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不完美媽媽 寧靜 公務員 愉心理 2019-09-17
"

“我的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

和朋友聊天,朋友自豪的跟我說:

“將來我也希望找一個可以不吵架的老公,就像我的父母那樣,平靜和諧的生活一輩子。”

這世界上真的有不吵架的婚姻嗎?

不吵架的背後,到底是真正的和諧還是過於的壓抑?

"

“我的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

和朋友聊天,朋友自豪的跟我說:

“將來我也希望找一個可以不吵架的老公,就像我的父母那樣,平靜和諧的生活一輩子。”

這世界上真的有不吵架的婚姻嗎?

不吵架的背後,到底是真正的和諧還是過於的壓抑?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來訪者娟(化名)也是一個追求家庭平靜和諧的人,無奈整個家卻總是平靜不下來

娟:“我和老公從初中就已經相識,相戀5年,在我的要求下結了婚,婚後3年,沒有孩子,我在婚姻中一直妥協忍讓,可是老公的脾氣卻越來越糟,總是對我百般挑剔,我感到活著非常,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嗯,你是一個比較能夠包容對方的人,你有跟對方表達過你的不滿或者受傷的感受嗎?”

娟:“我跟他說過不讓他對我使用語言暴力,可是他卻說這是正常的吵架。他說是因為和我親近,才會吼我,是我做的不對或者不好,才會對我發脾氣。”

在他們倆的婚姻中,娟一直忍,老公一直鬧,娟還是一直忍,老公就繼續鬧,老公繼續鬧,娟還是在繼續忍,老公越來越暴躁,最後娟忍不下去了。

娟一直是那個逃的人,老公一直是那個追的人。

"

“我的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

和朋友聊天,朋友自豪的跟我說:

“將來我也希望找一個可以不吵架的老公,就像我的父母那樣,平靜和諧的生活一輩子。”

這世界上真的有不吵架的婚姻嗎?

不吵架的背後,到底是真正的和諧還是過於的壓抑?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來訪者娟(化名)也是一個追求家庭平靜和諧的人,無奈整個家卻總是平靜不下來

娟:“我和老公從初中就已經相識,相戀5年,在我的要求下結了婚,婚後3年,沒有孩子,我在婚姻中一直妥協忍讓,可是老公的脾氣卻越來越糟,總是對我百般挑剔,我感到活著非常,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嗯,你是一個比較能夠包容對方的人,你有跟對方表達過你的不滿或者受傷的感受嗎?”

娟:“我跟他說過不讓他對我使用語言暴力,可是他卻說這是正常的吵架。他說是因為和我親近,才會吼我,是我做的不對或者不好,才會對我發脾氣。”

在他們倆的婚姻中,娟一直忍,老公一直鬧,娟還是一直忍,老公就繼續鬧,老公繼續鬧,娟還是在繼續忍,老公越來越暴躁,最後娟忍不下去了。

娟一直是那個逃的人,老公一直是那個追的人。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娟為什麼在關係中這麼能忍?

娟的父母都是公務員,一直生活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家庭環境中,這導致她長大後可能缺乏一定的社會適應能力和人際關係溝通能力。

娟:“從小父母之間關係非常和諧,對我也非常疼愛,我沒有經歷大的學業和事業上的波折。在我6歲時父親曾經出軌,給母親帶來巨大傷害,但後來又迴歸了家庭,對母親儘量彌補,一直和諧生活至今。

娟的父親的出軌曾讓母親憤怒,父親的內心又非常委屈,他內心也有很多不得已的苦衷,但是他們之間都無法真誠表達內心的感受,他們害怕一旦表達,就會破壞這來之不易的寧靜與和諧。

娟的父母表面和諧的背後,很有可能就是一段假性的親密關係。

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

假性親密關係,並不是真正的親密關係,而是指伴侶雙方默認的一種狀態:利用形式上的在一起,來回避真正的在一起。

他們可能在外人看起來上親密的;但實際上,這段關係避開了雙方彼此的坦誠和接納、避開了雙方自願地為這段感情和對方的付出。

它是雙方不自覺地精心構築起來的“聯結”,是伴侶雙方的共謀。

娟的父母表面看起來和諧,但是潛意識的憤怒壓抑了下來,同時也在孩子的內心埋藏下來。

娟作為一個孩子,當她有憤怒的時候,她也不敢跟爸爸媽媽說,當她有想要的東西時,也不敢告訴爸媽,她也害怕破壞這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

正如她和老公的關係,她在一步步的退讓和妥協,目的也是為了維持一種和諧和平衡。

"

“我的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

和朋友聊天,朋友自豪的跟我說:

“將來我也希望找一個可以不吵架的老公,就像我的父母那樣,平靜和諧的生活一輩子。”

這世界上真的有不吵架的婚姻嗎?

不吵架的背後,到底是真正的和諧還是過於的壓抑?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來訪者娟(化名)也是一個追求家庭平靜和諧的人,無奈整個家卻總是平靜不下來

娟:“我和老公從初中就已經相識,相戀5年,在我的要求下結了婚,婚後3年,沒有孩子,我在婚姻中一直妥協忍讓,可是老公的脾氣卻越來越糟,總是對我百般挑剔,我感到活著非常,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嗯,你是一個比較能夠包容對方的人,你有跟對方表達過你的不滿或者受傷的感受嗎?”

娟:“我跟他說過不讓他對我使用語言暴力,可是他卻說這是正常的吵架。他說是因為和我親近,才會吼我,是我做的不對或者不好,才會對我發脾氣。”

在他們倆的婚姻中,娟一直忍,老公一直鬧,娟還是一直忍,老公就繼續鬧,老公繼續鬧,娟還是在繼續忍,老公越來越暴躁,最後娟忍不下去了。

娟一直是那個逃的人,老公一直是那個追的人。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娟為什麼在關係中這麼能忍?

娟的父母都是公務員,一直生活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家庭環境中,這導致她長大後可能缺乏一定的社會適應能力和人際關係溝通能力。

娟:“從小父母之間關係非常和諧,對我也非常疼愛,我沒有經歷大的學業和事業上的波折。在我6歲時父親曾經出軌,給母親帶來巨大傷害,但後來又迴歸了家庭,對母親儘量彌補,一直和諧生活至今。

娟的父親的出軌曾讓母親憤怒,父親的內心又非常委屈,他內心也有很多不得已的苦衷,但是他們之間都無法真誠表達內心的感受,他們害怕一旦表達,就會破壞這來之不易的寧靜與和諧。

娟的父母表面和諧的背後,很有可能就是一段假性的親密關係。

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

假性親密關係,並不是真正的親密關係,而是指伴侶雙方默認的一種狀態:利用形式上的在一起,來回避真正的在一起。

他們可能在外人看起來上親密的;但實際上,這段關係避開了雙方彼此的坦誠和接納、避開了雙方自願地為這段感情和對方的付出。

它是雙方不自覺地精心構築起來的“聯結”,是伴侶雙方的共謀。

娟的父母表面看起來和諧,但是潛意識的憤怒壓抑了下來,同時也在孩子的內心埋藏下來。

娟作為一個孩子,當她有憤怒的時候,她也不敢跟爸爸媽媽說,當她有想要的東西時,也不敢告訴爸媽,她也害怕破壞這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

正如她和老公的關係,她在一步步的退讓和妥協,目的也是為了維持一種和諧和平衡。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這麼能忍的娟會愛上一個怎樣的男人?

在娟成年之後,特別能作、能鬧的男人就會非常吸引他,她渴望像對方那樣擺脫所有的束縛和壓抑。

她喜歡他的瘋狂、喧鬧、肆無忌憚,她喜歡他能夠做自己的樣子。這就是她未能夠實現自我的一個化身。

如果我們無法消化內心的壓抑,我們就會找一個人幫助我們表達出來。此時我們可以和對方間接的在一起,釋放我們的壓抑和憤怒,同時我又可以否認這個和我有關,心安理得地懲罰他這種表達方式。

娟:“我的老公是一個非常自我,並且有主見的人,性格非常鮮明,經常和強勢的母親吵架,我喜歡他有主見的樣子,但同時也為他對我的挑剔和指責非常懊惱。”

娟的老公就正好是這樣一個人,非常自我、自戀,他有一套屬於他的標準,只要娟做不好,就會指責她:

“錢你賺不了,家裡的事你也做不好,我還要你有什麼用?”

“你為什麼光想著我這樣對你,而不想一下你自己的原因?”

“這麼一點小事你怎麼就做不好呢?”

“這樣的事情你還得讓我說多少遍你才能記得住呢?”

等等。

"

“我的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

和朋友聊天,朋友自豪的跟我說:

“將來我也希望找一個可以不吵架的老公,就像我的父母那樣,平靜和諧的生活一輩子。”

這世界上真的有不吵架的婚姻嗎?

不吵架的背後,到底是真正的和諧還是過於的壓抑?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來訪者娟(化名)也是一個追求家庭平靜和諧的人,無奈整個家卻總是平靜不下來

娟:“我和老公從初中就已經相識,相戀5年,在我的要求下結了婚,婚後3年,沒有孩子,我在婚姻中一直妥協忍讓,可是老公的脾氣卻越來越糟,總是對我百般挑剔,我感到活著非常,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嗯,你是一個比較能夠包容對方的人,你有跟對方表達過你的不滿或者受傷的感受嗎?”

娟:“我跟他說過不讓他對我使用語言暴力,可是他卻說這是正常的吵架。他說是因為和我親近,才會吼我,是我做的不對或者不好,才會對我發脾氣。”

在他們倆的婚姻中,娟一直忍,老公一直鬧,娟還是一直忍,老公就繼續鬧,老公繼續鬧,娟還是在繼續忍,老公越來越暴躁,最後娟忍不下去了。

娟一直是那個逃的人,老公一直是那個追的人。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娟為什麼在關係中這麼能忍?

娟的父母都是公務員,一直生活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家庭環境中,這導致她長大後可能缺乏一定的社會適應能力和人際關係溝通能力。

娟:“從小父母之間關係非常和諧,對我也非常疼愛,我沒有經歷大的學業和事業上的波折。在我6歲時父親曾經出軌,給母親帶來巨大傷害,但後來又迴歸了家庭,對母親儘量彌補,一直和諧生活至今。

娟的父親的出軌曾讓母親憤怒,父親的內心又非常委屈,他內心也有很多不得已的苦衷,但是他們之間都無法真誠表達內心的感受,他們害怕一旦表達,就會破壞這來之不易的寧靜與和諧。

娟的父母表面和諧的背後,很有可能就是一段假性的親密關係。

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

假性親密關係,並不是真正的親密關係,而是指伴侶雙方默認的一種狀態:利用形式上的在一起,來回避真正的在一起。

他們可能在外人看起來上親密的;但實際上,這段關係避開了雙方彼此的坦誠和接納、避開了雙方自願地為這段感情和對方的付出。

它是雙方不自覺地精心構築起來的“聯結”,是伴侶雙方的共謀。

娟的父母表面看起來和諧,但是潛意識的憤怒壓抑了下來,同時也在孩子的內心埋藏下來。

娟作為一個孩子,當她有憤怒的時候,她也不敢跟爸爸媽媽說,當她有想要的東西時,也不敢告訴爸媽,她也害怕破壞這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

正如她和老公的關係,她在一步步的退讓和妥協,目的也是為了維持一種和諧和平衡。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這麼能忍的娟會愛上一個怎樣的男人?

在娟成年之後,特別能作、能鬧的男人就會非常吸引他,她渴望像對方那樣擺脫所有的束縛和壓抑。

她喜歡他的瘋狂、喧鬧、肆無忌憚,她喜歡他能夠做自己的樣子。這就是她未能夠實現自我的一個化身。

如果我們無法消化內心的壓抑,我們就會找一個人幫助我們表達出來。此時我們可以和對方間接的在一起,釋放我們的壓抑和憤怒,同時我又可以否認這個和我有關,心安理得地懲罰他這種表達方式。

娟:“我的老公是一個非常自我,並且有主見的人,性格非常鮮明,經常和強勢的母親吵架,我喜歡他有主見的樣子,但同時也為他對我的挑剔和指責非常懊惱。”

娟的老公就正好是這樣一個人,非常自我、自戀,他有一套屬於他的標準,只要娟做不好,就會指責她:

“錢你賺不了,家裡的事你也做不好,我還要你有什麼用?”

“你為什麼光想著我這樣對你,而不想一下你自己的原因?”

“這麼一點小事你怎麼就做不好呢?”

“這樣的事情你還得讓我說多少遍你才能記得住呢?”

等等。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娟的老公為什麼會這麼能鬧?

娟的老公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異了,母親特別強勢,給了他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並幫他打點好了工作,母親會經常在老公面前抱怨父親的不好。

他和母親倆經常因為一些小事吵,說一些很難聽的話。

對於娟的老公來講,日常吵架和要求對方就是他學到的關於親密關係的相處方式。母親離異後,他和母親相依為命,他只有在和母親吵架的時候,才能感受到關係的親密和連接。

所以他要和娟鬧,潛意識當中他希望娟能像母親那樣能和他吵,這樣他就能找到從小就熟悉的親密的方式。

但是娟一直在逃,所以他一直感受不到親密,然後繼續挑剔,繼續吵,以至於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

再加上他的母親一直抱怨父親的不好,導致他無法認同父親。他一方面認同母親的能力,一方面又痛恨母親讓自己不能和父親靠近。一方面想和父親靠近,另一方面又痛恨父親軟弱。

他的內心一直有一個不能接納的自己,越是不能接納,就越是對自己挑剔,所以他對娟也是越來越挑剔。他所有的對娟的不滿,其實也是對自己的不滿和不接納。

"

“我的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

和朋友聊天,朋友自豪的跟我說:

“將來我也希望找一個可以不吵架的老公,就像我的父母那樣,平靜和諧的生活一輩子。”

這世界上真的有不吵架的婚姻嗎?

不吵架的背後,到底是真正的和諧還是過於的壓抑?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來訪者娟(化名)也是一個追求家庭平靜和諧的人,無奈整個家卻總是平靜不下來

娟:“我和老公從初中就已經相識,相戀5年,在我的要求下結了婚,婚後3年,沒有孩子,我在婚姻中一直妥協忍讓,可是老公的脾氣卻越來越糟,總是對我百般挑剔,我感到活著非常,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嗯,你是一個比較能夠包容對方的人,你有跟對方表達過你的不滿或者受傷的感受嗎?”

娟:“我跟他說過不讓他對我使用語言暴力,可是他卻說這是正常的吵架。他說是因為和我親近,才會吼我,是我做的不對或者不好,才會對我發脾氣。”

在他們倆的婚姻中,娟一直忍,老公一直鬧,娟還是一直忍,老公就繼續鬧,老公繼續鬧,娟還是在繼續忍,老公越來越暴躁,最後娟忍不下去了。

娟一直是那個逃的人,老公一直是那個追的人。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娟為什麼在關係中這麼能忍?

娟的父母都是公務員,一直生活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家庭環境中,這導致她長大後可能缺乏一定的社會適應能力和人際關係溝通能力。

娟:“從小父母之間關係非常和諧,對我也非常疼愛,我沒有經歷大的學業和事業上的波折。在我6歲時父親曾經出軌,給母親帶來巨大傷害,但後來又迴歸了家庭,對母親儘量彌補,一直和諧生活至今。

娟的父親的出軌曾讓母親憤怒,父親的內心又非常委屈,他內心也有很多不得已的苦衷,但是他們之間都無法真誠表達內心的感受,他們害怕一旦表達,就會破壞這來之不易的寧靜與和諧。

娟的父母表面和諧的背後,很有可能就是一段假性的親密關係。

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

假性親密關係,並不是真正的親密關係,而是指伴侶雙方默認的一種狀態:利用形式上的在一起,來回避真正的在一起。

他們可能在外人看起來上親密的;但實際上,這段關係避開了雙方彼此的坦誠和接納、避開了雙方自願地為這段感情和對方的付出。

它是雙方不自覺地精心構築起來的“聯結”,是伴侶雙方的共謀。

娟的父母表面看起來和諧,但是潛意識的憤怒壓抑了下來,同時也在孩子的內心埋藏下來。

娟作為一個孩子,當她有憤怒的時候,她也不敢跟爸爸媽媽說,當她有想要的東西時,也不敢告訴爸媽,她也害怕破壞這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

正如她和老公的關係,她在一步步的退讓和妥協,目的也是為了維持一種和諧和平衡。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這麼能忍的娟會愛上一個怎樣的男人?

在娟成年之後,特別能作、能鬧的男人就會非常吸引他,她渴望像對方那樣擺脫所有的束縛和壓抑。

她喜歡他的瘋狂、喧鬧、肆無忌憚,她喜歡他能夠做自己的樣子。這就是她未能夠實現自我的一個化身。

如果我們無法消化內心的壓抑,我們就會找一個人幫助我們表達出來。此時我們可以和對方間接的在一起,釋放我們的壓抑和憤怒,同時我又可以否認這個和我有關,心安理得地懲罰他這種表達方式。

娟:“我的老公是一個非常自我,並且有主見的人,性格非常鮮明,經常和強勢的母親吵架,我喜歡他有主見的樣子,但同時也為他對我的挑剔和指責非常懊惱。”

娟的老公就正好是這樣一個人,非常自我、自戀,他有一套屬於他的標準,只要娟做不好,就會指責她:

“錢你賺不了,家裡的事你也做不好,我還要你有什麼用?”

“你為什麼光想著我這樣對你,而不想一下你自己的原因?”

“這麼一點小事你怎麼就做不好呢?”

“這樣的事情你還得讓我說多少遍你才能記得住呢?”

等等。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娟的老公為什麼會這麼能鬧?

娟的老公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異了,母親特別強勢,給了他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並幫他打點好了工作,母親會經常在老公面前抱怨父親的不好。

他和母親倆經常因為一些小事吵,說一些很難聽的話。

對於娟的老公來講,日常吵架和要求對方就是他學到的關於親密關係的相處方式。母親離異後,他和母親相依為命,他只有在和母親吵架的時候,才能感受到關係的親密和連接。

所以他要和娟鬧,潛意識當中他希望娟能像母親那樣能和他吵,這樣他就能找到從小就熟悉的親密的方式。

但是娟一直在逃,所以他一直感受不到親密,然後繼續挑剔,繼續吵,以至於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

再加上他的母親一直抱怨父親的不好,導致他無法認同父親。他一方面認同母親的能力,一方面又痛恨母親讓自己不能和父親靠近。一方面想和父親靠近,另一方面又痛恨父親軟弱。

他的內心一直有一個不能接納的自己,越是不能接納,就越是對自己挑剔,所以他對娟也是越來越挑剔。他所有的對娟的不滿,其實也是對自己的不滿和不接納。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親密關係的本質

親密關係的本質就是投射性認同。

"投射"是將自身擁有的難以接受的想法、感受、特質或行為歸於他人的心理過程。"投射"屬於心理層面的,因此可稱之為"心理投射"。

"投射性認同",最早由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梅蘭妮.克萊因提出的,在精神分析的客體關係理論裡,“投射性認同”是一個誘導他人,以一種限定的方式來作出反應模式,即當事人早年與撫養者或重要他人之間的互動模式的內化成自體的一部分,將置於現實的人際關係領域中。

“投射性認同”較“投射”比起來更為複雜一些。

娟一直生活在平靜的家庭環境中,父母沒有給予她發展自我的空間,所以她一直到成年都沒有發展出自我的意識,父母過度強調了和諧的重要性,而忽視了挑戰和自我的樂趣。

她的自我處於長期的冬眠狀態,她只能適應一個比較靜止的單調的生活,而丈夫則不一樣。丈夫習慣的是一個喧鬧,有鬥爭意識的家庭氛圍。

起初戀愛的時候,娟渴望像老公一樣活出自我,而他的老公渴望像她那樣的沉靜。但久而久之,他們還是習慣彼此曾經在原生家庭中的狀態。

娟和她的老公就是這樣因為投射性認同而走在了一起,他們無法在內心當中消化自己的另一個部分,就會讓對方幫助自己消化。

當認定的對方不能很好的消化時,衝突和矛盾就會產生,婚姻的危機就開始出現。

"

“我的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

和朋友聊天,朋友自豪的跟我說:

“將來我也希望找一個可以不吵架的老公,就像我的父母那樣,平靜和諧的生活一輩子。”

這世界上真的有不吵架的婚姻嗎?

不吵架的背後,到底是真正的和諧還是過於的壓抑?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來訪者娟(化名)也是一個追求家庭平靜和諧的人,無奈整個家卻總是平靜不下來

娟:“我和老公從初中就已經相識,相戀5年,在我的要求下結了婚,婚後3年,沒有孩子,我在婚姻中一直妥協忍讓,可是老公的脾氣卻越來越糟,總是對我百般挑剔,我感到活著非常,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嗯,你是一個比較能夠包容對方的人,你有跟對方表達過你的不滿或者受傷的感受嗎?”

娟:“我跟他說過不讓他對我使用語言暴力,可是他卻說這是正常的吵架。他說是因為和我親近,才會吼我,是我做的不對或者不好,才會對我發脾氣。”

在他們倆的婚姻中,娟一直忍,老公一直鬧,娟還是一直忍,老公就繼續鬧,老公繼續鬧,娟還是在繼續忍,老公越來越暴躁,最後娟忍不下去了。

娟一直是那個逃的人,老公一直是那個追的人。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娟為什麼在關係中這麼能忍?

娟的父母都是公務員,一直生活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家庭環境中,這導致她長大後可能缺乏一定的社會適應能力和人際關係溝通能力。

娟:“從小父母之間關係非常和諧,對我也非常疼愛,我沒有經歷大的學業和事業上的波折。在我6歲時父親曾經出軌,給母親帶來巨大傷害,但後來又迴歸了家庭,對母親儘量彌補,一直和諧生活至今。

娟的父親的出軌曾讓母親憤怒,父親的內心又非常委屈,他內心也有很多不得已的苦衷,但是他們之間都無法真誠表達內心的感受,他們害怕一旦表達,就會破壞這來之不易的寧靜與和諧。

娟的父母表面和諧的背後,很有可能就是一段假性的親密關係。

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

假性親密關係,並不是真正的親密關係,而是指伴侶雙方默認的一種狀態:利用形式上的在一起,來回避真正的在一起。

他們可能在外人看起來上親密的;但實際上,這段關係避開了雙方彼此的坦誠和接納、避開了雙方自願地為這段感情和對方的付出。

它是雙方不自覺地精心構築起來的“聯結”,是伴侶雙方的共謀。

娟的父母表面看起來和諧,但是潛意識的憤怒壓抑了下來,同時也在孩子的內心埋藏下來。

娟作為一個孩子,當她有憤怒的時候,她也不敢跟爸爸媽媽說,當她有想要的東西時,也不敢告訴爸媽,她也害怕破壞這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

正如她和老公的關係,她在一步步的退讓和妥協,目的也是為了維持一種和諧和平衡。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這麼能忍的娟會愛上一個怎樣的男人?

在娟成年之後,特別能作、能鬧的男人就會非常吸引他,她渴望像對方那樣擺脫所有的束縛和壓抑。

她喜歡他的瘋狂、喧鬧、肆無忌憚,她喜歡他能夠做自己的樣子。這就是她未能夠實現自我的一個化身。

如果我們無法消化內心的壓抑,我們就會找一個人幫助我們表達出來。此時我們可以和對方間接的在一起,釋放我們的壓抑和憤怒,同時我又可以否認這個和我有關,心安理得地懲罰他這種表達方式。

娟:“我的老公是一個非常自我,並且有主見的人,性格非常鮮明,經常和強勢的母親吵架,我喜歡他有主見的樣子,但同時也為他對我的挑剔和指責非常懊惱。”

娟的老公就正好是這樣一個人,非常自我、自戀,他有一套屬於他的標準,只要娟做不好,就會指責她:

“錢你賺不了,家裡的事你也做不好,我還要你有什麼用?”

“你為什麼光想著我這樣對你,而不想一下你自己的原因?”

“這麼一點小事你怎麼就做不好呢?”

“這樣的事情你還得讓我說多少遍你才能記得住呢?”

等等。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娟的老公為什麼會這麼能鬧?

娟的老公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異了,母親特別強勢,給了他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並幫他打點好了工作,母親會經常在老公面前抱怨父親的不好。

他和母親倆經常因為一些小事吵,說一些很難聽的話。

對於娟的老公來講,日常吵架和要求對方就是他學到的關於親密關係的相處方式。母親離異後,他和母親相依為命,他只有在和母親吵架的時候,才能感受到關係的親密和連接。

所以他要和娟鬧,潛意識當中他希望娟能像母親那樣能和他吵,這樣他就能找到從小就熟悉的親密的方式。

但是娟一直在逃,所以他一直感受不到親密,然後繼續挑剔,繼續吵,以至於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

再加上他的母親一直抱怨父親的不好,導致他無法認同父親。他一方面認同母親的能力,一方面又痛恨母親讓自己不能和父親靠近。一方面想和父親靠近,另一方面又痛恨父親軟弱。

他的內心一直有一個不能接納的自己,越是不能接納,就越是對自己挑剔,所以他對娟也是越來越挑剔。他所有的對娟的不滿,其實也是對自己的不滿和不接納。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親密關係的本質

親密關係的本質就是投射性認同。

"投射"是將自身擁有的難以接受的想法、感受、特質或行為歸於他人的心理過程。"投射"屬於心理層面的,因此可稱之為"心理投射"。

"投射性認同",最早由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梅蘭妮.克萊因提出的,在精神分析的客體關係理論裡,“投射性認同”是一個誘導他人,以一種限定的方式來作出反應模式,即當事人早年與撫養者或重要他人之間的互動模式的內化成自體的一部分,將置於現實的人際關係領域中。

“投射性認同”較“投射”比起來更為複雜一些。

娟一直生活在平靜的家庭環境中,父母沒有給予她發展自我的空間,所以她一直到成年都沒有發展出自我的意識,父母過度強調了和諧的重要性,而忽視了挑戰和自我的樂趣。

她的自我處於長期的冬眠狀態,她只能適應一個比較靜止的單調的生活,而丈夫則不一樣。丈夫習慣的是一個喧鬧,有鬥爭意識的家庭氛圍。

起初戀愛的時候,娟渴望像老公一樣活出自我,而他的老公渴望像她那樣的沉靜。但久而久之,他們還是習慣彼此曾經在原生家庭中的狀態。

娟和她的老公就是這樣因為投射性認同而走在了一起,他們無法在內心當中消化自己的另一個部分,就會讓對方幫助自己消化。

當認定的對方不能很好的消化時,衝突和矛盾就會產生,婚姻的危機就開始出現。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如何發展真正的親密關係

01看到如此隱忍背後的原因

我:“你有沒有想過你在關係中為什麼一直妥協忍讓,你有害怕什麼嗎?”

娟:“起初是我覺著他上班辛苦,所以就才採取了包容的態度。後來我發現他根本沒有因為我的體諒而收斂一點,開始變本加厲了。

我想我還是有害怕的,我害怕表達自己的立場,對方會離開我。我害怕一旦不妥協,我就會失去這段關係。我不知道和老公衝突了該怎麼處理,衝突對於我來說,非常恐怖,我向往和父母那樣的和諧的家庭關係。

我不知道離開他會是什麼樣的結果。雖然這個環境現在已經讓我很不舒服了,但我還是不想離開。”

我:“你發現了隱忍的背後是自己深深的恐懼,我們不急於探索如何消除恐懼,我們先看到自己,看到自己恐懼的這一份,慢慢的認識自己,覺醒自己。”

"

“我的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

和朋友聊天,朋友自豪的跟我說:

“將來我也希望找一個可以不吵架的老公,就像我的父母那樣,平靜和諧的生活一輩子。”

這世界上真的有不吵架的婚姻嗎?

不吵架的背後,到底是真正的和諧還是過於的壓抑?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來訪者娟(化名)也是一個追求家庭平靜和諧的人,無奈整個家卻總是平靜不下來

娟:“我和老公從初中就已經相識,相戀5年,在我的要求下結了婚,婚後3年,沒有孩子,我在婚姻中一直妥協忍讓,可是老公的脾氣卻越來越糟,總是對我百般挑剔,我感到活著非常,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嗯,你是一個比較能夠包容對方的人,你有跟對方表達過你的不滿或者受傷的感受嗎?”

娟:“我跟他說過不讓他對我使用語言暴力,可是他卻說這是正常的吵架。他說是因為和我親近,才會吼我,是我做的不對或者不好,才會對我發脾氣。”

在他們倆的婚姻中,娟一直忍,老公一直鬧,娟還是一直忍,老公就繼續鬧,老公繼續鬧,娟還是在繼續忍,老公越來越暴躁,最後娟忍不下去了。

娟一直是那個逃的人,老公一直是那個追的人。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娟為什麼在關係中這麼能忍?

娟的父母都是公務員,一直生活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家庭環境中,這導致她長大後可能缺乏一定的社會適應能力和人際關係溝通能力。

娟:“從小父母之間關係非常和諧,對我也非常疼愛,我沒有經歷大的學業和事業上的波折。在我6歲時父親曾經出軌,給母親帶來巨大傷害,但後來又迴歸了家庭,對母親儘量彌補,一直和諧生活至今。

娟的父親的出軌曾讓母親憤怒,父親的內心又非常委屈,他內心也有很多不得已的苦衷,但是他們之間都無法真誠表達內心的感受,他們害怕一旦表達,就會破壞這來之不易的寧靜與和諧。

娟的父母表面和諧的背後,很有可能就是一段假性的親密關係。

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

假性親密關係,並不是真正的親密關係,而是指伴侶雙方默認的一種狀態:利用形式上的在一起,來回避真正的在一起。

他們可能在外人看起來上親密的;但實際上,這段關係避開了雙方彼此的坦誠和接納、避開了雙方自願地為這段感情和對方的付出。

它是雙方不自覺地精心構築起來的“聯結”,是伴侶雙方的共謀。

娟的父母表面看起來和諧,但是潛意識的憤怒壓抑了下來,同時也在孩子的內心埋藏下來。

娟作為一個孩子,當她有憤怒的時候,她也不敢跟爸爸媽媽說,當她有想要的東西時,也不敢告訴爸媽,她也害怕破壞這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

正如她和老公的關係,她在一步步的退讓和妥協,目的也是為了維持一種和諧和平衡。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這麼能忍的娟會愛上一個怎樣的男人?

在娟成年之後,特別能作、能鬧的男人就會非常吸引他,她渴望像對方那樣擺脫所有的束縛和壓抑。

她喜歡他的瘋狂、喧鬧、肆無忌憚,她喜歡他能夠做自己的樣子。這就是她未能夠實現自我的一個化身。

如果我們無法消化內心的壓抑,我們就會找一個人幫助我們表達出來。此時我們可以和對方間接的在一起,釋放我們的壓抑和憤怒,同時我又可以否認這個和我有關,心安理得地懲罰他這種表達方式。

娟:“我的老公是一個非常自我,並且有主見的人,性格非常鮮明,經常和強勢的母親吵架,我喜歡他有主見的樣子,但同時也為他對我的挑剔和指責非常懊惱。”

娟的老公就正好是這樣一個人,非常自我、自戀,他有一套屬於他的標準,只要娟做不好,就會指責她:

“錢你賺不了,家裡的事你也做不好,我還要你有什麼用?”

“你為什麼光想著我這樣對你,而不想一下你自己的原因?”

“這麼一點小事你怎麼就做不好呢?”

“這樣的事情你還得讓我說多少遍你才能記得住呢?”

等等。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娟的老公為什麼會這麼能鬧?

娟的老公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異了,母親特別強勢,給了他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並幫他打點好了工作,母親會經常在老公面前抱怨父親的不好。

他和母親倆經常因為一些小事吵,說一些很難聽的話。

對於娟的老公來講,日常吵架和要求對方就是他學到的關於親密關係的相處方式。母親離異後,他和母親相依為命,他只有在和母親吵架的時候,才能感受到關係的親密和連接。

所以他要和娟鬧,潛意識當中他希望娟能像母親那樣能和他吵,這樣他就能找到從小就熟悉的親密的方式。

但是娟一直在逃,所以他一直感受不到親密,然後繼續挑剔,繼續吵,以至於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

再加上他的母親一直抱怨父親的不好,導致他無法認同父親。他一方面認同母親的能力,一方面又痛恨母親讓自己不能和父親靠近。一方面想和父親靠近,另一方面又痛恨父親軟弱。

他的內心一直有一個不能接納的自己,越是不能接納,就越是對自己挑剔,所以他對娟也是越來越挑剔。他所有的對娟的不滿,其實也是對自己的不滿和不接納。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親密關係的本質

親密關係的本質就是投射性認同。

"投射"是將自身擁有的難以接受的想法、感受、特質或行為歸於他人的心理過程。"投射"屬於心理層面的,因此可稱之為"心理投射"。

"投射性認同",最早由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梅蘭妮.克萊因提出的,在精神分析的客體關係理論裡,“投射性認同”是一個誘導他人,以一種限定的方式來作出反應模式,即當事人早年與撫養者或重要他人之間的互動模式的內化成自體的一部分,將置於現實的人際關係領域中。

“投射性認同”較“投射”比起來更為複雜一些。

娟一直生活在平靜的家庭環境中,父母沒有給予她發展自我的空間,所以她一直到成年都沒有發展出自我的意識,父母過度強調了和諧的重要性,而忽視了挑戰和自我的樂趣。

她的自我處於長期的冬眠狀態,她只能適應一個比較靜止的單調的生活,而丈夫則不一樣。丈夫習慣的是一個喧鬧,有鬥爭意識的家庭氛圍。

起初戀愛的時候,娟渴望像老公一樣活出自我,而他的老公渴望像她那樣的沉靜。但久而久之,他們還是習慣彼此曾經在原生家庭中的狀態。

娟和她的老公就是這樣因為投射性認同而走在了一起,他們無法在內心當中消化自己的另一個部分,就會讓對方幫助自己消化。

當認定的對方不能很好的消化時,衝突和矛盾就會產生,婚姻的危機就開始出現。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如何發展真正的親密關係

01看到如此隱忍背後的原因

我:“你有沒有想過你在關係中為什麼一直妥協忍讓,你有害怕什麼嗎?”

娟:“起初是我覺著他上班辛苦,所以就才採取了包容的態度。後來我發現他根本沒有因為我的體諒而收斂一點,開始變本加厲了。

我想我還是有害怕的,我害怕表達自己的立場,對方會離開我。我害怕一旦不妥協,我就會失去這段關係。我不知道和老公衝突了該怎麼處理,衝突對於我來說,非常恐怖,我向往和父母那樣的和諧的家庭關係。

我不知道離開他會是什麼樣的結果。雖然這個環境現在已經讓我很不舒服了,但我還是不想離開。”

我:“你發現了隱忍的背後是自己深深的恐懼,我們不急於探索如何消除恐懼,我們先看到自己,看到自己恐懼的這一份,慢慢的認識自己,覺醒自己。”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02自我的覺醒

我:“你現在可以試著去表達一下,自己對父母的憤怒,對老公的不滿,將你潛意識裡更多的東西呈現出來。”

娟:“我想對我父母說:爸爸媽媽,你們不要再忍了,你們對對方有什麼不滿吵出來吧!

我想對我老公說:老公,你不要再挑剔我了,我已經很努力了,再說什麼東西也不可能完美無缺。你這樣挑剔,我很憤怒,也很難過。”

慢慢的看見自己的憤怒、受傷、難過等情緒,讓內心當中那個沉睡的自我被喚醒。

"

“我的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

和朋友聊天,朋友自豪的跟我說:

“將來我也希望找一個可以不吵架的老公,就像我的父母那樣,平靜和諧的生活一輩子。”

這世界上真的有不吵架的婚姻嗎?

不吵架的背後,到底是真正的和諧還是過於的壓抑?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來訪者娟(化名)也是一個追求家庭平靜和諧的人,無奈整個家卻總是平靜不下來

娟:“我和老公從初中就已經相識,相戀5年,在我的要求下結了婚,婚後3年,沒有孩子,我在婚姻中一直妥協忍讓,可是老公的脾氣卻越來越糟,總是對我百般挑剔,我感到活著非常,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嗯,你是一個比較能夠包容對方的人,你有跟對方表達過你的不滿或者受傷的感受嗎?”

娟:“我跟他說過不讓他對我使用語言暴力,可是他卻說這是正常的吵架。他說是因為和我親近,才會吼我,是我做的不對或者不好,才會對我發脾氣。”

在他們倆的婚姻中,娟一直忍,老公一直鬧,娟還是一直忍,老公就繼續鬧,老公繼續鬧,娟還是在繼續忍,老公越來越暴躁,最後娟忍不下去了。

娟一直是那個逃的人,老公一直是那個追的人。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娟為什麼在關係中這麼能忍?

娟的父母都是公務員,一直生活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家庭環境中,這導致她長大後可能缺乏一定的社會適應能力和人際關係溝通能力。

娟:“從小父母之間關係非常和諧,對我也非常疼愛,我沒有經歷大的學業和事業上的波折。在我6歲時父親曾經出軌,給母親帶來巨大傷害,但後來又迴歸了家庭,對母親儘量彌補,一直和諧生活至今。

娟的父親的出軌曾讓母親憤怒,父親的內心又非常委屈,他內心也有很多不得已的苦衷,但是他們之間都無法真誠表達內心的感受,他們害怕一旦表達,就會破壞這來之不易的寧靜與和諧。

娟的父母表面和諧的背後,很有可能就是一段假性的親密關係。

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

假性親密關係,並不是真正的親密關係,而是指伴侶雙方默認的一種狀態:利用形式上的在一起,來回避真正的在一起。

他們可能在外人看起來上親密的;但實際上,這段關係避開了雙方彼此的坦誠和接納、避開了雙方自願地為這段感情和對方的付出。

它是雙方不自覺地精心構築起來的“聯結”,是伴侶雙方的共謀。

娟的父母表面看起來和諧,但是潛意識的憤怒壓抑了下來,同時也在孩子的內心埋藏下來。

娟作為一個孩子,當她有憤怒的時候,她也不敢跟爸爸媽媽說,當她有想要的東西時,也不敢告訴爸媽,她也害怕破壞這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

正如她和老公的關係,她在一步步的退讓和妥協,目的也是為了維持一種和諧和平衡。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這麼能忍的娟會愛上一個怎樣的男人?

在娟成年之後,特別能作、能鬧的男人就會非常吸引他,她渴望像對方那樣擺脫所有的束縛和壓抑。

她喜歡他的瘋狂、喧鬧、肆無忌憚,她喜歡他能夠做自己的樣子。這就是她未能夠實現自我的一個化身。

如果我們無法消化內心的壓抑,我們就會找一個人幫助我們表達出來。此時我們可以和對方間接的在一起,釋放我們的壓抑和憤怒,同時我又可以否認這個和我有關,心安理得地懲罰他這種表達方式。

娟:“我的老公是一個非常自我,並且有主見的人,性格非常鮮明,經常和強勢的母親吵架,我喜歡他有主見的樣子,但同時也為他對我的挑剔和指責非常懊惱。”

娟的老公就正好是這樣一個人,非常自我、自戀,他有一套屬於他的標準,只要娟做不好,就會指責她:

“錢你賺不了,家裡的事你也做不好,我還要你有什麼用?”

“你為什麼光想著我這樣對你,而不想一下你自己的原因?”

“這麼一點小事你怎麼就做不好呢?”

“這樣的事情你還得讓我說多少遍你才能記得住呢?”

等等。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娟的老公為什麼會這麼能鬧?

娟的老公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異了,母親特別強勢,給了他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並幫他打點好了工作,母親會經常在老公面前抱怨父親的不好。

他和母親倆經常因為一些小事吵,說一些很難聽的話。

對於娟的老公來講,日常吵架和要求對方就是他學到的關於親密關係的相處方式。母親離異後,他和母親相依為命,他只有在和母親吵架的時候,才能感受到關係的親密和連接。

所以他要和娟鬧,潛意識當中他希望娟能像母親那樣能和他吵,這樣他就能找到從小就熟悉的親密的方式。

但是娟一直在逃,所以他一直感受不到親密,然後繼續挑剔,繼續吵,以至於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

再加上他的母親一直抱怨父親的不好,導致他無法認同父親。他一方面認同母親的能力,一方面又痛恨母親讓自己不能和父親靠近。一方面想和父親靠近,另一方面又痛恨父親軟弱。

他的內心一直有一個不能接納的自己,越是不能接納,就越是對自己挑剔,所以他對娟也是越來越挑剔。他所有的對娟的不滿,其實也是對自己的不滿和不接納。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親密關係的本質

親密關係的本質就是投射性認同。

"投射"是將自身擁有的難以接受的想法、感受、特質或行為歸於他人的心理過程。"投射"屬於心理層面的,因此可稱之為"心理投射"。

"投射性認同",最早由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梅蘭妮.克萊因提出的,在精神分析的客體關係理論裡,“投射性認同”是一個誘導他人,以一種限定的方式來作出反應模式,即當事人早年與撫養者或重要他人之間的互動模式的內化成自體的一部分,將置於現實的人際關係領域中。

“投射性認同”較“投射”比起來更為複雜一些。

娟一直生活在平靜的家庭環境中,父母沒有給予她發展自我的空間,所以她一直到成年都沒有發展出自我的意識,父母過度強調了和諧的重要性,而忽視了挑戰和自我的樂趣。

她的自我處於長期的冬眠狀態,她只能適應一個比較靜止的單調的生活,而丈夫則不一樣。丈夫習慣的是一個喧鬧,有鬥爭意識的家庭氛圍。

起初戀愛的時候,娟渴望像老公一樣活出自我,而他的老公渴望像她那樣的沉靜。但久而久之,他們還是習慣彼此曾經在原生家庭中的狀態。

娟和她的老公就是這樣因為投射性認同而走在了一起,他們無法在內心當中消化自己的另一個部分,就會讓對方幫助自己消化。

當認定的對方不能很好的消化時,衝突和矛盾就會產生,婚姻的危機就開始出現。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如何發展真正的親密關係

01看到如此隱忍背後的原因

我:“你有沒有想過你在關係中為什麼一直妥協忍讓,你有害怕什麼嗎?”

娟:“起初是我覺著他上班辛苦,所以就才採取了包容的態度。後來我發現他根本沒有因為我的體諒而收斂一點,開始變本加厲了。

我想我還是有害怕的,我害怕表達自己的立場,對方會離開我。我害怕一旦不妥協,我就會失去這段關係。我不知道和老公衝突了該怎麼處理,衝突對於我來說,非常恐怖,我向往和父母那樣的和諧的家庭關係。

我不知道離開他會是什麼樣的結果。雖然這個環境現在已經讓我很不舒服了,但我還是不想離開。”

我:“你發現了隱忍的背後是自己深深的恐懼,我們不急於探索如何消除恐懼,我們先看到自己,看到自己恐懼的這一份,慢慢的認識自己,覺醒自己。”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02自我的覺醒

我:“你現在可以試著去表達一下,自己對父母的憤怒,對老公的不滿,將你潛意識裡更多的東西呈現出來。”

娟:“我想對我父母說:爸爸媽媽,你們不要再忍了,你們對對方有什麼不滿吵出來吧!

我想對我老公說:老公,你不要再挑剔我了,我已經很努力了,再說什麼東西也不可能完美無缺。你這樣挑剔,我很憤怒,也很難過。”

慢慢的看見自己的憤怒、受傷、難過等情緒,讓內心當中那個沉睡的自我被喚醒。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03自我的堅定

當自我覺醒之後,試著堅定和捍衛自己的立場。

自我堅定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為自己主張”的個人品質;擁有這種品質的人,能夠為了維護自己的立場、達到目標、克服困難而堅定表達,但不傷害到他人的權利,並且能夠控制那些有攻擊性的衝動。

一是要維護自己的個人邊界,絕不允許他人侵犯和操縱自己,絕不為了取悅他人而做自己並不願意做的事情。

二是尊重他人的邊界,不用要求的語氣說話,不過分的影響別人,不要認為自己有傷害對方的權利。

娟應該做的是維護自己的個人邊界,捍衛自己的人格和主權;她的老公要注意學會尊重別人的邊界,理解對方的感受。

如此,關係才能在一個平等的基礎上逐步展開。

一個自我堅定的人,不會因為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而感到恐懼,而是會用尊重他人邊界的方式來表達,同時面對他人的攻擊,他們也會維護好自己的邊界

"

“我的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

和朋友聊天,朋友自豪的跟我說:

“將來我也希望找一個可以不吵架的老公,就像我的父母那樣,平靜和諧的生活一輩子。”

這世界上真的有不吵架的婚姻嗎?

不吵架的背後,到底是真正的和諧還是過於的壓抑?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來訪者娟(化名)也是一個追求家庭平靜和諧的人,無奈整個家卻總是平靜不下來

娟:“我和老公從初中就已經相識,相戀5年,在我的要求下結了婚,婚後3年,沒有孩子,我在婚姻中一直妥協忍讓,可是老公的脾氣卻越來越糟,總是對我百般挑剔,我感到活著非常,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嗯,你是一個比較能夠包容對方的人,你有跟對方表達過你的不滿或者受傷的感受嗎?”

娟:“我跟他說過不讓他對我使用語言暴力,可是他卻說這是正常的吵架。他說是因為和我親近,才會吼我,是我做的不對或者不好,才會對我發脾氣。”

在他們倆的婚姻中,娟一直忍,老公一直鬧,娟還是一直忍,老公就繼續鬧,老公繼續鬧,娟還是在繼續忍,老公越來越暴躁,最後娟忍不下去了。

娟一直是那個逃的人,老公一直是那個追的人。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娟為什麼在關係中這麼能忍?

娟的父母都是公務員,一直生活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家庭環境中,這導致她長大後可能缺乏一定的社會適應能力和人際關係溝通能力。

娟:“從小父母之間關係非常和諧,對我也非常疼愛,我沒有經歷大的學業和事業上的波折。在我6歲時父親曾經出軌,給母親帶來巨大傷害,但後來又迴歸了家庭,對母親儘量彌補,一直和諧生活至今。

娟的父親的出軌曾讓母親憤怒,父親的內心又非常委屈,他內心也有很多不得已的苦衷,但是他們之間都無法真誠表達內心的感受,他們害怕一旦表達,就會破壞這來之不易的寧靜與和諧。

娟的父母表面和諧的背後,很有可能就是一段假性的親密關係。

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

假性親密關係,並不是真正的親密關係,而是指伴侶雙方默認的一種狀態:利用形式上的在一起,來回避真正的在一起。

他們可能在外人看起來上親密的;但實際上,這段關係避開了雙方彼此的坦誠和接納、避開了雙方自願地為這段感情和對方的付出。

它是雙方不自覺地精心構築起來的“聯結”,是伴侶雙方的共謀。

娟的父母表面看起來和諧,但是潛意識的憤怒壓抑了下來,同時也在孩子的內心埋藏下來。

娟作為一個孩子,當她有憤怒的時候,她也不敢跟爸爸媽媽說,當她有想要的東西時,也不敢告訴爸媽,她也害怕破壞這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

正如她和老公的關係,她在一步步的退讓和妥協,目的也是為了維持一種和諧和平衡。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這麼能忍的娟會愛上一個怎樣的男人?

在娟成年之後,特別能作、能鬧的男人就會非常吸引他,她渴望像對方那樣擺脫所有的束縛和壓抑。

她喜歡他的瘋狂、喧鬧、肆無忌憚,她喜歡他能夠做自己的樣子。這就是她未能夠實現自我的一個化身。

如果我們無法消化內心的壓抑,我們就會找一個人幫助我們表達出來。此時我們可以和對方間接的在一起,釋放我們的壓抑和憤怒,同時我又可以否認這個和我有關,心安理得地懲罰他這種表達方式。

娟:“我的老公是一個非常自我,並且有主見的人,性格非常鮮明,經常和強勢的母親吵架,我喜歡他有主見的樣子,但同時也為他對我的挑剔和指責非常懊惱。”

娟的老公就正好是這樣一個人,非常自我、自戀,他有一套屬於他的標準,只要娟做不好,就會指責她:

“錢你賺不了,家裡的事你也做不好,我還要你有什麼用?”

“你為什麼光想著我這樣對你,而不想一下你自己的原因?”

“這麼一點小事你怎麼就做不好呢?”

“這樣的事情你還得讓我說多少遍你才能記得住呢?”

等等。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娟的老公為什麼會這麼能鬧?

娟的老公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異了,母親特別強勢,給了他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並幫他打點好了工作,母親會經常在老公面前抱怨父親的不好。

他和母親倆經常因為一些小事吵,說一些很難聽的話。

對於娟的老公來講,日常吵架和要求對方就是他學到的關於親密關係的相處方式。母親離異後,他和母親相依為命,他只有在和母親吵架的時候,才能感受到關係的親密和連接。

所以他要和娟鬧,潛意識當中他希望娟能像母親那樣能和他吵,這樣他就能找到從小就熟悉的親密的方式。

但是娟一直在逃,所以他一直感受不到親密,然後繼續挑剔,繼續吵,以至於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

再加上他的母親一直抱怨父親的不好,導致他無法認同父親。他一方面認同母親的能力,一方面又痛恨母親讓自己不能和父親靠近。一方面想和父親靠近,另一方面又痛恨父親軟弱。

他的內心一直有一個不能接納的自己,越是不能接納,就越是對自己挑剔,所以他對娟也是越來越挑剔。他所有的對娟的不滿,其實也是對自己的不滿和不接納。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親密關係的本質

親密關係的本質就是投射性認同。

"投射"是將自身擁有的難以接受的想法、感受、特質或行為歸於他人的心理過程。"投射"屬於心理層面的,因此可稱之為"心理投射"。

"投射性認同",最早由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梅蘭妮.克萊因提出的,在精神分析的客體關係理論裡,“投射性認同”是一個誘導他人,以一種限定的方式來作出反應模式,即當事人早年與撫養者或重要他人之間的互動模式的內化成自體的一部分,將置於現實的人際關係領域中。

“投射性認同”較“投射”比起來更為複雜一些。

娟一直生活在平靜的家庭環境中,父母沒有給予她發展自我的空間,所以她一直到成年都沒有發展出自我的意識,父母過度強調了和諧的重要性,而忽視了挑戰和自我的樂趣。

她的自我處於長期的冬眠狀態,她只能適應一個比較靜止的單調的生活,而丈夫則不一樣。丈夫習慣的是一個喧鬧,有鬥爭意識的家庭氛圍。

起初戀愛的時候,娟渴望像老公一樣活出自我,而他的老公渴望像她那樣的沉靜。但久而久之,他們還是習慣彼此曾經在原生家庭中的狀態。

娟和她的老公就是這樣因為投射性認同而走在了一起,他們無法在內心當中消化自己的另一個部分,就會讓對方幫助自己消化。

當認定的對方不能很好的消化時,衝突和矛盾就會產生,婚姻的危機就開始出現。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如何發展真正的親密關係

01看到如此隱忍背後的原因

我:“你有沒有想過你在關係中為什麼一直妥協忍讓,你有害怕什麼嗎?”

娟:“起初是我覺著他上班辛苦,所以就才採取了包容的態度。後來我發現他根本沒有因為我的體諒而收斂一點,開始變本加厲了。

我想我還是有害怕的,我害怕表達自己的立場,對方會離開我。我害怕一旦不妥協,我就會失去這段關係。我不知道和老公衝突了該怎麼處理,衝突對於我來說,非常恐怖,我向往和父母那樣的和諧的家庭關係。

我不知道離開他會是什麼樣的結果。雖然這個環境現在已經讓我很不舒服了,但我還是不想離開。”

我:“你發現了隱忍的背後是自己深深的恐懼,我們不急於探索如何消除恐懼,我們先看到自己,看到自己恐懼的這一份,慢慢的認識自己,覺醒自己。”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02自我的覺醒

我:“你現在可以試著去表達一下,自己對父母的憤怒,對老公的不滿,將你潛意識裡更多的東西呈現出來。”

娟:“我想對我父母說:爸爸媽媽,你們不要再忍了,你們對對方有什麼不滿吵出來吧!

我想對我老公說:老公,你不要再挑剔我了,我已經很努力了,再說什麼東西也不可能完美無缺。你這樣挑剔,我很憤怒,也很難過。”

慢慢的看見自己的憤怒、受傷、難過等情緒,讓內心當中那個沉睡的自我被喚醒。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03自我的堅定

當自我覺醒之後,試著堅定和捍衛自己的立場。

自我堅定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為自己主張”的個人品質;擁有這種品質的人,能夠為了維護自己的立場、達到目標、克服困難而堅定表達,但不傷害到他人的權利,並且能夠控制那些有攻擊性的衝動。

一是要維護自己的個人邊界,絕不允許他人侵犯和操縱自己,絕不為了取悅他人而做自己並不願意做的事情。

二是尊重他人的邊界,不用要求的語氣說話,不過分的影響別人,不要認為自己有傷害對方的權利。

娟應該做的是維護自己的個人邊界,捍衛自己的人格和主權;她的老公要注意學會尊重別人的邊界,理解對方的感受。

如此,關係才能在一個平等的基礎上逐步展開。

一個自我堅定的人,不會因為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而感到恐懼,而是會用尊重他人邊界的方式來表達,同時面對他人的攻擊,他們也會維護好自己的邊界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04學會處理關係中的衝突

衝突是正常的,沒有衝突才是不正常的,學會處理關係中的衝突,讓衝突為彼此的親密關係升級,而不是壓抑衝突。

在面對爭吵和衝突時,保持一種理性的態度。愛的本質不是絕對的公平,也並非委曲求全,而是包容與關愛

娟要做的更多的是在衝突中,捍衛自己的立場。正是因為娟一次次的妥協退讓,才讓這段親密關係沒有了底線。勇敢的面對關係中的衝突,找到兩人矛盾的地方,在感情的基礎上,雙方協商找出共同的解決方式。

娟要認識到:能讓雙方都感到舒服和成長的關係才是一段好的親密關係,而犧牲一方成全另一方的關係註定崩盤。

"

“我的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

和朋友聊天,朋友自豪的跟我說:

“將來我也希望找一個可以不吵架的老公,就像我的父母那樣,平靜和諧的生活一輩子。”

這世界上真的有不吵架的婚姻嗎?

不吵架的背後,到底是真正的和諧還是過於的壓抑?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來訪者娟(化名)也是一個追求家庭平靜和諧的人,無奈整個家卻總是平靜不下來

娟:“我和老公從初中就已經相識,相戀5年,在我的要求下結了婚,婚後3年,沒有孩子,我在婚姻中一直妥協忍讓,可是老公的脾氣卻越來越糟,總是對我百般挑剔,我感到活著非常,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嗯,你是一個比較能夠包容對方的人,你有跟對方表達過你的不滿或者受傷的感受嗎?”

娟:“我跟他說過不讓他對我使用語言暴力,可是他卻說這是正常的吵架。他說是因為和我親近,才會吼我,是我做的不對或者不好,才會對我發脾氣。”

在他們倆的婚姻中,娟一直忍,老公一直鬧,娟還是一直忍,老公就繼續鬧,老公繼續鬧,娟還是在繼續忍,老公越來越暴躁,最後娟忍不下去了。

娟一直是那個逃的人,老公一直是那個追的人。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娟為什麼在關係中這麼能忍?

娟的父母都是公務員,一直生活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家庭環境中,這導致她長大後可能缺乏一定的社會適應能力和人際關係溝通能力。

娟:“從小父母之間關係非常和諧,對我也非常疼愛,我沒有經歷大的學業和事業上的波折。在我6歲時父親曾經出軌,給母親帶來巨大傷害,但後來又迴歸了家庭,對母親儘量彌補,一直和諧生活至今。

娟的父親的出軌曾讓母親憤怒,父親的內心又非常委屈,他內心也有很多不得已的苦衷,但是他們之間都無法真誠表達內心的感受,他們害怕一旦表達,就會破壞這來之不易的寧靜與和諧。

娟的父母表面和諧的背後,很有可能就是一段假性的親密關係。

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

假性親密關係,並不是真正的親密關係,而是指伴侶雙方默認的一種狀態:利用形式上的在一起,來回避真正的在一起。

他們可能在外人看起來上親密的;但實際上,這段關係避開了雙方彼此的坦誠和接納、避開了雙方自願地為這段感情和對方的付出。

它是雙方不自覺地精心構築起來的“聯結”,是伴侶雙方的共謀。

娟的父母表面看起來和諧,但是潛意識的憤怒壓抑了下來,同時也在孩子的內心埋藏下來。

娟作為一個孩子,當她有憤怒的時候,她也不敢跟爸爸媽媽說,當她有想要的東西時,也不敢告訴爸媽,她也害怕破壞這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

正如她和老公的關係,她在一步步的退讓和妥協,目的也是為了維持一種和諧和平衡。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這麼能忍的娟會愛上一個怎樣的男人?

在娟成年之後,特別能作、能鬧的男人就會非常吸引他,她渴望像對方那樣擺脫所有的束縛和壓抑。

她喜歡他的瘋狂、喧鬧、肆無忌憚,她喜歡他能夠做自己的樣子。這就是她未能夠實現自我的一個化身。

如果我們無法消化內心的壓抑,我們就會找一個人幫助我們表達出來。此時我們可以和對方間接的在一起,釋放我們的壓抑和憤怒,同時我又可以否認這個和我有關,心安理得地懲罰他這種表達方式。

娟:“我的老公是一個非常自我,並且有主見的人,性格非常鮮明,經常和強勢的母親吵架,我喜歡他有主見的樣子,但同時也為他對我的挑剔和指責非常懊惱。”

娟的老公就正好是這樣一個人,非常自我、自戀,他有一套屬於他的標準,只要娟做不好,就會指責她:

“錢你賺不了,家裡的事你也做不好,我還要你有什麼用?”

“你為什麼光想著我這樣對你,而不想一下你自己的原因?”

“這麼一點小事你怎麼就做不好呢?”

“這樣的事情你還得讓我說多少遍你才能記得住呢?”

等等。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娟的老公為什麼會這麼能鬧?

娟的老公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異了,母親特別強勢,給了他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並幫他打點好了工作,母親會經常在老公面前抱怨父親的不好。

他和母親倆經常因為一些小事吵,說一些很難聽的話。

對於娟的老公來講,日常吵架和要求對方就是他學到的關於親密關係的相處方式。母親離異後,他和母親相依為命,他只有在和母親吵架的時候,才能感受到關係的親密和連接。

所以他要和娟鬧,潛意識當中他希望娟能像母親那樣能和他吵,這樣他就能找到從小就熟悉的親密的方式。

但是娟一直在逃,所以他一直感受不到親密,然後繼續挑剔,繼續吵,以至於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

再加上他的母親一直抱怨父親的不好,導致他無法認同父親。他一方面認同母親的能力,一方面又痛恨母親讓自己不能和父親靠近。一方面想和父親靠近,另一方面又痛恨父親軟弱。

他的內心一直有一個不能接納的自己,越是不能接納,就越是對自己挑剔,所以他對娟也是越來越挑剔。他所有的對娟的不滿,其實也是對自己的不滿和不接納。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親密關係的本質

親密關係的本質就是投射性認同。

"投射"是將自身擁有的難以接受的想法、感受、特質或行為歸於他人的心理過程。"投射"屬於心理層面的,因此可稱之為"心理投射"。

"投射性認同",最早由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梅蘭妮.克萊因提出的,在精神分析的客體關係理論裡,“投射性認同”是一個誘導他人,以一種限定的方式來作出反應模式,即當事人早年與撫養者或重要他人之間的互動模式的內化成自體的一部分,將置於現實的人際關係領域中。

“投射性認同”較“投射”比起來更為複雜一些。

娟一直生活在平靜的家庭環境中,父母沒有給予她發展自我的空間,所以她一直到成年都沒有發展出自我的意識,父母過度強調了和諧的重要性,而忽視了挑戰和自我的樂趣。

她的自我處於長期的冬眠狀態,她只能適應一個比較靜止的單調的生活,而丈夫則不一樣。丈夫習慣的是一個喧鬧,有鬥爭意識的家庭氛圍。

起初戀愛的時候,娟渴望像老公一樣活出自我,而他的老公渴望像她那樣的沉靜。但久而久之,他們還是習慣彼此曾經在原生家庭中的狀態。

娟和她的老公就是這樣因為投射性認同而走在了一起,他們無法在內心當中消化自己的另一個部分,就會讓對方幫助自己消化。

當認定的對方不能很好的消化時,衝突和矛盾就會產生,婚姻的危機就開始出現。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如何發展真正的親密關係

01看到如此隱忍背後的原因

我:“你有沒有想過你在關係中為什麼一直妥協忍讓,你有害怕什麼嗎?”

娟:“起初是我覺著他上班辛苦,所以就才採取了包容的態度。後來我發現他根本沒有因為我的體諒而收斂一點,開始變本加厲了。

我想我還是有害怕的,我害怕表達自己的立場,對方會離開我。我害怕一旦不妥協,我就會失去這段關係。我不知道和老公衝突了該怎麼處理,衝突對於我來說,非常恐怖,我向往和父母那樣的和諧的家庭關係。

我不知道離開他會是什麼樣的結果。雖然這個環境現在已經讓我很不舒服了,但我還是不想離開。”

我:“你發現了隱忍的背後是自己深深的恐懼,我們不急於探索如何消除恐懼,我們先看到自己,看到自己恐懼的這一份,慢慢的認識自己,覺醒自己。”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02自我的覺醒

我:“你現在可以試著去表達一下,自己對父母的憤怒,對老公的不滿,將你潛意識裡更多的東西呈現出來。”

娟:“我想對我父母說:爸爸媽媽,你們不要再忍了,你們對對方有什麼不滿吵出來吧!

我想對我老公說:老公,你不要再挑剔我了,我已經很努力了,再說什麼東西也不可能完美無缺。你這樣挑剔,我很憤怒,也很難過。”

慢慢的看見自己的憤怒、受傷、難過等情緒,讓內心當中那個沉睡的自我被喚醒。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03自我的堅定

當自我覺醒之後,試著堅定和捍衛自己的立場。

自我堅定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為自己主張”的個人品質;擁有這種品質的人,能夠為了維護自己的立場、達到目標、克服困難而堅定表達,但不傷害到他人的權利,並且能夠控制那些有攻擊性的衝動。

一是要維護自己的個人邊界,絕不允許他人侵犯和操縱自己,絕不為了取悅他人而做自己並不願意做的事情。

二是尊重他人的邊界,不用要求的語氣說話,不過分的影響別人,不要認為自己有傷害對方的權利。

娟應該做的是維護自己的個人邊界,捍衛自己的人格和主權;她的老公要注意學會尊重別人的邊界,理解對方的感受。

如此,關係才能在一個平等的基礎上逐步展開。

一個自我堅定的人,不會因為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而感到恐懼,而是會用尊重他人邊界的方式來表達,同時面對他人的攻擊,他們也會維護好自己的邊界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04學會處理關係中的衝突

衝突是正常的,沒有衝突才是不正常的,學會處理關係中的衝突,讓衝突為彼此的親密關係升級,而不是壓抑衝突。

在面對爭吵和衝突時,保持一種理性的態度。愛的本質不是絕對的公平,也並非委曲求全,而是包容與關愛

娟要做的更多的是在衝突中,捍衛自己的立場。正是因為娟一次次的妥協退讓,才讓這段親密關係沒有了底線。勇敢的面對關係中的衝突,找到兩人矛盾的地方,在感情的基礎上,雙方協商找出共同的解決方式。

娟要認識到:能讓雙方都感到舒服和成長的關係才是一段好的親密關係,而犧牲一方成全另一方的關係註定崩盤。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05整合自己的每一面

每個人都有很多面,比如平靜的一面和喧鬧的一面,我們始終要扮演完整的自己,活出立體多方位的自我,所以從自身尋找能量,而不是將這種沒有活出的能量寄託在對方身上。

娟的出路不是她的老公改變了挑剔和指責的態度,也不是離婚擺脫這樣一個控制型的老公,而是真正的發展出完整的自我。

發展出完整的自我之後的娟,必然是一個自信的充滿魅力的女性,因為在親密關係當中,她能夠完全掌控自己的命運了。

"

“我的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

和朋友聊天,朋友自豪的跟我說:

“將來我也希望找一個可以不吵架的老公,就像我的父母那樣,平靜和諧的生活一輩子。”

這世界上真的有不吵架的婚姻嗎?

不吵架的背後,到底是真正的和諧還是過於的壓抑?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來訪者娟(化名)也是一個追求家庭平靜和諧的人,無奈整個家卻總是平靜不下來

娟:“我和老公從初中就已經相識,相戀5年,在我的要求下結了婚,婚後3年,沒有孩子,我在婚姻中一直妥協忍讓,可是老公的脾氣卻越來越糟,總是對我百般挑剔,我感到活著非常,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嗯,你是一個比較能夠包容對方的人,你有跟對方表達過你的不滿或者受傷的感受嗎?”

娟:“我跟他說過不讓他對我使用語言暴力,可是他卻說這是正常的吵架。他說是因為和我親近,才會吼我,是我做的不對或者不好,才會對我發脾氣。”

在他們倆的婚姻中,娟一直忍,老公一直鬧,娟還是一直忍,老公就繼續鬧,老公繼續鬧,娟還是在繼續忍,老公越來越暴躁,最後娟忍不下去了。

娟一直是那個逃的人,老公一直是那個追的人。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娟為什麼在關係中這麼能忍?

娟的父母都是公務員,一直生活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家庭環境中,這導致她長大後可能缺乏一定的社會適應能力和人際關係溝通能力。

娟:“從小父母之間關係非常和諧,對我也非常疼愛,我沒有經歷大的學業和事業上的波折。在我6歲時父親曾經出軌,給母親帶來巨大傷害,但後來又迴歸了家庭,對母親儘量彌補,一直和諧生活至今。

娟的父親的出軌曾讓母親憤怒,父親的內心又非常委屈,他內心也有很多不得已的苦衷,但是他們之間都無法真誠表達內心的感受,他們害怕一旦表達,就會破壞這來之不易的寧靜與和諧。

娟的父母表面和諧的背後,很有可能就是一段假性的親密關係。

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

假性親密關係,並不是真正的親密關係,而是指伴侶雙方默認的一種狀態:利用形式上的在一起,來回避真正的在一起。

他們可能在外人看起來上親密的;但實際上,這段關係避開了雙方彼此的坦誠和接納、避開了雙方自願地為這段感情和對方的付出。

它是雙方不自覺地精心構築起來的“聯結”,是伴侶雙方的共謀。

娟的父母表面看起來和諧,但是潛意識的憤怒壓抑了下來,同時也在孩子的內心埋藏下來。

娟作為一個孩子,當她有憤怒的時候,她也不敢跟爸爸媽媽說,當她有想要的東西時,也不敢告訴爸媽,她也害怕破壞這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

正如她和老公的關係,她在一步步的退讓和妥協,目的也是為了維持一種和諧和平衡。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這麼能忍的娟會愛上一個怎樣的男人?

在娟成年之後,特別能作、能鬧的男人就會非常吸引他,她渴望像對方那樣擺脫所有的束縛和壓抑。

她喜歡他的瘋狂、喧鬧、肆無忌憚,她喜歡他能夠做自己的樣子。這就是她未能夠實現自我的一個化身。

如果我們無法消化內心的壓抑,我們就會找一個人幫助我們表達出來。此時我們可以和對方間接的在一起,釋放我們的壓抑和憤怒,同時我又可以否認這個和我有關,心安理得地懲罰他這種表達方式。

娟:“我的老公是一個非常自我,並且有主見的人,性格非常鮮明,經常和強勢的母親吵架,我喜歡他有主見的樣子,但同時也為他對我的挑剔和指責非常懊惱。”

娟的老公就正好是這樣一個人,非常自我、自戀,他有一套屬於他的標準,只要娟做不好,就會指責她:

“錢你賺不了,家裡的事你也做不好,我還要你有什麼用?”

“你為什麼光想著我這樣對你,而不想一下你自己的原因?”

“這麼一點小事你怎麼就做不好呢?”

“這樣的事情你還得讓我說多少遍你才能記得住呢?”

等等。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娟的老公為什麼會這麼能鬧?

娟的老公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異了,母親特別強勢,給了他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並幫他打點好了工作,母親會經常在老公面前抱怨父親的不好。

他和母親倆經常因為一些小事吵,說一些很難聽的話。

對於娟的老公來講,日常吵架和要求對方就是他學到的關於親密關係的相處方式。母親離異後,他和母親相依為命,他只有在和母親吵架的時候,才能感受到關係的親密和連接。

所以他要和娟鬧,潛意識當中他希望娟能像母親那樣能和他吵,這樣他就能找到從小就熟悉的親密的方式。

但是娟一直在逃,所以他一直感受不到親密,然後繼續挑剔,繼續吵,以至於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

再加上他的母親一直抱怨父親的不好,導致他無法認同父親。他一方面認同母親的能力,一方面又痛恨母親讓自己不能和父親靠近。一方面想和父親靠近,另一方面又痛恨父親軟弱。

他的內心一直有一個不能接納的自己,越是不能接納,就越是對自己挑剔,所以他對娟也是越來越挑剔。他所有的對娟的不滿,其實也是對自己的不滿和不接納。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親密關係的本質

親密關係的本質就是投射性認同。

"投射"是將自身擁有的難以接受的想法、感受、特質或行為歸於他人的心理過程。"投射"屬於心理層面的,因此可稱之為"心理投射"。

"投射性認同",最早由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梅蘭妮.克萊因提出的,在精神分析的客體關係理論裡,“投射性認同”是一個誘導他人,以一種限定的方式來作出反應模式,即當事人早年與撫養者或重要他人之間的互動模式的內化成自體的一部分,將置於現實的人際關係領域中。

“投射性認同”較“投射”比起來更為複雜一些。

娟一直生活在平靜的家庭環境中,父母沒有給予她發展自我的空間,所以她一直到成年都沒有發展出自我的意識,父母過度強調了和諧的重要性,而忽視了挑戰和自我的樂趣。

她的自我處於長期的冬眠狀態,她只能適應一個比較靜止的單調的生活,而丈夫則不一樣。丈夫習慣的是一個喧鬧,有鬥爭意識的家庭氛圍。

起初戀愛的時候,娟渴望像老公一樣活出自我,而他的老公渴望像她那樣的沉靜。但久而久之,他們還是習慣彼此曾經在原生家庭中的狀態。

娟和她的老公就是這樣因為投射性認同而走在了一起,他們無法在內心當中消化自己的另一個部分,就會讓對方幫助自己消化。

當認定的對方不能很好的消化時,衝突和矛盾就會產生,婚姻的危機就開始出現。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如何發展真正的親密關係

01看到如此隱忍背後的原因

我:“你有沒有想過你在關係中為什麼一直妥協忍讓,你有害怕什麼嗎?”

娟:“起初是我覺著他上班辛苦,所以就才採取了包容的態度。後來我發現他根本沒有因為我的體諒而收斂一點,開始變本加厲了。

我想我還是有害怕的,我害怕表達自己的立場,對方會離開我。我害怕一旦不妥協,我就會失去這段關係。我不知道和老公衝突了該怎麼處理,衝突對於我來說,非常恐怖,我向往和父母那樣的和諧的家庭關係。

我不知道離開他會是什麼樣的結果。雖然這個環境現在已經讓我很不舒服了,但我還是不想離開。”

我:“你發現了隱忍的背後是自己深深的恐懼,我們不急於探索如何消除恐懼,我們先看到自己,看到自己恐懼的這一份,慢慢的認識自己,覺醒自己。”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02自我的覺醒

我:“你現在可以試著去表達一下,自己對父母的憤怒,對老公的不滿,將你潛意識裡更多的東西呈現出來。”

娟:“我想對我父母說:爸爸媽媽,你們不要再忍了,你們對對方有什麼不滿吵出來吧!

我想對我老公說:老公,你不要再挑剔我了,我已經很努力了,再說什麼東西也不可能完美無缺。你這樣挑剔,我很憤怒,也很難過。”

慢慢的看見自己的憤怒、受傷、難過等情緒,讓內心當中那個沉睡的自我被喚醒。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03自我的堅定

當自我覺醒之後,試著堅定和捍衛自己的立場。

自我堅定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為自己主張”的個人品質;擁有這種品質的人,能夠為了維護自己的立場、達到目標、克服困難而堅定表達,但不傷害到他人的權利,並且能夠控制那些有攻擊性的衝動。

一是要維護自己的個人邊界,絕不允許他人侵犯和操縱自己,絕不為了取悅他人而做自己並不願意做的事情。

二是尊重他人的邊界,不用要求的語氣說話,不過分的影響別人,不要認為自己有傷害對方的權利。

娟應該做的是維護自己的個人邊界,捍衛自己的人格和主權;她的老公要注意學會尊重別人的邊界,理解對方的感受。

如此,關係才能在一個平等的基礎上逐步展開。

一個自我堅定的人,不會因為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而感到恐懼,而是會用尊重他人邊界的方式來表達,同時面對他人的攻擊,他們也會維護好自己的邊界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04學會處理關係中的衝突

衝突是正常的,沒有衝突才是不正常的,學會處理關係中的衝突,讓衝突為彼此的親密關係升級,而不是壓抑衝突。

在面對爭吵和衝突時,保持一種理性的態度。愛的本質不是絕對的公平,也並非委曲求全,而是包容與關愛

娟要做的更多的是在衝突中,捍衛自己的立場。正是因為娟一次次的妥協退讓,才讓這段親密關係沒有了底線。勇敢的面對關係中的衝突,找到兩人矛盾的地方,在感情的基礎上,雙方協商找出共同的解決方式。

娟要認識到:能讓雙方都感到舒服和成長的關係才是一段好的親密關係,而犧牲一方成全另一方的關係註定崩盤。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05整合自己的每一面

每個人都有很多面,比如平靜的一面和喧鬧的一面,我們始終要扮演完整的自己,活出立體多方位的自我,所以從自身尋找能量,而不是將這種沒有活出的能量寄託在對方身上。

娟的出路不是她的老公改變了挑剔和指責的態度,也不是離婚擺脫這樣一個控制型的老公,而是真正的發展出完整的自我。

發展出完整的自我之後的娟,必然是一個自信的充滿魅力的女性,因為在親密關係當中,她能夠完全掌控自己的命運了。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最後

夫妻之間:

不吵架,不一定代表關係很好。

吵架,不一定代表關係不好。

關鍵是,如何處理雙方之間的矛盾和差異。

處理的好,吵架也會變成一門藝術,吵架也會成為親密關係的催化劑。

而最終,你在親密關係中體會到的是什麼,孩子體會到的就會是什麼。

"

“我的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

和朋友聊天,朋友自豪的跟我說:

“將來我也希望找一個可以不吵架的老公,就像我的父母那樣,平靜和諧的生活一輩子。”

這世界上真的有不吵架的婚姻嗎?

不吵架的背後,到底是真正的和諧還是過於的壓抑?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來訪者娟(化名)也是一個追求家庭平靜和諧的人,無奈整個家卻總是平靜不下來

娟:“我和老公從初中就已經相識,相戀5年,在我的要求下結了婚,婚後3年,沒有孩子,我在婚姻中一直妥協忍讓,可是老公的脾氣卻越來越糟,總是對我百般挑剔,我感到活著非常,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嗯,你是一個比較能夠包容對方的人,你有跟對方表達過你的不滿或者受傷的感受嗎?”

娟:“我跟他說過不讓他對我使用語言暴力,可是他卻說這是正常的吵架。他說是因為和我親近,才會吼我,是我做的不對或者不好,才會對我發脾氣。”

在他們倆的婚姻中,娟一直忍,老公一直鬧,娟還是一直忍,老公就繼續鬧,老公繼續鬧,娟還是在繼續忍,老公越來越暴躁,最後娟忍不下去了。

娟一直是那個逃的人,老公一直是那個追的人。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娟為什麼在關係中這麼能忍?

娟的父母都是公務員,一直生活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家庭環境中,這導致她長大後可能缺乏一定的社會適應能力和人際關係溝通能力。

娟:“從小父母之間關係非常和諧,對我也非常疼愛,我沒有經歷大的學業和事業上的波折。在我6歲時父親曾經出軌,給母親帶來巨大傷害,但後來又迴歸了家庭,對母親儘量彌補,一直和諧生活至今。

娟的父親的出軌曾讓母親憤怒,父親的內心又非常委屈,他內心也有很多不得已的苦衷,但是他們之間都無法真誠表達內心的感受,他們害怕一旦表達,就會破壞這來之不易的寧靜與和諧。

娟的父母表面和諧的背後,很有可能就是一段假性的親密關係。

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

假性親密關係,並不是真正的親密關係,而是指伴侶雙方默認的一種狀態:利用形式上的在一起,來回避真正的在一起。

他們可能在外人看起來上親密的;但實際上,這段關係避開了雙方彼此的坦誠和接納、避開了雙方自願地為這段感情和對方的付出。

它是雙方不自覺地精心構築起來的“聯結”,是伴侶雙方的共謀。

娟的父母表面看起來和諧,但是潛意識的憤怒壓抑了下來,同時也在孩子的內心埋藏下來。

娟作為一個孩子,當她有憤怒的時候,她也不敢跟爸爸媽媽說,當她有想要的東西時,也不敢告訴爸媽,她也害怕破壞這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

正如她和老公的關係,她在一步步的退讓和妥協,目的也是為了維持一種和諧和平衡。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這麼能忍的娟會愛上一個怎樣的男人?

在娟成年之後,特別能作、能鬧的男人就會非常吸引他,她渴望像對方那樣擺脫所有的束縛和壓抑。

她喜歡他的瘋狂、喧鬧、肆無忌憚,她喜歡他能夠做自己的樣子。這就是她未能夠實現自我的一個化身。

如果我們無法消化內心的壓抑,我們就會找一個人幫助我們表達出來。此時我們可以和對方間接的在一起,釋放我們的壓抑和憤怒,同時我又可以否認這個和我有關,心安理得地懲罰他這種表達方式。

娟:“我的老公是一個非常自我,並且有主見的人,性格非常鮮明,經常和強勢的母親吵架,我喜歡他有主見的樣子,但同時也為他對我的挑剔和指責非常懊惱。”

娟的老公就正好是這樣一個人,非常自我、自戀,他有一套屬於他的標準,只要娟做不好,就會指責她:

“錢你賺不了,家裡的事你也做不好,我還要你有什麼用?”

“你為什麼光想著我這樣對你,而不想一下你自己的原因?”

“這麼一點小事你怎麼就做不好呢?”

“這樣的事情你還得讓我說多少遍你才能記得住呢?”

等等。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娟的老公為什麼會這麼能鬧?

娟的老公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異了,母親特別強勢,給了他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並幫他打點好了工作,母親會經常在老公面前抱怨父親的不好。

他和母親倆經常因為一些小事吵,說一些很難聽的話。

對於娟的老公來講,日常吵架和要求對方就是他學到的關於親密關係的相處方式。母親離異後,他和母親相依為命,他只有在和母親吵架的時候,才能感受到關係的親密和連接。

所以他要和娟鬧,潛意識當中他希望娟能像母親那樣能和他吵,這樣他就能找到從小就熟悉的親密的方式。

但是娟一直在逃,所以他一直感受不到親密,然後繼續挑剔,繼續吵,以至於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

再加上他的母親一直抱怨父親的不好,導致他無法認同父親。他一方面認同母親的能力,一方面又痛恨母親讓自己不能和父親靠近。一方面想和父親靠近,另一方面又痛恨父親軟弱。

他的內心一直有一個不能接納的自己,越是不能接納,就越是對自己挑剔,所以他對娟也是越來越挑剔。他所有的對娟的不滿,其實也是對自己的不滿和不接納。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親密關係的本質

親密關係的本質就是投射性認同。

"投射"是將自身擁有的難以接受的想法、感受、特質或行為歸於他人的心理過程。"投射"屬於心理層面的,因此可稱之為"心理投射"。

"投射性認同",最早由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梅蘭妮.克萊因提出的,在精神分析的客體關係理論裡,“投射性認同”是一個誘導他人,以一種限定的方式來作出反應模式,即當事人早年與撫養者或重要他人之間的互動模式的內化成自體的一部分,將置於現實的人際關係領域中。

“投射性認同”較“投射”比起來更為複雜一些。

娟一直生活在平靜的家庭環境中,父母沒有給予她發展自我的空間,所以她一直到成年都沒有發展出自我的意識,父母過度強調了和諧的重要性,而忽視了挑戰和自我的樂趣。

她的自我處於長期的冬眠狀態,她只能適應一個比較靜止的單調的生活,而丈夫則不一樣。丈夫習慣的是一個喧鬧,有鬥爭意識的家庭氛圍。

起初戀愛的時候,娟渴望像老公一樣活出自我,而他的老公渴望像她那樣的沉靜。但久而久之,他們還是習慣彼此曾經在原生家庭中的狀態。

娟和她的老公就是這樣因為投射性認同而走在了一起,他們無法在內心當中消化自己的另一個部分,就會讓對方幫助自己消化。

當認定的對方不能很好的消化時,衝突和矛盾就會產生,婚姻的危機就開始出現。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如何發展真正的親密關係

01看到如此隱忍背後的原因

我:“你有沒有想過你在關係中為什麼一直妥協忍讓,你有害怕什麼嗎?”

娟:“起初是我覺著他上班辛苦,所以就才採取了包容的態度。後來我發現他根本沒有因為我的體諒而收斂一點,開始變本加厲了。

我想我還是有害怕的,我害怕表達自己的立場,對方會離開我。我害怕一旦不妥協,我就會失去這段關係。我不知道和老公衝突了該怎麼處理,衝突對於我來說,非常恐怖,我向往和父母那樣的和諧的家庭關係。

我不知道離開他會是什麼樣的結果。雖然這個環境現在已經讓我很不舒服了,但我還是不想離開。”

我:“你發現了隱忍的背後是自己深深的恐懼,我們不急於探索如何消除恐懼,我們先看到自己,看到自己恐懼的這一份,慢慢的認識自己,覺醒自己。”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02自我的覺醒

我:“你現在可以試著去表達一下,自己對父母的憤怒,對老公的不滿,將你潛意識裡更多的東西呈現出來。”

娟:“我想對我父母說:爸爸媽媽,你們不要再忍了,你們對對方有什麼不滿吵出來吧!

我想對我老公說:老公,你不要再挑剔我了,我已經很努力了,再說什麼東西也不可能完美無缺。你這樣挑剔,我很憤怒,也很難過。”

慢慢的看見自己的憤怒、受傷、難過等情緒,讓內心當中那個沉睡的自我被喚醒。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03自我的堅定

當自我覺醒之後,試著堅定和捍衛自己的立場。

自我堅定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為自己主張”的個人品質;擁有這種品質的人,能夠為了維護自己的立場、達到目標、克服困難而堅定表達,但不傷害到他人的權利,並且能夠控制那些有攻擊性的衝動。

一是要維護自己的個人邊界,絕不允許他人侵犯和操縱自己,絕不為了取悅他人而做自己並不願意做的事情。

二是尊重他人的邊界,不用要求的語氣說話,不過分的影響別人,不要認為自己有傷害對方的權利。

娟應該做的是維護自己的個人邊界,捍衛自己的人格和主權;她的老公要注意學會尊重別人的邊界,理解對方的感受。

如此,關係才能在一個平等的基礎上逐步展開。

一個自我堅定的人,不會因為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而感到恐懼,而是會用尊重他人邊界的方式來表達,同時面對他人的攻擊,他們也會維護好自己的邊界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04學會處理關係中的衝突

衝突是正常的,沒有衝突才是不正常的,學會處理關係中的衝突,讓衝突為彼此的親密關係升級,而不是壓抑衝突。

在面對爭吵和衝突時,保持一種理性的態度。愛的本質不是絕對的公平,也並非委曲求全,而是包容與關愛

娟要做的更多的是在衝突中,捍衛自己的立場。正是因為娟一次次的妥協退讓,才讓這段親密關係沒有了底線。勇敢的面對關係中的衝突,找到兩人矛盾的地方,在感情的基礎上,雙方協商找出共同的解決方式。

娟要認識到:能讓雙方都感到舒服和成長的關係才是一段好的親密關係,而犧牲一方成全另一方的關係註定崩盤。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05整合自己的每一面

每個人都有很多面,比如平靜的一面和喧鬧的一面,我們始終要扮演完整的自己,活出立體多方位的自我,所以從自身尋找能量,而不是將這種沒有活出的能量寄託在對方身上。

娟的出路不是她的老公改變了挑剔和指責的態度,也不是離婚擺脫這樣一個控制型的老公,而是真正的發展出完整的自我。

發展出完整的自我之後的娟,必然是一個自信的充滿魅力的女性,因為在親密關係當中,她能夠完全掌控自己的命運了。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最後

夫妻之間:

不吵架,不一定代表關係很好。

吵架,不一定代表關係不好。

關鍵是,如何處理雙方之間的矛盾和差異。

處理的好,吵架也會變成一門藝術,吵架也會成為親密關係的催化劑。

而最終,你在親密關係中體會到的是什麼,孩子體會到的就會是什麼。

“我父母從不吵架,關係特好”|不吵架背後到底是和諧還是壓抑?


情感諮詢師佳佳,熱愛心理,喜歡探索,願陪你一起活出自在人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