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輯思維》的羅振宇有多大影響?

《羅輯思維》的羅振宇有多大影響?
10 個回答
手机用户5800214438
2017-03-30

羅輯思維其實是個很有特點的創新企業:

特點1:不能去和他所傳遞的知識或者說思維叫板,因為羅輯思維根本就跟學術搭不上邊。

特點2:羅輯思維不是百家講壇,他也不是教書育人的,更不是學術論壇。羅胖要做的是一個賺錢的閥門,這個閥門也不是真正的兜售學術知識,而是由兜售一種思維方式開始,以便鎖定客戶更長的時間。

特點3:羅輯思維的粉絲數量能說明,很多人在接受傳統教育以後留出了眾多突破口。這些突破口就有可能產生顛覆觀念的效果。從商業角度說,羅胖有很敏銳的洞察力。

特點4:羅輯思維其實就是互聯網企業中,提供內容付費的公司。在商業上,他確實有變現能力。

特點5:最好不要以觀點正確與否的來看待羅輯思維。因為他要的效果就是不同和顛覆,然後再從這一點出發來尋找素材。

特點6:不論好壞,他客觀上起到了提供其他角度看世界的作用。

特點7:既然羅輯思維說固有的思維不可靠,那羅輯思維傳遞的思維是不是也不可盲信啦!

浩然文学
2017-03-24

我以前是羅輯思維的鐵桿粉絲,覺得他給我知識,而且能用看視頻這麼休閒的方式。於是我就到處推廣羅輯思維,有一天廣告做到我一個非常會讀書的朋友那裡,他給我潑了盆冷水,你如果迷信羅輯思維,將永遠是個loser。

我十分詫異,為什麼這麼成功且坦誠且能給我新視野新知識的人,不值得我崇拜,難道像你一樣天天讀論語道德經這種老不死的東西值得崇拜,再說了我也沒有迷信呀,我對他說的知識只有百分之99%信呀,那剩下的1%是隨時可以出現的打破牛頓力學的愛因斯坦時空觀。他說,你為什麼不自己求證,自己打破。我想了想,笑著走開了。

但是我真的是不知道怎麼求證。因為無知,所以我覺得羅胖子講的知識就是整體就是全部。

然而,就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翻閱了一本科技週刊,裡面寫到一個關於3D打印前景的問題,我曾經聽羅輯思維講過3D打印,反正講得一片開闊、一片蔚藍的前景,種種理由種種例子,無一不能說服有思考能力的我。對3D打印的負面隻字未提或一筆帶過得以至於我壓根沒有發現。

就是那個週刊上的一篇短短的文章,可能就兩三百字,理性、科學、嚴謹且無意地推翻了我對羅輯思維的迷信。

除了美好的前景之外,3D打印有一個非常致命的缺陷:時間。在體積增大一倍的情況下,生產時間要變成基數的三次方,也就是說,原來2分鐘的作品,在放大兩倍時就要花上8分鐘,這是個好大的代價,比起當代工業的生產模式增大體積帶來的時間增量。且時間基數在同等大小的臉盆上,3D打印的弱勢很明顯,於是那篇短文就針對此問題專門論證,最後得出來的結論是若非改天換地的變革,3D實在是難以實現大批量生產。

“不能大批量生產”,這個標籤,對一個新技術特別是後工業時代或者互聯網時代,完全是致命的。工業時代就是以批量生產來提高效率產生財富的;而互聯網,還記得複製黏貼,轉載分享嗎,這都是大批量的問題。

我記得高中語文試卷的閱讀題有這麼個問題,大概意思:文中出現三次下雨,你覺得作者這麼寫有什麼意義?

試卷的標準答案是:三次描寫下雨烘托了壓抑悲涼的氣氛,表達了作者沉鬱傷痛的心情,而且第一次是小雨,第二次是中雨,第三次是大雨,通過對比,逐層遞進地突出了作者處境越來越壞,情緒越來越抑鬱。

咋一看,完全正確啊。

後來我親自打電話向我的這位老師——短文作者,求證此事。

他說:哦,那段時間在做新書出版,比較忙,導致那篇文章分了三次才寫好,剛好那幾次下雨,剛好也是從小到大,覺得很有意思就寫了雨,也僅僅是一筆帶過。

標準答案准確無誤地推論出作者處境不好,真實結果呢,全然相反。

人類活動的動機太複雜,你憑什麼抓著一點證據就判人死刑!?忘記竇娥了吧你。

知識不需要長篇大論,不需要仔細講說解讀,別人能理解多少就是多少,想理解多少就是多少,你在那裡認真剖析嚴密解讀的,得出的結論一定是正確的嗎,一定是作者真正意圖讀者真正需要嗎?

真正的知識是什麼,是橫亙在3D打印無數項美好前景面前的一座大山,就兩個字:時間。

不管3D打印前景多美好,都會被時間這個東西無理無情地駁回。

然後我想起了另外一篇文章,《那些雞湯文和成功學不會告訴你》。

大人鼓勵小孩高考心情最重要考得好不好無所謂,所以舉例說了些不出名的狀元和出名的名落孫山。其實是忘了說那些更大眾的出名之於狀元和不出名之於名落孫山,是家長惡意隱瞞嗎,不是的;家長知道自己隱瞞了嗎,其實還真不一定,說不定他的認知裡也真沒那些反例。

我從來不否定你對我是充滿好意,你的意見肯定是你覺得對的或對我有利的,但是你怎麼確定你的意見是100%正確,怎麼確定完全是整體而不是局部。就像我的一個曾經著了魔去做傳銷的堂姐,她向家裡要錢的時候,是自認為能掙到錢的呀,也是想帶著家人掙錢的呀。可是她無意騙你,如果你相信了她,結果會是怎樣?

羅胖子總是說自己是知識的二傳手。

我看不見得吧。

新知識從何處產生,有創造力的偉人。這些偉人的智商高得驚人,他不能把自己的智商放到你的腦子裡,他只能通過語言和文字來表達智商和新知識,如果出書傳授知識,那麼二傳手就是書本,就是文字,就是圖片。

而你羅胖子頂多算個三傳手、四傳手。

偉人對自己不小心發現的新知識或者說人類不曾涉及的宇宙新祕密的表達,很可能就並不是新知識本身,因為很多時候表達失誤在所難免。然後問題就來了,假設愛因斯坦的論文能表達90%自己真實的想法,而你羅胖子能閱讀接受和表達傳輸時又有了個90%和90%,於是觀眾通過羅胖子獲取的知識的轉化度又只有90%,總體準確度就只有65.61%。更何況你不是直接讀的論文,你是讀別人寫的愛因斯坦傳,而別人對愛因斯坦的瞭解又有個接受和傳輸的90%和90%,總的來說又得做個乘法,最終真實度只有53.1441%。給個向上取整為54%,有智商的人能接受這個知識的真實度嗎!?

別問我為什麼接受和傳輸分別都是90%準確度,我特麼會笑死你的。

我也相信有良心的羅胖子出於好意,但就像被洗腦的傳銷分子一樣,他覺得自己認知的是整個世界掙錢的規律,他想主動把這個祕密分享給親人,然而就是一片好心盡做爛事。

你無法確定你是不是正確,或者你的正確度有多少,你就貿然把可能正確的知識傳授與人?這不太道德吧?

例舉:羅胖子在講愛因斯坦那一集時,說科學共同體認定的科學他就相信,那些公知和他喜歡節目主持人他就不相信,因為主持人就算做實驗、採訪,都是很片面的依據,唯有受世人監督的科學共同體的結論才更趨向於正確。

這有點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你也是一個著名節目主持人,你一個文科生,憑什麼來講科學,來講愛因斯坦,你以為你瞭解到的就是全部就是正確,你憑什麼覺得自己不是自己說的那種著名節目主持人。

所以獲取知識還是得自己讀書,自己同真理的擁有者直接交流,並自己理解,畢竟別人和你的眼睛構成的細胞都不一樣,憑什麼能幫你讀。

如果你讀不懂真理和知識,更應該讀書,讀那些學術權威寫的如何提高閱讀能力的書,這也是知識和真理。就像你想讀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要做的不應該是瞭解他的生平,而是先讓自己精通理論物理學和實驗物理學。

讀權威著作(真理或知識)的人,是為了提升自己;聽別人讀著作的人,是為了偷懶,為了享受,為了以後吹牛逼。

讀《論語》《三國演義》《水滸傳》和聽於丹、易中天、鮑鵬山,是有本質區別的。

歸根結底,羅胖子的做法並沒有什麼錯,有些人只需要那54%的正確性就夠吹牛了,也有些人當做新視野或者樂子看看就得了。

但是真正想獲取知識和真理的人,千萬別迷戀羅輯思維。

羅胖子最有良心的做法就是賣書,最沒良心的做法也是賣書。

前者是在開闢新視野後讓你自己看書求證,與真理擁有者直接交流;後者是書賣得太貴了,還獨家首發,像我這種屌絲完全買不起。

於是我就只能把他的節目當樂子看了。

總結:上文僅獻給迷信或者誤解羅輯思維的年輕人。

苌卿
2017-04-03

其實我本人就很喜歡《羅輯思維》,老羅說的很多話都讓人醍醐灌頂。之前就有人總結了老羅的

具有代表性的思考。今天給大家也列一下。《羅輯思維》的羅振宇有多大影響?

  01、過去十年的教訓告訴我們,未來當一切皆是媒體的時候,真正得利的未必是媒體人。

  02、我一直堅信,社群是好產品的結果,不是原因。想通過先建立社群然後賣貨,這是殺熟。

  03、媒體上創業有一種要命的品牌思維、流量思維、10萬+思維,但是10萬+未必會帶來商業利益。

  04、在自媒體上,你千萬不能太端莊,要有一點邪惡。端莊就是“端著裝”,自媒體不怕被罵,就怕被嫌棄。

  05、只要媒體是依靠廣告來過河,它永遠需要在廣告和內容提供用戶的體驗之間尋找到一種平衡,這同樣是一個刀尖上的舞蹈,在向左和向右之間只存在著一條細如髮絲的黃金中道,你能不能走過去。《羅輯思維》的羅振宇有多大影響?

  06、我是專業的知識轉述者,我替你讀書,我用我的理解力、用更短的時間轉述給你聽,幫你省時間,這就是服務;

  07、曾經有個聾子看人放炮仗,說怎麼好好地一個花紙卷,說散就散了呢?因為聾子的感官世界缺少了一個維度,因此他沒有辦法理解爆竹如何被引爆。

  08、蘋果公司,它的商業模式我經常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房間裡的大象",它明明在,但是我們跟沒看見一樣。

  09、我們這一代所有的企業面對的並不是轉型,而是“強制拆遷、異地重建”。

  10、科學作為一種手段,主要增長了我們的無知而不是我們的知識。《羅輯思維》的羅振宇有多大影響?

  11、讓用戶用人民幣為你的內容投票,只有收費,內容才能帶來人格信任。

  12、所有市場給你留下來的空白,不是因為別人沒想到,是因為難幹,所以別人沒幹。

  13、什麼是勢能?勢能是營造別人和你潛在合作性的一個思維方式。

  14、這個時代最有價值的東西,是你形成一種固定的時間節奏,去跟你的用戶之間彼此馴化,形成一種合作體,這才是一種最好的協作模式。

  15、人類次第打開的交易入口會有4個:流量、性價比、人格和知識。

  16、中產階級的消費升級,往往是在那些自己都不知道的需求裡面,出現了消費慾望。(消費升級)《羅輯思維》的羅振宇有多大影響?

  17、社會變化的總方向一萬年沒有變過,越分工越細,一切的新工具都是促成人的分工越來越細。

  18、未來所有的商業競爭本身的戰場是時間,拿到越多的時間,就拿到了越多的財富,這是我的提醒。

  19、現在真正稀缺的已經不是內容,而是我的注意力。

  20、怎麼判斷人,在某一個分工有手藝,肯勤奮的把這個手藝檢查做下去,就是牛的未來的創業者。

Margo6
2017-04-06

五年前,我到新加坡工作,那是一個娛樂極度匱乏的國家,網絡沒權訪問國內網站的電影電視,買一本中文書也很奢侈。無聊了就在喜馬拉雅裡面到處聽,突然有天就發現了羅輯思維這個節目,記得當時聽的是教怎麼追女孩,覺得這個人有點意思,於是就接著每期聽,發現還真的有那麼一些邏輯可尋。於是介紹讓老公一起聽,然後兩個人經常在吃飯時散步時為羅胖的觀點討論,當然,他給我們的談資,也讓我們在本來話題貧瘠的華人的圈子裡一些亮點,記得有一次和老公的同事聚餐,怎麼說起槍這個話題,我把羅胖說槍的歷史那期拿出來賣弄,結果一個同事問,你也是羅胖的粉吧?呵呵,可見他在國外華人圈也有一定的影響力。可能大家聽多了,覺得沒太多的意思,也許因為大家的信息量太大,你們的選擇太多,愛上一個節目和拋棄一個節目,都可以隨心所欲,而我們這些沒得太多選的小夥伴,真的認真的追了每一期。不是說他的知識有多麼的系統化和嚴謹性,用他的話說,他只是在小馬過河的做這個事業,我認可他的死磕精神。

去年我們回國,老公很有幸作為官方攝影師拍了他這次的跨年演講,去之前激動得不行,對於拍過好多大牌明星的他,居然覺得這次拍攝是他最幸福的一次工作。

可沒想到過完年,很久沒有更新節目,我每天在60秒語音搜尋答案,突然發現羅胖好像有點低調了,說話語氣都不一樣了,我們猜測他是不是跨年影響太大,被河蟹了。呵呵,這段希望不要把我河蟹了。

兩個羅胖的腦殘粉又轉到得到,陪伴已經成了我們最長情的告白。我們現在在魔都什麼娛樂都有,卻無比懷念羅胖陪我們在國外的幾年,是我們的精神食糧。

附圖一張,老公在今年跨年後臺與偶像的合影。
《羅輯思維》的羅振宇有多大影響?

Yours悦思英语
2017-03-26

對《羅輯思維》具體內容不是很瞭解,就我所知,他算是新時代中國知識變現的始祖。他在營銷上是成功的,但在所謂的知識含金量上稍遜。

畢竟將近十年前,像羅振宇那樣僅憑一些新奇的觀點就能吸引大批粉絲加入會員,購買周邊商品,訂購收費服務,利用微信吸納會員,提供粉絲服務的幾乎沒有。而這些是十年後的今天大多數自媒體人在做的或想做的。

時至今日,人們普遍認可,專才要比全才更有競爭力。所以在知識的選擇上,大眾更傾向於選擇自己領域的專業知識來收聽訂閱,畢竟沒有目的性地泛泛瞭解其他領域的知識耗費精力和時間,這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像《曉鬆奇談》和《羅輯思維》這樣的節目下線了。泛而不精,不繫統,不深入就是他們的硬傷。所以影響力更是大不如前。

shinian1
2017-03-25

看邏輯思維這個名字很高大上,但去聽了,卻是一點邏輯都沒有。我聽過他講的很多期,都不認同,直到他講到中醫那一期,我就覺得這是一點邏輯都沒有。在此中醫是否有效我不評論,因為結果是無所謂的,這裡的關鍵是如何用邏輯推導出結果。羅振宇用的方法是西方沒有中醫,也活下來了,所以中醫有沒有都一樣,沒用。羅振宇還舉了一個封建迷信活動,沒有涉及到任何藥材、治療方法,而是通過在臉上畫個圈唸咒語這個方法,推導出中醫是騙人的,這個邏輯在哪?思維在哪?

瓦格小猫
2017-03-25

從大學第一期追到了最後一期,都不敢看了。從這裡面,我只得出了適合自己的東西,影響最大的就是專業主義,所以,我開了音樂會等等,雖然並沒有像想象中來大批學生,但也算做到了最初的想法。

羅輯思維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很難求證,再加上後來羅胖的說法和做法不一,有些我也就不信了。
《羅輯思維》的羅振宇有多大影響?但我想無論何時,對於知識的渴求是對個人最大的饋贈。

远途留学
2017-03-25

在我瞭解羅輯思維之前我只是一個懵懵懂懂的剛畢業的小青年,內心有對知識的無限渴望但卻一直沒有一個很好的抓手,所以當我剛開始聽羅輯思維的時候是很震撼的,因為我的知識體系非常簡單,簡單到隨便一個經濟理論就可以顛覆我的認知。我記得那天晚上9點多鐘看了第一集羅輯思維,然後一直看到第二天早上9點看的睡著了。那種瞭解新知識的滿足真的是讓我非常愉快。而到現在,網上反對羅輯思維的呼聲其實我也深有體會,因為經過這麼多年知識薰陶,自己看看節目推薦的書也學到了不少東西,所以有意見碰撞很正常。每個人的知識體系都不同,羅輯思維發展的方向與我有異也很正常,我對這件事看的很淡,因為在我看來,有異才能證明自身的成長,想法不同才能證明自己真的有了一些體會,所以本著兼聽則明的想法我仍能從羅輯思維中學到很多東西。至少現在的我從多年的學習中明白了兩條真理,第一要保持學習,第二要敢於嘗試。這也是我現在感覺自己與其他人不同的原因,因為自己的學習讓自己保持一種自信這是一種能力,學習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了解一些以前不知道的東西。這就是我現在仍在看羅輯思維的原因。

七昼夜
2017-03-25

對我個人而言幾乎沒有影響,因為邏輯思維裡說的那些道理我全都知道,只是沒有太系統的總結過而已。但我相信這個節目還是對絕大多數人有影響的,這種影響不是一時一刻能體現出來的,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會慢慢體現出來。因為大多數人消化這些東西需要時間,有些道理並不是聽懂了就是真的懂了,有時候聽懂了才是個開始。很多人批評羅胖現在言行不一,認為這是欺騙,其實這才是誠實或是說成熟。世上本無絕對的東西,更何況語言和觀念呢。我倒是覺得羅胖現在才開始變得深邃了一些,似乎剛剛步入了哲學思考的領域,當然在這個領域裡我們每個人都是嬰兒。
《羅輯思維》的羅振宇有多大影響?

荒野求生不逢时
2017-03-25

聽了幾年,什麼正面影響都沒有。後來當成催眠用。一段時間療效比較好。後來老是2,3點鐘醒來關,嚴重影響睡眠質量。曾經一段時期內白天出現頭暈目眩的現象,甚至無法進行體育活動,一度懷疑是不是鼻炎或者低血壓、貧血造成,後來想了又想,懷疑是用羅輯思維催眠的副作用,果斷卸載又增加了1小時午休,連續3天后,身體復原,再也沒出現過頭腦暈眩現象!因此,建議有相似不適病友,切勿使用羅輯思維進行夜間催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