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麼拯救你,愛瑪:我讀《包法利夫人》'

"
"
拿什麼拯救你,愛瑪:我讀《包法利夫人》

樓拜的名著《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死了!”

當福樓拜寫到《包法利夫人》的結局時,自己忍不住伏案痛哭,但卻無法改變她的悲劇命運。

愛瑪就是包法利夫人,出生在19世紀40年代,法國鄉村的一個富裕家庭。

父親很疼愛她,把她送到貴族學院一般的修道院寄宿女校唸書。後來,又把她嫁給了”很是可靠”的鄉鎮醫生——包法利先生。

按現在的標準,包法利就是個“經濟適用男”,日子過得踏實又簡單。但千萬別對他提太“羅曼蒂克”的要求,因為他要養家,沒時間也沒精力去浪漫。

包法利很喜歡愛瑪,婚前熱烈追求她,婚後盡一切所能,給她舒適安逸的生活。

對於很多女人來說,有這樣的丈夫,一生也該滿足了吧。

可愛瑪卻不知足,婚後不僅兩次出軌,還為了跟情人鬼混去借高利貸,以致敗盡丈夫微薄的家底,最終破產。

此時,情人們卻立即拋棄她,根本沒人肯幫她一把。最後,走投無路的愛瑪只能服毒自殺。

很多人看完《包法利夫人》後,會譴責愛瑪的墮落、想入非非和貪圖物質享受,恨其不爭。

但是,我卻只想反思,到底是什麼造就了愛瑪的悲劇,又拿什麼可以拯救她呢?

雖然,愛瑪的時代過去了,但她的故事對於當今依然有啟迪

01、

家庭的溺愛,讓愛瑪的雙腳離開了地面。

"
拿什麼拯救你,愛瑪:我讀《包法利夫人》

樓拜的名著《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死了!”

當福樓拜寫到《包法利夫人》的結局時,自己忍不住伏案痛哭,但卻無法改變她的悲劇命運。

愛瑪就是包法利夫人,出生在19世紀40年代,法國鄉村的一個富裕家庭。

父親很疼愛她,把她送到貴族學院一般的修道院寄宿女校唸書。後來,又把她嫁給了”很是可靠”的鄉鎮醫生——包法利先生。

按現在的標準,包法利就是個“經濟適用男”,日子過得踏實又簡單。但千萬別對他提太“羅曼蒂克”的要求,因為他要養家,沒時間也沒精力去浪漫。

包法利很喜歡愛瑪,婚前熱烈追求她,婚後盡一切所能,給她舒適安逸的生活。

對於很多女人來說,有這樣的丈夫,一生也該滿足了吧。

可愛瑪卻不知足,婚後不僅兩次出軌,還為了跟情人鬼混去借高利貸,以致敗盡丈夫微薄的家底,最終破產。

此時,情人們卻立即拋棄她,根本沒人肯幫她一把。最後,走投無路的愛瑪只能服毒自殺。

很多人看完《包法利夫人》後,會譴責愛瑪的墮落、想入非非和貪圖物質享受,恨其不爭。

但是,我卻只想反思,到底是什麼造就了愛瑪的悲劇,又拿什麼可以拯救她呢?

雖然,愛瑪的時代過去了,但她的故事對於當今依然有啟迪

01、

家庭的溺愛,讓愛瑪的雙腳離開了地面。

拿什麼拯救你,愛瑪:我讀《包法利夫人》

愛瑪是個地道的農家女,可她的父親覺得這個女兒很金貴。儘管自己一生勞碌,卻捨不得女兒的雙腳踩到田野裡。

他把愛瑪送到貴族學院,看到女兒在那裡學會了彈鋼琴、刺繡,讀了很多書以後,他覺得女兒“不再適合做粗重的農活”了。

愛瑪的父親,自以為給了女兒“最好的教育”,卻並不知道這對於愛瑪來說,如同給她的一生,埋下了“不安分”的種子。

"
拿什麼拯救你,愛瑪:我讀《包法利夫人》

樓拜的名著《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死了!”

當福樓拜寫到《包法利夫人》的結局時,自己忍不住伏案痛哭,但卻無法改變她的悲劇命運。

愛瑪就是包法利夫人,出生在19世紀40年代,法國鄉村的一個富裕家庭。

父親很疼愛她,把她送到貴族學院一般的修道院寄宿女校唸書。後來,又把她嫁給了”很是可靠”的鄉鎮醫生——包法利先生。

按現在的標準,包法利就是個“經濟適用男”,日子過得踏實又簡單。但千萬別對他提太“羅曼蒂克”的要求,因為他要養家,沒時間也沒精力去浪漫。

包法利很喜歡愛瑪,婚前熱烈追求她,婚後盡一切所能,給她舒適安逸的生活。

對於很多女人來說,有這樣的丈夫,一生也該滿足了吧。

可愛瑪卻不知足,婚後不僅兩次出軌,還為了跟情人鬼混去借高利貸,以致敗盡丈夫微薄的家底,最終破產。

此時,情人們卻立即拋棄她,根本沒人肯幫她一把。最後,走投無路的愛瑪只能服毒自殺。

很多人看完《包法利夫人》後,會譴責愛瑪的墮落、想入非非和貪圖物質享受,恨其不爭。

但是,我卻只想反思,到底是什麼造就了愛瑪的悲劇,又拿什麼可以拯救她呢?

雖然,愛瑪的時代過去了,但她的故事對於當今依然有啟迪

01、

家庭的溺愛,讓愛瑪的雙腳離開了地面。

拿什麼拯救你,愛瑪:我讀《包法利夫人》

愛瑪是個地道的農家女,可她的父親覺得這個女兒很金貴。儘管自己一生勞碌,卻捨不得女兒的雙腳踩到田野裡。

他把愛瑪送到貴族學院,看到女兒在那裡學會了彈鋼琴、刺繡,讀了很多書以後,他覺得女兒“不再適合做粗重的農活”了。

愛瑪的父親,自以為給了女兒“最好的教育”,卻並不知道這對於愛瑪來說,如同給她的一生,埋下了“不安分”的種子。

拿什麼拯救你,愛瑪:我讀《包法利夫人》

貴族式的教育,讓愛瑪始終幻想能像“上流社會”的人那樣生活。從此她飄在半空中,上不去又下不來,一生虛空

愛瑪的父親愛女兒,卻並不懂女兒。他挑選了鄉鎮醫生包法利做他的女婿,只是因為他覺得包法利老實、可靠,女兒跟著他,生活上會有很好的保障。

可他看不出,在內心裡,愛瑪和包法利根本不是一個世界的人。這為女兒以後的不幸婚姻,埋下最大的隱患。

02、

不合適的婚姻,越用力越像牢籠。

包法利先生對於太太愛瑪,可以說是愛到極點,無怨無悔。

儘管他並不是很富裕,儘管自己生活很節儉,他還是傾盡所有滿足愛瑪的一切要求,甚至花大價錢為她買了當時的“寶馬車”——一輛真正的馬車。

在包法利心中,妻子是完美無瑕的。他愛妻子,愛到剛出了門,又要折回來再看她一眼,因為她“太美了”。

在他以為,妻子肯定跟他一樣幸福,也深愛著他。

可在愛瑪心中,丈夫又是什麼形象呢?

"
拿什麼拯救你,愛瑪:我讀《包法利夫人》

樓拜的名著《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死了!”

當福樓拜寫到《包法利夫人》的結局時,自己忍不住伏案痛哭,但卻無法改變她的悲劇命運。

愛瑪就是包法利夫人,出生在19世紀40年代,法國鄉村的一個富裕家庭。

父親很疼愛她,把她送到貴族學院一般的修道院寄宿女校唸書。後來,又把她嫁給了”很是可靠”的鄉鎮醫生——包法利先生。

按現在的標準,包法利就是個“經濟適用男”,日子過得踏實又簡單。但千萬別對他提太“羅曼蒂克”的要求,因為他要養家,沒時間也沒精力去浪漫。

包法利很喜歡愛瑪,婚前熱烈追求她,婚後盡一切所能,給她舒適安逸的生活。

對於很多女人來說,有這樣的丈夫,一生也該滿足了吧。

可愛瑪卻不知足,婚後不僅兩次出軌,還為了跟情人鬼混去借高利貸,以致敗盡丈夫微薄的家底,最終破產。

此時,情人們卻立即拋棄她,根本沒人肯幫她一把。最後,走投無路的愛瑪只能服毒自殺。

很多人看完《包法利夫人》後,會譴責愛瑪的墮落、想入非非和貪圖物質享受,恨其不爭。

但是,我卻只想反思,到底是什麼造就了愛瑪的悲劇,又拿什麼可以拯救她呢?

雖然,愛瑪的時代過去了,但她的故事對於當今依然有啟迪

01、

家庭的溺愛,讓愛瑪的雙腳離開了地面。

拿什麼拯救你,愛瑪:我讀《包法利夫人》

愛瑪是個地道的農家女,可她的父親覺得這個女兒很金貴。儘管自己一生勞碌,卻捨不得女兒的雙腳踩到田野裡。

他把愛瑪送到貴族學院,看到女兒在那裡學會了彈鋼琴、刺繡,讀了很多書以後,他覺得女兒“不再適合做粗重的農活”了。

愛瑪的父親,自以為給了女兒“最好的教育”,卻並不知道這對於愛瑪來說,如同給她的一生,埋下了“不安分”的種子。

拿什麼拯救你,愛瑪:我讀《包法利夫人》

貴族式的教育,讓愛瑪始終幻想能像“上流社會”的人那樣生活。從此她飄在半空中,上不去又下不來,一生虛空

愛瑪的父親愛女兒,卻並不懂女兒。他挑選了鄉鎮醫生包法利做他的女婿,只是因為他覺得包法利老實、可靠,女兒跟著他,生活上會有很好的保障。

可他看不出,在內心裡,愛瑪和包法利根本不是一個世界的人。這為女兒以後的不幸婚姻,埋下最大的隱患。

02、

不合適的婚姻,越用力越像牢籠。

包法利先生對於太太愛瑪,可以說是愛到極點,無怨無悔。

儘管他並不是很富裕,儘管自己生活很節儉,他還是傾盡所有滿足愛瑪的一切要求,甚至花大價錢為她買了當時的“寶馬車”——一輛真正的馬車。

在包法利心中,妻子是完美無瑕的。他愛妻子,愛到剛出了門,又要折回來再看她一眼,因為她“太美了”。

在他以為,妻子肯定跟他一樣幸福,也深愛著他。

可在愛瑪心中,丈夫又是什麼形象呢?

拿什麼拯救你,愛瑪:我讀《包法利夫人》

“談吐像人行道一樣呆板,見解庸俗。”

愛瑪對這樣的丈夫極度反感,後悔自己嫁錯了人。

看,在同一個婚姻裡的兩方,對看的結果竟是如此大的差距。

包法利先生是個可憐人,他那麼用力,可怎麼都走不進愛瑪的心裡。

包法利又是個可恨的人,他從來沒真心關注過愛瑪。他看重的,從來都是愛瑪漂亮的外表。

愛瑪長期跟情人約會,隨便一個藉口,就能跟情人出來廝混很久,作為丈夫的包法利,竟然毫無察覺。

正是因為包法利近乎麻木的心,讓愛瑪只能自己在泥沼中苦苦掙扎。

他給了她寵愛、物質和縱容,卻獨獨沒有理解和相知。

婚姻並不是因為長久,就能和諧。就如同一隻雞和一隻鴨,就算關在籠子裡一輩子,還是會雞同鴨講,心意無法相通。

這場失敗的婚姻,是愛瑪與包法利兩個人的悲劇。

03、

走不出虛幻,就無法面對現實。

作家李健吾說,“愛瑪是一個屬於虛偽的詩與虛偽的情感的女人。

愛瑪不甘於平庸的生活,不願向命運妥協。她想追求浪漫的愛情、美滿的婚姻,以及高質量的生活。

想法本身沒錯,只是她用錯了方法。

"
拿什麼拯救你,愛瑪:我讀《包法利夫人》

樓拜的名著《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死了!”

當福樓拜寫到《包法利夫人》的結局時,自己忍不住伏案痛哭,但卻無法改變她的悲劇命運。

愛瑪就是包法利夫人,出生在19世紀40年代,法國鄉村的一個富裕家庭。

父親很疼愛她,把她送到貴族學院一般的修道院寄宿女校唸書。後來,又把她嫁給了”很是可靠”的鄉鎮醫生——包法利先生。

按現在的標準,包法利就是個“經濟適用男”,日子過得踏實又簡單。但千萬別對他提太“羅曼蒂克”的要求,因為他要養家,沒時間也沒精力去浪漫。

包法利很喜歡愛瑪,婚前熱烈追求她,婚後盡一切所能,給她舒適安逸的生活。

對於很多女人來說,有這樣的丈夫,一生也該滿足了吧。

可愛瑪卻不知足,婚後不僅兩次出軌,還為了跟情人鬼混去借高利貸,以致敗盡丈夫微薄的家底,最終破產。

此時,情人們卻立即拋棄她,根本沒人肯幫她一把。最後,走投無路的愛瑪只能服毒自殺。

很多人看完《包法利夫人》後,會譴責愛瑪的墮落、想入非非和貪圖物質享受,恨其不爭。

但是,我卻只想反思,到底是什麼造就了愛瑪的悲劇,又拿什麼可以拯救她呢?

雖然,愛瑪的時代過去了,但她的故事對於當今依然有啟迪

01、

家庭的溺愛,讓愛瑪的雙腳離開了地面。

拿什麼拯救你,愛瑪:我讀《包法利夫人》

愛瑪是個地道的農家女,可她的父親覺得這個女兒很金貴。儘管自己一生勞碌,卻捨不得女兒的雙腳踩到田野裡。

他把愛瑪送到貴族學院,看到女兒在那裡學會了彈鋼琴、刺繡,讀了很多書以後,他覺得女兒“不再適合做粗重的農活”了。

愛瑪的父親,自以為給了女兒“最好的教育”,卻並不知道這對於愛瑪來說,如同給她的一生,埋下了“不安分”的種子。

拿什麼拯救你,愛瑪:我讀《包法利夫人》

貴族式的教育,讓愛瑪始終幻想能像“上流社會”的人那樣生活。從此她飄在半空中,上不去又下不來,一生虛空

愛瑪的父親愛女兒,卻並不懂女兒。他挑選了鄉鎮醫生包法利做他的女婿,只是因為他覺得包法利老實、可靠,女兒跟著他,生活上會有很好的保障。

可他看不出,在內心裡,愛瑪和包法利根本不是一個世界的人。這為女兒以後的不幸婚姻,埋下最大的隱患。

02、

不合適的婚姻,越用力越像牢籠。

包法利先生對於太太愛瑪,可以說是愛到極點,無怨無悔。

儘管他並不是很富裕,儘管自己生活很節儉,他還是傾盡所有滿足愛瑪的一切要求,甚至花大價錢為她買了當時的“寶馬車”——一輛真正的馬車。

在包法利心中,妻子是完美無瑕的。他愛妻子,愛到剛出了門,又要折回來再看她一眼,因為她“太美了”。

在他以為,妻子肯定跟他一樣幸福,也深愛著他。

可在愛瑪心中,丈夫又是什麼形象呢?

拿什麼拯救你,愛瑪:我讀《包法利夫人》

“談吐像人行道一樣呆板,見解庸俗。”

愛瑪對這樣的丈夫極度反感,後悔自己嫁錯了人。

看,在同一個婚姻裡的兩方,對看的結果竟是如此大的差距。

包法利先生是個可憐人,他那麼用力,可怎麼都走不進愛瑪的心裡。

包法利又是個可恨的人,他從來沒真心關注過愛瑪。他看重的,從來都是愛瑪漂亮的外表。

愛瑪長期跟情人約會,隨便一個藉口,就能跟情人出來廝混很久,作為丈夫的包法利,竟然毫無察覺。

正是因為包法利近乎麻木的心,讓愛瑪只能自己在泥沼中苦苦掙扎。

他給了她寵愛、物質和縱容,卻獨獨沒有理解和相知。

婚姻並不是因為長久,就能和諧。就如同一隻雞和一隻鴨,就算關在籠子裡一輩子,還是會雞同鴨講,心意無法相通。

這場失敗的婚姻,是愛瑪與包法利兩個人的悲劇。

03、

走不出虛幻,就無法面對現實。

作家李健吾說,“愛瑪是一個屬於虛偽的詩與虛偽的情感的女人。

愛瑪不甘於平庸的生活,不願向命運妥協。她想追求浪漫的愛情、美滿的婚姻,以及高質量的生活。

想法本身沒錯,只是她用錯了方法。

拿什麼拯救你,愛瑪:我讀《包法利夫人》

在寄宿女校上學的時候,愛瑪確實讀了很多書。這些書放到當今,就是“霸道總裁瑪麗蘇”,或者“瓊瑤式為愛飛蛾投火”。這類架空於虛幻之上的造夢文,除了填補女孩子的虛榮心之外,並沒有提供多少深刻的思想和廣博的見識,無法帶給人真正的成長。

看了太多這類虛幻的“爽文”,愛瑪無端造就了自己的優越感,看不起平凡但務實的丈夫,忍受不了單調卻真實的生活。

但是,她卻沒有學到勇氣和智慧,不知道該如何去正確地爭取,卻錯誤的選擇“婚外戀”和借高利貸,來維持自己不切實際的追求。

愛瑪的侷限和錯誤,有那個時代深刻的原因。也許在當時,愛瑪的墮落是命中註定的,在劫難逃。

《包法利夫人》這部小說取材於真人真事:一個鄉村醫生夫人的服毒案。

時代變遷到現在,在我們生活中,仍隱約可見“愛瑪式”的少男少女。

他們對生活不滿,卻沉浸在網絡小說、瑪麗蘇電視劇中自嗨,甚至為了昂貴的包包或手機,就做出讓自己未來後悔的事。男孩子則在電玩遊戲中,找尋自己不可一世的英雄氣概。

福樓拜說過,“包法利夫人其實就是我本人。”

誠然,我們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多少會有一些可笑的、不切實際的幻想,想象自己是漂亮的、富有的、成功的,甚至是萬眾矚目、無可匹敵的英雄。

但是,如果不能勇敢地面對現實、承認現實,腳踏實地為目標努力,那一切夢想,就只能是夢和空想而已。

04、

如果愛瑪活在這個時代,拯救她的方法也許有很多。

她可以面對自己的家庭境況和受教育程度,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職業,踏踏實實,努力向上。

海底撈首席運營官楊麗娟,原本只是四川農村的一個女孩,只念過小學,家裡很窮,還欠了不少外債。

17歲的時候,她還在一家小餐館當服務員,遇到了海底撈的創始人張勇。那時候的張勇也才剛剛開始創業,一眼看上這個聰明伶俐的女孩,邀請她到自己的飯店來工作。

楊麗娟雖然僅有小學文憑,可她肯吃苦,每天上班已經很累了,可她還是咬著牙看書、寫總結,還報了電腦班學習。海底撈實現電腦化管理後,她毫不費力的就跟上了節奏。

就這樣,楊麗娟一步步從普通服務員,做到店長、副總經理、非執行董事、首席運營官。

海底撈上市後,她按持股比例,身價超過了30億人民幣。

一個沒有任何資本、小學畢業的農村女孩,把自己的命運翻了個底朝天。

在我們這個時代,像楊麗娟這樣,靠自己的勤奮和韌性改變命運的女孩子還有很多。

“幹得好不如嫁的好”,並不是通行的真理。

她也可以在發現婚姻不盡如人意時,勇敢地選擇分手,重新啟程。

"
拿什麼拯救你,愛瑪:我讀《包法利夫人》

樓拜的名著《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死了!”

當福樓拜寫到《包法利夫人》的結局時,自己忍不住伏案痛哭,但卻無法改變她的悲劇命運。

愛瑪就是包法利夫人,出生在19世紀40年代,法國鄉村的一個富裕家庭。

父親很疼愛她,把她送到貴族學院一般的修道院寄宿女校唸書。後來,又把她嫁給了”很是可靠”的鄉鎮醫生——包法利先生。

按現在的標準,包法利就是個“經濟適用男”,日子過得踏實又簡單。但千萬別對他提太“羅曼蒂克”的要求,因為他要養家,沒時間也沒精力去浪漫。

包法利很喜歡愛瑪,婚前熱烈追求她,婚後盡一切所能,給她舒適安逸的生活。

對於很多女人來說,有這樣的丈夫,一生也該滿足了吧。

可愛瑪卻不知足,婚後不僅兩次出軌,還為了跟情人鬼混去借高利貸,以致敗盡丈夫微薄的家底,最終破產。

此時,情人們卻立即拋棄她,根本沒人肯幫她一把。最後,走投無路的愛瑪只能服毒自殺。

很多人看完《包法利夫人》後,會譴責愛瑪的墮落、想入非非和貪圖物質享受,恨其不爭。

但是,我卻只想反思,到底是什麼造就了愛瑪的悲劇,又拿什麼可以拯救她呢?

雖然,愛瑪的時代過去了,但她的故事對於當今依然有啟迪

01、

家庭的溺愛,讓愛瑪的雙腳離開了地面。

拿什麼拯救你,愛瑪:我讀《包法利夫人》

愛瑪是個地道的農家女,可她的父親覺得這個女兒很金貴。儘管自己一生勞碌,卻捨不得女兒的雙腳踩到田野裡。

他把愛瑪送到貴族學院,看到女兒在那裡學會了彈鋼琴、刺繡,讀了很多書以後,他覺得女兒“不再適合做粗重的農活”了。

愛瑪的父親,自以為給了女兒“最好的教育”,卻並不知道這對於愛瑪來說,如同給她的一生,埋下了“不安分”的種子。

拿什麼拯救你,愛瑪:我讀《包法利夫人》

貴族式的教育,讓愛瑪始終幻想能像“上流社會”的人那樣生活。從此她飄在半空中,上不去又下不來,一生虛空

愛瑪的父親愛女兒,卻並不懂女兒。他挑選了鄉鎮醫生包法利做他的女婿,只是因為他覺得包法利老實、可靠,女兒跟著他,生活上會有很好的保障。

可他看不出,在內心裡,愛瑪和包法利根本不是一個世界的人。這為女兒以後的不幸婚姻,埋下最大的隱患。

02、

不合適的婚姻,越用力越像牢籠。

包法利先生對於太太愛瑪,可以說是愛到極點,無怨無悔。

儘管他並不是很富裕,儘管自己生活很節儉,他還是傾盡所有滿足愛瑪的一切要求,甚至花大價錢為她買了當時的“寶馬車”——一輛真正的馬車。

在包法利心中,妻子是完美無瑕的。他愛妻子,愛到剛出了門,又要折回來再看她一眼,因為她“太美了”。

在他以為,妻子肯定跟他一樣幸福,也深愛著他。

可在愛瑪心中,丈夫又是什麼形象呢?

拿什麼拯救你,愛瑪:我讀《包法利夫人》

“談吐像人行道一樣呆板,見解庸俗。”

愛瑪對這樣的丈夫極度反感,後悔自己嫁錯了人。

看,在同一個婚姻裡的兩方,對看的結果竟是如此大的差距。

包法利先生是個可憐人,他那麼用力,可怎麼都走不進愛瑪的心裡。

包法利又是個可恨的人,他從來沒真心關注過愛瑪。他看重的,從來都是愛瑪漂亮的外表。

愛瑪長期跟情人約會,隨便一個藉口,就能跟情人出來廝混很久,作為丈夫的包法利,竟然毫無察覺。

正是因為包法利近乎麻木的心,讓愛瑪只能自己在泥沼中苦苦掙扎。

他給了她寵愛、物質和縱容,卻獨獨沒有理解和相知。

婚姻並不是因為長久,就能和諧。就如同一隻雞和一隻鴨,就算關在籠子裡一輩子,還是會雞同鴨講,心意無法相通。

這場失敗的婚姻,是愛瑪與包法利兩個人的悲劇。

03、

走不出虛幻,就無法面對現實。

作家李健吾說,“愛瑪是一個屬於虛偽的詩與虛偽的情感的女人。

愛瑪不甘於平庸的生活,不願向命運妥協。她想追求浪漫的愛情、美滿的婚姻,以及高質量的生活。

想法本身沒錯,只是她用錯了方法。

拿什麼拯救你,愛瑪:我讀《包法利夫人》

在寄宿女校上學的時候,愛瑪確實讀了很多書。這些書放到當今,就是“霸道總裁瑪麗蘇”,或者“瓊瑤式為愛飛蛾投火”。這類架空於虛幻之上的造夢文,除了填補女孩子的虛榮心之外,並沒有提供多少深刻的思想和廣博的見識,無法帶給人真正的成長。

看了太多這類虛幻的“爽文”,愛瑪無端造就了自己的優越感,看不起平凡但務實的丈夫,忍受不了單調卻真實的生活。

但是,她卻沒有學到勇氣和智慧,不知道該如何去正確地爭取,卻錯誤的選擇“婚外戀”和借高利貸,來維持自己不切實際的追求。

愛瑪的侷限和錯誤,有那個時代深刻的原因。也許在當時,愛瑪的墮落是命中註定的,在劫難逃。

《包法利夫人》這部小說取材於真人真事:一個鄉村醫生夫人的服毒案。

時代變遷到現在,在我們生活中,仍隱約可見“愛瑪式”的少男少女。

他們對生活不滿,卻沉浸在網絡小說、瑪麗蘇電視劇中自嗨,甚至為了昂貴的包包或手機,就做出讓自己未來後悔的事。男孩子則在電玩遊戲中,找尋自己不可一世的英雄氣概。

福樓拜說過,“包法利夫人其實就是我本人。”

誠然,我們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多少會有一些可笑的、不切實際的幻想,想象自己是漂亮的、富有的、成功的,甚至是萬眾矚目、無可匹敵的英雄。

但是,如果不能勇敢地面對現實、承認現實,腳踏實地為目標努力,那一切夢想,就只能是夢和空想而已。

04、

如果愛瑪活在這個時代,拯救她的方法也許有很多。

她可以面對自己的家庭境況和受教育程度,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職業,踏踏實實,努力向上。

海底撈首席運營官楊麗娟,原本只是四川農村的一個女孩,只念過小學,家裡很窮,還欠了不少外債。

17歲的時候,她還在一家小餐館當服務員,遇到了海底撈的創始人張勇。那時候的張勇也才剛剛開始創業,一眼看上這個聰明伶俐的女孩,邀請她到自己的飯店來工作。

楊麗娟雖然僅有小學文憑,可她肯吃苦,每天上班已經很累了,可她還是咬著牙看書、寫總結,還報了電腦班學習。海底撈實現電腦化管理後,她毫不費力的就跟上了節奏。

就這樣,楊麗娟一步步從普通服務員,做到店長、副總經理、非執行董事、首席運營官。

海底撈上市後,她按持股比例,身價超過了30億人民幣。

一個沒有任何資本、小學畢業的農村女孩,把自己的命運翻了個底朝天。

在我們這個時代,像楊麗娟這樣,靠自己的勤奮和韌性改變命運的女孩子還有很多。

“幹得好不如嫁的好”,並不是通行的真理。

她也可以在發現婚姻不盡如人意時,勇敢地選擇分手,重新啟程。

拿什麼拯救你,愛瑪:我讀《包法利夫人》

​9月8日,馬拉西亞歌星梁靜茹揮淚承認離婚,結束了12年的婚史。雖然很痛,但卻是智慧和勇敢的選擇。

當婚姻中真的出現無法彌補的裂痕時,最好的做法,大概就是及時揮別那個錯的人,給餘下的時光,留下新的機會。

如果愛瑪活在當今,時代將給她更多的選擇和可能性。

我只想說:

在此生中,無論我們在什麼處境裡,都別忘了腳踏實地的為自己爭取。

我們可以墊著腳,去眺望那些高於頭頂的東西。但請站穩一個支點,別讓雙腳離開地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