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羅振宇和他的羅輯思維?

最近羅胖很火,褒貶不一,想聽聽大家的分析。謝謝!
如何評價羅振宇和他的羅輯思維?
10 個回答
朱头朱脑鼎衡
2017-05-12

羅胖是一個知識的販賣者。有著極好的表達能力,特別擅長創造新名詞,能把一個普通的道理用新詞兒說的高大上。

以前特喜歡追優酷的«羅輯思維»,幾乎每期必看。看到最後,因為羅胖反覆給我灌輸的精神:懷疑權威,張揚個性。因為羅胖我不看羅胖了!

但是,還得感謝羅胖。通過羅胖的介紹,我看了一些大部頭的書(都是盜版的,呵呵)。看到最後,我覺得羅胖有些論點未免淺薄了(比如中醫)。

最終我是離羅胖而去,義無反顧。

畢竟,羅胖只是個販子,要獲得真知識,還得看牛人寫得牛書。聽一個胖子“的吧、的吧”半個小時能有多少營養?帶著疑問看羅胖,其實是最有收穫的。畢竟,羅胖也是一家之言。

羅胖是個商人,是商人就得掙錢,要掙錢就不會每個觀點都客觀,要掙錢也免不了浮躁(比如投資papi醬)。

做為知識電商的首倡者,羅輯思維無疑是成功的,估值13.2億不是吹的。但別忘了,羅胖身後還有一位大牛,脫不花李天田,沒有她應該也沒有羅輯思維的今天。羅胖負責吆喝,站前臺,脫不花負責挑貨,站後臺。

羅輯思維的成功固然與運營方式、管理路徑的超前有關,其本質更是抓住了互聯網時代,人們對知識獲得的迷茫與焦慮這個痛點。豬已經站在風口,更何況是頭口齒伶俐的聰明豬呢,想不成功都難。

羅輯思維的困境在於,如何持續的給粉絲們提供高質量的有趣有料的精神食糧,還是每天都得有!要知道,優質的內容與生產者永遠都是稀缺品,何況要產出優質食糧還需時間的積澱。

從“得到”APP打開率的持續走低,已經咂摸出羅胖的焦慮了。

看羅胖和脫不花如何破局,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青史成灰
2017-02-16

  如何評價羅振宇和他的羅輯思維?

  導讀: 昨天羅輯思維推出羅振宇個人脫口秀跨年演講項目,2天預計入賬4500萬,而其近日完成B輪融資,估值13.2億,羅振宇成了自媒體“首富”,在創造這些奇蹟的同時,不少羅輯思維會員發出聲討:羅輯思維是騙局,比傳銷的毒害還可怕,“害”了不少人。

  會員控訴羅振宇“騙局”

  今日,龔文祥發了一條微博: 羅輯思維自媒體推出羅振宇個人脫口秀跨年演講項目,4萬元一張VIP票聽20年,客單價4萬及36000的聽眾資格7小時賣完,即99人乘以40000=396萬,300人*36000=1080萬,7小時銷售VIP席位1500萬元。(今天還在賣3000元一個人的普通創業者席位,如賣1萬人就是3000萬),加起來約4500萬,這才是中國第一自媒體的威力。有網友評論:老羅過早透支自己的信用,強不強大不重要了,都是為了賺快錢,融到資也無所謂。20年這個數字,即便你辦得到也不能拿來當生意,因你無法保證。

  與此同時,聽說羅輯思維社群祕宣不再招募新會員!以前賣會員幾小時狂撈160萬,最高的時候800萬,對於信奉“賺錢不丟人,不要相信TMD什麼創新”的羅振宇,為何突然自斷財路?出於職業病,007好奇,搜出了一篇文章《羅輯思維的騙局:過度營銷和商業化,羅振宇就是個商人》,文章寫到:羅輯思維,這個號稱影響力最大的互聯網知識社群正面臨一場空前質疑。從會員招募、到產品品質、各種線下“高逼格”活動,甚至創辦初衷都招致批評! 網友總結加入羅輯思維會員的體會:“感覺智商被踐踏了。”!曾經羅輯思維的親情會員,已經粉絲轉路人…網名為“瘋子”的文章作者,講述了羅輯思維的“騙局”。如何評價羅振宇和他的羅輯思維?

  1、會員招募”——史上最無理! 加入前,羅振宇天天在微信上鼓吹加入會員多麼多麼牛逼,會員名額非常緊俏,必須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終於有一天,他告訴你,各省的準會員的微信群已經建好了,讓你加入。但是呢,他不告訴你怎麼加。你找不到入口,他就說,不懂得怎麼連接的人,不配和全國最牛逼的互聯網思維的社群玩兒。交了錢,優越感就來了。鐵桿的看不起親情的,親情的看不起非會員的,非會員的看不起沒聽過羅輯思維的…媽蛋,我就想不通,你們跟同城交友、同城吃喝玩樂群有毛線區別?

  2、互聯網社群?——牛逼的人才不跟你們攙和。經過半年的觀察,加羅輯思維會員的人多數是一群什麼樣的人呢? 1) 想通過這個社群發家致富跟著羅振宇一起牛逼一起飛的懶人投資者。2) 喜歡讀書,喜歡拿羅輯思維來標榜自己愛讀書、愛知識的屌絲。3) 容易被洗腦的一類,這類人範圍比較廣,從賣面膜的微商到企事業單位的員工都有, 別人發表個什麼觀點,他們都能拿出羅振宇的話來比對。“就像羅胖在《XXXX》那期裡說的一樣“,“羅胖不是說過嗎,balabalabala”是他們的常用語。4) 個別投資人,到羅輯思維會員裡找項目。然並卵,他們並沒有找到什麼合適的項目。也有人試圖通過羅輯思維會員群,發起一些小項目,但是最後都呵呵了。

  3、所謂的“愛智求真”——不過是營銷手段!幾乎所有我看到的節目的思路都是先立一個觀點或者結論,然後挑選證據來“證明”這個觀點的正確性,而削弱這個結論的證據卻被有意無意的忽略或者一帶而過。是一種目的驅動的“論證”,律師,政客式的論證。他給你一種幻覺:通過看看視頻節目, 在微店買些東西, 買個號稱限量的會員身份,你也可以成為貼上“泛愛 智求真人士”的標籤,其實根本不是讓你真正去讀書,而是讓你買他的東西,營銷而已。

  羅振宇的“金錢帝國”

  面對過度商業和營銷的質疑,羅振宇聲稱:“我們不是什麼媒體,我就是一個買賣人。”這個買賣人似乎取得了不錯戰績,在去年共賣出了75噸大米,2000多個跳蛋,“如果到年底不出重大意外的話,我們大概在賣書方面能達到1.5億元~2億元的營業額”,加上530萬會員的會員費,其他商業合作推廣費用,粗算一下,羅振宇2015年的年營業額(不包含非圖書/自媒體類產品)在13億左右。這也就有了其最近完成B輪融資,估值13.2,由中國文化產業基金領投,啟明創投等跟投,投資名單中更有:柳傳志、柳青、柳林、俞敏洪李善友、包凡等圈中大佬, 羅振宇構建起了真正的金錢帝國,成為不折不扣的自媒體“首富”。如何評價羅振宇和他的羅輯思維?

  007好奇地微信羅輯思維編輯,詢問其“羅輯思維訂閱號”是否合作硬廣和軟文,多少錢?但久久沒有迴音。但007發現該號推送的文章從10月17日起已經從以前的多條改為基本獨一條,也許忙著商業佈局,沒時間多推送內容吧!關於

  羅輯思維的商業模式和眾多網友的控訴質疑,007微博私信龔文祥詢問:羅輯思維1年大概能賺多少錢?這種商業模式能維持多久?有什麼風險?,也沒有得到回覆。

  面對羅振宇金錢帝國的開啟,一位資深羅振宇“親情會員”感慨到:當初很多人購買會員,都是覺得現在浮躁的社會,能沉下心來做一檔讀書節目實屬不易。所以大家每人盡一份力,一起供養這個有理想的讀書人,讓羅胖不用為生計發愁,讓節目能堅持下去。不曾想人家進入了10億富豪俱樂部,而我們這些窮人還在煞筆兮兮的搶著替人家買單,崇拜羅振宇這麼久,被洗腦這麼長時間,我得到了什麼, 除了“就要他媽的自由”、“相信自己做自己”的自我情懷外,一無所獲,我以為羅振宇給了我翅膀,風口來了,我能飛起來,實際上我才知道我是豬,根本飛不起來,飛起來就慘了,會摔死,還好我沒飛起來,現在風停了,我也該從夢中醒來腳踏實地的工作和生活了。

  自我“神化”的羅振宇

  作為自媒體第一人羅振宇無疑是成功的,堪稱奇蹟。曾在央視就職的他,嗜書如命、知識淵博、觀點犀利,總能從別樣的角度看問題,引來眾多忠實的簇擁者。相信不少人將其觀點視為“聖典”,當然筆者對他的一些觀點也很認同,形成了不知不看不懂羅輯思維好像“被廢了”一樣,羅振宇彷彿成了“神”,跟隨他才能自我救贖,才會成功。

  為了聽他“BALABALA”的高論,為了讀他的“文化販賣”書籍,為了會員“羅利”、社群徵婚、霸王餐、頭採茶、C2B訂製等相信不少人花出去的銀子少則幾百,多則幾千,更多的則是10萬計。這是一個奇怪的想象,也是一個可怕的現象,這讓007想起了90年代風靡的氣功、曾經瘋狂現在餘毒未消的傳銷、想到了007自己為了信仰與成功跟很多人一起追隨某些大師的腳步,接受他們的“醍醐灌頂”,最終筆者甘心情願被騙錢無數,錢是小事,讓007思想被毒害長達3年,大好的事業幾乎被廢,幸好有光明正義師父及時挽救,才一步步走出“騙局”,大家也才能看到如今喜歡寫寫話話的007。

  羅輯思維稱擁有530萬用戶,這是一個可怕的數字,如果是真實的,那羅振宇是誰?有如此的魔力?我想到更多的是希特勒,還有那曾經過於個人崇拜的時代。羅振宇作了什麼,能讓這幾百萬人折服?沒有產品,沒有服務,只有思想,很多時候思想是無價的,這是一個嚴重缺乏思想和信仰的時代,羅振宇的出現,填補了我們渴望的思想荒地,所以他成功了,但也被神化了。

  羅輯思維節目號稱“愛智求真,口號是“有種、有趣、有料”,做大家“身邊的讀書人”。無論你聽多少羅振宇的演講、無論你看多少羅輯思維的節目,我想問問大家,你得到了什麼?思想進化了?思想進化了的表現是什麼?工作事業發展了?朋友關係更多了?你的靈魂提升了?你的格局打開了?對比前後,如果你沒有任何改善甚至是退步,而且浪費了大好的時間和不少錢,那這種神般的崇拜,對你不適合,可能是負能量的,更可能是極其錯誤的。

  羅振宇的好朋友曾說過:羅振宇對缺乏自由容忍度極低,第一次採訪,他3次拒絕《人物》記者試圖從他成長經歷中窺視性格端倪。看來羅振宇極其不想讓別人真正深入瞭解他,窺探知道他褪去“個人魅力”光環後的真實面。

  時代不缺乏被神化的人,像王林、營銷大師牟其中、健力寶的張海等,結果證明都是他們都是騙子,只是騙人的方式不同而已,但有一點相似,那就是通過自我“神化”來騙人,被騙錢損失不大不必太在意,被騙思想甚至被洗腦,這毒害太深。。。

2017-02-13

羅輯思維作為思想文化的傳播者,為什麼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和追隨?它在這個知識的速食時代,將深遠思想傳統取一小部分簡單化傳播,使之成為平民愛吃的簡餐。

{!-- PGC_VIDEO:{"thumb_height":360,"vname":"1.mp4","neardup_id":11628582612483153641,"thumb_width":640,"src_thumb_uri":"15b0000643fabd1837b5","sp":"toutiao","update_thumb_type":"1","vposter":"http://p0.pstatp.com/origin/15ab00067ab16912988f","vid":"1790a1f90b224ff6800d3667212674bc","video_size":{"high":{"h":480,"subjective_score":1,"w":854,"file_size":6509811},"ultra":{"h":540,"subjective_score":1,"w":960,"file_size":9749278},"normal":{"h":360,"subjective_score":2,"w":640,"file_size":4882799}},"duration":220,"hash_id":11628582612483153641,"thumb_url":"15ab00067ab16912988f","md5":"2571104c5c11c8f5912aed7cc7d20aaa","vu":"1790a1f90b224ff6800d3667212674bc"} --}

行业情报局
2017-03-10

每個羅胖的粉絲都會存一兩句羅胖的名言:

無論如何,有兩樣東西,你絕不能丟棄,一個叫良心,另一個叫理想。

能改的,叫做缺點,不能改的,叫做弱點。

成功只有一個——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人生。

羅振宇。

不過名言歸名言,如果用這句話真的形容羅胖的話,那就應該是:

成功只有一個——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賺傻子們的錢。

3月8日消息,羅振宇宣佈《羅輯思維》視頻節目停播,但《羅輯思維》本身將做重大改版。

據悉:

1、《羅輯思維》將從周播節目變成日播節目,週一到週五每日更新,時長5-8分鐘左右;

2、視頻節目將調整為音頻節目;

3、節目不再全平臺分發,只在得到App播出。

不得不說,敢於脫離優酷這個巨大流量的入口,羅振宇還是有魄力的。他知道自己服務不了太多人,他知道自己應該專注於什麼——那就是賺錢。

不破不立,過濾用戶群體,最後留下的才是最忠實的客戶,這批客戶有消費的能力和願望。那些吵著不看的用戶本來也不是羅輯思維的忠實客戶,根本賺不到他們的錢,那就淘汰掉。

“說什麼知識分享,對不起,我是個商人”

羅胖終於卸下了面具,讓肯付錢的用戶主動站隊,我們也可以認為這種篩選叫做:“肯付錢的才是我的粉絲,想免費聽的都是假粉絲,不要辯解,掏錢!”

多年前那個激情澎湃、神神叨叨的羅胖已經一去不返,眼下的羅胖成熟老練,已經有了完整清晰閉環的商業邏輯,費盡心思吸粉的羅胖時代已經過去,轉型成功後的羅胖,不會再提起當初說過的“這是一次實驗”了。

如何評價羅振宇和他的羅輯思維?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很多已經付過費的羅胖粉絲紛紛舉起大旗:

1、商業化的才是可持續的,商業化的才真正是需要的。屌絲為什麼要排斥商業化?

2、自己做的東西,放在自己的平臺 ,有什麼錯? 我的確不能理解憤慨的朋友們。

3、認同他的價值觀或者願意去購買書籍加入會員,那都是我們自願的,沒有誰逼迫任何人。我自己也是一個創業者,到目前為止只買過一本羅振宇寫的幾十塊錢的書,但是羅輯思維給我的收穫和感悟絕非是幾十塊錢或幾百塊錢能買來的!沒錯,我的靈魂還真提升了!

4、洋洋灑灑的也沒說出羅胖子怎麼害你了,只是受不了人家賺錢太多罷了

如何評價羅振宇和他的羅輯思維?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商業化、創業這些幌子已經說爛了,我們就來說說這些粉絲們提到的事情:

1、分享知識?並不。

很多時候利用的是人們投機取巧抄捷徑的心理,換句話說,交易不是買賣知識,而是花錢平復焦慮。

這其實也是商品經濟社會最主要的心理特徵,你付出一點錢,我幫你“快速解決”一些問題。你願意掏錢是因為:

  1. 這些問題挺嚴重的!

  2. 解決起來也挺麻煩,有沒有快一點兒的辦法?

你這人缺乏內在的貴族氣質?沒事,買LV的包啊,你就有了。

你沒辦法耐下性子好好讀書?沒事,買羅胖的產品啊,你立刻也是讀書人了。

你沒辦法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文藝?沒事,參加新世相的活動啊,你馬上就文藝了。

你沒辦法好好談一段戀愛?沒事,花錢也可以和學生白領教師空姐網紅……

你沒有內在自信?沒事,讀咪蒙啊,你立刻就打雞血了。

你感覺活著沒啥意義?立刻參加xx的xx活動,就有儀式感啦。

如何評價羅振宇和他的羅輯思維?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這個時代迅速向前,每個人都必須迅速跟上,唯恐落後,可人哪有那麼多時間精力,大多數人都是懶惰的,都是不願意好好學習積累,都想走捷徑,你就要花錢繳納基於懶惰和焦慮的智商稅,而收你錢的人不會告訴你這些是掩蓋愚蠢和懶惰的費用,是無限焦慮中的心理按摩,是上升無望人群的中產階級錯覺。而是“知識”。

2、靈魂提升?並不。

羅胖自己也說了,知識分享的趨勢更依賴明星爆款,而非內容深度。

紅利一定只屬於少數易於包裝炒作的“傳播優勢者”(容易打造成網紅大V),而更多真正用心學術、生產知識的“專業優勢者”註定與此無關。

3、靈魂提升?並不。

羅胖曾經說過一句讓廣大粉絲迷醉的名言:

世界上有兩件事不能幹,第一件事是損人不利己,第二件事就是不玩道德傷人。道德的本質是私德,用一句最精彩的話來描述,“道德是內褲,應該穿,但是不能逢人就告訴別人我穿了內褲,更不能滿大街逮著別人說你沒穿內褲,不信你證明給我看。這種行為就是流氓行為。”

如何評價羅振宇和他的羅輯思維?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隨即就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使用王路的文章《你過了跟別人比拼記憶的年齡了》,並且刪除原作者信息。然後,同樣又在未獲經授權的情況下,使用謝熊貓君的《如何辨別身邊的聰明人》一文,在被原作者發現後補了稿費。之後再次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使用謝熊貓君關於人工智能的翻譯稿。

幾起抄襲事件,令原作者感到憤怒的不僅僅是抄襲的事實,而是抄襲後羅輯思維的態度:

1,我給你付費了,儘管是被抓包後付費。

2,我們影響力大,用你的內容實際上是擴展了你的影響力,換句話說是作者佔便宜了。

3,我們的節目免費觀看,沒有通過節目獲利,在此羅輯思維似乎是個公益組織。

4,我們在文章末尾有聲明,希望原作者聯繫我們索要酬勞。這句話的潛臺詞是:儘管未經同意先拿去用了,但我留了地址,所以不能算偷。

直到現在,羅胖標榜的仍是為商業正名,為利潤正名。那些說能讓自己靈魂提升的粉絲就關上門來自嗨吧,這就像門口菜市場,你天天在人家攤前說吃了這菜長命百歲!攤主又高興,又想讓你一邊喊去別擋著新顧客。

如何評價羅振宇和他的羅輯思維?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我記得在一開始的幾十期,羅胖一直再說,我是你身邊的讀書人,而且強調了不止一兩次,這也很正常,最開始的東西總要有點噱頭,後來羅胖在一期節目裡,很正經的說“我什麼時候說我是讀書人了?”

如何評價羅振宇和他的羅輯思維?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於3月7日,羅輯思維內部人員爆出羅輯思維今晚正在進行一輪直播測試,正式上線後的直播版塊會通過其付費閱讀App得到進行落地。

爆料人稱,羅輯思維今晚測試的直播內容為“周例會”,未來,公司的“幾位大佬”會在每週二晚輪流參與直播,並通過得到App與用戶互動,支持幾萬人同時在線觀看。

此外,上述爆料人還透露,羅輯思維的直播會採取直播和錄播相結合的形式,錄播視頻經過剪輯後用於二次傳播。

如何評價羅振宇和他的羅輯思維?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或許你覺得羅輯思維已經忘記了他最初的初心,但我認為這應該是羅輯思維終於不用再偽裝成老好人為你傳經授課了,這對妄圖來羅輯思維學習的人和羅輯思維本身都是好事。

南七道
2017-04-30

勒龐在談到群體的特徵時說:“一個心理群體表現出來的最驚人的特點如下:構成這個群體的個人不管是誰,他們的生活方式、職業、性格或智力不管相同還是不同,他們變成了一個群體這個事實,便使他們獲得了一種集體心理,這使他們的感情、思想和行為變得與他們單獨一人時的感情、思想和行為頗為不同。若不是形成了一個群體,有些閃念或感情在個人身上根本就不會產生,或不可能變成行動。心理群體是一個由異質成分組成的暫時現象,當他們結合在一起時,就像因為結合成一種新的存在而構成一個生命體的細胞一樣,會表現出一些特點,它們與單個細胞所具有的特點大不相同。

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營銷大師或者成功學培訓,總是以大場面、集體培訓、群體遊戲等方式來狂熱的進行和洗腦,小氣摳門的中小企業主也會在會場一擲千金購買各種課程;為什麼好好的一個人,在開心去看看演唱會的時候會嚎啕大哭或者情緒失控。因為在這個時候,他已經抽離了真實的自己,成為群體的一個基因,他的情緒是隨著群體的變化而變化。

“群體中的個人不但在行動上和他本人有著本質的區別,甚至在完全失去獨立性之前,他的思想和感情就已經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是如此深刻,它可以讓一個守財奴變得揮霍無度,把懷疑論者改造成信徒,把老實人變成罪犯,把懦夫變成豪傑。”

這個觀點對應我們當下互聯網,最好的案例就是目前炙手可熱的粉絲經濟。典型案例就是羅輯思維,沒有任何成型產品時,用“供養”的概念成功兩次收取了近千萬的會員費。將100多元的幾本書籍和簡單的茶葉等物品標價500塊賣了8000套。賣完書籍緊接著又賣月餅。同樣,錘子手機可以作為一個參考案例,由於羅永浩之前巨大的個人聲望,手機在沒有生產時,有超過20多萬人付款預訂,在這其中,還有不少人是全款預訂。所以,有很多人調侃羅永浩,他賣的是情懷,錘子只是贈品。調侃歸侃,卻透出了背後的道理,當一個一個鬆散的個人在同樣的狂熱和崇拜的前提下,在網絡中通過微博和微信結合成無形的群體時,大多數人會陷入一種集體的無意識當中,這種效果就像是被催眠一樣,在這個時候,不過你對他們做什麼,他們都會毫不猶豫的應承下來,產品是什麼已經不重要。

QtencentQ
2017-03-07

羅輯思維的紅火,與其說是羅胖個人的成功,不如說是當下中國的環境變了,對創業、對用知識來指導賺錢的渴望。

羅胖的演講聽了很多,不談內容僅僅對比那些代班、客串嘉賓,也許牌更大、料更足,但在言語的吸引力上真的不如羅振宇,胖子的嘴巴還真是有一套的。

羅輯思維我個人最喜歡的話題是歷史類,對事件、人物的解讀還是很有新意。受眾面最廣的應該還是商業、創業類,比如跨年演講肯定是這些話題。最反感的是papi醬事件,投資是他的自由但用整整一期節目赤裸裸地去談廣告捧網紅,是對目標客戶品味的不負責。

不用捧上天,不用踩下地。邏輯思維從一開始就在節目裡賣書,我也常讀書。如果有人問我讀書有什麼用,裝B一點的回答就是“腹有詩書氣自華”,說人話一點的回答就是“多讀書,真的可以防忽悠”

用心看清環境、掌握趨勢, 成功不可複製 ,失敗或可避免。

七7夜
2017-02-15

第一年聽節目,第二年有幸加入會員。這一路,羅和他的羅輯思維走得也不容易,算是知識行業的一股新風,帶動了一大批的模仿創新者。當然,知識服務不是羅的首創,他只是和他的團隊把這個產業重新運營起來,也算是一種創新。這一點很不容易!

早期我並沒有購買任何羅推薦的書(那時也沒有開始買書),只是看他的節目,覺得他的節目很新穎,觀點往往顛覆已有認知。我對歷史感興趣,而他們也推薦了一大批的歷史類書籍,我試著購買了一些,。拿回來看,然後和他的節目作比較,有時候覺得他的某些觀點斷章取義(每個人的關注點不同,認知不同,所以讀後思考的問題,得出的結論不同),當然人家有人家的觀點,想法!我只是一家之言。但是,羅和他的羅輯思維推薦的書目,大部分還是很好的,比如熊逸系列。而這個時候,他們的思維方式也不一樣了,由開始的單純推薦好書,到後來的做出版人,與各家出版社聯繫,拿到出版權等等,當然,這樣也更加掙錢!很多書目也確實像他所說,內容優質,但是他的介紹詞往往言過其實。或許這也是商業運作的結果吧,要不你怎麼買書呢?這方面,羅深諳大眾的痛點!

再說說他買的其他東西,跳蛋,大米,月餅,文具,茶葉,鍵盤……可謂包羅萬象,很多東西,他和他的團隊就像電商一樣作為一個平臺為這些商品打廣告。這些東西我沒有買過,不知道品質怎麼樣,不做品論。

最後說說他的app得到,自他推薦之日就一直在我的手機裡裝著,怎麼說呢,也算一個清流吧。把知識付費做得絕了!當然內容也越來越豐富了!電子書,電子雜誌,聽書,大咖專欄訂閱等等。絕大部分付費。專欄訂閱個人覺得不錯(我只訂閱了萬維鋼的精英日課和雪峰音樂會),開始階段基本每天都會聽,之後好久沒聽,再撿回來,作為一個階段連續聽,精英日課確實做得好,一週一個觀點,從不同的書目裡取其精華。可能因為萬維鋼之前是大學教授,所以觀點等表叔謹慎,邏輯清晰。音樂會是古典音樂,這玩意要靠時間積累。聽書我是從一月份開始的,每天一本我是堅持不了,但是很多書還是值得聽聽得,你不是沒時間麼,聽聽,或許換個思維呢,當然也可以按月訂購,費用要少很多。得到裡還有很多內容做得不錯,也有並不適合自己的。這個角度上說,羅他們找到現在這個突破口,要給一個讚的!我不是很喜歡跨年演講,不得不說,為了時間,本可以一小時二小時就能解決的東西硬是拉倒四五個小時。不好!

最後的最後,內容是好,但是價格也不低!對於老用戶,經常推送免費好文給大家,值得稱讚,但是對於這些人可不可以打個折,按照什麼資歷呀啥的,對他們來說很容易。當然,高收費或許意味著高質量吧。

羅和羅輯思維也面臨很大的困境,也就是羅本人。節目一開始就是他本人,大眾也認可了這個人,偶爾換個朋友帶班也能玩出新意。然後呢?然後呢?然後呢?這個品牌和你聯繫這麼緊密,以後怎麼發展?

不迷信,不忙從。客觀抒發自己的看法。

傅扬升
2017-02-13

對於羅輯思維,可以不認同他,但是不應該罵他。

大部分罵羅振宇是什麼純粹的商人的人,幾乎沒有在羅輯思維上消費過一毛錢。羅輯思維作為一個內容輸出的自媒體,是以免費的形式呈現的。是否購買他的書觀眾有絕對的自主權。認同他或者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買來看看,付出的也是本身書本的錢,不認同的可以吐槽,可以駁斥,但是不應該指責人家賣書賺錢。

羅輯思維不是羅胖一個人在做,也不是他一個人的思想,其後有個團隊,並且其內容也不僅僅來自於團隊的運作,而是來自於很多人,那些寫書的,或者提出主題的人,很多也是學術水平很高或者很有知識的人。羅胖只是一個內容的搬運工,如他自己所說的,他只是一個說書人。雖然確實我估計這些都是符合羅振宇的價值觀他才有興趣去講,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所說的內容並不單一和簡單,也不洗腦,50分鐘一個小時的視頻基本上觀念只佔了10分鐘。如果對其內容有質疑的人完全可以自己查資料然後發出來,但是黑羅胖的人真正這麼做的十分之一不到吧,大部分人都是為黑而黑。

最後說說我自己怎麼評價羅輯思維吧,羅輯思維話題涉及的範圍很廣,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節目,對於普通大眾來說,其通俗易懂的評說能讓大眾接受廣而泛的知識,這沒有壞處。對於喜歡看書的人來說,能在其中找到更多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從而有機會自己深入的去閱讀,去了解。只有對於無腦噴子,沒有自己的主見,看的時候全盤吸收,等到覺得膩煩了又隨別人一起無腦黑羅輯思維。

羅輯思維不是一個學術視頻,甚至也算不上是一個通俗的知識視頻,如百家講壇。它只是用這短短的一個小時,提出了主題,拋出了他以及別人的磚,來讓觀眾自己引玉。只是可惜好多被害妄想症的人以為羅輯思維拋出來的磚是砸人的,唯恐自己被洗腦,或者見不得人家賺點錢的,大罵人家。

找茬视点
2017-02-14

我很喜歡羅輯思維,先表明觀點再接著寫。

喜歡這個節目並不代表完全贊同羅老師(羅老師強調不能稱他為老師,這裡是由衷的,下面儘量稱羅胖)的觀點,羅胖也沒有強求聽者一定要接受羅輯思維的觀點。他強調,他只是替人讀書,我是這樣理解的,羅輯思維本身就是一本書,你把它當書來讀好了,我們習慣讀紙書,是不是紙書出現之前還有金石,還有竹簡,等等,都是書。可以給羅輯思維起個新名字,叫人書,叫羅書,或者叫嘴書(不是有臉書麼),終究,他也是一本書,不過是書的形式變了,現在變成了“嘴書”。正如我們最早傳播靠吼,以後敲擊,喇叭、有線,無線、互聯網,但傳播的性質沒變。凡書都有觀點,羅輯思維這本書也一樣,雖然是說別人的書,但加入了自已的料,加的料有人愛吃,有人勉強,有人吃了上癮,有人淺嘗轍止,吃完有默不作聲的,有評頭論足的,評頭論足的有大加讚賞的,有表示不滿的,也有惡意抵毀的,原因也很多,大加讚賞的也許有自已的股份,也許吃了回扣,也許是二奶開的,噁心意抵毀的也許是自已掏錢請客,心疼,也許揩服務員油不成,默不作聲的也許是混吃混喝的,好壞不說,下次再叫上我。

同意的,反對的,都好,熱鬧,羅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以前說理不辯不明,現在羅胖說,哪有那麼多理可講,要的就是個熱鬧,同意的反對的,只要是能造浪的,羅老師一概謝謝你。最煩的就是那個不吭氣又不買單的,得請你多少回呀,都你這樣還不都關門了。

當然,爭辯的時候,有人四平八穩,搖著扇子喝著茶,戴個眼鏡笑眯眯的慢慢道來,這叫有城府,也有吹鬍子瞪眼擼胳膊拍桌子的,有了這場面,只能說人家這書引起的反響大,書也一定賣得好,書賣滴好,就說明羅胖同志成功了,正方反方都在幫羅老師的忙,不過凡事得有個度,辱罵和恐嚇決不是戰鬥,文人麼,口誅筆伐也得講些斯文,要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要不,羅老師可能就要派人到您府上要錢去了。

聲明一下,我是常聽羅老師講課,但沒有聽過付費的,也就是沒有付過費,聽了羅老師這麼多課,沒有交過學費,我難道就沒有一點不好意思嗎,今天寫上一段,謝謝羅老師。

生活必备技能
2017-05-15

個人感覺從羅振宇、從羅輯思維、甚至從他的每天60s語音都能學到那麼點東西!無論是講故事的技巧、表達能力,還是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都給人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如何評價羅振宇和他的羅輯思維?

當然,並不能說他個人有多厲害思想多高深,其實就是讀過很多書,將前人的東西總結聯繫並分享出來,即便是沒有原創,也是活生生的一個長著兩條腿的“圖書館”。

他搞知識服務其實也就像他所說的:幫別人省時間嘛+提高體驗感。而這兩樣東西的的確確就是現在及不遠的將來人們追願意追求的東西!

總之,他雖然是“圖書館”,但也是個人,所以,我們在聽他講的時候不妨保持一定的理智,選擇性地吸收,不毫無理由的批判,如何評價羅振宇和他的羅輯思維?

相關推薦

推薦中...