京又有多少家餐廳能夠停直升機呢?”她笑了。梳理這段感情後,她發現自己和富豪男友相處時存在很多問題,他已婚,不能給她承諾,讓她沒有安全感;他的工作非常忙碌,沒有時間陪她,她感覺很寂寞……於是,漸漸走了出來。

其實,富豪男友只是滿足了她內心對於浪漫愛情的幻想。女孩對浪漫愛情的幻想往往來自影視劇和小說,比如韓劇《來自星星的你》裡,都教授不僅年輕英俊、深情專一還有超能力;在400年的漫長歲月裡,他對誰都沒感覺,就愛上了女主角……在現實中有這種男人嗎?即使有,你又有多大的概率遇到他呢?有科學調查證明,影視和文學作品對於親密關係是一個極大的破壞,因為它們描述的愛情往往是超現實的。

"
海藍博士:你失去的不是愛,而是自己

口述|海藍博士 文|本刊記者 付洋

採訪對象:海藍博士,上海復旦大學醫學博士,美國德州貝勒醫學院(Baylor)神經科學博士後,“海藍幸福家”創始人,情緒管理與幸福專家,著有《不完美,才美》系列圖書。

心理標籤:失愛後,我們失去的不是“愛”,而是自尊、自信、自我價值……是自己。所以想走出情傷,必須愛上自己。

過於理想化前任,讓人們走不出情傷

為什麼一些人失愛(失戀、分手或離婚)後一直走不出情傷?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把前任想得太好了,好到脫離現實,好到沒人可以代替。和愛人在一起時,我們會把自己的需求投射到他身上,當他滿足了我們長期期待的某個需求時,就會把對方的好無限放大。但事實上,前任可能沒有我們想象得那麼好。

我曾經接待過一位來訪者Lily,問她:“前男友曾經做了什麼讓你感動的事情?”她回答說:“每天他下班後都會先到我這裡,和我一起吃飯,然後他才開車回家,我覺得特別溫暖感動。”可是冷靜想一想,情侶見面約會吃飯,難道不是一種最正常的行為嗎?在戀愛時,受到荷爾蒙的驅動,絕大多數男孩都會想每天見見女朋友的。我又問她:“還有什麼嗎?” Lily想了很長時間,回答說:“我想不出來了。”

經過交流,我得知Lily從小生活在一個家教嚴厲的家庭,內心非常缺愛。前男友經常陪伴她,又從來不批評指責她,讓她感覺溫暖、自信和安全,所以才會認為前男友是自己最理想的伴侶。事實上,讓她痛苦的不是失去這個人,而是失去了她從來沒有體會過的愛和溫暖。

而如果從小沒有體會過愛和溫暖,我們和愛人相處時就會沒有邊界。一個來訪者對我說:“我老公對我特別好,他會送我玫瑰花,還會給我下跪道歉!”聽起來是不是挺美好的?可是,送玫瑰花和下跪道歉,都發生在丈夫毆打她之後。但是,她只想和我談老公送她玫瑰花,不想說他把開水澆在她的腿上……因為她太缺愛了。很多時候,我們需要一些溫暖的碎片來回憶,以此支撐自己活下去,因而就會斷章取義,把對方過於理想化,這也是一種心理防禦。

怎麼分辨自己是否把前任過度理想化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問自己一些具體的問題來梳理、核對。一個男孩失戀後,痛苦到不想上學。我問他:“你最不能失去的是什麼?”他回答說:“我最不能失去的是:每當自己難過的時候,她總會陪在我的身邊,傾聽我內心的煩惱。”我又問:“那麼你想一想,這件事只有她能做到嗎?除了她以外,還有誰能做到?”男孩想了想,說:“好像我的朋友也能做到。”一下,他就清醒了,原來前女友並不是唯一能給他溫暖和支持的人,對她的不捨減輕了很多。

一個女孩和富豪男友第一次約會時,他開著直升機帶她去吃午飯。她覺得這簡直是電影小說裡才能出現的畫面,一下就淪陷了。富豪男友提出分手後,她非常痛苦,忘不了那個畫面。我問她:“你想乘坐直升機吃多少頓飯?北京又有多少家餐廳能夠停直升機呢?”她笑了。梳理這段感情後,她發現自己和富豪男友相處時存在很多問題,他已婚,不能給她承諾,讓她沒有安全感;他的工作非常忙碌,沒有時間陪她,她感覺很寂寞……於是,漸漸走了出來。

其實,富豪男友只是滿足了她內心對於浪漫愛情的幻想。女孩對浪漫愛情的幻想往往來自影視劇和小說,比如韓劇《來自星星的你》裡,都教授不僅年輕英俊、深情專一還有超能力;在400年的漫長歲月裡,他對誰都沒感覺,就愛上了女主角……在現實中有這種男人嗎?即使有,你又有多大的概率遇到他呢?有科學調查證明,影視和文學作品對於親密關係是一個極大的破壞,因為它們描述的愛情往往是超現實的。

海藍博士:你失去的不是愛,而是自己


關係是動態變化的,要發自內心地欣賞對方

很多人失愛後,會揪著對方過去的承諾不放:“你說要跟我在一起的,你說要娶我的,你說要照顧我的,你說要跟我白頭偕老的……”於是,越想越不甘心,怨恨前任背信棄義,最後讓自己活成了一個怨婦,自然也就沒有精力開始新的戀情。

每個人都需要安全感,都需要有一個承諾和保證,都希望像當初許下的承諾一樣,和心愛的人相守一生,白頭到老。但實際上,關係是動態的,每一個互動都可以讓關係變得更近或者更遠。

在現實中,我看到過很多鳳凰男和孔雀女的婚姻悲劇。出身大都市的孔雀女瞧不起出身農村的鳳凰男,覺得自己是下嫁,每天頤指氣使,好像對方的愛一輩子都消耗不完似的。等到丈夫對婚姻心灰意冷決定離婚時,她又滿腹怨言:“你當初說要愛我一生一世的!我真是瞎了眼,看錯了人!”我覺得,情到濃處時許下的承諾未必是謊言,只是他自己也不知道,彼此的關係會發生變化。

我認為,關係中沒有過去,沒有未來,只有現在。揪著過去的承諾不放是一種道德綁架,只會讓對方感覺窒息,想離你遠遠的,何況你也綁架不了對方;為未來焦慮擔憂,也對關係沒有幫助,你擔心離婚,她就不和你離婚了嗎?你擔心他出軌,他就不出軌了嗎?只有我們在每一個當下都能對愛人溫柔以待,才會有未來的白頭偕老。過去已過去,未來還未來,我們集中精力在今天好好相愛就好了。

關係是生命,需要我們不斷地滋養它。所有人都知道,一個人從20樓跳下去一定會摔死,但是,對於決定親密關係生死的原則和規律,卻有很多人不知道。如果說,親密關係是一株植物,那麼,發自心底的欣賞就像是陽光和雨露,沒有它,關係一定會死。和顏悅色、柔聲細語和摟摟抱抱是人們源源不斷地感受愛和溫暖的巨大來源。而如果沒有發自心底地欣賞伴侶,你是沒辦法做到和顏悅色、柔聲細語和摟摟抱抱的;即使做出樣子,對方也覺得假,感受不到愛。

在現實中,有些人瞧不起自己的伴侶,這是婚姻的致命傷。他們比較看重金錢、地位、才華,對有權有勢的異性欣賞崇拜,甚至俯首帖耳,但這些並不是婚姻幸福的保障。親密關係能夠持久,一定需要樂觀的態度、平和穩定的情緒和溫暖包容的心。

有些女性,把愛人的包容理解為“無能”;把伴侶的“平和知足”理解為不上進,根本就不當回事兒。但是我們要知道,有錢有權有才華的男性,往往內心是比較驕傲的,很難發自心底地欣賞伴侶。同時,由於選擇太多很難做到專情。找這樣的人做伴侶,就是在鱷魚窩裡找安全。

我認為,知足常樂是一個人最厚重、最值得欣賞的品質,這樣的人幸福感高,只要有吃有喝就感覺挺高興,擁有一個樂觀的心態,而且情緒比較穩定,可以持續地包容伴侶。

另外,我們還要知道一件事:夫妻之間70%的矛盾是解決不了的。如果你們總是為同一類事情爭吵生氣,那麼就不要浪費力氣了,允許它留下。再把剩下的30%矛盾清理一遍,看看自己還能做什麼。建議情侶、夫妻發生矛盾後先停下來,讓自己的情緒平靜下來,再去了解對方的需求是什麼,告訴對方你的需求,同時不要求他馬上照辦。能自己解決的事情,儘量自己解決,不要期待對方,掌握創造幸福的主動權。而解決矛盾的基礎,依然是對伴侶發自心底的欣賞。如果你欣賞對方,還愛著對方,有事兒也不是事兒;不愛的時候,雞毛蒜皮都成了能分手離婚的大事兒。

我們需要學會欣賞彼此、靈活地處理矛盾,這樣才能夠讓親密關係得到滋養;這樣,無論世事如何變化,彼此都能夠相伴一生,實現當年許下的美好承諾。

"
海藍博士:你失去的不是愛,而是自己

口述|海藍博士 文|本刊記者 付洋

採訪對象:海藍博士,上海復旦大學醫學博士,美國德州貝勒醫學院(Baylor)神經科學博士後,“海藍幸福家”創始人,情緒管理與幸福專家,著有《不完美,才美》系列圖書。

心理標籤:失愛後,我們失去的不是“愛”,而是自尊、自信、自我價值……是自己。所以想走出情傷,必須愛上自己。

過於理想化前任,讓人們走不出情傷

為什麼一些人失愛(失戀、分手或離婚)後一直走不出情傷?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把前任想得太好了,好到脫離現實,好到沒人可以代替。和愛人在一起時,我們會把自己的需求投射到他身上,當他滿足了我們長期期待的某個需求時,就會把對方的好無限放大。但事實上,前任可能沒有我們想象得那麼好。

我曾經接待過一位來訪者Lily,問她:“前男友曾經做了什麼讓你感動的事情?”她回答說:“每天他下班後都會先到我這裡,和我一起吃飯,然後他才開車回家,我覺得特別溫暖感動。”可是冷靜想一想,情侶見面約會吃飯,難道不是一種最正常的行為嗎?在戀愛時,受到荷爾蒙的驅動,絕大多數男孩都會想每天見見女朋友的。我又問她:“還有什麼嗎?” Lily想了很長時間,回答說:“我想不出來了。”

經過交流,我得知Lily從小生活在一個家教嚴厲的家庭,內心非常缺愛。前男友經常陪伴她,又從來不批評指責她,讓她感覺溫暖、自信和安全,所以才會認為前男友是自己最理想的伴侶。事實上,讓她痛苦的不是失去這個人,而是失去了她從來沒有體會過的愛和溫暖。

而如果從小沒有體會過愛和溫暖,我們和愛人相處時就會沒有邊界。一個來訪者對我說:“我老公對我特別好,他會送我玫瑰花,還會給我下跪道歉!”聽起來是不是挺美好的?可是,送玫瑰花和下跪道歉,都發生在丈夫毆打她之後。但是,她只想和我談老公送她玫瑰花,不想說他把開水澆在她的腿上……因為她太缺愛了。很多時候,我們需要一些溫暖的碎片來回憶,以此支撐自己活下去,因而就會斷章取義,把對方過於理想化,這也是一種心理防禦。

怎麼分辨自己是否把前任過度理想化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問自己一些具體的問題來梳理、核對。一個男孩失戀後,痛苦到不想上學。我問他:“你最不能失去的是什麼?”他回答說:“我最不能失去的是:每當自己難過的時候,她總會陪在我的身邊,傾聽我內心的煩惱。”我又問:“那麼你想一想,這件事只有她能做到嗎?除了她以外,還有誰能做到?”男孩想了想,說:“好像我的朋友也能做到。”一下,他就清醒了,原來前女友並不是唯一能給他溫暖和支持的人,對她的不捨減輕了很多。

一個女孩和富豪男友第一次約會時,他開著直升機帶她去吃午飯。她覺得這簡直是電影小說裡才能出現的畫面,一下就淪陷了。富豪男友提出分手後,她非常痛苦,忘不了那個畫面。我問她:“你想乘坐直升機吃多少頓飯?北京又有多少家餐廳能夠停直升機呢?”她笑了。梳理這段感情後,她發現自己和富豪男友相處時存在很多問題,他已婚,不能給她承諾,讓她沒有安全感;他的工作非常忙碌,沒有時間陪她,她感覺很寂寞……於是,漸漸走了出來。

其實,富豪男友只是滿足了她內心對於浪漫愛情的幻想。女孩對浪漫愛情的幻想往往來自影視劇和小說,比如韓劇《來自星星的你》裡,都教授不僅年輕英俊、深情專一還有超能力;在400年的漫長歲月裡,他對誰都沒感覺,就愛上了女主角……在現實中有這種男人嗎?即使有,你又有多大的概率遇到他呢?有科學調查證明,影視和文學作品對於親密關係是一個極大的破壞,因為它們描述的愛情往往是超現實的。

海藍博士:你失去的不是愛,而是自己


關係是動態變化的,要發自內心地欣賞對方

很多人失愛後,會揪著對方過去的承諾不放:“你說要跟我在一起的,你說要娶我的,你說要照顧我的,你說要跟我白頭偕老的……”於是,越想越不甘心,怨恨前任背信棄義,最後讓自己活成了一個怨婦,自然也就沒有精力開始新的戀情。

每個人都需要安全感,都需要有一個承諾和保證,都希望像當初許下的承諾一樣,和心愛的人相守一生,白頭到老。但實際上,關係是動態的,每一個互動都可以讓關係變得更近或者更遠。

在現實中,我看到過很多鳳凰男和孔雀女的婚姻悲劇。出身大都市的孔雀女瞧不起出身農村的鳳凰男,覺得自己是下嫁,每天頤指氣使,好像對方的愛一輩子都消耗不完似的。等到丈夫對婚姻心灰意冷決定離婚時,她又滿腹怨言:“你當初說要愛我一生一世的!我真是瞎了眼,看錯了人!”我覺得,情到濃處時許下的承諾未必是謊言,只是他自己也不知道,彼此的關係會發生變化。

我認為,關係中沒有過去,沒有未來,只有現在。揪著過去的承諾不放是一種道德綁架,只會讓對方感覺窒息,想離你遠遠的,何況你也綁架不了對方;為未來焦慮擔憂,也對關係沒有幫助,你擔心離婚,她就不和你離婚了嗎?你擔心他出軌,他就不出軌了嗎?只有我們在每一個當下都能對愛人溫柔以待,才會有未來的白頭偕老。過去已過去,未來還未來,我們集中精力在今天好好相愛就好了。

關係是生命,需要我們不斷地滋養它。所有人都知道,一個人從20樓跳下去一定會摔死,但是,對於決定親密關係生死的原則和規律,卻有很多人不知道。如果說,親密關係是一株植物,那麼,發自心底的欣賞就像是陽光和雨露,沒有它,關係一定會死。和顏悅色、柔聲細語和摟摟抱抱是人們源源不斷地感受愛和溫暖的巨大來源。而如果沒有發自心底地欣賞伴侶,你是沒辦法做到和顏悅色、柔聲細語和摟摟抱抱的;即使做出樣子,對方也覺得假,感受不到愛。

在現實中,有些人瞧不起自己的伴侶,這是婚姻的致命傷。他們比較看重金錢、地位、才華,對有權有勢的異性欣賞崇拜,甚至俯首帖耳,但這些並不是婚姻幸福的保障。親密關係能夠持久,一定需要樂觀的態度、平和穩定的情緒和溫暖包容的心。

有些女性,把愛人的包容理解為“無能”;把伴侶的“平和知足”理解為不上進,根本就不當回事兒。但是我們要知道,有錢有權有才華的男性,往往內心是比較驕傲的,很難發自心底地欣賞伴侶。同時,由於選擇太多很難做到專情。找這樣的人做伴侶,就是在鱷魚窩裡找安全。

我認為,知足常樂是一個人最厚重、最值得欣賞的品質,這樣的人幸福感高,只要有吃有喝就感覺挺高興,擁有一個樂觀的心態,而且情緒比較穩定,可以持續地包容伴侶。

另外,我們還要知道一件事:夫妻之間70%的矛盾是解決不了的。如果你們總是為同一類事情爭吵生氣,那麼就不要浪費力氣了,允許它留下。再把剩下的30%矛盾清理一遍,看看自己還能做什麼。建議情侶、夫妻發生矛盾後先停下來,讓自己的情緒平靜下來,再去了解對方的需求是什麼,告訴對方你的需求,同時不要求他馬上照辦。能自己解決的事情,儘量自己解決,不要期待對方,掌握創造幸福的主動權。而解決矛盾的基礎,依然是對伴侶發自心底的欣賞。如果你欣賞對方,還愛著對方,有事兒也不是事兒;不愛的時候,雞毛蒜皮都成了能分手離婚的大事兒。

我們需要學會欣賞彼此、靈活地處理矛盾,這樣才能夠讓親密關係得到滋養;這樣,無論世事如何變化,彼此都能夠相伴一生,實現當年許下的美好承諾。

海藍博士:你失去的不是愛,而是自己

愛上自己,找回丟失的能力

失愛後,很多人會持續失眠,徹底全面地否定自己,“我不夠好,我不夠優秀,我不配,我不值得……所以,沒有人愛我。”然後在情傷中久久不能自拔,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失去了對未來的盼望。我認為,像這種情況不是失“愛”,而是失去了自我價值,失去了自尊,失去了自信,是失去了“自己”。

如果一個人沒有失去自己,失戀、分手或離婚後肯定也會傷心一段時間,但一般會這麼想:“是因為我倆的性格不合適吧!”“這個人不行,那換一個人好了!” “你不愛我,不等於我不可愛啊!”

一般來說,失去自己可能和小時候沒有從父母那裡得到足夠的愛和肯定有關。“海藍幸福家”曾經拍攝過一部10分鐘短片《被出軌,點亮了我的人生》。短片中的一鳴是北京一家三甲醫院的醫生,非常優秀能幹。結婚不到一年,她就發現口口聲聲說愛她的丈夫出軌了。離婚後,她非常痛苦,經常一個人在夜晚的長安街散步,一個人在書店的門口莫名流淚,她聽不了任何愛情歌曲,也不敢看任何親暱的情侶……傷口不能碰,一碰就崩潰。她憤恨、恐懼、疼痛,覺得自己很笨,很失敗,不值得人愛,也不會有人被她吸引。後來我們一起梳理這份感情,一鳴發現失愛的痛苦和童年有關。她覺得,如果自己考100分,爸爸媽媽就愛她;考不到100分,爸爸媽媽就不愛她。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沒有感受到自己被父母深深地無條件地愛著,他會一直懷疑自己,形成自我否定的思維模式。哪怕學業出色、事業有成,只要一遇到挫折困境,內在對自己的不確信就會凸顯出來,無論是失戀、失婚還是失業,因為他應對這些事情所欠缺的能力都是相同的。一個人是否幸福,其實跟發生了什麼沒關係,而取決於你如何看待自己,取決於自己相信的能力、自己感到安全的能力、自己發現資源的能力、自己調整情緒的能力等等。

所以,想要走出失愛的困境,一定要先學習愛上自己;不愛自己的人,沒有能力去愛別人。可以看看自己:有哪些優秀的品質、特點、能力、愛好?周圍的人,比如父母、老師、同學、同事、朋友、伴侶怎麼評價你?這樣做之後,一鳴發現自己很善良、聰明、幽默、組織能力強、工作出色,受到朋友和患者的歡迎……她流著淚對我說:“我從來沒有看到過自己有這麼好。”從這個瞬間開始,她愛上自己。而讓自己盛開,蜂蝶自然來。

想要走出情傷,還可以試試“柳暗花明法”: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閉上眼睛,做幾個緩慢深長的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在腦海中,把曾經的伴侶帶到面前。回想你和他在一起時感覺到愛的10個場景,列成清單。看一下清單,這些場景都體現了對方的什麼品質和能力?然後問問自己,只有這個人具備這些品質和能力嗎?其他人有嗎?對於自己,你發現了什麼?你在親密關係中需要改變什麼?成長什麼?如果可能的話,積極開始改變自己,修復破損的關係;如果關係已經沒有可能修復,就按照自己的標準,積極行動起來,尋找新的伴侶。

需要注意的是,現在很多人有一個誤區,以為看了一本書或上了一門課就能解決自己的情感問題,這是不可能的。我認為,書沒有看過10次,等於沒看過;方法沒有練過100次,等於沒練過。

一般來講,如果失戀、分手或離婚後超過一年還沒有放下前任,仍然被各種情緒所困擾,意味著失愛的痛苦是和你內心的創傷相連的,建議去尋求專業幫助。因為創傷就像一把鎖,鎖住了我們的智慧、力量和能力,讓我們看不見自己,不愛自己。如果能夠療愈創傷,就會釋放出很多能量,我們自然就會變得不一樣。


"
海藍博士:你失去的不是愛,而是自己

口述|海藍博士 文|本刊記者 付洋

採訪對象:海藍博士,上海復旦大學醫學博士,美國德州貝勒醫學院(Baylor)神經科學博士後,“海藍幸福家”創始人,情緒管理與幸福專家,著有《不完美,才美》系列圖書。

心理標籤:失愛後,我們失去的不是“愛”,而是自尊、自信、自我價值……是自己。所以想走出情傷,必須愛上自己。

過於理想化前任,讓人們走不出情傷

為什麼一些人失愛(失戀、分手或離婚)後一直走不出情傷?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把前任想得太好了,好到脫離現實,好到沒人可以代替。和愛人在一起時,我們會把自己的需求投射到他身上,當他滿足了我們長期期待的某個需求時,就會把對方的好無限放大。但事實上,前任可能沒有我們想象得那麼好。

我曾經接待過一位來訪者Lily,問她:“前男友曾經做了什麼讓你感動的事情?”她回答說:“每天他下班後都會先到我這裡,和我一起吃飯,然後他才開車回家,我覺得特別溫暖感動。”可是冷靜想一想,情侶見面約會吃飯,難道不是一種最正常的行為嗎?在戀愛時,受到荷爾蒙的驅動,絕大多數男孩都會想每天見見女朋友的。我又問她:“還有什麼嗎?” Lily想了很長時間,回答說:“我想不出來了。”

經過交流,我得知Lily從小生活在一個家教嚴厲的家庭,內心非常缺愛。前男友經常陪伴她,又從來不批評指責她,讓她感覺溫暖、自信和安全,所以才會認為前男友是自己最理想的伴侶。事實上,讓她痛苦的不是失去這個人,而是失去了她從來沒有體會過的愛和溫暖。

而如果從小沒有體會過愛和溫暖,我們和愛人相處時就會沒有邊界。一個來訪者對我說:“我老公對我特別好,他會送我玫瑰花,還會給我下跪道歉!”聽起來是不是挺美好的?可是,送玫瑰花和下跪道歉,都發生在丈夫毆打她之後。但是,她只想和我談老公送她玫瑰花,不想說他把開水澆在她的腿上……因為她太缺愛了。很多時候,我們需要一些溫暖的碎片來回憶,以此支撐自己活下去,因而就會斷章取義,把對方過於理想化,這也是一種心理防禦。

怎麼分辨自己是否把前任過度理想化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問自己一些具體的問題來梳理、核對。一個男孩失戀後,痛苦到不想上學。我問他:“你最不能失去的是什麼?”他回答說:“我最不能失去的是:每當自己難過的時候,她總會陪在我的身邊,傾聽我內心的煩惱。”我又問:“那麼你想一想,這件事只有她能做到嗎?除了她以外,還有誰能做到?”男孩想了想,說:“好像我的朋友也能做到。”一下,他就清醒了,原來前女友並不是唯一能給他溫暖和支持的人,對她的不捨減輕了很多。

一個女孩和富豪男友第一次約會時,他開著直升機帶她去吃午飯。她覺得這簡直是電影小說裡才能出現的畫面,一下就淪陷了。富豪男友提出分手後,她非常痛苦,忘不了那個畫面。我問她:“你想乘坐直升機吃多少頓飯?北京又有多少家餐廳能夠停直升機呢?”她笑了。梳理這段感情後,她發現自己和富豪男友相處時存在很多問題,他已婚,不能給她承諾,讓她沒有安全感;他的工作非常忙碌,沒有時間陪她,她感覺很寂寞……於是,漸漸走了出來。

其實,富豪男友只是滿足了她內心對於浪漫愛情的幻想。女孩對浪漫愛情的幻想往往來自影視劇和小說,比如韓劇《來自星星的你》裡,都教授不僅年輕英俊、深情專一還有超能力;在400年的漫長歲月裡,他對誰都沒感覺,就愛上了女主角……在現實中有這種男人嗎?即使有,你又有多大的概率遇到他呢?有科學調查證明,影視和文學作品對於親密關係是一個極大的破壞,因為它們描述的愛情往往是超現實的。

海藍博士:你失去的不是愛,而是自己


關係是動態變化的,要發自內心地欣賞對方

很多人失愛後,會揪著對方過去的承諾不放:“你說要跟我在一起的,你說要娶我的,你說要照顧我的,你說要跟我白頭偕老的……”於是,越想越不甘心,怨恨前任背信棄義,最後讓自己活成了一個怨婦,自然也就沒有精力開始新的戀情。

每個人都需要安全感,都需要有一個承諾和保證,都希望像當初許下的承諾一樣,和心愛的人相守一生,白頭到老。但實際上,關係是動態的,每一個互動都可以讓關係變得更近或者更遠。

在現實中,我看到過很多鳳凰男和孔雀女的婚姻悲劇。出身大都市的孔雀女瞧不起出身農村的鳳凰男,覺得自己是下嫁,每天頤指氣使,好像對方的愛一輩子都消耗不完似的。等到丈夫對婚姻心灰意冷決定離婚時,她又滿腹怨言:“你當初說要愛我一生一世的!我真是瞎了眼,看錯了人!”我覺得,情到濃處時許下的承諾未必是謊言,只是他自己也不知道,彼此的關係會發生變化。

我認為,關係中沒有過去,沒有未來,只有現在。揪著過去的承諾不放是一種道德綁架,只會讓對方感覺窒息,想離你遠遠的,何況你也綁架不了對方;為未來焦慮擔憂,也對關係沒有幫助,你擔心離婚,她就不和你離婚了嗎?你擔心他出軌,他就不出軌了嗎?只有我們在每一個當下都能對愛人溫柔以待,才會有未來的白頭偕老。過去已過去,未來還未來,我們集中精力在今天好好相愛就好了。

關係是生命,需要我們不斷地滋養它。所有人都知道,一個人從20樓跳下去一定會摔死,但是,對於決定親密關係生死的原則和規律,卻有很多人不知道。如果說,親密關係是一株植物,那麼,發自心底的欣賞就像是陽光和雨露,沒有它,關係一定會死。和顏悅色、柔聲細語和摟摟抱抱是人們源源不斷地感受愛和溫暖的巨大來源。而如果沒有發自心底地欣賞伴侶,你是沒辦法做到和顏悅色、柔聲細語和摟摟抱抱的;即使做出樣子,對方也覺得假,感受不到愛。

在現實中,有些人瞧不起自己的伴侶,這是婚姻的致命傷。他們比較看重金錢、地位、才華,對有權有勢的異性欣賞崇拜,甚至俯首帖耳,但這些並不是婚姻幸福的保障。親密關係能夠持久,一定需要樂觀的態度、平和穩定的情緒和溫暖包容的心。

有些女性,把愛人的包容理解為“無能”;把伴侶的“平和知足”理解為不上進,根本就不當回事兒。但是我們要知道,有錢有權有才華的男性,往往內心是比較驕傲的,很難發自心底地欣賞伴侶。同時,由於選擇太多很難做到專情。找這樣的人做伴侶,就是在鱷魚窩裡找安全。

我認為,知足常樂是一個人最厚重、最值得欣賞的品質,這樣的人幸福感高,只要有吃有喝就感覺挺高興,擁有一個樂觀的心態,而且情緒比較穩定,可以持續地包容伴侶。

另外,我們還要知道一件事:夫妻之間70%的矛盾是解決不了的。如果你們總是為同一類事情爭吵生氣,那麼就不要浪費力氣了,允許它留下。再把剩下的30%矛盾清理一遍,看看自己還能做什麼。建議情侶、夫妻發生矛盾後先停下來,讓自己的情緒平靜下來,再去了解對方的需求是什麼,告訴對方你的需求,同時不要求他馬上照辦。能自己解決的事情,儘量自己解決,不要期待對方,掌握創造幸福的主動權。而解決矛盾的基礎,依然是對伴侶發自心底的欣賞。如果你欣賞對方,還愛著對方,有事兒也不是事兒;不愛的時候,雞毛蒜皮都成了能分手離婚的大事兒。

我們需要學會欣賞彼此、靈活地處理矛盾,這樣才能夠讓親密關係得到滋養;這樣,無論世事如何變化,彼此都能夠相伴一生,實現當年許下的美好承諾。

海藍博士:你失去的不是愛,而是自己

愛上自己,找回丟失的能力

失愛後,很多人會持續失眠,徹底全面地否定自己,“我不夠好,我不夠優秀,我不配,我不值得……所以,沒有人愛我。”然後在情傷中久久不能自拔,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失去了對未來的盼望。我認為,像這種情況不是失“愛”,而是失去了自我價值,失去了自尊,失去了自信,是失去了“自己”。

如果一個人沒有失去自己,失戀、分手或離婚後肯定也會傷心一段時間,但一般會這麼想:“是因為我倆的性格不合適吧!”“這個人不行,那換一個人好了!” “你不愛我,不等於我不可愛啊!”

一般來說,失去自己可能和小時候沒有從父母那裡得到足夠的愛和肯定有關。“海藍幸福家”曾經拍攝過一部10分鐘短片《被出軌,點亮了我的人生》。短片中的一鳴是北京一家三甲醫院的醫生,非常優秀能幹。結婚不到一年,她就發現口口聲聲說愛她的丈夫出軌了。離婚後,她非常痛苦,經常一個人在夜晚的長安街散步,一個人在書店的門口莫名流淚,她聽不了任何愛情歌曲,也不敢看任何親暱的情侶……傷口不能碰,一碰就崩潰。她憤恨、恐懼、疼痛,覺得自己很笨,很失敗,不值得人愛,也不會有人被她吸引。後來我們一起梳理這份感情,一鳴發現失愛的痛苦和童年有關。她覺得,如果自己考100分,爸爸媽媽就愛她;考不到100分,爸爸媽媽就不愛她。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沒有感受到自己被父母深深地無條件地愛著,他會一直懷疑自己,形成自我否定的思維模式。哪怕學業出色、事業有成,只要一遇到挫折困境,內在對自己的不確信就會凸顯出來,無論是失戀、失婚還是失業,因為他應對這些事情所欠缺的能力都是相同的。一個人是否幸福,其實跟發生了什麼沒關係,而取決於你如何看待自己,取決於自己相信的能力、自己感到安全的能力、自己發現資源的能力、自己調整情緒的能力等等。

所以,想要走出失愛的困境,一定要先學習愛上自己;不愛自己的人,沒有能力去愛別人。可以看看自己:有哪些優秀的品質、特點、能力、愛好?周圍的人,比如父母、老師、同學、同事、朋友、伴侶怎麼評價你?這樣做之後,一鳴發現自己很善良、聰明、幽默、組織能力強、工作出色,受到朋友和患者的歡迎……她流著淚對我說:“我從來沒有看到過自己有這麼好。”從這個瞬間開始,她愛上自己。而讓自己盛開,蜂蝶自然來。

想要走出情傷,還可以試試“柳暗花明法”: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閉上眼睛,做幾個緩慢深長的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在腦海中,把曾經的伴侶帶到面前。回想你和他在一起時感覺到愛的10個場景,列成清單。看一下清單,這些場景都體現了對方的什麼品質和能力?然後問問自己,只有這個人具備這些品質和能力嗎?其他人有嗎?對於自己,你發現了什麼?你在親密關係中需要改變什麼?成長什麼?如果可能的話,積極開始改變自己,修復破損的關係;如果關係已經沒有可能修復,就按照自己的標準,積極行動起來,尋找新的伴侶。

需要注意的是,現在很多人有一個誤區,以為看了一本書或上了一門課就能解決自己的情感問題,這是不可能的。我認為,書沒有看過10次,等於沒看過;方法沒有練過100次,等於沒練過。

一般來講,如果失戀、分手或離婚後超過一年還沒有放下前任,仍然被各種情緒所困擾,意味著失愛的痛苦是和你內心的創傷相連的,建議去尋求專業幫助。因為創傷就像一把鎖,鎖住了我們的智慧、力量和能力,讓我們看不見自己,不愛自己。如果能夠療愈創傷,就會釋放出很多能量,我們自然就會變得不一樣。


海藍博士:你失去的不是愛,而是自己

另外,可以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挽回,但是給對方自由,允許他選擇自己的人生;如果對方明確拒絕或者態度冷漠,確定關係無法挽回後,也不要馬上開始新的感情。有些女性因為離婚後內心太痛苦了,心理非常脆弱,身邊有男人向她獻殷勤,她就糊里糊塗地開始了新的戀情,走出情傷後才發現彼此不合適,想分手又分不了。

我有一個學員總結得特別好:“沒結婚的別急著找;結了婚的別急著離;離了婚的別急著重找。因為自己沒成長好就結婚,不僅禍害自己,也會禍害他人;不要禍害了一家,又禍害另一家。”

希望大家都能走出情傷,開始新的人生,擁有幸福的家庭。因為家庭和諧,心情就好,身體健康,工作事半功倍。“家和萬事興”這句話永遠不過時,它是人生的真諦,是生命之道,也是我的價值觀。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婚姻與家庭】創作,在今日頭條獨家首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