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顯露的道德,道德是隱藏的法律

法律 眾創金融 眾創金融 2017-10-15

法律是顯露的道德,道德是隱藏的法律

來自林肯的這句名言,基本上道出了法與道德的關係。

也對,法律和道德是有天然的聯繫的,如果法律和道德沒有關係,人們的生活還如何遵循法律呢?

那麼,是否就會出現法的規定與人們的生活背道而馳,從而成為“惡法”的可能呢……

不多說,我們一起來談一下法律與道德的關係。

法律是顯露的道德,道德是隱藏的法律

法律與道德的聯繫

黑格爾說,存在即為合理。用在此處也並不為過。

道德的存在與法律存在本身就是一個相沖突又相互融合的過程。

用一句引用的較為高大上的話,就是時代在進步!

時代在進步,人們的道德觀在變化,與法律現行規定滯後性的特徵一對比,自然而然衝突就會顯現。

當然,這個衝突在一段時間內,表現的並不是那麼明顯。

那麼具體來說法律與道德之間有什麼樣的聯繫呢?

同樣作為人們行為的準則,法律與道德可謂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輔相成,互助共生的。

法律是顯露的道德,道德是隱藏的法律

(一)道德是法律的基礎和靈魂

法諺說道德是最基本的法律,並無不妥。而且道德往往成為法律的理論基礎,為解決法律問題提供著豐富的素材。

在歷史上,道德的新理念、新理論、新學說、新觀點、新流派的出現,往往是法律革命的前兆,往往會導致法律科學和制度的變革。

(二)道德是法律運作的社會基礎

法律的實施,其合法性的發揮和實現需要建立在道德這一基礎之上,可以說道德是維護社會文明進步,衡量良法與惡法的價值標準。

(三)法律是道德的載體

通過立法程序,將社會中的道德理念制度化、規範化,賦予社會的道德觀念以法律的強制力,是法律形成的一個重要途徑。

法律是顯露的道德,道德是隱藏的法律

法律與道德之間的區別

說完了聯繫,自然要說區別。兩者互不相同的事務,即使緊密相連,區別也自然是不可忽略的。

(一)法律與道德的形成

眾所周知,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而道德則是在社會生活中自發形成的。先道德,後法律的形成時間也是法律與道德的一大區別。

(二)表現形式

如果說成文法系的國家將法律規定在法典中,判例法系的國家在判例中尋找法律,那麼道德則多數是不訴諸文字,而存在於人們的意識之中。原則、抽象、模糊成為道德的眾多表現形式。

法律是顯露的道德,道德是隱藏的法律

(三)調整對象

如果說法律調整的是法律認為重要的社會關係,那麼道德調整的則幾乎是所有。

在法律上,有許多法外空間,是法律不做調整的,比如談戀愛這一事實本身(談戀愛涉及到的財產、人身權利屬於法律調整)。但道德會對談戀愛有所評價。

(四)作用的側重點

法律主要作用於人們的外部行為,對於內心世界的考究較為薄弱。而道德則是主要作用於人們的內心世界,由內而外的知道人們的生活。

(五)實現方式不同

法律,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有強大的暴力機關在背後做後盾。

道德,社會輿論及人們的自律等來維持實現。

但往往,輿論的壓力是直擊人心的。

法律是顯露的道德,道德是隱藏的法律

法律與道德並重,在依法治國的前提下,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德”,作為目前我們國家的社會關係調整機制來說,可謂是再合適不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