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和古詩詞:夜半鐘聲到客船!卡爾科學實驗室第142期

古詩 寒山寺 蘇州園林 文化 卡爾科學實驗室 2017-04-11

科學和古詩詞:夜半鐘聲到客船!卡爾科學實驗室第142期

全詩以一愁字統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烏、滿天霜、江楓、漁火、不眠人,造成一種意韻濃郁的審美情境。這二句既描寫了秋夜江邊之景,又表達了作者思鄉之情。後兩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鐘聲,是一種空靈曠遠的意境。夜行無月,本難見物,而漁火醒目,霜寒可感;夜半乃闐寂之時,卻聞烏啼鐘鳴。如此明滅對照,無聲與有聲的襯托,使景皆為情中之景,聲皆為意中之音,意境疏密錯落,渾融幽遠。一縷淡淡的客愁被點染得朦朧雋永,在姑蘇城的夜空中搖曳飄忽,為那裡的一橋一水,一寺一城平添了千古風情,吸引著古往今來的尋夢者。

唐代詩人張繼的詩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興幽深,事理雙切,對後世頗有影響。但可惜流傳下來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詩是《楓橋夜泊》。

姑蘇:蘇州!蘇州是個很美的城市。

蘇州園林又稱“蘇州古典園林”,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素有“園林之城”,享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美譽.

科學和古詩詞:夜半鐘聲到客船!卡爾科學實驗室第142期

同學們,知道我們應該做什麼嗎?

對的,有感情的朗讀三遍!

科學和古詩詞:夜半鐘聲到客船!卡爾科學實驗室第142期

接下來,進入我們的科學視點: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1 鐘聲是怎麼產生的?

科學和古詩詞:夜半鐘聲到客船!卡爾科學實驗室第142期

鍾杵和鍾大力撞擊,引起鐘的振動,從而產生聲音。聲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

2 寒山寺的鐘聲為什麼能傳到江面的船上?

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 也可以在固體,液體中傳播 。聲音傳播受介質密度、種類、溫度、溼度等影響,再加上半夜裡一片寂靜,好像鐘聲傳播的更長遠!

3 詩人張繼在船上,為什麼能辨別出是寒山寺的鐘聲?

聲音的特徵有:音調、響度、音色。音調指聲音的高低,響度指聲音的大小(或強弱),音色是由發聲體本身決定的,不同的發聲體,其音調和響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

詩人張繼根據音色,辨別出是鐘聲!

科學和古詩詞:夜半鐘聲到客船!卡爾科學實驗室第142期

4 混響

聲波播時,要被各種障礙物反射,每反射一次都要被障礙物吸收一些.這樣,當聲源停止發聲後,聲波要經過多次反射和吸收,最後才消失,我們就感覺到聲源停止發聲後聲音還繼續一段時間.這種現象叫做混響

科學和古詩詞:夜半鐘聲到客船!卡爾科學實驗室第142期

分享是美德!

歡迎轉發分享給家有學童的親朋好友!

讓更多的孩子愛上科學、和科學做朋友!Thanks...

如需深度互動,請關注公眾號:卡爾科學實驗室

科學和古詩詞:夜半鐘聲到客船!卡爾科學實驗室第142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