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盆景——附石盆景的製作(附圖)

盆景 火棘 紫藤 專業發稿小雷 專業發稿小雷 2017-09-24

一般樁景都是將樹樁直接種在盆土裡,它的製作與養護都比較容易。倘若樹樁活像石上生、石上長的一樣,那就是別具情趣的附石式樁景了。

附石盆景,也稱為石盆景,它是將樹木、山石巧妙地結合為一體的盆景形式。有的樹大石小,重點觀樹,劃人了樹木盆景之列;有的小石大,以賞石為重點,就劃入山水盆景之列。 附石式盆景反映了樹木生長在石上的自然風貌,是對頑強生長在崖壁石隙或峰巒巖巔的樹木形象的誇張和特寫,內容豐富,意境深遠。同時,還可以彌補一些樹木盆景的天然缺陷(例如樹幹過高的盆景用材),也是深受盆景愛好者喜愛的一種形式。附石盆景造型優美,構思精巧,形式多樣,製作簡單易於掌握,培養週期短,很受大眾的青睞。

石料的選擇:附石盆景選用的石料,軟石、硬石均可,以空隙多的軟質石料為好。這有利於樹木吸水,容易加工,最好石上有很多紋理美觀且較深的溝槽、洞穴,石隙多。石的態勢要好,石紋順乎天然以便與樹體相互襯托。一般可選用英石、砂積石、龍骨石等。

樹木的選擇:一般用於附石盆景的樹木,應具有根長、鬚根多,樹根長得快、長得粗,韌性大,生命力強,並且葉片細小,姿態優美等特點。如榆樹、榕樹、六月雪、紫藤、金銀花、雀梅、五針鬆、羅漢松、火棘、榆等。

盆栽盆景——附石盆景的製作(附圖)

具體做法有兩種:

一種是從山石的腰部或頂部向其內心部位雕鑿一個洞穴,雕鑿時儘量做到口小腹大如瓶狀,然後一邊徐徐放入培養土,一邊放入樹樁的鬚根並不斷拌動,勿使樁根蜷縮,要使根土密合,最好再對山石外形略作修改,並將山石底部修平。這時就可以把它放進盛水的淺盆中,一盆有山、有水,樹樁從巖中伸出的水附石盆景就完成了。若是制旱附石盆景,則盆內不裝水而盛土,並可將山石上下鑿通,讓樹樁穿過石洞,樹根的一部分長在石洞的土內,根的多數仍在盆土中發展生長,從外景看來,彷彿樹樁就是從石頭中長成一般。

另一種做法是將山石的各個側面雕出幾條至十幾條的槽縫,槽的走向或直或斜,且間距相當,而槽的深度與寬度應視高樹根粗細而定。山石刻槽完成後,再放入水中浸泡數日。然後以樹樁的側根一一嵌納于山石的槽縫中,邊嵌邊用膠布臨時固定。樹根嵌槽完畢後,外圍用細鉛絲繞扎幾圈作最後固定,並將膠布去掉。

接著就用河泥或稠濃之漿將樹根連同山石封塗好,再用青苔包裹於外。根端的細根部分仍須理順並種在盆土內,以後則需經常噴水,適當遮蔭,約經1年精心養護便可揭去外裹的青苔。再經1年養護,則石根表面的河泥因澆水淋雨而逐步沖刷乾淨,此時樹根已經緊貼山石,原固定之銅絲也可拆除。

隨著樹樁之生長與適應,樹根也逐步長粗,雖則根系的主要吸收部分都長在盆土內,但樹根就象龍爪一樣緊緊抓抱山石而頑強生長,很有氣勢,而且造型美,寓意深。

今天將要展示的是附石盆景的製作過程。

盆栽盆景——附石盆景的製作(附圖)

上面是將要製作的素材,一顆小榕樹和選好的石頭。

盆栽盆景——附石盆景的製作(附圖)

選一個大小合適的盆,底部放上少量泥土,將石頭放進去。

盆栽盆景——附石盆景的製作(附圖)

然後把榕樹脫盆,把泥土小心的剔乾淨,注意不要傷根。

盆栽盆景——附石盆景的製作(附圖)

觀察之後,將榕樹安放在合適的位置。

盆栽盆景——附石盆景的製作(附圖)

把根理好,嵌入到石頭的凹槽和洞穴中。

盆栽盆景——附石盆景的製作(附圖)

用細鋁絲把各個部位的根固定好。也可以用麻線,麻線的好處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腐爛,不會在根部留下勒痕。

盆栽盆景——附石盆景的製作(附圖)

固定完畢。

盆栽盆景——附石盆景的製作(附圖)

四周圍欄。

盆栽盆景——附石盆景的製作(附圖)

在圍欄中填入土壤,然後澆透水。

(網絡整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