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世忠為岳飛之事質問秦檜,秦檜為什麼沒有報復韓世忠?

韓世忠為岳飛之事質問秦檜,秦檜為什麼沒有報復韓世忠?
10 個回答
帝国的脸谱
2019-02-11

韓世忠質問秦檜之事,發生在南宋紹興十一年,即公元1141年。

韓世忠為岳飛之事質問秦檜,秦檜為什麼沒有報復韓世忠?

當時,南宋對金作戰,在岳飛、張俊、韓世忠、劉錡、吳階吳麟兄弟等一大批將領的指揮和奮力殺敵的情況下,南宋對金取得了一些勝利,改變了以前經常被打得東奔西跑的局面,也打擊了金人的囂張氣焰,金兵既無絕勝之把握,而南宋又一次次派人求和,因此,在時有敗績的形勢下,金兵打算順水推舟,通過南宋割地、賠款、稱臣的條件,同之議和。

不過,金國還通過秦檜提出了一個要求,金兀朮給秦檜去信說:“爾朝夕以和請,而岳飛方為河北圖,且殺吾婿,不可以不報。必殺岳飛,而後和可成也。”你們老是請和,岳飛出兵,劍指河北,力圖恢復,而且殺了我的女婿,要和,先取下岳飛的人頭!

秦檜因此聞風而動,“時和議既決,檜患飛異己,乃密奏召三大將論功行賞”,隨即將張俊、岳飛、韓世忠三大將,以論功行賞之名,召到京師臨安,名為行賞,實為罷兵權,當然,這些都是秦檜與宋高宗趙構商議後施行的。

韓世忠為岳飛之事質問秦檜,秦檜為什麼沒有報復韓世忠?

1141年冬,秦檜將岳飛抓捕入獄,隨即,韓世忠為岳飛抱不平,秦檜說:“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岳雲寫給張憲的策反信雖沒查明,但其事體莫須有。於是,韓世忠氣憤地說:“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這是韓世忠對秦檜將岳飛下獄表達的不滿。

對此,秦檜不置可否,雖然感覺韓世忠對自己沒有俯首帖耳,但也沒有對韓世忠下陰手或毒手,為什麼?因為韓世忠不是岳飛,韓世忠的資歷,尤其是在宋高宗趙構的眼裡,遠非岳飛可比。

1129年,剛剛當上皇帝不久的趙構,在金兵的追殺之下,一路南逃,從應天府逃至鎮江,又逃到揚州,揚州失守,又逃到杭州。一個皇帝,只顧逃跑,激起了兵變,當時駐紮杭州的鼎州團練使苗傅和御營副將劉正彥發動了兵變,逼迫宋高宗下了臺,讓他禪位於三歲的兒子,二大將因此擁兵自重,架空了皇權。在這種緊急情況下,韓世忠與張俊、劉光世一起,率兵勤王,在杭州打敗了苗傅、劉正彥的軍隊,不但救了趙構,而且讓趙構復辟了。

韓世忠為岳飛之事質問秦檜,秦檜為什麼沒有報復韓世忠?

試問,這樣一個對趙構有救命之恩的功臣,誰敢動?秦檜也是不敢的。因此,韓世忠提出了異議,秦檜不敢報復。

sunjin72976689
2019-04-02

水至清則無魚。1141年冬,岳飛下獄,韓世忠為岳飛事質問過秦檜,秦檜以“莫須有”對,韓世忠說“莫須有”何以服天下,但最終秦檜沒有陷害韓世忠,對異己必排、主戰必壓、權勢熏天的秦檜,為什麼會這樣呢?

首先韓世忠戰功卓著。黃天蕩一役從此讓金國充分認識了滅南宋的艱難,決不是想象的那麼容易,是宋金開始形成對峙的轉折點,讓一直流蕩逃跑躲避的趙構終於可得安穩些了。其次勤王救駕。苗劉兵變高宗趙構被劫持,差點丟了帝位丟了小命,正是韓世忠及時救駕,殺敗苗劉,才使高宗保命並得以復位。其三主動放棄兵權。韓世忠處世圓滑,看到朝廷議和已是主流,被招回臨安後,主動交出兵權,辭去官職,高宗就封了他一個閒職,又賜給他西湖良田美宅,韓世忠知趣地離開享福去了。其四與秦檜一黨保持良好關係。韓世忠雖當面因岳飛事質問過秦檜,讓秦檜難堪,但平時更多的還是和秦檜黨羽保持良好關係,不支持也不反對,不亂髮牢騷說秦檜壞話,中規守矩,讓秦檜嫉忌不深。其五不是議和中金國點名要殺的人。金兀朮曾明著傳信給秦檜說:“爾朝夕以和請,而岳飛方為河北圖,且殺吾婿,不可以不報。必殺岳飛,而後和可成也。”正因為金國有此無理要求,本來就對岳飛忌憚不滿欲殺之而後快的秦檜和一心求和的趙構一拍即合,致使一生精忠報國的嶽武穆在所難免。

岳飛年輕氣盛耿直,不貪不色,不同流合汙,遇事不苟且,沒有私心私慾,在提倡官員廣置田園美宅的有宋一朝,顯得標新立異,與人格格不入。而韓世忠恰恰相反,比岳飛老道圓滑,看透了人情世故,故能和樂善終。

瘋馬哥
2019-04-03

秦檜第一個陷害的就是韓世忠,用的依舊是拉攏一些小人誣陷他的套路,其中還拉攏過岳飛,搞得韓世忠差點就完蛋了,不過岳飛關鍵時刻告訴了韓世忠找老大,這才有韓世忠面見趙構哭告自己對皇帝忠心不二打動了趙構,皇帝親最後親自赦免了韓世忠,秦檜第一次誣陷就此失敗,也因此秦檜對岳飛是抱有強烈敵意的,所以陷害岳飛時雖然再次收到了趙構給他不許瞎搞誣陷以亂朝綱的旨意後,秦檜對岳飛實行了隔離,任何人不得探視,但是對於岳飛的誣陷始終得不到想要的結果,最後秦檜將擔憂告知了其老婆王氏,王氏提醒秦檜韓世忠就是前車之鑑,岳飛一旦再見天日一定也會去趙構那裡哭訴,這樣岳飛一定也會受到趙構的庇護,殺岳飛獲得金國的刮目相看大力提升自己政治資本的目的就會落空,所以秦檜最後下定決心,付獄卒手書擅殺岳飛後再報告給趙構,表示岳飛已死金國議和已達成,而且岳飛之死是議和的重要條件,由於趙構一心想議和最後才被迫接受岳飛之死,秦檜由此獲得了金國的青睞,之後便成為金國在南宋的代言人,獲得了長久的國相職位權傾朝野,此期間韓世忠確實找過秦檜就岳飛之死質問過秦檜,得到的結果是秦檜挑釁的回答‘莫須有’意思就是皇帝都默認了,還需要再找殺岳飛的理由嗎?這才有韓世忠說莫須有何以服天下,意思就是你秦檜這麼做不怕被世人唾棄嗎?最終結果秦檜通過賣國殺岳飛得到了權利,但是遺臭萬年和他老婆王氏跪那裡一點不冤。岳飛雖然被害但是其作為歷史上的愛國典範,成為了人民英雄,不屈精神的象徵,應該永遠紀念傳頌。

321梦回历史
2019-04-03

韓世忠為岳飛之事質問秦檜,秦檜為什麼沒有報復韓世忠?

韓世忠為人耿直忠厚,身材魁梧,力大如牛,勇猛過人從軍30多年在和西夏和大金的戰役中歷下大小戰功無數,韓世忠與岳飛,劉光世,張俊合稱中興四將。而且解救過高宗趙構,功勞巨大。

至於為什麼秦檜為什麼沒報復韓世忠?

韓世忠為岳飛之事質問秦檜,秦檜為什麼沒有報復韓世忠?

首先來分析一下秦檜為什麼報復岳飛,在秦檜看來,岳飛必死,因為不僅秦檜不想留著岳飛,就連高宗趙構也是這麼想的。因為岳飛執意要滅金解救先皇,如果先皇得救,高宗皇位不保,而且岳飛是對大宋忠心,而高宗需要的是對他高宗自己忠心。

韓世忠為岳飛之事質問秦檜,秦檜為什麼沒有報復韓世忠?

秦檜這方面,有岳飛在就擋住了秦檜的財路,官路。而且隨時也會有喪命的威脅,所以岳飛必死。

韓世忠為岳飛之事質問秦檜,秦檜為什麼沒有報復韓世忠?

而韓世忠為人相對隨和,滅金的意願沒那麼強烈。而且高宗對韓世忠相當的信賴,又沒擋住秦檜的官才兩路。所以不至於韓世忠就說那麼兩句話,秦檜就要報復,秦檜這點度量還是有的,要不也不會爬那麼高。

张生全精彩历史
2019-04-30

其實,如果秦檜選一個典型出來殺掉,以打擊主戰派,實現和議的話,韓世忠應該是最佳選擇,而不是岳飛。

為什麼呢?有四點理由:

韓世忠為岳飛之事質問秦檜,秦檜為什麼沒有報復韓世忠?

(韓世忠)

第一,韓世忠主張堅決抗戰的聲音最大。比如建炎四年(1130年),金兀朮大軍進攻南宋,趙構想南逃的時候,韓世忠說:“國家已失河北、山東,若又棄江、淮,更有何地。”比如紹興七年(1137年),當金國廢掉偽齊政權,準備和南宋議和的時候,韓世忠說:“全師北討,招納歸附,為恢復計。”比如當他得知朝廷準備和議的時候,他曾多次上書反對和議。岳飛也反對,但是岳飛反對的次數沒韓世忠多,聲音沒他大。

第二,韓世忠知道秦檜主張議和,曾上書趙構,大罵秦檜是投降派。再比如,韓世忠曾多次含沙射影諷刺秦檜,曾稱呼秦檜這樣的文人為“子曰”,意思是說他們是腐儒,只知道一味投降,恨得秦檜牙癢。岳飛並沒有直接罵過秦檜。

第三,韓世忠直接幹過阻止宋金和議的實際行動。比如紹興七年(1137年),金國使者前來南宋商談和議的事的時候,韓世忠知道後,在洪澤鎮埋下伏兵,想殺掉金使,只是最後做事不密沒有成功。岳飛打擊金兵,但沒有做過殺金使這樣的事。

第四,韓世忠被趙構解除兵權後,當的是樞密使。岳飛被解除兵權後,當的是樞密副使。韓世忠的官職比岳飛大,打擊韓世忠更有說服力。

韓世忠為岳飛之事質問秦檜,秦檜為什麼沒有報復韓世忠?

(秦檜)

雖然有以上四點理由,不過,最後秦檜依然選擇除掉岳飛以打擊抗戰派,為什麼呢?

有人可能會說,這是金國提出和議的條件是殺掉岳飛,而不是韓世忠。金國人之所以提出這個要求,是因為韓世忠對金國實際的威脅沒有岳飛大。但是,就算秦檜滿足金國的要求,殺掉岳飛,但他趁機找理由打擊作為岳飛一樣的主戰派韓世忠,誰也不會說他不對。但實際上他沒有打擊過韓世忠,也沒有在趙構面前提議過要打擊韓世忠。這是什麼原因呢?

我認為,根本的原因,是秦檜非常清楚,趙構對韓世忠非常放心,對岳飛則非常不放心。

趙構為什麼對韓世忠非常放心呢?

一是韓世忠曾經在“苗劉事變”中救過趙構,可以說對趙構忠心耿耿。二是韓世忠不管是截殺金使還是上書抗議,趙構都沒有處理過他,這也說明趙構對韓世忠很信任。三是韓世忠曾多次要求購買臨安附近的一些田產,而趙構竟然就直接送給韓世忠。四是韓世忠的功勞實際上並沒有岳飛大,但趙構封韓世忠的官比岳飛高,說明趙構更相信韓世忠。

韓世忠為岳飛之事質問秦檜,秦檜為什麼沒有報復韓世忠?

(趙構)

趙構為什麼對岳飛不放心呢?

一是岳飛獲得了百姓的極大擁護,收復失地的百姓,把岳飛當成神一樣看待。這讓趙構頗為忌憚。二是岳飛的軍隊被稱為“岳家軍”,金人都說:“撼山易,憾岳家軍難”。而韓世忠的軍隊並沒有被稱為“韓家軍”,這讓趙構不會覺得韓世忠的軍隊是個威脅。三是岳飛曾兩次給趙構提出“立儲”的建議,讓趙構頗為疑心。四是岳飛又給趙構說“迎回二帝”的話,讓趙構再次疑心。

秦檜正是看出了趙構對韓世忠和岳飛不同的看法,所以才順應趙構的心思,打殺岳飛。而把岳飛抓起來後,雖然韓世忠向秦檜抗議,直接指責秦檜。但秦檜講了道理後,韓世忠就沒有再鬧了,還辭官歸隱。這讓秦檜覺得韓世忠是聽懂了的。

所以,儘管秦檜恨得韓世忠牙癢,但一切以趙構的意志為轉移秦檜,最終放棄了打擊韓世忠。

晓风2016
2019-02-11

歷史上岳飛被抓以後,秦檜確實約談過韓世忠,1141年正月,韓世忠因為淮西戰役初期和岳飛一樣有抗旨行為,岳飛“逗留不前”,韓世忠按兵不動,導致南宋張俊和劉錡等在柘皋擊敗金兵,在追擊途中,反被金兵埋伏,南宋損失六萬精銳,連高宗皇帝的御林軍都全軍覆沒。雖然,韓世忠最後也參加了戰鬥,但是,抗旨行為是存在的,岳飛被抓以後,秦檜約談韓世忠,韓世忠“臉色懼變”只問“何罪”,聽到秦檜回答“謀反”,就“再不發一語”,從此以後更是“閉門謝客”“不再與部下聯繫”。

韓世忠自己的罪行都沒洗脫乾淨,跑去為證據確鑿的岳飛“斥責”,主管刑部的丞相?韓世忠是勇敢,但絕對不是謊言故事裡的白痴。

編造所謂“東窗事發”“必殺飛,始議和”等等謊言故事,都只有編造的故事,根本沒有任何證據,也經不起推敲。

第一,岳飛是因為抗旨畏敵和大不敬的罪名被處死,是經過大理寺審理認定罪行,刑部合議認定罪行,高宗皇帝親旨賜死的犯罪分子,抗旨畏敵有高宗皇帝親筆手諭做證據,大不敬有岳家軍統領王貴,董先,王俊,傅選等親自到大理寺指證。是證據確鑿鐵證如山的罪行,跟所謂“莫須有”豪無關係。莫須有最早出現在南宋史學家熊克的書裡,標註來自野史,而且,莫須有原來的意思是指,謀反案關鍵證據,張憲燒燬的書信。混淆視聽把莫須有說成岳飛被處死的死因,就是為了掩蓋歷史真相。岳飛案判決書《大理寺刑狀》,高宗皇帝聖旨,都明明白白證實岳飛的死因。

第二,秦檜是大宋三百一十九年曆史中,評價最高的丞相,死後高宗皇帝親筆御提“決策元功,精忠全德”,封申王,賜諡號“忠獻”,評價遠高於宋朝包拯,寇準,王安石,李剛,韓琪等名相。南宋九個皇帝,從來沒有任何一個認為秦檜是“奸細”,更沒有任何一個認為秦檜是奸臣,連秦檜的政敵,都從來沒有拿“奸細”來說事。

第三,《韓世忠傳》《秦檜傳》都沒有所謂“莫須有”的記載,如此重要證明韓世忠“勇敢正直”秦檜“謀害”岳飛的證據 ,居然沒有記載?

第四,所謂“金兀朮寫給秦檜的書信”更是荒唐,信的內容岳珂是如何知道的?如此重要的內容,秦檜不會是跑去四處傳達吧?是何人傳遞?而且,金國必須殺岳飛的理由是什麼?岳飛早丟了軍權,而且連官職都早丟乾淨了,也沒有和金主力打過。金國看上他什麼了?張俊,韓世忠貴為樞密使,在軍隊中的影響力,遠高於岳飛幾十倍,金國不必須殺,還帶兵有能力和金國對抗的吳璘,劉錡,王貴,王德,楊沂中不必須殺,偏偏要“必須殺”一個對金國根本沒有任何危害的岳飛?

第五,金國提名必須殺了才議和的人,是宋寧宗時期的奸臣韓侂冑,韓侂冑領導整個南宋軍隊和金國打的兩敗俱傷,他才有資格讓金國提名必須殺了才議和,根本不是必須殺一個對金國沒有任何厲害關係的岳飛。

編造這些匪夷所思的謊言故事,無非就是想混淆視聽掩蓋岳飛被處死的真相。

李金林
2019-04-04

秦檜奸賊!比老狐狸🦊還賊,因為 打擊報復會引火燒身,秦檜奸賊……的意圖是奉命行事。與己無關。不服你去找班主版主及管理員

和一斤米
2019-04-20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況君要面子。岳飛一路收復故土,準備直搗黃龍的。這氣勢那個君王不怕喲!一旦把北方平了,岳飛萬一自己稱王了怎麼辦?北方畢竟被佔的太久了,人心不在朝廷呢。再一個岳家軍是將門,子弟清一色軍官,朝廷怎麼控制。千軍易得 一將難求,有這麼多將軍一下子就可以擴軍。反攻南宋不要太容易。打下北方就地就可以補充軍需,朝廷完全控制不了的。所以怕啊,君王也怕文臣也怕。南宋畢竟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明明將才輩出卻一直維持著南北對峙的形式吧!

Malo38
2019-04-20

那得問秦檜為啥治岳飛的罪?那時代有忠於人民這一說嗎?忠君就是愛國,皇帝就是黨。一切以江山社稷為重。以此為標準,岳飛和秦檜誰更忠?皇上只要除去不忠於他的人...現代史不敢多說,可以對比著看

yyf636802
2019-02-11

其實秦檜和張俊是先問韓世忠開刀的,是岳飛發現後告訴了韓世忠,韓世忠向趙構說明此事經過才躲過此劫,而秦張莫才向岳飛發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