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護膚其實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體系,內服外用的方法都有。在許多醫學典籍中,都記載了關於護膚美容的理論。中國曆來,都是以白為美,所以古代的女子同樣追求白皙的肌膚。古代的美容偏方,很多都是常用的食材或者藥材。比如經常聽聞的珍珠粉,無論是加在胭脂和腮紅裡面還是直接敷臉亦或者內服,都是從古至今的不二良方;又比如靈芝、人蔘等藥材也都是養生駐顏的良藥。

"

古人護膚其實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體系,內服外用的方法都有。在許多醫學典籍中,都記載了關於護膚美容的理論。中國曆來,都是以白為美,所以古代的女子同樣追求白皙的肌膚。古代的美容偏方,很多都是常用的食材或者藥材。比如經常聽聞的珍珠粉,無論是加在胭脂和腮紅裡面還是直接敷臉亦或者內服,都是從古至今的不二良方;又比如靈芝、人蔘等藥材也都是養生駐顏的良藥。

古代沒有護膚美容產品,那麼古人是如何護膚美容的呢?

古人護膚美容的方法

關於護膚美容的記載其實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在《說文解字》中就有“沐”、“浴”的記載:“沐,洗面也”。洗面與洗澡都是古人注重護膚美容的兩個環節,一開始古代女子的護膚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將白芷來熬水喝。白芷是一種藥材,主要的作用就是清除黑色素,加快皮膚的新陳代謝,有美白、亮膚的作用。所以古代的女子會經常的喝白芷,希望皮膚能變得白皙無暇。

"

古人護膚其實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體系,內服外用的方法都有。在許多醫學典籍中,都記載了關於護膚美容的理論。中國曆來,都是以白為美,所以古代的女子同樣追求白皙的肌膚。古代的美容偏方,很多都是常用的食材或者藥材。比如經常聽聞的珍珠粉,無論是加在胭脂和腮紅裡面還是直接敷臉亦或者內服,都是從古至今的不二良方;又比如靈芝、人蔘等藥材也都是養生駐顏的良藥。

古代沒有護膚美容產品,那麼古人是如何護膚美容的呢?

古人護膚美容的方法

關於護膚美容的記載其實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在《說文解字》中就有“沐”、“浴”的記載:“沐,洗面也”。洗面與洗澡都是古人注重護膚美容的兩個環節,一開始古代女子的護膚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將白芷來熬水喝。白芷是一種藥材,主要的作用就是清除黑色素,加快皮膚的新陳代謝,有美白、亮膚的作用。所以古代的女子會經常的喝白芷,希望皮膚能變得白皙無暇。

古代沒有護膚美容產品,那麼古人是如何護膚美容的呢?

古人護膚美容的方法

春秋戰國時期,護膚美容只是貴族王妃們的專利,而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增長,平民女子也逐漸注重此道。在當時便出現了女子“粉黛”,“粉”用以塗面;“黛”用以畫眉。我國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就是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書中就記載了許多關於護膚美容的理論。書中闡述了男女生理特點、年齡與容貌變,鍼灸按摩等美容方法。

"

古人護膚其實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體系,內服外用的方法都有。在許多醫學典籍中,都記載了關於護膚美容的理論。中國曆來,都是以白為美,所以古代的女子同樣追求白皙的肌膚。古代的美容偏方,很多都是常用的食材或者藥材。比如經常聽聞的珍珠粉,無論是加在胭脂和腮紅裡面還是直接敷臉亦或者內服,都是從古至今的不二良方;又比如靈芝、人蔘等藥材也都是養生駐顏的良藥。

古代沒有護膚美容產品,那麼古人是如何護膚美容的呢?

古人護膚美容的方法

關於護膚美容的記載其實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在《說文解字》中就有“沐”、“浴”的記載:“沐,洗面也”。洗面與洗澡都是古人注重護膚美容的兩個環節,一開始古代女子的護膚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將白芷來熬水喝。白芷是一種藥材,主要的作用就是清除黑色素,加快皮膚的新陳代謝,有美白、亮膚的作用。所以古代的女子會經常的喝白芷,希望皮膚能變得白皙無暇。

古代沒有護膚美容產品,那麼古人是如何護膚美容的呢?

古人護膚美容的方法

春秋戰國時期,護膚美容只是貴族王妃們的專利,而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增長,平民女子也逐漸注重此道。在當時便出現了女子“粉黛”,“粉”用以塗面;“黛”用以畫眉。我國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就是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書中就記載了許多關於護膚美容的理論。書中闡述了男女生理特點、年齡與容貌變,鍼灸按摩等美容方法。

古代沒有護膚美容產品,那麼古人是如何護膚美容的呢?

古人護膚美容的方法

《黃帝內經》論述了人體毛髮、鬍鬚、顏面、皮膚以及形體與內在臟腑、經絡、陰陽、氣血、津液等之間的關係。比如(素問》篇中記載:“心者,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肺者,其華在毛,其充在皮”;“腎者,其華在發,其充在骨”;“肝者,其華在爪,其充在筋”,“脾胃,其華在脣四白,其充在肌”。說明人體內有五臟六腑氣血,體外有皮毛肌肉,內外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

古人護膚其實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體系,內服外用的方法都有。在許多醫學典籍中,都記載了關於護膚美容的理論。中國曆來,都是以白為美,所以古代的女子同樣追求白皙的肌膚。古代的美容偏方,很多都是常用的食材或者藥材。比如經常聽聞的珍珠粉,無論是加在胭脂和腮紅裡面還是直接敷臉亦或者內服,都是從古至今的不二良方;又比如靈芝、人蔘等藥材也都是養生駐顏的良藥。

古代沒有護膚美容產品,那麼古人是如何護膚美容的呢?

古人護膚美容的方法

關於護膚美容的記載其實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在《說文解字》中就有“沐”、“浴”的記載:“沐,洗面也”。洗面與洗澡都是古人注重護膚美容的兩個環節,一開始古代女子的護膚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將白芷來熬水喝。白芷是一種藥材,主要的作用就是清除黑色素,加快皮膚的新陳代謝,有美白、亮膚的作用。所以古代的女子會經常的喝白芷,希望皮膚能變得白皙無暇。

古代沒有護膚美容產品,那麼古人是如何護膚美容的呢?

古人護膚美容的方法

春秋戰國時期,護膚美容只是貴族王妃們的專利,而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增長,平民女子也逐漸注重此道。在當時便出現了女子“粉黛”,“粉”用以塗面;“黛”用以畫眉。我國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就是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書中就記載了許多關於護膚美容的理論。書中闡述了男女生理特點、年齡與容貌變,鍼灸按摩等美容方法。

古代沒有護膚美容產品,那麼古人是如何護膚美容的呢?

古人護膚美容的方法

《黃帝內經》論述了人體毛髮、鬍鬚、顏面、皮膚以及形體與內在臟腑、經絡、陰陽、氣血、津液等之間的關係。比如(素問》篇中記載:“心者,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肺者,其華在毛,其充在皮”;“腎者,其華在發,其充在骨”;“肝者,其華在爪,其充在筋”,“脾胃,其華在脣四白,其充在肌”。說明人體內有五臟六腑氣血,體外有皮毛肌肉,內外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古代沒有護膚美容產品,那麼古人是如何護膚美容的呢?

古人護膚美容的方法

其次,還論述了五官、五色等與內臟的關係,比如“肝開竅於目,腎開竅於耳,心開竅於舌,脾開竅於口,肺開竅於鼻”。青、赤、黃、白、黑分別由肝、心、脾、肺、腎五臟所主,並提出正常人皮膚顏面應以“青如翠羽,赤如雞冠,黃如蟹腹,白如啄膏,黑如烏羽”為美。在《靈樞》篇中還闡述了經絡氣血與美容的關係,強調了衛氣在美容中的重要性,“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衛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胰理致密矣”。只有衛氣調和,才能使皮膚柔潤,肌豐肉堅,容貌美麗。書中還闡述了飲食結構,食物搭配的合理性。保障人體健康。

"

古人護膚其實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體系,內服外用的方法都有。在許多醫學典籍中,都記載了關於護膚美容的理論。中國曆來,都是以白為美,所以古代的女子同樣追求白皙的肌膚。古代的美容偏方,很多都是常用的食材或者藥材。比如經常聽聞的珍珠粉,無論是加在胭脂和腮紅裡面還是直接敷臉亦或者內服,都是從古至今的不二良方;又比如靈芝、人蔘等藥材也都是養生駐顏的良藥。

古代沒有護膚美容產品,那麼古人是如何護膚美容的呢?

古人護膚美容的方法

關於護膚美容的記載其實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在《說文解字》中就有“沐”、“浴”的記載:“沐,洗面也”。洗面與洗澡都是古人注重護膚美容的兩個環節,一開始古代女子的護膚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將白芷來熬水喝。白芷是一種藥材,主要的作用就是清除黑色素,加快皮膚的新陳代謝,有美白、亮膚的作用。所以古代的女子會經常的喝白芷,希望皮膚能變得白皙無暇。

古代沒有護膚美容產品,那麼古人是如何護膚美容的呢?

古人護膚美容的方法

春秋戰國時期,護膚美容只是貴族王妃們的專利,而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增長,平民女子也逐漸注重此道。在當時便出現了女子“粉黛”,“粉”用以塗面;“黛”用以畫眉。我國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就是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書中就記載了許多關於護膚美容的理論。書中闡述了男女生理特點、年齡與容貌變,鍼灸按摩等美容方法。

古代沒有護膚美容產品,那麼古人是如何護膚美容的呢?

古人護膚美容的方法

《黃帝內經》論述了人體毛髮、鬍鬚、顏面、皮膚以及形體與內在臟腑、經絡、陰陽、氣血、津液等之間的關係。比如(素問》篇中記載:“心者,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肺者,其華在毛,其充在皮”;“腎者,其華在發,其充在骨”;“肝者,其華在爪,其充在筋”,“脾胃,其華在脣四白,其充在肌”。說明人體內有五臟六腑氣血,體外有皮毛肌肉,內外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古代沒有護膚美容產品,那麼古人是如何護膚美容的呢?

古人護膚美容的方法

其次,還論述了五官、五色等與內臟的關係,比如“肝開竅於目,腎開竅於耳,心開竅於舌,脾開竅於口,肺開竅於鼻”。青、赤、黃、白、黑分別由肝、心、脾、肺、腎五臟所主,並提出正常人皮膚顏面應以“青如翠羽,赤如雞冠,黃如蟹腹,白如啄膏,黑如烏羽”為美。在《靈樞》篇中還闡述了經絡氣血與美容的關係,強調了衛氣在美容中的重要性,“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衛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胰理致密矣”。只有衛氣調和,才能使皮膚柔潤,肌豐肉堅,容貌美麗。書中還闡述了飲食結構,食物搭配的合理性。保障人體健康。

古代沒有護膚美容產品,那麼古人是如何護膚美容的呢?

古人護膚美容的方法

與《黃帝內經》相齊名的我國第一部藥典《神農本草經》中,記載了三百六十五味藥,具有美容效果的中藥就多達四十三味。唐朝盛世年間,人民物質水平逐漸提高越發注重護膚美容,美容產品甚至被作為禮品贈送。唐朝永和公主更是形成了獨家美容祕方。洗面的祕方是用雞骨香90克,白芷、川芎、瓜萎仁各150克,皂莢300克,大豆、赤小豆各250克。這幾樣東西,都要研磨篩盡,去筋去皮,製成藥粉。洗臉時當潔麵粉用,早晚各用一次。洗澡的祕方是把米泔水(淘米水,或者舀一碗米用清水浸泡幾天)煮沸,放入鹿角膠讓其融化,再加入糯米熬成粥,粥就變成半透明固體,很像美麗的香皂,將這“香皂”晒乾,待用。再取桃仁、杏仁、黑豆、白芷、白蘞、白及、白朮、白茯苓、沉香、皁角及少許麝香,全部研成末,洗澡時用“香皂”蘸藥粉塗抹全身,可以使皮膚幼滑白嫩,身體芳香不散。

"

古人護膚其實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體系,內服外用的方法都有。在許多醫學典籍中,都記載了關於護膚美容的理論。中國曆來,都是以白為美,所以古代的女子同樣追求白皙的肌膚。古代的美容偏方,很多都是常用的食材或者藥材。比如經常聽聞的珍珠粉,無論是加在胭脂和腮紅裡面還是直接敷臉亦或者內服,都是從古至今的不二良方;又比如靈芝、人蔘等藥材也都是養生駐顏的良藥。

古代沒有護膚美容產品,那麼古人是如何護膚美容的呢?

古人護膚美容的方法

關於護膚美容的記載其實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在《說文解字》中就有“沐”、“浴”的記載:“沐,洗面也”。洗面與洗澡都是古人注重護膚美容的兩個環節,一開始古代女子的護膚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將白芷來熬水喝。白芷是一種藥材,主要的作用就是清除黑色素,加快皮膚的新陳代謝,有美白、亮膚的作用。所以古代的女子會經常的喝白芷,希望皮膚能變得白皙無暇。

古代沒有護膚美容產品,那麼古人是如何護膚美容的呢?

古人護膚美容的方法

春秋戰國時期,護膚美容只是貴族王妃們的專利,而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增長,平民女子也逐漸注重此道。在當時便出現了女子“粉黛”,“粉”用以塗面;“黛”用以畫眉。我國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就是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書中就記載了許多關於護膚美容的理論。書中闡述了男女生理特點、年齡與容貌變,鍼灸按摩等美容方法。

古代沒有護膚美容產品,那麼古人是如何護膚美容的呢?

古人護膚美容的方法

《黃帝內經》論述了人體毛髮、鬍鬚、顏面、皮膚以及形體與內在臟腑、經絡、陰陽、氣血、津液等之間的關係。比如(素問》篇中記載:“心者,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肺者,其華在毛,其充在皮”;“腎者,其華在發,其充在骨”;“肝者,其華在爪,其充在筋”,“脾胃,其華在脣四白,其充在肌”。說明人體內有五臟六腑氣血,體外有皮毛肌肉,內外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古代沒有護膚美容產品,那麼古人是如何護膚美容的呢?

古人護膚美容的方法

其次,還論述了五官、五色等與內臟的關係,比如“肝開竅於目,腎開竅於耳,心開竅於舌,脾開竅於口,肺開竅於鼻”。青、赤、黃、白、黑分別由肝、心、脾、肺、腎五臟所主,並提出正常人皮膚顏面應以“青如翠羽,赤如雞冠,黃如蟹腹,白如啄膏,黑如烏羽”為美。在《靈樞》篇中還闡述了經絡氣血與美容的關係,強調了衛氣在美容中的重要性,“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衛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胰理致密矣”。只有衛氣調和,才能使皮膚柔潤,肌豐肉堅,容貌美麗。書中還闡述了飲食結構,食物搭配的合理性。保障人體健康。

古代沒有護膚美容產品,那麼古人是如何護膚美容的呢?

古人護膚美容的方法

與《黃帝內經》相齊名的我國第一部藥典《神農本草經》中,記載了三百六十五味藥,具有美容效果的中藥就多達四十三味。唐朝盛世年間,人民物質水平逐漸提高越發注重護膚美容,美容產品甚至被作為禮品贈送。唐朝永和公主更是形成了獨家美容祕方。洗面的祕方是用雞骨香90克,白芷、川芎、瓜萎仁各150克,皂莢300克,大豆、赤小豆各250克。這幾樣東西,都要研磨篩盡,去筋去皮,製成藥粉。洗臉時當潔麵粉用,早晚各用一次。洗澡的祕方是把米泔水(淘米水,或者舀一碗米用清水浸泡幾天)煮沸,放入鹿角膠讓其融化,再加入糯米熬成粥,粥就變成半透明固體,很像美麗的香皂,將這“香皂”晒乾,待用。再取桃仁、杏仁、黑豆、白芷、白蘞、白及、白朮、白茯苓、沉香、皁角及少許麝香,全部研成末,洗澡時用“香皂”蘸藥粉塗抹全身,可以使皮膚幼滑白嫩,身體芳香不散。

古代沒有護膚美容產品,那麼古人是如何護膚美容的呢?

古人護膚美容的方法

唐代醫學家“藥王”孫思邈,著寫《備急千金要方》一書,對以往的醫學護膚美容進行了總結。記載了美容方劑的組成、配製、功效及用法,還記載了鍼灸、冷凍、磨削等美容法。還有消除面部疤痕、去除紋身、染髮、塗脣、染甲等方法及藥物。唐朝另一位醫學名家王燾著寫的《外臺祕要》,博取眾家之長,引用大量醫學典籍。書中記載了三百多種美容藥劑。

"

古人護膚其實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體系,內服外用的方法都有。在許多醫學典籍中,都記載了關於護膚美容的理論。中國曆來,都是以白為美,所以古代的女子同樣追求白皙的肌膚。古代的美容偏方,很多都是常用的食材或者藥材。比如經常聽聞的珍珠粉,無論是加在胭脂和腮紅裡面還是直接敷臉亦或者內服,都是從古至今的不二良方;又比如靈芝、人蔘等藥材也都是養生駐顏的良藥。

古代沒有護膚美容產品,那麼古人是如何護膚美容的呢?

古人護膚美容的方法

關於護膚美容的記載其實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在《說文解字》中就有“沐”、“浴”的記載:“沐,洗面也”。洗面與洗澡都是古人注重護膚美容的兩個環節,一開始古代女子的護膚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將白芷來熬水喝。白芷是一種藥材,主要的作用就是清除黑色素,加快皮膚的新陳代謝,有美白、亮膚的作用。所以古代的女子會經常的喝白芷,希望皮膚能變得白皙無暇。

古代沒有護膚美容產品,那麼古人是如何護膚美容的呢?

古人護膚美容的方法

春秋戰國時期,護膚美容只是貴族王妃們的專利,而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增長,平民女子也逐漸注重此道。在當時便出現了女子“粉黛”,“粉”用以塗面;“黛”用以畫眉。我國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就是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書中就記載了許多關於護膚美容的理論。書中闡述了男女生理特點、年齡與容貌變,鍼灸按摩等美容方法。

古代沒有護膚美容產品,那麼古人是如何護膚美容的呢?

古人護膚美容的方法

《黃帝內經》論述了人體毛髮、鬍鬚、顏面、皮膚以及形體與內在臟腑、經絡、陰陽、氣血、津液等之間的關係。比如(素問》篇中記載:“心者,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肺者,其華在毛,其充在皮”;“腎者,其華在發,其充在骨”;“肝者,其華在爪,其充在筋”,“脾胃,其華在脣四白,其充在肌”。說明人體內有五臟六腑氣血,體外有皮毛肌肉,內外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古代沒有護膚美容產品,那麼古人是如何護膚美容的呢?

古人護膚美容的方法

其次,還論述了五官、五色等與內臟的關係,比如“肝開竅於目,腎開竅於耳,心開竅於舌,脾開竅於口,肺開竅於鼻”。青、赤、黃、白、黑分別由肝、心、脾、肺、腎五臟所主,並提出正常人皮膚顏面應以“青如翠羽,赤如雞冠,黃如蟹腹,白如啄膏,黑如烏羽”為美。在《靈樞》篇中還闡述了經絡氣血與美容的關係,強調了衛氣在美容中的重要性,“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衛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胰理致密矣”。只有衛氣調和,才能使皮膚柔潤,肌豐肉堅,容貌美麗。書中還闡述了飲食結構,食物搭配的合理性。保障人體健康。

古代沒有護膚美容產品,那麼古人是如何護膚美容的呢?

古人護膚美容的方法

與《黃帝內經》相齊名的我國第一部藥典《神農本草經》中,記載了三百六十五味藥,具有美容效果的中藥就多達四十三味。唐朝盛世年間,人民物質水平逐漸提高越發注重護膚美容,美容產品甚至被作為禮品贈送。唐朝永和公主更是形成了獨家美容祕方。洗面的祕方是用雞骨香90克,白芷、川芎、瓜萎仁各150克,皂莢300克,大豆、赤小豆各250克。這幾樣東西,都要研磨篩盡,去筋去皮,製成藥粉。洗臉時當潔麵粉用,早晚各用一次。洗澡的祕方是把米泔水(淘米水,或者舀一碗米用清水浸泡幾天)煮沸,放入鹿角膠讓其融化,再加入糯米熬成粥,粥就變成半透明固體,很像美麗的香皂,將這“香皂”晒乾,待用。再取桃仁、杏仁、黑豆、白芷、白蘞、白及、白朮、白茯苓、沉香、皁角及少許麝香,全部研成末,洗澡時用“香皂”蘸藥粉塗抹全身,可以使皮膚幼滑白嫩,身體芳香不散。

古代沒有護膚美容產品,那麼古人是如何護膚美容的呢?

古人護膚美容的方法

唐代醫學家“藥王”孫思邈,著寫《備急千金要方》一書,對以往的醫學護膚美容進行了總結。記載了美容方劑的組成、配製、功效及用法,還記載了鍼灸、冷凍、磨削等美容法。還有消除面部疤痕、去除紋身、染髮、塗脣、染甲等方法及藥物。唐朝另一位醫學名家王燾著寫的《外臺祕要》,博取眾家之長,引用大量醫學典籍。書中記載了三百多種美容藥劑。

古代沒有護膚美容產品,那麼古人是如何護膚美容的呢?

古人護膚美容的方法

宋元明清時期,名醫輩出,比如宋朝王懷隱、元朝徐國楨、明朝“藥聖”李時珍。李時珍嘗百草著成《本草綱目》一書,裡面美容藥物記載多達三百種。由古至今,護膚美容在醫學中也有著不俗的地位。因為一個人的面色往往可以看出此人的身體狀況。所以對於人體的護膚保養,醫學家也極其看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